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运算
二年级数学下第五单非同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第五单非同级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重视情境的创设“数学源于生活”。
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
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感悟与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2、突出算理,分清运算顺序。
学生刚学习两步计算式题时,对运算顺序较难理解,往往难以灵活运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算法。
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引导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使学生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第二个问题,则引导学生直接列出综合算式,帮助学生联系数量关系理解其运算顺序。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
第一个问题解决“乘加混合”,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但第二个问题“乘减混合”,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的认识组织产生认知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坚持让学生在列出算式后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注重了思维的表述,又让学生明白要先算乘法的道理。
注意对同类题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纳出含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
3.重视对错误的诊断及矫正。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辨析。
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是(1)格式问题:等号的对齐;(2)运算顺序:学生在理解了运算顺序之后,有些前面是减法、加法后面是乘法的混合算式,学生往往是将后面的结果写在前面。
通过(1)强调算法: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2)针对出现的错误情况展示,进行纠错。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D.31.4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A.B.C.D.3.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则第(5)堆三角形的个数为()A、14B、15C、16D、174.要使3□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A.9 B.6 C.0 D.3 5.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同级运算的顺序

同级运算的顺序
同级运算指的是拥有相同运算优先级的运算符,在进行计算时需要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计算。
以下是同级运算的顺序列表:
1. 乘法和除法
在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时,应该先进行乘法,然后再进行除法。
如
果有多个乘法和除法需要计算,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 加法和减法
在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时,应该先进行加法,然后再进行减法。
如
果有多个加法和减法需要计算,应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3. 指数运算
指数运算的优先级最高,需要首先进行计算。
如果存在多个指数运算,应该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进行计算。
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如果遇到括号,需要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如
果括号内还有同级运算,则按照上述顺序进行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语言或者不同运算器的同级运算顺序可能会有所
不同,因此在进行具体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运算的顺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小学5年级分数地四则混合运算习题大全

四则混合计算(一)同级运算:只含有同级的运算(只含有加减或者乘除的运算).运算顺序从左至右。
例如:12+23-23 12×23÷32(二)不同级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如:12+45×5 12-45÷5(三)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是小括号—中括号—括号外。
例如:12×[35-(35+4)÷3](四)四则运算中的简便运算。
1、加法(1)加法结合律:a+b+c=(a+c)+b在连加算式中.可以把任何两个和为整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加数先加起来.再与其他加数相加。
例如:75+94+957212+998+2+88 =(75+72)+(94+95) =(12+88)+(998+2)=1+1 =100+1000(2)多加要减:在加法算式中.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凑成整整十数、整百数.后用和减去所凑的数。
例如:549+199 =549+200-1 =749-12、减法(1)连减:a-b-c=a-(b+c)在连减算式中.可把后几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去减。
例如:149—98—2 2- 75-72=149—(98+2) =2-(75+72)(2)多减要加:在减法算式中.可以先把减数凑成整整十数、整百数再减.然后加上所凑数。
例如:456-198=456-200+2 =256+23、乘法(1)乘法结合律:a ×b ×c=(a ×c)×b在连乘的算式中.可以先把任何两个积为整数、整十数、整百数的因数先乘起来.再于其他数相乘。
例如:75×94×14×16938×25×4 =(75×14)×(94×169) =38×(25×4) = 10×41=38×100(2)乘法分配律:a ×b ±a ×c=a ×(b ±c )在求两积之和(差)的算式上.如果两积有相同的因数.可以先把不同因数相加(减).再以相同的一个因数相乘。
整数巧算

四年级整数巧算同学们,在整数巧算中有很多计算方法需要掌握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需要掌握的知识吧!一、常用巧算方法四则混合运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 注意:加减同为第一级运算,乘除同为第二级运算.1.同级运算时,可以带符号搬家,改变运算顺序。
【注意】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
2.同级运算可以去(添)括号:加、减法去(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要变号。
乘、除法去(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要变号。
3.在计算过程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是灵活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运算律有:(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5)乘法分配律: a(b+c)=ab+ac (反过来就是提取公因数)(6)减法(括号)的性质:a-b-c=a-(b+c)(7)除法的性质:a÷(b×c)=a÷b÷c(a+b) ÷c=a÷c+b÷c(a-b) ÷c=a÷c-b÷c和不变的规律: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积不变的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商不变的规律:如果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4.把整数拆分成几个数的和或差;把整数拆分成几个数的乘积。
常用技巧:凑整法、提公因数法二、整数巧算的题型题型一:同级运算-----带符号搬家例1 计算这两道题(1)325+46-125+54 (2)100÷9×81÷25训练巩固:计算(1)152—19—13+19+223—32 (2)360÷39×78÷90题型二:同级运算------可以去(添)括号方法:加、减法去(添)括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去(添)括号后要变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级运算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级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同级运算”。
具体包括: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同级运算的计算。
教学目标:1. 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同级运算。
2. 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计算。
3. 能够正确进行同级运算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明确同级运算的定义。
2. 掌握同级运算的顺序,避免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3.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熟练掌握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提问:混合运算中,加减法和乘除法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它们有什么样的顺序?3.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级运算。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同级运算的概念,明确同级运算的定义。
2. 讲解同级运算的顺序,强调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3. 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同级运算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计算,加深理解。
4. 总结同级运算的注意事项,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细心,避免出现错误。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
2.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其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同级运算的概念和顺序。
2. 强调同级运算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
板书设计:一、导入1. 回顾混合运算的顺序2. 引出同级运算二、新课讲解1. 同级运算的概念2. 同级运算的顺序3. 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4. 注意事项三、课堂练习1. 独立完成练习题2. 解答问题3. 分析错误,提出改进意见四、课堂小结1. 复述同级运算的概念和顺序2. 强调同级运算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3. 鼓励课后自主练习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同级运算的计算方法。
四则运算的规定

四则运算的规定作者:林灵来源:《小学生学习指导_趣味课堂·中年级》2020年第02期生活中有很多规定,如“红灯停,绿灯行”“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等,四则运算像生活一样,也有一些规定。
一、同级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也就是说,只含有加减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例1:300+50-250只含有加、减两种运算,这两种运算属于同级运算,所以一般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300+50-250=350-250=100例2:400÷2x5只含有除、乘两种运算,这两种运算属于同级运算,所以一般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400~2x5=200x5=1000二、多级运算。
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含有多级运算,既含有加减法又含有乘除法,应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即“先乘除,后加减”。
例3:600-300÷6×5含有减法,也含有除法、乘法。
计算时应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减法。
600-300÷6×5=600-50×5=600-250=350三、含括号的运算。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几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
计算时,应该先把括号里面的式子按照前面所说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和括号外面的数按照同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例4:30×[45+ (200-150)]含有小括号、中括号,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30×[45+ (200-150)]=30×[45+50]=30×95=2850同学们在进行四则运算时,也要遵守如上“规定”,才不会“违反交通规则”哟。
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

【借题发挥】
1.列式计算:
(1) 的 除以1.85与 的差,商是多少?
(2)78比一个数的 少6,求这个数.
2.一个工程队必须住三天内完成一项,第一天完成了工程总量的 ,第二天完成了工程总量的 ,问两天一共完成了工程总量的几分之几?第三天应该完成工程总量的几分之几?
1.计算 得根据是()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分配律.
2.计算 的结果是()
A. ; B. ; C. ; D.以上都错误.
3. 与 的和,再减去 所得的差是()
A. ; B. ; C. ; D.1.75.
4.六(3)班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有28人,是全班人数的 还多一人,全班人数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4) ; (5) ; (6) .
【例6】计算: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借题发挥】
1.计算: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随堂练习】
1.计算: =.
2.计算: =.
3.计算: =.
4. .
5. 与 的和等于一个数的 ,则这个数是.
6.若一个数减去 的差是6.2,则这个数是.
7.某商店运来一批彩色电视机,其中液晶彩电有48台,等离子彩电的台数比液晶彩电的台数少了 ,则共运来两种电视机台.
8.一条公路已经筑好了全程的 ,还剩下 千米没有筑好,这条公路全长千米.
总结同级运算法则

总结同级运算法则在数学中,同级运算法则是指在运算中优先级相同的运算符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本文将总结同级运算法则的常见规则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规则同级运算法则遵循以下基本规则:1.从左到右计算:同级运算法则一般采用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即先计算左边的运算,再计算右边的运算。
2.优先级相同:同级运算法则只适用于优先级相同的运算符。
如果存在不同优先级的运算符,应该根据运算符的优先级顺序进行计算。
3.结合律:同级运算法则中的运算符一般都满足结合律,即运算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左结合或右结合。
二、常见同级运算法则1. 加法和减法运算加法和减法运算是最基本的同级运算法则之一。
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3 + 5 - 2,先计算加法运算,得到8 - 2,最后结果为6。
2. 乘法和除法运算乘法和除法运算是同级运算法则中优先级较高的运算符。
在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时,同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10 / 2 * 3,先计算除法运算,得到5 * 3,最后结果为15。
3. 指数运算指数运算是同级运算法则中优先级最高的运算符。
在进行指数运算时,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表达式2 ^ 3 ^ 2,先计算内层的指数运算,得到2 ^ 9,最后结果为512。
三、注意事项在应用同级运算法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括号优先:如果表达式中存在括号,应优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然后再进行同级运算。
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优先级,使其和同级运算法则不同。
2.复杂运算:同级运算法则适用于简单的数值计算,对于复杂的运算,可能需要更复杂的运算规则和算法。
3.精度问题:在进行同级运算时,需要注意计算精度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浮点数运算的情况。
浮点数的计算可能存在舍入误差,可能需要采用合适的算法和计算库来处理。
四、总结同级运算法则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规则之一,用来约定优先级相同的运算符的计算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柏县妥甸小学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2016.4.13备课周次第7周备课地点二年级备课室教学内容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课时一课时主备人谢燕参备人王蕊杨华梅李应荣陶菊香课型新授教法引导学法合作
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学习只包含不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能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个人修改意
见
一、复习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6÷3×2= 15+10-8=
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12
12+7=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
=7+12
=19
追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
4×3+7 7+(4×3)
=12+7 =7+12
=19 =19
追问:
问题:1. 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2. 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 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 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5.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应用反馈(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
们按什么顺序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
来
问题:
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知识?对
混合运算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4×3+7 7+4×3
=12+7 =7+12
=19 =19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集体修改意见课后反思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