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SIS标准(陈柏年)
第三章HFC网络的基础知识

• 下一代网络(NGN):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和多 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承载所 有业务的一个统一的宽带分组网络。 • 下一代网络基本特征(三化): ①网络传输交换 分组化, ②业务综合化, ③功能分层化。 • 下一代网络分层结构:业务应用层、控制层、传 输服务层、媒体接入层。 • 下一代网络的要点:①业务与低层技术分离; ② 多种条件内容的分发和交换; ③支持多终端的一 致性服务; ④确保业务的质量和安全。
16
(3)光网络单元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 数量:至少一个
• 作用:处于ODN的用户侧,为OAN提供直接的或 远端的用户侧接口。
• 功能:终结来自 ODN的光纤,处理光信号并为多 个居民住宅用户和小企业用户提供业务接口。具 有光/电和电/光转换功能,还要完成对语音信号的 数/模和模/数转换、复用、信令处理和维护管理功 能。
4
我国“三网融合”战略
• 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低成本、广覆盖,满 足多种业务和服务需求的网络。 • 积极研究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构建以数字电视网 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
– 构建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框架体系 – 逐步开展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相关试验 及应用 – 开展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 积极开展新兴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
比较明确的表示方法:N+x,
–
其中,N为光节点,x是光节点后串接放大器 的级数。
8
采用HFC的原因
• 1、电缆网串接放大器多,造成总体可靠性差。 • 2、电缆网产生的信号损伤逐级累加,造成总体技 术指标低。 • 3、电缆网侵入干扰多,造成的泄漏难以控制。 • 4、电缆网常遭到雷击,安全性差。 • 5、电缆网采用树枝型结构,不利于双向交互业务 的开展。 • 6、电缆网在建设和维护成本上不占优势。
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董强;赵性泉;王晶;李子孝
【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
【年(卷),期】2024(19)1
【摘要】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联合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通过系统回顾循证医学证据和国内外指南,广泛征询脑血管病相关临床、康复和科研领域的专家意见,制定了脑出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涵盖脑出血的急性期救治、病因和并发症的筛查、康复及长期管理等不同方面,以率的形式对脑出血诊疗全周期的质量控制进行量化评估,有利于我国脑出血诊疗工作的规范性和同质性建设。
【总页数】6页(P44-49)
【作者】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脑血管病质控专病组;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董强;赵性泉;王晶;李子孝
【作者单位】不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控制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
2.《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指标应用
3.医疗质量指标统计及质量控制思考
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通知》解读
5.国内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最新国标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评估在盐雾环境中电工产品部件、设备和材料抗腐蚀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旨在验证当存在或没有腐蚀防护的金属材料暴露于盐雾中时的比较质量,复现电工电子产品部件、设备在含盐大气环境下工作时的盐雾腐蚀影响。
该方法适用于评估用于保护金属免受腐蚀的涂层的质量和均匀性,尤其适用于检测某些金属涂层、有机涂层、阳极氧化膜以及转化膜的不连续性,如气孔和其他缺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 60068-1 环境试验 第1部分:概述和导则(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1: General and guidance)注:G B/T 2421-2020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IEC 60068-1:2020,IDT)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概述警告——本文件可能涉及危险材料、操作和设备。
除非与本文件使用相关,本文件不涉及所有的安全问题。
本文件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规定合适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并确定要求的适用性。
对于设备和零部件,试验Kb(IEC 60068-2-52)提供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试验条件以及单个试样的评定方法。
但如果某些情况下为了确保质量,相关规范要求个别试样采用本试验方法时,试样宜作为整个组件或者设备的组成部分连同实际的保护性设备(箱体、盖子、外套等)一起进行试验。
注1:“盐雾”也被称为“盐水喷雾”。
注2:在试验过程中,试样通常不通电。
5 盐溶液盐溶液的制备将足量的氯化钠溶解于在温度为25℃±2K时电导率不高于20μS/cm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以产生50g/L±5g/L的浓度。
50g/L±5g/L溶液的比重范围在25℃时为1.029至1.036。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是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安全产品评测认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琪、熊四皓、张利、刘艳、郭全明、许强、李伟华、李建彬、谈松、刘建明、刘祖泷、江志强、徐强、冷飚、刘山泉、黄伟、于健、刘东红、上官晓丽。
本标准参照和借鉴GB/T19716《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2098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DRJ International(国际灾难恢复协会)《Professional Practices for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ers》和《Business Continuity Glossary》、ISACA(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学会)《SP 800-34 Contingency Planning Guid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和在1992年SHARE78会议议题M028上提出的远程站点分级等的有关内容和思想,结合国家重要信息系统行业技术发展和实践经验制定而成。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等级与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各行业可根据行业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能力等级要求和指标体系。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规划、审批、实施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71.8 信息技术词汇第8部分:安全GB/T 20984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5271.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基因组解析大数据的系统分析和精准解读

• 目前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的成本持续下降,10年内降低了4个数量级。 而测序数据的生成呈几何级对数增⻓长,快速且商品化、规模化。因此 ,最大的挑战和制约瓶颈已经转移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基因组解析大数据的系统分析和精准解读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genomic profiling data
Bai-Lin Wu, M.Med., Ph.D., FACMG 吴柏林
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and Harvard Medical School Children’s Hospital and 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 Classification Gene
leotide
Amino Acid
Zygosity
Related to Indicated Phenotype
Phenotype for case 1:
Lissencephaly, Infantile spasms (resolved 2006), 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 Abnormal EEG (frequent bioccipital spikes and general spike wave complexes with shifting biposterior predominance)
Whole genome
cdics标准

cdics标准
CDISC标准涵盖两方面:内容(data,metadata,terminology)和格式(XML-based)标准。
CDISC标准的具体组成部分如下:
1.基础标准(Foundational Standards):这是CDISC标准的核心,包括
SEND、PRM、CDASH、SDTM、ADaM和BRIDG等标准。
这些标准定义了数据表示的模型、域和规范,其中,SEND是非临床数据交换标准,PRM是方案表述模型,CDASH是临床数据获取协调标准,SDTM是研究数据制表模型,ADaM是分析数据模型,BRIDG是领域分析模型。
2.临床试验过程的标准分布:根据一个介绍CDISC标准的图表,各标准在临
床试验过程中的分布如下:
●ODM-XML:用于交换和归档(临床的和转化而来的)研究数据及其相关
元数据、管理数据、参考数据和审计信息。
●SEND:非临床数据交换标准,用于以一致格式收集和呈现非临床数据。
●PRM:方案表述模型,对研究方案的设计提供标准。
●CDASH:临床数据获取协调标准,用于病例报告表中数据收集字段的内容
标准。
●SDTM:研究数据制表模型,用于数据组织和格式化的标准,向监管部门
递交统一标准的数据,提高审评效率。
●ADaM:分析数据模型,用于创建分析数据时所要执行的标准。
●BRIDG:领域分析模型,复合HL7标准的医疗信息系统和复合CDISC标准
的临床研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
CDISC标准可以提高效率、完整性、可追溯性、创新性、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共享、降低成本和提高预测性等。
CLSI 临床微生物药敏试验标准学习课件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试验类型
常规试验=用于常规临床试验的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或琼脂 稀释法的MIC试验。
30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22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试验条件:培养基,接种液,孵育条件
常规质控推荐
23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总注释:对测试一组细菌的试验条件, 药敏试验中抗生素选择、报告和治疗 的总体建议。
12
CLS绪I论简介
研究方折法点与思路
ECVs
关键技术与难点
药物分组
成果与应用
注释介绍
相关建议
使用说明
试论验文总类结型
CLSI折点(breakpoints)
SDD(剂量依赖性敏感):指分离株的敏感性依赖于对患者的用药方 案。对药敏结果在SDD范围内的分离株,可通过提高剂量或增加给药 频率,使血药浓度达到临床疗效。 非敏感(NS):针对只有敏感判读标准的细菌,因未发现或罕见耐药 菌株,当分离株的MICs高于敏感折点或抑菌圈直径小于敏感折点时, 应报告为非敏感。
《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化情况》

交换机和路 防火墙 由器 无线 VPN 外部设备 远程访问 多域解决方案 移动代码 门卫
检测和响应 多国信息 共享 IDS
பைடு நூலகம்
4.4 信息安全评估标准
安全评估标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最具影响的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推出的 可信计算机安全评价准则(TCSEC)。 该标准(俗称橘皮书)基于贝尔.拉巴杜拉模型的 “禁止上读下写”原则,用访问控制机制(自主型 访问控制,强制型访问控制),针对计算机的保密 性需求,把计算机的可信级别分成四类七个等级。 橘皮书随后又补充了针对网络、数据库等安全需求 ,发展成彩虹系列。 我国至今唯一的信息安全强制标准GB 17859就 是参考橘皮书制定的。 GB 17859根据我们的产 业能力,将信息安全产品分成五个等级。
7
2011-11-8
信息安全技术产品标准
-根据技术保障框架形成保护要求(IATF)
保卫网络和 基础设施 保卫边界和 外部连接 保卫局域计 算环境 操作系统 生物识别技 术 单级WEB 令牌 移动代码 消息安全 数据库 支撑性基础设施 PKI/KMI 证书管理 密钥恢复 第四级PKI 目录 系统轮廓
2.需要什么标准
从保密,保护到保障
保护 INFOSEC
预警(W) 保护(P) 检测(D) 反应(R) 恢复 (R) 反击(C)
保障 IA
保密 COMSEC
保密性 80年代
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
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 真实性 不可否认性 现在
90年代
1
2011-11-8
到底信息安全保障应该包括那些方面?!
5. BMB5-2000《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 防护要求》 6. BMB6-2001《密码设备电磁泄漏发射限值》 7. BMB7-2001《密码设备电磁泄漏发射测试方法(总则 )》 8. BMB7.1-2001《电话密码机电磁泄漏发射测试方法》 9. BMB8-2004《国家保密局电磁泄漏发射防护产品检测 实验室认可要求》 10. BMB10-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隔 离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SIS MAC
上行 TDMA (mini-slots)
物理层
5-65 MHz (QPSK or 16QAM)
HFC
14
DOCSIS系统的协议模型
DHCP TFTP SNMP SMTP TOD UDP IP 协议 数据链路加密 媒质接入控制 HTTP FTP Telnet TCP 通 用 的 网 络 协 议 DO CS I S制 定 的 协 议
13
DOCSIS 协议层 与OSI 协议层的比较
OSI
高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DOCSIS Data Over Cable
Applications TCP or UDP IP IEEE 802.2 MPEGDOCSIS based Control applics, Messages e.g. Video 下行 TDM (MPEG) 8 MHz ITU-T J.83 Annex A
20
DOCSIS V1.1
• 1999年MCNS又发布了DOCSIS V1.1版本,为 V1.0的扩展。 • 增加部分:
(1)适用于上行和下行带宽的动态QoS(动态带宽分 配机制); (2)在上行中提供CMTS控制的分段数据包; (3)用有效负载标头压缩提高上行和下行带宽的使 用效率; (4)支持VoIP等对延时敏感的多种业务等多方面的 规范。
15
下行
汇聚子层 (MPEG- 2)
物理层
传输
DOCSIS网络接口
• 电缆调制解调器局端系统 (CMTS)
- MCNS(多媒体网络系统)在前端的硬件设备 - 网络接口: 10BaseT, 100BaseT, ATM, HSSI,双 1000BaseSX 或 1000BaseLX,单70Km 1000BaseLX - MCNS在用户端的硬件设备 - 与PC的接口: 以太网 10BaseT接口,10/100BaseT接 口,USB接口
Primary focus of DOCSIS 1.0 RF Specification
Cable Network
Cable Modem (CM)
CM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Interface
Transparent IP Traffic Through the System
P H Y L a y e r
C S M TI S N
H F C
C M C I
6
交互式有线电视传输系统
• 交互式有线电视传输系统的双向数据业务, 其实就是在CMTS与CM之间的数据通信业务。 • 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前端与用户端之间透明 地传输因特网协议(IP)信息包。 1. CMTS和CM是作为IP协议和逻辑链路控制 (LLC)处理的主机来运行的。 2. 协议堆栈三层结构:从下到上,构成网络的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3. 在网络传输接口两层上结构:仅有物理层和 数据链路层。
声 V(t)
Time t
V(f) Freq f 19
DOCSIS 1.0主要定义的八个规范
(1)射频接口(RFI)规范 (2)安全系统接口(SSI)规范 (3)CM终端系统-网络侧接口(CMTS-NSI)规 范 (4)CM与用户端设备接口(CM-CPEI)规范 (5)操作支持系统接口(OSSI)规范 (6)电缆电话回传接口(CM-TRI)规范 (7)可拆装安全系统接口(RSMI)规范 (8)基线加密接口(BPI)规范
协议模型说明
1. CMTS和CM是作为IP协议和逻辑链路控 制(LLC)处理的主机来运行的。 2. 协议堆栈从下到上,构成网络的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3. 在网络传输接口上,仅有物理层和数据 链路层。
10
(3)MAC帧格式
• MAC帧:指的是数据链路层的两个或多个实体 间 数 据 交 换 的 单 元 。 MAC 帧 即 是 MAC 子 层 CMTS 与CM之间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因而 必须对MAC帧的格式作统一规定。
关键特征
• 标准的层级业务 • 特性的标准化 • 基本的前向纠错 FEC (T=10)
获得好处
• 低成本,低功率的 CM • 高速 Internet 访问 • 对噪声误码纠正
DOCSIS 1.1 (0.32-10 Mbps u/s) (30-42 Mbps d/s)
• • • • •
• • • •
QoS & IP多 播 在CM中8-分支头的预均衡 Frag, Concat, PHS Security w/ SNMPv3 MIB中新的数目滤波, CM授
Internet 骨干网 (OSSI)
解调
光收
电缆调制解调 器终端系统 上 行 RF 信 号 接口
CM
基线加密系统(BPI)
电缆网络
CPE
操作支持服 务器
安全和接入 控制器 上行信 号
上行 = <42 MHz
Cable Modem 到 CPE 接口 (CMCI)
远程服务设备
5
HFC网络中数据在设备中的流向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广域网
WAN CMTS 网络侧 接口 CMTSNSI
CMTS 通过系统 透明传送 IP分组
CM CM用 户侧设 备接口 CMCI
用户 侧设 备
CPE
2
关键名词
• CMTS 统 • CM --线缆调制解调器( Cable Modem )头端系 --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 上行入侵噪声
分组的分段和合段 为改进安全“基线 加密+” 私有“下一情报” 的特征,如:
• 线速操作 • 可靠性 • 高端口密度
消除
• 上行和下行数
据流更宽带宽 以及多更状态 的QAM调制
18
HFC网三种上行噪声类型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 continuous & random with an infinite frequency range加性高斯白噪声(连续和随机)
DOCSIS Evolution演变
深入观察
DOCSIS 1.0 DOCSIS 1.1 DOCSIS 2.0
• • •
基本电缆数据标准 没有QOS性能 基线加密
• • • • •
完全的DOCSIS 1.0 能力加强 对分层数据改进的
QOS
• • • •
完全的DOCSIS 1.1能力加强 增加上行带宽 上行噪声的缓解 私有“下一情报” 的特征,如:
3
DOCSIS系统参考结构模型
CM 终 端 系
统网络侧接 口 ( CMTSNSI)
CMTS
混合器
本地 服务 设备
数字电视信号
前端
光发
电缆调制解调 器终端系统下 行 RF 信 号 接 口
网络终端
调制
HFC网 络平台 光节 点
电缆调制解调器 射频端接口
下行 = >54 MHz
LAN
分路器
操作支持接 口 系 统
《广电宽带城域网技术》 系列讲座
DOCSIS标准介绍 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柏 年
2004年5月
1
DOCSIS-基本框架
DOCSIS 1.1 增加了 QoS
最早的RF DOCSIS1.0规范
Wide-Area Network CMTS Network Side Interface 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 CMTS
CMTS
S g Ne Mt P / A n T H EC F C /G T P Ll t P / / DI O T M i e n TD C/ PI /P U P
CM
S g Ne Mt P / A n T H EC F C /G T P Ll t P / / DI O T M i e n
TD C/ PI /P U P 8D 0 I 2X . 2 / 8D 0I 2X . 2 / . 2 / rp ar n n 2I s t0 X e i n g D o/ a u tR a t L L C Ta 8D L L C L C Ta rp ar nn s t e Bg L ri in d g L i n k L Bg i n ri ki n d g L i n k Sy e c u r i t Sy e c u r i t 8D 0 I 2X . 3 / L a y e r CA a C b l e M M A C CA a C b l e M Dr oe wm or n s t a De wm n s t a T i rm at n s T i rm at n s Cg oe nn v c Cg e e oe r nn v c e e r CH a Y b l e P CH a Y b l e P 8 0 2 . 3 B a s T 1e 0-
V(t)
Time t
V(f)
Freq f
Ingress Noise- continuous (or lengthy in duration) with a narrow frequency range (up to 100 kHz wide)… ex: 60 Hz power line hum侵入噪声
• 更多的层级业务 • 改进的抗干扰度使用带
宽 • 改进的管理
• 黑客验证
权
DOCSIS 2.0 (0.32-30 Mbps u/s) (30-42 Mbps d/s)
上行强制S-CDMA/ ATDMA • 对称业务 & 上行抗干 扰度 改进的前向纠错 FEC (T=16) 提供 FEC ATDMA 字节的交织 • 更强的上行抗干扰度 17 在CM中24-分支头的预均衡
– – – – (l)一般MAC帧格式。 (2) MAC标头格式。 (3)基于分组的MAC帧。 (4)MAC专用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