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问答题参考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

化学需氧量1. 某分析人员量取浓度为0.25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0.00ml,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时,用去硫代硫酸钠溶液10.08ml,该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 mol/L.答案:0.02482. 氯离子含量大于 mg/L的废水即为高氯废水。
答案:10003. 用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时,假设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那么在酸化前应先参加4%溶液将其分解。
假设水样中不存在亚硝酸盐,那么可不加该试剂。
答案:叠氮化钠4.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HJ/T132-2003〕中的K值表示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的样品氧量与法测定的样品氧量的值。
答案:重铬酸盐比5.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的过程中,参加0.05mol/L高锰酸钾溶液10.00ml并摇匀后,将碘量瓶立即放入水沸水溶中加热 min〔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沸水溶液面要反响溶液的液面。
答案:60 高于6. 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水样须在性介质中,加热回流 h。
答案:强酸 27. 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假设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较多而干扰测定时,可参加去除。
答案:硫酸汞8. 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在消解体系中参加的助催化剂是与。
答案:硫酸铝钾钼酸铵9. 用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时,加热消解完毕,取出加热管。
后,再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同时做实验。
答案:冷却空白10. 欲保存用于测定COD的水样,须参加,使PH 。
答案:硫酸 <211 .快速密闭催化消解法测定高氯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时,假设出现沉淀,说明使用的浓度不够,应适当提高其使用浓度。
答案:掩蔽剂二、判断题1. 1%淀粉溶液可按如下步骤配制,称取.1.0g可溶性淀粉后,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先将1.0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
环境监测部分简答题

环境监测部分简答题第一篇:环境监测部分简答题环境监测部分简答题(上届答案)一·地表水质方案的制定:①收集资料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体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
②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a.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口及受潮汐影响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监测断面。
b.饮用水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浏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c.饮用水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以及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
d.监测断面的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直河流。
e.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要求有明显岸边标志。
③采样及检测技术④结果表达和质量控制二·修正碘量法:*叠氮化钠修正法:消除亚硝酸盐离子干扰2NaN3+H2SO4=2NH3+Na2SO4NH3+HNO2 = N2O+N2+H2O高锰酸钾修正法:排除Fe2+干扰;明矾絮凝修正法:消除颜色、藻类及悬浮物等的干扰;硫酸铜-氨基磺酸絮凝修正法:排除活性污泥等悬浮物干扰。
三·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与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区别,影响方法准确度的因素。
区别:四氯汞钾—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是较经典的方法,灵敏、可靠,但吸收液四氯汞钾毒性大。
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避免了使用毒性大的四氯汞钾吸收液。
影响因素:①温度、酸度,显色时间等因素影响显色反应;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操作条件保持一致②氮氧化物、臭氧及锰、铁、铬等离子对测定有干扰——采集后放置片刻,臭氧自行分解——加入磷酸和EDTA可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第二篇:环境监测简答题三、问答题1、简述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人员考核参考试题及答案(实验室篇)

环境监测人员考核参考试题及答案(实验室篇)包含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和计算题仅供参考部分试题如下: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硝酸2.电化学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_______ 极。
答案:阳阴3.正式滴定操作前,应将滴定管调至“0”刻度以上约0.5CnI 处,并停留l~2min,然后调节液面位置;停留l~2min的目的是为了o每次滴定最好从“0”刻度或接近“0”刻度开始,这既是为了保证有足够量的溶液供滴定使用,又是为了O答案:使附在管上部的溶液流下减小(平行)滴定误差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是指能与水蒸气一并蒸出的酚类化合物,定义为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出口取样,一级标准挥发酚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_____ mg/Lo答案:二0.55.《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中萃取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________________ mg∕L,测定上P艮为mg∕L o答案:0.00030.046.水样的PH值最好现场测定。
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摄氏度,并在采样后 _________ h之内进行测定。
答案:6二、判断题1.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二级标准。
O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标准氢电极是参考电极的一级标准。
2.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值,计算过程中应保留5位有效数字,报出结果应取4位有效数字。
O答案:正确3.滴定终点与滴定反应的理论终点不一定完全相符。
()答案:正确4.重量法测定水中的悬浮物是一种近似方法,只具有相对评价意义。
O答案:正确5.高镒酸盐指数可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因为高镒酸盐指数只能氧化一部分有机物,所以高镒酸盐指数不能作为理论需氧量或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D. 所有以上选项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大气污染物B. 水质参数C. 土壤重金属D. 人口密度3. 环境监测中,哪个参数通常用来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A. pH值B. 溶解氧C. 氮、磷含量D. 悬浮固体4. 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方法通常包括哪些?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采样C. 遥感监测D. 所有以上选项5. 环境监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大气污染物的监测结果?A. 风速和风向B. 温度和湿度C. 地形和地貌D. 所有以上选项6. 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指标?A. 有机污染物B. 重金属含量C. 微生物活性D. 所有以上选项7.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有哪些?A. 统计分析B. 趋势分析C.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8. 环境监测中,生物监测法通常用于评估哪些类型的污染?A. 化学污染B. 生物污染C. 放射性污染D. 物理污染9. 环境监测中,噪声污染的监测指标通常包括哪些?A. 声压级B. 声强C. 声频D. 所有以上选项10. 环境监测结果如何帮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A. 确定污染源B. 评估污染程度C. 制定污染控制措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1. D2. D3. C4. D5. D6. D7. D8. B9. A10. D。
环境实验试题及答案解析

环境实验试题及答案解析1. 简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并解释其适用性。
答案: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瞬时采样法和时间加权平均采样法。
瞬时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相对稳定的环境,可以快速获取某一时刻的污染物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采样法则适用于污染物浓度波动较大的环境,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多次采样,计算平均值,以反映污染物的平均水平。
2. 如何确定环境监测的监测频率?答案:确定环境监测的监测频率需要考虑污染物的特性、环境条件、监测目的和法规要求。
例如,对于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的污染物,监测频率应较高;对于季节性变化明显的污染物,监测频率应在变化期间增加。
3. 列举三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并说明其来源。
答案: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包括:- 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化肥使用和城市垃圾。
-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溶剂使用和汽车尾气。
- 颗粒物(PM2.5和PM10):主要来源于燃煤、交通排放和沙尘暴。
4. 描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步骤包括:- 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
- 收集相关环境数据和资料。
- 识别潜在的环境影响。
- 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 提出减缓措施和建议。
-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进行公众参与和沟通。
- 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提交审批。
5. 解释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的区别。
答案:环境质量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或含量设定的限制值。
排放标准则是指为了控制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对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设定的限制值。
环境质量标准关注的是受体(如空气、水体)的保护,而排放标准关注的是污染源的控制。
6. 简述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答案: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化学分析:如滴定法、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
- 仪器分析: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
- 生物监测:如生物累积法和生物毒性测试。
- 物理监测:如声级计测量噪声和辐射监测仪测量辐射。
环境监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套完整版

环境监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套完整版环境监测试题答卷及参考答案套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 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A. 了解环境污染状况B. 预测环境污染趋势C. 制定环境标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个污染物不属于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氨气D. 酸雨答案:C3. 水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指标表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A. 化学需氧量B. 生物需氧量C. 总氮D. 总磷答案:D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环境监测中的采样方法?()A. 水质采样B. 气体采样C. 土壤采样D. 遥感监测答案:D5.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A. 采样B. 分析测试C. 数据处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环境监测按照监测对象可分为______监测、______监测、______监测和______监测。
答案:大气、水、土壤、噪声7. 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物监测、遥感监测8.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9. 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代表性、均匀性、可比性、经济性三、判断题1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
()答案:正确11.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对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正确12. 环境监测中,采样点的数量越多,监测结果越准确。
()答案:错误13.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只需要在分析测试环节进行。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4. 简述环境监测的作用。
答案:环境监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环境污染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预测环境污染趋势,为环境规划提供参考。
(3)制定和修订环境标准,为环境法规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4)评估环境治理效果,为环境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人员考核参考试题及答案(实验室篇一)

环境监测人员考核参考试题及答案(实验室篇一)包含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和计算题仅供参考1.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时,若水样中铁离子W30mg∕L,应在临滴定前加入25OnIg或加入数毫升,以掩蔽铁离子。
答案:氟化钠三乙醇胺2.测定环境空气PMlO和PM2.5,采样点应避开及o如果测定交通枢纽处PMlo和PM2.5,采样点应布置在距人行道边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
答案:污染源、障碍物,外侧Im3.《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HJ601—2011)适用于测定地表水和工业废水中的甲醛,但不适用于测定答案:印染废水4.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甲醛,对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工业废水样品进行预蒸储时,向100ml试样中补加InI水,为的是防止有机物含量高的水样在蒸至最后时,有机物在硫酸介质中发生而影响甲醛的测定。
答案:15炭化现象5.《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7484—1987)中所有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纯试剂,所用水为水或水。
答案:分析去离子无氟蒸储6.恒温恒湿箱(室)内空气温度在__________ 范围内可调,控温精度±1七,箱(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o恒温恒湿箱(室)可连续工作。
答案:(15~30)℃,(50±5)%二、判断题1.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在缓冲溶液中加入镁盐,是为了使含镁较低的水样在滴定时终点更明显。
O答案:正确2.EDTA滴定法批量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可以在各试样中加入缓冲溶液及辂黑T完毕后,再逐个进行滴定。
O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加入缓冲溶液及辂黑T后不能放置,应立即滴定,以防止辂黑T氧化和碳酸钙沉淀产生。
3.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如用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其载气流速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小。
O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吹气速度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流速不宜过快或过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1、pH
(1)为什么在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
答:测量水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方法是,用试棒点取水样在pH试纸上,而不应直接将pH 试纸插入待测水样中。
这是因为pH试纸的显色机理本质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当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水样中时,大量的水样溶液将pH试纸本身所含的显色剂稀释了,冲淡了,从而影响显色的色度造成度数误差。
(2)测定溶液pH值时为什么要先用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定位?玻璃电极使用前为什么要处理?
答:用pH缓冲溶液标定是为了消除不对称电位的影响。
因为干玻璃电极不显示pH效应,只有经过水化的玻璃电极才显示pH效应,玻璃电极经浸泡24小时以上,就可形成稳定的水化层,使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在一定温度下与试液的pH值成线性关系,因此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或0.1N盐酸中浸泡24小时以上.
(3)为何测pH时要按从稀到浓的次序测定?
答:因为后面一个始终浓度大于前面一个,所以要是用pH电极测试稀溶液后再放到浓的里,影响不大。
但要是从浓到稀,电极从浓溶液带出的残液进入稀溶液,电极上的残液将影响稀溶液的测试结果。
2、溶解氧:
(1)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空气中氧的干扰?
答:溶解氧采样时,应是水溢流,且碘量瓶上不能附有气泡,采样瓶需要水封。
在固定溶解氧、吸取溶液等的过程中,应将移液管插入水面下。
(2)在配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所用的蒸馏水为何要先煮沸并冷却后才能使用?
答:赶出水中溶解氧。
空白试验时有时空白值过大,正常的空白值为1-2滴,若超过此数表明蒸馏水制备过久,可能其中溶解了较多的氧,KI会与氧发生反应产生I2,同时蒸馏水中的氧本身也会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发生反应,这两方面都会增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量使空白值过大:4I- + 4H+ + 4 O2 = 2 I2 + 2H2O
2S2O32- + O2 = 2SO42- +2S↓
因此每次标定时均应使用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将蒸馏水重新煮沸10min,冷却后使用,这样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3)溶液被滴定至淡黄色,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这时才可以加入淀粉指示剂?
答:溶液为淡黄色时说明I2消耗殆尽,接近终点。
淀粉指示剂的加入要在近终点时加入是因为若加入过早,因碘释放慢,终点会迟后,使滴定结果产生误差。
(4)为什么通过滴定I2可计算出DO的含量?
根据原理解释。
3、浊度
(1)浊度的测定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
答:水中应无碎屑和易沉颗粒,如所用器皿不清洁,或水中有溶解的气泡和有色物质时干扰测定。
(2)有时会加入少许生物抑制剂,起何作用?
答:抑制水样中藻类等生物的生长。
4、COD
(1)为什么要测定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而还原性物质主要为有机化合物,因此,化学需氧量是判断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主要综合指标,同时它还是我国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2)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过程中,硫酸汞和硫酸—硫酸银各起什么作用?
答: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
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一下,再行测定。
硫酸—硫酸银起催化作用及提供酸性环境。
实验二
1、铬
(1)用于测定铬的玻璃器皿可以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吗,为什么?
用于测定铬的玻璃器皿不应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
因为残留在玻璃器皿上的重铬酸
钾会影响Cr6+的含量的测定。
(2)Cr6+的最佳显色酸度是什么,显色温度和显色时间对其显色有何影响?
Cr6+与显色剂的显色反应一般控制酸度在0.05-0.3mol/L(1/2H2SO4)范围,以0.2mol/L 时显色最好。
显色前,水样应调至中性。
显色温度和放置时间对显色有影响,在15℃时,5-15min 颜色即可稳定。
2、铁
(1)试验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各批试剂的铁含量如不同,每新配一次试液,都需重新绘制校准曲线。
②含CN-或S2-的水样酸化时,必须小心进行,因为会产生有毒气体。
③若水样含铁量较高,可适当稀释;浓度低时可换用30mm 或50mm 的比色皿。
等…
(2)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亚铁离子在pH3---9 之间的溶液中与邻菲啰啉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是510nm,用还原剂(如盐酸羟胺)将高铁离子还原,可测高铁离子及总
铁含量。
实验三
(1)在蒸馏比色测定氨氮时,为什么要调节水样的pH在7.4左右?pH偏高或偏低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使水样为微碱性,便于氨氮以氨的形式释放出来。
NH4+ + OH- = NH3·H2O (1)
NH3·H2O + H+ = NH4+ + H2O (2)
pH高时,意味着OH-多,发生反应(1),离子态氨氮向游离氨转化,pH值低时,意味
着H+多,发生反应(2),游离氨向离子态氨氮转化。
即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
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
所以pH偏高和偏低均不利于氨氮的测定,使测定结果偏低。
补充说明:当水样在标准条件下,可被蒸馏出并在滴定时能与酸反应的物质均干扰测定,如挥发性胺类,尿素和氯胺等,则将使测定结果偏高。
(2)为什么采用蒸馏法进行预处理?
在测定氨氮时,水样的预处理包括絮凝沉淀法和蒸馏法,较清洁的水样的预处理用絮凝沉淀法。
蒸馏的目的是为了使水样中的NH3和NH4+转化成氨形式,用硼酸作为吸收液。
蒸馏还可以排除水样中其他物质,干扰物质的存在通常会影响显色,使测量数值与实际值有误差。
实验五
1、噪声测定过程中有哪些干扰因素,如何消除这些干扰因素?
(1)反射声的消除:当测量现场附近物体的尺寸大于声波的波长时,物体就会对声波产生反射。
为避免对测量的影响,应使这种物体远离声源及传声器(315 m 以上)或在选择测点时尽可能使噪声源的直达声大于反射声10 dB 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反射声的叠加可忽略不计。
(2)风力影响的消除:风本身是一种噪声,因此最好在无风天气测量。
测量时,风力< 4 级(515 m),可用防风罩套住传声器;风力> 4 级,则不宜进行测量。
(3)振动和颤动噪声的消除:在操作噪声仪时应轻拿轻放,特别是在按启动键时,应避免振动引起的电脉冲造成测量瞬时值偏离。
另外,倍频程声压级120 dB 以上的强噪声可引起测量仪器机壳振动,这种振动传导给传声器会引起颤噪声。
为避免颤噪声的干扰,可将测量仪器与噪声场隔离,即用长电缆连接传声器和声级计主体。
(4)人为噪声的消除:围观噪声仪(很多同学一起测量时),可造成测量值偏高。
遇此情况应暂停监测,带同学远离后,再行监测。
其他参考各自测点的情况。
实验六
(1)为什么分液漏斗的活塞上不得涂沫油性润滑剂?
答:分液漏斗的活塞不得涂抹凡士林防漏,因为凡士林溶于四氯化碳会给实验结果带来误差。
(2)当含有大量的铬和锡过量的其他氧化性离子以及氰化物硫化物和有机物时,是否会对铜的测定产生干扰?如何去除?
答:会产生干扰。
加入亚硫酸使铬酸盐和络合的铬离子还原,可以避免铬的干扰。
加入盐酸羟胺溶液(盐酸羟胺溶液的体积最多可达20mL),可以消除锡和其他氧化性离子的干扰。
通过消解过程可以除去氰化物硫化物和有机物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