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V2.2

合集下载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信用标准化技术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金诚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利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成洋、尹彦、钱玉民、吴晶妹、林钧跃、丁文兴、谷国良、裴永刚、丁韶年、胡志荣、李党会、付宏伟、叶林。

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提供的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06 信用基本术语3术语GB/T ****-200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信用信息credit information反映或描述信用主体状况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等,主要包括政府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

[GB/T ****-2006,定义4.9]3.2机构 body有特定任务和组成的法定或行政的实体。

注:机构如:机构、权力机构、公司和社团。

[GB/T 20000.1-2002,定义2.4.1]4 基本原则4.1 合法性原则应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途径采集企业信用信息,不应以欺诈、窃取、贿赂、利诱、胁迫、侵入计算机等非法手段获取企业信用信息,并应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4.2一致性原则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应与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完全一致,不应有选择性地进行取舍、分割、随意修改或删除,应保持被采集信息的原始完整性。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标准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标准

1 前言《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接口规》(简称“数据接口规”)规定了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外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时应遵循的有关信息格式和数据管理规定,本文档分为六部分。

前言简介本规各部分的容。

报文规规定了本规中报文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数据处理原则、文件命名原则、报文文件的结构和种类。

数据采集要求规定了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数据的围、频率以及文件传送方式。

公积金信息采集报文和公积金信息删除报文中规定了公积金中心向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采集报文和删除报文的具体数据项以及对数据项的描述和约束。

公积金信息反馈报文规定了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公积金中心反馈容的具体数据项以及对数据项的描述和约束。

附录包含公积金信息采集接口规的代码表、数据校验规则。

本接口规适用于与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报文交换的公积金机构及公积金部门的数据处理。

文档的主要读者有:拟建系统用户、系统设计人员、系统编码人员、项目经理、系统测试人员、项目监理人员。

2 报文规2.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

2.1.1报文由报文头、报文体构成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数据集合体。

2.1.2报文文件包含报文的数据文件。

本规中报文文件与报文是一对一的关系。

2.1.3段一个已标识、命名和结构化的、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复合数据元和/或独立数据元的集合。

段有各自固定的长度。

本规中段为基础段。

2.1.4信息记录数据采集的基本信息单位,包含报送机构一笔业务的有关数据。

本规中的信息记录由基础段组成。

2.1.5报文头每个报文必须包含且只包含一个报文头,报文头表示一次数据采集的开始,该部分给出本次采集数据的信息提要。

2.1.6报文体报文体是数据采集报文的主体容,报文体部分可包含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记录,最后一条信息记录结束即为报文结束。

信息记录之间用一个回车换行符(“﹨r﹨n”或“﹨n”)分隔。

2.1.7信息记录此信息记录由基础段组成。

每个信息记录包含且仅包含一个基础段。

企业征信题库

企业征信题库

企业征信系统题库一、单选题:1.企业征信系统于(B)实现全国联网?A 2004年B 2005年C 2006年D 2007年2.企业征信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模式是(B)A分布式数据库B集中式数据库C 单点式数据库D分布式或集中式数据库3.借款人的贷款性质和风险度发生变化时,金融机构应及时在企业征信系统中对该借款人的( A )作相应调整。

A贷款分类 B贷款业务 C贷款性质 D贷款种类4.贷款卡编码是由( B )位数字组成。

A 15B 16C 17D 185.借款人申领贷款卡后,贷款卡应该由(B )持有。

A贷款金融机构 B借款人 C借款人或贷款金融机构 D人民银行6.贷款卡是借款人凭以向各金融机构申请办理信贷业务的( B )。

A证明材料 B资格证明 C有效证件 D 前提条件7.金融机构在规定需报送的信贷业务发生、变化后,应在( B )前,将其所登录的业务有关要素、数据及时传送到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库。

A第一个工作日B第二个工作日 C第三个工作日 D 当时8.企业征信系统用户“密码修改”在( C )界面进行。

A登录 B机构管理 C用户管理 D 信息查询9.企业征信系统“异地借款人本地业务查询”在( A )界面进行。

A信息查询 B贷款卡查询 C离线服务 D 信用报告10.金融机构的企业征信系统查询权限由(B)进行A征信中心B主管人行机构C上级金融机构D本机构11.安装MBT系统时,首先要安装( A )。

A J2SDKB TOMCATC MYSQLD MBT12.借款人以出租、出借方式非法转让贷款卡的,由人民银行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C)的罚款A 5000元B 3000元C 1000元 D500元13.金融机构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时,必须取得被查询人授权的是(A)A申请贷款业务的借款人B已发生贷款业务的借款人 C已发生贷款业务的担保人D贷款管理14.企业对征信系统的信息存在异议时,申请核实时需提供的证明材料不包括(D)A单位介绍信 B经办人身份证件 C企业信用报告明细 D营业执照复印件15.商业银行的用户管理员可以将本机构的全部或部分权限赋予(B)A查询用户B普通用户C常用户D一般用户16.企业征信系统的金融机构代码为(C)位。

数据集成接口规范

数据集成接口规范

数据集成规范单位:地址:邮编:电话:传真:日期:修订文档历史记录目录第一章前言 (3)1.1 概述 (3)第二章通用的约定 (4)2.1 数据输出的内容 (4)2.1.1 枚举信息 (4)2.1.2 企业信息 (4)2.1.3 业务报表 (5)2.1.4 报表样式 (6)2.1.5 层级信息 (6)2.2 业务子系统称谓与编码的约定 (6)2.3 委处室与业务编码的约定 (7)2.4 数据输出方式的约定 (8)2.4.1 输出类型 (8)2.4.2 输出位置 (9)2.4.3 输出文件的命名 (11)2.4.4 输出数据的时机 (12)2.5 文件格式的约定 (12)2.6 时间格式的约定 (13)2.7 时间类型的约定 (13)第三章数据集成接口格式 (15)3.1 枚举信息的输出格式 (15)3.1.1 枚举信息格式说明 (16)3.1.2 枚举信息的输出例子 (18)3.2 企业基本信息的输出接口 (19)3.2.1 企业基本信息的内容 (19)3.2.2 输出文件格式规范 (20)3.2.3 企业属性的类型 (22)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规范3.2.4 企业信息输出文件示例 (24)3.3 层级信息的输出格式 (26)3.3.1 层级格式的说明 (28)3.4 业务报表的输出接口 (29)3.4.1 输出文件命名规范 (29)3.4.2 数据文件结构与报表分区 (30)3.4.3 数据报表的关联关系 (32)3.4.4 数据文件元素的层次 (34)3.4.5 单元格的数据类型 (35)3.4.6 二进制单元格的处理 (36)3.4.7 枚举型单元格的处理 (36)3.4.8 附报文件的处理 (37)3.4.9 报表数据的输出文件格式 (37)3.4.10 报表数据输出文件示例 (43)3.4.11 独立上报文件的处理 (48)3.5 报表样式的输出格式定义 (48)3.5.1 样式文件的元素结构图 (53)3.5.2 样式文件表达式定义 (53)附录I 企业基本信息统计项列表 (55)附录II 枚举信息的格式定义enum.xsd (56)附录III 企业信息的格式定义orginfo.xsd (59)附录IV 报表数据的格式定义report.xsd (63)附录V 报表样式的格式定义report_style.xsd (72)附录VI 层级信息的格式定义hierarchy.xsd (76)第一章前言1.1 概述地址:山东中路337号邮编:200001 电话:8621-6351 6236 传真:8621-6351 7610第二章通用的约定2.1 数据输出的内容业务子系统分别负责为委的不同处室收集业务数据,然后按照统一约定的格式将数据以XML文件的方式输出,提供给监管系统。

征信人员考试真题二

征信人员考试真题二

征信人员考试真题二1、多选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融信用信(江南博哥)息基础数据库对两类机构的接入是开放的,可采取多种模式接入B.查询上从严管理,两类机构接入后暂不开通直接查询C.根据信用评级和信息安全管理等情况决定两类机构是否开通或保留直接查询权限D.申请接入的两类机构应建立征信业务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答案:A, B, C, D2、多选在企业征信系统中,“票据查询”提供对单张票据明细查询的功能,包括()等票据。

A.信用证B.承兑汇票C.保函D.贸易融资答案:A, B3、多选在机构信用代码管理系统中新增机构信用代码时,应至少填写()中的一项标识信息才能进入数据录入界面。

A.开户许可证核准号B.纳税人识别号C.登记注册号D.组织机构代码答案:C, D4、单选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危害国家秘密,不得侵犯()。

A.商业秘密B.个人隐私C.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答案:C5、单选提供查询服务单位要建立()。

A.征信登记簿B.信息登记簿C.来访登记簿D.查询登记簿答案:D6、多选在银行专业版个人信用报告中,逾期及违约信息概要包括()。

A.呆账信息汇总B.资产处置信息汇总C.保证人代偿信息汇总D.逾期(透支)信息汇总答案:A, B, C, D7、问答题“征信机构是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以债权人的名义开展征信活动。

”请问这一表述对吗?为什么?答案:这一表述是正确的。

征信活动的主体是征信机构,它享有依法采集信用信息的权利,这一权利虽然源于债权人的知情权,但征信机构不是以债权人的名义而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征信活动,依法享有独立于债权人的征信权,同时必须尽合理地确保信息客观性,并应承担不侵害被征信人隐私权的义务。

8、单选商业银行管理员用户、数据上报用户和查询用户工作人员发生变动,商业银行应当在()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和征信服务中心变更备案。

企业征信相关多选题—2014年

企业征信相关多选题—2014年

472、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法人企业持填好的《贷款卡申请表》,可携带下列哪些资料去当地人民银行申办贷款卡?()A、《企业法人营业执照》B、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证明C、组织机构代码证D、注册资本验资报告E、领卡前上年度和申办日上月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答案:ABCDE473、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非法人企业申领贷款卡除需提供法人企业应提供的材料外还需提供:()A、法人授权书B、营业执照C、法人贷款卡D、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意向书E、财务报表答案:AD474、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关于贷款卡的管理机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是湖北省贷款卡的管理机关B、湖北辖内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是当地贷款卡的管理机关C、湖北省银监局是湖北省贷款卡的管理机关D、湖北辖内各金融机构是湖北省贷款卡的办理机构E、湖北省工商局负责湖北省贷款卡的年审工作答案:AB475、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借款人可凭()到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卡密码修改。

A、单位证明B、经办人身份证件C、贷款卡D、营业执照E、财务报表答案:ABC476、根据《湖北省贷款卡管理规定》,下列哪些属于可以申办贷款卡的特殊借款人?()A、符合《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借款人条件的证券公司B、项目工程公司、展览会、博览会、政府批准的临时机构等正在运转的临时性组织C、敬老院等由民政部门批准的经营性社区类组织D、法人企业出具授权书的非法人企业E、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承包户答案:ABCDE477、关于贷款卡迁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跨县区迁移时,由地市人民银行调整借款人的行政区划B、省内跨市迁移时,由省会人民银行调整借款人的行政区划C、跨省迁移时,由征信中心调整借款人的行政区划D、无论何种迁移,均由征信中心调整行政区划E、贷款卡迁移,系统自动调整行政区划答案:ABC478、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借款人性质分为哪几种?()A、法人企业B、非法人企业C、事业单位D、社团组织E、外国企业答案:ABCD479、根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持有贷款卡的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须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企业征信系统基本情况

企业征信系统基本情况

一、背景及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
信息传输和整合。 金融机构和征信中心分担信息规范化任务。 集中数据库,每日更新。
一、背景及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
查询。 “提供企业信贷业务信息客观情况查询” 的理念。 具体实现上,按照各类用户具体需求相应开发,主要有汇总 和明细两种手段。
二、基本架构
贷款卡管理分系 数据采集分系统 信息服务分系统
分三大类,共有1177个数据项:
一是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概况信息、财务报表信息、关注信息等,此 类信息共包括295个数据项;
二是借款人的信贷类信息。包括贷款、保理、票据贴现、承兑汇票、贸易 融资、信用证、保函、垫款、担保、欠息、资产保全剥离等信息,此类信息共 包括241个数据项;
三是借款人的公共信息。包括行政公开的公共信息和公共缴费等社会信用 信息,此类信息共包括641个数据项。
三、采集数据范围和内容
公共信息包括13类信息,共686个数据项.
公共信息
社会保险参 保缴费信息
上市公司监 管信息 住房公积金 缴费信息 电信缴费信 息 公用事业缴 费信息
数据项
信息
社会保险参保缴费数据来源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保险类别包括 14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类。现阶段
只收录了部分地区的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数据。
343 信息来源于证监会,包括企业概况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
30 信息来源于企业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1
电信缴费情况主要是企业享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 运营商提供的“先消费后付费”业务而发生的缴费信息。
21
公用事业缴费情况主要是企业享受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煤气公司 等提供的“先消费后付费”业务而发生的缴费信息。

2013年浙江省征信从业人员考试模拟题(1)

2013年浙江省征信从业人员考试模拟题(1)

D单选题
如果某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为AAA级,则表示( )。

注:下发的模拟题是从题库抽取的,约占除《条例》以外的题库题量的60%,模
2013年浙江省征信从业人员考试模拟题
保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数量类
企业征信系统
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
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保护
全国集中统一建库
危害投资人、评级对象发行人利益,严重损害信贷市
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声誉的
社会征信机构
在贷款五级分类项下,贷款由正常类(正常或关注)
%,模拟题包含企业系统(模块A)、个人系统(模块B)、动产融资登记系统(模块D)、征信理论与实务(模块D)
基础标准
农村合作银行
2006年
标准阶段
金额、利率、比率类单独建立数据库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是全面、客观地记录中小企业基本信息和经营、信用活动,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的书面文
债务人任一笔信用证、票据、保函等表
块D),不含《条例》(模块C)部分的题目,《条例》的复习以培训手册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采集内容
具体采集内容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和家族成员信息。其中,机构基本信息包括 机构主要标识信息、基本属性信息、机构状态信息、联络信息、高管及主要关系 人信息、重要股东信息、主要关联企业信息、上级机构/主管单位信息。家族成 员信息主要是指与该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实际 控制人有三代血亲和两代姻亲关系的人员信息。 主要标识信息包括机构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登记注册号类型、登记注 册号码、纳税人识别号(国税)、纳税人识别号(地税)、开户许可证核准号、 中征码、客户号、管理行代码、客户类型。 基本属性信息包括机构中文名称、 机构英文名称、 注册 (登记) 地址、 国别、 注册(登记)地行政区划、成立日期、证书到期日、经营(业务)范围、注册资 本币种、注册资本、组织机构类别、组织机构类别细分、经济行业分类、经济类 型。 机构状态信息包括机构状态、基本户状态、企业规模。 联络信息包括办公(生产、经营)地址、联系电话、财务部联系电话。 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包括法定代表人、 高管人员及主要关系人的身份标识。 重要股东信息包括持股 5%以上及银行认为重要的股东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持 股比例等。 主要关联企业信息包括除本企业的股东外、 与本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 系的关联企业的标识信息及持股比例等。 上级机构/主管单位信息包括上级机构或主管单位的标识信息。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企业征信系统和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所采集机构基本信息的范 围、信息类型、具体数据项、数据报送文件的组织格式,以及未正确入库数据的 反馈格式等。 本规范可以作为报送机构进行接口程序和相关系统开发及进行数据报送的 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制定主要引用了以下标准或文件: GB/T1988-1998 西文信息交换 GB 2312-1980 和 GB18030-2000 汉字信息交换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 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定期更新)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4754-20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11643-1999 个人身份证号码 GB/T 12406-1996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GB/T12402―200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数据元
亦称数据项,一个已标识、命名和属性化的数据单元。 本规范中数据元有 N 型(数字)、AN 型(包含 0-9 的数字和不包括汉字 在内的其他字符)和 ANC 型(包含汉字在内的所有字符)三种数据类型。 本规范中数据元有必选型 M、有条件选择型 C 和可选型 O 三种填报状态。 段 一个已标识、命名和结构化的、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复合数据元和/或独立 数据元的集合。段有各自固定的长度。 本规范中段分为基础段和业务段。 基础段是用来标识信息记录的一种特殊的段,其中包含信息记录的一些重要 的通用信息,在一条信息记录中,必须有一个基础段统领一个或多个业务段。 业务段是由业务数据项组成的信息集合体。 段标 段标是标明每个段开始的标志,段标命名规则: “A”、 “B”、 “C”、„。 同一信息记录中段的出现顺序以段标升序排列为准, 同一段出现多次时排列不分 先后。 信息记录 数据采集的基本信息单位, 包含报送机构一笔客户资料的有关数据,由一个 基础段或者一个基础段加上若干个业务段组成。 信息记录之间用一个回车换行符(“\r\n”或“\n”)分隔。 信息记录的内容中不允许存在回车换行符(“\r\n”或“\n”)。 报文 由报文头和报文体构成的, 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数据集合体。一个报文 包含依次排列的报文头、报文体、报文尾各一个。报文头与报文体之间、报文体 与报文尾之间各用一个回车换行符(“﹨r﹨n”或“﹨n”)分隔。 报文头 报文头表示一次数据采集或数据发送的开始,给出该报文的信息提要。 报文体 报文体是数据采集报文的主体内容, 报文体部分可包含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 的信息记录,最后一条信息记录结束即为报文结束。
4.6 数据更正
如果报送机构需要更正数据,则删除已上报的数据,再重新报送正确数据。 报送机构可以根据已上报数据的报文生成日期, 删除某条信息记录或者某条 信息记录的某段信息。 1、如果是主要标识信息的数据项错误,则需要先删除整笔信息记录,再重 新报送正确记录; 2、基本属性信息、联络信息、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重要股东信息、主 要关联企业信息、上级机构/主管单位信息中的数据项错误,需要删除对应信息 段,再重新报送正确数据。 3、 家族成员信息报送错误, 需要删除对应信息记录, 再重新报送正确数据。
4.7 其他约定
4.5.1 数据类型填报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对使用的数据类型定义如表1。 表1
标识符 N AN 数据类型 数字0-9,ASCII码范围:0X30——0X39 包含0-9的数字和不包括汉字在内的其他半角字符, 具体ASCII码范围:0X20——0X7E ANC 包含汉字在内的所有字符 编码范围如下: 双字节1区 A1A1-A9FE 双字节5区 A840-A9A0 双字节2区 B0A1-F7FE 双字节3区 8140-A0FE 双字节4区 AA40-FEA0 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 汉字 汉字 汉字
4.3 采集时点和频率
报送机构按天进行数据报送,当天发生的客户信息变更,最晚上报时间为下 一个工作日结束,即 T+1 结束前上报,其中 T 代表报送机构客户信息发生变化 的工作日。特别指出,对于一口接入的机构要求能够实现 T+1 的连续上报。 对于主要标识信息,每次报送均为必填。
对于基本属性、机构状态信息、联络信息,首次报送为必填,以后其组成数 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当某个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报送包含相应数据项的段,段 中其他未发生变化的数据项可以空格填充。 对于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首次报送为必填,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 时才报。 当某一高管或主要关系人发生变化后,只需重新报送该高管或主要关系 人信息。 对于重要股东信息及主要关联企业信息,首次报送为必填,以后其组成数据 项发生变化时才报。当某个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要全量报送整个段信息。即当 一个股东发生变化时, 需要重新报送所有股东信息。当一个关联企业信息发生变 动时,需要重新报送所有主要关联企业信息。 对于上级机构信息,当存在该类信息或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 金融机构系统中确实没有某段信息而无法报送的,应报备说明。 家族成员信息,当存在该类信息或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
4.4 数据组织方式
数据采集主要通过报文方式进行, 报送机构将需要上报的客户数据按照规范 要求所需采集的内容,即数据项,组织成信息记录。 同一客户同一天的数据, 组成一条机构基本信息记录和若干条家族成员信息 记录报送。 一条完整的机构基本信息记录, 可以分为: 基础段、 属性段、 状态段、 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段、重要股东、主要关联企业信息段、上级机构信息段。 一条家族成员信息记录只有基础段组成。 信息记录构成报文,报文组成一个报文文件,将报文文件报送至征信系统。 一个采集报文文件包含一个机构基本信息采集报文和一个家族成员信息采 集报文。每个报文的报文体可以为空,但是须有报文头和报文尾。 相对应,一个删除报文文件包含一个机构基本信息删除报文和一个家族成员 信息删除报文。每个报文的报文体可以为空,但是须有报文头和报文尾。
内部资料 妥善保管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 (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版本号:2.2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015 年 10 月
前言
根据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整合企业征信系统和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信息 更新机制的通知》(银办发【2012】201 号)的要求,征信中心对企业征信系统 借款人基本信息的采集内容和机制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 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版本号 2.2)》,以适用各行报送机构信用代码 信息增量数据的需要。 本规范将替代《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信贷业务部分)(版本号 2.1)》中“借款人基本信息文件的借款人概况信息报文和借款人资本构成信息 报文” 部分的报送组织方式 (借款人财务报表信息报文和借款人关注信息报文的 报送组织方式不变)。 此次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调整了借款人基本信息的采集范围, 各行应同时向企业征信系统报送对公信贷客户和在本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非 信贷客户的基本信息; 二是调整了信息采集指标,各行应按照本接口规范的要求 生成机构基本信息报文文件并上传至企业征信系统。 与《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信贷业务部分)(版本号 2.1)》相 比,具体调整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5 个方面: 1.增加了“家族成员信息采集报文体”,取代“法人代表家族企业成员情况 段”,详见 6.3。 2.增加了“关联企业信息段”,详见 6.2。 3.增加了实际控制人信息(“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段”及“主要关联企业 信息段”),详见 6.2。 4.“借款人概况信息段”调整为“基本属性信息段”和“机构状态信息段”, 并调整了具体数据项,详见 6.2。 5.删除了“股票信息段”、“对外投资情况段”和“集团公司信息段”。 本规范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和制定。
报文尾 报文尾表示一次数据采集或数据发送的结束,同时给出该报文的汇总信息。 报文文件 包含报文的数据文件。 机构 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多种类型的组 织及个体工商户,统称为“机构”。 报送机构 向企业征信系统和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报送数据的各类型金融机构。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原则和约定
4.1 4.2 4.3 4.4 4.5 4.6 4.7 采集范围 采集内容 采集时点和
5.1 5.2 命名规则 报文结构
6..... 机构信息采集报文和删除报文
4.5 采集过程
采集过程主要如下: (1)报送机构根据系统要求提取需要报送企业征信系统的客户基本信息数 据组织成报文文件,并通过适当方式报送至征信中心; (2)征信中心对报送机构报送的报文文件进行处理,根据处理情况分别对 上报提出后续处理要求(主要指是否存在错误需要重报),将处理要求以反馈报 文形式反馈回数据报送机构; 若报文中某条信息记录出现错误,则其他信息记录 入库,发生错误的信息记录会生成反馈报文。 (3)报送机构根据征信中心反馈回的处理要求,对错误的数据进行纠正后 重新组织报文文件,并报送至征信中心; (4)征信中心对报送机构重新报送的数据再次进行处理,如果正确则该部 分数据报送完成,如果还存在错误则继续执行步骤(2)~(4)直至报送数据全 部正确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