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鲜半径的中小超市农产品联合采购论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的建议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与超市对接的建议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提高产品新鲜度、降低零售价格、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又有利于实现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食品消费的安全性。
我市农超对接工作中,生产基地初具规模、流通环节逐步完善、产销信息不断畅通,但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推进。
一、制约我市农超对接的主要问题(一)产品入市成本过高一是超市收费名目多、数量大,如进场费、条码费、店铺装修费、店庆费等,平均占销售额的5~10%,造成许多农产品进超市有销量但仅有微利甚至亏本。
如余姚一家榨菜合作社进华润万家超市的各种费用(不包括进场费、条码费)竟然超过了销售额的30%,另有一家茶叶合作社的销售款还不够支付超市的费用。
二是超市收货慢、退货不及时。
大型超市对农产品采购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程序,收货入库有时要1天多时间,最长的达3天半;退货不及时,有的还实行无理由退货,如有的肉制品退货过程长达半年,回到供应商手里已经变质腐烂。
三是账款结算周期长,一般需1~2个月,有的甚至要半年,变相占用了供应商资金。
四是调价难。
如对供应商提出的调价要求,三江超市要等其它超市调好才能调,整个过程长达3个月,供应商不得不亏本销售。
过高的收费,将许多小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专业户拒之门外。
(二)产品质、量难符要求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普遍不高。
一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没有严格统一的生产标准,农产品安全质量难以达到超市要求。
如本地产的蔬菜在品质、品相上参差不齐,不符合超市的采购标准。
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规模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持续稳定供货、有效供货量与超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超市从山东等地采购蔬菜,尽管路途遥远,运输费用很高,但运回来的蔬菜价格要比本地产的便宜。
三是普遍未能按照超市要求对农产品采取必要的预处理措施,如清洗、分拣、预冷、包装等,农产品运输、存储环节腐损率较高。
去年10月份慈溪发生的西兰花滞销问题,就是因未作预处理,毛货损失率达50%。
农超对接策划方案

农超对接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也日益增加。
农产品超市作为提供新鲜农产品和其他食品的重要渠道,与农户之间的对接成为了当前重要的问题。
为了加强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保证食品安全,制定一套农超对接策划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1. 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加强农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商品周转率;2. 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3. 完善农产品价格体系:建立公平、透明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农户的合理收益。
三、策略与措施1. 加强农超合作(1)建立农超对接合作机制:建立农户和农超之间的联系渠道,包括电话、微信、线上平台等,方便信息及时交流和沟通。
(2)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式:农户和农超可以通过共同投资、合作社、合作社联盟等形式建立合作关系,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农超可以与农户签订长期供应合同,明确产品种类、质量要求、价格等,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2. 建立农产品追溯机制(1)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制定农产品追溯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的要求。
(2)提高农产品追溯技术水平:引入先进的追溯技术,如条形码、二维码等,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3)加强农产品追溯管理:建立农产品追溯管理平台,提供农产品销售环节的信息记录和查询服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控。
3. 完善农产品价格体系(1)建立农产品价格监测机制:设立农产品价格监测部门,定期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监测和调查,及时发布市场行情信息。
(2)制定农产品价格指导价:根据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指导价,引导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
(3)建立农产品价格补贴机制:对于涉及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农产品,可以适当提供价格补贴,保障农户的合理收益。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上述策略与措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农超对接能够减少中间环节,简化流通程序,提高产品周转率,减少农产品损耗,降低流通成本。
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采购与销售的协同

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采购与销售的协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连接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纽带。
在这个市场中,采购和销售是不可分割的环节,二者的协同作用对于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农产品的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采购和销售两个方面探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协同关系,并提出一些提高协同效率的建议。
一、采购与销售的协同关系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采购和销售环节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采购是市场的起点,是农产品从农田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采购人员通过与农民和供应商的沟通和协商,了解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以确保市场上有足够的农产品供应。
而销售则是市场的终点,是农产品从市场走向消费者的最后一环。
销售人员通过与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接触和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以确保农产品能够得到合理的价格和销售渠道。
采购和销售的协同作用使农产品能够顺利流通,实现供需的平衡。
二、采购与销售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采购和销售协同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采购和销售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采购人员往往只能看到供应商的信息,而无法准确了解市场需求;销售人员则只能看到消费者的需求,而无法准确了解供应情况。
这导致了市场上供需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了协同效率。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立起供需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采购人员可以通过与销售人员的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从而调整采购计划;销售人员则可以通过与采购人员的合作,了解供应情况和农产品质量,从而提供准确的销售信息。
其次,采购和销售之间存在着时间差。
采购人员需要提前预测市场需求,进行采购计划,而销售人员则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反馈,进行销售调整。
这就要求采购和销售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要更加紧密和高效。
可以通过建立实时的信息平台,及时共享市场信息和销售数据,以便采购和销售人员能够更加及时地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
此外,采购和销售人员还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和交流,加强彼此的了解和合作,提高协同效率。
农产品采购方案

农产品采购方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购买各种各样的农产品作为我们的食材。
不过,相信大家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买回来的农产品并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新鲜、优质。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有好品质的农产品呢?了解农产品行情了解当下的农产品市场行情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关注当下的行情,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供应情况和价格。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市场合适的时机以适当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农产品。
找到可靠的供应商选择一个可靠的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保证我们所购买的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在选择供应商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有一定规模的供应商,因为他们一般会有更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并且更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同时,也应该注意选择那些有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的供应商,这样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解决。
留意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标准在我们选择农产品时,品质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品质是指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如何,另一方面,安全则是指农产品是否存在污染、添加物等问题。
因此,我们在购买农产品时应该留意这些标准,选购符合标准的农产品。
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对于我们购买农产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定采购计划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因素:定义需求量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我们首先需要定义我们的需求量。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需要购买多少量的农产品,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采购成本。
确定采购时间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农产品采购时间也不同。
因此,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我们需要确定采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采购时间。
制定采购策略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制定采购策略来保证我们能够以适当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农产品。
总结采购好品质的农产品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我们购买农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以便在市场中满足我们的需求。
连锁超市与本地农贸市场签订农产品供应合作协议

连锁超市与本地农贸市场签订农产品供应合作协议本文通过对连锁超市与本地农贸市场签订农产品供应合作协议的探讨,旨在阐述该合作对于双方以及消费者而言的重要性,并介绍该协议的具体要点和实施方案。
一、引言连锁超市与本地农贸市场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作协议的签订,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合作内容1. 农产品供应方式:合作双方约定采取定期供应的方式,农贸市场将按照超市的需求提供各类农产品,确保供货的稳定性和质量。
2. 产品选择标准:农贸市场需按照连锁超市的质量要求,选择优质、新鲜、无农药残留的农产品进行供应。
双方可以商议并约定一些具体的标准,如产品的外观、口感等。
3. 价格及支付方式:合作双方应根据市场行情和供需情况,协商确定农产品的价格,并约定合理的支付方式和期限。
支付方式可以选择货到付款、预付款等。
4. 产品包装与配送:农贸市场需根据超市的要求,对农产品进行适当的包装,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农贸市场应确保农产品的及时配送,减少因运输延误而导致的商品滞销。
三、实施方案1. 供应计划制定:农贸市场应根据连锁超市的需求和销售情况,制定相应的供应计划,保证产品的及时供应和市场的充分供给。
2. 售后服务:合作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约定售后服务的责任分工和具体措施。
农贸市场应积极处理超市及消费者的投诉,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3. 信息交流与共享:双方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有关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情况等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以便于双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四、合作成果及影响通过连锁超市与本地农贸市场签订农产品供应合作协议,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成果和影响:1. 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合作可以使农产品的供应链更加稳定,减少产品损耗和滞销的问题,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 支持本地农业发展:合作可以为本地农业提供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量和收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

基于“农超对接”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优化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这使得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各地纷纷推出了“农超对接”模式,旨在优化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本文将从农超对接的背景、现实需求、优化方案、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农超对接的背景传统的生鲜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市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也逐渐变得滞后,供应链的效率和品质也难以得到保障。
此外,传统销售渠道的贸易方式单一,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均存在不合理和不规范现象,如“中间商多、流通环节长、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超对接模式应运而生。
二、现实需求农超对接是指农业生产者或批发商将产品直接送到超市或商场售卖。
这种模式的出现,一方面能够提高生产者和批发商的收益,缩短流通环节,减少运输损耗;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美味、安全的产品,并降低购买成本。
因此,农超对接不仅符合消费者的养生理念和购物需求,也将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和供应链体系的升级。
三、优化方案要实现农超对接的优化,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对农超产销环节进行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绿色化、合作化的改革。
1.专业化通过对农业生产者和批发商进行能力培训和技术指导,加强他们的专业化生产和品质控制,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和保鲜度,使其更符合超市或商场的采购标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2.规范化农超对接过程中,需要采取合规、规范的销售模式,落实“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责任制,确保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同时,需要配备质量监测设备,及时对产品进行检验和监测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步普及和成熟应用,农超对接也必须进行智能化改造,从而实现物流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用户管理等环节自动化处理。
研究超市与农产品产地合作的模式

研究超市与农产品产地合作的模式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关注不断增强,超市与农产品产地之间的合作模式也逐渐受到重视。
超市作为消费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与农产品产地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农产品的供应链追溯、品质保证以及市场开拓。
本文将研究超市与农产品产地合作的模式,并探讨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一、直接采购模式直接采购模式是指超市直接与农产品产地进行合作,绕开传统的中间环节。
超市在此模式下可以与农户、农业合作社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而直接采购农产品并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模式强调供应链的短路径,能够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并减少流通环节带来的风险和损耗。
同时,超市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农产品的产地信息,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和信息。
然而,直接采购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超市需要与农产品产地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时间和投入。
其次,农产品产地的规模和供应能力也是限制因素,不同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可能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
最后,直接采购模式也需要超市具备更强的农产品品质控制和质量管理能力。
二、品牌合作模式品牌合作模式是指超市与农产品产地共同打造和推广特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超市通过与农产品产地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规划品牌形象、包装设计和市场推广活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品牌合作模式注重产品差异化和品牌认知度,通过塑造独特的产品形象和故事,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
品牌合作模式带来的好处在于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可以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产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然而,品牌合作模式也需要注意,合作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品牌形象的维护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三、农产品溯源模式农产品溯源模式是指超市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追溯和管理。
通过建立和维护农产品的溯源系统,超市可以追踪农产品的产地、种植、饲养、采摘、加工等信息,并将其提供给消费者。
基于直采的“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分析

基于直采的“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分析产地直接采购方式为超市控制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供应链赢得了核心竞争力。
对我国商务部目前推行基于直采的“农超对接”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农超对接”的进一步推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标签:直采;农超对接;模式1 前言目前,连锁零售企业面临激烈竞争,农产品是超市门店吸引消费者、增加人气的主要利润商品。
随着超市销售农产品比例的上升,为了提高利润、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安全性,零售企业必然要求控制农产品的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供应链以增强竞争力。
从产地直接采购农产品就成为超市低价格采购高质量农产品的必然选择。
“农超对接”是指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直接采购后者生产的鲜活农产品,促进连锁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
“农超对接”是近年来我国商业部倡导推行的惠农、惠民的工程,现已成为我国零售业新的发展亮点。
“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世界范围看,连锁超市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根据业内专家提供的数字:在欧美,农产品通过农超对接销售的比重已经达到80%,日本也超过了70%,而这一模式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2 我国农超对接的发展模式从200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始,“农超对接”作为政府提倡的“民心工程”,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超市响应。
如今,越来越多的零售巨头在中国开展了“农超对接”项目,以不同的方式吸引农户与之合作。
这些零售巨头之所以从田间地头就展开对优质农户资源的争夺,其原因在于,去除中间环节的“农超对接”可以优化产业链,将农产品的成本和市场价格降低20%~30%;同时,加强了对食品源的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查到田头,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的水平。
另外,“农超对接”可以提高农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也是政府大力倡导和扶持、鼓励发展的项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小超市联合采购分析
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农产品 80%通过超市销售。随 着我国人均 GDP 的不断提高,超市销售生鲜农产 品的比例将会逐渐增大,并成为生鲜农产品销售的 最主要终端。 “农超对接” 模式的适时出现给超市采购生鲜农 产品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农超对接是超市直接向农 产品生产者进行采购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 该模式 缩短了农产品供应链,压缩中间环节产生的费用,将 该费用反馈给农户、超市和消费者,实现三方共赢。 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农超对接试点 工作的通知》后,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作为第一批 试点企业开展了农超对接,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形 式[1],包括超市主导型、价格固定型、合作社主导型 等。当前关于农超对接的研究[2,3]都是基于以上大型 试点超市的分析,鲜有以中小超市为对接载体讨论
收稿日期:2012-04-05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1ZR0075) 作者简介:古唯卫(1987—),女,四川雅安人,硕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为通讯作者。
第 13 卷第 3 期
古唯卫等 基于新鲜半径的中小超市农产品联合采购论
23
农超对接。理论上来讲,中小超市由于资金、规模 较小,没有自己的配送网络,难以成为农超对接主 体。大多传统的中小型超市依然依靠批发市场或就 近的个体供应者供货。中小超市的这种购买方式不 仅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和价格上与大型超市的差距, 还决定了它只能成为生鲜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菜 价涨跌对其影响很大,导致其供应不稳定。而生鲜 农产品又具有易损和易变质特性,这使得中小超市 生鲜专区的经营常处于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状态,成 为超市的“鸡肋” 。如何打破中小超市经营生鲜农 产品的困境,确保“菜篮子”的丰盛和安全,促进 农民增收和企业获利,正成为当前政府以及学术界 关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根据生鲜农产品特性提 出新鲜半径的概念,并引入联合采购理论,以研究 中小超市如何实现农超对接。
中图分类号: F724.2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ordinated replenish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upermarket under the concept of fresh radius
GU Wei-wei,XU Deng-yao
*
(Institute of Regional Economic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2, China) Abstract: Supermarkets have low profit even no profit on managing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The big supermarkets boost profits first by using “agricultural super-docking”, while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supermarkets closely related with city citizen’s life compete with large supermarkets difficultly for they run in traditional way because of their smaller scale and less capital.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fresh radiu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joint procur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supermarket joint procurement combining with Losch’s market location theory, and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small and medium supermarkets can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by using joint procurement. Keywords: agricultural super-docking; purchasing alliance; small and medium supermarket; fresh radius; fresh agric题的提出
生鲜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等,是除粮 食以外最主要的食物营养来源。生鲜农产品是消费 者购买频率最高的商品,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的 渠道有:超市、农贸市场、街边摊贩、渠道订购, 其中超市占销售量的 20%左右。根据美国农业部经 济研究中心的研究,一国的人均 GDP 和该国人民 选择到超市购买食品的意愿是正相关的,美、日等
以上六种超市中,便利店和折扣店一般不设生 鲜农产品区。 根据2011年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对零售企业的界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年销售 20 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属于中小微型企业。笔者结 合超市类型的划分,把设有生鲜区、职工人数低于 300人、 年销售额低于20 000万元的超市界定为中小 超市。因此,本文所说的中小超市多为社区超市和 综合超市。基于以上界定的中小超市一般有较丰富 的地方零售经营经验,对当地消费者的消费文化与 地方文化非常熟悉,信息成本低,具备较高的知名 度与顾客认同度。中小超市对生鲜农产品采购量较 小也较为灵活,既可从批发市场购买反季节农产 品,也可在自身新鲜半径内的种植散户或小型种植 基地处购买时令农产品。
战略联盟做了博弈分析,认为在供应商差别价格的 基础上,弱势企业建立采购联盟使其议价能力增强, 实现策略最优;MarkVigoroso[10]认为加入采购联盟 使得采购价格更低、供应商服务提高、谈判时间减 少、产品和技术的信息来源有保证;余启君讨论了 横向联盟的作用,简要阐述了采购联盟伙伴的评价、 选择步骤。在联盟采购组织形式方面,贺政纲认为 分为三种形式:委托式、协调式、合资式;陈积敏 等分析了中小企业联合采购模型,提出采购联盟的 运作模式可分为行业协会领头模式、多家中小企业 以结盟方式共同组建的中小企业采购联盟运作模式 和第三方运营的中小企业采购联盟运作模式。 陈杰[11] 探讨了中小零售业经营上的自由连锁模式(保留单 个企业资本所有权的联合经营),认为中小零售企 业对所有商品统一采购,企业自由度较低,单个企 业对总部有较大依存度。 综上可见,国内外学者对联合采购的研究不 少,但主要集中在对采购联盟形成的原因、性质、 类型、利益分配、阻碍等方面;对联盟企业的分类 比较宽泛,如直接分为制造业、零售业来讨论,很 少单独对超市进行讨论;视采购品为抽象、单一的 物品,很少对其分门别类地研究;生鲜农产品因其 具有易损、易腐的特性而被排除在联合采购之外。 虽然如此,但已有研究仍对笔者进行中小超市联合 采购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下文笔者将讨论中小超市 生鲜农产品联合采购的实现条件以及实现模式。 2.中小超市联盟成立的条件 中小超市在实现农超对接采购模式上面临以 下市场条件:1)采购产品品种多;2)供应商不止一 个,分散在不同区域;3)采购次数不止一次,每次 的数量和品种可能不一样;4)超市面对非确定性需 求;5)供应农户(合作组织)的生产周期不同。在该 条件下中小超市有形成采购联盟的动力,即联盟采 购、运输、储存降低的成本。[12]中小超市之间同时 也存在着竞争,过于激烈的竞争会对联盟建立造成 阻碍,超市间距离的大小决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距离越小,竞争越大。[13]因此,只有满足以下两个 条件,超市才能成为可联盟超市: 条件 1: 参与合作的超市的辐射范围不重叠, 即 在超市未扩张前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超市是理性
超市类型 折扣店 便利店 社区超市 综合超市 大型超市 仓储会员店
图1
同一农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损害函数
图2
不同农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损害函数
2.中小超市的界定 在我国,超市按类型分有六种(表 1):
表1 超市类型划分
有无设立 有无冷 超市面积 辐射半径与目标顾客 生鲜专区 库 /m2 300-500 200-500 ≤2km 顾客步行 5 分钟内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有
第 13 卷第 3 期 2012 年 6 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13 No.3 Jun. 2012
基于新鲜半径的中小超市农产品联合采购论
古唯卫,徐邓耀*
(西华师范大学 区域经济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长期以来,超市生鲜农产品经营区处于低利润甚至负利润状态,大型超市率先利用“农超对接”采购模 式提高了经营利润,而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超市由于规模小和资金不足,多通过批发市场采购生鲜农 产品,导致其质量和价格上难以同大型超市竞争。而根据联合采购理论,引入新鲜半径的概念,并与廖什市场区 位论相结合分析发现: 只要中小超市联合采购满足一定的成立条件, 在适当的生鲜农产品运作模式及合作范围下, 中小超市也可采用联合采购模式来实现农超对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灵活度和竞争力。 关 键 词:农超对接;采购联盟;中小超市;新鲜半径;生鲜农产品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12)03-0022-05
500-2 000 顾客以附近居民为主 2 000-6 000 顾客以附近居民为主 >6 000 >6 000 ≥2km ≥5km
D ( p, q) (m, n)t
笔者将临界值De对应的时间值te定义为新鲜半
资料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年 6 月
值较大,De值小,因此新鲜半径较小,反之较大(图 2)。在实际中,农产品混合运输和储存十分常见, 需用加权法处理 、 、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