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四十五)

合集下载

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5题;共19分)1. (10分) (2019八下·双鸭山期末) 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2)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

(《大道之行也》)(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2. (4分)(2016·阳江模拟)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汉字。

①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 xíng jiàn chù________。

②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qiū hè________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③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è jìn zhí shǒu________。

④在róng yīng________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3. (2分)(2016·阳江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珠海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B . 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终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C . “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 . 我们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话剧团都办得绘声绘色,其中合唱队还代表我省中学生到国外演出。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4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4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4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对下面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B.颔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

C.颈联原本用“千帆”和“万木”自比,抒发身世之感,但也包含新陈代谢的哲理。

D.尾联表示自己并不消极气,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北宋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

C.《骆驼祥子》记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能自己养活自己,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让他从一个老实,坚忍,健壮的青年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木兰诗》出自于南北朝时期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它与《孔雀东南飞》并成为“乐府双璧”。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苏轼的《水调歌头》纵览古今变迁,横贯天地流转,是一篇久负盛名的浪漫主义杰作。

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B.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各种特色美食更加丰富多样。

(广东省)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广东省)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

(广东省)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专项复习一、复习提要广东省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1、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2、点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无论是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还是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前提都是“读懂”。

因此,古诗词的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题目,读懂题眼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2、把握关键,了解诗意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体味炼字,理解情意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

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

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熟知意象,丰富联想“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

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积累典故,随诗释义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试卷

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试卷

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5八上·黄冈期末)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蹿上(cuàn)箱箧(jiá)水凼(dàng)尴尬(gà)B . 滞笨(zhì)愧怍(zà)伎俩(jì)匀称(chèng)C . 归咎(jiù)轩榭(xuān)藩篱(fān)艨艟(chōng)D . 狼藉(jì)蹒跚(sān)箬篷(ruò)孕育(yùn)2. (2分) (2016七上·萧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 .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礼物。

C .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 . 直到好大功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

3. (2分)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 ①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诚恳而深切】的热爱。

②在那亘占【远占】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B . ①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肮脏的东西】和耻辱。

②标直【笔直】漂亮的自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C . ①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②(我想起)狐仙姑深夜的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D . ①(我想起)原野上怪诞【鬼怪的诞生]的狂风。

②(它们)在热情的默契【不经言传而心意暗相投合】里它们彼此呼唤着。

4. (2分)(2012·江西)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广东惠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押题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广东惠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押题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广东惠州市九年级中考语文押题卷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押题卷语文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1分)(2)□□□□□□,□□□□□□,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2分)(3)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中“□□□□□,□□□□□”两句,写出了老兵归家却见“鸠占鹊巢”、人去室空的悲凉情景。

(2分)(4)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qiānxǐ()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2)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shíduo()得名噪京师,就落了这名声,就太冤枉人了。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pèiliúlí(),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4)皮肤cángwūnàgòu(),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既然科比因车祸意外离世,他在篮球界的精神就永不磨灭,8和24永远属于他。

B.根据我省突发公共生命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有关要求,所有居民一旦发热,就必须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部门就医,就诊后必须遵从医嘱接受治疗。

C.省教育厅紧急通知各学校,切忌在疫情还没有得到缓解时就擅自开学或开展聚集性活动。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5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5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5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6题;共44分)1. (10分)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万仞________ 荷担________ 箕畚________ ________ 雍南________孀妻________ 始龀________ 穷匮________智叟________ 朔东________2. (2分)对划线的字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有错误的是()A .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每个人都拿出讲义,端端正正摆在面前。

窸窸窣窣————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B . 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

C . 得了吧,老师不让你读,你就说人家不对。

你在妒忌。

妒忌————忌妒。

D . 光那阵势就把人吓傻啦!阵势————军队作战的布置。

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B .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 . 三月份以来,希望中学又一次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 . 通过学习《听潮》一文,使同学们领略了大海的美。

4. (9分) (2020九上·凤翔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①-⑥六题任选三题,⑦⑧⑨三题任选两题)(1) 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3) ________,千里共婵娟。

(4) ________,人迹板桥霜。

(5)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

(6)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

(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

(8)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

(9) _______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 (6分) (2017九上·泰兴月考) 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中提到:大人国跟中国人一样发明了________,在飞岛国有钱人家常常养着一名“________”,在慧骃国里年轻的马都要学习有关节制、________、运动和清洁的功课。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7.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如《三国演义》的“刘玄德三顾茅庐”、《水浒传》中的“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称之为“三复情节”。“三复情节”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有变化、有发展,逐步展现人物形象,凸显主旨。下面名著刻画以下人物形象时没有用到“三复情节”的是(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要求观察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统计图,分析写出两个结果。
图中是两年的综合阅读数据,可分析某一年中某种阅读方式的占比高低,也可分析两年的数据对比情况,得出结论即可。
如:2021年,我国国民各种阅读方式中,数字化阅读占比最高,期刊阅读率最低。2022年与2021年相比,图书和数字阅读率略有提升,报纸和期刊阅读率有所下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他死在第二次》是现代诗人艾青在1939年春末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通过一个农民出身的伤员重返前线第二次中弹牺牲的故事,刻画了一个淳朴、憝厚,勇于为保卫祖国的抗战而牺牲的普通战士的形象。
“太阳”是艾青诗歌常用的意象,它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在诗人眼中,“太阳”是光明前途、必胜信念的象征,它蕴含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结合“无数的人们在街上/使他感到陌生而又亲切啊/太阳强烈地照在街上/从长期的沉睡中惊醒的/生命,在光辉里跃动”写受过伤的士兵走在阳光照耀的街上,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挺进啊,勇敢啊上起刺刀吧,兄弟们把千万颗心紧束在同一的意志里: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呀!”写阳光让他充满了再上战场为人民争取自由和幸福的激情。由此可见,此诗中太阳的意象同样象征着诗人对光明、自由和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素养检测练习卷七年级语文(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1. 默写古诗文。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把岑参的《逢入京使》默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的《晚春》中作者借以表达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夜景、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xiāng qiàn()在门框里。

(2)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

(3)而闻先生大无畏地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zhèn sǒng起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明天德高望重的金教授将莅临我们学校,指导我校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B. 小惠拿自己书法作品向长辈请教:“初学不久,技艺不精,敬请雅正。

”C. 夜幕下的悦龙公园里,人们或踏歌曼舞,或嬉戏高歌,老老少少各得其所,各有所乐。

D. 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他们自己中小学课本,以掩盖其二战罪行。

4.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去掉“通过”或“让”)B. 驾驶员一直长时间疲劳驾驶,最终发生了这次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龙门县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四十五)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8分)
1. (4分) (2018九上·温州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

晨光是一段婉转的序曲,清新chàng________快,总让人心中多出几分期许。

晨光是一首轻盈灵动又含xù________蕴藉的诗,能够拨亮我们心中的迷惘。

即使在暗夜里失望甚至绝望过,只要与晨光亲mì________相拥,就能够感知到人生之美好。

我愿意做一个在晨光里舞蹈的人,把心中的热爱淋漓尽zhì________地表达出来。

2. (11分)名句默写。

①坐潭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③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词语。

①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_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 ④启窗而观________
4. (9分)文学常识填空。

(1)《蒲柳人家》的作者是________,北京人,当代作家。

“蒲柳人家”在作品中代指________,“一丈青”是《水浒传》中________的绰号。

(2)你能说出《水浒传》中下列绰号代表的人物吗?
花和尚________ 黑旋风________ 玉麒麟________
及时雨________ 智多星________ 青面兽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
5. (7分) (2016七下·丹江口期中) 赏析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而脱俗、拘谨而自由、烦闷而无忧的景象。

B . 这首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C . 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

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D . “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

“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6. (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不亦说()乎博学而笃()志
(2)解释下列划线字。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逾矩()曲肱而枕之()逝者如斯夫()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
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文中加线词的意思。

① 亲贤臣,远小人()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2)翻译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_______________(填四个字)的建议。

(4)文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4-2、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7分)
5-1、
5-2、
6-1、6-2、6-3、6-4、7-1、7-2、7-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