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供给及肥力水平研究

合集下载

天津市水稻田土壤养分与施肥情况调研分析

天津市水稻田土壤养分与施肥情况调研分析

天津市水稻田土壤养分与施肥情况调研分析郑育锁;张鑫;常华;张滈;肖波【摘要】2018年4月,在天津市主要水稻种植区域选择18个代表点,通过采集土样和理化指标检测、施肥情况调查,并与2008年土壤检测、农户施肥调查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水稻田土壤肥力处于中高水平,10年来,pH值降低0.2,有机质提高1.4 g·kg-1,水溶性盐提高0.97 g·kg-1,全氮降低0.1 g·kg-1,有效磷增加14.1 mg·kg-1,速效钾增加14 mg·kg1;天津市水稻施肥水平提高明显,平均施氮磷钾纯养分总量减少18.9 kg·hm-2,纯氮增加2.7 kg·hm-2,五氧化二磷减少51 kg·hm-2,氧化钾增加29.4 kg·hm-2.施肥成本平均减少600元·hm-2,有效降低了施肥量,施肥结构不断调整;最后,针对水稻田土壤养分状况和施肥现状,提出了水稻田施肥原则和建议措施.【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25)009【总页数】5页(P63-67)【关键词】水稻;土壤养分;施肥;调研【作者】郑育锁;张鑫;常华;张滈;肖波【作者单位】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061;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061;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天津300061;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061;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施肥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水稻增产的贡献率为35.4%[1]。

水稻施肥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和品质,不合理的肥料施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土壤结构恶化,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农业面源污染[2-3]。

为此,通过调研种植大户水稻施肥现状和投入产出情况,为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供依据。

大荔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大荔枣园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i
ve
l
l
ua
t
et
hes
o
i
lf
e
r
t
i
l
i
t
i
t
ua
t
i
ono
fj
u
ubeo
r
cha
r
dso
c
cur
r
i
ngi
nDa
l
i.
Ther
e
su
l
t
sshowed
yeva
ys
j
t
ha
ts
o
i
lpH hadsma
l
lva
r
i
a
t
i
onswh
i
l
eso
i
lnu
tri源自entcont
en
t
shads
i
i
f
i
c
an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要:为探究大荔县冬枣产区土壤肥力状况,采集了 303 个 有 代 表 性 枣 园 土 壤 样 品,测 定 了 土 壤
pH、有机质、硝态 N、铵态 N、碱解 N、有效 P、速效 K、有效 Fe、有效 Mn、有效 Zn、有效 Cu 等指标,
1.
3 研究方法
地统 计 学 是 一 种 以 区 域 化 变 量 理 论 为 基 础,以
成本及土壤本身的 时 空 变 异 性 等 因 素,最 好 的 方 法
半方差函数为主要 工 具,揭 示 属 性 变 量 在 空 间 上 的

我国土壤肥力现状与施肥

我国土壤肥力现状与施肥

我国土壤肥力现状与施肥我国土壤肥力现状与施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无法取代的第一产业。

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保证人类生产的延续,才能有其他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在化肥应用于农业生产之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农家肥和扩大耕地面积来促进作物增产。

化肥问世以后,由于其养分含量高,使用方便,从而使农业形成了偏施化学肥料的习惯,局部地区已造成土壤板结、质量退化,有机质含量不足,保水保肥透气性能下降,中低产田日渐扩大,江河湖泊水域富营养化,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

农田氮素向大气迁移,破坏了臭氧层,从而引起自然灾害频发。

硝酸盐随食物进入人体,可形成致癌和致突变的亚硝基化合物,据日本调查,日本因摄入人体的硝酸盐比美国高4-7倍,其患胃癌和肝癌死亡率约为美国的608倍。

据中国国家计划生育研究所张树成研究员1981-1996年期间的256份报告结果表明,我国男性精子质量呈下降之势,其原因是食用大量施用单纯化肥的食物所致。

水体富营养化,不仅破坏了水生态系统和水功能,还直接影响人畜饮水安全,威胁人类健康和水产养殖以及工业供水。

除此以外,偏施单质化肥,其危害还表现为:1、单质化肥当季利用率低,并呈下降趋势。

全国化肥网实验结果分析,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氮肥为30%-35%、磷肥为10%-20%、钾肥为35%-50%。

从各地资料看,化肥肥效从每kg增产粮食15-25kg,降为5-8kg。

2、长期单纯施用单质化肥,使土壤微生物被抑制,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化肥残留,造成土壤板结,透水性、透气性和吸光性变差,保肥能力降低。

3、单质化肥利用率低和易造成土壤板结的缺点,淋溶、挥发、径流和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不仅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污染,而且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单纯施用化肥,其增产效果已近极限,致使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加重了农民负担。

农业,作为人类的第一产业,其发展是一具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到现在已有数千上万年的历史。

从十九世纪开始,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农业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农田开始投入大量的外源化学物质(如化肥、农药等),一方面成倍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另一方面加深了农业生态系统对外源物质和能量的依存关系,导致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壤、水体和农产品受到污染,威胁到人类自身健康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新疆伊犁河谷农田土壤肥力评价与调控研究

新疆伊犁河谷农田土壤肥力评价与调控研究

新疆伊犁河谷农田土壤肥力评价与调控研究新疆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其伊犁河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农业发展的加快和耕地规模的扩大,农田土壤肥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的土壤肥力较低。

由于地处干旱少雨的内陆地区,该地区的土壤普遍干燥贫瘠,土壤肥力较低。

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少,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土壤酸碱度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其次,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

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主要以一季冬小麦和夏秋玉米为主,轮作体系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土壤养分补充措施。

长期的单一种植制度导致了土壤中的养分枯竭,土壤酸化和盐碱化问题逐渐增加。

此外,农民在种植过程中过度依赖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失去平衡,进一步影响了土壤肥力。

针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农田土壤肥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评价与调控举措。

首先,应该加强对土壤肥力的评价研究。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酸碱度等指标,为后续的施肥调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需要加强土壤肥力的调控研究。

一方面,可以通过精准施肥的手段,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合理制定施肥方案,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施肥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引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补充土壤中缺乏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肥力。

此外,应该加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

通过推广轮作体系,合理安排不同作物的种植顺序,使土壤能够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避免养分的过度耗损。

同时,可以引入间作和套种的方式,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此外,农民的土地管理意识也需要提高。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土壤肥力管理的认识,倡导绿色种植理念,减少化肥的过度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保护和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

综上所述,新疆伊犁河谷农田土壤肥力的评价与调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土壤营养研究报告

土壤营养研究报告

土壤营养研究报告
土壤营养是指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利用情况,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营养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分析:通过采集土壤样品,经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测定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如氮、磷、钾、钙、镁等。

通过分析各种元素的含量及其比值,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潜在的限制因素。

2.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评价:土壤中的养分并不都能被植物有效利用,有些元素可能以不同形式存在,例如氮可以以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

通过分析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有效性,可以评估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

3. 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土壤养分的含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变化。

通过对不同时间点和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4. 土壤肥力评定:根据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性质,结合植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

通过评定土壤肥力,可以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5. 土壤养分与植物生长关系研究:土壤养分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土壤养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可以了解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以及养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为
优化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土壤营养研究报告主要涉及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有效性、时空变化,土壤肥力评定以及土壤养分与植物生长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研究内容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阳县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

安阳县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

河南农业2016年第7期(上)点取样,采样深度并均匀混合风干,结合当地实际,确定采样点总数量。

在各采样记载种植制度、种植作物种类、产量水平、施肥情况、土种名称和按上述方法和项目要求,全县共确定采样点6 400个,均匀2 600多个,分别化验每个土壤样品的土壤pH 值、有机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中微量元素等土壤养分。

分析方法安阳县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建议安阳县农业局 李岩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涉及1.08亿hm 2;在长株潭地区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涉及11.33万hm 2;在新疆、甘肃等6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农膜回收利用示范,约涉及80万hm 2。

三、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措施研究要控制我国土壤污染,首先要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和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各种污染源的管理和建设,与此同时,对已污染土壤要采取各种治理、修复手段和控制措施,污染状况详查,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

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另外,《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即将出台。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关于土壤污染法律。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土壤环境保护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了土壤环境保护法规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以及相应的专家组。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法律前已初步形成总体实施方案。

(三)实施土壤修复工程国家将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污染土壤修复。

(四)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国家将强化土壤环境监管职能,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管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投入品乱用、滥用问题,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和处理处置活动,以防止造成新的土壤污染。

农田土壤肥力检验流程及有效养分评估

农田土壤肥力检验流程及有效养分评估

农田土壤肥力检验流程及有效养分评估农田土壤肥力检验流程及有效养分评估农田土壤肥力检验是农田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以及土壤的酸碱性等指标,从而为农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农田土壤肥力检验的流程,并对有效养分的评估方法进行讨论。

一、农田土壤肥力检验流程1.采样:选取代表性的农田土壤样品进行采集。

一般来说,样品的采集应该选择在同一地块同一深度下的土壤,避免不同深度和地点的土壤混合在一起。

采样时应该使用清洁的工具和容器,并避免手部直接接触土壤样品,以免样品受到污染。

2.标记:对采集到的土壤样品进行标识,包括地点、深度、采样时间等信息,方便后期进行分析和比对。

3.预处理: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干燥、研磨等。

通常情况下,土壤样品需要通过自然干燥或者低温烘干的方式使其含水量达到一定标准。

此外,对于较大部分的土壤样品,还需要进行机械粉碎,通过筛网将其分为不同的颗粒大小。

4.化学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包括测定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可交换性阳离子(如钾、钠、镁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含量等。

这些分析可以通过常规的实验手段进行,如pH测定、光谱仪分析等。

5.数据分析:根据化学分析的结果,综合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

根据土壤肥力状态可以进行判定是否需要施加化肥或者进行有机肥料的补充。

二、有效养分评估方法有效养分是指土壤中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的养分。

评估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有助于农民合理施肥,减少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1.动态砷酸盐法:该方法适用于研究磷(P)的有效性。

砷酸盐能够与土壤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无机磷的砷酸盐盐,并能够在土壤水溶液中形成所谓砷酸盐矿。

2.电解法:电解法是评价土壤中钾(K)和钠(Na)的有效性的常用方法。

通过加入一定浓度的电解液,将土壤中的钾和钠转变成水溶性离子,然后用试剂进行分析。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
土壤肥力的定义是指土壤中能够为植物提供营养的能力。

它是确定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
也是决定土壤肥沃度程度的重要标志。

确定土壤肥力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

1.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最常用的评价土壤肥力的方法,主要是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
含量,包括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含量、有机盐含量和pH值等。

这些元素有助于确定土
壤的肥力,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这些元素的含量,来判断土壤的肥力水平。

2.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是研究土壤肥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判断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
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主要是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的量及其产物,从而确定它们为植物提
供养分的能力。

3.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指的是通过测定土壤的结构、结实性、含水率、孔隙度等来判断
其肥力的方法。

利用这些物理因素,可以识别出容许植物生长的潜力。

确定土壤肥力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进行土壤分析,以了解土壤的最终肥力。

只有全面准确地分析土壤的肥力,才能找到合适的耕作和施
肥方案,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养分供给及肥力水平研究1 项目区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土壤养分动态演分析,从1998年至2003年,共在项目实施的八个市,选择40多个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土壤养分动态分析。

土壤养分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对比值,一般选择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化验数据(简称普查期,下同),代表1980至1985年期间各地土壤养分值。

第二个比较时期,选在土壤养分动态监测点建立初期(1990至1995年,简称90年代初,下同)各地土壤养分定位监测值。

1.1 安庆区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选择望江、怀宁、潜山、太湖、宿松等县进行分析研究。

1.1.1 望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

望江1号(A-99-11)概况:监测点设在望江县新桥乡团结村,代表类型为渗黄水平,有机质24.9g/kg,全氮1.69g/kg,速效磷8.6mg/g,速效钾75mg/kg。

80年代早稻产量能达到6000公斤/公顷,晚稻产量能有6750公斤/吨,油菜1050公斤/吨。

用1998至2000年定位监测数据作比较分析,其养分变化为有机质30.7g/kg,比普查期高23%;全氮1.60g/kg,与普查期相同;速效磷19.3mg/g,比普查期增加125%;速效钾50mg/kg,比普查期降低50%。

目前肥力水平比普查期略有上升,水稻产量增至9750公斤/吨,突出表现在磷素和有机质增加,而钾素大幅度减少。

普查期该土壤速效磷最大值也就13.8 mg/g,而现状平均值增加了一个等级;普查期该土壤速效钾最大值129 mg/g,平均有效钾在稍缺钾范畴,现状缺钾明显减产。

近5年养分动态变化,有机质减少,速效磷和钾明显增大,氮素呈升高趋势,水稻产量提高到10500公斤/吨水平。

增加秸秆还田量,适量减少磷肥和高产需钾高投入是平衡施肥的要点。

望江2号点监测结果1.1.2 怀宁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

怀宁1号点监测点(A-99-06)设在皖河乡长青村,沙泥田,砂质壤土。

代力水平,有机质22.0g/kg,全氮1.28g/kg,速效磷4.0mg/g,速效钾42mg/kg。

以怀宁1号点监测点为主,结合2、3号点的分析,近5年养分动态变化:有机质22.5 g/kg,呈区域略减,水解氮156mg/kg较高,全氮含量1.56 g/kg中等并呈上升趋势。

与普查期相比,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慢升高。

目前肥力水平仍在中等,增加速效化肥投入,分次追肥是平衡施肥的要点。

1.1.3 潜山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

潜山1号点监测点设在王河,地貌为河相冲积平原,代表面积14.6万亩,为潴育型水稻土,砂泥田土属。

代表区域内种植作物为油菜、水稻。

水稻单产6825 kg/hm2(375 kg/ 亩)。

土壤养分及肥力动态分析: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评定,该类型为中低肥力水平,有机质20.9g/kg,全氮1.22g/kg,速效磷10.0mg/g,全磷0.129%,速效钾50mg/kg,全钾2.36%。

用1998至2000年定位监测数据作比较分析,有机质16.5g/kg,比普查期减少21%;碱解氮146 mg/kg;速效磷13.5mg/g,比普查期增加35%;速效钾24.3mg/kg,比普查期降低48.7%。

近5年土壤养分动态变化,有机质呈有升有降,水解氮较高,全氮含量中等。

土壤有效磷逐年有一些变化,但总体水平与与土壤普查期相似;土壤有效硼在极缺范围,土壤有效锌也在临界值范围。

该类型缺钾除土壤母质因素外,近年有机肥用量不足,秸秆还田量减少是重要因素。

平衡施肥应增加速效磷和钾化肥的投入,针对不同作物施锌、补硼也是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

1.1.4 太湖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

概况:河相冲积平原,水稻土。

代表区域内种植作物为油菜、双季稻。

早稻单产4350 kg/hm2(290 kg/ 亩),中稻单产9450 kg/hm2(630 kg/ 亩),油菜单产1950kg/hm2(136kg/ 亩),。

1.1.5 宿松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点。

概况:长江冲积平原,复兴镇石坝村灰泥土。

代表区域内种植作物为油菜、棉花。

1.1.8 AHX23-23,桐城市监测点,土壤类型为潮砂泥田,肥力中等,种植方式为绿肥/1.1.9 A-99-05,桐城县老梅科技示范园,马肝泥田,粉砂质粘土。

1.2合肥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选肥东、肥西等县进行研究。

概况:肥东县梁元乡罗岗,马肝田种植油菜2200 kg/hm2、水稻7600 kg/hm2;肥东县草庙乡顺兴,马肝田种植油菜1678 kg/hm2、水稻7107kg/hm2。

肥西县花岗乡青阳,黄白土田种植油菜1800 kg/hm2、水稻6000—6750 kg/hm2。

1.2.1 肥东县1号,A-99-01A,肥东县梁园乡罗岗村,马肝田,砂质壤土;1.3 六安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选裕安、金安区和寿县、霍邱等县进行分析研究。

1.3.1 裕安区监测点,AHX23-06,土壤类型为马肝土,代表面积178.1 万亩,肥力较低,种植模式油菜—麻类。

1.4巢湖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根据全区23个定位监测点(代表土种16个)的土壤养分动态分析,有机质平均21.9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增加2.4 g/kg,增幅12%,其中10个监测点的有机质增加,13个略有减少;全氮平均1.34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一般持平,其中9个监测点增加,14个减少;全磷在0.25—0.58 g/kg之间,平均0.34 g/kg,增幅10.5%;速效磷平均12.9mg/kg,相比增加7.0mg/kg,增幅118.6%,有22个点上升;全钾在11.0—18.0g/kg之间,平均13.0g/kg,减少3.9g/kg,降幅23.1%,所有点全部下降;速效钾平均74.9mg/kg,减少56.0mg/kg,减幅在42.8%,但也有4个点上升,其余19个点均下降;土壤酸碱性有89%的点下降。

分县(区)建监测点的养分动态情况,选无为、含山、居巢、和县等进行分析研究如下:1.4.1 居巢区1号,AHX23-04,黄白土田,代表面积654万亩,肥力中等,根据居巢区1990、1991年该区5个监测点化验分析,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数据对比,土壤有机质平均(多点两年平均,下同)含量22.0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高15.8%;全氮1.22 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高6.1%;速效磷11.7mg/kg, 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高95.0%;速效钾111.4mg/kg, 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高8.2%。

经过前期大量施肥,土壤有效磷的增长明显加快是90年代土壤养分变化的最大特点。

无为县1号,AHX23-05,油砂泥土,代表面积97万计,肥力中等,种植模式油1.5亳州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选涡阳、蒙城等县进行分析研究。

1.5.1 涡阳县监测点,代表面积346.4万亩,白姜土,肥力中等,种植制度小麦—玉米/大豆。

小麦—玉米。

1.6阜阳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选国家级监测点AHX23-09进行分析研究。

土壤类型为砂土,代表面积19万亩,肥力中等,种植制度小麦—1.7滁州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选明光市国家级监测点AHX23-07进行分析研究。

代表面积166.5万亩,马肝土,肥力中等,种植制度小麦—大豆。

1.8淮北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淮北市共选建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主点11个,辅点45个。

其中,淮北市郊区25万亩;濉溪县设主点8个,辅点40个,分别代表潮土类型的淤土地、两合土、沙土、黑土、黄土地、白淌土、青白土地。

土壤肥力监测分析化验项目有: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土壤速效氮、磷、钾等9项。

选1987和1996年监测结果(表)比较,分析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如下:1.8.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

选择监测的七个类型土壤,在9年中平均土壤容重比较下降了0.13g/cm3,孔隙度增加了4.8%。

总体趋势为,经过农业种植培肥,土壤结构有所改善,水、气、热因素进一步协调。

1.8.21.8.31.8.41.9 宣城区域土壤养分定位监测与动态分析。

选县等进行分析研究。

2 项目区土壤养分现状与地力评价研究土壤在人为耕种的影响下,土壤养分与肥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种植集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结构调整,不同土壤、不同区域之间肥力差异愈来愈大。

科学的分析和确定农田的土壤养分供给量及肥力水平,才能实现农业种植平衡施肥。

根据区域养分现状调查结果分析,项目区土壤养分呈现出较强的规律变化。

研究和分析土壤养分元素的变化,对目前耕地地力做出客观评价,为大田平衡施肥提供依据。

2.1 居巢区土壤养分现状与评价依据1999、2000和2001年的分区土壤养分调查数据,结合该县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结果,对主要耕种土壤肥力分析评定如下:2.1.1 上位粘盘马肝土有机质的平均值18.9g/kg,四等;全氮1.01g/kg四等;速效磷19.8mg/kg,三等;速效钾87.96mg/kg,四等。

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有机质增加8.0g/kg,全氮增加0.11g/kg,速效磷增加14.8mg/kg,速效钾减少5.24mg/kg。

该类型的土壤养分中除速效磷较高外,其它均中等偏低。

2.1.2 马肝土有机质的平均值15.9g/kg,四等;全氮0.97g/kg四等;速效磷14.3mg/kg,三等;速效钾89.2mg/kg,四等。

该类型与上位粘盘马肝土养分等级相同,但土壤养分值均低,其中速效钾较80年代有明显降低。

2.1.3 上位粘盘黄白土有机质的平均值16.5g/kg,四等;全氮0.92g/kg四等;速效磷16.5mg/kg,三等;速效钾84.5mg/kg,四等。

2.1.4 黄白土有机质的平均值16.4g/kg,四等;全氮 1.00g/kg四等;速效磷14.4mg/kg,三等;速效钾71.3mg/kg,四等。

2.1.5 马肝田有机质的平均值15.1g/kg,四等;全氮0.95g/kg四等;速效磷13.4mg/kg,三等;速效钾70.8mg/kg,四等。

在下属黄土母质上发育的以上5个土壤类型,近年农业种植投入水平也类似,土壤肥力水平基本相同。

不同年份,由于采样区域的变化,养分值之间有一定差异。

在同母质土壤中,平衡施肥的配方应充分考虑区域养分的变化。

2.2 庐江县土壤养分现状与评价依据2000、2001和2003年的分区土壤养分调查数据,结合该县1987年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结果,对主要耕种土壤类型肥力分析评定如下:2.2.1 砂泥田面积约公顷,有机质统计值20.9 g/kg三等,比全县平均值高2.4 g/kg;全氮 1.27 g/kg三等,比全县高 0.11 g/kg;速效磷16.5 mg/kg三等,比全县高1.0 mg/kg;速效钾48.96 mg/kg为五等,比全县低-2.6 mg/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