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尔街》读后感1000字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例文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例文漫步华尔街就一句话:个人投资者最终不能战胜有效市场,买入并长期持有指数基金是唯一正确之道。
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说过一句话:“如果你领悟到金融市场的运行机理,就会发现要获得属于你的那份收益,低费率的指数基金是唯一的途径”。
一个人承受风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年龄以及挣得非投资性收入的能力。
对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回报,而是与风险匹配的回报。
任何一笔投资要首先考虑风险,再考虑与之匹配的回报。
很多人是热爱回报,却讨厌风险,以至于忽略或无视风险。
所以他们看中的是这份投资能赚多少钱,却不去思索这笔投资失败会损失多少,对应的PlanB又该是怎样。
随机漫步,是指将来的步骤或方向无法根据过去的历史进行预测。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依据过去的历史进行预测。
这个对我来说是个很巨大的考验,当你想下手去买的时候,你下意识的第一反应是看之前有多贵。
虽然事实证明,过去的价格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有用的信息。
倘若一个人知道这样一条规律,他就会独自运用,直到积累了足够多的的财富,他当然没有积极型让别人也知道从而分享这一真正有用的策略要实现财务安全,你所能做的最为重要的事就是开始定期储蓄,而且要尽早着手储蓄。
信任时间的力量,而不要相信你能安排好时间。
时间的力量,这个话题在无数个经典著作中都有谈过,如何才能做到呢?从最简单的小事情做起。
储蓄是第一步,当然,储蓄完之后学会投资,这是关键的第二步,因为你不能战胜通货膨胀,第一步的成果就会灰飞烟灭。
也就是让现金储备的收益率跟上通货膨胀率的步伐。
先相信,再看见。
如果不相信复利的力量,或者没那么相信,很容易被几个回撤给吓得割肉,虽然说只在乎曾经拥有,也许那些好的标的留给你的记忆的确是曾经拥有。
最好的办法是,在估值较低的时候,慢慢收集便宜的筹码,建立长期持有的底仓。
投资普通股和债券的风险,取决于持有投资品的期限长短;投资者持有期限越长,投资收益的波动性便会越小。
媒体发达的时代,很多真正的干货都不太「好读」,但不用担心,正是这些东西,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挺有意思的书,叫《漫步华尔街》。
这书啊,可不像那些枯燥乏味的金融教科书,而是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这个金融小白也能对投资这件事儿有了新的认识。
书里提到了好多投资的方法和策略,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市场有效性的那部分。
以前吧,我总觉得自己能在股市里独具慧眼,发现那些被低估的宝藏股票,然后赚个盆满钵满。
可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啊!就好像一群超级聪明的人在抢有限的宝贝,等我反应过来,好东西早就被别人抢走啦。
说起投资,我就想起了我叔叔的炒股经历。
我叔叔,那可是个对股市充满热情的人。
早些年,他听说炒股能赚钱,就一头扎了进去。
刚开始的时候,他运气还不错,买的几只股票都涨了,赚了点小钱,这可把他高兴坏了,觉得自己就是股神附体。
于是,他开始加大投入,每天都盯着股市行情,一会儿兴奋地大喊大叫,一会儿又愁眉苦脸。
有一次,他听了一个所谓的“内部消息”,说是某只小盘股要被大公司收购,股价肯定会大涨。
他二话不说,把大部分积蓄都投了进去。
那几天,他紧张得不行,天天盼着这只股票能一飞冲天。
结果呢,收购的事儿黄了,股价一路下跌,叔叔亏得那叫一个惨。
他整天唉声叹气,头发都白了不少。
我记得有一天去他家吃饭,一进门就看到他坐在沙发上,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我叫了他好几声,他都没反应。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过头来,有气无力地跟我打了个招呼,然后又继续盯着屏幕,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怎么就跌成这样了呢?”吃饭的时候,他也是心不在焉,筷子在碗里戳来戳去,根本没吃几口。
婶婶在一旁埋怨他:“叫你别瞎炒股,你不听,这下好了,家里的钱都亏进去了。
”叔叔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那模样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从那以后,叔叔虽然还在炒股,但变得谨慎多了。
他不再盲目听信那些小道消息,而是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不过,股市这玩意儿还真不好捉摸,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分析得挺到位,买的股票还是不涨反跌。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读完《漫步华尔街》,我发现这本书还是挺有趣的,作者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为一个无懈可击的整体,以生动诙谐、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投资的真谛和成功的秘诀。
阅读本书,不仅将学会分析股票、债券的潜在收益,而且将学会分析其他投资机会的潜在收益,包括货币市场、房地产、保险、黄金、收藏品等。
涉及的内容广泛,较为实用。
作为一本实用性极强的投资指南,它向广大投资者讲述了琳琅满目的投资策略和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并透过历史事件提出了存在的所有问题和现象,对包括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的诸多方法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详细介绍了现代投资组合分方法。
不仅如此,作者马尔基尔还独辟蹊径地提出:只要普通投资者采取“购买并持有”的战略,投资于指数基金,就可以获得安全、稳定的长期回报,并轻而易举地击败大多数机构投资者。
除了观点的独树一帜和内容的苦心孤诣之外,作者在一些细微之处亦做到了尽善尽美。
如果你不是个聪明人,你连做他们的玩物都没有资格,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金钱和时间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人身上,他们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无论你用什么过程,只要你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就可能就有在继续下去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也不是美国人都能合理的利用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更不是长久的,你也不一定就是永远的赢家,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尤其是成功,我们都很想成为赢家,成为龙头,但是你是否有这样的资本,你是否有这样的胆量,你是否能够抓着这样的机会。
在你有这样的机会时,你是否在在明明知道自己只不过是玩物时还是讲继续,不知道这是不是需要很大的胆量和勇气,我很佩服盖他的智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的心很手辣也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但是有人说多个徒弟就是坏掉师傅的一条生路,真是很不错,巴德的成长让我们见识到这一点,但是巴德的理智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不要总是靠别人,还是自己创造些东西吧。
鱼是短暂的,而捕鱼之术才是收益不穷的,每天都会有很多的一夜之间成为富翁,但是也有很多人霎间破产,不知道是世界无情还是人无情还是世界就应该这样循环,但是我知道只要是没有能力,只要是不得人心,那就不会长久的成为霸主。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漫步华尔街》是一本由美国作家伯顿·马尔基尔撰写的畅销书,该书于1989年首次出版,迅速成为了一部财经类经典之作。
本书以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他在华尔街的职业生涯和对金融市场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深入探讨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策略。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对金融市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投资和理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生动地展现了华尔街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变化。
作者以自己的视角,揭示了华尔街的种种内幕和黑暗面,使读者对这个金融巨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中,金钱和利益是无处不在的,各种金融交易、投机和欺诈行为层出不穷。
通过作者的叙述,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华尔街这个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也对金融市场的规律和运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本书对投资和理财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我对这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投资和理财的观点和策略,如“买入并持有”、“市场定律”、“长期投资”等,这些观点和策略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作者的叙述,我认识到了投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和耐心等待,同时也要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在金融市场中获得成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水平。
最后,本书还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我对金融市场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者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分析,深入剖析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规律,揭示了金融市场的内在规律和运作机制。
通过作者的叙述,我对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在金融市场中获得成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水平。
总之,通过阅读《漫步华尔街》,我对金融市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投资和理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读漫步华尔街后有感

读《漫步华尔街》后有感《漫步华尔街》是一部美国作者伯顿.G.马尔基尔有关投资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全书探讨了与股票投资相关的所有重要方面。
自1973年出版以来,作者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数据变化,不断探讨金融市场和理论界出现的新热点、新主张、新趋势,修订完善书中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第十版。
作者伯顿.G.马尔基尔是一位专业投资领域的管理者和学者,曾经在投资公司任职,并担任金融系教授和大学校长多年。
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
本书将投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由坚实基础理念和空中楼阁理论引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在第一、二部分作者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荷兰郁金香热、英国南海泡沫、日本90年代的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华尔街网络股泡沫等投资泡沫和投机狂潮后,作者得出结论:在市场上屡屡输钱的人正是那些未能抵制住诱惑而被投机狂潮冲昏头脑的人,并提出了自己一向主张的有效市场理论的弱势有效形式——这也是作者本书的主题——股票市场的定价极为有效。
本书的第三部分使用一些简单的例子阐述了许多新的投资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交易定价理论,并用行为金融学推翻了前面的几个假设。
认为投资者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
在第四部分作者进一步讲明了自己的主张:股票投资是所有金融产品和实物投资中长期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对象,在最后提出了股票投资的三种方式:通过被动的指数基金投资、通过积极的管理型共同基金和个人自选股票投资。
但作者所欲阐明的最主要观点是:无论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不可能在长时间里持续战胜市场,而通过投资指数基金——购买市场,就能获得和市场一样的回报。
一步一步引导投资者满怀信心的跨进投资市场。
作者在本书中所持观点的理论基础是:对大多数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不可能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因为他们位处信息链的底端,他们耳闻目睹的信息不知绕了多少弯、走了多少岔道,不知有多大程度的歪曲、失真,何况那些根本就是空穴来风、造谣惑众的信息。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翻开了这本《漫步华尔街》。
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难懂的金融书籍,没想到却让我像漫步在一个充满新奇和惊喜的乐园,乐在其中。
书中的内容丰富多彩,从投资的历史到各种投资理论和策略,再到市场的有效性和投资者的心理,几乎涵盖了投资世界的方方面面。
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作者对于市场的深刻洞察和对于投资者的真诚建议。
作者在书中提到,很多投资者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试图通过预测市场的短期波动来获取高额利润。
这让我想起了我叔叔的炒股经历。
我叔叔,一直自认为是个炒股高手。
他整天盯着电脑屏幕上那红红绿绿的线条,嘴里念叨着各种技术指标,什么 MACD、KDJ 之类的。
有一段时间,他特别痴迷于短线操作,每天都在买进卖出,忙得不亦乐乎。
有一次,他听说了一只所谓的“热门股”,据说有重大利好消息。
他二话不说,一下子就把大部分资金都投了进去。
刚开始的几天,这只股票确实涨了一点,叔叔那叫一个得意,逢人就说自己眼光独到。
可没过多久,形势急转直下,这只股票开始大幅下跌。
叔叔一开始还坚信这只是暂时的调整,死死拿着不肯卖。
结果,越亏越多,最后只能忍痛割肉,损失惨重。
看着叔叔那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
他之前赚了点小钱就忘乎所以,总觉得自己能够掌控市场,可最终还是被市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其实,仔细想想,叔叔的这种行为在很多投资者身上都能看到。
我们总是过于自信,觉得自己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找到规律,抓住每一个赚钱的机会。
但事实是,市场是无法准确预测的,短期的波动更是充满了随机性。
就像书中说的,投资不是一场短跑比赛,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我们不能被短期的利益冲昏头脑,要有长远的眼光和稳定的心态。
还有一次,叔叔听了一个所谓的“内部消息”,说某只股票即将被大公司收购,股价肯定会大涨。
他又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结果这次更惨,所谓的“内部消息”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股价不仅没涨,反而一路下跌。
叔叔再次陷入了困境,这次的损失让他元气大伤,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碰股票。
读漫步华尔街有感

读漫步华尔街有感《漫步华尔街》是一本关于华尔街金融市场的畅销书籍,是由美国知名的金融评论家、经济学家巴顿·拜尔所著,旨在探讨华尔街的历史、运作方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等问题。
这本书其实也被认为是金融类畅销书的代表,深受大众喜爱。
作为一本经典的金融读物,其地位可谓无人能够撼动。
阅读《漫步华尔街》有很多收获,本文立足于阐述其中的几点感受。
首先,《漫步华尔街》让我对于华尔街市场的认识更加深刻。
在拜尔的笔下,我们看到华尔街处处充满了金钱和利益,更深一层地说,就是权力。
书中所讲述的种种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充分地展现了华尔街为追求财富和权力所笼罩。
作为股市的中心,华尔街似乎是整个金融市场的灵魂。
拜尔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证券交易所的运作方式,还有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规律。
这样的内容对于我这样的金融小白来说,尤其有启发意义。
其次,《漫步华尔街》让我了解了一些在华尔街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行为。
在华尔街的历史上,很多人都是影响深远的人物。
像J·P·摩根这样的人,通过金融方面的合作和拯救,使得华尔街形成了自己的规则,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而其后逐渐兴起的一些公司,如李嘉诚和后来的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等,也都在书中有所体现。
这些人的行为和想法,让读者更加了解了金融市场的一些规则和局限性。
再者,《漫步华尔街》让我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无论是股市的涨跌、GDP的增长、通货膨胀率等,都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在书中,拜尔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数据解释了这种联系。
他提到,华尔街的各项指数都是受到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
如果经济在低迷时期,这个市场会受到影响,并难以产生足够的利润。
反之,如果经济发达,这个市场会持续繁荣。
这种联系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所处的整体环境。
最后,《漫步华尔街》的阅读让我也意识到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
在书中,拜尔揭示了金融市场这条巨大的金融赌场的本质,以及在华尔街的交易中,需要承受的大量风险和波动。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处宁静的角落。
《漫步华尔街》这本书,便是我最近在这个角落里挖到的“宝藏”。
起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毕竟,关于金融投资的书籍,在我的印象里总是充满了枯燥的数据和复杂的理论。
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却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一步步走进了那个充满神秘和变幻的华尔街世界。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华尔街的历史、投资的策略以及市场的规律娓娓道来。
这让我这个对金融一知半解的“小白”,也能轻松地跟上他的节奏。
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和案例,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就拿其中关于投资风险的部分来说吧。
以前,我总觉得投资就是一场赌博,要么赚得盆满钵满,要么输得一败涂地。
但这本书告诉我,投资并非完全靠运气,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分析,让我明白了风险与回报之间的微妙关系。
比如说,书中讲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投资故事。
这个人叫老张,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辛辛苦苦工作了大半辈子,攒下了一笔钱,想着通过投资让自己的财富增值。
老张一开始听说股票能赚钱,就盲目地跟风买了几只热门股票。
一开始,市场行情不错,老张的股票涨了不少,他心里那叫一个美啊,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投资天才。
可是好景不长,市场突然来了个大反转,老张买的股票一路下跌。
他这时候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赶紧割肉止损呢,还是继续拿着等待反弹?老张每天都纠结得睡不着觉,工作也没心思了。
最后,老张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忍痛把股票都卖了,结果亏了一大笔钱。
这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因为我能从老张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总是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投资的多元化。
作者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说投资就像是组建一个篮球队。
你不能只挑选一种类型的球员,比如全是中锋或者全是后卫,而是要各个位置的球员都有,这样才能应对各种不同的比赛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漫步华尔街》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1000字:
文:胡加生;阅读《漫步华尔街》、我写了篇读后感,分享作者伯顿?马尔基尔的部分看法及我的观点。
1.马尔基尔:通胀将消灭你的财富,研究表明,1926-2009年,美国平均通胀率达3%,而且通胀将持续,同期,股票投资能够带来11%以上的年收益,所以一定要投资。
【观点】
完全赞同,中国的通胀比美国更厉害,如果财富不保值、财富将被通胀吞噬。
别储蓄、要投资。
传统的财富保值手段,主要是房产和黄金。
我比较喜欢股票——上市公司的价值不会因为通胀而稀释,优质企业的价值会不断增长。
2.马尔基尔:市场是有效的,连猴子蒙眼投镖的选股组合,也不输给专家组合。
市场无法预测,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并不能产生Beta收益,拉长时间,一切组合都一样。
【观点】
要敬畏市场,当自己某个时间段大幅跑赢基准、获得高回报之时,要记得两个词:均值回归、行业轮动,防止自己路径依赖。
同时,没有永恒不变的,看看美国漂亮50的变迁。
但即使这样,我仍然不完全认可市场有效理论,我还是倾向于基本面分析、主动持有优质企业股票,因为优质企业会不断创造价值,长期来看,优质企业总是向上的,尽管其中会有一些企业面临困境。
3.马尔基尔:主动型基金无法跑赢相应的指数,如果有例外,那是因为基金承担了更大的风险,才能取得相应的高收益。
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研究表明,1926-2009年,投资美国大型公司股票能够带来11.8%的年收益,但标准差也超过20%,投资小型公司股票可带来更高的年收益(16.6%),不出所料,其代表风险的值:标准差也更大,达32.8%,投资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当然收益也会降低。
因此,投资指数基金最好。
【观点】
巴菲特也一向建议普通人投资指数基金,赞同。
风险与收益呈正相关,赞同。
我的价值投资实践帐户:J组合九年来的年化复合收益23.8%,如此高的收益、可能承担了隐含的风险,那到底是什么风险呢?
对,J组合中白酒占比超50%、太高——风险所在,一旦白酒行业景气度下滑,J组合恐怕将迎来巨大的回撤。
赢亏同源。
所以自己要特别警惕,盯着白酒行业、公司的经营,一旦出现拐点、要及时调整组合中的白酒占比、不可固执。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