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我们的身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我们的身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我们的身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包括人体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人体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人体的各个器官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人体各个系统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及其功能,知道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人体各个器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之间的关系。

2.难点:对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体有哪些器官吗?它们又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器官或系统,分析其结构和功能,并制作PPT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内部有什么?第二个活动是“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要将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划分指向按照不同的“人体工作类型”划分,希望学生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动物的身体结构,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的身体,了解人体的结构。

学生已经会用看、听、闻、摸的观察方法,但是在观察身体内部结构前,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指导。

借助一定的工具观察,也要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对身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人体的各个部分是孤立地看待,没有系统的联系,本节课要让学生将事物联系起来看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思维基础。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二)科学探究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三)科学态度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运用到医学中,助力人类健康。

【教学重点】身体的外部结构,以及身体是怎么样工作的。

【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1课《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教学,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学情分析】学生们要了解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要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到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第二个活动,“观察身体的内部”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去观察身体的内部,感受我们平时没有注意但是一直存在的身体结构。

第三部分,“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这个部分时间安排比较短,主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体验活动,希望学生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感官或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看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外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的内部、外部结构。

【教学难点】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教科版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课件(附目录)

教科版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课件(附目录)
吸保鲜袋中的空气,数5次以上的深呼吸。
觉得身体不舒服,气闷。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呼吸前后气体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 78% 21% 0.03%
的空气
0.97%
呼出体外 78% 16%
4%
2%
的气体
我们发现了: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 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比一比:双手系红领巾和单手系红领巾; 比一比:双脚走路和单脚走路。
对称的身体可以让我们在活动的时候更灵 活,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 形使我们看上去很美。
身体怎样工作
肺 ----------------------肝 -------------------------
心 ---------------------------
心跳、呼吸加快
呼吸是吸进氧气,呼 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人 体运动时需要大量的氧 气,所以会呼吸加快。
认识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形状如 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差不多。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 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 废物,排出体外。
肺 心脏
毛细血管
问题1: 同学们认为谁会赢得这场比赛呢?
问题2: 当冰雹来临后,谁能够更好的保护
自己的身体呢?
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身体结构。 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呢?
身体的结构
观察我们的身体 身体怎样工作
分组讨论
两人为一组,观察对方的 身体外形,最好按照由上到下 的顺序来观察,我们的整个身 体有哪几部分组成呢?
4.课堂召集令(1.2.3) 1—停止交流 2—看老师 3—微微一笑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人体各个部分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人体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人体各个部分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以及它们的功能。

2.让学生了解人体各个部分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以及它们的功能。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人体各个部分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各个部分的结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各个系统的功能,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人体各个部分的模型或者图片,用于观察和讲解。

2.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呼吸实验器材、循环系统实验器材等。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吗?这些部分又是如何相互配合,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人体的各个系统,探索这些问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人体各个部分的结构,同时讲解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及思维导图(2018.1)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思维导图第二部分:填空4-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也可以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4-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4-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4-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4-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4-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教科版科学《我们的身体》全文课件

教科版科学《我们的身体》全文课件

教科版科学《我们的身体》全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我们的身体》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人体的基本结构、骨骼与肌肉的协作、主要器官的功能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结构,了解骨骼、肌肉、主要器官的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身体、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器官的功能及协作关系。

教学重点:骨骼与肌肉的协作原理,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结构模型、骨骼与肌肉协作图解、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图片,引发学生对身体结构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讲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骨骼与肌肉的协作关系。

(2)分析人体主要器官的功能,讨论如何保护器官,维护身体健康。

(3)介绍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观念。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分析骨骼与肌肉的协作原理。

(2)学生动手制作骨骼与肌肉协作模型,加深理解。

4. 例题讲解:讲解与身体结构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身体结构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人体基本结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主要器官2. 骨骼与肌肉协作3. 健康生活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人体骨骼与肌肉的协作原理。

(2)列举三个保护身体器官的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骨骼与肌肉协作原理:骨骼提供支撑,肌肉通过收缩与松弛实现运动。

(2)保护身体器官方法:适量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均衡饮食,摄取充足营养。

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人体基本结构,但对骨骼与肌肉协作原理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其他系统及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科版《我们的身体》课件

教科版《我们的身体》课件

教科版《我们的身体》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我们的身体》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人体的基本结构、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与协调、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认识到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教学重点:人体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的PPT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的身体,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3. 实践情景引入:发放实物模型,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加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4. 例题讲解:讲解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的身体》2. 板书内容:(1)人体的基本结构(2)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与协调(3)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4)保持身体健康的有效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人体的基本结构。

(2)举例说明人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2. 答案:(1)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

(2)如:心脏和血管系统协调工作,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调,维持身体能量平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但部分学生对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运动和呼吸
心跳和呼吸
平静状态
每分钟呼吸次数 每分钟心跳次数
18-20 70-90
运动一分钟后 25-30 90-110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的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运动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入血液, 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我们的身体
四年级上册
身体的结构
从外形划分,人的身体一般可以 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从各部分功能划分,人的身体一 般可以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 动系统、循环系统等几部分。
我们对那些身体有残缺的人,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身体怎样工作 各部分不是孤立的,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






躯 干
肺 眼
骨骼、关节、肌肉
分清各部分名称 骨骼
骨骼
我们的身体有一个支架, 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 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 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能独立运动吗?
肌肉
肌肉不仅参与身体的运 动,而且是许多重要器官的 组成部分。
骨骼
它们和骨骼、关节、肌肉有相似吗?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 肌肉发达、关节更灵活。
• 肺属于呼吸系统。
• 心脏属于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有什么呢?
消化器官的作用(从上到下,边画边想)
• 食物在口腔被磨碎和分解;
• 通过食道(食管)进入胃里;食管里面应该是光 滑的管道;
• 食物进入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胃会蠕动, 胃壁肌肉发达,胃液帮助消化;
• 食物营养的吸收在小肠,小肠足够长才能充分吸 收营养;
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会累吗?
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有短暂的休息。
如果心脏一秒钟跳动一次,那么它 0.2秒就完成了跳动,也就是0.8秒休息。
身体在休息状态下,特别是睡眠时,氧气的需求量会减少, 心脏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休息。所以合理的休息与睡眠有利于我 们的健康。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呢?
人的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 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人的肺活量,获得更多氧气,有利 于身体健康。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运动和心跳
心脏
为什么运动会使心跳加快?
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 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送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 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 大肠较短,排出食物残渣。
口腔里的变化
口腔
• 口腔里有 牙齿、舌头、唾液 • 牙齿可以分为三种:
龋病牙
牙齿是重要的消化工具, 保护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 意义。
为什么要细嚼慢咽?
呵护我们的身体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人体主要器官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的联系。(思维导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