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的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跟骨骨折患者护理查房ppt课件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的注意事项
尊重患者
护士和社会支持者应尊重患者的个性、信仰和文化背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 响。
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跟骨骨折患者的疼痛和不良情绪可通过药物缓解,但过度依赖药物可能会产生副 作用和心理依赖,护士和社会支持者应向患者解释药物的利弊,鼓励患者采用其 他方法缓解疼痛和不良情绪。
立即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同时使用 抗生素治疗感染。在伤口愈合期间,对患 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情绪。
案例二
护理措施
一位60岁女性患者,因骨质疏松导致跟骨 骨折,术后疼痛难以忍受。
采取药物镇痛和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缓解患者疼痛。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加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的注意事项
跟骨骨折患者护理查房ppt课 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跟骨骨折概述 • 跟骨骨折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 跟骨骨折患者的护理评估与诊
断 • 跟骨骨折患者的疼痛管理及康
复锻炼
目录
• 跟骨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社 会支持
• 跟骨骨折患者护理查房的实际 应用及案例分析
01
跟骨骨折概述
定义和特点
跟骨骨折
06
跟骨骨折患者护理查房的实际 应用及案例分析
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
术后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疼痛难 以忍受。
01Biblioteka 02解决方法采取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物理治疗等, 同时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问题
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愈合。
03
问题
部分患者存在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
疼痛管理和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跟骨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

跟骨骨折
1
Bobhler角和Gissane 角
临床常借此二角的变化来评价跟骨损伤 程度及术后治疗的结果。
2
结节关节角为Bobhler所提出, 系指在侧位 X 线上从后距下关节面的最高点到跟骨 结节的上方与从跟骨前突的最高点到后 距下关节面的最高部分二线相交形成, 范 围在25°~40°.
3
而Gissane 角则为自跟骨前突最高点到外 侧滑车结节的连线与自滑车结节到后距 下关节面的后缘连线相交而成,范围 135°±10°。
4
BA Bohler′s角(以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 为顶点,分别连接骰骨关节面前上缘中 点和跟骨结节后上缘中点连线的交角) GA Gissane′s角(跟骨沟分别连接跟骨前 突和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连线的交角)
5
分型
跟骨骨折分型的种类有很多,目前尚无 统一的分型方法。
第一个得到广泛接受的分型系统是essexlopvesti 于1952 年提出的,他把骨折分为 是否累及距下关节的两型。
6
分型1
(一)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约有五种 类型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7
分型1
2、跟骨结节横行骨折
8
分型1
3、载距突骨折
9
分型1
4.跟骨前端骨折
10
分型1
5.靠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11
分型1
(二)骨折影响关节面者:可分为两型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多系高处跌下,骨折线进入跟距关节,
常因重力压缩使跟骨外侧关节面发生塌 陷。
12
分型1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最常见。跟骨体完全粉碎,关节面中
部塌陷,向两侧崩裂。
13
分型2
随着CT的进步,新的分型系统得到发展, crosby和fitzgibbons 建议使用一种根据跟 骨后平面的三维CT来分型的简单方法。
1
Bobhler角和Gissane 角
临床常借此二角的变化来评价跟骨损伤 程度及术后治疗的结果。
2
结节关节角为Bobhler所提出, 系指在侧位 X 线上从后距下关节面的最高点到跟骨 结节的上方与从跟骨前突的最高点到后 距下关节面的最高部分二线相交形成, 范 围在25°~40°.
3
而Gissane 角则为自跟骨前突最高点到外 侧滑车结节的连线与自滑车结节到后距 下关节面的后缘连线相交而成,范围 135°±10°。
4
BA Bohler′s角(以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 为顶点,分别连接骰骨关节面前上缘中 点和跟骨结节后上缘中点连线的交角) GA Gissane′s角(跟骨沟分别连接跟骨前 突和跟骨后关节面后上缘连线的交角)
5
分型
跟骨骨折分型的种类有很多,目前尚无 统一的分型方法。
第一个得到广泛接受的分型系统是essexlopvesti 于1952 年提出的,他把骨折分为 是否累及距下关节的两型。
6
分型1
(一)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约有五种 类型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7
分型1
2、跟骨结节横行骨折
8
分型1
3、载距突骨折
9
分型1
4.跟骨前端骨折
10
分型1
5.靠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11
分型1
(二)骨折影响关节面者:可分为两型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多系高处跌下,骨折线进入跟距关节,
常因重力压缩使跟骨外侧关节面发生塌 陷。
12
分型1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最常见。跟骨体完全粉碎,关节面中
部塌陷,向两侧崩裂。
13
分型2
随着CT的进步,新的分型系统得到发展, crosby和fitzgibbons 建议使用一种根据跟 骨后平面的三维CT来分型的简单方法。
跟骨骨折护理查房PPT课件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患肢足背动脉搏动,足趾的 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温度,活动情况。
3、疼痛: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进行心理疏导,可以通过聊天,看 电视等分散注意力。
4、饮食:向患者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给予患者糖尿病饮食指导 5、术前准备:完善抽血、心电图、影像片、备皮、导尿等术前准备
2、切口裂开:跟骨骨折术后,该部位皮肤挛缩使缝合切口皮肤张力高,该 处软组织少,容易使切口裂开,护理措施:条件许可,伤后尽早手术,最好 在严重肿胀或者张力性水泡出现前手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皮 肤张力,指导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不可运动过度,防止切口裂开。
3、足部疼痛:手术时损伤腓肠神经,形成神经瘤,会引起疼痛,外伤或手 术时损伤跟下脂肪垫也可因跟骨结节跖侧骨突出所致,早期不负重进行功能 锻炼,密切观察肢端感觉活动。
I1 、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七叶皂苷钠10mg消肿止痛及口服洛索洛 芬钠片60mg止痛、
I2 、进行心理疏导,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取舒适的体位。 I3 、术后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减少周围环境对病人的刺激。 I4 、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提高其痛阈,鼓励病人保持
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Page 5
治疗
保守 治疗
石膏托、弹 力绷带加压
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Page 6
病人一般资料 姓名:李小良 性别:男 年龄:48岁 职业:司机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娄星区涟滨办事处
Page 7
主诉:高处坠落伤致双足肿痛伴活动受限4小时余
现病史:患者约4小时前在大卡车上方时被吊车撞到从货车上方坠落 (约3米高),双足先着地,患者当即出现双足肿胀、疼痛不适,无 伤口流血,左踝关节活动受限,无昏迷、恶心、胸闷、腹痛等不适, 患者被送入我院急诊就诊,行X线检查示“左跟骨骨折”,B超示“左 侧内外踝肌腱声像图改变:挫伤伴血肿可能,外踝处近足背处不排除 部分断裂”,我院急诊拟“左跟骨骨折”收入我科。患者受伤以来, 无昏迷,意识清楚,精神一般,无进食进饮,大小便未解。
3、疼痛: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进行心理疏导,可以通过聊天,看 电视等分散注意力。
4、饮食:向患者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给予患者糖尿病饮食指导 5、术前准备:完善抽血、心电图、影像片、备皮、导尿等术前准备
2、切口裂开:跟骨骨折术后,该部位皮肤挛缩使缝合切口皮肤张力高,该 处软组织少,容易使切口裂开,护理措施:条件许可,伤后尽早手术,最好 在严重肿胀或者张力性水泡出现前手术,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皮 肤张力,指导功能锻炼循序渐进,不可运动过度,防止切口裂开。
3、足部疼痛:手术时损伤腓肠神经,形成神经瘤,会引起疼痛,外伤或手 术时损伤跟下脂肪垫也可因跟骨结节跖侧骨突出所致,早期不负重进行功能 锻炼,密切观察肢端感觉活动。
I1 、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七叶皂苷钠10mg消肿止痛及口服洛索洛 芬钠片60mg止痛、
I2 、进行心理疏导,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取舒适的体位。 I3 、术后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减少周围环境对病人的刺激。 I4 、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以提高其痛阈,鼓励病人保持
乐观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Page 5
治疗
保守 治疗
石膏托、弹 力绷带加压
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Page 6
病人一般资料 姓名:李小良 性别:男 年龄:48岁 职业:司机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娄星区涟滨办事处
Page 7
主诉:高处坠落伤致双足肿痛伴活动受限4小时余
现病史:患者约4小时前在大卡车上方时被吊车撞到从货车上方坠落 (约3米高),双足先着地,患者当即出现双足肿胀、疼痛不适,无 伤口流血,左踝关节活动受限,无昏迷、恶心、胸闷、腹痛等不适, 患者被送入我院急诊就诊,行X线检查示“左跟骨骨折”,B超示“左 侧内外踝肌腱声像图改变:挫伤伴血肿可能,外踝处近足背处不排除 部分断裂”,我院急诊拟“左跟骨骨折”收入我科。患者受伤以来, 无昏迷,意识清楚,精神一般,无进食进饮,大小便未解。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跟骨骨折课件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15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1
跟骨骨折的特点:
① 最常见的跗骨骨折, 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 约 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
② 预后差; 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 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 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3年~5年丧失劳动力。
2020/12/15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7
Sanders 分型Ⅰ型:
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不考虑后关节面骨折线的数量。
2020/12/15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8
Sanders 分型II型:
跟骨后关节面为两部分骨折, 移位≥2 mm, 根据原发骨折 线的位置又分为ⅡA、 ⅡB 和ⅡC 型。
2020/12/15
19
手术入路
• 外侧切口骨折的显露:
3枚克氏针分别打入腓骨远端、骰骨和距骨;折弯,显
2020/12/15
露跟骨外侧面。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20
跟骨骨折常见并发症
1)伤口感染;切口皮缘坏死; 皮瓣坏死。 2)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3)内固定件松动,移位,断 裂。 4)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5)骨折畸形愈合;周围关节 及肌腱干扰,活动后疼痛。 6)内固定件对皮肤及周围结 构的干扰。
1)关节面不平整, 台阶≥1 mm 2)跟骨长度短缩明显; 3)跟骨宽度增加≥1 cm; 4)跟骨高度降低超过 1.5 cm; 5)Bohler‘s角≤15° 6)Gissane 角≤90°或≥130° 7)跟骰关节骨折块的分离或移位≥1 mm; 8)伴有跟骨周围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 9)跟骨外膨明显影响外踝部腓骨长、 短肌腱的活动。 10) 跟骨轴位 X 线片示内翻畸形成角≥5°, 外翻≥10°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15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1
跟骨骨折的特点:
① 最常见的跗骨骨折, 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2%, 约 75%为关节内骨折,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
② 预后差; 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 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 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3年~5年丧失劳动力。
2020/12/15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7
Sanders 分型Ⅰ型:
无移位的关节内骨折,不考虑后关节面骨折线的数量。
2020/12/15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8
Sanders 分型II型:
跟骨后关节面为两部分骨折, 移位≥2 mm, 根据原发骨折 线的位置又分为ⅡA、 ⅡB 和ⅡC 型。
2020/12/15
19
手术入路
• 外侧切口骨折的显露:
3枚克氏针分别打入腓骨远端、骰骨和距骨;折弯,显
2020/12/15
露跟骨外侧面。
跟骨骨折课件PPT课件
20
跟骨骨折常见并发症
1)伤口感染;切口皮缘坏死; 皮瓣坏死。 2)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3)内固定件松动,移位,断 裂。 4)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5)骨折畸形愈合;周围关节 及肌腱干扰,活动后疼痛。 6)内固定件对皮肤及周围结 构的干扰。
1)关节面不平整, 台阶≥1 mm 2)跟骨长度短缩明显; 3)跟骨宽度增加≥1 cm; 4)跟骨高度降低超过 1.5 cm; 5)Bohler‘s角≤15° 6)Gissane 角≤90°或≥130° 7)跟骰关节骨折块的分离或移位≥1 mm; 8)伴有跟骨周围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 9)跟骨外膨明显影响外踝部腓骨长、 短肌腱的活动。 10) 跟骨轴位 X 线片示内翻畸形成角≥5°, 外翻≥10°
跟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查房PPT幻灯片

跟骨骨折患者护理查房
骨一科 熊章琴
2
1
解剖
2020/3/7
2
简介
• 跟骨骨折为成 年人较多发生, 常由高处坠下或 挤压致伤。经常 伴有脊椎骨折, 骨盆骨折,头、 胸、腹伤,初诊 时切勿遗误。跟 骨为松质骨,血 循供应比较丰富, 骨不连者甚少见。
2020/3/7
3
临床表现
• 依典型的外伤史、足跟疼痛及压痛、足跟淤血宽而扁的畸形以及 跟骨向外倾斜呈外翻、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等,不难作出骨折 判断。X线片主要是标准侧位及轴位片,摄轴位片时X线球管应与 足纵轴线呈40°角投照,侧位片上从跟骨的前关节突到后关节面 画一线再自后关节面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角 正常为20°-40°。
• 遵医嘱予以补液、抗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
2020/3/7
6
术 后并 发 症
• 1、跟骨畸形或骨突形成:为常见的后遗症,当跟骨部压力增大后,易形 成胼胝、疼痛。
• 2、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常诉跗骨窦处疼对确诊者可行关节融合 术。
• 3、腓骨肌腱卡压综合征:表现在外踝下方有限局性或广泛性压痛及活动 时疼痛易被误诊,而未能解除疼痛可将增生造成卡压的跟骨部分广泛切 除并松解肌腱,即可缓解症状。
对症处理。
2020/3/7
5
实施手术
• 患者于2016年3月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折切开整复 内固定+植骨术。术毕安返病房,神志清楚,患肢制动抬高,末 梢血运良好。伤口外敷料干燥,无渗血,患肢有切口引流管一根, 切口引流管固定,引流通畅。给予24小时心电监护吸氧,观察伤 口引流量及性质并记录。
• 8、足外翻畸形:跟骨体骨折后其外侧骨块向外移位导致外翻平 足可作距下关节融合矫正,或作跟骨截骨术。
骨一科 熊章琴
2
1
解剖
2020/3/7
2
简介
• 跟骨骨折为成 年人较多发生, 常由高处坠下或 挤压致伤。经常 伴有脊椎骨折, 骨盆骨折,头、 胸、腹伤,初诊 时切勿遗误。跟 骨为松质骨,血 循供应比较丰富, 骨不连者甚少见。
2020/3/7
3
临床表现
• 依典型的外伤史、足跟疼痛及压痛、足跟淤血宽而扁的畸形以及 跟骨向外倾斜呈外翻、外踝下方正常凹陷消失等,不难作出骨折 判断。X线片主要是标准侧位及轴位片,摄轴位片时X线球管应与 足纵轴线呈40°角投照,侧位片上从跟骨的前关节突到后关节面 画一线再自后关节面到跟骨结节画一线,两线交角称跟骨结节角 正常为20°-40°。
• 遵医嘱予以补液、抗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
2020/3/7
6
术 后并 发 症
• 1、跟骨畸形或骨突形成:为常见的后遗症,当跟骨部压力增大后,易形 成胼胝、疼痛。
• 2、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常诉跗骨窦处疼对确诊者可行关节融合 术。
• 3、腓骨肌腱卡压综合征:表现在外踝下方有限局性或广泛性压痛及活动 时疼痛易被误诊,而未能解除疼痛可将增生造成卡压的跟骨部分广泛切 除并松解肌腱,即可缓解症状。
对症处理。
2020/3/7
5
实施手术
• 患者于2016年3月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跟骨骨折切开整复 内固定+植骨术。术毕安返病房,神志清楚,患肢制动抬高,末 梢血运良好。伤口外敷料干燥,无渗血,患肢有切口引流管一根, 切口引流管固定,引流通畅。给予24小时心电监护吸氧,观察伤 口引流量及性质并记录。
• 8、足外翻畸形:跟骨体骨折后其外侧骨块向外移位导致外翻平 足可作距下关节融合矫正,或作跟骨截骨术。
(医学课件)跟骨骨折PPT幻灯片

至第一跖骨头。
通过距骨、跟骨前突,经外侧纵 弓传递至第五跖骨头。
经距下关节传递至跟骨结节。 Morton等研究表明跟骨结节承受
负荷约占体重1/2,第一跖骨头的 负荷约占体重1/3,第五跖骨头的 负荷约占体重1/6。
17
损伤机制
Mechanism
18
损伤机制
高处坠落伤及高能量暴力损伤 依据在空间相应的足位和作用肌力不同
• Essex-Lopresti分型 Ⅱ型。
骨折累及距下关节, 其 原始骨折线多经过距下关节 后半部或内侧部。 • 根据Ⅱ型骨折继发性骨折线 的走向, 又将其分为舌形骨 折和关节面塌陷形骨折。 • 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又可将这 两种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分为 Ⅰ~Ⅲ度。
33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跟骨骨折
Calcaneal Fractures
1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借以探讨病因,阐明流行规律, 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 学科。
2
流行病学
足 部 最 大 的
占跗骨骨折60% 占全身骨折2%,致残率高[1]
外侧壁外1/3
舌型骨折的继发骨折线
继发骨折线
Essex-Lopresti 骨折线位于跟
腱止点的住置
远侧
近侧
舌型
关节塌陷26 型
塌陷型骨折的继发骨折线 Essex-Lopresti
➢继发骨折线 位于跟腱止
点前方、后关 节面的后方
27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 临床表现
通过距骨、跟骨前突,经外侧纵 弓传递至第五跖骨头。
经距下关节传递至跟骨结节。 Morton等研究表明跟骨结节承受
负荷约占体重1/2,第一跖骨头的 负荷约占体重1/3,第五跖骨头的 负荷约占体重1/6。
17
损伤机制
Mechanism
18
损伤机制
高处坠落伤及高能量暴力损伤 依据在空间相应的足位和作用肌力不同
• Essex-Lopresti分型 Ⅱ型。
骨折累及距下关节, 其 原始骨折线多经过距下关节 后半部或内侧部。 • 根据Ⅱ型骨折继发性骨折线 的走向, 又将其分为舌形骨 折和关节面塌陷形骨折。 • 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又可将这 两种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分为 Ⅰ~Ⅲ度。
33
跟骨骨折的临床分型
Typing of calcaneus fractures
跟骨骨折
Calcaneal Fractures
1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借以探讨病因,阐明流行规律, 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 学科。
2
流行病学
足 部 最 大 的
占跗骨骨折60% 占全身骨折2%,致残率高[1]
外侧壁外1/3
舌型骨折的继发骨折线
继发骨折线
Essex-Lopresti 骨折线位于跟
腱止点的住置
远侧
近侧
舌型
关节塌陷26 型
塌陷型骨折的继发骨折线 Essex-Lopresti
➢继发骨折线 位于跟腱止
点前方、后关 节面的后方
27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 临床表现
跟骨骨折PPT演示课件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 加,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 折。
应力性骨折
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 或间接损伤可致应力性骨 折。
相关生物力学原理
力学传导
软组织损伤
跟骨是足部力学传导的重要结构,其 形态和位置对维持足部稳定性和平衡 具有重要意义。
跟骨骨折常伴有周围软组织损伤,如 韧带、肌腱等,这些软组织损伤对骨 折愈合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CT和MRI在诊断中应用
CT检查
CT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特别是复杂骨折和关 节内骨折,有助于准确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
MRI检查
MRI对于软组织损伤和骨髓水肿的显示具有优势,可用于评 估跟骨骨折合并的软组织损伤情况,以及早期发现骨髓炎等 并发症。
影像学表现与分期评估
影像学表现
技巧
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确保固定牢固;对于粉碎性骨折,可采用多枚螺钉或钢板进行固定;注意内固定物放置 位置,避免影响关节活动和软组织修复。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防控策略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积极治疗潜在感染源,如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等。
术中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手术室内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 险。
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深静脉血栓形成防范
风险评估
预防措施
对高龄、肥胖、长期卧床等高危患者进行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使用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物理 方法,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药物预防
观察与处理
对于高危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 肝素等进行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一 旦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迹象,及时采取治 疗措施。
跟骨骨折PPT课件

14
影像学
• CT
1. 冠状位 a.观察距下关节损整度 d.外侧壁有无和外踝发生撞击
精选PPT课件
15
影像学
• CT
2. 水平面 a. 观察跟骰关节 b. 明确跟骨原发性或继发性损伤
精选PPT课件
16
影像学
• CT
3. 矢状位 a、跟骨前、中关节面损伤情况 b、 跟骨倾角的减少 c、关节面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精选PPT课件
22
治疗
• 早期距下关节融合术
• 有些病人有明显的关节面粉碎性骨折(IV骨折),要想获得解剖复位非 常困难,甚至不可能。
• 距下关节融合的指证: • 1) Sander‘sIV型骨折中距下关节面严重破坏的。 • 2)难以通过手术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平整。 • 3)术中发现距下关节面软骨严重的损伤。 • 4)骨折时间≥1月
9
解剖
• 跟骨的解剖学标志(G角、B角、宽度、高度、后关节面) • 最重要的就是两个角度:Bohler’s角 Gissane’s角
Gissane’s Angle
120~145°
Bohler’s Angle
20~40°
精选PPT课件
10
解剖
• Bohler’s角:缩小、消失或反角
反映后关节面的塌陷
典型的III型骨折伴有一中央骨块的压缩
• IIIAB(内侧柱劈裂,A、B间塌陷)
• IIIAC(内侧柱劈裂,A、C塌陷) • IIIBC(内侧柱及中央柱劈裂,B、C间塌陷)
• IV型:后关节面粉碎骨折
精选PPT课件
20
治疗
• 目的:
• 1、恢复跟距关节的准确对位及距下关节的早期活动锻炼 • 2、恢复跟骨正常的形态(高度、宽度、负重力线关系) • 3、足中部相对于足前部的准确对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骨折的护理
骨伤科
PPT课件
1
跟骨的解剖概要
跟骨是足骨中最大的骨,以 松质骨为主,呈长而略带弓 形,跟骨后端为足跟的着力 点之一。
跟骨与距骨形成距跟关节。 跟骨后部隆突为跟骨结节, 其向内侧突出的部分叫载距 突,它与距骨颈接触,支撑 距骨头并承担体重。跟骨结 节与第1跖骨头和第5跖骨头
形成足的3点负重,并形成足 弓。
PPT课件
6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融合
术;跟骨体截骨矫形外侧增宽 部分修整术。
PPT课件
7
常见护理问题
1、有合并颅底骨折的可能。 2、有合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可能。 3、潜在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
PPT课件
8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5、功能锻炼 抬高患肢,24小时后开始主动活动踝 关节。
PPT课件
10
术后护理
1、体位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 体肿胀。
2、功能锻炼 锻炼方法同术前护理,以预防 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PPT课件
11
出院指导
1、锻炼功能 鼓励病人坚持功能锻炼,骨折 愈合后,可负重锻炼。
PPT课件
2
跟骨骨折的定义
跟骨骨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足部 较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 1.5%,好发于青壮年。常由于 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垂直暴 力自距骨传导至跟骨,导致跟 骨压缩或劈开。
凡自高处坠下引起脊柱骨折时, 应常规检查有无跟骨骨折。
PPT课件
3
跟骨骨折的定义
X 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 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 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 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 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 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 变。
PPT课件
4
跟骨骨折的类型及病因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多为高处跌下时,足跟外翻位结节底部着地,结 节的内侧隆起部受剪切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处理。
(2)、跟骨结节水平(鸟嘴形)骨折 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如撕脱骨块小, 不致影响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过结节的 1/3 ,且有旋转及严重倾斜, 或向上牵拉严重者,可手术复位,螺丝钉固定。
(3)、跟骨载距突骨折 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 极少见。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将其推归原位,用短腿石膏 固定 4~6 周。
(4)、跟骨前端骨折 较少见。损伤机制为前足强烈内收加上跖屈。应拍 X 线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 4~6 周即可。
(5)、跟骨骨折的病因包括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为跟骨体的骨折,损伤机 制亦为高处跌下跟骨着地,或足跟受到从下面向上的反冲击力量而引起。 骨折线为斜行。 X 线片正面看,骨折线由内后斜向前外,但不通过跟距 关节面。因跟骨为骨松质,因此轴线位观,跟骨体两侧增宽;侧位像,跟 骨体后一半连同跟骨结节向后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摇椅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课件
9
4、合并症的观察与处理: (1)颅底骨折 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有 无头痛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喷射性呕吐,有无耳鼻 液漏,熊猫眼等征象。 出现脑脊液漏时的处理:A避免用力咳嗽。B不可局 部冲洗、阻塞外耳道和鼻腔;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 流出的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C抬高头部。 (2)脊柱骨折 有无双下肢感觉、活动异常,大小 便有无障碍。
2、心理与营养 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 以促使骨折愈合。
3、定期摄片复查。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1、心理护理 高处坠落的病人常常存在恐惧的心理, 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心理。 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和治疗方法, 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2、饮食护理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 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 易消化的食物。
3、体位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PPT课件
5
护理评估
1、局部情况 足跟是否疼痛、肿胀及瘀斑,有无足 内、外翻功能障碍,足底是否扁平、增宽。
2、全身情况 高处坠下病人神志是否清楚,有无头 痛,耳、鼻流液,熊猫眼等颅底骨折征象;有无背 部疼痛及双下肢活动、感觉及大小便障碍等脊柱骨 折征象,从而判断有无合并伤。
3、既往健康状况。 4、X线检查 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
骨伤科
PPT课件
1
跟骨的解剖概要
跟骨是足骨中最大的骨,以 松质骨为主,呈长而略带弓 形,跟骨后端为足跟的着力 点之一。
跟骨与距骨形成距跟关节。 跟骨后部隆突为跟骨结节, 其向内侧突出的部分叫载距 突,它与距骨颈接触,支撑 距骨头并承担体重。跟骨结 节与第1跖骨头和第5跖骨头
形成足的3点负重,并形成足 弓。
PPT课件
6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功能锻炼。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融合
术;跟骨体截骨矫形外侧增宽 部分修整术。
PPT课件
7
常见护理问题
1、有合并颅底骨折的可能。 2、有合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的可能。 3、潜在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
PPT课件
8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5、功能锻炼 抬高患肢,24小时后开始主动活动踝 关节。
PPT课件
10
术后护理
1、体位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 体肿胀。
2、功能锻炼 锻炼方法同术前护理,以预防 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PPT课件
11
出院指导
1、锻炼功能 鼓励病人坚持功能锻炼,骨折 愈合后,可负重锻炼。
PPT课件
2
跟骨骨折的定义
跟骨骨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 致跟骨的完整性受损,是足部 较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 1.5%,好发于青壮年。常由于 高处坠落,足跟着地,垂直暴 力自距骨传导至跟骨,导致跟 骨压缩或劈开。
凡自高处坠下引起脊柱骨折时, 应常规检查有无跟骨骨折。
PPT课件
3
跟骨骨折的定义
X 线检查,除摄侧位片外, 应拍跟骨轴位像,以确定骨 折类型及严重程度。此外, 跟骨属海绵质骨,压缩后常 无清晰的骨折线,有时不易 分辨,常须依据骨的外形改 变。
PPT课件
4
跟骨骨折的类型及病因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多为高处跌下时,足跟外翻位结节底部着地,结 节的内侧隆起部受剪切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处理。
(2)、跟骨结节水平(鸟嘴形)骨折 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如撕脱骨块小, 不致影响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过结节的 1/3 ,且有旋转及严重倾斜, 或向上牵拉严重者,可手术复位,螺丝钉固定。
(3)、跟骨载距突骨折 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 极少见。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将其推归原位,用短腿石膏 固定 4~6 周。
(4)、跟骨前端骨折 较少见。损伤机制为前足强烈内收加上跖屈。应拍 X 线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 4~6 周即可。
(5)、跟骨骨折的病因包括接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为跟骨体的骨折,损伤机 制亦为高处跌下跟骨着地,或足跟受到从下面向上的反冲击力量而引起。 骨折线为斜行。 X 线片正面看,骨折线由内后斜向前外,但不通过跟距 关节面。因跟骨为骨松质,因此轴线位观,跟骨体两侧增宽;侧位像,跟 骨体后一半连同跟骨结节向后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摇椅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课件
9
4、合并症的观察与处理: (1)颅底骨折 注意病人神志、瞳孔有无异常,有 无头痛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喷射性呕吐,有无耳鼻 液漏,熊猫眼等征象。 出现脑脊液漏时的处理:A避免用力咳嗽。B不可局 部冲洗、阻塞外耳道和鼻腔;随时以无菌棉球吸干 流出的脑脊液,保持口鼻耳清洁。C抬高头部。 (2)脊柱骨折 有无双下肢感觉、活动异常,大小 便有无障碍。
2、心理与营养 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 以促使骨折愈合。
3、定期摄片复查。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1、心理护理 高处坠落的病人常常存在恐惧的心理, 顾虑手术效果,担忧骨折预后,易产生焦虑心理。 应给予耐心的开导,介绍骨折的特殊性和治疗方法, 并给予悉心的照顾,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
2、饮食护理 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粗纤维及 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且 易消化的食物。
3、体位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PPT课件
5
护理评估
1、局部情况 足跟是否疼痛、肿胀及瘀斑,有无足 内、外翻功能障碍,足底是否扁平、增宽。
2、全身情况 高处坠下病人神志是否清楚,有无头 痛,耳、鼻流液,熊猫眼等颅底骨折征象;有无背 部疼痛及双下肢活动、感觉及大小便障碍等脊柱骨 折征象,从而判断有无合并伤。
3、既往健康状况。 4、X线检查 明确骨折部位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