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测量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固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固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表示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实验中,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其密度。

实验原理如下:密度(ρ)= 质量(m)/ 体积(V)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测量其几何尺寸来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法测量体积。

三、实验仪器1. 物理天平: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2. 量筒:用于测量物体的体积。

3. 比重瓶:用于测量小颗粒固体的体积。

4. 烧杯:用于盛放液体。

5. 细线:用于悬挂物体。

6. 待测物体: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的固体。

四、实验步骤1. 规则形状固体密度的测定:(1)将物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水平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待测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3)使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记录数据。

(4)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物体的密度。

2. 不规则形状固体密度的测定:(1)将物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水平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称量待测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3)将烧杯放在天平上,加入适量液体,使物体完全浸没。

(4)用细线悬挂物体,使物体在液体中悬浮,调整物体位置,使天平平衡。

(5)记录天平平衡时的砝码质量,即为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

(6)根据公式ρ = m / V,计算物体的密度。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规则形状固体:物体质量:m = 50.0g物体体积:V = 20.0cm³密度:ρ = 2.5g/cm³2. 不规则形状固体:物体质量:m = 100.0g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m' = 95.0g密度:ρ = 0.05g/cm³六、实验分析1. 实验过程中,物理天平的使用和调整是关键步骤,需确保天平平衡。

2. 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时,排水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需注意避免液体溢出。

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固体密度,掌握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并验证材料的密度计算公式。

实验原理:固体密度是固体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由公式ρ=m/V计算得出。

其中,ρ为密度,m为物质的质量,V为物质的体积。

在实验中,由于体积测量的难度较大,因此常采用水法测定体积。

即将待测物质浸入水中,根据排出的水的体积计算物质的体积。

然后将物质称重,代入公式即可得出该物质的密度。

实验步骤:1、称取待测物质,将待测物质浸入水中,待物质沉淀后记录排出的水的体积。

2、将待测物质从水中取出,用吸水纸将物质表面上的水分吸干。

3、将待测物质放在天平上称重,记录物质的质量。

4、代入公式ρ=m/V中,计算该物质的密度。

5、重复以上步骤,多次测量该物质的密度,取密度测量值的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结果及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铝材、铁球和铜材三种不同材质进行测量。

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以下数据:材质密度(g/cm³)(测量值)铝材2.69铁球7.87铜材8.92通过与理论值的对比,可以看出本次实验数据与文献值较为接近,准确度较高。

同时,通过对三种材质相互比较,铜材的密度相对较大,铝材的密度相对较小,与常识相符合。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有诸多方面,一些常见的误差如下:1、实验环境温度对物质密度的影响。

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物质的体积会发生变化。

2、实验仪器的误差。

例如天平可能存在客观偏差,测量出的质量数值不完全准确。

3、测量的误差。

在读数时,很难达到完全精确的状态,同时在体积测量时,由于其取决于材质的形状和大小,也难以达到完全准确。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测量固体密度,采用水法测量物质体积的方法,掌握了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并验证了材料的密度计算公式。

同时,通过对不同材质的比较,加深了对不同材质密度的概念理解。

实验结果较为准确,且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证明了实验的可靠性。

在今后的实验学习中,我们将会更加认真地对待实验现象的观察及测量,增强自己的实验能力。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引言:密度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表示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

它是物体重量和容积的比值。

实际上,密度可以用来区分和识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以验证密度的概念。

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容纳液体和固体的容器-温度计-天平-液体和固体样品2.实验步骤:a.准备一个装满清水的容器,并记录初始质量。

b.将所需液体倒入容器中,测量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

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d.计算出液体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

e.测量容器的体积,可以用标有刻度的容器或用直角尺来测量长度并计算出体积。

f.计算密度,将质量除以体积。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三次试验来测量不同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下表是我们的实验数据:样品,初始质量(g),总质量(g),液体质量(g),液体体积(mL),温度(℃),密度(g/mL)-------,--------------,------------,--------------,----------------,------------,--------------试验1,25.0,75.0,50.0,50.0,20,1.00试验2,30.0,85.0,55.0,50.0,25,1.10试验3,20.0,70.0,50.0,45.0,22,1.11讨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液体和固体具有不同的密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水作为基准来计算密度。

在试验1中,我们发现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均为50.0g和50.0mL,计算得出密度为1.00g/mL。

试验2中,质量和体积分别为55.0g和50.0mL,密度为1.10g/mL。

试验3中,质量和体积分别为50.0g和45.0mL,密度为1.11g/mL。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证实了密度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可以用来区分和识别物质。

测铜密度实验报告

测铜密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掌握称衡法。

2. 通过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不规则固体(铜块)的密度。

3. 分析实验数据,计算百分误差,确保误差小于3%。

二、实验原理密度的定义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用公式ρ = m/V表示,其中ρ为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本实验通过测量铜块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铜的密度。

流体静力称衡法:将铜块浸入液体中,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根据浮力大小计算铜块的体积。

比重瓶法:将金属小颗粒放入比重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根据液面上升的体积计算小颗粒的体积。

三、实验仪器1. 物理天平(感量0.1g,秤量1000g)2. 法码3. 比重瓶(100ml)4. 烧杯(450ml)5. 温度计(50/0.1)6. 待测大块固体(铜块)7. 待测小粒固体(金属小颗粒)8. 待测液体四、实验内容1. 物理天平调节(1)调水平:将天平放置在水平面上,调整底座螺钉,使天平水平。

(2)调零点:将天平托盘放置在水平位置,调整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零点。

(3)检查天平灵敏度:在天平托盘上放置一定质量的物体,观察指针偏转情况,确保天平灵敏度符合要求。

2. 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铜块密度(1)将铜块用细线悬挂在天平挂钩上,调节天平平衡,记录铜块质量m1。

(2)将铜块浸入装有适量液体的烧杯中,使铜块完全浸没,观察天平指针变化,当指针稳定时,记录此时天平托盘上的质量m2。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铜块体积V = (m1 - m2) / ρ液,其中ρ液为液体密度。

(4)计算铜块密度ρ = m1 / V。

3. 比重瓶法测金属小颗粒密度(1)将金属小颗粒放入比重瓶中,加入适量液体,使液面达到瓶口刻度。

(2)用滴管调整液面,确保液面与瓶口刻度相切。

(3)记录液面体积V2。

(4)将金属小颗粒取出,用滴管加入液体,使液面恢复到瓶口刻度。

(5)记录液面体积V3。

(6)计算金属小颗粒体积V = V3 - V2。

(7)计算金属小颗粒密度ρ = m / V,其中m为金属小颗粒质量。

大一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一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一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大一固体密度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测量固体的密度并掌握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实验原理:固体的密度是指固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在实验中,我
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测量固体的质量和体积,从而计算出其密度。

实验仪器和材料:天平、容积瓶、电子计时器、固体物品(例如
玻璃球、小方块、硬币等)。

实验步骤及处理:
1. 用天平称取固体物品的质量,记录数据为m。

2. 选择合适的容积瓶,将容积瓶装满水并称重,记录数据为M1。

3. 将装满水的容积瓶放入水槽中,直至水位达到容积瓶口。


时读取水位高度,记录数据为h1。

4. 将固体物品放入容积瓶中,等待其中气泡全部排出后,再将
容积瓶装满到水位高度上,记录数据为M2。

5. 将容积瓶取出,将其中的水倒入电子秤上,记录数据为m1。

6.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固体的体积V和密度p,其中V=(M2-
M1)/p,p=(m-m1)/V。

7. 将实验记录整理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步骤及处理中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
出固体的密度。

例如,若我们测量玻璃球的密度,结果可能为
2.5g/cm³左右。

由此可见,实验中不同固体的密度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提示我们应当谨慎对待测量数据,并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到固体性
质的差异因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方
法和技巧,还了解了固体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
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学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学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学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基本长度测量密度测定实验报告基本长度的测量实验目的1. 掌握游标和螺旋测微装置的原理,学会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2.学习记录测量数据(原始数据)、掌握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估算和实验结果表示的方法。

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构造及读数原理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N?1)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则有Nb?(N?1)a(2.1)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N?11a?b?a?a?a (2.2)NN图2-7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50),即主尺上49 mm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7。

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0.02mm.游标上刻有0、l、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的普遍表达式为l?ka?n? (2.3)式中,k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是游标的第n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a?1mm。

图2–8所示的情况,即l?21.58mm。

图2–8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B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l?l1?l0。

其中,l1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l0为零点读数。

l0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

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

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教学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2、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3、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4、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V m =ρ,m 为物体质量,V 为物体体积。

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Vm =ρ,m 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V 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

再将m 、V 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① 测固体(铜环)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排液浮gV F ρ=。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1m 、2m ,则水铜水铜铜水浮ρρρρρρ21121112121m m m m m m gV g m g m g m gV g m g m F -=⇒-=⇒⎭⎬⎫=-=⇒-=② 测液体(盐水)的密度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1m 、2m 和x m ,同理可得水盐盐铜水铜ρρρρρρ21111211m m m m m m m m m m x x --=⇒⎪⎪⎭⎪⎪⎬⎫-=-=③ 测石蜡的密度石蜡密度 水石ρρ1''2m m m V m -== m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1m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2m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①测液体的密度 水ρρ010m m m m x x --=。

0m --------空比重瓶的质量x m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1m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②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水ρρ21m m m m -+=。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3.物理天平操作规则及注意事项
(1)称量:把待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右砝码盘中放置砝码,轻轻右旋制动旋钮使天平启动,观察天平向哪边倾斜,立即反向旋转制动旋钮,使天平制动,酌情增减砝码,再启动,观察天平倾斜情况。如此反复调整,直到天平能够左右对称摆动。然后调节游动砝码,使天平达到平衡,此时游动砝码的质量就是待测物体的质量。称量时选择砝码应由大到小,逐个试用,直到最后利用游动砝码使天平平衡。
①用天平测出圆柱体铜块的质量m;
②根据固体的形状测出相关长度(横截面圆的直径:D、高:h),
由相应公式(V=Sh=πD2h/4)计算出体积V。③ 将石腊块和“助沉物”一起浸入水中,测量质量m2。
③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规则实心铜圆柱体密度。
【思考题与习题】
1.使用物理天平应注意哪几点?怎样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造成的系统误差?
(2-1-1)
可见,通过测定m和V可求出ρ,m可用物理天平称量,而物体体积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一、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量固体的密度
1.能沉于水中的固体密度的测定
所谓液体静力称衡法,即先用天平称被测物体在空气中质量m1,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称出其在水中的质量m2,如图1所示,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待测液体的密度
39.2g
140.80g
143.51g
0.97
三、测量规则实心铜圆柱体密度:
1、原理:ρ=m/V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刻度尺、圆柱体铝块。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圆柱体铜块的质量m;
2、根据固体的形状测出相关长度(横截面圆的直径:D、高:h),
由相应公式(V=Sh=πD2h/4)计算出体积V。
F=(m1-m2)g(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
一、实验名称:测量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固体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固体、细线、水
五、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用量筒量出适量的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悬挂固体,把它全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

测出量筒内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
4、固体的体积V= ;
5、根据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6、换另一种固体再次测量并计算出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固体A的密度是 g/cm3= kg/m3
固体B的密度是 g/cm3= kg/m3
一、实验名称: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二、实验目的:用间接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浓盐水
五、实验步骤:
7、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8、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称出烧杯和浓盐水的总质量m2
9、将烧杯中的浓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浓盐水的体积V ;
10、浓盐水的质量m= ;
11、根据公式求出浓盐水的密度;
六、实验记录表格
七、实验结论:
浓盐水的密度是 g/cm3= 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