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件计算

合集下载

预埋件简易计算

预埋件简易计算

承受弯剪荷载的预埋件计算1、锚筋的总截面面积计算:11122(1.5)j s st s st r K V A f A f a ≤+20110.85js st r K M h A f a ≤ 式中:1K ——抗剪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取1.55;2K ——抗弯强度设计安全系数,取1.50;j V——作用于预埋件的剪切荷载; j M ——作用于预埋件的弯矩,j M F l =;0h ——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层锚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1s A 、2s A ——锚筋截面面积;1st f 、2st f ——分别为锚筋1s A 、2s A 的计算抗拉强度设计值,取215Mpa ;r a ——锚筋层数的影响系数,当等间距配置时,二层取1.0;三层取0.9;四层取0.85.1121.551624.8(1.5215215)0.9j s s K V kN A A =⨯=≤⨯⨯+⨯⨯2112.21.501626.40.850.32150.949342.52j s s K M kN m A A =⨯⨯=⋅≤⨯⨯⨯⨯= 2、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a y t l f d f α=式中:a l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y f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t 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d——钢筋的公称直径;——钢筋的外形系数,光明钢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3.1条规定,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3.3条规定,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9.3.1条规定的受拉锚固长度的0.7倍。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9.7条规定,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锚筋的直径。

1。

幕墙预埋件计算:槽型预埋件计算

幕墙预埋件计算:槽型预埋件计算

第七章幕墙预埋件计算(-)基本数据玻璃及铝板最大分格尺寸bXh = 2. lm×O. 9m预埋件计算高度按H = 100m计地震烈度按8度设计玻璃采用8+9+6钢化中空玻璃,玻璃强度。

=8.4 kN∕cm2(84N∕mm2)铝材采用LD31-RCS 类型,铝材强度fa = 8. 42 kN∕cm2(84. 2N∕mm2)预埋件钢材采用1级钢(或Q235品种),钢材强度f s= 21.5 kN∕cm2 (215N∕mm2)上海地区基本风压3o=0. 55 kN∕m2体型系数禺=L5 (综合北京和上海规范取用)瞬时风压阵风系数β" 2.2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因此处建筑物林立之市区,故地面粗糙度类别属C类),当建筑物高度为100m时,μz=l. 79按照规程,高层建筑基本风压应再乘放大系数l.lo(-)荷载计算(单位荷载)1.风荷载风荷载标准值ωk=1. lβz ∙ μz∙ μs ∙ ω°ωk= 2. 25× 1. 79X 1. 5X 1. 1X0. 55 = 3. 65 kN∕m2风荷载设计值:ω =1. 4×ωk= 5. 11 kN∕m22.自重荷载(1)玻璃自重(按8+6mm厚计重)厚0. 8 + 0. 6 = 1. 4 cm,容重为γg= 25. 6 kN∕m3单位面积自重标准值原二1.4X25.6/100=0. 3584 kN∕m2单位面积自重设计值g产1.2X0. 3584 = 0. 43 kN∕m2(2)横梁自重计算横梁自重按gb= 0. 04 kN/m计横梁自重设计值g2= 1.2X0.04 = 0. 048 kN/m(3)立柱自重计算立柱自重按g,=0. 11 kN/m计立柱自重设计值g3= 1.2X0. 11 = 0. 132 kN/m⑷铝板自重单位面积铝板自重设计值4= 1. 2×0. 1 = 0. 12 kN/m?(三)地震荷载(1)玻璃地震荷载标准值及=3×0. 16×0. 43 = 0. 2064 kN/m2玻璃地震荷载设计值Eι = 1.3E g= 1.3×0. 2064 = 0.27 kN/m2(2)横梁地震荷载标准值及二0.48X0. 04 = 0.0192 kN/m横梁地震荷载设计值E2= 1.3E b= 1.3X0.0192 = 0. 025 kN/m(3)立柱地震荷载标准值氏=0. 48X0. 11 = 0. 0528 kN/m立柱地震荷载设计值E3= 1.3E L= 1.3X0. 0528 = 0. 069 kN/m(4)铝板地震荷载标准值Ea= 0. 48×0. 1 = 0. 048 kN/m2铝板地震荷载设计值E尸1.3E a= 1.3X0. 048 = 0. 0624 kN/m2(四)外挂式玻璃幕墙槽型预埋件计算1•本工程采用定型预埋件,其构造尺寸如附图所示。

预埋件后置埋件计算样板

预埋件后置埋件计算样板

深圳大学城XXXX六、后置埋件计算(1). 荷载计算:P H :作用于预埋件的水平荷载设计值( kN )P V :作用于预埋件的竖直荷载设计值( kN )P x =1.000 kNP y =2.000 kNP z =3.000 kN(2). 预埋件计算:此处预埋件受拉力和剪力M x =0.240 kN.m X方向扭转力矩M :弯矩设计值(N.mm)M y =0.260 kN.m`M z =0.540 kN.mX方向扭矩 产生的剪力V1M Y=M×y1/(∑x i^2+∑y i^2)=0.240×0.150/(6×0.100^2+4×0.150^2)=0.240 kNV1M Z=M×x1/(∑x i^2+∑y i^2)=0.240×0.100/(6×0.100^2+4×0.150^2)=0.160 kNP y =2.240 kNP z =3.160 kNY方向剪力,Z方向剪力的合剪力 =3.873 kN选用 6 个 M12 高强化学锚栓,锚栓边距 80 mm,锚栓间间距 120 mm,在满足锚栓特征边距与特征间距的条件下,锚栓能承受最大剪力为 17.50 kN,承受最大拉力为 21.10 kNM12 锚栓特征边距 110 mm,锚栓间特征间距 220 mm现锚栓强度进行折减后,锚栓能承受最大剪力为 12.73 kN,承受最大拉力为 15.35 kNN1 :平均每个锚栓所受剪力设计值N1 =Pv / 6 = 3.873 / 6 = 0.646 kN < 12.73 kNN2 :平均每个锚栓所受拉力N2 =M/(3d)+Ph/6=0.260/(2×0.300)+0.540/(3×0.200)+1.000/6 = 1.500 kN < 15.35 kN组合情况:[( 0.646/17.5)^2+(1.500/21.10)^2 ]^0.5 = 0.08 < 0.5锚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4 SHENZHEN SANXIN SPECIAL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预埋件工程量计算方案

预埋件工程量计算方案

预埋件工程量计算方案一、概述预埋件是指在混凝土基础、墙体或梁柱中,用来固定其它建筑构件的各种金属件、塑料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构件。

预埋件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和数量的准确计算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预埋件工程量计算方案,对于工程施工是非常必要的。

二、预埋件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性能,预埋件可以分为:预埋螺栓、预埋钢板、预埋嵌筋、预埋拉杆、预埋塑料管、预埋接线盒等。

通常情况下,预埋件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以保证预埋件的安全可靠和合理利用。

三、预埋件工程量计算原则1、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进行计算;2、严格按照预埋件的数量、规格进行计算;3、确定预埋件的种类和用途,进行统一计算和清单编制;4、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5、计算过程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预埋件工程量计算步骤1、梳理设计图纸和施工工艺,确定预埋件的种类和用途;2、了解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包括材质、尺寸等;3、采用计算软件进行预埋件工程量计算;4、编制预埋件工程量清单,包括预埋件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等详细信息;5、进行数量检查和审核,确保预埋件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预埋件工程量计算工具1、计算软件:CAD软件、PKPM软件、AutoCAD等计算软件;2、计算表格:Excel表格、Word文档等;3、计算器:普通计算器、科学计算器等。

六、预埋件工程量计算常用公式1、预埋件体积计算公式预埋件体积 = 预埋件长 × 预埋件宽 × 预埋件高2、预埋件数量计算公式预埋件数量 = (工程量计算总量 / 预埋件体积) × 预留系数3、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预埋件重量 = 预埋件数量 × 预埋件单重4、预埋件成本计算公式预埋件成本 = 预埋件数量 × 预埋件单价七、预埋件工程量计算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预埋件种类,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2、在进行数量计算时,一定要考虑到预埋系数,以防出现预埋件数量不足的情况;3、对于复杂的预埋件计算,需要进行多次验证和核查,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4、在编制清单时,一定要将预埋件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等详细信息列清楚,便于施工人员的使用。

预埋件计算

预埋件计算
15 mm
规范要求(包括计算和构造)
是否满 足
配筋面积As0是否≥max{As1,As2} OK
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是否≥2d和20mm OK
锚板厚度t是否≥0.6d OK
提示 0.6d= 15mm
锚筋间距b、b1是否≥3d和45mm OK
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是否≥3d 和45mm
OK
锚板厚度t是否≥b/8 OK
是否采取防止锚板弯曲变 形的措施
25 mm 4层 4根
120 mm 200 mm
75 mm 150 mm
460 mm 720 mm
≥ 460m Bmin=≥ m700m Hmin= m
16 mm

计算结果
按式(10.9.1-1)计算的As1= 按式(10.9.1-2)计算的As2=
实配As0= 焊缝高度最小值hfmin=
3d= 75mm b/8= 15mm
锚筋间距b及b1是否≤300mm OK
锚筋间距b1是否≥6d和70mm OK
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1是否≥6d和 70mm
OK
b、c是否≥3d和45mm OK
6d= 150mm 3d= 75mm
规范要求(包括计算和构造) 配筋面积As0是否≥max{As1,As2}
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是否≥2d和20mm 锚板厚度t是否≥0.6d
受弯 或受 拉
受剪
计算结果
按式(10.9.1-1)计算的As1= 按式(10.9.1-2)计算的As2=
实配As0= 焊缝高度最小值hfmin=
6445 mm2 7613 mm2 7854 mm2
用户手动输入区域
提示Biblioteka M= V=350 450

预埋件计算计算书完整版

预埋件计算计算书完整版

19.1Mpa ft= 1.71Mpa300Mpa20mm120mm12040mm20mm (宜大于12和15mm)0.605574最后取为0.60557410.85ar=0.9240mmV N M输入V、N、M699660004279.135取最大值4279.13496mm24279.135491.2281mm说明:2. 锚筋应位于构件的外层主筋内侧。

4.当采用手工焊时,焊缝高度不宜小于6 mm和0.5d(HPB235级钢筋)或0.6d(非HPB235)6.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和40mm.9.受拉直锚筋和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当锚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时,预埋件计算(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直锚筋组成)输入混凝土强度fc=输入钢筋屈服强度fy 输入锚筋直径d (宜小于25mm)输入锚筋间距b ( 大于3d和45mm,小于300mm)输入锚筋间距b1( 不应小于6d和70mm,小于300mm )输入锚筋中心至锚板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d和20mm)输入锚板厚度t 计算系数av: 计算系数ab:( 当采取防止锚板弯曲变形的措施时,可取1.0)锚筋层数的影响系数ar:当等间距布置时(两层1三层0.9四层0.85)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层锚筋中心之间的距离z 1。

当有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取大值。

5.锚板厚度大于0.6d.受拉和受弯预埋件的锚板厚度尚宜大于b/8.7.对受拉和受弯预埋件,锚筋的间距b,b1和 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c1,均不应小于3d和8.对受剪预埋件,锚筋的间距b,b1不应大于300 mm,且b1不应小于6d和70 mm;锚筋至构件边缘的距离c1不应小于6d和70mm,b,c不应小于3d和45mm。

2。

当有剪力、法向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时,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取大值。

注:当没有N时,应取1。

的公式进行计算。

抗拉锚固长度la=回目录1.预埋件的受力直锚筋不宜少于4根,不宜多于4层;直径大于8mm,小于25mm.3.锚板宜用Q235钢,与锚筋应采用T形焊。

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公式

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公式

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公式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预制预埋件配重是一种常见的结构设计方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是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正确的配重计算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希望能够为工程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原理。

预制预埋件配重是指在建筑结构中预先设置一些重物或者重型构件,通过它们的重量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配重的重量、数量、位置和布置方式。

合理的配重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风、抗震和抗倾覆能力,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公式。

预制预埋件配重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结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计算:1. 配重的重量计算。

配重的重量计算是预制预埋件配重设计的基础,它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配重重量 = 结构设计荷载×配重比例系数。

其中,结构设计荷载是指建筑结构在设计条件下所受到的最大荷载,配重比例系数是根据具体结构的要求和设计标准来确定的,通常在0.1-0.3之间。

2. 配重的数量计算。

配重的数量计算是根据结构设计荷载和配重的重量来确定的,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配重数量 = 结构设计荷载 / 单个配重的重量。

其中,结构设计荷载和单个配重的重量已经在上一步中确定。

3. 配重的位置和布置计算。

配重的位置和布置计算是为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均衡性,通常需要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重心位置和受力分布等因素,通过结构分析和计算来确定最佳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结论。

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的配重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介绍了预制预埋件配重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希望能够为工程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师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设计标准来进行配重计算,并结合结构分析和计算来确定最佳的配重设计方案。

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

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

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预埋件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先制造的构件或设备配件嵌入到混凝土中,以便与混凝土构成一体化结构的一种建筑构件。

预埋件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量的计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预埋件的分类预埋件按照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钢筋、钢板、钢管、钢梁、钢板、铸铁、铸钢、合金钢、铜等。

按照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棒、管、角钢、梁、板等。

预埋件的种类繁多,因此在计算预埋件重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

二、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预埋件重量的计算公式,一般是根据预埋件的形状、材料、尺寸和数量等因素来确定的。

下面是常用的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

1. 棒材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棒材预埋件的重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πrLρ其中,W表示预埋件的重量,r表示棒材的半径,L表示棒材的长度,ρ表示棒材的密度,π表示圆周率。

2. 管材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管材预埋件的重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πr(L-2t)ρ其中,W表示预埋件的重量,r表示管材的半径,L表示管材的长度,t表示管材的壁厚,ρ表示管材的密度,π表示圆周率。

3. 角钢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角钢预埋件的重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2tLρ其中,W表示预埋件的重量,t表示角钢的厚度,L表示角钢的长度,ρ表示角钢的密度。

4. 板材预埋件重量计算公式板材预埋件的重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twLρ其中,W表示预埋件的重量,t表示板材的厚度,w表示板材的宽度,L表示板材的长度,ρ表示板材的密度。

三、预埋件重量的应用预埋件重量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采购、物流运输、施工预算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进行材料采购时,预埋件重量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确定采购数量和规格。

在物流运输方面,预埋件重量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

在施工预算方面,预埋件重量的计算结果可以用于确定施工成本和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范围
钢梁截面钢梁材质Q345B 钢梁连接用螺栓数
6 个螺栓直径M24螺栓间距80 mm 螺栓孔径25.5 mm 螺栓端距
50 mm 连接板高度500 mm 设计剪力 V=250 KN 设计弯矩 M1=0 KN.m 设计拉力 N=0 KN 附加弯矩 M2=
30 KN.m
计算弯矩 M=
30 KN.m
基材厚度 T=450 mm 基材高度 H=5000 mm 基材宽度 W=5000 mm 基材保护层厚度35 mm
强度等级C50轴心抗压 fc=23.1 N/mm2轴心抗拉 ft= 1.89 N/mm2WWW 锚筋参数
锚筋直径 d=18 mm 锚筋抗拉 fy=300 N/mm2WWW 锚筋种类HPB335锚筋抗压 fy'=300 N/mm2WWW
NO!
锚筋外形系数
0.14抗震等级一级锚固长度 la=
400 mm
抗震锚固长度 laE=
460 mm 322 mm OK!
( 构造要求判断 )
90 mm
锚筋层数 4 层锚筋排数 2 排
锚筋层间距 b1=150 mm OK!( 构造要求判断 )锚筋排间距 b=100 mm OK!( 构造要求判断 )50 mm OK!( 构造要求判断 )2275 mm OK!
( 构造要求判断 )
450 mm
锚板宽度 D=200 mm OK!( 构造要求判断 )锚板高度 h=550 mm OK!( 构造要求判断 )锚板厚度 t=20 mm OK!( 构造要求判断 )
锚板材质
Q235B
0.7000.8780.850
计算锚筋总截面面积As0=1629.7 mm2
锚筋布置总截面面积
As1=
2035.8 mm2
OK!HPB335二级钢筋
锚筋边缘距离
锚板规格4层 * 150mm X 2排 * 100mm
( 锚筋直径*锚筋长度*锚筋末段加焊钢筋长度 )( 锚筋材质 )
构造控制要点( 受剪和( 当锚筋( 当锚筋( 当锚筋OK!
** 该判
综上所述预埋件计算结论如下
( 预埋件受力是否满足要求判断 )
锚筋布置及规格( 锚板尺寸为:厚度*宽度*高度 )( 锚板材质 )
( 锚筋层数*层间距X锚筋排数*排间距 )
Q235B
20mm * 200mm * 550mm
混凝土材料性能
预埋件受剪力、法向拉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
锚筋层数影响系数 ar=
( ** 当基材高度及基材宽度受限时,输入受限值;否则输入默认值 5000mm ** )计算参数取值
锚筋中心距基材边缘距离 c1=锚板规格
锚筋受剪承载力系数 av= 锚板弯曲变形折减系数 ab= 锚筋中心距锚板边缘距离 e=( 锚筋直( 预埋件预埋件计算-01
BH600X270X12X18锚筋长度计算
锚筋末端加焊等截面钢筋长度
采用机械锚固时,锚固长度 LA=钢梁支座荷载
混凝土基材
( 锚筋边缘距离:层边距和排边距 )
50 mm
18mm * 322mm *90mm 锚筋布置
( 受力预
( 受剪预 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层锚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Z=( 锚筋层
( 表示要求输入的项次 )
( 表示表格自动计算值 )
( 表示受限控制输入值 )
( 表示构造及受力控制判断 )
当锚筋直径大于 25mm时,锚固长度应乘以 1.10修正系数 )当锚筋直径不大于 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 )
当锚筋直径大于 20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 )
锚筋层数不宜超过 4层,锚筋数不宜少于 4根 )
锚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且不宜大于 25mm )
预埋件的锚筋应位于构件的外层主筋内侧 )
受剪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15d )
受剪预埋件的直锚筋可采用 2根 )
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 Q235级钢 )
该判断控制为计算及构造的总体判断指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