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有效磷 速效钾 缓效钾 (mg/kg) (mg/kg) (mg/kg)
>40
>200
>500
20-40
150-200 400-500
10-20
100-150 300-400
5-10
50-100 200-300
3-5
30-50 100-200
<3
<30
<100
速效氮 mg/kg >150 120-150 90-120 60-90 30-60 <30
0.2-1.0 0.5-1.0 5.0-15 0.15-0.2 4.5-10
1.0-1.8 1.0-3.0 15-30
0.2-0.3 10-20
>1.8
>3.0
>30
>0.3
>20
25-70
300-500 50-100 1.0-2.0
<25
<300
<50
>2.0
有效铜 有效锌 有效锰 有效钼 有效铁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0.1
<0.3
<1.0
<0.1
<2.5
0.1-0.2 0.3-0.5 1.0-5.0 0.1-0.15 2.5-4.5
中微量元
素
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有效硅 有效硫 有效钙 有效镁 有效硼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230
>30
>1000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土壤中养分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于合理施肥和种植作物。
土壤养分等级的划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氮素等级分级标准。
1. 低氮土壤,土壤中全氮含量低于0.15%。
2. 中氮土壤,土壤中全氮含量在0.15%~0.3%之间。
3. 高氮土壤,土壤中全氮含量高于0.3%。
二、磷素等级分级标准。
1. 低磷土壤,土壤中全磷含量低于5mg/kg。
2. 中磷土壤,土壤中全磷含量在5mg/kg~20mg/kg之间。
3. 高磷土壤,土壤中全磷含量高于20mg/kg。
三、钾素等级分级标准。
1. 低钾土壤,土壤中全钾含量低于0.2%。
2. 中钾土壤,土壤中全钾含量在0.2%~0.6%之间。
3. 高钾土壤,土壤中全钾含量高于0.6%。
四、有机质等级分级标准。
1. 低有机质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1%。
2. 中有机质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在1%~3%之间。
3. 高有机质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于3%。
五、PH值等级分级标准。
1. 酸性土壤,土壤PH值低于6.5。
2. 中性土壤,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3. 碱性土壤,土壤PH值高于7.5。
六、微量元素等级分级标准。
1. 缺乏土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农作物生长需要。
2. 适宜土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
3. 过量土壤,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农作物生长需要。
以上是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的相关内容,不同等级的土壤需要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重视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科学施肥,合理种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而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评价土壤的养分含量,制定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以便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工作。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包括有机质、氮、磷、钾等多个指标,下面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养分之一,它对土壤的肥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的肥力水平。
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高有机质土壤、中有机质土壤和低有机质土壤三个级别。
高有机质土壤通常具有良好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适宜种植作物;中有机质土壤肥力一般,可通过施肥和耕作改良;低有机质土壤肥力较差,需要加强有机质的补充和土壤改良。
其次,氮、磷、钾是土壤中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它们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
根据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养分丰富土壤、养分适中土壤和养分贫瘠土壤三个级别。
养分丰富土壤通常具有较高的氮、磷、钾含量,适宜种植高产作物;养分适中土壤氮、磷、钾含量适中,适宜种植一般作物;养分贫瘠土壤氮、磷、钾含量较低,需要加强施肥和土壤改良。
除了有机质、氮、磷、钾外,土壤养分分级标准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养分指标,如钙、镁、硫等。
这些养分对于植物生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也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和分类标准。
总的来说,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是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它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工作,为合理施肥、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了解和掌握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土壤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综上所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科学施肥、合理种植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的学习和应用,为农业生产和土壤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可以帮助农民、研究人员和农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土壤管理建议。
下面是一个包含最全的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1.土壤全氮土壤全氮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氮含量。
根据土壤全氮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氮土壤:全氮含量大于1.6%-中等氮土壤:全氮含量在1.0%至1.6%之间-中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在0.6%至1.0%之间-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在0.2%至0.6%之间-极低氮土壤:全氮含量小于0.2%2.土壤全磷土壤全磷是另一个重要的养分指标。
土壤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磷含量。
根据土壤全磷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高磷土壤:全磷含量大于0.4%-中等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2%至0.4%之间-中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1%至0.2%之间-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在0.05%至0.1%之间-极低磷土壤:全磷含量小于0.05%3.土壤全钾土壤全钾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全钾含量。
根据土壤全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钾土壤:全钾含量大于6g/kg- 中等钾土壤:全钾含量在3g/kg至6g/kg之间- 中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在1g/kg至3g/kg之间- 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在0.5g/kg至1g/kg之间- 极低钾土壤:全钾含量小于0.5g/kg4. 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是衡量土壤养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养分丰富的土壤通常有较高的可溶钾含量。
根据土壤1mol/L盐酸可溶钾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土壤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大于250mg/kg- 中等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150mg/kg至250mg/kg之间- 中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100mg/kg至150mg/kg之间- 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在50mg/kg至100mg/kg之间- 极低可溶钾土壤:可溶钾含量小于50mg/kg5.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影响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酸性土壤:pH小于5.5-中等酸性土壤:pH在5.5至6.5之间-中性土壤:pH在6.5至7.5之间-碱性土壤:pH大于7.5以上是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土壤养分等级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酸碱度分级pH值频率%强酸<4.5酸性 4.5-5.5微酸 5.5-6.5中性 6.5-7.5碱性>7.5容重分级容重(g/cm3频率%过松<1.00适宜 1.00-1.25偏紧 1.25-1.35紧实 1.35-1.45过紧实 1.45-1.55坚实>1.55CEC分级CEC(cmol/k频率%一级>20.0二级15.4-20.0三级10.5-15.4四级 6.2-10.5五级<6.2有效磷(mg/速效钾(mg/缓效钾(mg/kg)养分分级有机质(g/k全氮(g/kg)一级>40>2>40>200>500二级30-40 1.5-220-40150-200400-500三级20-301-1.510-20100-150300-400四级10-200.75-15-1050-100200-300五级6-100.5-0.753-530-50100-200六级<6<0.5<3<30<100中微量元素分级有效硅(mg/有效硫(mg/有效钙(mg/有效镁(mg/有效硼(mg/有效铜(mg/一级>230>30>1000>300<0.2<0.1二级115-23016-30700-1000200-3000.2-0.50.1-0.2三级70-115<16500-700100-2000.5-1.00.2-1.0四级25-70300-50050-100 1.0-2.0 1.0-1.8五级<25<300<50>2.0>1.8有效锌(mg/有效锰(mg/有效钼(mg/有效铁(mg/kg)<0.3<1.0<0.1<2.50.3-0.5 1.0-5.00.1-0.15 2.5-4.50.5-1.0 5.0-150.15-0.2 4.5-101.0-3.015-300.2-0.310-20>3.0>30>0.3>20。
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网站发布内容)

农业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破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表1 土壤pH值分级注:按2.5: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mg/kg)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mg/kg)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meq/100g土)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最全土壤养分分级评价指标及体系

土壤养分评价分级指标
表1 pH值分级
注:按: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
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
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
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
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是土壤中供植物生长的养料,对于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养分的含量和分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对土壤养分进行科学的分级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一、氮素。
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根据土壤氮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氮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氮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氮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氮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二、磷素。
磷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根系生长和开花结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土壤磷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磷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磷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磷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磷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三、钾素。
钾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对植物的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提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土壤钾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钾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钾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钾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钾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四、微量元素。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铁、锰、锌、铜等。
根据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可将土壤微量元素分为充足、适中和缺乏三个级别。
充足级别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高,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适中级别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适中,能够满足大部分植物的生长需求,缺乏级别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低,不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求。
总结,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是对土壤中养分含量进行科学评价和划分的依据,它能够为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对土壤养分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级,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是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
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参照这个标准进行测试分析,以
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情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氮(N)、氧(O)、
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铜(Cu)、锌
(Zn)、硼(B)、钼(Mo)、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
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破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
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叶的腐化变质及各
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
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
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等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表1 土壤pH值分级
注:按:1水土比例浸拌土壤,pH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测定。
表2 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含量分级
注:有机质测定为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氮测定为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为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速效钾测定为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
表3 中量元素养分临界值(mg/kg)
注:有效钙和有效镁即交换性钙、镁,测定方法为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有效硫测定为磷酸盐-醋酸提取,硫酸钡比浊。
表4 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分级(mg/kg)
注:铁、锰、铜、锌分析方法均为DTPA溶液浸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钼的分析方法为草酸-草酸铵浸提—极谱法;硼的分析方法为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表5 阳离子交换量分级(meq/100g土)
注: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为EDTA-铵盐浸提,蒸馏滴定法。
山西云大中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