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红木工艺流程红木家具是我国家具发展史的魁宝,其生产流程非常严谨,每个环节都需要高标准,高要求,生产周期3个月以上。
从原木到成品需要很多道工序,按工艺流程分为:设计一原木切割一干燥一开料一木工一雕刻一组装T打磨T上蜡或油漆每个大工序又有具体的小工序组合而成,具体示下:设计:红木家具与其它家具一样,设计是生产前最重要的环节。
红木家具生产中是经过两次创造,一是设计图,1:1的设计图只是一个雏形,因为设计图是把所有的想法首先通过设计图来表达。
二是跟据设计图实际创造。
因为红木家具是立体的用具,所以很多地方平面设计图是无法想象的,那就要靠实际制作中去创造,因为平面图的弯度和木料的粗细都无法预知的,特别是开好料没倒圆之前和倒圆之后的落差都特别大。
比如说圈椅的圈靠背那块料你用4公分那就非常粗非常笨拙了如果用3公分那又太细太弱不禁风了一看就要断的感觉,所以那个料最标准就是3.6-3.5公分之间,而且圈椅的圈最粗3.6-3.4-3.2-3公分他有一个跨度,并不是整个圈都一样粗。
这个尺寸的把握只有实际生产种才能体现出来的,所以红木家具的要求实际上是非常苛刻和严格的。
一个好的设计师是先有家具原有的神韵,然后还原它原有的韵味。
接下来的流程根据设计图进行家具制作,家具的比例、尺寸按照设计图制作,当影响红木家具原有的神韵时,生产过程再酌情修改。
原木切割:故名思义切割是指把原木或大料依据产品的需要进行分割,以树心为基点调平,两侧中心高度不能超IOmm,切割有裂纹的中心部位,必须使裂纹平放。
干燥:干燥在家具成形后对红木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红木种类,由于木性不同而干燥处理也会不一样。
特别是要注意:原木不能直接进行干燥。
板材最好的方式是先放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自然干燥,使红木的含水率降低到20%—30%之间。
自然干燥后,再放入专门的红木干燥设备内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至水分含量在7%—12%间。
达到这个标准,不但保持了红木的活性,还大大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延长使用年限,保证家具的经久耐用,防止开裂变形。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高价值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工艺繁复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介绍一下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流程。
1. 原料选择
首先,制作红木家具的工艺流程开始于原料的选择。
优质的红木家具需要选用具有良好纹理和质地的红木材料,如紫檀木、鸡翅木等。
2. 设计图纸
接下来,设计师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家具的功能,绘制出家具的设计图纸。
3. 材料加工
在得到设计图纸之后,木工师傅便开始将原料进行切割、铣削、开榫等加工工序,将木材加工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各种零部件。
4. 零部件组装
接下来,木工师傅将加工好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包括框架、抽屉和扶手等,以确保家具的结构牢固稳定。
5. 手工雕刻
对于一些精美的红木家具,还需要进行手工雕刻工艺,以增强家具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6. 打磨和上漆
经过组装和雕刻之后,家具需要经过打磨工序,使表面光滑细腻。
然后再进行上漆,以增加家具的光泽度和耐用性。
7. 装配和包装
最后,家具的所有部件将进行最终拼装,进行质量检查和包装,最终完成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流程。
以上就是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流程,整个工艺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并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工和时间,因此红木家具以其高质量和精湛工艺而备受人们喜爱。
红木家具建筑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建筑工艺流程.1.净料加工设备上进行开榫、打眼、铣槽、铣形、磨光加工。
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木加工设备是单头直榫开榫机、立式木工打眼机、单轴立铣机及勒圆机(俗称拔棍机)磨光机。
按照已画好的圈椅各零件上的榫头、榫卯及槽口的具体位置尺寸。
>1.1开榫加工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要开榫加工,圈椅的前后腿、面边、联邦棍、前后枨、山枨、圈扶手、圈中节、圈上脑、前横券口、前立券口。
夹紧所要开榫的整机。
对圈椅各零件的榫头履行开榫加工。
遵照各零件榫头的尺寸大小及形状调整开榫机的靠尺、锯片及刀轴之间的间隔。
1.2打眼加工序步骤圈椅中要打眼的零件有:圈椅的前后腿、前后面边、抹头、圈扶手、圈中节及圈搭脑。
并调整钻头与工件的地位。
履行打眼操作。
遵照所圈椅各零件上的榫眼大小及榫眼深度决定钻头的型号。
1.3铣削加工并调整铣刀的地位。
遵照圈椅零件上槽口的地位、深度及工件的厚度来选择铣刀的型号。
并调整铣刀的地位。
遵照椅圈、面心板拼板(三块)面边、抹头、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及联邦棍的截面形状及厚度来决定与之对应的铣刀。
对零件履行铣削加工1.4磨光的工序步调而曲面型面则决定手工或曲面砂光机。
圈椅的各零、部件的型面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由平面型面构成的整机,遵照整机的型面选择不同的磨光体式格局。
平面型面决定磨光机。
如圈椅的前后牙板、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第二种是完全有曲线型面构成的零、部件,如圈椅的椅圈、联邦棍及靠背板;第三种是由平面型面和曲线型面相连络组成的整机,如圈椅的前后腿、前枨、山枨及后枨。
对于第一种型面的零件应决定平面磨光机进行磨光,第二种应该决定手工磨光或曲面砂光机,第三种应该先进行平面磨光再履行曲面磨光。
2.零部件雕琢其工艺手法重要有阴雕、阳雕、圆雕及透雕。
阴雕又称阴刻或沉雕,雕琢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工艺。
常以文字或梅、兰、竹、菊等图案的形式见于屏风、隔扇门、牌匾、橱柜、箱匣等家具的装板雕刻;阳雕也称浮雕,有深浮雕和浅浮雕之分,前者少用于建筑的装饰雕琢,后者则罕有于家具的装饰雕琢;圆雕又叫立体雕,一种具有三维空间艺术感的雕塑艺术,作品常以为题材,佛像、仙人、珍禽异兽、花果等方面;透雕,南方又称通雕,有立体透雕战斗面透雕之分。
一款上好的红木家具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款上好的红木家具是怎么做出来的?红木家具讲究用材、苛求工艺,“三分材、七分工”成为考验红木家具最基本的金科玉律。
红木家具之所以特殊和名贵,除了因为其用材为珍稀,榫卯、雕刻、镶嵌、曲线等传统工艺也构成了红木家具区别于其它所有家具的独特价值!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细细了解一件红木家具的产生过程,看完,你就会知道红木家具其实是物超所值的。
①器型设计红木家具的器型设计如同一座建筑的框架结构,对整体的比例、线条的弧度,各处之间的比例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斟酌,力求完美。
作图后,根据制作图计算并列出一个材料单,材料单中需要精确列出这件家具所需木材的数量和尺寸。
当然,家具造型有许多创新的地方,设计新颖且符合大众的审美和使用,也是家具设计的价值所在。
②选材选材,要尽量使用纹理、颜色相似的木材,家具才会美观。
选材后,要先去白皮。
③开料根据图纸料单尺寸及模板造型要求,用锯台等方式进行开料。
开料后的精料要按照对应的纹理、相同的规格码放在一起,尽量保证每一款红木家具可以达到木纹相似。
④烘干因南北含水率的差异较大,北方四季温差大,易开裂变形,所以“烘干”这一步也是尤为重要。
烘干时板料和方料要分开烘干,且要严格执行标准。
烘干周期长达20天-30天。
⑤配料一件精品红木家具要求所有拼接的木料颜色要均匀,纹理相似。
大料开出的木料,通常都是一木对开,纹理对称。
更重要的是木性一致,面板不易变形。
⑥开榫榫卯结构是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是红木家具的灵魂,凸出来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卯眼扣在一起,不用一颗钉,就可以用榫卯拼接出一件完整的家具。
单是榫卯结构,就可以使用上千年依然牢固。
榫卯之间的契合度要求非常高,暗榫的标准是三分之二榫,也就是说一个9cm的腿,与其衔接部位的榫头要达到6cm。
如果做短,家具会因为结构点受力面积太小,松动散架。
每一个榫头和卯眼都有明确的固定锁紧功能,在整体装配时能有效地分散家具的承重力,而且在家具的外表上根本看不见木材的横断面,只有凭借木材纹理的通断不同,才能看到榫卯之间的接缝。
红木加工的工艺流程

红木加工的工艺流程
红木加工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高质量的红木家具和工艺品。
以下是红木加工的工艺流程:
1. 原材料选择:红木家具的原材料是红木树,需要选择纹理清晰、材质坚实的红木树。
2. 切割和刨削:将红木木材进行切割和刨削,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切割出不同的形状和尺寸。
3. 雕刻和修整:将木材进行雕刻和修整,打磨出平整、光滑的表面,同时进行雕刻和细节处理,打造出精美的红木工艺品。
4. 拼接和组装:将红木木材进行拼接和组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拼接和组装,形成各式各样的红木家具和工艺品。
5. 涂漆和上光:将红木家具和工艺品进行涂漆和上光,使其外观更加美观,保护木材不受损坏。
6. 包装和运输:将红木家具和工艺品进行包装和运输,确保其安全到达客户手中。
以上是红木加工的工艺流程,每一步都需要精细的手工操作和专业的技术支持,才能制成高质量的红木家具和工艺品。
- 1 -。
红木家具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是一种传统工艺精湛的家具,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需选择优质的红木原材料,通常有红木、黄花梨木、紫檀木等。
选材十分重要,好的红木家具原料必须选用年代较长的红木,木质细腻,纹理清晰。
其次,根据家具样式和规格设计样板。
家具样式繁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设计师的要求进行设计,确定家具的形状、尺寸和用途。
接着,进行木材的切割和加工。
这是家具制作的关键环节,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木材切割机、木材打磨机等,对原材料进行精确的切割和加工。
然后,进行家具的组装和拼接。
将木料进行精确的组合和拼接,确保家具的结构牢固、稳定。
接下来,对家具进行打磨和涂漆。
这个环节需要使用打磨机和喷漆设备,将家具表面进行打磨和喷涂,使家具表面光滑、均匀。
最后,进行家具的装配和包装。
将家具附件与家具本体进行组装,并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保护家具。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我们可以看到,红木家具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进行精确操作。
这也是为什么红木家具在材质和工艺上都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红木家具制作的七大工序

红木家具的制作有着严格的工序和标准要求,那么,一块红木从原木到一件成型的家具,要经过哪些步骤呢?小欧带您了解红木家具制作的七大工序。
以手工制作为主的红木家具,从原木到成品,需要经过干燥板材、选料开料、榫卯工序、雕刻工序、组装工序、刮磨工序和上蜡工序等多道工序,其中每一个工序里又有若干个讲究的制作工艺。
1、红木干燥工序原木并不能直接进行干燥,要先进行锯材。
完成干燥处理后,还要进一步对板材进行筛选,防止烘干中开裂、变形的木料进入下一道工序。
红木家具木料的水分含量,直接关系家具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所以首先就对木料反复烘干处理,最终将木料水分含量减少到8%-12%,这样做出来的红木家具,才不容易变形和撑裂。
2、选料开料木料经过干燥后,木工师傅会根据所需木材数量和尺寸的材料单,从完成干燥的加工料中选择板材。
选料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尺寸和造型的木料,同时还要考虑两块相接面板的花纹是否对称,纹理走向一致等诸多因素。
各个板材选择好之后,就开始进行截料。
先把白皮、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料,开料后的木材再进行刨平,方便在下一步工序精确尺寸。
3、红木榫卯工序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特色,相比现代许多家具用钉子连接固定各部位,榫卯结构更浑然天成、经久稳固。
见到了传说中的榫卯制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精湛工艺。
工人师傅开凿好榫卯后,还需要反复检查大小是否合适,有没有歪斜或翘角,这也就是行业里所说的“认榫”。
如果发现有歪斜或翘角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4、红木雕刻工序可以说红木家具的全部工艺,雕刻工艺就占了一半以上。
榫卯工序完成后,会进入到雕刻纹饰的工序,红木家具中对手工雕刻的要求非常严格。
红木家具中木工工艺和雕刻工艺相结合,才能体现珠璧共辉、异曲同工的效果。
在雕刻车间,每一名雕刻工在雕刻时都要集中精力,一旦刻错一刀,整张木板就很难修补了,这对红木家具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红木家具制作流程

红木家具制作流程红木家具制作流程红木家具以其质地坚硬、色泽美丽、纹理优美等特点备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木家具的制作流程。
首先,选材是制作红木家具的第一步。
选材需要通过专业人士进行,他们会根据家具的用途和设计风格来选择适合的红木材料。
优质的红木原料需要具备坚硬的特点,没有大的疤痕和病虫害,纹理清晰、美观等。
其次,加工准备,包括砍伐、运输和储存。
砍伐是指将红木原木从森林中砍伐下来,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工具。
运输是将砍伐下来的红木原木从森林中运送到加工厂的过程,通常使用大型卡车进行运输。
储存是将红木原材料保存在专门的仓库中,使其达到一定的气候和湿度条件。
然后是切割和修整。
切割是将红木原木按照设计图纸和尺寸要求进行切割,这需要使用锯床等专业工具。
修整是对切割后的红木进行打磨和修整,使其表面平滑、无毛刺等。
接下来是雕刻和拼接。
雕刻是将雕刻师根据设计要求,在红木家具上进行雕刻,如雕花、刻纹等。
拼接是将切割后的红木拼接成家具的各个部分,如桌腿、床头、椅背等。
然后是装饰和上色。
装饰是将家具上进行装饰,如镶嵌宝石、印花等。
上色是将红木家具进行上色,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颜色和工艺进行上色。
最后是组装和抛光。
组装是将已经加工好的家具部件进行组装,包括连接螺丝、钉子等。
抛光是将红木家具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滑、有光泽。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每一步骤都需要严格的控制,以保证红木家具的质量和美观。
而且,红木家具制作时间较长,需要经历多个工序,所以制作周期相对较长。
红木家具是一种高端家具,其制作流程需要精心的设计和精良的制作工艺。
只有选择优质的红木材料,经过专业人士的精心选材和加工,才能制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高附加值的红木家具。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红木家具的制作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木家具设计,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2010-10-12 13:561.净料加工按照已画好的圈椅各零件上的榫头、榫卯及槽口的具体位置尺寸,在设备上进行开榫、打眼、铣槽、铣形、磨光加工。
在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木加工设备是单头直榫开榫机、立式木工打眼机、单轴立铣机及勒圆机(俗称拔棍机)、磨光机。
1.1开榫加工圈椅的前后腿、面边、联邦棍、前后枨、山枨、圈扶手、圈中节、圈上脑、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要开榫加工。
根据各零件榫头的尺寸大小及形状调整开榫机的靠尺、锯片及刀轴之间的距离,夹紧所要开榫的零件。
对圈椅各零件的榫头进行开榫加工。
1.2打眼加工序步骤圈椅中要打眼的零件有:圈椅的前后腿、前后面边、抹头、圈扶手、圈中节及圈搭脑。
根据所圈椅各零件上的榫眼大小及榫眼深度选择钻头的型号,并调整钻头与工件的位置。
进行打眼操作。
1.3铣削加工根据圈椅零件上槽口的位置、深度及工件的厚度来选择铣刀的型号,并调整铣刀的位置。
根据椅圈、面心板拼板(三块)、面边、抹头、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及联邦棍的截面形状及厚度来选择与之对应的铣刀,并调整铣刀的位置。
对零件进行铣削加工。
1.4磨光的工序步骤根据零件的型面选择不同的磨光方式。
平面型面选择磨光机,而曲面型面则选择手工或曲面砂光机。
圈椅的各零、部件的型面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由平面型面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牙板、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第二种是完全有曲线型面构成的零、部件,如圈椅的椅圈、联邦棍及靠背板;第三种是由平面型面和曲线型面相结合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腿、前枨、山枨及后枨。
对于第一种型面的零件应选择平面磨光机进行磨光,第二种应该选择手工磨光或曲面砂光机,第三种应该先进行平面磨光再进行曲面磨光。
2.零部件雕刻雕刻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工艺,其工艺手法主要有阴雕、阳雕、圆雕及透雕。
阴雕又称阴刻或沉雕,常以文字或梅、兰、竹、菊等图案的形式见于屏风、隔扇门、牌匾、橱柜、箱匣等家具的装板雕刻;阳雕也称浮雕,有深浮雕和浅浮雕之分,前者常用于建筑的装饰雕刻,后者则常见于家具的装饰雕刻;圆雕又叫立体雕,是一种具有三维空间艺术感的雕塑艺术,作品常以为题材,佛像、神仙、珍禽异兽、花果等方面;透雕,南方又称通雕,有立体透雕和平面透雕之分。
2.1圈椅装饰纹样雕刻的工序步骤1)拓样,用硫酸纸在图纸上将装饰纹样按1:1的比例拓下来。
2)制粗坯,先把绘好的装饰图案画样用浆湖(液体状)将其粘贴在所要雕刻零件上,晾干,最后,根据装饰纹样曲线的走向及其弯曲度选择不同型号的铲、凿、镂铣机等工具将零件上卷草纹样的大体轮廓整出,即成粗坯。
3)锯轮廓,按照画样用钢丝锯锯出前、山券口的外轮廓线。
该圈椅靠背上的雕刻属于浅浮雕,故没有锯轮廓这一工序。
如果其是透雕的话,就应该用钢丝锯锯出雕刻纹样的内轮廓线。
4)凿刻,由于黄花梨是硬木材,直接雕刻,不易入刀,而且很容易把雕刻纹样刻坏,故在雕刻前先用各种型号的圆凿按照卷草纹样的走向将纹样的大体轮廓凿出。
5)铲削,凿出固定的卷草纹样曲线后,就可以进行铲削,要求铲出雕刻纹样轮廓及其自身结构的深浅层次变化。
6)雕刻,在雕刻时应当使刀法走向与木材纹理走向保持一致,并且时刻注意雕刻纹样的深浅层次变化,逐层进行雕刻。
7)扫活,用光木锉、尖木措、刮刀片及型号较小的铲刀对基本完成的靠背板及券口上的雕刻纹样及线脚进行细致的修补,修补完后用砂纸将其打磨至光滑,这样,不仅使雕刻出来的装饰纹样的形体及线脚更加圆润光滑,而且还剔除雕刻过程中遗留的加工痕迹。
刮刀片的刀刃有直线型、弧线形,根据加工部位选择不同种类的刮刀片,而且应保证刮刀片运动的方向应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
3.装配指按照圈椅的结构装配图,将加工好的零件组合成为部件或将零、部件接合成为制品的加工过程。
这个加工过程中的“组合”与现代家具装配中的“组合”不同,它不是直接就能将零部件组合成产品,而是对零件进行精细加工的同时,进行零、部件的组合。
零件组合首先是剔榫眼,减榫,异型部件粗磨找型,然后是初步组装,铩肩口,用胶,等胶干后扫活。
3.1圈椅零、部件装配工序的具体内容1)减榫,在净料加工阶段,只是在宽厚方向上进行开榫,并没有加工出圈椅各零件的榫肩部分。
这一工序主要是对圈椅各零件榫头的进一步加工,即用锯、铲、凿等木工工具加工出各零件的榫肩,确定榫头深度方向的尺寸。
2)剔眼,用凿、铲、刮刀片等木工工具对圈椅各零件的榫眼进行精加工的过程称为剔榫眼。
圈椅各零件的榫眼除了揣揣榫外,主要是半榫和透榫,它们的传统造法基本相同,都讲究吃线和留线,即在榫眼入口方向要留线凿榫,而在榫眼出口方向则要吃线凿榫。
以半榫为例,所凿榫眼的深度应大于榫头长度2mm- 3mm,宽度应小于榫头宽度2mm,厚度应大于榫头厚度1mm。
3)部件装配①椅圈先将剔好榫眼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组装在一起,再用小锯铩圈搭脑与圈中节及圈中节与圈扶手之间楔钉榫肩口,最后拆开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用扁铲铲去没有锯到的榫肩部分,并将圈中节、圈扶手、圈搭脑重新组装成椅圈,施胶,等胶干后送机加工车间铣形。
②座面先将剔好榫眼面边、抹头组装在一起,再用小锯铩面边与抹头之间格角榫肩口,最后拆开面边、抹头,用扁铲铲去没有锯到的榫肩部分;并将面边、抹头、穿带及面心板组装在一起,施胶,等胶干后送机加工车间加工前后腿的榫眼。
③面心板券口将加工好的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山立券口分别组装,并施胶,等胶干后送雕刻车间进行装饰纹样的雕刻。
4)异型部件粗磨找型在已经加工出的圈椅椅圈、联邦棍、靠背板、前后腿、前枨、山枨及后枨零部件基本外形的基础上,按照图纸用砂纸对圈椅的这些零部件进行精确形状尺寸的加工。
尤其是椅圈、联邦棍、鹅勃及后腿上节的找型过程十分复杂,为了达到标准,先用尖木锉找型,再用砂纸打磨,最后用卡尺卡取所打磨部位的直径,并与图纸尺寸比较,达到图纸要求为止。
靠背板找好型后,还需送雕刻车间进行装饰纹样的雕刻。
5)整体装配是将加工好的圈椅椅圈、座面、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扶手牙头、联邦棍、前后牙板及雕刻好的前、山券口和靠背板组装在一起。
用小锯去铩圈椅前枨、山枨、后枨及前后腿的榫肩,以使它们与其相接的零件结合地更加紧密,然后将以上各零部件拆开,并在零部件的榫头和槽口处涂上胶粘剂,重新进行装配,装配好后用麻绳对圈椅整体进行规方。
6)扫活等胶干后,用木锉对圈椅各零部件的直边进行倒棱,倒完棱后,用小锯将露出的面边、前枨、山枨及后枨的榫头锯掉,并用100#砂纸整体打磨一遍。
4木工、雕刻工艺的质量检验4.1技术工艺检验标准产品主要尺寸应以产品图纸的标注尺寸为主,并参照QB/T2385-1998《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
产品的外形公差允许值为±3mm,部件公差的允许值为±0.5mm。
形状和位置公差项目部件名称及规格允许值翘曲度面板、正视部件对角线长度<1400mm <2mm1400>对角线长度>700mm <1mm对角线长度<700mm 0mm底脚平稳度四脚着地 <1mm平整度面板、正视部件 <0.2mm4.2工艺结构检验标准雕刻工艺应保证雕刻图案清晰完整、层次分明,铲底平整、光洁、无刀痕。
产品雕刻、圆角、线型等加工图案应与图纸中的设计图案相一致。
产品施胶零件的拼缝应严密,不允许有黑胶缝。
产品装板部件的装板不允许有松动和离缝。
即使有裂缝,最大缝隙也应小于0.1mm。
5.打磨 5.打磨打磨工艺在传统硬木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检验硬木家具质量高与低的重要标准,如俗语有:“一凿、二刻、七打磨”。
传统硬木家具打磨用的是挫草,也称“节节草”,我国东北很多地方都有出产。
用这种草泡水之后,可以磨出硬木的光彩,并使木材达到光润如玉的艺术效果。
现在对硬木家具的打磨基本上都改成了砂纸打磨。
不同的木材选择不同的打磨工艺及不同的砂纸类型及型号。
对于高档的硬木材一般都是按照先干磨,接着水磨,最后再干磨的工艺过程。
在打磨的过程中,打磨方向极其重要,否则会破坏木材的表面纹理。
5.1打磨的工序步骤1)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对圈椅各零件的各个面及花活用100#砂纸进行整体干磨→用150#整体干磨→用250#砂纸整体干磨→用400#砂纸整体干磨→用800#的水磨砂纸整体水磨→用1000#的干磨砂纸进行整体干磨。
5.2打磨工序的检验(1)用100#砂纸应磨掉加工痕迹。
(2)用15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木工加工痕迹。
(3)用25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粗砂痕。
(4)用40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细砂痕。
(5)用800#的砂纸进行水磨,去除木材表面的木毛。
(6)用100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使圈椅各零部件表面达到精光。
打磨工艺在传统硬木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检验硬木家具质量高与低的重要标准,如俗语有:“一凿、二刻、七打磨”。
传统硬木家具打磨用的是挫草,也称“节节草”,我国东北很多地方都有出产。
用这种草泡水之后,可以磨出硬木的光彩,并使木材达到光润如玉的艺术效果。
现在对硬木家具的打磨基本上都改成了砂纸打磨。
不同的木材选择不同的打磨工艺及不同的砂纸类型及型号。
对于高档的硬木材一般都是按照先干磨,接着水磨,最后再干磨的工艺过程。
在打磨的过程中,打磨方向极其重要,否则会破坏木材的表面纹理。
5.1打磨的工序步骤1)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对圈椅各零件的各个面及花活用100#砂纸进行整体干磨→用150#整体干磨→用250#砂纸整体干磨→用400#砂纸整体干磨→用800#的水磨砂纸整体水磨→用1000#的干磨砂纸进行整体干磨。
5.2打磨工序的检验(1)用100#砂纸应磨掉加工痕迹。
(2)用15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木工加工痕迹。
(3)用25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粗砂痕。
(4)用40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磨掉细砂痕。
(5)用800#的砂纸进行水磨,去除木材表面的木毛。
(6)用1000#的砂纸进行干磨,应使圈椅各零部件表面达到精光。
6.烫蜡烫蜡工艺是中国明清硬木家具进行木材表面处理的一种装饰工艺,它不仅很好地展现了木材优美的自然纹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很好地防止了外界环境对木材的腐蚀。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层保护模由于不断受到空气的氧化,人手的抚摸、抹布的试擦等因素的影响,使家具的表面、棱角、边线等处呈现出一种自然的、透亮的、温润如玉的表面形态即所谓的“包浆”。
在众多硬木家具表面形成的“包浆”当中,唯黄花梨的包浆最惹人喜爱。
传统工艺中所用的蜡有三种,分别是石蜡、蜂蜡及川蜡(又称中国蜡)。
石蜡坚硬易碎裂,价格最低,蜂蜡黏度大、柔性高、防染力强,价格次之,川蜡强度高、熔点高、流动性好、有光泽,但性脆且收缩率大,价格也最高,故烫蜡工艺原料一般都选用石蜡和蜂蜡形成的混合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