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实验习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 实验专题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课时声、光、热实验专题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装臵,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
他们将发声的闹铃臵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臵于O 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臵,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为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
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臵还能研究的问题时(写出一条即可)。
(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2、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介质v/(m〃s-1)介质v/(m〃s-1)水(5℃)1450 冰3230水(15℃)1470 软橡胶(常温)40 至 50水(20℃)1480 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 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3)真空中声速是。
3、如题图2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图1(l )下面步骤a 中横线处的内容是 。
实验步骤a 、b 、c 、d 的合理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字母)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 。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臵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臵A 1'.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臵,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臵A 2、A 2';A 3、A 3'(图乙所示)。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小孔成像实验1.学习了光学知识以后,爱动脑筋的锐锐和辰辰同学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在两个空罐的底部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住罐口,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像的形状与无关;(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像的形状与有关;(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4)晴天在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
2.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明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探究小孔成像,他用一次性杯子和半透明薄膜做了一个“针孔照相机”,他在一次性杯子的底部用针戳了一个小孔,在杯口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
(如图甲所示)(1)小明在明亮的实验室用这个“针孔照相机”来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如图乙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2)图中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3)实验中蜡烛燃烧变短,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填“上”或“下”)方向移动;小明改进方法后用“针孔照相机”再观察蜡烛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并发现增大孔到蜡烛的距离,可观察到半透明薄膜上蜡烛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在另一个一次性杯子底部挖了一个小三角形的小孔,继续在同位置观察同一个蜡烛,发现在半透明薄膜上的像的形状(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5)小明和小华在硬纸板上挖孔来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图1的装置,小华设计了图2的装置,(其中乙均为不透明卡纸),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实验探究专项练习题【复习目标】1、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各要素。
2、能够熟练掌握课本设计的各个探究实验。
3、能够对提出的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知识储备】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实验探究过程可只包含一个或多个要素。
【典型例题】一、对提出问题能力考查基本要求:●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例题:某生在河边玩耍,看见两女士在散步,一位穿高跟鞋,另一位穿平跟鞋,尽管看起来她们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河边湿地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差异,高跟鞋后跟的印痕窄而深,平跟鞋的宽而浅。
请同学们经思考后提出一个相关问题?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解题方法:二、对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考查基本要求:●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例题.用手将一块木板慢慢压向水中,当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时,你的手感受到向上的力越大。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提出一个假设或猜想。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跟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练习: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干的快这一事实,情根据以上事实提出你的猜想猜想:液体温度高、表面积大、表面空气流速大,液体蒸发的快。
三、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考查基本要求:●能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会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能选择正确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所需要的器材。
●能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例题:设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方案时,通过推理得出电磁铁的线圈匝数越多、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将越强的假设之后,你认为在实验中你需要解决那些的问题?如何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三个:怎样测量磁性强弱,怎样改变和测量电流,怎样改变线圈匝数。
(1)怎样测量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学生A:看它能吸起多少根大头针或小铁钉。
初三物理试题第十章第3节比热容实验探究练习题机及答案

玻璃片 水 玻璃片沙子 第十章第3节:比热容(探究实验)1.(13扬州)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______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______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
2.(12大连)1.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 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 中,用 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3.(12南充)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 始温度为_____℃;(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_______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4.(12河北)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2)水和煤油比较,吸热能力强。
(3)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c水=4.2×103J/(kg·℃),c煤油=2.1×103J/(kg·℃)]5.(12十堰)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
为保证让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都相同;实验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
初中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练习题含答案.docx

初中九年级物理比热容练习题含答案学校:班级:姓名:考号:1.下列情况中,物质的特性-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水温从80。
上升到90。
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C.砖块被压成了粉末D.冰雪融化2,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入大烧杯中(水浴法加热),隔着石棉网对大试管加热.已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则在4个坐标图中能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线是()3.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要向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是因为水()A.密度大B.比热容大C.温度高D.热膨胀大4.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冷却C. 冬天,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D. 在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5,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 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6, 如图所示,是将冷水与热水相混合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在热传递过程中 忽略热量的损失)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热水的质量与吸放热之比分别是()7.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B.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C. 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 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 8,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 探究电流热效应时用煤油代替水B. 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 冬天的暖气没备用热水供暖D. 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9. 将两只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金属工件4和金属工件B,先后分别放到同一桶冷水中冷2:1 D.2:l 、1:1A.l:2、1:1却,热平衡后再取出,两次冷却中水温升高的温度相同,若不计热损失,则工件4和B 的比热容大小关系为()A.工件A大B.工件B大C. 一样大D.不能确定10,如图,在比较酒精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图甲装置对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进行加热,得到图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
(1)正确连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读出小灯泡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适当向______(填“左”或“右”)滑动;(2)图丙是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原因是______。
(4)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ΔR1,相应的小灯泡的阻值变化ΔR2,则ΔR1______ΔR2(填“>”、“=”或“<”);(5)实验结束后,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定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已知电源电压为9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
请帮助他完成以下实验步骤:①开关S、S1闭合,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②______,开关S、S2闭合,S1断开,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左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7V;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__W。
2.小亮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请回答问题:(1)画出对应的电路图______;(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到______端(选填“A”或“B”),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3)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8A,这种情况下灯丝的电阻是______Ω;(4)在第(3)题的基础上,若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
(选填“A”或“B”)。
3.按要求完成填空。
(1)甲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_____;(2)乙图中,快速下乐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用_____的方法改变空气的内能;(3)如图丙是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在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应_____(选填“串”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中考物理《电与磁——实验探究》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电与磁——实验探究》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实验探究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电流表的指针如图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此时通电螺线管的下端是(选填“N”或“S”)极。
(2)下列操作不能改变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是(选填字母)。
A.抽去铁芯B.电源两极对调C.减少线圈的匝数2.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的实验中:(1)开关闭合后,小磁针的指向如图所示,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相似;图中螺线管的端是N极,电源的端是正极。
(2)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小磁针的指向改变了,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方向有关。
(3)为了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3.“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如图。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使导体AB在蹄形磁体中上下竖直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使导体AB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
(3)分析可得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导体AB在磁场中做运动。
(4)实验中能转化为了电能。
(5)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
实验步骤如下: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有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磁铁被烧红时,发现铁钉纷纷落下。
(1)小宇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
(2)根据这一结论,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报警器,工作原理为: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减弱直至消失,无法(填“排斥”或“吸引”)弹簧开关,弹簧恢复原状,电路接通,电铃报警。
(3)为了设定具体的报警温度,他进一步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报警器,当达到报警温度时,电磁铁(选填“有”或“无”)磁性,工作电路接通,电铃响。
九年级物理《电流的测量》习题含答案

外三个是用电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a、b、c是用电器,d是电流表
B.a、b、d是用电器,c是电流表
C.a、c、d是用电器,b是电流表
D.b、c、d是用电器,a是电流表
一.[五分]在电路中,电表是电流表,如果发生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在 AB间可能连接了[ A ]
A.导线 B.电铃 C.电灯 D.电池
过电流表的量程;[四]任何情况下都__不__能__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三.要准确在电流表上读数 [一]要明确电流表的______;[二]要确定电 量程
流表的__分__度__值___.
知识点一 电流的强弱 一.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电流用A表示 B.mA和μA都是电流的单位,其中mA比A单位大,μA比A单位小 C.电流的强弱用电流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为A D.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电流表来测量,毫安表不能用来测量电流 二.手电筒中电流约为二00mA=0._二____A=二_×__一__0_五_μA;雷电电流可达 二×一0五A=二__×__一__0_八____mA=_二__×__一__0_一_一____μA. 三.手电筒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约二00___m__A_,家用电冰箱工作时, 通过压缩机的电流约为一______A.
[一]甲同学的问题 __电__流__表__正__负__接__线__柱__接__反__了_; [二]乙同学的问题 __电__流__表__选__择__的__量__程__太__大____; [三]丙同学的问题 __电__流__表__选__择__的__量__程__太__小____.
六.[五分]在图中虚线框内填上电源或电流表,使两开关闭合后,两灯 都能发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比较______(填烧杯号)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析比较1、2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3)分析比较3、4两烧杯的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综合(1)、(2)、(3)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结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有关系.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1)你猜想________是主要原因(填“a“或“b”);(2)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某小组同学进行降落伞比赛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后的分析与论证。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表格.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如图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A. B.造纸厂生产的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是它的横截面.从它的标签上知道,纸的厚度为d.但是,要想知道纸的总长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纸很薄且卷绕的很紧,所以无法数出卷绕的层数;又因为纸筒上卷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方案,估测卷纸筒上所卷绕的纸的总长度L(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您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量,最后写出计算纸的长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根据下图完成以下题目:(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则测量值为________cm,(2)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小明同时用两把尺测量一个小物件的长度,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读数,A尺的读数为______,B尺的读数为______.比较结果,可以判断用______尺测量更精确.(1)测量物体长度有4点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 cm,“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
1.①③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热量越多;物质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解析】试题(1)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和③两次实验可以说明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2)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和‚两次实验可以说明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热量多;(3)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③和…两次实验可以说明在质量和物质种类相同时,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4)由以上分析可知,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
2. a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是压缩空气做功;如果是摩擦生热则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解析】试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克服摩擦做功、压缩空气做功,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二是热传递.本题要根据热的部位确定改变内能的方法.答:(1)猜想:a是主要原因;(2)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气筒的筒壁各部分温度接近.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将热传给筒壁,使气筒下部筒壁温度较高.3.【解析】解答:(1)由表格中数据知,比较1 . 2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降落伞的面积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2)比较2. 3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质量有关, 降落伞质量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短.(3)比较2. 4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形状无关.比较4.5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绳长无关.(4)比较5. 6两组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释放高度有关, 降落伞释放高度越大,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长. (5)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里说的变量就是那些影响问题的因素。
4.【解析】解答: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端与10.00cm对齐,右端与15.0cm对齐,估读为15.00cm,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15.00cm−10.00cm=5.00cm;线圈一共n=32圈,铁丝的直径为d==0.15625cm.0.16cm故答案为:5.(1)1.54 (2)B【解析】解答: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4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d=2.54cm−1.00cm=1.54cm;(2)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D2−D1);故选B6.器材:白纸条、大头针、刻度尺、圆柱体;步骤:(1)将白纸条紧紧包住圆柱体一周多,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2)将白纸条展开,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L1;(3)在圆柱体的不同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记下测量结果为L2,L3;(4)求出平均值就是圆柱体的周长,L=(L1+L2+L3)/3。
【解析】圆柱体的周长是无法直接测量的,我们可以使用白纸条绕圆柱体一周,并用大头针在重叠处扎一个小孔,测出相邻两小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体的周长,这种测量长度的方法叫以曲代直法.为了减小误差还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解答:所需器材:白纸条、大头针、刻度尺、圆柱体;步骤:(1)将白纸条紧紧包住圆柱体一周多,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2)将白纸条展开,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L1;(3)在圆柱体的不同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记下测量结果为L2,L3;(4)求出平均值就是圆柱体的周长,L=(L1+L2+L3)∕3.7.见解析【解析】(πR2−πr2)⋅c∴纸卷总长度L=8.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330s+7.5s=337.5s.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物体A的长度为_____cm.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1)根据图甲将电路图的实物对应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
(2)连接完后,小明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_____。
(选填“A或B”)A.方便改变电阻,操作简便;B.保护电路。
在实验过程中,他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3)小明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成反比,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
(4)小明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
你认为小明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
(5)正确操作实验后,小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分析下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
在验证电流产生磁场的实验中,小东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他把小磁针(图中没有画出)放在直导线AB的正下方,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经检查,各元件完好,电路连接无故障.(1)请你猜想小磁针指向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2)写出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________.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_______)下面是一个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完成以下要求:(1)请你用笔画线把图中的器材正确地连接成实验电路.(2)做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电压表的指数如图所示,请把读数记在下表中.(3)处理表中所记录的各次实验数据,得出待测电阻R的阻值.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
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燃料加热前的水温/℃燃料燃尽后水温/℃煤油25 44菜籽油25 34(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的相同的量有:_____、_____。
(2)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
(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
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偏大/偏小)。
有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加热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通过比较燃料_____(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的大小。
燃料燃烧,_____转化为内能,用比热容_____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实验中液体没有沸腾)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的实验装置,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水的_____、_____相同。
题型:实验题三个探究小组的同学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来验证“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2)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根据电流表A1指针偏转角度较A2小,如图乙所示,他们判断“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不等”.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3)第二小组的同学闭合电路后发现:灯L2的亮度比灯L1的亮度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灯L2中的电流较大,所以L2更亮B.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先通过灯L2,所以L2更亮C. 两灯中的电流相等,亮度不同是由于两灯规格不同所致(4)第三小组同学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对此现象,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④灯L2也工作,但L2的电压比L1的电压小.以上猜想可能的有________(选填序号).1.0.1cm 或 1mm 0.1cm 或 1mm2.50cm (或2.49cm—2.51cm)2.50cm (或2.49cm—2.51cm)【解析】由图示可知,刻度尺上0-1cm之间分成1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mm,也就是说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左边是与0刻线对齐的,右侧所在的刻线为2.5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2.50cm-0cm=2.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