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及数据处理

合集下载

用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用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

实验二、用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液体表层厚度约m 1010-内的分子所处的条件与液体内部不同,液体内部每一分子被周围其它分子所包围,分子所受的作用力合力为零。

由于液体表面上方接触的气体分子,其密度远小于液体分子密度,因此液面每一分子受到向外的引力比向内的引力要小得多,也就就是说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力的方向就是垂直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该力使液体表面收缩,直至达到动态平衡。

因此,在宏观上,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积的趋势,液体表面好象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

这种沿着液体表面的、收缩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能说明液体的许多现象,例如润湿现象、毛细管现象及泡沫的形成等。

在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中常常要涉及到液体特有的性质与现象。

比如化工生产中液体的传输过程、药物制备过程及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中关于动、植物体内液体的运动与平衡等问题。

因此,了解液体表面性质与现象,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就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通常有:拉脱法、毛细管升高法与液滴测重法等。

本实验仅介绍拉脱法。

拉脱法就是一种直接测定法。

【实验目的】1.了解737FB 新型焦利氏秤实验仪的基本结构,掌握用标准砝码对测量仪进行定标的方法;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与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与定律进行分析与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掌握用拉脱法测定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及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1.测量公式推导:当逐渐拉提冂形铝片框时,ϕ角逐渐变小而接近为零,这时所拉出的液膜前后两个表面的表面张力f 均垂直向下。

设拉起液膜将破裂时的拉力为F ,则有f 2g )m m (F 0+•+= (1) 式中:m 为粘附在框上的液膜质量,0m 为线框质量。

因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周界长度成正比,则有:)d L (2f 2+•α= (2) 比例系数α称表面张力系数,单位为m /N 。

由(1),(2)式得:)d L (2g)m m (F 0+•+-=α (3)由于冂形铝片框很薄,被拉起的水膜很薄,m 较小,可以将其忽略,且一般有d L >>,那么L d L ≈+,于就是(3)式可以简化为 : L2gm F 0•-=α (4)2.用737FB 新型焦利氏秤实验仪来测量g m F 0•-值:737FB 新型焦利氏秤实验仪相当于一个精密的弹簧称,常用于测量微小的力,根据胡克定理制作而成。

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拉脱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实验后仪器的处理
数据处理
液体表面就好象是一张蹦紧的弹性薄膜,液体 表面的表面张力。可以用它来说明泡沫的形成, 浸润和毛细现象等。表面张力垂直于液体表面任 何一条线段并沿着液体表面,作用于单位长度上 的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用α表示。
T1 T2 F L ( D1 D2 )
表面张力系数α 的值和液体的种类、纯度、温度 以及液体上方的气体成分有关。实验证明,液体 的温度越高, α 的值越小,液体所含杂质越多, α 的值也越小,对于上述条件都不变的液体, α 值是一个常数。
实验装置
采用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来测量 液体和环状金属吊片之间的表面张 力,在外力作用下,输出的电压和 外力成正比。 ΔU=BF 式中F为外力,B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 器的灵敏度,单位是V / N,ΔU为传 感器输出的电压值。
T1 拉脱前 拉脱后 T2
环状金属吊片
F mg W1 液膜 (mg)’ W2
T1、T2为向上的作用力,W1、W2为环状金属吊片
所受重力和浮力之差,因为环状金属吊片在脱离 液体表面前就已经离开了液体表面,W1≈W2。 mg、(mg)’为液膜所受的重力, mg≈(mg)’ , T1、T2之差就是表面张力F。
F L
其中F为作用于线段L上的张力。
实验原理
用测量一个已知周长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 面脱离时所需要的力,来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 系数的方法称为拉脱法。 实验中我们用的是环状金属吊片. L=π(D1+D2) F=απ(D1+D2)
吊片脱离液体表面瞬间前后的力的平衡方 程为

实验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拉脱法)

实验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拉脱法)

实验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拉脱法)实验1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拉脱法)【实验目的】1.学习测力计的定标方法。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

3.测量纯水和其它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仪器】温度计,液体表面张力测定装置(如图5-2所示)。

1.硅压阻力敏传感器。

(1)受力量程:0—0.098N。

(2)灵敏度:约3.00V/N(用砝码质量作单位定标)。

2.显示仪器(读数显示:200 mV 三位半数字电压表)。

3.力敏传感器固定支架、升降台、底板及水平调节装置。

4.吊环:外径φ3.496cm、内径φ3.310cm、高0.850cm的铝合金吊环。

5.直径φ12.00cm玻璃器皿一套。

6.砝码盘及0.5克砝码7只。

【预习要求】1. 推导测量公式。

2. 列出实验步骤与记录表。

【实验依据】表面张力是指作用于液体表面上任一假想直线的两侧、垂直于该直线且平行于液面、并使液面具有收缩倾向的一种力。

从微观上看,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内分子作用的结果。

可以用表面张力系数来定量地描写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

设想在液面上一长度为L的直线,在L的两侧,表面张力以拉力的形式相互作用着,拉力的方向垂直于该直线,拉力的大小正比于L,即f=aL,式中a表示作用于直线的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N/m 。

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成分有关。

不同的液体由于它们有不同的摩尔体积、分子极性和分子间力而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

实验表明温度对液体表面张力影响极大,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二者通常相当准确地成直线关系。

表面张力与液体中含有的杂质有关,有的杂质能使表面张力减小,有的却使之增大。

表面张力还与液面外的物质有关。

如图5-1 所示,将表面清洁的铝合金吊环挂在测力计上并垂直浸入液体中, 使液面下降,当吊环底面与液面平齐或略高时, 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吊环的内、外壁会带起液膜。

图5-1 拉脱过程吊环受力分析平衡时吊环重力mg 、向上拉力F 与液体表面张力f (忽略带起的液膜的重量)满足cos f mg F += (1)在吊环临界脱离液体时, 0≈?, 即1cos ≈?, 则平衡条件近似为)]([21D D mg F f +=-=πα (2)式中1D 为吊环外径, 2D 为吊环内径。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焦利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液体表面张力现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液体表面犹如一张拉紧的弹性膜,具有收缩的趋势。

这种沿着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L$ 的线段,那么表面张力的大小$f$ 就与线段长度$L$ 成正比,即:\f =\alpha L\其中,比例系数$\alpha$ 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N/m$。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将一洁净的金属圆环水平地浸没于液体中,然后缓慢地拉起圆环,当圆环即将脱离液面时,表面张力垂直向下作用于圆环,且大小为:\F =(m_{1} + m_{2})g + f\其中,$m_{1}$为圆环的质量,$m_{2}$为圆环所沾附液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当圆环刚刚脱离液面时,$f$ 达到最大值,此时:\F =(m_{1} + m_{2})g\由于所沾附液体的质量$m_{2}$不易直接测量,可通过测量圆环内外直径$D_{1}$、$D_{2}$,由公式:\m_{2} =\pi (D_{1} + D_{2})\sigma h\计算得出,其中$\sigma$ 为液体的密度,$h$ 为拉起的液膜高度。

三、实验仪器焦利秤、砝码、游标卡尺、金属圆环、纯净水、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安装好焦利秤,调节底座水平,使秤框能上下自由移动。

2、测量金属圆环的内外直径$D_{1}$、$D_{2}$,各测量六次,取平均值。

3、挂上砝码盘,调节焦利秤的零点。

4、将金属圆环洗净,用纯净水冲洗后,挂在焦利秤的小钩上。

5、调节升降旋钮,使圆环缓慢下降,浸没于水中,注意保持水平。

6、然后缓慢上升,观察圆环即将脱离液面时的示数,记录此时的拉力$F$。

7、测量水温,记录温度值。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参考文献] [1] 周殿清 张文炳.基础物理实验.科学出版社 [2]竺江峰.大学物理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cm
0.004

表面张力系数 =
=0.0303N/m
()
α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
/

+
+
=1.134%
因此σ = α × 1.304% = 0.00034
=( .
± . )/
七误差分析与思考 a)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肥皂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明显比自来水的小,这是因为肥皂水里的表面活 性剂降低了它的张力系数,这也验证了张力系数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b) 测量倔强系数时,一般来说要判断三线对齐要等到弹簧完全静止才能准确判断读数,但这样 会耗费许多时间,因此,在实验中,我是根据弹簧在离平衡位置做小的等振幅振动来判断的。 这也是误差的来源之一。 c) 在测量张力系数时,π型金属丝在被拉起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倾斜,这就导致实际的金属丝长 度偏大,最终算出的张力系数偏大,为解决此误差,我想,可以在金属丝两头再分别悬挂两 根悬丝,增加稳定性;或者在玻璃皿上刻水平刻度线辅助调平。 d) 实验中使用的是不同于一般的锥形弹簧,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圆柱形的弹簧呢?思考后发现,
±.
)/
肥皂水的表面张力测量数据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初始读数 /cm 2.59 2.60 2.58 2.60
水膜破裂读数L/cm 3.33 3.34 3.33 3.33
弹簧伸长
/cm 0.74 0.74 0.75 0.73
室温:19.0℃
5
平均值
2.62 2.60
3.35 3.34
0.73 0.74
标准偏差

实验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

实验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

焦利氏秤和普通的弹簧秤有所不同:普通弹簧秤是 固定上端,通过下端移动的距离来称衡,而焦利氏秤则 是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下端固定在某一位置,靠上端的位 移大小来称衡。其次,为了克服因弹簧秤自重引起弹性 系数的变化,把弹簧做成锥形。
由于焦力氏秤的特点,在使用中应保持让小镜中的 指示横线、平衡指示玻璃管上的刻度线及其在小镜中的 像三者对齐,简称为三线对齐,作为弹簧下端的固定起 算点。
焦利氏秤上常附有三种规格的弹簧。可根据实验时 所测力的最大数值及测量精密度的要求来选用。
2、原理
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若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
大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液体就会沿固体表面扩展,这 种现象焦润湿。若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小于液体分 子间的吸引力,液体就不会在固体表面扩展,叫不润湿。 润湿与不润湿取决于液体、固体的性质,如纯水能完全润 湿干净的玻璃,但不能润湿石蜡;水银不能润湿玻璃,却 能润湿干净的铜、铁等。润湿性质与液体中杂质的含量、 温度以及固体表面的清洁程度密切相关,实验中要予以特 别注意。
F弹簧 f浮力 mg金属丝框的重力 ldhg拉起的水膜的重力 F 液体表(面张2力)
设接触角为 ,由于水膜宽度为( ),则表面张力
为:
l d
缓慢拉起пF型液体金表属面张 丝力至水2面 (时l ,d接) c触o角s趋近于零,上(式3)

,即代入上式,得
cos 1
(4)
F弹簧 f浮力 mg 金属丝框的重力 ldhg拉起的水膜的重力 2 (l d )
烧杯,酒精。
五、实验简介
为什么少量水银在干净的玻璃板上会收缩成球冠状, 而水却会扩展开来?为什么朝霞里青草上会洒满晶莹的 露珠?其原因在于液体和固体界面附近分子的相互作用。 表面张力描述了液体表层附近分子力的宏观表现,在船 舶制造、水利学、化学化工、凝聚态物理中都能找到它 的应用。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LOGO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LOGO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LOGO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LOGO
五、数据处理
表1 焦利氏秤测量弹簧劲度系数
测量次数
123456789
备注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LOGO
五、数据处理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五、数据处理
表2 焦利氏秤测量自来水表面张力系数
LOGO
L
d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LOGO
L
d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焦利秤的原理:
1、焦利秤是精密的弹簧秤,常用于测量微小的力。
2、焦利秤是下端固定,加负载后向上拉伸弹簧确
定伸长值。
3、测量时,需要调节主尺旋钮5来保持指标镜上
横刻线、指标管上横刻线及指标管横刻线在指标镜中
的像三线重合(三线对齐) 。
5-平台升降螺杆 6-平台 7-盛液杯
8-金属环 9-玻璃管 10-戴镜挂钩
11-弹簧
D、G-水平刻度
LOGO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原理
液体表面(液气交界面)好比一层紧绷的薄膜,有自 然收缩趋势,从而导致表面张力现象。
想象在液体表面中任意取一截线,截线两旁必然存在互相 作用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垂直于所画的截线。
4、可保持弹簧下端不变,弹簧受力伸长的长度可
通过伸长前后游标尺上读数之差求得。
图1
LOGO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LOGO
L
d
5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四、实验内容
1、焦利秤的安装与调节

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3)片状吊环:新设计有一定厚度的片状吊环。经过对 不同直径吊环的多次试验,发现当调换 直径等于或略大于3.3cm时,在液膜被拉 破的瞬间液体与金属环之间的接触角接 近于零,此时接触面总周长约为20cm左 右。在保持接触角为零时,能得到一个 较大的待测力。
10
3. 实验原理
使用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 间,考虑一级近似,认为液体的 表面张力为: f = f1 + f2 = αл(D1+ D2) 这里α为表面张力系数,D1、 D2分别为吊环的外径和内径。 液膜拉破前瞬间的受力分析图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瞬间有: F1 = mg + f1 + f2
此时传感器受到的拉力F1和输出电压U1成正比,有: U1 = BF1
11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后瞬间有:
F2 = mg 同样有 U2 = BF2 片状吊环在液膜拉破前后电压的
变化值可表示为:
液膜拉破后瞬间的受力分析图
U1- U2 = △U = B·△F = B(F1- F2)= Bαл(D1+ D2) 由上式可以得到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
吊环浸没在水中电压表显示负值反方向旋转螺母电压表读数增加继续旋转读数增加到一个最大值继续旋转读数开始减小减小到某一个值液膜破裂此时观察电压表读数记下u阶段1阶段2阶段320阶段1的受力分析吊环下沿浸没在水中时有吊环下沿拉离水面开始拉起液膜时有电压表读数达到最大值此时有这里f为表面张力21达到最大值后继续反方向转动调节螺母可以发现电压表读数开始减小这主要是因为附着在液膜上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所以拉力减小
(1)吊环法:使用金属细线制成吊环时,在液膜被拉破的瞬 间接触角不接近于零,此时所测得的力是表面 张力向下的分量,因而所得表面张力系数误差 较大,必须用修正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内容】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原理
2、掌握利用最小二乘法(见附录 A)进行线性拟合对仪器灵敏度定标的方法
3、测定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并分析实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
金属环固定在传感器上,将该环浸没于液体中,并渐渐拉起圆环,当它从液面 拉脱瞬间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差值 F 为
Pi (xi , yi )(i = 1, 2,3,L, n) ,这种图形称为“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粗略看出这些点大 致散落在某直线近旁,我们认为 x 与 y 之间近似为一线性函数,下面介绍求解步骤。
考虑直线函数 y = ax + b ,其中 a 和 b 是待定常数。如果 Pi (i = 1, 2,3,L, n) 落在该
FD-NST-I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由上海复旦大学实验教学中心与上海复 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制。 一、仪器组成(如图 1 所示)及技术指标
1、硅压阻力敏传感器 (1) 受力量程: 0 ~ 0.098N (2) 灵敏度:约 3.00V N (3) 非线性误差: ≤ 0.2% (4) 供电电压:直流 5 ~ 12 伏 2、显示仪器 (1) 读数显示: 200mV 三位半数字电压表 (2) 调零:手动多圈电位器 (3) 连接方式: 5 芯航空插头 3、力敏传感器固定支架、升降架、底板及水平调节装置 4、吊环:外径约 34.96mm 、内径约 33.10mm 、高约 8.50mm 的铝合金吊环 5、直径约120.0mm 玻璃器皿一套 6、铝合金砝码盘及 0.5 克砝码 7 只
74.75
74.14
74.60
71.99
71.99
得表面张力系数实验平均值为α = 73.76×10-3 N m ,查表(见附录 B)得在水温下 水的表面张力标准值为α0 = 72.10×10−3 N m ,因此百分误差为 2.3% 。(见附录 C)
五、实验后仪器处理
1、实验结束后,用镊子将吊环取下,用清洁纸或清洁布擦干,并用清洁纸包好, 放入干燥缸内。
四、测量内容
注:使用仪器编号为 8 1、硅压阻力敏传感器定标
砝码 M g 0.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电压V mv 14.8
29.9
44.7
59.8
74.7
89.7
105.0
大连本地重力加速度 g = 9.8011m s2 。
由最小二乘法拟合的仪器的灵敏度为 B = 3.062×103 mV N 。(见附录 C)
13
14
15
16
17
α (10−3 N ⋅ m−1)
73.7
73.6
73.4
73.3
73.1
73.0
温度 t 0 C
18
19
2、应严格调节吊环为水平,与水平方向偏差10 ,则测量结果引入误差为 0.5% , 偏差 20 ,则引入误差1.6% 。
3、实验进行前须开机预热15 分钟。 4、旋转升降台时,尽量减少液体的波动。 5、实验室内风力不宜较大,以免吊环摆动致使数字电压表产生零点波动误差。 6、若液体为纯净水,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防止灰尘、油污及其他杂质污染,特
及对应砝码一套 7、调节大螺母 8、调零旋钮 9、航空插头接口
二、仪器用途 1、可用砝码对硅压阻力敏传感器定标,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并学习传感器 的定标方法。 2、可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 和定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可测量纯水和其他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4、可测量液体的浓度与表面张力系数的关系。
统误差。 (2) 纯净水混入各类杂质,成为水溶液,引入系统误差。 (3) 仪器力-电转换及数字显示引入系统时间驰豫等变值系统误差。 (4) 测量过程中人为及环境等外界因素导致吊环或砝码盘震动、摆动(单摆
与锥摆)、转动等,致使力敏传感器挂钩受力不稳定、不竖直,数字电压 表显示不稳定,引入粗大误差(过失误差)。 (5) 悬挂吊环各铜丝长度不均,致使圆环不水平,引入粗大误差。 (6) 测量吊环内外径时对游标卡尺的读数导致的随机误差。 (7) 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拉起的水柱内外表面从鞍面成为柱面再成为双曲面 如图 2 所示,因此数字电压表示数先升高再降低,而后突然降低,引入 了不定值系统误差。
n
能认为总偏差 ∑εi = 0 时,函数 y = ax + b 就很好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此 i =1
n
n
时每个偏差的绝对值可能很大。为了改进这一缺陷,就考虑用 ∑| εi | 来代替 ∑εi 。
i =1
i =1
n
∑ 但是由于绝对值不易作解析运算,因此,进一步用
ε
2 i
来度量总偏差,因偏差的平
∂a
∂b
∑ ∂F (a,b) ∂a
=
−2
n i =1
xi ( yi

Hale Waihona Puke axi−b)=
0
∑ ∂F (a,b) ∂b
=

n i =1
(
yi

axi

b)
=
0
解此联立方程得
∑ ∑ ∑ ⎧

n
n
n
n xi yi − xi yi
∑ ∑ ⎪a =
⎪ ⎨
i =1
i=1 i=1
n
n
n xi2 − ( xi )2

i =1
i =1
方和最小可以保证每个偏差都不会很大。于是问题归结为确定 y = ax + b 中的常数 a
n
n
∑ ∑ 和 b ,使函数 F (a,b) =
ε
2 i
=
( yi − axi − b)2 为最小。用这种方法确定系数 a 和 b 的
i =1
i =1
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由极值原理得 ∂F (a,b) = ∂F (a,b) = 0 ,即
图 2 圆环拉起的水柱切面形状的变化情况。
2、 误差的减少与消除 (1) 保持盛水玻璃器皿清洁,尽量使用蒸馏水。 (2) 实验进行过程中不可用手指直接拿取吊环,并保证吊环内外表面清洁。 (3) 测量过程中需尽量在保证吊环静止后再读数。 (4) 保证悬挂吊环的各铜线长度相等。考虑到误差(5)产生的原因,可以考
α = U1 −U2
(3)
π B(D1 + D2 )
三、实验前仪器调节
1、仪器开机预热。
2、清洗玻璃器皿和吊环。
3、在玻璃器皿内放入被测液体并安放在升降台上。
4、将砝码挂在力敏传感器的钩上。
5、若整机已预热15 分钟,可对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原则上在加砝码前应首先 对电压表调零,安放砝码时应尽量轻拿轻放。
虑将细铜线换成柔软的细丝线或细棉线。 (5) 测量吊环内外径时应在吊环不同径向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 测量表面张力系数时应在数字电压表的不同示数范围内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 (7) 旋转大螺帽使液面下降时,应在数字电压表示数最大时读数(U1 ),并在
拉断水柱后立即读取数字电压表示数(U2 )。考虑到误差(7)产生的原 因,可以考虑将金属圆环换成细金属框。 【思考问题】 1、在对力敏传感器定标时,如果初始未清零,则对仪器灵敏度有何影响? 2、如何分析当圆环不水平时引入的测量误差? 【仪器优缺点】 一、仪器优点 1、用硅压阻力敏传感器测量液体表面张力,进行了力-电转换,传感器灵敏度高, 线形范围广,并稳定性好,结果以数字电压表输出,结果易读。 2、用具有一定高的薄金属吊环代替常见的金属丝,吊环不易变形,不易磨损和遗失。 3、吊环外形尺寸经过加工设计,对直接测量结果一般不需要校正,结果可靠。 因此,该套仪器测量结果误差小,重复性较好,并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当代先进 传感器-力敏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法。 二、仪器缺点 1、力-电转换引入额外误差。 2、吊环厚度较大,使拉起的水柱并非正规圆柱形,引起测量误差。 3、吊环臂为质地较硬的细铜丝,不易变形,难以调节吊环水平,易引起测量误差。
【附录A】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可以用来处理一组数据,可以从一组测定的数据中寻求变量之间的 依赖关系, 这种函数关系称为经验公式。这里介绍最小二乘法的精确定义及如何寻 求 x 与 y 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时的经验公式,假定实验测得变量之间的 n 个数据 (x1, y1) , (x2 , y2 ) ,⋯, (xn , yn ) ,则在直角坐标系 xoy 平面上,可以得到 n 个点
6、换吊环前应先测定吊环的内外直径,然后挂上吊环,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
数过程中,可观察到液体产生的浮力与张力的情况与现象。逆时针转动升降 台大螺帽时液面上升,当环下沿部分均浸入液体中时,改为顺时针转动大螺 帽,则液面下降,该过程中保持吊环不动,观察吊环进入液体中及从液体中 拉起时的物理过程和现象。特别注意吊环即将拉断液柱前数字电压表读数值 U1 与拉断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U2 ,记录。
F = π (D1 + D2 )α
(1)
其中, D1 、 D2 分别为圆环外、内径,α 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另外,由数字电压表及硅压阻力敏传感器得到液体表面张力
F = (U1 −U2 ) B
(2)
其中,U1 与U2 分别为圆环拉脱前与拉脱后的数字电压表示数, B 为力敏传感器灵 敏度。
故液体表面张力系数α 为
别注意手指不要接触被测液体,以防止影响液体的固有粘滞系数。
7、不可用手指直接接触吊环和铜丝,以防止汗液腐蚀、损坏仪器。 8、力敏传感器使用时用力不宜大于 0.098N ,过大的拉力易损坏力敏传感器。 二、 实验误差分析
1、 误差来源 (1) 砝码数量过少,单个质量过大导致仪器定标时所需数据点过少,引入系
FD-NST-I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使用情况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