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等级标准

合集下载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星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室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三、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注:各指标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例如有机质“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2、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特点和各养分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参考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养分各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土壤肥力是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适应性和支持能力的综合表现。

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等。

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适宜度和植物所需养分的供应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1.土壤pH值土壤pH值是反映土壤酸碱程度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土壤中许多重要的化学过程和养分的有效性。

通常认为,pH值在6.0-7.5之间的土壤是最适宜植物生长的。

当土壤pH低于6.0时,土壤过酸,会影响植物对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而当土壤pH高于7.5时,土壤过碱,会导致一些微量元素的毒害。

2.有机质含量3.养分含量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重要元素,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评价土壤肥力的养分含量主要是通过分析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一般认为,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大于0.15%,全磷含量大于0.02%,交换性钾含量大于0.2%为肥沃土壤。

如果养分含量低于这些标准,则表示土壤肥力较低。

4.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的排列方式和颗粒团聚状态,它对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和水分的保持能力有重要影响。

土壤结构好的特点是团聚体分布均匀,孔隙空间适中,有利于根系的穿透和水分的渗透。

评价土壤结构一般可以通过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和颗粒团聚状态来判断,结构良好的土壤被认为是肥沃的。

5.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对植物根系起到供水的作用,同时还影响溶解态养分的迁移和利用。

评价土壤水分一般可以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黏粒含量来进行。

土壤含水量在25%以上为湿润土壤,15-25%为适度湿润土壤,低于15%为干旱土壤。

土壤黏粒含量越高,土壤保水能力越好。

综上所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为土壤肥力改良和植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肥力标准

土壤肥力标准

土壤肥力标准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供应能力,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土壤肥力标准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依据,对于科学施肥、合理调控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

1. 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磷素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钾素是植物的调节元素。

土壤中这些养分的含量越丰富,土壤肥力越高。

2. 土壤pH值。

土壤的pH值是指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pH值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

3.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养分,对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强。

二、土壤肥力标准的制定。

1. 土壤肥力标准的依据。

土壤肥力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作物种类、土壤类型等因素,结合土壤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科学制定合理的标准。

2. 土壤肥力标准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可以将土壤肥力标准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优质土壤、良好土壤、中等土壤、较差土壤等,以便于科学施肥和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三、土壤肥力标准的应用。

1.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标准,科学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针对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2. 合理调控土壤肥力。

通过合理的耕作措施,如轮作、深翻、覆盖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水平,保持土壤肥力的稳定。

3. 土壤肥力监测。

定期对土壤进行肥力监测,及时了解土壤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科学施肥和合理调控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四、结语。

土壤肥力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土壤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农户朋友们能够重视土壤肥力标准,科学施肥,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共同促进农业的发展。

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土壤肥力等级区分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表1 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二者合称有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主要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有效态的钙(Ca)、镁(Mg)、硫(S)为土壤中存在的,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且能够被吸收利用的中量元素养分,其分级标准共有五级,且五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表2 土壤中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如下:表3 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分级标准广义的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同时不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所以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要素。

因此土壤肥力除了养分指标之外,还包括其它物理、化学指标,部分指标分级标准如下:二、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土壤肥力分级

土壤肥力分级

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养分分为以下级别(如下表)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是费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氮、氧、氢、磷、钾、钙、镁、硫、铁、锰、钼、锌、铜、硼、氯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碳、氢、氧、硫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三、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或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共四个指标,各项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2、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特点和养分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参考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养分各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3、土壤综合养分指数计算计算每个评价地块的养分综合指数,采用加法模型:,式中:I代表地块养分综合指数,Fi=第i个指标分值,Wi=第i个指标的权重。

4、北京市土壤养分等级划分规则根据各指标的评分值和指标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得到的养分综合指数,依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等级划分规则(表3)将土壤养分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共5个等级注:综合评分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不含,如有“高”等级中,”95-75”,且小于9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土壤肥力分级指标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推荐的土壤肥力分级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以下级别(见下表)。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不同成分的含星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若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而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索。

包括碳(C)、氮(N)、氧(O)、氢(H)、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室的C、H、O、S及微量元索,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三、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1、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评分规则北京市土壤养分分等定级评价选择土壤有机质、全氮(N)或碱解氮(N)、有效磷(P)和速效钾(K)共4个指标,各指标的评分规则如表1所示。

注:各指标数值分级区间的分界点包含关系均为下(限)含上(限)不含,例如有机质“高”等级中,“25-20”表示“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25的区间值”,其他类同。

2、北京市土壤养分指标权重根据北京市土壤养分特点和各养分指标在土壤肥力构成中的贡献,参考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确定北京市土壤养分各参评指标权重值(表2)。

土壤肥力标准

土壤肥力标准

土壤肥力标准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中所含养分的丰富程度,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土壤肥力标准是指根据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的丰富程度,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和分类的标准。

根据土壤肥力标准,可以科学合理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肥力标准的分类。

根据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土壤肥力可以分为贫瘠土壤、中等肥力土壤和肥沃土壤三个等级。

贫瘠土壤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较低,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限制;中等肥力土壤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适中,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肥沃土壤是指土壤中养分含量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

二、土壤肥力标准的评价指标。

1. 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一种重要养分,它对土壤的肥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可以反映土壤肥力的丰富程度。

2. 土壤全氮含量,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氮含量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3. 土壤速效磷含量,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可以反映土壤中磷的供应情况。

4. 土壤速效钾含量,钾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之一,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可以反映土壤中钾的供应情况。

5. 土壤PH值,土壤PH值可以反映土壤的酸碱程度,对于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发育有不同的影响。

6.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含量的丰富程度也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土壤肥力标准的意义。

1. 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的评价结果,可以科学合理地施肥,避免盲目施肥造成养分的浪费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2. 提高产量,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养分的供应,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保护环境,科学施肥可以避免养分的过量积累和土壤的酸碱度失衡,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四、土壤肥力标准的应用。

1. 农田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的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土壤地力等级划分

土壤地力等级划分

土壤地力等级划分
土壤地力是指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适宜程度,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

土壤地力等级是按照土壤的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进行划分的,分为一至六级。

一级土壤地力为最高等级,表示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非常优良,适宜各类作物生长,产量高,品质好;二级土壤地力表示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良好,适宜大部分农作物生长,产量一般;三级土壤地力表示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较好,适宜一部分农作物生长,产量较低;四级土壤地力表示土壤肥力一般,农业生产能力较低,适宜种植少量的农作物,产量低;五级土壤地力表示土壤肥力差,农业生产能力很低,只适宜种植特定的农作物,产量非常低;六级土壤地力为最低等级,表示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能力极低,基本不能种植农作物。

划分土壤地力等级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选址、规划、管理和评价农业生产,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