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地理一轮复习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合集下载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阶段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检测十五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单元检测十五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安徽池州调研)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正确的是()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坦,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水源丰富2.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延长产业链,以提高马铃薯产业集群效应.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减少区域的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破坏C.扩大总体生产能力和提高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费用(2018·南宁三中模拟)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十公里草莓观光带上的游客络绎不绝,“拖家带口"的游客走进温室大棚采摘无公害草莓,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之乐。

下图是“东海县黄川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黄川镇发展草莓观光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全年温和湿润,适合草莓生长②种植规模大,草莓品质优良③紧邻沪宁杭地区,市场距离近④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②④4.该地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有( )①增施农药和化肥,提高草莓单产②丰富绿色农业内涵,提高观光农业品质③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④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大型机械化水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静海区北师大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地理检测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静海区北师大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地理检测及答案

北师大静海实验学校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评估地理试题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选(共 20 题,每题 2.5 分)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A.西北流向东南B. 东南流向西北C. 西南流向东北D. 东北流向西南2.图示河流岸边N 处的居民观察日出的最佳时间(地方时)最可能为()A.春分前后6 时左右B. 冬至前后7 时左右C. 秋分前后7 时左右D. 夏至前后5 时左右读等高线(单位:m)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 312~318m,完成下面小题。

3.甲地以上河段的落差可能是()A. 300mB. 418mC. 500mD. 382m4.图示各点中,最适合建野外宿营地的是()A.④B. ③C. ②D. ①北京时间 2021 年10 月16 日0 时23 分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发射,历时 6 个月,于北京时间 2022年4 月16 日9 时56 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41°39′N,100°09′E)成功着陆。

下图为“返回舱着陆时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位于英国伦敦(零时区)的华人观看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现场直播时间为()A. 10 月15 日16 时23 分B. 4 月16 日1 时56 分C. 10 月16 日8 时23 分D. 4 月16 日17 时56分6.神舟十三号飞船从发射升空到成功着陆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白昼一直变短B. 南通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变小C.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D. 太阳直射点方向先向北后向南7.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有关,下列四个地点,最有利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的是()A 拜科努尔(46°N) B. 肯尼迪(18°N)C. 海口(16°N)D. 库鲁(5°N)下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

百师联盟2022-2023年高三上期新高考一轮复习联考地理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百师联盟2022-2023年高三上期新高考一轮复习联考地理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2020年7月17日,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

图为2号洪水通过长江上游某河段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锋面活动B.台风登陆C.气温偏高D.副高控制【2】造成图中河水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河水深度B.微生物数量C.泥沙含量D.拍摄角度【3】2号洪水通过时,支流两岸淹没区域面积较大,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堤坝建设标准低B.干流顶托作用明显C.桥梁建设较多D.地势更为低洼【答案】【1】A【2】C【3】B【解析】1.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发生在7月份,是受到锋面雨带推移(年际变化大)的影响形成的,故A项正确。

洪水形成的长江上游段距离海洋较远,台风不能影响到,故B项错误。

洪水的形成主要靠降水而非气温偏高导致高山冰雪融水,故C项错误。

副高控制降水少,不能形成降水也不能形成洪水,故D项错误。

2. 河水颜色差异明显,干流由于洪水流量大,挟沙能力强,故颜色发浑(黄),支流因含沙量小而较清澈,故C项正确。

河水深度、微生物数量和拍摄角度虽然都能够影响水面的颜色,但是与该题情境“洪水”关系较小,A、B、D项错误。

3. 此时干流水量巨大,顶托作用明显,支流水流下泄受阻,水位抬升,两岸淹没区域较大,故B项正确。

同一区域堤坝建设标准应当一致,故A项错误。

图中虽有两座桥梁,但桥洞宽大,对水流的阻挡作用不明显,故C项错误。

D项虽然也可能是一个原因,但通过读图可得,支流下游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可能性相对较小,故排除D项。

选择题水循环活跃程度决定当地的水资源数量,随着流域综合开发程度的提升,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下图为锡尔河流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咸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高山冰雪融水C.河流水D.地下水【2】锡尔河流域水循环不活跃的根本原因是()A.深居内陆距海远B.河湖数量少C.植被覆盖率低D.人类活动影响大【3】锡尔河上游水库修建后,周边地区水循环活跃程度增加,主要得益于()A.水面增大,蒸发量增大B.流速减慢,下渗量增加C.西风增强,水汽输送量增多D.植被增加,蒸腾量增大【答案】【1】C【2】A【3】A【解析】【1】咸海的直接补给水源来自锡尔河,故C项正确。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

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18分)1. (4分)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际铁路大通道沿线①②③④对应的地带性自然带,正确的是()A .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 ②——亚寒带针叶林带C . 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 .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图中国际铁路大通道经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A . 以水分为基础的分异规律B . 以热量为基础的分异规律C . 垂直分异规律D . 地方性分异规律2. (4分) (2017高三上·牡丹江月考) 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A . 印刷工业B . 电解铝工业C . 电子工业D . 制糖工业(2) 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

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

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A . L1点B . L2点C . L3点D . L4点3. (4分) (2016高二上·山东期末)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 . 冲积扇B . 河流沿岸平原C . 河边滩地D . 河口三角洲(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 . 热量充足B . 太阳辐射强C . 水资源丰富D . 土壤肥沃4. (6分)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红石”景观。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阶段检测2:考点7-11附答案详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阶段检测2:考点7-11附答案详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阶段检测二:考点7-1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2019·江西南昌调研)下图所示等高线示意图(比例尺1∶760)反映我国某地区一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据此回答1~2题。

1.[考向地质作用]现在该地貌的外部形态最接近于()A.圆锥B.洼地C.蘑菇状D.柱状2.[考向地质作用]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2018·江苏扬州模拟)下图为中国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箭头表示航行方向。

读图完成3~4题。

3.[考向洋流的分布]航行至③海域时,帆船()A.顺风顺流B.顺风逆流C.逆风顺流D.逆风逆流4.[考向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关图中各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域洋流使沿岸降温减湿B.②海域洋流自南向北流C.③海域洋流有利于渔场形成D.④海域洋流为上升补偿流(2018·浙江杭州高三模拟)海岸是海陆相互作用地带,贝壳堤是由海洋里大量甲壳生物的遗骸经过海潮和海浪长期冲刷及搬运,逐渐堆积而形成的,它是古海岸的遗迹。

读图回答5~7题。

5.[考向河流堆积地貌]从6000年前至今,渤海湾西岸海岸线的变迁特点及主要原因是()A.陆进海退河流泥沙堆积B.陆进海退海潮、海浪堆积C.陆退海进河流冲刷D.陆退海进海潮、海浪冲刷6.[考向外力作用]贝壳堤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冲刷B.海浪侵蚀C.海浪堆积D.流水堆积7.[考向地质作用]从2500年前至今形成的两条贝壳堤在图示南部地区合二为一,是因为()A.贝壳堤必须与海岸线平行B.南部海平面比北部海平面高C.南部河流入海泥沙比北部的少D.南部地壳下沉与外力堆积速度相当(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高考地理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配套测试题阶段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配套测试题阶段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阶段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现象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A.四川盆地的紫色土B.尼罗河谷地绿洲C.南美洲西部沿海岸狭长的沙漠D.闽浙丘陵的常绿阔叶林答案D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2~4题。

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3.图中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4.风化壳与土壤的关系是()A.风化壳越厚,土壤越贫瘠B.风化壳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C.风化壳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来源D.气候越湿热,风化壳越薄答案解析第2题,热带森林带的降水量居于高值,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的蒸发量居于高值,据此可判断曲线Ⅰ为降水,曲线Ⅱ为蒸发。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植被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要大于其他植被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

第4题,组成风化壳的风化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来源。

(2017·温州二模)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虚线代表自然带分界线。

读图回答第5题。

5.图示①②③区的自然带分别是()A.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C.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答案C解析该区域位于中亚地区,自然带分布受大西洋水汽及纬度差异影响。

6.(2017·浙江学考模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答案B(2017·浙江模拟)陕西省神木县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

2024届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届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测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3年12月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位于贵阳市的某县域企业成立时是传统的磷化工企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该企业主动寻求转型,着力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材料)的研发。

目前,企业已获得专利66项,经济效益明显。

2021年,该企业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据此完成1~2题。

1.该企业研发的专利多属于①设备研发领域;②销售模式标准;③品牌创意设计;④生产工艺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自建厂以来,企业加工厂的位置一直保持不变,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市场需求广阔B.政策支持力度大C.原料量大质优D.劳动力丰富廉价祁连山黑河发源地区(图1)冻融作用发育普遍而强烈。

随着气候变暖,该地区因冻土层融化导致地表土体的滑塌现象(热融滑塌)多发,这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四地易发热融滑塌的是A.甲B.乙C.丙D.丁4.黑河源地的热融滑塌多发在阴坡区域,主要是由于阴坡区域A.降水频率大B.土体湿度大C.土体厚度大D.温差变化小5.随着气候变暖,热融滑塌的面积增大会造成黑河源地A.河流补给类型增多B.高寒草甸面积扩大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碳排放量增大历次人口骨查结果可以反映人口迁移状况,人口迁移给区域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下图为东北三省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迁移状况表,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东北三省人口迁移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普”相较“四普”,东北地区开始呈现净迁出趋势B.“七普”相较“六普”,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变率最大C.“四普”至“六普”,吉林省人口净迁出总量最少D.“四普”至“七普”,东北地区净迁出趋势持续加速7.人口迁移状况给东北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是①阻碍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②限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③阻碍制造业的转型;④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安丘二中2021届高三高考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七)地理试题含答案

安丘二中2021届高三高考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七)地理试题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安丘二中2021高考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七)地理试题2020。

1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第5~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2021·湖南名校联考)巴西姑娘伊莲娜到广东南澳岛(117°E,23.5°N)旅行,下榻于某酒店,她发现阳光恰好从正南方照射进来,而此时自己的影长和身高差不多,于是兴奋地拨通了远在圣保罗(46.5°W,23.5°S)的父亲的电话。

“有什么事吗?宝贝,半夜三更这么急打电话!"对面传来父亲睡意蒙胧的声音。

“爸爸,我已安全到达目的地,正感受来自您的温暖阳光,爱你!”如图示意酒店南、北楼位置。

据此完成1~3题.1.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约为()A。

21.5°N B.23.5°NC.21.5°S D。

23.5°S2。

酒店南北两楼之间的间距是( )A。

30 m B。

31 m C.32 m D。

33 m3.伊莲娜爸爸说的“半夜三更”,指的是圣保罗时间()A。

1:00 B。

1:12C.23:12D.24:00(2020·广州一模)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科学研究机构在长期监测风力发电场的环境过程中发现:风力发电对当地气候造成影响,能让地面显著升温。

下图是风力发电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4~6题.4。

近地面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是因为( )A.太阳辐射垂直差异B。

水平气压差异C.大气气温垂直差异D。

地面性质差异5。

风力发电导致( )A.白天大气垂直温差加大B.白天大气产生了水平运动C。

夜间大气垂直温差减小D。

夜间大气形成了逆温现象6。

风力发电过程使地面温度升高最显著的时段是( )A。

上午B。

正午 C.傍晚 D。

夜间(2021·湖北四地七校高三期中)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据此完成7~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学科试卷2019.9.19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9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

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

1.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A.16:04 B.16:20 C.16:36 D.16:522.此时,已进入2019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A.近1/3 B.近1/2 C.近2/3 D.近3/4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晨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各题3.该地区()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C.图中河段有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4.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A.南部非洲的草原一片葱绿B.塔里木河正值枯水季C.长江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

读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 该日最接近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6. 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A. 3小时B. 3小时16分C. 3小时32分D. 4小时如图中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①点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

据此回答7-8题。

7. 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A. 3:20B. 8:40C. 15:20D. 20:408. 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A. 8小时B. 10小时C. 14小时D. 16小时图甲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9~11题.9.该地纬度为 ( )A.23°26′N B.46°52′N C.43°08′N D.66°34′N10.图甲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南向北11.若树的影子为0M时,北京时间为1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东向西流B. 该地自然景观为温带草原C. 该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D. 该地位于长白山区读某地某时刻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可能位于()A.20°N B.20°S C.30°N D.30°S13.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昼夜平分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14—15题。

14.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15.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层为地表岩石圈B.②层只能纵波通过C.③层属于地核D.④层属于地幔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16-17题。

16.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A. 1 004或1 006B. 1 004或1 008C. 1 006或1 008D. 1 008或1 01017. 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A. 台湾岛风速变大B. 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C. 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D. 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 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①该时段为夜间②该时段为白天③该时段吹谷风④该时段吹山风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9. 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下图中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据此完成下面20~22题。

20. 关于图中的气压带与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B. 乙风带控制下气候干燥[来源C. 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D. 丁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21.当某区域受甲气压带控制时,气候特征表现为()A. 高温多雨B. 炎热干燥C. 温和湿润D. 寒冷干燥22.主要受乙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草原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图为某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A.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B. S地为地中海气候C. 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D. 图示区域为北半球24. 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①此时该地为夏季②此时该地为冬季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下图为某地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海域风浪大于M海域B. P地吹偏北风C. Q地吹东南风D. K地多为阴雨天气26. 据图判断,此季节A. 旧金山森林火险等级低B. 陆地等温线总体向南弯曲C. 进入枯水期D. 阿尔卑斯山雪线升高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题。

27.对比上面27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来源:学*科*网]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28.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下图1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29-30题.图1 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hPa)29.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30.看该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足() 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二、综合题31.下面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20分)(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________。

(3分)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4)该日,P、Q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__________。

(6分)(5)Q地位于M地的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3分)32.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图甲表示(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在图乙A、B、C、D四地气候中,由图甲中⑥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地,该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H地与A、B、C、D四地中的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图甲中和(填序号)交替控制。

(4)图乙中20°C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弯曲,其原因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5)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判断图乙中E、F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E,F。

枣庄二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地理学科试卷参考答案2019.9.191.D2.B 3.B 4.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3.结合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则根据晨线的分布,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故B项正确。

4.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A项南部非洲此时为冬季,故草木枯黄;错误。

B项塔里木河夏季为汛期;错误。

C项长江河口盐度受长江流量的影响,夏季长江流量大,故入海径流量大,河口盐度较低;错误。

D项北印度洋此时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正确。

5. B6. C【解析】5. 根据图示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最接近夏至日,故选B。

6. 正午时间和午夜时间差是12小时,根据图示可知正午时间是11:52,午夜时间是23:52,根据材料符合暮光的是日落至午夜,太阳高度在地平线下14°,(<18°)所以计算出时间为3小时32分。

排除ABD,故选C。

7. A 8.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7. ①是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②点位于西半球,则①点经度为20°W。

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

地球1月初位于近日点,南半球昼长夜短。

根据EF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可知EF线为晨线。

所以①的地方时为6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北京时间120°E比20°W早9小时20分,因此北京时间为15点20分,C正确。

8. ①与②、③两点的最短距离是3330km,三点均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经度差1°,纬线长差111km),可知①点与②、③点经度相差30°,地方是相差2小时。

②与④位于同一经线,在①点西侧,因此④的地方时较①晚2小时。

结合第(1)小题解析④地方时为4:00,④位于晨线上,所以④点的昼长约为16小时,D正确。

9.C根据最短影长确定此地无直射,进而得知此地为北回归线以北;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得知该地为C。

10.B 根据影子方位,确定河流为东西流向。

根据P、Q的径流曲线,Q地流量变化和缓,说明受到湖泊的调解,位于湖泊的下游,所以河流自东流向西。

11.D 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可以确定当地经度为130°E;影子最短,确定为北半球夏季。

12.解析:图示正午日影全年大部分时间朝南、少数时间朝北,说明正午时太阳大部分时间位于正北、少数时间位于正南,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结合选项,B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