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实验报告(1,2,3)
如何写vc实验报告

如何写vc实验报告VC实验报告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严谨地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以下将从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讨论等方面介绍如何写VC实验报告。
一、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部分,需要准确描述和解释实验目的和假设。
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例如研究特定材料的性质、探究某个现象的发生原因等。
接着,列出你的假设,即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这有助于在后续实验结果分析中进行对比和评估。
二、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确保其他研究人员能够准确地重复你的实验。
以下为一个示例:1. 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列出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并描述如何准备它们。
2. 设置实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等实验条件的设定。
3. 进行实验操作: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下每一个操作的细节。
4. 数据采集:详细记录实验中的数据,包括数值和观察结果。
5.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绘制,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三、实验结果实验结果部分需要将实验数据以表格、图表或图像的形式进行呈现,并准确地解读这些结果。
注意,在此部分中要避免主观的评论或假设引导。
1. 数据展示:使用表格、图表或图像形式将实验数据直观地展示出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视化。
2. 数据解读:对结果进行客观的解读,注意用科学的语言和理论知识来解释实验结果,不要预设结论,只根据数据来进行合理的解读。
四、实验讨论实验讨论部分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结合实验目的和假设,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讨论可能的误差来源。
1.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实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与文献中的结果相符合。
2. 误差分析: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并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和建议。
3. 实验局限性:诚实地讨论实验的局限性,包括实验条件、样本数量等等,以便其他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你的实验结果。
vc实验报告

vc实验报告VC实验报告一、引言VC(Venture Capital)是指风险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创业公司或初创企业中,以换取股权或期望未来的高回报。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VC在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创业公司的影响。
二、VC的作用1. 提供资金支持:VC作为风险投资者,为创业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其实现初期的运营和发展。
相比传统的银行贷款,VC更愿意承担高风险,给予创业者更大的机会。
2. 提供经验和资源:VC通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在创业过程中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和支持。
他们可以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拓展市场和寻找合作伙伴。
3. 促进创新:VC对于创新的支持是创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投资于那些具有创新潜力的项目,推动科技和商业的发展。
三、VC对创业公司的影响1. 提高成功率:VC的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回报,他们还会为创业公司提供战略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提高成功率。
2. 增加企业估值:VC的投资可以提升创业公司的估值,使其更具吸引力。
VC 通常会在创业公司的早期阶段投资,帮助其快速发展,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
3. 拓宽市场渠道:VC在行业内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可以为创业公司提供市场拓展的机会。
他们可以帮助创业者与潜在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建立联系,加速企业的发展。
四、VC的挑战与风险1. 投资失败的风险:VC的投资并不总是成功的,很多项目最终无法实现预期的回报。
这对于VC来说是一种风险,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2. 控制权的争夺:VC在投资创业公司时通常会获得一定的股权,这可能导致与创业者之间的控制权争夺。
双方需要在利益分配和决策权上达成共识。
3. 时间压力:VC通常会对创业公司设定一定的时间压力,希望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回报。
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可能会增加压力,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可观的成果。
五、结论VC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创业者提供资金、经验和资源支持,促进创新和企业发展。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解维生素C的性质和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维生素C是一种易氧化的物质,可以被2,6-二氨基苯酚(DPIP)还原成无色的化合物。
当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时,它会与DPIP发生反应,使DPIP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通过测定果汁中DPIP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果汁样品加入试管中;2. 加入适量的DPIP试剂,混合均匀;3. 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XXmg/100ml。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测定果汁、蔬菜等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同时,我们也发现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汁的种类、保存方式等。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维生素C的认识。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探索更多关于维生素C的知识,不断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试剂的飞溅和溅洒;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3.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维生素C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抗氧化、美白肌肤等功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维生素C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更加珍惜并正确利用维生素C的重要性。
v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v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VC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维生素C(V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食物中VC的含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测定VC的含量。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滴定法测定某种食物中VC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样品的VC 含量差异。
三、实验原理滴定法是常用的测定VC含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VC与氧化剂溴酸钾(KBr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终点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VC的含量可以通过滴定溶液中的溴酸钾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齐全,包括滴定管、量筒、烧杯、移液管、滴定管架等。
2. 样品制备:将不同食物样品(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按照一定比例榨汁,并过滤得到澄清的样品液。
3. 滴定操作:取一定量的样品液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使其酸性达到适宜的范围。
然后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并开始滴定溴酸钾溶液。
4. 滴定终点判定:溴酸钾溶液滴加至溶液变色,从无色变为略带蓝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消耗的溴酸钾溶液体积。
5. 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消耗的溴酸钾溶液体积,计算出样品中VC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食物样品中VC的含量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食物样品中VC的含量存在差异。
柑橘类水果中VC的含量较高,而蔬菜中VC的含量相对较低。
这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因为柑橘类水果被广泛认为是VC的丰富来源。
六、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例如:1. 滴定时淀粉溶液的加入量不准确,导致滴定终点判定不准确。
2. 样品制备过程中的污染或损失,导致实际测定的VC含量与样品中的真实含量有所偏差。
3. 滴定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如溴酸钾溶液滴加过快或过慢,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滴定法测定了某种食物样品中VC的含量,并比较了不同样品的VC 含量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柑橘类水果中VC的含量较高,而蔬菜中VC的含量相对较低。
如何写vc实验报告【精品】

篇一:VC++实验报告 (2)VC++实验报告班号:0904101学号:090410123姓名:仲维祎实验一VC++开发环境的熟悉和C++基础知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C++语言的特点。
2. 掌握C++的各种数据类型及基本运算。
3. 掌握C++各种控制结构及使用技巧。
4. 掌握C++的函数、数组、指针的相关概念和使用方法。
5. 灵活运用C++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综合程序设计。
6. 回顾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方法。
7. 熟悉Visual C++的开发环境8.掌握用应用程序向导创建一个控制台应用项目的方法。
9.掌握源代码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10.掌握Visual C++项目的编译、连接和执行。
11.掌握代码简单语法错误修正和调试的一般过程。
二、实验知识点概念注意C++中同C的不同之处,包括数据类型,输入输出等相关的差异。
三、实验题目1. 采用插入排序法,输入10个整数按升序排序后输出。
要求编写一个通用的插入排序函数,它带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含有n个元素的数组,这n个元素已按升序排序;第二个参数给出当前数组中元素个数;第三个参数是要插入的整数。
该函数的功能是将一个整数插入到数组中,然后进行排序。
另外还需要一个用于输出数组元素的函数,要求每一行输出5个元素。
2. 有5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结构包括学号、姓名、年龄、C++成绩,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总平均分,从键盘输入5个学生的学号、姓名、3门课的成绩,计算3门课的总平均分,最后将5个学生的数据输出。
要求各个功能用函数实现。
3. 对程序加入断点简单调试。
四、程序思路五、程序源代码1:代码如下#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void (char iArray,int nCount,int nNumber){int i=nCount-1,j=0;char *iArray2;iArray2=iArray;*(iArray2+nCount)=nNumber;//多分配一个空间给传入数据 for(i;i>=0;i--){if(nCount==1)*iArray=nNumber;if (*(iArray2+i)<*(iArray+i+1)){j=*(iArray2+i);iArray2[i]=iArray2[i+1];iArray2[i+1]=j;}}cout<<"the array is ";for(i=0;i<nCount;i++){cout<<a[i]<<" ";}}int main{char a[80]={0},i,sArray=0;for(i=0;i<10;i++){cout<<"please type into numbers"<<endl; cin>>a[i];if (a[i]<=999999&&a[i]>=0){(a,sArray+1,a[i]);sArray++;}}return 1;}2:代码如下:#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InfStud{public:int id;char name[20];int age;int cpp;int math;int eng;void print;int all;};int InfStud::all {int all;all=math+cpp+eng; return all;};void InfStud::print{cout<<"the id is "<<" "<<id<<" "<<"the name is"<<" "<<name<<" "<<"the age is "<<" "<<age<<" "<<"the cpp is"<<" "<<cpp<<" "<<"the eng is"<<" "<<eng<<" "<<"the math is"<<" "<<math<<" "<<"the all is"<<" "<<all<<" "<<"the avg is"<<" "<<all/3<<endl;};void main{InfStud student[5];int i=0,j;for(i;i<=4;i++){ cout<<"type the id name age c++ eng math in"<>student[i].id>>student[i].name>>student[i].age>>student[i].cpp>>student[i]. eng>>student[i].math; }篇二:VC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班级:络Z091学号:094552姓名:李丹一、1.2.二、1.2.三、1.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ODBC程序设计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控件实验内容在VC++6.0中编写程序数据库应用程序基本设计和购物表设计编程序数据库步骤: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数据源-> 加->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 选择(刚建好的数据库)、数据源名( p)定义的变量:C panySet m_set;(C panySet自己加的类,基类为CRecordSet)CListCtrl m_list;CString m_chax;⑴初始化:void C panyView::OnInitialUpdate{m_list.InsertColumn(0,"num");m_list.InsertColumn(1,"sex");m_list.InsertColumn(2,"age");m_list.InsertColumn(3,"wage");m_list.SetColumnWidth(0,100);m_list.SetColumnWidth(1,100);m_list.SetColumnWidth(2,100);m_list.SetColumnWidth(3,100);CString sql="select * from p";m_set.Open(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打开记录集int i=0;while(!m_set.IsEOF){m_list.InsertItem(i,m_set.m_num);m_list.SetItemText(i,1,m_set.m_sex);CString str;str.Format("%d",m_set.m_age);m_list.SetItemText(i,2,str);m_list.SetItemText(i,3,m_set.m_wage);m_set.MoveNext;i++;}m_set.Close;}⑵“加”调出新对话框(IDD_DIALOG1)创建一个新类C pDlg,并加头文件” #include " pDlg.h"”及成员变量(CString m_num; int m_sex; CString m_wage; int m_age;)void C panyView::OnAdd{C pDlg dlg;if(dlg.DoModal==IDOK){m_set.Open(AFX_DB_USE_DEFAULT_TYPE,NULL); m_set.AddNew; m_set.m_num=dlg.m_num;if(dlg.m_sex==0)m_set.m_sex="男";elsem_set.m_sex="女";m_set.m_age=dlg.m_age;m_set.m_wage=dlg.m_wage;m_set.Update;m_set.Close;}}⑶“”void C panyView::OnDel{int i=m_list.GetSelectionMark;if(i<0)this->MessageBox("先选取记录");else{CString xnum1;char xnum[10];int x=m_list.GetItemText(i,0,xnum,10);xnum1.Format("%s",xnum);CString sql="select * from p where num='"+xnum1+"'"; m_set.Open(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 m_set.Delete;m_set.Close;}}⑷“浏览”void C panyView::OnScan{m_list.DeleteAllItems;CString sql="select * fromp";m_set.Open(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int i=0;while(!m_set.IsEOF)m_list.InsertItem(i,m_set.m_num);m_list.SetItemText(i,1,m_set.m_sex);CString str;str.Format("%d",m_set.m_age);m_list.SetItemText(i,2,str);m_list.SetItemText(i,3,m_set.m_wage); m_set.MoveNext;i++;}m_set.Close;}⑸“修改”void C panyView::OnEdit{C pDlg dlg;int i=m_list.GetSelectionMark;if(i<0){this->MessageBox("先选取记录"); return;}CString xnum0,xnum1;char xnum[10];int x=m_list.GetItemText(i,0,xnum,10); xnum1.Format("%s",xnum);dlg.m_num=xnum1;xnum0=xnum1;CString str="select * from p where num='"+xnum0+"'"; m_set.Open(AFX_DB_USE_DEFAULT_TYPE,str);dlg.m_num=m_set.m_num;dlg.m_age=m_set.m_age;dlg.m_wage=m_set.m_wage;if(m_set.m_sex=="男")dlg.m_sex=0;elsedlg.m_sex=1;dlg.DoModal;m_set.Edit;m_set.m_num=dlg.m_num;m_set.m_age=dlg.m_age;m_set.m_wage=dlg.m_wage;if(dlg.m_sex==0)m_set.m_sex="男";m_set.m_sex="女";m_set.Update;m_set.Close;}⑹“查询”void C panyView::OnQuery{this->UpdateData;CString sql;sql="select * from p where num='"+m_chax+"'"; m_set.Open(AFX_DB_USE_DEFAULT_TYPE,sql); m_set.Requery ;if(m_set.IsEOF){AfxMessageBox("ERROR");return ;}m_list.DeleteAllItems;int i=0;while(!m_set.IsEOF){m_list.InsertItem(i,m_set.m_num);m_list.SetItemText(i,1,m_set.m_sex);CString str;str.Format("%d",m_set.m_age);m_list.SetItemText(i,2,str);m_list.SetItemText(i,3,m_set.m_wage);m_set.MoveNext;i++;}m_set.Close;}2. 购物表设计加了两个结构体struct GoodsType{char * type;char * name;int price;}goods={"日常用品","牙刷",2,"日常用品","牙膏",3,"日常用品","毛巾",5,如何写vc实验报告相关内容: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及说明:1、基本要求是程序必须实现部分。
C语言实验报告(实验一)

运行结果:
分析:当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如果屏幕上没有出现“出错信息”,就对其进行运行并得出结果运行结果是会出现如下信息:
得到的运行结果如下:
分析:当写完一个源程序要仔细检查,如果出现错误提醒就按照上面的指示对其进行修改,只有
输入的数为:
运行结果:
分析:如果在输入数时两个数中间用空格符隔开,即
为
当把其改为原来的程序再运行时错误提醒就会消失,并得到和上面的结果一样的结果:
分析:合并后没有出现错误提醒,即这样做是正确的。
输入的三个数为:
分析:在前面的比较两个数中的大数的基础上比较三个数的最大数,只要在输入的源程序没有错。
如何写vc实验报告

如何写vc实验报告实验名称:VC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VC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通过实验了解VC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VC(Visc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血液粘度的仪器,通过测量血液在管中的流动速度来评估血液的粘稠度。
VC实验的原理基于流变学的原理,即当流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剪切应力时,其性质会发生改变。
通过测量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流体的粘度。
在生物医学领域,VC实验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器材:VC仪器、试管、注射器、秒表等;2. 实验试剂:血液样本;3. 实验步骤:(1)采集血液样本;(2)将血液样本放入VC仪器中;(3)设置VC仪器的参数;(4)启动VC仪器开始测量;(5)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以下为实验数据表格和图表:1. 表格:记录了实验中采集的血液样本数量、测量得到的粘度值等数据。
2. 图表:展示了实验中采集的血液样本数量与粘度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实验数据符合预期,测量结果准确;2. 不同个体之间的血液粘度存在差异,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3. 经过治疗或护理后,血液粘度有所改善。
五、结论通过本次VC实验,我们了解了VC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验证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个体之间的血液粘度存在差异,且经过治疗或护理后,血液粘度有所改善。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VC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经验。
六、参考文献[1] XX, VC原理及应用, XX出版社, XX。
[2] XX, 生物医学流变学, XX出版社, XX。
[3] XX, 血液粘度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XX大学, XX。
[4] XX, 心血管疾病治疗与护理进展, XX出版社, XX。
紫外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报告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维生素C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熟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V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分D和L两种立体构型,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
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结构式见图1),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具有π电子的共轭双键化合物、芳香烃化合物等,在紫外光谱区都有强烈吸收,其摩尔吸收系数k可达104-106数量级。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要借助朗伯-比尔定律。
根据维生素C在稀硫酸溶液(维生素C水溶液在pH 5~6之间稳定)中,在245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实验仪器:容量瓶(100 ml、1000 ml)、移液管(0.5 ml、5 ml)、烧杯、紫外分光光度计实验用品:98%浓硫酸(分析纯,1.84 g/ml)、维生素C对照品系以原料药经105 ℃干燥至恒重(含量为99.7 %)、维生素C片(2片)、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 0.005 mol·L-1硫酸溶液的配制用0.5 ml移液管移取0.27 ml 98%浓硫酸放入事先已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待用。
2. 0.5 g·L-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维生素C对照品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0.005 mol·L-1硫酸溶液制成0.5 g·L-1对照品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掌握代码简单语法错误修正和调试的一般过程
7.掌握Windows程序运行基本原理。
8.掌握使用SDK(Windows API)方式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方法。
9.掌握用应用程序向导创建一个Windows应用项目的方法。
二、实验知识点概念
Visual C++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目前使用极为广泛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可视化编程环境。由于其功能强大、灵活性好、完全可扩展以及具有强有力的Internet支持,在各种C++语言开发工具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较为流行的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
elsesprintf(str,"方程的解为:%f, %f", root[0], root[1]);
InvalidateRect(hwnd, NULL, TRUE);
}
case WM_PAINT:
hdc = BeginPaint(hwnd, &ps);
strcpy(strHint, "请输入一元二次方程的3个系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WS_OVERLAPPEDWINDOW,//窗口样式
CW_USEDEFAULT,//窗口最初的x位置
CW_USEDEFAULT,//窗口最初的y位置
CW_USEDEFAULT,//窗口最初的x大小
CW_USEDEFAULT,//窗口最初的y大小
NULL,//父窗口句柄
NULL,//窗口菜单句柄
hInstance,//应用程序实例句柄
int WINAPI WinMain (HINSTANCE hInstance, 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 int nCmdShow)
{
HWNDhwnd ;//窗口句柄
MSGmsg ;//消息
WNDCLASSwndclass ;//窗口类
wndclass.style= CS_HREDRAW | CS_VREDRAW ;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函数返回根的个数
int GetRoot(float a, float b, float c, double*root)
{
double delta, deltasqrt;
PAINTSTRUCTps;
staticHWNDhwndButton, hwndEdit;
charstrEdit[80], strA[3][80], strHint[80];
floata[3];
doubleroot[2];
inti, j, k, m;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CREATE://窗口创建产生的消息
//获取编辑框控件的内容,并将其转换成float数值
GetWindowText( hwndEdit, strEdit, 80);//获取编辑框内容
//分隔字符串
k = 0;m = 0;
for (j=0; j<80; j++){
if (strEdit[j] == ','){
k++; m = 0;
}
else {
wndclass.lpfnWndProc= WndProc ;
wndclass.cbClsExtra= 0 ;
wndclass.cbWndExtra= 0 ;
wndclass.hInstance= hInstance ;
wndclass.hIcon= LoadIcon (NULL, IDI_APPLICATION) ;
return 0 ;
}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执行默认的消息处理
}
(1)请仔细阅读该程序,写出该程序的设计思路。
(2)参考上面的代码,使用SDK方式编写一窗口应用程序,能实现简单的画线功能。
a.设计思想
b.程序源代码(要求有详细的注释)
}
void ShowMember()
{
cout<<speed<<" | "<<total<<endl;
}
private:
float speed;
int total;
}
intmain()
{
Vehicle a(120,4);
a.ShowMember();
Vehicleb;
a.ShowMember();
}
TextOut(hdc, 10, 40, strHint, strlen(strHint));
TextOut(hdc, 10, 90, str, strlen(str));
EndPaint(hwnd, &ps);
return 0 ;
case WM_DESTROY://当窗口关闭时产生的消息
PostQuitMessage (0) ;
(a)空栈(b)压入d1
图2-1栈模型
初建栈时,栈顶指针SP指向栈底,如图2-1(a)所示。当向栈内压入一个元素d1时,先向栈顶写入d1,再将SP++,如图2-1(b)所示。再压入一个元素d2时,先向栈顶写入d2,再将SP++,如图2-1(c)所示。可见,栈顶总是用于存放下一个元素。当栈内弹出一个元素d2时,直接执行SP--,然后返回SP中的内容,如图2-1(d)所示。这样,当再次压入新元素时,d2被覆盖。
delta = b*b-4.0*a*c;
if (delta<0.0) return 0;//无根
deltasqrt = sqrt(delta);
if (a!=0.0){
root[0] = (-b + deltasqrt)/(2.0*a);
root[1] = (-b-deltasqrt)/(2.0*a);
wndclass.hCursor= LoadCursor (NULL, IDC_ARROW) ;
wndclass.hbrBackground= (HBRUSH) GetStockObject (WHITE_BRUSH) ;
wndclass.lpszMenuName= NULL ;
wndclass.lpszClassName= "SDKWin";//窗口类名
if (!RegisterClass (&wndclass))//注册窗口
{
MessageBox (NULL, "窗口注册失败!", "HelloWin", 0 CreateWindow ("SDKWin",//窗口类名
"实验1——Windows编程基础",//窗口标题
三、实验题目
1.设计个人信息类CPerson和学生成绩类CScore。其中,CPerson类的数据成员是姓名和学号;CScore类的数据成员除了三门成绩外,还有一个CPerson类对象stu。
2.设计数据操作类CStack,它使用数组来动态存储CScore类对象,并模拟栈的操作:push(压入)与pop(弹出)。栈是一种“FILO”(先进后出)或“LIFO”(后进先出)的存储结构。如图2-1所示,它占用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是固定的,称为栈底;另一个端点是活动的,称为栈顶。操作只能在栈顶进行,建立一个栈先要开辟栈空间,且为了指示栈顶位置还要设定一个指针,称为栈顶指针(图2-1中的SP)。
c.调试分析&运行结果
d.用户使用说明(输入/输出规定)
实验2类和对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方法,能合理指定类中成员的访问权限。
2.学习对象的说明和使用方法。
3.灵活运用类和对象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程序设计。
二、实验知识点概念
类是对同一类事物的抽象描述,其数据成员用于描述该类事物的属性,成员函数完成修改、获取属性值或实现基于属性的某些操作。类不占用存储空间。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占用存储空间。C++中类与结构体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结构体中也可以定义成员函数,也可以指定各个成员的访问权限。两者的唯一差异在于:结构中成员的缺省访问权限是公有的,而类中成员的缺省访问权限是私有的。
Windows程序设计不同于DOS下的程序设计,它是一种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模式,主要是基于消息的。Windows SDK编程主要采用C++/C语言和Windows API进行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
三、实验题目
1.控制台应用程序编写
术语:“控制台应用程序”是一个在仿DOS窗口(控制台窗口)中运行的基于字符的程序,控制台窗口将成为其标准输入和输出装置。由于这种模式的应用程序比Windows程序简单,我们先选择利用Visual C++来建立这样一个应用,这样使得我们可以将精力先投入到学习使用C++编程语言,而不需要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复杂的Windows编程中去。
strA[k][m] = strEdit[j];m++;
}
}
for (i=0; i<3; i++)
a[i] = (float)atof(strA[i]);//将字符串转换成float数值
int n = GetRoot(a[0], a[1], a[2], root);
if (n<1)strcpy(str, "方程无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