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

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战略。

由来

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6σ质量管理方法

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6σ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

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界定: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企业高层领导就是确定企业的策略目标,中层营运目标可能是提高制造部门的生产量,项目层的目标可能是减少次品和提高效率。界定前,需要辨析并绘制出流程。

★测量:以灵活有效的衡量标准测量和权衡现存的系统与数据,了解现有质量水平。

★分析: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质量的少数几个关键因素。

★改进:运用项目管理和其他管理工具,针对关键因素确立最佳改进方案。

★控制:监控新的系统流程,采取措施以维持改进的结果,以期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功效。

6σ管理的特征

作为持续性的质量改进方法,6σ管理具有如下特征:

对顾客需求的高度关注

6σ管理以更为广泛的视角,关注影响顾客满意的所有方面。6σ管理的绩效评估首先就是从顾客开始的,其改进的程度用对顾客满意度和价值的影响来衡量。6σ质量代表了极高的对顾客要求的符合性和极低的缺陷率。它把顾客的期望作为目标,并且不断超越这种期望。企业从3σ开始,然后是4σ、5σ,最终达到6σ。

高度依赖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是实施6σ管理的重要工具,以数字来说明一切,所有的生产表现、执行能力等,都量化为具体的数据,成果一目了然。决策者及经理人可以从各种统计报表中找出问题在哪里,真实掌握产品不合格情况和顾客抱怨情况等,而改善的成果,如成本节约、利润增加等,也都以统计资料与财务数据为依据。

重视改善业务流程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往往侧重结果,通过在生产的终端加强检验以及开展售后服务来确保产品质量。然而,生产过程中已产生的废品对企业来说却已经造成损失,售后维修需要花费企业额外的成本支出。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容许一定比例的废品已司空见惯,人们逐渐丧失了主动改进的意识。

6σ管理将重点放在产生缺陷的根本原因上,认为质量是靠流程的优化,而不是通过严格地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来实现的。企业应该把资源放在认识、改善和控制原因上而不是放在质量检查、售后服务等活动上。质量不是企业内某个部门和某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个部门及每个人的工作,追求完美成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6σ管理有一整套严谨的工具和方法来帮助企业推广实施流程优化工作,识别并排除那些不能给顾客带来价值的成本浪费,消除无附加值活动,缩短生产、经营循环周期。

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

掌握了6σ管理方法,就好像找到了一个重新观察企业的放大镜。人们惊讶地发现,缺陷犹如灰尘,存在于企业的各个角落。这使管理者和员工感到不安。要想变被动为主动,努力为企业做点什么。员工会不断地问自己:现在到达了几个σ?问题出在哪里?能做到什么程度?通过努力提高了吗?这样,企业就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改进的过程中。

倡导无界限合作

勤于学习的企业文化

6σ管理扩展了合作的机会,当人们确实认识到流程改进对于提高产品品质的重要性时,就会意识到在工作流程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相互依赖性,加强部门之间、上下环节之间的合作和配合。由于6σ管理所追求的品质改进是一个永无终止的过程,而这种持续的改进必须以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条件,因此,有助于形成勤于学习的企业氛围。事实上,导入6σ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培训和学习的过程,通过组建推行6σ管理

的骨干队伍,对全员进行分层次的培训,使大家都了解和掌握6σ管理的要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进取。

6σ管理的好处

实施6σ管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企业管理的能力

6σ管理以数据和事实为驱动器。过去,企业对管理的理解和对管理理论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而6σ把这一切都转化为实际有效的行动。6σ管理法成为追求完美无瑕的管理方式的同义语。

正如韦尔奇在通用电气公司2000年年报中所指出的:“6σ管理所创造的高品质,已经奇迹般地降低了通用电气公司在过去复杂管理流程中的浪费,简化了管理流程,降低了材料成本。6σ管理的实施已经成为介绍和承诺高品质创新产品的必要战略和标志之一。”

6σ管理给予了摩托罗拉公司更多的动力去追求当时看上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早期公司的品质目标是每5年改进10倍,实施6σ管理后改为每2年改进10倍,创造了4年改进100倍的奇迹。

对国外成功经验的统计显示:如果企业全力实施6σ革新,每年可提高一个σ水平,直到达到4.7σ,无需大的资本投入。这期间,利润率的提高十分显著。而当达到4.8σ以后,再提高。达到这个水平后需要对过程重新设计,资本投入增加,但此时产品、服务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也相应提高。

节约企业运营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所有的不良品要么被废弃,要么需要重新返工,要么在客户现场需要维修、调换,这些都需要花费企业成本。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一个执行3σ管理标准的公司直接与质量问题有关的成本占其销售收入的10%~15%。从实施6σ管理的1987~1997年的10年间,摩托罗拉公司由于实施6σ管理节省下来的成本累计已达140亿美元。6σ管理的实施,

使霍尼韦尔公司1999年一年就节约成本6亿美元。

增加顾客价值

实施6σ管理可以使企业从了解并满足顾客需求到实现最大利润之间的各个环节实现良性循环:公司首先了解、掌握顾客的需求,然后通过采用6σ管理原则减少随意性和降低差错率,从而提高顾客满意程度。

通用电气的医疗设备部门在导入6σ管理之后创造了一种新的技术,带来了医疗检测技术革命。以往病人需要3分钟做一次全身检查,现在却只需要1分钟了。医院也因此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检查成本。这样,出现了令公司、医院、病人三方面都满意的结果。

改进服务水平

由于6σ管理不但可以用来改善产品品质,而且可以用来改善服务流程,因此,对顾客服务的水平也得以大大提高。

通用电气照明部门的一个6σ管理小组成功地改善了同其最大客户沃尔玛的支付关系,使得票据错误和双方争执减少了98%,既加快了支付速度,又融洽了双方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人们经常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工作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通过实施6σ管理,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做成什么样,应该怎么做,整个企业洋溢着热情和效率。员工十分重视质量以及顾客的要求,并力求做到最好,通过参加培训,掌握标准化、规范化的问题解决方法,工作效率获得明显提高。在强大的管理支持下,员工能够专心致力于工作,减少并消除工作中消防救火式的活动。

六西格玛团队组织架构

成功的6σ管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企业领导者的全力支持。6σ管理的成功在于从上到下坚定不移的贯彻。企业领导者必须深入了解6σ管理对于企业的利益以及实施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使他们对变革充满信

心,并在企业内倡导一种旨在不断改进的变革氛围。

执行负责人

6σ管理的执行负责人由一位副总裁以上的高层领导担任。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的人才能胜任。其具体职责是:为项目设定目标、方向和范围;协调项目所需资源;处理各项目小组之间的重叠和纠纷,加强项目小组之间的沟通等。

绿带

绿带(Green Belt)的工作是兼职的,他们经过培训后,将负责一些难度较小项目小组,或成为其他项目小组的成员。绿带培训一般要结合6σ具体项目进行5天左右的课堂专业学习,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工具、质量控制工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信息数据分析等。一般情况下,由黑带负责确定绿带培训内容,并在培训之中和之后给予协助和监督。

黑带

黑带(Black Belt)来源于军事术语,指那些具有精湛技艺和本领的人。黑带是6σ变革的中坚力量。对黑带的认证通常由外部咨询公司配合公司内部有关部门来完成。黑带由企业内部选拔出来,全职实施6σ管理,在接受培训取得认证之后,被授予黑带称号,担任项目小组负责人,领导项目小组实施流程变革,同时负责培训绿带。黑带的候选人应该具备大学数学和定量分析方面的知识基础,需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必须完成160小时的理论培训,由黑带大师一对一地进行项目训练和指导。经过培训的黑带应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至少掌握一项先进的统计学软件。那些成功实施6σ管理的公司,大约只有1%的员工被培训为黑带。

黑带大师

这是6σ管理专家的最高级别,其一般是统计方面的专家,负责在6σ管理中提供技术指导。他们必须熟悉所有黑带所掌握的知识,深刻理解那些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和数学计算方法,能够确保黑带在实施应用过程中的正确性。统计学方面的培训必须由黑带大师来主持。黑带

大师的人数很少,只有黑带的l/10。

6σ管理的实施程序

辨别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顾客细分日益加剧,产品和服务呈现出多标准化,人们对实际工作流程的了解越来越模糊。获得对现有流程的清晰认识,是实施6σ管理的第一步。

1.辨别核心流程。核心流程是对创造顾客价值最为重要的部门或者作业环节,如吸引顾客、订货管理、装货、顾客服务与支持、开发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开票收款流程等,它们直接关系顾客的满意程度。与此相对应,诸如融资、预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流程属于辅助流程,对核心流程起支持作用,它们与提高顾客满意度是一种间接的关系。不同的企业,核心流程各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有助于确定核心流程:

⑴企业通过哪些主要活动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

⑵怎样确切地对这些流程进行界定或命名?

⑶用来评价这些流程绩效或性能的主要输出结果是什么?

2.界定业务流程的关键输出物和顾客对象。在这一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将太多的项目和工作成果堆到“输出物”栏目下,以免掩盖主要内容,抓不住工作重点。对于关键顾客,并不一定是企业外部顾客,对于某一流程来说,其关键顾客可能是下一个流程,如产品开发流程的关键顾客是生产流程。

3.绘制核心流程图。在辨明核心流程的主要活动的基础上,将核心流程的主要活动绘制成流程图,使整个流程一目了然。

定义顾客需求

1.收集顾客数据,制定顾客反馈战略。缺乏对顾客需求的清晰了解,是无法成功实施6σ管理的。即使是内部的辅助部门,如人力资源部,也必须清楚了解其内部顾客——企业员工的需求状况。建立顾客反馈系统的关键

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 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战略。

由来 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6σ质量管理方法 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6σ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 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6Sigma推进方案

6Sigma推进方案 一、6Sigma推进委员会的宗旨: 通过在PC制造系统和QDI事业部等部门推行6Sigma,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使他们学会熟练运用6Sigma的方法解决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提高产品合格率,从而能够生产出具有世界顶尖级品质的精品给我们的客户,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联想、高科技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 二、6Sigma推进委员会的工作哲学: 针对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委派最优秀的人员,配以最充分的培训、工具和资源,给予最有力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持续的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并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三、推进委员会的架构: 1>推进委员会:刘秀稳(助理总裁,北京厂、惠阳厂总经理) 吕岩(助理总裁,QDI事业部总经理) 牛红(文化培训部总经理) 推进委员会秘书长:焦鸿泰 顾问:吴海全 执行委员: 赵松林、辛毅、彭娟、钟立祥、蒋成红、吴灵慧,、万长青、黄熙华、黄培基、张社勤、李新生、周建伟、汤勤、于丰、曹立刚、毕于清。 2>实施的三个部门: 制造系统:惠阳厂、北京厂(质控、生产、工程、平台职能业务部门) QDI事业部(资材、研发、质控) 公司文化培训部 3>四个实施小组: (1)北京厂6SIGMA实施小组:汤勤、周建伟、于丰、曹立刚、毕于清、王龙桂 (2)惠阳厂6SIGMA实施小组:钟立祥、蒋成红、彭娟、吴灵慧 (3)QDI6SIGMA实施小组:黄培基、黄熙华、吕岩、万长青、张社勤 (4)培训宣传6SIGMA小组:赵松林(电脑部)、王宝海(南方厂)、王世伟(北 京厂)、黄熙华(QDI) 4>相应项目: 惠阳厂6SIGMA实施小组所报项目:1)BTO〈辛毅〉、2)SWAT〈蒋成红〉、3)RMT〈钟立祥〉、4)效率研究〈彭娟〉。QDI6SIGMA实施小组所报项目:1)优化包装材料设计〈张社勤〉、2)QDI 制造部生产效率研究〈黄培基〉、3)缩减研发CAD设计时间〈梁颖〉、4)QDI制造部制程质量控制研究〈李新生〉北京厂6SIGMA实施小组所报项目:1)缩短制造周期(RMT)〈周建伟〉(2)生产直通率研究〈曹立刚〉 5>组织架构图: 6>推进委员会会议纪律: 适用范围;推进委员会会议,各实施小组会议,各项目小组会议(即黑带会议) 会议纪律内容: 1、会议主持应在会前一天发电子邮件通知给相关的与会人员以便与会人员对相关内容作好准备。 2、与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如确实有事无法出席的,要提前半天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或书面的形式通知秘书长或相关的会议主持或黑带。为防止因某人的不能出席而影响到整个事件的进展,缺席人员应在发知会时,指定一代表,并向代表事前交代清楚所要报告的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在会议中应持的立场。 3、与会人员不得无故迟到。迟到则罚站1分钟。 4、与会人员出席会议期间应关掉手机等通信工具。 5、与会人员出席会议期间应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四、6Sigma推进委员会目标: 该目标适用范围:PC制造系统和QDI事业部以及其它兄弟单位 短期目标(2000/12/1―――2001/3/31): 目标一,培训宣传目标

浅析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在中国现代企业的推行

浅析六西格玛管理及其在中国现代企业的推行 六西格玛管理法是当今企业追求卓越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介绍其内涵、由来、特点和意义,对中国现代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概况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并解读影响中国现代企业六西格玛实施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 标签:六西格玛管理中国现代企业推行 1 六西格玛管理法简介 六西格玛管理法即在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的同时降低经营成本和周期的过程革新方法,它是采用以顾客为中心的评测方法。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获得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经营策略。在统计学上是指“标准差”,6o意即为“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率(PPM)少于3.4,合格率则为99.99966%。而通常我们所说的质量统计单位不合格数是以百分比为计数单位,比如1%是一百个产品中有一个不良品。 1987年,摩托罗拉公司为了应付来自于国外的强力竞争。创建了六个西格玛管理体系,并全力推广应用到公司的各个方面。公司从开始实施六西格玛的1987年到1999年,平均每年提高生产率12.3%,由于质量缺陷造成的费用消耗减少84%。制作流程失误降低99.7%,节约制造费用总计超过110亿美元。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于1996年正式全面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从1997年开始,销售业绩和利润每年都以两位数百分比快速增长。 目前所讲的六西格玛管理已从一种基于统计技术的过程和产品质量改进方法,进化为组织追求精细管理的理念。其基本内涵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组织的资源成本,给组织带来诸如顾客满意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缺陷率降低、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投资回报率提高等绩效。 2 西格玛管理的特点 2.1 关注焦点集中在顾客六西格玛项目瞄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顾客满意度。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益。二是降低资源成本。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给一个组织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这也是它受到众多组织青睐的主要原因。 2.2 注重数据和事实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高度重视数据,依据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方法,通过计算百万机会缺陷数,不但可以测量和评价产品质量,还可以把一些难以测量和评价的工作质量和过程质量,变得像产品质量一样可测量和用数据加以评价,从而有助于获得改进机会,达到消除或减少工作差错及产品缺陷的目的。

六西格玛在中国企业的实施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4.0学分!得分:100 学习课程:六西格玛在中国企业的实施—质量与流程能力的双重提升单选题 1. 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解错误的是:回答:正确 1. A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2. B 低成本 3. C 高质量就要求高价格 4. D 产品竞争力强 2. 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解错误的是:回答:正确 1. A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2. B 质量高,但价格低廉 3. C 产品竞争力强 4. D 强调效率和规模 3.对6σ理解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σ值越小则其标示的质量水平也越稳定 2. B 6σ的狭义定义是100万机会中有3.4个缺陷 3. C 关注的是对与流程无关的个别环节进行全面改进 4. D σ是衡量公司竞争力的一个显明的标准 4.如果一家公司可以做到5.5σ,则说明:回答:正确 1. A 10万次只出低于200个错误 2. B 10万次只出低于100个错误 3. C 100万次只出低于200个错误

4. D 100万次只出低于600个错误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回答:正确 1. A 6σ采用DFSS方法来设计和建立新的流程 2. B 6σ采用DMAIC方法对现有流程进行改进 3. C 6σ强调全员参与 4. D 定义、测量、分析、改善和控制是DFSS 应用于新流程的五个步骤 6.对ERP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成功实施ERP的关键在于选择好时机和实施的方法 2. B 实施ERP的第一步是对系统进行选择 3. C 实施ERP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内部对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 4. D ERP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 7.BPR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 A 应用BPR方法时,非常鼓励创造性思维 2. B 实施BPR时,非常重视企业以前的状况 3. C BPR方法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 4. D BPR改进方法适合那些比较年轻的、还没有固定形态的企业 8.对比较年轻的、还没有固定形态的企业进行流程改造,适合采用哪种方法?回答:正确 1. A 6σ 2. B BPR 3. C ERP 4. D ISO9000 9.对在制造部门实施6σ战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六西格玛管理的管理理念是什么.doc

六西格玛管理的管理理念是什么4 六西格玛管理的管理理念是什么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世界众多管理大师的理论以及世界成功企业的最优实践基础上的。在六西格玛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限制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等方法的应用,它们构成了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的基石,构成了六西格玛管理实践的基础,而世界卓越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些管理理念和原则。六西格玛管理的理念是:追求卓越,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科学决策,强调全员参与,始终以客户为导向,通过减少缺陷、缩短运营周期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实现最大收益。 1、六西格玛管理的战略现 六西格玛管理总结了20年来TQM(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吸纳了近10年来在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及企业经营绩效方面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将质量与生产力改进的原则体现在一整套业绩与竞争力提高的管理模式中,并将六西格玛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量化方法,分析和改进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减少缺陷、缩短运营周期、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实现最大收益。 六西格玛管理不仅具有战略的含义,而且能够推动公司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是实施公司战略的有效工具: ①六西格玛管理依靠实际数据、统计计算方法和健全的反馈

机制来辅助决策,所以它能够用一种共同的语言(或一组靠数据来支持的观点)使公司的高层领导团结在一起,能够帮助公司更有效、更成功地制定、整合、规划、实施企业战略和使命; ②六西格玛管理能够增强公司的注意力,提高反应速度和适应力,所以它能帮助组织迅速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状况作出反应,寻求新的经营方向,提高对客户需求的灵敏度,从而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同时增加股东价值; ③六西格玛管理可以加速公司的全球化进程,利于公司的合并与收购,确保电子商务投资及相关战略和基础设施的有效实施; ④六西格玛管理还可以改善营销渠道,增强公司的学习效果,缩短学习周期,并降低商业风险。 2、六西格玛管理的效益观 六西格玛管理正是一种质量管理实践,它注重质量的经济性,当企业投资改进有缺陷的过程时,原先质量低下时的高成本下降了,而上升的顾客满意度又挽回了部分原来失望的顾客。同样,它又会促进顾客对企业产品的购买,从而带来企业年收入的增加。六西格玛管理正是从顾客满意和降低缺陷这两个方面来定义质量的,也是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及降低缺陷和劣质成本的实践来实现六西格玛目标的。六西格玛管理可以实现顾客与企业的双赢以及经营风险的降低,它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并且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像通用电气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1998年年底因此获得的收益是7.5亿美元,1999年是15亿美元左右,分析家认为,到2010年前公

(完整版)零缺陷管理理论基础

知识库(零缺陷) 零缺陷的始源 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零缺陷与MQM、精益生产、ISO 9000之间的关系 不要持双重标准 质量是芭蕾舞,而不是曲棍球 零缺陷的始源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克劳士比,从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传至日本国,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且登上了世界级水平。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的质量运动。 “零缺陷”又称无缺点ZD,零缺陷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零缺陷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符合我们承诺的顾客要求,团队力量、制度约束。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即符合要求,而不是好。 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好、卓越、美丽、独特”等描述都是主观和含糊的。 原则二、质量是怎样产生的? ·预防产生质量

·检验不能产生质量 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坏的从不好的里面挑选出来的,而不是促进改进。 检验告知已发生的事情太迟、缺陷工作产生,会遗漏一些缺陷,不能产生符合项。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以及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的时机。 通过预防产生质量,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的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 原则三、什么是工作标准? ·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差不多就好是说,我们将在某些时候满足要求,或者是每次都符合大部分要求而已。 而零缺陷的工作标准,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和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它是一种认真地符合我们所同意的要求的个人承诺。 如果我们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我们要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而我们的顾客也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了,这还是“零缺陷”工作标准意义。 零缺陷作为一种心态:第一次就事情做对;避免双重标准;“决不允许有错误”;“我们非常重视预防”;我们只有在符合全部要求时才能OK。 原则四、怎样衡量质量?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金钱),而不是指数 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的,而不是用指数。指数是一种把不符合项用相关的坏消息进行软处理的方法。不管怎样,如果我们软化了坏消息,那么管理者将永远不会采取行动。而通过展示不符合项的货币价值,我们就能够增加对问题的认识。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当要求没有符合时产生的额外的费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浪费的代价:浪费时间、心力和物资。这是不必要的代价。 零缺陷与MQM、精益生产、ISO 9000之间的关系

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6个关键因素

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6个关键因素 我们都知道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解决问题和推进企业走向卓越的有效 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实现突破性的改进、降低成本、减少缺陷、提升客户满意度, 以及提高效率效能。但真的要实现这些,有6点是非常关键的。 1. 公司高层的参与 公司的管理层必须有所作为,这不是说高层管理者发发邮件就可以了,而是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担起领导者的责任: 选择项目和团队成员 评审项目关键节点 批准改善方案,提供支持 团队的认可/奖励 2. 选择可关闭的六西格玛项目 在选择一个项目时,一定要确保所选项目的范围是可管理的(简单说就是要能关闭)。如果涉及的项目范围过广,那么项目会占用大量的资源耗费很长的时间,后果是项目难以关闭,团队对项目失去兴趣。而选择合适的可管理的项目则可确保赢得Early Win, 从而保证项目团队的士

气。 3. 项目团队成员的资质 Champion培训:所有负责推进六西格玛项目的管理者都需要经过六西格玛Champion培训,目的是确保他理解六西格玛,能够问正确的问题,识别并选择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提供项目改进所需的技术支持。 4.项目与效益紧密结合 六西格玛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团队可以通过Money(价值)这门共同语言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所以在六西格玛项目中一定要有关于Cost/Value的收益信息,这是老板永远关心的。因此如果我们将六西格玛改善项目与公司的关键业务指标相关联,那么六西格玛就能成为达成公司效益的助推器。 5. 充分授权 在Shop Floor的层级上推进项目,即操作层面的工作更多由Operator承担,不要将黑带/绿带资源一味放在一些琐碎性性工作上(比如数据的采集)。 6. 认可与激励 最后,管理层需要及时(Timely)地认可团队的改善成果并给于激励。不要忘了每一次对胜利的庆祝都是激发团队兴趣&斗志的绝佳机会,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胜利。

中国六西格玛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原创)

中国六西格玛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原创)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六西格玛的认识和实践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从更广、更远的时空来评价。今天企业应用六西格玛所取得的进展只是良好的起步和开端。 2002年9月16日,在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会议期间,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工作委员会(简称六推委)正式对外宣布成立,标志着六西格玛管理在中国推进步人有序轨道。目前大约有1000家左右的企业在使用六西格玛管理,既有大企业、中等规模的企业也有小企业,主要聚集在制造业和工业企业,围绕生产流程在质最、成本、效益等方面实施。其中。有些企业对六西格玛管理的研究比较深入。对它们而言。六西格玛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顶目。而是成为一种习惯。并且上升为一种理念了。而有些企业还停留在生产流程再造、优化层面上,还有的企业处在更初级的试验阶段。整体上看,应用六西格玛的企业数量较少,应用层次参差不齐,可以说,十年时间虽然不短,但六西格玛在中国还是刚刚起步,还需要继续推进。使更多的企业认识、应用、实施六西格玛,促进我国整体应用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一、过去十年仅是良好开端 六西格玛管理最初传入中国。主要通过四个渠道。 1、是国外一些大企业在中国的分支企业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如摩托罗拉、通用电气。 2、是与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国外大企业有合作关系的国内企业、供应商,较早推行了六西格玛管理。 3、是国外一些从事六西格玛管理咨谊服务的咨询机构,为了拓展中国市场,向中国企业介绍六西格玛管理知识。 4、是国内一些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从学术研究角度出发,开展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研究探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对六西格玛的认识和实践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从更广、更远的时空来评价,今天企业应用六西格玛所取得的进展只是良好的起步和开端。相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目前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还只是极少数企业。六西格玛管理工作队伍的数员和素质还远不能满足需要。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需求很大,六西格玛管理工作者的用武之地也很大。要使更广大的企业接受并实施六西格玛。取决于能否继续坚持正确的工作方针和方法。取决千六西格玛工作者队伍能否不断扩大、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能否不断提高。我们要特别重视调查总结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走了弯

国内外知名六西格玛培训公司排行

国内外知名六西格玛培训公司排行 六西格玛培训课程重点面向各企业的中高层技术及管理人员,由具有长期实际运作经验和深厚理论造诣的专家主讲,结合实际案例系统阐述六西格玛管理D-M-A-I-C的模型、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突破策略和文化变革策略。并结合了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实际案例贯穿始终。 重点讲解六西格玛项目各阶段所用工具及MINITAB专用软件的应用。使学员能够利用DMAIC方法论及相关流程分析改善工具改进本职工作流程,并能作为六西格玛项目改进小组的成员参与项目活动,推进项目开展或支持黑带完成改进项目。六西格玛培训公司排行。 六西格玛培训公司排行,在中国如果企业要做六西格玛咨询六西格玛培训,还是找天行健管理咨询(深圳市天行健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这样熟悉中国国情,了解我们中国企业特点,中国企业文化的公司来合作更容易成功。下面看看六西格玛培训公司排行国内外咨询公司有哪些: 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罗兰贝格、科尔尼、波士顿、毕博、埃森哲、锡恩、安达信 国内著名咨询公司:天行健管理咨询、远卓、新华信、汉普、北大纵横 另外还有:叶茂中策划(广告)、麦肯特(营销传播网) 中国优秀的市场调研公司:艾瑞市场咨询iRearch 、中智库玛(中国著名在线市场调研公司) 国外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

DisplaySearch(DisplaySearch是一个由29名成员组成的核心团队,分布于北美和亚洲,提供全套有价值的市场预测,技术评估,调查,研究和分析,并组织有影响力的全球性行业事件。) iSuppli(iSuppli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针对电子制造领域的市场研究公司。) IDC(国际数据公司(IDC)是全球著名的市场咨询和顾问机构。) MCG(MCG是一家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在市场调研领域有众多成功案例。)国外著名的商情数据库有:DIALOG、DATA_STAR、ORBIT、DUN&BRADS系统等。 文章来源:天行健咨询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九章 控制

一、单选题 1.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并督促改进属于( ) A.事前控制B.过程控制C.事后控制D.直接控制 2.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衡量什么B.制定标准C.如何衡量D.A和C 3.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 ) A.选择关键点 B.拟定标准 C.选择控制技术D.建立控制系统 4.下列那项不是控制的基本原则( ) A.目的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 5.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是( ) A.适时、适度控制B.自我控制 C.客观控制D.以上全是 6.雇员标准属于( ) A反馈控制B.预防控制 C.现场控制D.遥控控制 7.衡量业绩最常用的财务标准有( ) A.利润率B.现金比率C.周转率D.以上全是 8.护理成本核算的方法是( ) A.项目法B.床日成本核算 C.相对严重度测算法D.以上全是

9.衡量工作绩效的前提是( ) A.确定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的关键点 C.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D.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 10.护理成本管理不包括( ) A.制定护士工作标准B.开展护理服务成本核算 C.进行护理成本一效益分析D.进行实时动态成本监测与控制11.下列哪一项不是控制的理论基础( ) A.系统论B.信息论 C.人际关系学说D.控制论 12.控制对象包括( ) A.人、财、物、信息B.作业 C.组织的总体绩效D.以上都是 13.制定标准包括( ) A.确定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关键点 C.分解计划目标的过程D.以上都是 14.控制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B.马斯诺C.梅奥D.泰勒 15.对于病房护士长来说,最有效的监督方法是( ) A.直接观察B.听取汇报 C.指派专人监督D.护士相互监督 16.根据控制的性质可以把控制分为( ) A.预防控制、检查控制及矫正控制B.事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六西格玛管理DMAIC定义阶段的任务

六西格玛管理DMAIC定义阶段的任务 我们来看六西格玛过程改善的几个步骤:DMAIC。 D定义(Define)其要点是用数字来直观的表明"缺陷是什么",“在什么时间段内改到什么程度可以接受”。 好的定义:小明在100堂课程中因为顶撞老师被要求“滚出去”50次,其中45次都是因为对老师使用“嘲讽脸”技能。改善目标:让小明被要求“滚出去”的次数下降到每百堂课不超过10次。 粗放的定义:小明在课堂上的脱堂率高达50%。改善目标:将小明的脱堂率降低到10%以下。无用的定义:小明经常被老师要求“滚出去”,老是无法好好上课。目标:改善小明的上课状况。 M测量(Measure)要点是保证全程引用数据的准确性。因为六西格玛作为一个“用数字说话”的工具,如果量都量不准,一切工作都是白费功夫。在具体的实际改善活动中,也发现很多实际过程中的缺陷就是由于“量的不够准”造成的。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做MSA(测量系统分析)。 A分析(Analyze)经过DM阶段找到问题,找准问题之后,通过诸如群策群力、鱼刺图之类的工具寻找可能引起缺陷的原因,然后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去搜集这些原因相关的各种数据(收集数据的方法涉及到测量的也要通过MSA),针对特殊的数据收集需求,可能还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设计(DOE),将收集来的数据通过诸如回归分析之类的数学方法加以甄别,找到真正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 I改进(Improve)其实大部分改进项目进行到这里,已经水落石出柳暗花明了,“哪里不对改哪里”,Analyze(分析)阶段所找到的关键因素就是我们要改进的要点。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难点常见的有改进需求和客观条件或者工艺水平之间矛盾,这些矛盾主要依赖设计、工艺和制造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技巧加以解决,有时候也可以用上TRIZ方法。 C控制(Control)改进之后仅仅只是短期能力达标,表明“有能力”做到“足够好”;但是要将这些改进成果固化下来,就要通过一系列的控制活动,保证长期的生产活动都能达到这一能力指标,做到“能力高”并且“控制好”。也就是持续输出高质量的产品。 一、项目章程 流程焦点和战略规划六西格玛管理项目从一份项目章程开始。这份章程通常包括业务模式、问题或机会描述、目标描述以及项目范围。这份章程还可以确定团队领导者、团队成员、关键利益相关者和里程碑。这些关键要素的尽早确认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这可以使团队澄清他们就项目达成的一致和相互谅解,并使之形式化。如果你的组织大得足以组建团队,那么项目章程就是一个可以增加价值的简便快捷的工具。为了节省花在这项活动上的时间,这份章程可以仅限于目标、范围和业务模式。 二、项目计划

实施六西格玛推进管理创新高峰

实施六西格玛治理推进治理创新 一、六西格玛治理的起源与进展 近几年来,一股六西格玛治理的风暴正席卷全球,六西格玛这种新的治理方法在世界许多顶级组织内开始流行,并使这些组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创建了六西格玛治理的概念和相应的治理体系,并全力应用到公司的各个方面,从开始实施的1986年到1999年,公司平均每年提高生产率12.3%,不良率只有往常的1/20。由于质量缺陷造成的费用消耗减少84%,制作流程失误降低99.7%,因而节约制造费用总计超过110亿美元,公司业务、利润和股票价值的综合收益率平均每年增长17%。六西格玛治理在美国通用(GE)公司更是得到发扬光大,从1996年1月开始实施六西格玛治理,销售业绩利润每年一直都以两位百分比快速增长,例如1999年通用公司利润为107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15%,其中,实施六西格玛而获得的收益达到了30亿美元。同样,六西格玛治理在联信、ABB、东芝、三星等组织中也获得巨大成功,甚至一些服务领域的组织

如花旗银行、迪斯尼、希尔顿酒店等,通过引入六西格玛治理,给顾客和股东带来极大的收益。 1。什么是六西格玛? σ是一个希腊字母,在统计学里用来描述正态数据的离散程度。目前,在质量治理领域,用来表示质量操纵水平,若操纵在3σ水平,表示产品合格率不低于99.73%;若操纵在6σ水平,表示产品不合格率不超过0.002ppm,也确实是每生产100万个产品,不合格品不超过0.002个,考虑1.5倍漂移,不合格率也只有3.4ppm,接近于零缺陷水平。 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从美国引入了质量操纵的思想,先后多次邀请美国闻名质量治理大师戴明、朱兰等去日本传授质量治理思想,同时,日本组织认真学习,开创性的实施,使产品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到了 20 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从美国人手中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在同日本组织的竞争中,先后失去了收音机、电视机、半导体等市场,到了1985 年公司濒临倒闭。面对残酷的竞争和严峻的生存形势,摩托罗拉公司痛定思痛,得出了如此的结论:“摩托罗拉失败的全然缘故是其产品质量比日本组织同类产品的质量差专门多”。公司高级领导层决定向日本组织学习,

六西格玛的概念和作用

六西格玛的概念和作用 1、六西格玛的概念 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管理方法。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业务改进流程,实现缺陷的过程设计(design for six sigma,DFSS),并对现有过程进行过程界定(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简称DMAIC流程,消除过程缺陷或无价值作业,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1)六西格玛的统计含义 σ是一个希腊字母,读作“西格玛”,在数理统计中表示“标准差”,是用来表征任意一组数据或过程输出结果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是一种评估产品和生产过程特性波动大小的参数。 西格玛质量水平则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质量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对过程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西格玛水平越高,过程满足质量要求能力就越强;反之,西格玛水平越低,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就越低。六西格玛质量水平意味着百万出错机会(DPMO)中不超过3.4个缺陷。 如图1-1所示的正态分布中,当上下规格限之差为12σ(±6σ),且过程无漂移,即实际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时,低于下规格限LSL和高于上规格限USL的

面积(概率)均为0.001ppm,总缺陷概率为十亿分之二。图中μ为正态分布的中心值,M为规格中心,σ为标准差。 但实际上,过程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的可能性很小,对于典型的制造过程,由于影响过程输出的基本质量因素(人、机、料、法、环、测)的动态变化,过程输出的均值出现漂移是正常的,如图1-2所示。在计算过称长期运行中出现缺陷的概率时,一般考虑将上述正态分布的中心向左或向右偏移1.5σ,此时一侧的缺陷为3.4ppm,另一侧因数量级极小可忽略不计,总缺陷概率为百万分之3.4,如图1-3所示。 图1-1 过程特性分布图(无漂移) 图1-2 长期过程绩效(短期过程合成图)

精细化管理基础知识

精细化管理之定义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精益求精”是要求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做到尽善尽美;“细化目标”是指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细化考核”是指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2、精细化管理的宗旨 彻底杜绝浪费,永远追求效率。 3、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和灵魂 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追求永无止境。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应遵循的原则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就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 精细化管理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的特点,它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全员性要求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细化、精益求精;全面性涉及到公司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全过程性即精细化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和每一个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要以现有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标准为基础;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要从“细”上着眼,从“精”上下工夫。 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精细化管理有三大原则:1,注重细节;2,立足专业;3,科学量化。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使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位。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招商银行成功推进六西格玛的经验

招商银行成功推进六西格玛的经验2008年,招商银行管理层在国内银行业率先做出重要决定:在招行内部全面推广六西格玛方法,以提升招行的运营效率、流程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扩大招行的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一年时间过去了,招商银行开展的几乎所有六西格玛改善项目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改善绩效得到管理层的高度认同。招行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流程改善部门,以加强流程改善在运营优化过程中的地位,进一步拓展六西格玛在各部门、各地区、各业务领域的影响力。 考虑到招商银行历来是国内银行在IT建设和管理创新方面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笔者仔细分析了招行六西格玛项目成功的各种要素,力图为国内金融领域的成本降低、利润提升提供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有用价值。 六西格玛是一种“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其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统计方法为核心的量化分析和决策手段。六西格玛创始人之一Mikel Harry认为,六西格玛从80年代初诞生到今天,已经经历了3个重要的阶段,分别为缺陷降低、成本优化和价值提升。随着近20多年来六西格玛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六西格玛已经从早先的缺陷降低工具逐渐演变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提供价值提升的管理手段。 银行作为企业和个人服务领域最典型的服务提供方,其运营的各个方面都与业务流程息息相关。银监会几年前就提出“流程银行”概念,要求国内银行业的服务提供要高度流程化、标准化。可以说,流程就是银行的大动脉。一切价值、创新、服务都需要依靠业务流程从银行流向消费者和企业。而业务流程的改善和优化,在国外早已是银行业的关键工作。多年持续改善的结果,将是非常高速的响应、良好的客户满意度、很低的交付和服务成本。以投诉处理为例,我国银监会规定任何在国内开业的银行必须在12个工作日内解决客户投诉所涉及的业务问题。而国外大银行的客户投诉解决时间标准有的已经达到1个工作日之内!

六西格玛在中国企业的实施

《六西格玛在中国企业的实施—质量与流程能力的双重提 升》 第一讲质量的发展 1.引言 2.质量的定义 3.质量发展的历史 4.质量的四个等级 第二讲粗放管理和精细管理 1.引言 2.粗放管理的特征3.精细管理的特征 4. 为什么要向精细管理过渡 第三讲公司流程管理 1.什么是流程 2.公司流程管理3.如何进行流程改进 第1讲质量的发展

【本讲重点】 质量的概念 质量发展的历史 质量的等级 什么是质量 质量的定义 1.在GB6583.1-86中的定义 按照GB6583.1-86中的定义,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产品质量应包括满足对产品功能、寿命、可靠性要求的适用性质量和制造质量。 2.在ISO90002000版中的定义

在ISO90002000版中,质量就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一般以满足要求的程度来衡量质量的好坏,如果满足了要求,质量就被评价为比较好;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称质量比较差。 3.质量的分类 质量可以分成产品、服务、人员和管理等各种质量。其中,产品质量是指满足产品规X要求的程度;服务质量是指满足客户对服务要求的程度;人员质量是指满足公司对人员素质要求的程度。评价质量的优劣,主要是依据符合要求的程度来判断。 6σ战略与质量的关系 6σ的含义详见第4讲的有关论述。 过去对质量的定义强调服从于标准,所以公司都努力使产品符合一定的规格限制。另外,这种对质量的定义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产品或服务只由单个元素组成。即使一个产品或服务只由很少的五个元素组合而成,而且每种元素都服从于标准,但当它们合为一体时却又很难协调工作。 1.6σ战略拓宽了质量的定义 不论对于公司还是用户,质量还包括经济利益和实际效

卓越绩效模式与六西格玛的整合推进

卓越绩效模式与六西格玛的整合推进 1、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整合管理方法 如何使企业原有方法与新引入的管理方法整合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企业应当基于卓越绩效模式这样一个集成化的管理框架,经过系统的诊断后,识别改进和创新的优先次序,有序地推进新的管理方法,优化“木桶”的结构,补上短板、提升长板并改善“木板”间的协调一致、融合互补。在改进方法方面,当代管理界向企业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理论和工具,如QCC、六西格玛、业务流程再造、精益生产等等,过多的方法交叠,会使员工混淆不清、无所适从,资源配置混乱。在整合推进多种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持续改进模式是有效的办法,而各种改进理论为改进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能够使六西格玛、QCC等改进方法更加“活而新”。 2、卓越绩效模式与六西格玛的整合推进 当前,质量管理正向两极方向发展: ①向解决具体而又复杂的“大质量”问题的微观方向延伸,由传统的质量工程科学向更加严密的六西格玛技术发展; ②向构造应对竞争环境、面向未来的“大质量”系统的宏观方向延伸,由基础的ISO9001等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向追求卓越的卓越绩效模式发展。而这两个方向的最新发展,就成了当今质量管理的两个前沿领域,而且它们都不约而同地与组织文化和战略相链接。 从管理框架的角度看,卓越绩效模式兼容了六西格玛管理。以结果为导向的、对过程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之“动力轮”,而六西格玛管理是卓越绩效管理框架中最重要的改进和创新方法之一。为提高效率效果,可将这两个当今最前沿的质量管理方法整合推进,按照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将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评估、激励和DMAIC流程视作一种持续改进方法纳入TQM或卓越绩效手册及程序、指导书文件中,将六西格玛理念、文化等相关内容融入手册的相关章节,并在自我评价程序中融入整合推进的六大步骤。实际上,许多顶级企业在这方面已有成效卓著的实践。 3、整合有效模式 一般来说,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的步骤如下: ①按照ISO900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框架,并根据需要建立ISO14001、GB/T28001等管理体系; ②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可以参照ISO9004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和深化,进而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也可以直接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并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进行管理体系整合:将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等合格评定体系要求融入其中,综合六西格玛、QCC和合理化建议等持续改进和创新方法,建立高度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或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以卓越绩效模式为框架,兼顾各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要素,具体进行整合的内容分布如下:①领导 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和方针;组织文化建设;沟通与激励;风险管理;管理评审;治理结构与审计;法律和其他要求;质量责任;环境安全管理;商业道德;公益支持。 ②战略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

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Zero Defects)管理,由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的美国质量管理学家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于1962年首次提出的。 目录 1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简介 2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原理 2.1 零缺陷管理的质量定理 2.2 克劳斯比质量免费理论 3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核心 4 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4.1 原则一:什么是质量? 4.2 原则二:质量是怎样产生的? 4.3 原则三:什么是工作标准? 4.4 原则四:怎样衡量质量? 5 零缺陷管理与MQM、精益生产方式JIT、ISO9000之间的关系 6 零缺陷管理在中国 7 零缺陷管理案例分析[1] 8 相关条目 9 参考文献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简介 菲利浦·克劳士比在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且达到了世界级水平,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Zero Defects)"又称无缺点ZD,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零缺陷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符合承诺的顾客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克劳士比有一句名言:"质量是免费的"(Quality is free)。之所以不能免费是由于"没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好",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从而形成了"缺陷"。美国许多公司常耗用了相当于营业总额的15%~20%去消除缺陷。因此,在质量管理中既要保证质量又要降低成本,其结合点是要求每一个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Do it right at first time),亦即人们在每一时刻、对每一作业都需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只有这样,那些浪费在补救措施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可以避免,这就是"质量是免费"的含义。 克劳士比还总结出质量管理的四条定理,其中定理一强调"质量是符合标准",定理三指出"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的"。他指明:狭义的产品质量只要"符合标准"即可,并不一定要追求"零故障"、"零波动"、"零缺陷"。事实上这种要求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产品精度要视情而定,否则会产生不经济的生产状态。而过程的工作质量却要求是"零缺陷"的。实际上,"零缺陷"的理念与朱兰的两元定义在质量的构成的认识上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理解"零缺陷"时,必须注意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在概念上的区别:"缺陷"属过程工作质量的范畴;而产品质量不仅是由质量特性体现的、而且也是通过过程工作质量形成的。所以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理论为六西格玛管理指明了"工作方向":六西格玛管理的对象是过程的"工作质量"。因此,对过程要设计、调整、优化,"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使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能不能实现工作中的"零缺陷"目标,不仅是一个理念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态度问题。 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的原理 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管理的原理主要有:零缺陷管理的质量定理、零缺陷管理完整性定理、克劳士比的“开车理论”、克劳士比质量成本曲线、克劳士比质量免费原理、零缺陷管理质量战略图、零缺陷管理的杠杆原理、零缺陷管理的精灵原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