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2012年实验室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2年质量管理综合知识试卷

2012年质量管理综合知识试卷

2012年质量管理综合知识试卷D2012年质量管理综合知识试卷姓名:性别: 岗位: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的活动,称之为()。

A.质量管理B. 质量策划C.质量保证D. 质量控制2.按广义质量定义的要求,质量管理教育培训的对象应包括()。

A.高层管理人员B.全体管理技术人员C.质量管理职能部门人员D. 组织范围所有人员3.企业实施方针目标管理时,应注意制定的目标值()。

A.不要高于现有水平B.不要考虑现有水平C.一定要与现有目标水平保持一致 D. 应高于现有水平4.顾客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常不熟悉,因而习惯于和同类产品以前消费经验进行比较,这主要反映了顾客满意的()。

A.主观性B. 层次性C.相对性D. 阶段性5.某企业在其产品的包装上注明所采用的推荐性产品标准,但用户在使用中发现该产品的某项质量特性不符合该推荐性产品标准的要求,则该企业应()。

A.承担全部产品质量责任B.不承担产品质量责任C.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但由于不是强制性标准,因此只承担经济责任D.承担行政责任6.在实施质量管理培训中,以下不属于其基本环节的是()。

A.识别培训需要B. 编制试卷C.提供培训D. 评价培训有效性7.废品损失费应计入()。

A.预防成本B. 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 外部故障成本8.方针目标展开过程中纵向展开时所用的主要方法是()。

A.排列图B. 矩阵图C.系统图D. 网络图9.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对实际的或潜在的总是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A.最佳经济效益B. 最佳秩序C.高度统一性和一致性D. 质量水平的提高10.在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国家()企业在不违反相应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知识竞赛复习题

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知识竞赛复习题

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知识竞赛复习题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 3 个月),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 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 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

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 C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5、蒸馏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

6、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

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9、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

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 ,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

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

17、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等)。

18、无二氧化碳水的制备方法有(煮沸法、曝气法和离子交换法)。

食品质量管理与检测考试 选择题 60题

食品质量管理与检测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中,HACCP是指什么?A.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C. 食品质量控制点D. 食品卫生管理体系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持续改进C. 事后处理D. 全员参与3. 食品检测中,pH值的测定主要用于判断什么?A. 食品的营养成分B. 食品的酸碱度C.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D. 食品的化学成分4.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A. 酵母菌B. 乳酸菌C. 沙门氏菌D. 霉菌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安全第一B. 经济效益C. 随意使用D. 无限制使用6.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7. 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的信息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产日期B. 保质期C. 生产厂家D. 食品配方8.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主要采用哪种方法?A. 生物检测法B. 化学检测法C. 物理检测法D. 微生物检测法9. 食品中的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哪些项目?A. 大肠菌群B. 维生素含量C. 矿物质含量D. 蛋白质含量10. 食品中的营养标签应包括哪些内容?A. 能量值B. 蛋白质含量C. 脂肪含量D. 以上都是11. 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主要采用哪种技术?A. PCR技术B. 色谱技术C. 质谱技术D. 光谱技术12. 食品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3. 食品中的色素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4. 食品中的甜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5. 食品中的酸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6. 食品中的香精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7.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8.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9.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0. 食品中的膨松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1. 食品中的凝固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2. 食品中的漂白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3. 食品中的着色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4. 食品中的调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5. 食品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6. 食品中的增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7.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8.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29.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0. 食品中的膨松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1. 食品中的凝固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2. 食品中的漂白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3. 食品中的着色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4. 食品中的调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5. 食品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6. 食品中的增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7.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8.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39.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0. 食品中的膨松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1. 食品中的凝固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2. 食品中的漂白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3. 食品中的着色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4. 食品中的调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5. 食品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6. 食品中的增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7.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8.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49.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0. 食品中的膨松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1. 食品中的凝固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2. 食品中的漂白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3. 食品中的着色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4. 食品中的调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5. 食品中的防腐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6. 食品中的增味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7. 食品中的增稠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8. 食品中的乳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59.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60. 食品中的膨松剂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增加营养B. 延长保质期C. 改善口感D. 增加色泽1. A2. C3. B4. C5. A6. C7. D8. B9. A10. D11. A12. B13. D14. C15. C16. C17. C18. C19. B20. C21. C22. D23. D24. C25. B26. C27. C28. C29. B30. C31. C32. D33. D34. C35. B36. C37. C38. C39. B40. C41. C42. D43. D44. C45. B46. C47. C48. C49. B51. C52. D53. D54. C55. B56. C57. C58. C59. B60. C。

最全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考试题

最全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考试题

最全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实验室要求记录并形成文件的项目有( )。

A.校准和校准验证工作B.纠正措施C.方法性能规格的建立及确认D.仪器和检测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E.以上全对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以下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其供应合格检验产品的能力B.确保诊疗方案有效实施的检验手段是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任务之一C.学习进修人员不属于培训对象D.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应定期进行评审E.全员参与首先必须全员培训3.临床化学质控品要求:冻干品复溶后的稳定性,2~8℃时一般不应小于( )。

A.24小时B.12小时C.18小时D.36小时E.48小时4.医学实验室认可与工业检测实验室从标本来源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

A.结果解释难度大B.仪器自动化程度高C.标本取材要求高D.标本存在基质效应E.标本数据量大5.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状况。

存在最薄弱的问题是( )。

A.增加检验项目B.引进和更新仪器设备C.提高检验人员技术水平D.改善实验室的工作环境E.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6.经常用计量标准或标准物质对测量仪器进行调整或校准,是为了尽可能消除()。

A.总误差B.人为干扰C.随机误差D.不确定度E.系统误差7.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出现不及格结果时,实验室本身的问题中不应包括( )。

A.技术问题B.书写错误C.单位换算问题D.评价标准E.方法学问题8.室内质量控制图的理论依据是( )。

A.卡方分布B.二项分布C.正态分布D.泊松分布E.偏态分布9.下列对临床化学质控品要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无传染性B.到实验室后有效期应在2年以上C.人血清基质D.瓶间变异小E.添加剂和抑菌剂的数量尽可能少10.10X指的是( )。

A.一个质控结果超过X±3s,为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B.两个连续质控结果同时超过X+2s或X-2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C.同批两个质控结果之差值超过4s,即一个质控结果超过X+2s,另一质控结果超过X-2s,表示存在随机误差D.一个质控品连续的4次测定结果都超过X+1s或X-1s,两个质控品连续2次测定都超过X+1s或X-1s,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E.10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一侧,为违背此规则,表示存在系统误差11.操作过程规范图中的操作点指的是( )。

药品食品检验相关专业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16)

药品食品检验相关专业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16)

药品食品检验相关专业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16)一、判断题1.滴定管读数时,应双手持管,保持不地面垂直。

()【答案】错误2.原料药癿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

()【答案】% 正确3.用浓硫酸配制各种丌同浓度癿硫酸滴定液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

()【答案】正确4.药品癿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

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版药典规定癿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癿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癿限度及允许偏差,幵非真实含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丌超过 102、.0%。

()【答案】错误5.质量好癿药物应该是达到一定癿纯度丏杂质癿含量越少越好。

一般情冴下,在丌影响药物疗效和人体健康癿前提下,允许存在一定限度癿杂质。

()【答案】正确6.光阻法检查丌溶性微粒时,仪器应一年校正一次。

()【答案】错误7.水合氯醛试液应临用新配。

()【答案】错误8.非水滴定法中最常用癿酸性溶剂为冰醋酸,最常用癿碱性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答案】正确9.标示片重戒平均片重 0.30、兊以下癿片剂,其重量差异限度应为±5%。

( )【答案】错误10.精密度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癿相互接近程度。

( )【答案】正确11.强制检定是指对用亍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检测方面癿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检定。

()【答案】错误12.熔点测定法,如有下列情冴者,即判为丌符合规定,初熔前出现严重癿収毛现象,丏过程较长,不正常癿该药品作对照比较后有明显癿差异者。

()【答案】正确13.含量测定有些要求以干燥品计算,如分子中有结晶水则以含结晶水癿分子式计算。

【答案】正确114.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 2~3 个月,但収现有浑浊、収霉戒沉淀等现象时,丌能继续使用。

()【答案】正确15.减少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癿方法为增加平行试验次数。

()【答案】正确16.使用强制检定癿工作计量器具癿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癿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质量基础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2.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

4.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5.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6. “三检制”通常是指:自检、互检、专检。

7. 检验方式有:全检和抽检。

8. 所谓处理质量问题的三现是:现场,现物和现认;9. PDCA循环是指:P:Plan_计划_、D:Do_实施_、C:_Check_检查_,A:_analysis分析。

二、是非题1.“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

(×)2.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标准有关的固有特性。

(×)3.服务是产品类别中的一类。

(√)4.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5.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管理性检查活动。

(×)6.自检、互检、专检这“三检”应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7.质量控制是按照一个设定的标准去实施检验。

(×)8.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

(×)9.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10.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11. 首检就是首件检查:(×)12. 互检就是互相检查:(√)13. 全检就是全数检查:(√)14. 抽检就是抽样检查:(√)15. 免检就是免除检查:(√)三、单选题1.质量是一组固有( A )满足要求的程度。

A.特性B.品质C.行为的特性D.特征2.从适合顾客需要的角度对产品质量下定义被称为( D )。

A.符合性质量B.广义性质量C.满意的质量D.适用性质量3.《产品质量法》于( B )年7月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

食品质量管理与检测考试 选择题 50题

食品质量管理与检测考试 选择题 50题

1. 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中,HACCP代表的是什么?A.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B. 健康分析和关键控制点C. 危害分析和关键步骤D. 健康分析和关键步骤2. 在食品检测中,微生物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B. 检测食品的物理性质C. 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D. 检测食品的化学成分3. 食品标签上必须包含哪些信息?A.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B. 生产厂家和价格C. 食品成分和广告D. 食品颜色和口味4.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外观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5.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6.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通常使用什么方法?A. 色谱法B. 光谱法C. 质谱法D. 电泳法7. 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食品变色C. 导致人体中毒D. 导致食品变味8. 食品中的大肠杆菌检测通常用于什么目的?A. 检测食品的营养价值B. 检测食品的微生物污染C. 检测食品的化学成分D. 检测食品的物理性质9. 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添加剂B. 食品加工过程C. 食品原料D. 食品包装材料10. 食品中的苯并芘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癌症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11. 食品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12. 食品中的镉污染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13. 食品中的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14. 食品中的汞污染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15. 食品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16. 食品中的塑化剂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17. 食品中的双酚A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18. 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盐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19.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20.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21. 食品中的三聚氰胺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22. 食品中的三聚氰胺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23. 食品中的苏丹红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24. 食品中的苏丹红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25. 食品中的孔雀石绿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26. 食品中的孔雀石绿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27. 食品中的瘦肉精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28. 食品中的瘦肉精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29. 食品中的抗生素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30. 食品中的抗生素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31. 食品中的激素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32. 食品中的激素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33. 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主要来源于哪里?A. 食品加工过程B. 食品包装材料C. 环境污染D. 食品运输过程34. 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35. 食品中的辐照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36. 食品中的辐照处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37. 食品中的冷冻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38. 食品中的冷冻处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39. 食品中的干燥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40. 食品中的干燥处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41. 食品中的腌制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42. 食品中的腌制处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43. 食品中的烟熏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44. 食品中的烟熏处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45. 食品中的发酵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46. 食品中的发酵处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47. 食品中的烹饪处理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48. 食品中的烹饪处理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49. 食品中的包装材料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50. 食品中的包装材料主要危害是什么?A. 导致食品变质B. 导致人体中毒C. 导致食品变色D. 导致食品变味答案:1. A2. C3. A4. B5. C6. A7. C8. B9. C10. B11. C12. B13. C14. B15. A16. B17. B18. B19. A20. B21. A22. B23. A24. B25. A26. B27. A28. B29. A30. B31. A32. B33. A34. B35. B36. B37. B38. B39. B40. B41. B42. B43. B44. B45. B46. B47. A48. B49. B50. B。

食品质量管理学习题库(附答案)

食品质量管理学习题库(附答案)

食品质量管理学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缩写为A、TQMB、TQCC、CWOCD、ISO正确答案:B2、CCP的监控方法包括A、温度监测、计时、测定蒸汽压力等B、测定输送带速度,检查产地证明、营养成分分析等C、pH值监测、细菌检验、水活度检测等D、水分含量测定、病原体检验、供应商声明的检查等正确答案:A3、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实验室应开展的工作A、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监测B、成品检验C、HACCP计划和体系的验证D、以上都包括正确答案:D4、以下哪些人员不应参加食品加工A、肝炎B、细菌性痢疾C、受外伤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不包括下面哪一细菌A、肉毒梭菌B、蜡样芽孢杆菌C、韦氏梭菌D、沙门氏菌正确答案:D6、在加工过程中消除金属危害时,加工线上的以下哪项可以作为CCPA、磁铁B、筛选机C、金属探测器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7、全面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是A、质量第一、顾客至上B、用户第一C、安全第一D、质量第一正确答案:A8、下列哪种因素中不可能产生化学危害A、环境中的有机废物B、诺沃克病毒C、生长在谷物上的霉菌D、兽用药品残留正确答案:B9、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谁承担质量管理工作A、工程师和技术人员B、工长C、操作者本人D、专职检验人员正确答案:A10、食品生产企业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并向所在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A、边生产边整改B、保持正常生产C、在三日内停止食品生产活动D、立即停止食品生产活动正确答案:D11、导致乳制品加工中产生危害的最主要来源是A、化学残留B、微生物C、有害的外界物质D、重金属污染正确答案:B12、员工洗手的消毒液一般情况应多长时间检测一次A、50minB、45minC、60minD、30min正确答案:C13、物料存放已超过了规定年限,应A、申请复检B、挑选使用C、监督销毁D、废气不用正确答案:A14、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文件A、重要B、主要C、核心D、支持性正确答案:D15、《食品召回管理办法》中,食品召回的主体是A、食品生产经营者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食品行业协会D、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正确答案:A16、许可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食品生产许可的,申请人在几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生产许可A、5B、3C、2D、1正确答案:D17、按照GMP对物料的定义,不包括A、原料B、辅料C、包装材料D、半成品正确答案:D18、关于GMP,不正确的说法A、是一种起源于药品生产的标准化管理B、是指对于生产环节实行重点控制C、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终产品检验方法D、是在提倡企业产品遭到投诉后再做检验正确答案:D19、下列哪些不属于防腐剂A、苯甲酸及其钠盐B、山梨酸及其钾盐C、丁基羟基茴香醚D、对羟基甲苯正确答案:C20、关于食品加工人员的说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食品加工人员上岗前须进行卫生培训B、食品加工人员手指有明显皮肤损伤未愈合的,可继续从事食品加工工作C、食品加工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D、食品加工人员可将个人使用的水杯带入生产车间正确答案:A2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明确要求,生产用水必须符合以下哪项规定A、GB5749B、GB14881C、GB13271D、GB16330正确答案:A22、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A、质量检验B、工会C、领导D、质量管理办公室正确答案:C23、下列不属于生物性危害的因素是A、抗生素B、寄生虫C、有毒蘑菇D、致病菌正确答案:A24、将速冻蔬菜原料验收环节作为关键控制点,主要是为了控制A、农药残留B、杂质C、寄生虫D、新鲜度正确答案:A25、下列物质中,目前公认是属于致癌物的包括A、亚硝胺B、黄曲霉毒素C、三聚氰胺D、苏丹红正确答案:A26、关于食品生产企业虫害控制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在生产车间操作台上放置粘鼠板B、除虫灭害工作应有相应的记录C、生产车间及仓库应设置纱帘、纱网、防鼠板、防蝇灯、风幕等D、使用各类杀虫剂前,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造成污染正确答案:A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复检机构出具复检结论后A、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B、监管部门可提出复检要求C、初检机构可申请复检D、企业可再次申请复检正确答案:A28、以下哪些不属于生产车间对外口应设置防虫害措施A、暗室B、翻水弯C、风帘D、挡水板正确答案:D29、下列患有哪种疾病的人可以从事食品加工工作?A、活动性肺结核B、伤寒C、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D、以上都不可以正确答案:D30、食品安全标准是A、鼓励性标准B、强制性标准C、自愿性标准D、引导性标准正确答案:B31、GMP对设备的以下哪项未作要求A、运行B、安装C、性能D、安全正确答案:D32、用来证明质量体系符合规定要求并验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的文件称为A、程序B、质量记录C、作业指导书D、质量计划正确答案:B33、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运输食品相关产品的工具和容器无需定时清理B、原料、半成品可码放在一起C、普通照明设施可不加防护直接安装于产品暴露区域D、清洁消毒前后的设备和工器具应分开放置正确答案:D34、HACCP计划可不包括A、HACCP计划所要控制的危害B、已确定危害将得到被控制的关键控制点C、关键限制D、负责执行每个监测程序的人员的培训内容正确答案:D35、引起水俣病的毒性物质是A、硫酸汞B、元素汞C、氯化汞D、甲基汞正确答案:D36、水产品的贮存容器材料一般采用A、不锈钢材料B、镀锌材料C、竹制材料D、木质材料正确答案:A37、关于食品加工人员卫生要求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进入作业区域不应佩戴饰物、手表B、进入作业区域不应染指甲、喷香水但可以化浓妆C、进入作业区域应规范穿着洁净的工作服D、进入作业区域不得携带或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正确答案:B38、质量方针是由企业的()正式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A、质量管理部门B、总经理C、最高管理者D、领导正确答案:C39、食品生产企业的()应当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A、技术人员B、品控人员C、主要负责人D、检验人员正确答案:C40、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都必须进行多长时间一次的体检A、三个月B、每个月C、每半年D、每年正确答案:D41、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核心和灵魂是A、领导作用B、持续改进C、以顾客为关注焦点D、全员参与正确答案:C42、危害识别应基于以下哪些方面A、预备信息和数据B、经验C、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历史数据D、以上全是正确答案:D43、下列不属于化学性危害的因素是A、重金属B、杀虫剂C、立克次氏体D、添加剂正确答案:C44、不属于危害分析时考虑的因素是A、实验室的检测能力B、食品的组成(配方)C、原料的养殖、种植环境D、加工工序的温度正确答案:A45、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是要防止食品生产过程带来的哪些污染A、生物B、化学C、物理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46、关于食品贮存、运输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安全、无害,保持清洁B、防止食品贮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C、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D、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正确答案:D47、下列哪些食品可以依法进行生产A、以回收食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B、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C、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D、以病死的肉类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正确答案:C48、关于食品生产企业培训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食品生产企业应对人员进行培训,可不考试B、食品生产企业应做好培训记录C、当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更新时,应及时开展培训D、应根据食品生产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年度培训计划正确答案:A49、关于食品生产企业厂房和车间的说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配料室与熟制车间可直接相通B、食用农产品的清洗设施按照就近原则设在原辅料区C、产品灌装工序与外包装喷码工序应有效隔离D、清洁作业区与准清洁作业区共同正确答案:C50、包装产品前应根据()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包装要求等,要专人复核A、工艺规程B、批包装指令C、卫生标准操作程序D、批包装记录正确答案:B51、加工人员的人流应A、就近进入B、从高洁净区向低洁净区C、从低洁净区向高洁净区D、成品出口一致正确答案:B52、以下哪项不属于食品的直接接触面A、工作服B、内包装物料C、蓄水池D、包装间传递带正确答案:D53、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中不得添加A、食品添加剂B、食用农产品C、药品D、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正确答案:C54、以下哪项是操作性前提方案是指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所制定的前提方案A、引入的可能性B、在产品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C、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55、以下哪项是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价A、供销商B、供方C、顾客D、需方正确答案:D56、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采购食品添加剂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B、食品添加剂的贮藏应有专人管理C、可根据经验按需添加D、及时清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正确答案:C57、下列做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是A、在辣椒酱中添加苏丹红B、用工业用乙酸勾兑食醋C、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白酒D、焙烤面包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入小苏打正确答案:D58、世界上第一部GMP诞生于A、英国B、美国C、我国D、日本正确答案:B59、下面关于食品安全表述,正确的是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细菌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身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正确答案:B60、在速冻青刀豆加工工艺中,可能产生物理性危害的是A、包装B、冷却C、漂洗D、原料验收正确答案:D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保质期描述正确的是A、保持食品不腐败变质的期限B、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C、保持食品风味的期限D、保持食品营养的期限正确答案:B62、“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以下哪个方面的质量管理的概况A、多方法B、全企业C、全员D、全过程正确答案:C63、在下列速冻蔬菜加工环节中,哪个是关键控制点A、清洗B、包装C、浸泡D、漂烫正确答案:D64、最早发现的能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病毒是A、口蹄疫B、禽流感C、狂犬病D、疯牛病正确答案:A65、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在商品销售给顾客之前,就存在着产品哪些问题A、储存B、人库保管C、包装D、运输正确答案:B66、关于食品生产企业个人卫生设施的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场所或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置更衣室B、生产车间入口及车间内必要处,应按需设置换鞋设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设施C、卫生间不得与食品生产、包装、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D、与消毒设施配套的水龙头开关应为手动式正确答案:D67、食品生产企业,人流、水流和气流的方向是A、从高气流区到低气流区B、从高密度区到低密度区C、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D、从高污染区到低污染区正确答案:C68、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A、每三年B、每两年C、每年D、每五年正确答案:C69、下列哪项在产品配方中不涉及食品安全危害A、柠檬酸含量B、水分活度C、蛋白质含量D、苯甲酸钠正确答案:B70、HACCP的必备程序和前提基础是A、GMP和ISO 9000B、GMP和SSOPC、SSOP和ISO 9000D、ISO 9000和ISO 14000正确答案:B71、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来实现的A、过程B、生产C、人工序D、工艺正确答案:A72、最早在水产品加工中采用HACCP体系的国家是A、日本B、加拿大C、欧共体D、美国正确答案:B73、关于有机磷农药,不正确的说法A、不易为微生物所降解B、大部分不能溶于水C、这一类农药的药效高D、很少有农药毒性残留正确答案:A74、下列不能作为食品原料的物质是A、淀粉B、白砂糖C、鸡精D、吊白块正确答案:D75、ISO 22000标准不适用于以下哪个组织A、运输和仓储经营者B、卫生主管部门C、添加剂D、零售分包商正确答案:B76、建立HACCP验证程序的目的A、验证各CCP的监控、记录、纠偏是否正常进行B、确认HACCP计划对安全危害的控制确实有效C、验证HACCP体系是否正确运行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77、食品生产许可证A、副本不具有法律效力B、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C、正本的法律效力小于副本的法律效力D、正本的法律效力大于副本的法律效力正确答案:B78、确定和完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质量称为A、市场调研质量B、制造质量C、设计质量D、检验质量正确答案:A79、()对食品标签、说明书的内容负责A、行业协会B、生产经营者C、监管部门D、消费者正确答案:B80、下面四个产品不是食品的是A、水果罐头B、人参C、火腿肠D、山楂正确答案:B8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安全()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2012年实验室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周期检定: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对计量器具定期进行的一种后续检定。

2.期间核查:指使用简单适用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可能造成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某些参数,在两次相邻的校准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即确认上次校准时的特性不变。

3.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纠正措施: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5.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的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

二、填空题:
1.强制检定的仪器检定周期为 1 年,非强制性检测的仪器设备自检周期为 1 年。

2.有-50ml用于酸性溶液的容量瓶自检周期为3年,若用于碱式溶液,则该容量瓶自检周期为 1 年。

3.在滴定管检定中,有-B级50ml碱式滴定管,其检定点分别是12.5ml、25ml 、37.5ml 、50ml 。

4.在仪器设备标识中,其中绿色标签表示该仪器合格,黄色标签表示该仪器准
用,红色标签表示该仪器停用。

5.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系指在室温10-30摄氏度以下进行;若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0摄氏度为准。

6.留样检品保存 1 年、进口检品保存 2 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 3 月。

7.计量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为 5 年。

8.滴定液标定工作应由两人同时操作,在同一条件下,每人平行试验三份,每人三份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1% ,两人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0.15% 。

9.工作用菌种应有专人保管,置冰箱中4-8 摄氏度保存。

10.修约前的数字为4.16584,修约后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4.16 。

三、判断题
1.菌种接种后,原有的菌种应灭菌后废弃。

( √)
2.试验室有毒化学试剂用完后应无害化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
3.标准规定中水分不得过10%,测得结果为6.4%。

(×)
4.直接配制滴定液时,应采用基准试剂。

(√)
5.当标定与使用时的室温相差超过10摄氏度,应加温度校正值或重标定。

(√)
6.按操作规程检验结果可疑,经别人复核未发现异常,发出报告后经委托单位等提出后才发现的,
按检验差错事故分类应定为事故。

(×)
7.“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万分之一。

(×)
8.当事人对药检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以自收到药品检验报告书7个工作日内提出复
验申请。

(√)
9.接收检品检验必须留样,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

(√)
10.对有掺杂、掺假嫌疑的药品用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进行药品检验并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
定药品质量依据的,应由我所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报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执行。

(√)
四、简答题
1.简述仪器应遵守那些规则?
答:1.计量仪器设备要每年定期由技术室送计量所进行校正和校正后方可使用。

2.所用仪器要定期维护保养(每年)
3.非计量仪器也要定期校正。

4.设备必须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检查,使用后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所有仪器设备须有专人保管,除酚有权使用外,其他人不得使用仪器。

6.发现所用仪器出现问题时及时报告室主任组织维修,并有维修记录。

2.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何处理?
答:1.一般情况下,因异常情况中途停止检测均应重新进行。

2.少数检品其质量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或短期内基本上不改变的在报室主任批准后备案。

检验可继续进行,但在中途检验期间要按照规定注意检品的保存(如低温、避光等)
3.检验人员因伤等原因不能继续工作的,全部检验工作应由他人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