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系统与控制课程设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交通管理与控制1412

1课程设计目的与背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中的瓶颈,是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决定着城市道路系统通行能力、行程时间、行车延误和营运效率及安全,我国城市的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平面交叉口。
在交叉口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干扰较多,交通流通行的顺畅性、安全性都比路段低,道路的运输效率,行车安全、车速、运营费用和通行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的精心设计,因此,如何科学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合理地进行交叉口信号配时显得尤为重要。
本设计以某一交叉口为背景,并已知交通流量数据,对信号交叉口的交通进行数据分析, 并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新建交叉口交通控制设计。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交叉口渠化设计与信号配时设计方法,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为在交通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要求了解和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2、要求紧密结合交叉口相交道路条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计算、比较、论证,制订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为今后从事专门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3、能初步应用AutoCAD或计算机辅助绘制车道渠化方案图、相位图及信号配时图。
4、能应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验算。
5、排版需按规定要求进行。
一•交叉口各流量的计算1 •根据资料所给不同方向一小时交通量及换算系数,将不同车的交通量换算成标准车辆的交通量。
一、东进口到:左转:3 2.5 12 1.0 7 0.2 = 21(pcu/h)直行:4 3.0 3 2.5 21 1.5 107 1.0 469 0.2 6 0.5 = 255(pcu/h)右转.1 2.5 4 1.5 34 1.0 62 0.2 =55(pcu/h)西进口到:左转:1 2.5 3 1.5 23 1.0 28 0.2 = 36(pcu/h)直行.53 2.5 51 2.5 194 1.0 107 0.2 5 0.5 =427(pcu/h)右转.13 2.5 11 1.5 84 1.0 46 0.2 6 0.5 =146(pcu/h)南进口道.左转.2 2.5 15 1.5 47 1.0 85 0.2 3 0.5 = 93(pcu/h)直行:33 2.5 58 1.5 212 1.0 384 0.2 5 0.5 =454(pcu/h)右转: 1 2.5 3 1.5 12 1.0 255 0.2 3 0.5 =72(pcu/h)北进口道:左转:1 1.5 49 1.0 76 0.2 2 0.5 = 67(pcu/h)直行.20 2.5 39 1.5 124 1.0 244 0.2 7 0.5 =285(pcu/h)右转.2 2.5 1 1.5 20 1.0 23 0.2 2 0.5 二33(pcu/ h)大车率的计算将公交车和大车都计入大车,转化为标准车辆后进行大车率的计算。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姓名: xxxxxx 专业: 交通工程 班级: 08 级交通 2 班 学号: 08xxxxxxxx1 基础资料收集1.1 道路几何条件调查交叉口现状图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红线宽度每条机动车道宽度绿化带宽度每条非机动车宽度人行道宽度绿化道宽度红线宽度每条机动车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宽度绿化带宽度说明: 1. 本图为学院北路与滏河大 街交叉口平面图 2. 比例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每条非机动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道宽度学院北路与滏河大街交叉口平面图图例 车行道 入口引道 绿化带 中央分隔带 机非分隔带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现状信号配时图项目单位道路等级 断面形式 设计车速 路幅宽度车道数 单车道宽Km/h m车道功能划分非机动车道宽m人行道宽m1.2 交通条件调查(1)交通量调查平峰小时流量表进口左东直右左西直右左 南直交叉口几何条件调查表东进口 出口次干道一块板3525123.0 3.0直左 1 个 右 直行3.5 2进出口方向西南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次干道主干道三块板一块板3550354522443.0 3.0 3.0 3.0直 左 2个 直右 直行直行 直右左3个 直行3.54.53.53北进口 出口主干道三块板5050443.0 3.0直行 直左 直右3个 直行4.53机动车 15 154 43 245 485 311 292 672自行车 24 99 12 43 93 143 18 142行人 ---44 ------87 ------78右1620----左3715----北直101227116右18946----合计3471926225(2)交叉口交通控制状况调查包括相位数、信号周期、各相位时长、相序等。
该交叉口为二相位,信号周期南北方向为 110s(红灯 56s、黄灯 2s、绿灯 52 s)、东西方向为 109S(红灯 56s、黄灯 2s、绿灯 51s)。
交叉口信号配时

信号配时课程设计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起止时间:课程设计任务及评语院(系):教研室: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一部分,是交通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的专业实践课程。
课程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交叉口信号灯配时的设计和优化方法,巩固课堂上所学过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知识,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设计,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我们具备简单的工程设计及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对象为锦州市某一实际道路交叉口进行交通设计,要求我们进行实际交通数据调查,独立完成设计的各部分内容。
并进行相关资料查阅,有自己的见解,在课程设计结束时交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交通设计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简介本小组进行的是锦州市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的交通设计,中央大街地处锦州市商业繁华地带。
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四周分布着交通银行、中大购物广场和中国银行以及锦州华联家具广场的,交叉口交通较为复杂,是一个比较旧的交叉口。
中央大街和南宁路的路面标线很难看清。
经过实地调查和观测,中央大街为双向四车道,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没有分离,道路宽度为30m ,南宁路是双向二车道,对向行驶的机动车没有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也没有分离,道路宽度为9m 。
中央大街正在修路,使现有的道路宽度变窄,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是一个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仅在早、晚高峰时才产生一些轻微的拥堵。
比较特殊的是,南宁路在6点以后为锦州古塔夜市,此时南宁路已无机动车行驶,而中央大街由于南宁路过往人流非常大,而导致过了晚高峰以后造成拥堵现象。
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数据调查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几何数据通过我们对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的步行测量和观测得知该交叉口的几何数据如下表所示: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1 交叉口示意图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交通数据通过对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的实地调查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1)当前中央大街与南宁路交叉口车辆到达情况。
某十字形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优化设计

某十字形信号控制交叉口车道优化设计作者:田晓晓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24期摘要:本文综合运用交通工程、交通管理控制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相关知识,通过对数据的调查总结与分析计算,借鉴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以张家口某十字形交叉口为设计对象,进行设计方案对比优化,并对优化的交叉口形式进行进口道车道数计算和车道设计简图的绘制。
此概略设计为后期的详细设计提供了前提和数据。
关键词:十字形交叉口;车道设计;交通工程1 概述近些年来,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道路交通量也呈现出大幅的增长,并且出现了大量的道路及交通设施问题,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出行以及交通活动,平面交叉口的原有设计已严重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以此同时,大部分平面交叉口设计过于简单,交通设施不完善,且与现状交通实际情况不尽匹配,严重影响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因此,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非常迫切的实际意义。
2 方案设计与比较根据交叉口的交通量、设施投资和地理条件综合考虑,初步设计以下三种交叉口形式:现代环形交叉口渠化设计、十字形信号控制交叉口和十字形全无控制交叉口三种方案。
由于张家口市历史悠久,道路形成相对较早,道路面积不足。
故不适合采用现代环形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案;大十字路口交通流量大也不适合采用十字形全无控制交叉口方案;所以结合经济、道路面积、安顺市当地实际情况考虑适合采用十字形信号控制交叉口。
其优点表现在:道路使用面积少,投资成本不高,仅进行适当渠化并配置相应信号控制装置。
提高了交叉口交通秩序,增加了交叉口通行的安全性。
满足远景年的通行能力。
有信号灯,行人过街便捷、安全。
3 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的计算在概略设计阶段中,车道数根据交通量、交通控制方法、交叉口处用地及车道的通行能力等条件确定,通过公式初步计算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并画出进口道车道数设计简图。
从渠化交通考虑,交叉口最好按方向和车种分别设置专用车道,以使非机动车和直、左、右机动车能在各自的专用车道上排列停侯或行驶。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交叉口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一体化设计报告一、交叉口简介:该路口位于昆明市石闸立交桥以北500m左右的地方,是主干路--白龙路与支路--龙庆路十字相交所形成。
在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南面紧邻二环高架快速系统,北面通往世博路、东三环,北临世博园,世博车市,住宅小区等大型交通吸引点。
二、交叉口概况:1)、周边区域的概况:(1)、交叉口南面不远处为石闸立交桥和俊园房产,紧邻佳园小区、豪都家具商场等大型交通吸引点。
同时豪都家具和佳园小区旁边还有公交车站,该方向是昆明市进出主城区的主要干道,车流量较很大,交叉口北面不远处是世博车市,可通往世博园以及北市区,以及呈贡,玉溪等地。
(2)、交叉口东面有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学院两所高校,白龙村,住宅小区等。
55、70、75路等公交车在此设立站点,交通量需求相对较大。
交叉口西面主要为城中村,交通量很小。
2)、路口概况:白龙路方向为“四块板”道路,各进口均为三条机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道,及一条人行道,两方向机动车道中间设有隔离栏,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均设有绿化带。
路幅宽约为25m。
龙庆路方向双向两车道,道路两边各设有人行道,路幅宽约为10m。
交叉口主要几何参数如下表所示:3)、交通状况:车辆组成以中型和小型汽车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高峰小时流量见下表。
高峰小时流量表(晚高峰)4)、交通控制现状:现有信号相位图信号相位为三相位,白龙路方向设有独立的左转相位;行人、非机动车相位与机动车直行相位一致,龙庆路方向直行机动车和左转机动车冲突严重。
三、问题及对策:1)、改善前的主要问题:改善前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如下图所示:改善前存在的问题(1)路边停车问题龙庆路东面设有路边停车,停车量很大,一般均无车位。
因为是机非混行车道,再加上部分逆行非机动车影响,该车道行车非常混乱。
龙庆路西进口也存在机动车停放路边,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现象,且也没有机非分隔栏,虽然北进口车辆较少,但事故发生可能也是很高的。
交叉口信号配时课程设计

信号交叉口信号配时[摘要]道路交叉口(road intersection)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
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
因此,正确设计道路交叉口,合理组织、管理交叉口交通,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
此次交叉口信号灯控制配时的调查地点是金山大道和金榕路交叉口。
该交叉口地处市区东北部,属于平面十字型交叉口。
金山大道路段为双向八车道;金榕路方向为双向六车道。
周围分布饭店、居民住宅区、电缆厂、邮政局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叉口,并且金山大道是主干道。
本组通过实际观测的方法测得了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等信息。
金山大道流量比金榕路车流量大很多,且金山大道东进口的左转公交车流量极大。
到目前为止,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法在国际上主要有英国的WEBSTER法,澳大利亚ARRB法及美国HCM法等。
我国有停车线法和冲突点法等方法。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法也在进一步的改进。
本设计采用的方法以英国的WEBSTER法为主。
本次设计本小组分工合作,共采集了车道宽、交通流量、车头时距、信号灯信号显示及周期等数据。
并且对数据作出了运算整理.摒弃了有问题的数据,保证使用严谨的数据进行运算.[关键词]交通工程,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WEBSTER法,相位,课程设计。
目录1、现状交通调查 (3)1.1 金山大道/金榕路交叉口现状概况 (3)1.2交通流量调查 (3)1.3 交叉口几何尺寸调查 (4)2、信号相位分析 (4)2.1实地观测 (4)2.2理论依据 (5)2.3具体算法步骤 (5)2.4必要性分析结果 (5)3、制定配时方案 (5)3.1 信号配时设计流程 (6)3.2信号配时方案原理 (7)3.3程序计算结果 (7)4、延误分析及服务水平判定 (8)4.1延误估算方法 (8)4.2服务水平 (8)4.3程序计算结果 (9)5、结果分析 (10)5.1 结果对比 (10)5.2 误差分析 (10)6、程序叙述和使用说明 (10)6.1程序本身描述 (10)6.2程序操作说明 (11)参考文献 (11)附录 (12)1、现状交通调查1.1 金山大道/金榕路交叉口现状概况道路交叉口(road intersection)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
交叉口信号配时改进方案-交通控制与管理课程设计

Logo
延误统计数据-东进口
Logo
延误统计数据-西进口
Company Logo
Logo
延误统计数据-南进口
Company Logo
Logo
延误统计数据-北进口
Logo 交叉口渠化设计
北、南、东进口各有3个进口车道,西进口有4个进口 车道,四个进口方向的直行和右转车流量都不大,且各进口 方向的行人过街流量也不大。故北、南、东不设置右转专用 车道,西进口道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北、南、东进口由一条左转专用车道、一条直行车道、 一条直右合用车道组成;西进口由一条左转专用车道、两条 直行车道、一条直右合用车道组成。
东
南
西
北
Logo
延误
本次调查通过点样本法来确定延误。即观测在连续时间间隔内,通过交叉口入 口引道上停车的车辆数,进而获得车辆在交叉口入口引道上停车时间。 具体调查步骤如下: 调查人员在入口处用秒表和计数器测定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停车数和累积停车时 间; 根据规定时间间隔测定。选择时间间隔(一般取15s),由调查人员记录在每 个规定时间间隔内通过停车线(分为经过停车后通过和未经停车直接通过两类 记录)和停在停车线后的车辆数,然后计算延误。 调查结果分析处理:总延误=总停车数×观测时间间隔 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驶车辆数 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交通总量
Logo 相位方案设计——相序图、控制图
Logo
关键流率比计算
饱和流率 左1512 直右 1498
36 212 y1 max , 0.109 1525 1943 72 616 68 520 y2 max , , 0.227 1476 2 1476 1507 2 68 260 40 456 148 68 y3 max , , 0.184 1638 2 1674 1512 1498 2
交叉口优化设计内容

交叉口优化设计内容1.引言1.1 概述交叉口优化设计是指在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中对交叉口进行设计和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关键节点,直接影响着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
在现代城市交通中,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和交通流量的增大,交叉口容易出现拥堵、事故等问题,给城市交通与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解决交叉口问题,交叉口优化设计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使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得到最优化的分配和调控,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同时确保交通的安全性。
通过优化交叉口的布局、信号灯控制等因素,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排队长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
交叉口优化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优化交叉口的布局和信号灯控制等因素,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交叉口优化设计,可以在不增加交通设施投资的情况下,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提升城市交通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对交叉口优化设计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展望未来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交叉口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旨在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为改善交通拥堵和提升交通效率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长文的概括和组织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内容组成。
在交叉口优化设计这篇长文中,文章结构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阐述交叉口优化设计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引言- 1.1 概述:对交叉口优化设计进行简要介绍,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 1.2 文章结构:对本篇长文的结构进行解释,提供整体框架的概述。
- 1.3 目的: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预期成果。
第二部分:正文- 2.1 交叉口优化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详细介绍交叉口优化设计的定义、背景和意义,探讨其在交通规划与管理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姓名: xxxxxx 专业: 交通工程 班级: 08 级交通 2 班 学号: 08xxxxxxxx精彩文档1 基础资料收集1.1 道路几何条件调查交叉口现状图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实用标准文案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每条非机动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道宽度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说明: 1. 本图为学院北路与滏河大 街交叉口平面图 2. 比例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每条非机动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道宽度学院北路与滏河大街交叉口平面图图例 车行道 入口引道 绿化带 中央分隔带 机非分隔带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现状信号配时图项目单位道路等级 断面形式 设计车速 路幅宽度车道数 单车道宽Km/h m车道功能划分非机动车道宽m人行道宽m1.2 交通条件调查(1)交通量调查平峰小时流量表进口左东直右左西直右左 南直交叉口几何条件调查表东进口 出口次干道一块板3525123.0 3.0直左 1 个 右 直行3.5 2进出口方向西南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次干道主干道三块板一块板3550354522443.0 3.0 3.0 3.0直 左 2个 直右 直行直行 直右左3个 直行3.54.53.53北进口 出口主干道三块板5050443.0 3.0直行 直左 直右3个 直行4.53机动车 15 154 43 245 485 311 292 672自行车 24 99 12 43 93 143 18 142行人 ---44 ------87 ------78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右1620----左3715----北直101227116右18946----合计3471926225(2)交叉口交通控制状况调查包括相位数、信号周期、各相位时长、相序等。
该交叉口为二相位,信号周期南北方向为 110s(红灯 56s、黄灯 2s、绿灯 52 s)、东西方向为 109S(红灯 56s、黄灯 2s、绿灯 51s)。
(3)现场勘查该交叉口为主干道与次干道相交的十字形交叉口,南北方向为主干道,东西方向为次干道,其中,南北方向直行车较多,且南进口左转车相对较多,由于未设左转相位,导致与对向直行车产生较大冲突,西进口右转车也较多,与南进口左转车交汇,进一步增大延误。
该交叉口存在机非混行,行人乱穿马路,机动车随意停车,自行车左转的现象,使得交叉口的南进口与西进口拥堵。
(4)现状评价分析交叉口现状评价结果表进口通行能力饱和度延误排队长度直左8030.7143.136西直右16340.4435.423东直左右16390.2733.23直左16000.6238.356南直18930.2331.46直右18690.3130.93左14870.3632.37北直17960.4831.49直右16300.4632.13合计/均值143510.4334.2------1.3 交叉口问题分析综合现场勘查和定量评价,说明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1.该交叉口由主干道与次干道交汇而成,南北方向为主干道,东西方向为次干道,南北方向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直行车较多,且南进口道左转车相对较多,由于没有左转相位,对对向直行车产生较大冲突, 西进口右转车也较多,再次与南进口道左转车交汇,进一步增大延误。
2.该进口平峰时行人和自行车不多,对机动车影响较小,自行车影响较大。
2 交叉口概略设计2.1 问题对策及概略设计(1)机动车道设计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说明: 1.2.本图为学院北路与滏 河大街交叉口平面图 比例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 每条非机动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道宽度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宽度 非机动车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带宽度左 转 待 转 区红线宽度 每条机动车道宽度 每条非机动车宽度 人行道宽度 绿化道宽度图例 车行道 入口引道 绿化带 中央分隔带 机非分隔带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非机动车道设计方案(无) (3)信号控制方案.渠化为三相位,在原来基础上加上一个南进口左转相位,信号周期初设为 100s2.2 信号配时初步检验(见附表)3 详细设计3.1 进出口道设计车道宽度(机动车、自行车等):都不变3.2 信号控制方案精彩文档4 设计方案评价交叉口设计方案评价表进口直左 西直右东直左右直左南直直右左北直直右合计/均值实用标准文案通行能力 819 1656 1656 1800 1921 1882 1492 1805 1642 1630饱和度 0.6 0.3 0.13 0.16 0.19 0.17 0.27 0.24 0.240.255延误 32.15 27.37 27.11 25.89 26.2 26.02 27.11 26.71 26.75 27.26排队长度 6 3 3 6 6 3 7 9 3------对设计方案进行总结:经过一系列的试算,计算出各种校正系数,通过比较渠化前后的通行能力,延误等,得到务水平,可知此交叉口由原来的 D 级服务水平可提升为 C 级服务水平。
4 课设总结信号配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交通信号灯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 各种交通组织与管理 方式相结合,才可以使道路通行路通行能力最大、经 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公害程 度最低,当然通过信号灯的配时成本 是最低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但是在某些交通量接 近设计饱和流量的地 方可以通过修建下穿式的立交来实现各个流向的交通在空间上的分 离,并 且充分考虑过街行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修建行人过街通道,以保证行 人的安全。
与城市的中长期的发展与规划联系起来。
在这次信号交叉口课程设计中,我从最初的方案设计,表格的设计人员的配置,调查数据的处 理与分析,渠化,画图,包括数据图,CAD 图,到撰写 报告,我都全程参与其中,在这次的课程 设计中,我有很大的收获与体会,最大的收 获就是了解了信号交叉口优化的流程.并且对每 个过程,每个细节也 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与体会。
把我们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在现实中运 用了起来, 这使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入与深刻了,但是,在此次课设中也还存在 一 些 不 太 完 美 的 地 方 : 1 . 在 方 案 的 设 计 中 , 我 们 按 照 ppt 中 的 所 需 数 据 以 及 synchro,vissim 中所需的数据来设计在此次调查中所需采集的数据,但是在回来处理数据 的过程中,我 们发现,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考虑,譬如说交叉口的几何尺寸方面我 们做 的就不是很好,譬如隔离带的距交叉口的距离等.因此,对这个课设的一些方面考 虑的 还是不够多,不够细致。
数据的采集是整个课设的基础与前提,有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今后的学习中要格外的重视。
2.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 15:30-17:30 的两个小时里,机 动车车流量没什么 太大变化 3.在渠化与标志标线方面,由于之前没有很系统的学过渠化 方面的知识, 只是在课设期间研究了基本书中的渠化方面的知识,由于不够全面与系统, 所以可能导致我们的方案不够完美, 并且在本来就时间很紧张的课设中又浪费了一些 时 间。
4.此次课设最大遗憾就是没能够参与 vissim 软件的仿真过程,这也是此次 课设中 唯一没有参与的过程了。
如果时间能够稍稍在长一两天就好了,还有就是没有熟练的掌握 synchro 软件, 虽然也能够独立的完整的使用 synchro, 但没能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还 是挺遗憾的。
此外,课设中还有个很疯狂的小插曲,为了了解非机动车,机动车及行人信 号灯 的配合我还高赫竟然很疯狂的跑去美食林交叉口去研究它的信号配时建议:1.在此次 的课设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短促,导致了一些方面由大家分工合作,很多人没能完整的参与全 部的过程。
希望以后的课设可以将时间设置的时间略长一些,每个人都能尽可能的学到更多。
2. 希望在以后的课设中老师能够给予更多的建议, 免得我们走太多的弯路精彩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