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术语解释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绪论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现代汉语常用专业术语表

现代汉语常用专业术语表

现代汉语常用专业术语表1.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 指人们创造的智力成果的权益,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 指人们创造的智力成果的权益,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等。

2. 法律责任 (Legal Liability) - 法律规定的因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

法律责任 (Legal Liability) - 法律规定的因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责任。

3. 合同 (Contract) - 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规定了各方权利和义务。

合同 (Contract) - 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规定了各方权利和义务。

4. 违约 (Breach of Contract) - 合同一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违背了合同约定。

违约 (Breach of Contract) - 合同一方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违背了合同约定。

5. 侵权 (Infringement) - 指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侵权 (Infringement) - 指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6. 独立性 (Independence) - 法律行为能够独立存在和发生效力的特性,不受其他行为的影响。

独立性 (Independence) - 法律行为能够独立存在和发生效力的特性,不受其他行为的影响。

7. 法律法规 (Laws and Regulations) - 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和条例。

法律法规 (Laws and Regulations) - 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和条例。

8. 争议解决 (Dispute Resolution) - 解决合同纠纷或其他法律争议的过程,如诉讼、仲裁或协商等。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绪论1、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语音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黄本)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5、声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

16、韵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

17、押韵: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或压韵)。

18、声调: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19、调值: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20、调类: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

21、儿化韵:“儿”这个音可以同韵母结合起来,变更原来韵母的音色,成为一种卷舌韵母,叫做“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韵韵母可以叫做平舌韵。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狭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汉语从结构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汉族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称为“雅言”汉代时“通语”,明代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国语”,新中国称“普通话”。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6.现代汉语的特点有:㈠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

②元音占优势。

③有声调。

㈡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②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㈢语法方面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②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③词的多功能性。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第二章语音1.语音有三种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1.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越持久,声音就越长。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三方面的原因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单位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气流在口腔或者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㈡音节是语音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㈢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中元音牵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第一节语法概说01.语法:是人们大脑中所存在的组词成句的规则。

02.语法学:研究语法的科学,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03.静态词:大脑中存储着的词。

04.动态词:在交际或思维过程中使用的、由静态词激发出来的具体的词。

05.语法备用单位:大脑中所存在的静态词以及静态固定短语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备用单位。

06.语法使用单位:语法备用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所激发出来的具体的动态词、固定短语以及动态词或固定短语的组合。

07.语法体系: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就是说,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下级单位和上级单位的配合,形成一种组织严密的网络。

08.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它是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在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第三节静态实词09.静态名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名称的静态实词。

10.静态动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动作行为的静态实词。

11.静态形容词:用来反映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静态词。

12.静态数词:反映数目和次序的静态实词。

13.静态量词:反映计量单位的静态实词。

14.静态区别词:只反映人或事物属性以区分人或事物不同类型的静态实词。

15.静态副词:只反映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可能具有的某种特征的静态实词。

16.静态能愿词:对可能存在的客观情况等进行主观评议的静态实词。

17.静态拟声词:用来模拟人或自然界声音的静态实词。

第四节静态虚词18.静态虚词:不具有在句法结构中占据句位充当判定项或被判定项的能力。

19.静态介词:具有句内连接作用静态虚词。

20.静态结构词:具有句内连接作用的静态虚词,包括(的、地、得)等三个。

21.静态连词:同样具有连接作用,但有的静态连词是具有句内连接作用的静态连词,而有的静态连词是具有句间连接作用的静态连词。

22.静态助词:是具有语义凸显作用的静态虚词。

23.静态语气词:是具有语用凸显作用的静态虚词。

现代汉语术语解释

现代汉语术语解释

12. 部首,字典字书中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检的标目 13. 笔画就是构成字形的点和线,它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 14. 笔形,不同的笔画有不同的线条形状,每一种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 15. 部件,汉字的节本结构单位,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 16. 四定,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 17. 定量,规定现代汉字的使用总量。国家语委制定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
充当 13. 声调,音节高低升降变化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的一种语音现象 14. 儿化韵, er 附在韵母的后面,使韵母带上卷舌的色彩,构成一个音节 15. 轻声,口语里有些音节失去原有的调值,读成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叫做轻声,
轻声不是一种独立的调值,是一种语流音变现象 16.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音节高低升降曲直的音高变化 17. 调类,声调的种类,一种方言里,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有多少种基本调值,就分成
文字 1. 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 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
事,会意,形声指的是汉字的结构方式,转注,假借指的是使用方式 3. 象形,用摹拟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定义一种方式,造出的字叫象形字 4. 指事,用符号标出事物的特点来表示字义的一种方式 5. 会意,合字表义的方式,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造出的字叫会意字 6. 形声,用意符和音符表示语素意义的方式,造出的字叫形声字 7. 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的偏旁 8. 音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的偏旁 9. 独体字,指只有一个偏旁的汉字 10. 合体字,指又偏旁和偏旁组成的汉字 11. 偏旁,指合体字里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左右上下,统称偏旁
21. 多义词,具有多个固定的相关意义的词 22. 同音词,语音形式完全相同,意义不同的词 23. 区分同义词和多义词的原则,现时意义有没有联系,多义词的几个意义现时多数人能觉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大全是一本涵盖了现代汉语中各种名词解释的全面参考书。

从字典到百科全书,这本大全旨在为读者提供详细而准确的名词解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第一篇:四字成语四字成语是指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们概括了许多文化、历史、哲理和智慧。

这些成语经过长期的演变和使用,成为现代汉语中流传最广、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词语。

它们往往由两个意思相对的短句组成,表达了复杂的含义。

在这本名词解释大全中,四字成语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每个成语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方便读者理解和运用。

此外,还提供了成语的来源和相关的典故,让读者了解成语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

第二篇:新词语现代汉语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语言,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词语被创造出来。

这些新词语往往与科技、文化、社会和时事等紧密相关,是时代的产物。

在这本名词解释大全中,我们特别收录了一些近年来常用的新词语,包括网络词语、流行语和特定行业术语等。

每个新词语都有详细的解释和用法示例,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些新的词汇。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一些与新词语相关的背景知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来源和应用场景。

第三篇:专业术语现代汉语中有许多与特定领域相关的专业术语,如法律、医学、经济、计算机等。

这些术语往往用于描述特定的概念、理论或操作方法,对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或学习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在这本名词解释大全中,我们特别收录了一些常用的专业术语,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和使用示例。

无论是法律工作者、医学生、经济学家还是计算机工程师,都可以通过这本大全找到所需的专业术语的解释和用法。

第四篇:地名解释地名是指地理名称,包括国家、城市、山川、湖泊等。

地名在现代汉语中既有描述地理实体的作用,也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人文的意义。

了解地名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有助于加深对地理和文化的理解。

在这本名词解释大全中,我们收录了一些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地名,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解读。

现代汉语(一) 考试重点

现代汉语(一) 考试重点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重点第一章绪论√什么是语言(熟记)1.从结构上讲,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声音(“语言”一词的声音)意义(“语言”一词的意义)2.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诸多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没有阶级3.从人与文化的关系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人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2.什么是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3.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书面语4.文学语言(名词解释):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经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和书面语的高级形式。

①文学语言与书面语的关系: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盛,更具有表达力,并且文学语言不局限于书面语,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

例如,科学报告、新闻广播、口头声明、答记者问、优秀文艺作品诵读、戏剧和电影的台词、相声和说书等形式。

②文学语言和“文艺作品的语言”(判断):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文艺作品表达手段的总体。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但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的多。

一般来说,各种文学作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著作里面使用的语言都属于文学语言(e.g 考题中引用话剧的道白和台词,也是文学语言。

)③文学语言和“文学作品的语言”(判断):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语言是从属关系,但文学作品的语言并不一定都是文学语言(如方言土语、病句、生词等就不是文学语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音1.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2.音位,一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3.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声带一定振动,响亮清晰的音素4.辅音,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响亮清晰的音素5.声母,音节结构开头的部分6.韵母,音节结构声母后头的部分7.语音,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8.音节,发音时自然地一次发出的,听音时自然赶到的,有一个响度中心的语音单位9.复韵母,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韵母10.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和一个鼻辅音做韵尾组成的韵母11.单韵母,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12.韵腹,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最清晰响亮的原因,韵腹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必须由元音充当13.声调,音节高低升降变化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的一种语音现象14.儿化韵,er附在韵母的后面,使韵母带上卷舌的色彩,构成一个音节15.轻声,口语里有些音节失去原有的调值,读成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叫做轻声,轻声不是一种独立的调值,是一种语流音变现象16.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音节高低升降曲直的音高变化17.调类,声调的种类,一种方言里,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有多少种基本调值,就分成多少种调类18.开口呼,没有韵头且韵腹不是I u u(上面有两点)的韵母。

普通话共16个19.齐齿呼,韵头或者韵腹是i的韵母。

共10个20.合口呼,韵头或者韵腹是u的韵母。

共9个21.撮口呼,韵头或者韵腹是u(有两点)的韵母。

共4个22.语法重音,由句法成分决定的重音23.句子重音,由说话者强调表意重心的潜在意识决定的重音24.发音方法,语音学里把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法叫发音方法文字1.汉字,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2.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称为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指的是汉字的结构方式,转注,假借指的是使用方式3.象形,用摹拟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定义一种方式,造出的字叫象形字4.指事,用符号标出事物的特点来表示字义的一种方式5.会意,合字表义的方式,即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造出的字叫会意字6.形声,用意符和音符表示语素意义的方式,造出的字叫形声字7.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的偏旁8.音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的偏旁9.独体字,指只有一个偏旁的汉字10.合体字,指又偏旁和偏旁组成的汉字11.偏旁,指合体字里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左右上下,统称偏旁12.部首,字典字书中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检的标目13.笔画就是构成字形的点和线,它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14.笔形,不同的笔画有不同的线条形状,每一种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15.部件,汉字的节本结构单位,介于笔画和整字之间16.四定,现代汉语书面语用字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17.定量,规定现代汉字的使用总量。

国家语委制定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

这两表的数字是现代汉字常用字和一般用字的总量18.定形,规定现代汉字明确规范的字形19.定音,规定每个汉字的标准读音20.定序,主要是查字法的标准化,即规定标准的查字法21.切分汉字部件的总原则,从形切分,在这个总原则之下,还应遵循成字和组配两条具体规则,这两条具体规则有一个共同点——生成作用,即能作为其他字的构成部分22.现代汉字的标准化,指对五四以来的现代汉语书面用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整理,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字有定序。

现代汉字的标准化可为我国的语文教学,出版印刷,新闻通讯以及各种文字机器和电子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等,提供用字的规范。

四定是当前研究和整理汉字的主要的内容23.社会用字规范化,指的是在社会的一切场合,使用汉字要遵循统一的形体标准,不能把用字看作只属个人的事情词汇1.词汇,语言里词和熟语的总称2.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3.词,表示一定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4.单纯词,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5.合成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6.词根,词中表示基本意义,位置不固定的语素7.词缀,词中表示附加意义,位置固定的语素8.附加式合成词,是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构成的词9.复合式合成词,是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构成的词10.重叠式合成词,是由两个相同词根重叠而成的词11.简称,是在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出于语言经济的目的,把一个较长的语言片断简缩成较短片断,包括合成词的简缩和短语的简缩12.简称常见的简缩方式,三中一是截缩,二是紧缩,三是挑出原词语中的共同部分或概括原来几个词语的共同属性加一个数词组成13.词义,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它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14.词义的性质,包括客观性,概括性和模糊性15.本义,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16.基本义,词在现代最常用的意义17.引申义,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18.比喻义,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19.词义的发展变化方式,扩大,缩小,转移,三种20.单义词,转移后一个固定义的词21.多义词,具有多个固定的相关意义的词22.同音词,语音形式完全相同,意义不同的词23.区分同义词和多义词的原则,现时意义有没有联系,多义词的几个意义现时多数人能觉擦它们之间有联系,同音词是几个词,现实意义没有联系24.同义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25.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的一组词,如斧子和斧头26.近义词,意义大同小异,或意义相同,而附属色彩,用法不用的一组词,如翠绿和油绿27.反义词,表示相反意思的一组词28.基本词,词汇的核心部分,它长期存在着,在现代也是普遍用的,并且为构成新词提供基础29.历史词语,指历史上出现过或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现象的名称30.文言词,指的是古汉语中用过的词语31.外来词,指的是按照外语词的读音,并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对原来的语音形式加以改造的音译词32.新词,语言中新产生的词33.生造词,是任意改变原有词的形式后随意造出的词34.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也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35.成语,形式固定,言简意赅,整齐和谐,多数为四字格的短语36.成语的构造类型,有偏正型,主谓型,述宾型,述补型,联合型,连动型,兼语型37.成语的特点,一形式固定,二言简意赅,三整齐和谐38.谚语,指多年流传,表达民俗的简练而又形象的语句,不少是社会斗争或生产知识的总结39.谚语的类型主要有,农谚,气象谚,讽颂谚,规戒谚,风土谚,生活常识谚40.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有前后两部分组成,有时只说前半,后半略去。

歇后语前半一般是形象的表达,后半是解释这一形象表述的含义,同时用双关或比喻的手法,表示其意义;有时,后半的解释直接表示这个歇后语的含义41.惯用语,表达一种习惯含义的固定词组,以三个字的居多,大多是动宾结构42.语文词典,手机解释语言通用词语的词典43.百科性词典,收录解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术语,词语,并说明有关的专业知识的词典44.成词语素,指其本身就能单独成为一个词的语素45.不成词语素,指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46.定位语素,指语素和语素结合成词时,有固定位置,或者只出现在别的语素前,或者只出现在别的语素后的语素47.不定位语素,指语素和语素结合成词时,没有固定位置,可前可后的语素48.连绵词,是这些两个音节联在一起才有意义,不能分开去解释各个音节的意思49.词义的模糊性,指词义只能指示一个大概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50.词义的扩大,指变化后的词义比原意概括范围大,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个别变为一般,由部分变为整体51.词义的缩小,指变化后词义比原意范围小,由一般变为个别,由泛指变为特指,又整体变为部分52.词义的转移,指由原来的一种意义转移到另一种意义语法1.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2.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一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二是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3.划分实词虚词的依据,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4.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词5.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词6.体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一般不作谓语。

包括名词数词量词7.谓词,经常作谓语,一般能受不的修饰。

包括动词,形容词8.加词,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述语,只能做名词或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

包括区别词,副词9.区别词,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10.词的兼类,指少数词具有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既具备甲类词的特点,又具备乙类词的特点11.词与词相结合构成句法结构,包括实词与实词相结合的句法结构和实词与虚词相结合的句法结构12.句法结构的分析,指句法结构可以从内部结构关系和外部结构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3.结构关系,指出于同一层次几部分词语间的语法关系14.结构功能,指一个句法结构可以从整体考察它同别的词或短语组合的能力15.直接组成成分,简称直接成分,是指直接组成一个层次的几个部分16.层次分析,就是逐层顺次地找出句法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17.句法成分,在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成分18.句子,说话的时候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单位。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与句之间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涌句号问号或叹号来表示语气和停顿19.复说语,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事物,一个用在句首或句末,另一个用在主语或谓语里,这句首或句末不属于主语或谓语的那个词语叫做复说语20.插说语,同句中别的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也可以出现在句中或句末,去掉它,对原句的基本结构没有影响,但有了它,在表达上会给句子增添各种附加意义21.称代式复说语,大都用在句首,有时也用在句末,句中有个代词来支撑称它22.总分式复说语,句首或句末的复说语同句中相应的部分由总分关系。

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句首的复说语是总说,句中用它相应的分说作分句的主语,另一种复说语是分说的部分出现在句末,总说的部分是句中谓语动词的宾语23.句型,以语言中全体句子为对象进行归纳而得出的句子的格局类型。

确定句型要以句子的结构为依据,逐层定位24.句式,一些结构上或用词上有特点的句子,它不是以全体句子为对象归纳的结果,而是根据特点提取的结果25.句类,根据句子的不同语气对句子分类的结果,一般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类26.连动句,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连动短语的几个谓语性词语,共同陈述前边的主语,连用的谓语性词语之间没有停顿,也不用关联词语27.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28.存现句,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式,存现句的基本结构是:处所词(时间词)+动词+名词29.是字句,用是表示判断或强调的句式30.把字句,用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用于动词前边的句式31.被字句,受事做主语,用介词被引进施事的句式32.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33.倒装,句子成分的一般顺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