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程门立雪(2)

合集下载

5、《程门立雪》资料

5、《程门立雪》资料

地说:“老师,您正在休息,我们怎么 能惊动您呢!”
程老师听了,心想:……
学了课文,我想告诉大家:……
5 程 门 立 雪
上页答案:
1、程颐老师 2、站立在雪地中 3、杨时和一个同学 4、不打扰老师休息
程门立雪:
程:指程颐。意思是杨时和同学 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现比喻 尊敬师长、求学心切和尊敬老师的 学生。ຫໍສະໝຸດ chéng 程 门立

chéng
程 宋 尊 默
sòng
zūn

疼 慈 祥 容
téng

xiáng
róng
尊敬 争论 尽〔jǐn〕快
问题 慈祥 面容 诚恳 请教 等候 心疼 惊动
一声不响 大雪纷飞
学习目标:
5 程 门 立 雪
1、“程”指谁?
2、“立雪”是什么意思?
3、谁在程门立雪?
4、为什么要立雪?
老师这里有几组姐妹字,你能给它们 找朋友吗?

杨(
扬(
) 宋(
) 林(
) 著(
) 都(
) 敬(
) 警(



jīng
吃惊 惊讶 惊奇
xǏng
醒了 醒目 清醒
sònɡ
宋朝 宋代 姓宋
rónɡ
容易 笑容 宽容

消息 气息 休息

着急 急忙 紧急

题目 问题 话题
j Ǐn
尽快 尽早 尽量
默地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候着。
杨时和他的同学是怎样的人?从哪 里可以看出来?
杨时和他的同学是爱学习、非常尊敬 老师的人。
1、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专门去请 教程颐老师。 2、杨时看到老师睡着了,就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一 边默默地背书,一边静静地等候着。

5《程门立雪》公开课教案

5《程门立雪》公开课教案

《程门立雪》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程门立雪》。

(2)理解《程门立雪》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程门立雪》。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程门立雪》。

(2)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深入解读《程门立雪》的文化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程门立雪》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程门立雪》,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程门立雪》的文化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程门立雪》,体会作品韵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程门立雪》。

2. 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3. 深入了解《程门立雪》的文化内涵,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和背诵《程门立雪》,正确使用生字词,并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能够深入解读《程门立雪》的文化内涵,并学会欣赏古典文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表现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尊敬师长、诚实守信的品质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

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儿污泥。

①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

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②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

它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

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

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

③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

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

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它。

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选自俄国的叶·诺索夫的《白公鹅》,有删改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慢条斯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耀武扬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句子】画“”的句子中连用三个语气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特点】这只白公鹅有什么特点?请根据画“”的句子来分析。

5、程门立雪2课时

5、程门立雪2课时
主备教师:段春梅时间:2012年2月10日
课题
5、程门立雪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认、会写8个汉字:惊、醒、宋、容、尽、息、急、题及以下词语:惊动、大雪纷飞、面容、尽快、急忙、问题。
学习偏旁“酉”。
2、能正确流利教学
难点
会写8个汉字及以下词语:惊动、大雪纷飞、面容、尽快、急忙、问题。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齐读课文。
3、简介成语故事
二、书写生字。
1、先自由读生字:惊、醒、宋、容、尽、息、急、题
2、去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再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同桌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
4、老师讲解每个生字的重点笔画并在填字格中的位置。
惊:右窄左宽,竖心旁要写得稍靠左,还要注意它的笔顺,左边“京”字上中下各部分要对齐。
醒:左边“酉”不要少写中间的一横。教师示范写“醒”字部首和“题”字。(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宋:宝盖头要定位好,下面“木”字的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容:注意下面“谷”的“八”要压在横中线上,“口”字居中。
息:注意第五笔“一”要写在横中线上,下面“心”字的位置要摆好,上下对正。
5、学生书空。
6、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单个指导。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
2、读课文、讲故事。
板书设计:
5、程门立雪
惊醒宋容尽息急题
教学反思:

15个中国古代小故事100字(最新)

15个中国古代小故事100字(最新)

1.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2.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ZUO)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

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

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3.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创新阅读专项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创新阅读专项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创新阅读专项古诗文阅读(一)春望[唐]杜甫国破①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②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③欲不胜④簪⑤。

【注释】①破:沦陷。

②烽火:这里指战争。

③浑:简直。

④胜:能承受。

⑤簪(zān):一种束发的首饰。

1.从题目上看,这首诗是作者在______(季节)的时候写的。

2.从“草木深”三个字可以看出长安城的现状是()A.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B.草木繁茂,一片生机。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4.诗中反映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的最后一句,作者通过描写______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_____和______,更加体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 _的思想感情。

(二)程门立雪杨时见①程颐于洛,时盖②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③,时与游酢侍立④不去。

颐既⑤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见:拜见。

②盖:大约。

③瞑坐:打瞌睡。

④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

⑤既:已经。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颐偶瞑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杨时与游酢在欣赏程家的雪景。

B.杨时与游酢想拜见程颐,又担心打扰程颐休息。

C.杨时与游酢没有经过程颐允许,不敢擅自离开。

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名著阅读(一)黛玉葬花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

2020春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题(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20春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题(五)-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五)姓名考号成绩一、看拼音写词语。

zǐ sè wǎn xiáǒu rán pì rú()()()()mí màn qiān bǐ yōng yǒu chú chòu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牺牲.(shēnɡ) 善.(shàn)良仇.(cóu)恨B.呻.(shēn)吟誓.(shì)言蜿.(wān)蜒C.罪恶.(wù) 失.(shī)败毁.(huǐ)灭D.隧.道(suì)水缸.(ɡān) 习惯.(ɡuàn)三、下面书写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屋檐照例早餐生机勃勃欣喜苦狂B.推测仍旧笨重一丝不荀无忧无虑C.阵雨扫荡逼近瑟瑟发抖天高地阔D.穿越温顺狂吠惊慌失措点晴之笔四、选词填空。

开辟开阔(1)上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帮助我们( )了眼界。

(2)恐龙飞向蓝天,从此( )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霸气霸道(3) 小明这孩子很( ),不管什么东西都要跟哥哥抢。

(4) 美术老师简单几笔就在黑板上画出一只( )的雄鹰。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 )完( )了一( )不苟空空如( )( )长而去颤颤( )( ) 左顾右( )从容不( ) ( )怨( )诉铁( )成针造句: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无论……都……不仅………也……要是…准……即使…也…(1)这时候发亮的( )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 )成了光亮的了。

(2)山上的映山红( )花朵和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3)黄山奇石形态各异,(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4)你( )晚起半小时,( )赶不上泰山的日出了。

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中学生程门立雪故事5篇

中学生程门立雪故事5篇

中学生程门立雪故事5篇程门立雪故事1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进士叫杨时,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为了继续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而然地放弃了高官厚禄,独自一人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hao四声)为师,投在程颢门下虚心求教。

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只有四十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有一天,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cu四声)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请求学问,当时正遇上了程老先生闭目养神。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起。

他们俩人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便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等候,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这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和游酢仍然站在门外等候,大吃一惊,问道:“你俩还在这里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种精神让程颐很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这两位虔诚的弟子。

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程门立雪故事2程门立雪是藏在成语中的故事,主要讲了: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杨时和程颐。

主要情节是这样的: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

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

他们行至半途,塑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

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

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组:二年组科目:语文主备人:梁彬使用人:高英梅课题5、程门立雪第( 2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杨时和同学尊敬老师的好品质。

2.理解课文,练习讲课文故事。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品质。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检查)
2.检查朗读课文。

二、熟读课文,读流利
1.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读得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畅读。

2.同桌互读。

每人读一段,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理解课文,读出感情
1.轻声读课文。

说说你觉得杨时是个什么样的人?
2.指导读好2-5自然段。

读出感情,理解词句。

(1) 找出杨时爱学习的句子读一读,指导读出急切的心情,读中理解“争论”“弄清”“冒着”“请教”等词语。

(2) 指导读杨时尊敬老师的句子或词语,一边读一边体会“悄悄
地”“一声不响地”“默默地”“静静地”的情景。

指导读出杨时他们生怕
有一点动静都会吵醒老师的心情,读得轻轻地。

(3) 指导读程老师和杨时的对话。

读出程老师爱学生和学生爱老师的浓
浓师生情。

读中理解“心疼”“慈祥”“惊动”等词语。

3.通过读全文,在把课文中有关写雪的词句画出来读一读,然后说一说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意思。

4.朗读全文
四、做课后第2题和第3题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