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试验设计期末考试题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一、判断(每题一分)1、一部机器可以只含有一个机构,也可以由数个机构组成。
……(√)2、机器的传动部分是完成机器预定的动作,通常处于整个传动的终端。
(×)4、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5、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
………………(√)6、整体式连杆是最小的制造单元,所以它是零件而不是构件。
……(×)7、连杆是一个构件,也是一个零件。
………………………(√)8、减速器中的轴、齿轮、箱体都是通用零件。
………………………………(×)二、选择(每题一分)1、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什么?( B )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2、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A )A.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 D.两者没有区别3、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 D )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
B.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C.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 D.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4、下列实物中,哪一种属于专用零件?( B )A.钉 B.起重吊钩 C.螺母 D.键5、以下不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的是( D )A.数控机床的刀架 B.工业机器人的手臂C.汽车的轮子 D.空气压缩机三、填空(每空一分)1、根据功能,一台完整的机器是由(动力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的。
车床上的主轴属于(执行)部分。
2、机械中不可拆卸的基本单元称为(零件),它是(制造)的单元体。
3、机械中制造的单元称为(零件),运动的单元称为(构件),装配的单元称为(机构)。
4、从(运动)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工程上统称为(机械)。
5.机器或机构各部分之间应具有_相对__运动。
机器工作时,都能完成有用的__机械功___或实现转换__能量___。
2 平面机构一、填空题(每空一分)2.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高副,它产生 1 个约束,而保留 2 个自由度。
(完整word版)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A )期末复习题一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表示正确,以×表示错误)1.对于213l l ≥的板,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这是由于板上的荷载主要沿板的短边方向传递到相应的支承梁上,所以只需沿板的短跨方向布置受力筋,而沿板的长跨方向不必布置任何钢筋。
(错 )2.按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主梁支座截面的配筋时,其内力设计值应以支座边缘截面为准,即02b b M M V =-⨯。
(对 ) 3.肋形楼盖荷载传递的途径是板→主梁→次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错 )4.无梁楼盖的特点在于传力体系简化,楼层净空增大,底面平整,模板简单,便于施工。
(对 )5.钢筋混凝土楼梯按结构受力状态可分为梁式、板式、折板悬挑式和螺旋式,前两种属于空间受力体系;后两种属于平面受力体系。
(错 )6.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托架、天窗架属于屋盖结构体系。
屋盖结构分无檩屋盖和有檩屋盖两种.(对 )7.排架结构形式是指钢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组合,排架柱上部与屋架铰接,排架柱下部与基础刚接的结构形式。
(对)8.作用在厂房结构上的大部分荷载(屋盖上的竖向荷载,吊车上的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横向风荷载或横向地震作用,部分墙体和墙梁的自重以及柱上的设备等荷载)都是通过横向排架传给基础、再传到地基中去.(对)9.厂房支撑体系是连系屋架、柱等构件,使其构成厂房空间整体,保证整体刚性和结构几何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10.无檩屋盖的刚度和整体性较差,一般用于非保温区的小型车间和山区建筑中。
( 错)11.混合承重体系的优点是有利于抵抗来自纵横两个方向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使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 对)12.一般认为,当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超过3时,反弯点法的计算误差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对)13.框架结构若某层柱的上、下横梁线刚度不同,则该层柱反弯点位置将向横梁刚度较小一侧偏移。
(完整word版)中央电大建筑结构试验答题及复习题

(完整word版)中央电大建筑结构试验答题及复习题《建筑结构试验》一。
单选1.关于建筑结构模型试验的优点,如下表述中(A模型结构的制作较真实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更高)。
2。
下列选项中,(D通过试验鉴定结构的施工)项不属于科学研究性试验。
3.按试验目的进行分类,可将结构试验分成(A生产检验性和可续也研究性试验)。
4。
下列各项,(A为发展和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与新工艺提供实践经验)项不属于生产检验性试验.5.(C静力试验)的最大优点是所有加载设备相对简单,荷载逐级施加,可以停下来仔细观测结构变形,给人们以最明晰的破坏概念。
6。
为了了解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一般要进行结构(D 动力试验).7。
(A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
8。
下列各项中(C激振器加载法)。
9.电液伺服动作和控制系统可以完成(D结构静载试验、结构动载试验、结构低周期疲劳试验、模拟地震试验)。
10。
(A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投资较大,维修费用较高,使用条件比较苛刻,对试验人员的试验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它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11。
(D固定铰支座)允许试验结构在三个方向上产生转动,支座反力使试验结构出于单项受压荷载作用。
12.(A活动球铰座)有五个自由度。
13。
(B重物加载)可直接置于结构或构件表面,实现均布荷载的加载,或通过荷载料盘和杠杆机构形成集中荷载的加载方式.14.荷载支承装置具有足够的(C强度和刚度),才能胜任工作,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15。
(C分配梁)的功能是将加载装置施加的集中荷载按一定比例分配成两个集中荷载。
16.贴电阻应变片处的应变为1000με,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2.0,在这个电阻应变片上应产生的电阻变化率是下列哪一项(A0。
2%).17。
(A电阻应变片)的测量信号是频率信号,所以测量不受长距离导线影响,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对测试环境要求较低,因此特别适用于长期监测和现场测量。
完整word版,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 分,共40分)1、以下不是C语言的特点的是( )A、C语言简洁、紧凑B、能够编制出功能复杂的程序C、C语言可以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D、C语言移植性好2、以下不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 )A、ABCB、abcC、a_bcD、ab.c3、一个C语言程序是由( )A、一个主程序和若干子程序组成B、函数组成C、若干过程组成D、若干子程序组成4、一个算法应该具有“确定性”等5个特性,对另外4个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零个或多个输入B、有零个或多个输出C、有穷性D、可行性5、设变量a是整型,f是实型,i是双精度型,则表达式10+‘a’+i*f值的数据类型为( )A、intB、floatC、doubleD、不确定6、在C语言中,char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 )A、补码B、反码C、源码D、ASCII码7、有如下程序,输入数据:12345M678<cR>后(<CR>表示回车),x的值是( ) 。
#include<stdio.h>main(){int x;float y;scanf("%3d%f",&x,&y);}A、12345B、123C、45D、3458、若有以下定义int a,b; float x,则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A、a=1,b=2B、b++;C、a=b=5D、b=int(x);9、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include<stdio.h>{int i=10,j=10;printf("%d,%d\n",++i,j--);}A、11,10B、9,10C、11,9D、10,910、巳知字母A的ASCII码是65,以下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include<stdio.h>main(){char c1='A',c2='Y';printf("%d,%d\n",c1,c2);A、A,YB、65,65C、65,90D、65,8911、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 )A、<B、十C、%D、!=12、设x、y和z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表达式中值为0是( ) 。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试卷 A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A.一阶段测设B.二阶段测设C.三阶段测设D.四阶段测设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汽车质量B.道路质量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D.汽车车速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D.临界半径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A.最大纵坡B.平均纵坡C.最短坡长D.坡度角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A.V=(A1+A2)LB.V=2(A1+A2)LC.V=(A1-A2)LD.V=(A1+A2)L/2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B.手水准C.罗盘仪D.求积仪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C.长链25米D.短链25米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60m,s l=35m,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1.5m,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点10m处加宽值为()。
A.0.15mB.0.23mC.0.43mD.0.86m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D.便于选择半径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完整word版)数字逻辑和设计基础-期末复习题

1.采用3-8线译码器74LS138和门电路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所示, 请对该电路进行分析, 写出输出方程, 并化解为最简与-或式。
(10分)1.解: 分析此图, 可知: F1= ,F2=4567m m m m +++ 化简过程: 由卡诺图及公式化简均可, 此处略 化简得: (2分)2F A =2.已知逻辑函数: , 试用一片4选1数据选择器和门电路实现该逻辑函数, 要求采用代数法, 写出设计全过程, 并画出电路图。
(10分)A 1ST YD 0D 1D 2D 3A 0① 写出逻辑函数F 的表达式(2分)==F A B C AB C ABC A BC ABCA B C AB C C A BC ABCA B C AB A BC ABC=+++++++++++()② 写出4选1数据选择器输出端逻辑函数Y 的表达式(2分)100101102103Y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③令 , 比较 和 两式可得: (2分)01231D C D D D C ====④ 根据上式画出的逻辑图。
(4分)五、 画出下列各触发器Q 端的波形: (设Q = 0)(10 分, 每小题5 分) 1、已知JK 触发器输入信号J 和K 、时钟脉冲CP 、异步置位端 和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 试画出触发器输出端Q 的波形, 设初始状态为0。
(5分)QCPJS S DR DK J2.下图由边沿D 触发器构成的触发器电路, 设其初始状态为0。
输入信号如右图所示, 试画出Q 端的输出波形。
(5分)CP QD R D R六、 小规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15分)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
(15分)要求: 1)、写出驱动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2)、列出状态转换真值表, 画出状态转换图; 3)、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启动特性。
Y解: 1.写方程式10202110102012121 Y=n n n n n n n nn n n D Q Q Q D Q Q Q Q Q D Q Q Q +++⎧⎧==⎪⎪⎪⎪==⎨⎨⎪⎪==⎪⎪⎩⎩驱动方程状态方程输出方程2.列状态转换真值表CP 脉冲序列2nQ 1nQ 0nQ +10n Q +11n Q +12n Q 000000112345001011011111111110110100100000001101111Y00010001无效状态3.画状态转换图电路为同步模6计数器, 不能自启动74LS161采用置数法实现十进制计数器的逻辑图。
(完整word版)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25分)1.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可分为 随机 误差、 系统 误差和 过失 误差三大类。
其中 过失 误差是一种显然与事实不符的误差2.秩和检验法是用来检验A 、B 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一种方法。
假设A 组数据无系统误差,如果A 与B 有显著性差异,则认为B 有 系统误差;如果A 与B 无显著性差异,则认为B 无 系统误差。
3.列出三种常用的数据图: 线图 、 条形图 、 圆形图 。
4.在回归分析中,设i y 、y 、i y 分别为试验值、算术平均值和回归值,则21()ni i i y y =-∑称为 残差 平方和,21()ni i y y =-∑称为 回归 平方和。
5.在试验设计中,黄金分割法是在试验区间内取两个试验点,这两个试验点分别是该试验区间的 0.618 倍和 0.382 倍。
6.L 8(41×24)是一个 正交设计(或混合水平正交设计) 试验表,其中8是 试验次数 (或横行数) ,它可以安排4水平的因素 1 个, 2 水平的因素 4 个,共 5 个因素的试验。
二、简答题(共20分)1.回归分析的用途是什么?写出用Excel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时的操作步骤。
(10分) 答:(1)回归分析是一种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用它可以寻找隐藏在随机性后面的统计规律。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确定回归方程,检验回归方程的可靠性等。
(2)用Excel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时的操作步骤是:① 从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则会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然后在分析工具库中选择回归选项,单击确定之后,弹出回归对话框。
② 填写回归对话框。
③ 填好回归对话框后,点击确定,即可得到回归分析的结果。
2.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10分)答:(1)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评价指标; (2)挑选因素,确定水平(3)选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 (4)明确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得到结果; (5)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进行验证试验,作进一步分析。
(word完整版)GCP试题集(附答案)

第一部分必考题1.GCP中英文含义?主要内容?实施目的?起草依据?颁布、施行时间?(30)简要答案:GCP: Good clinical practice,即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等.实施目的1.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可靠;2.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
起草依据:赫尔辛基宣言,注意强调保护受试者权益和试验质量.颁布、施行时间:2003年6月4发布,2003年9月1日实施2.CRO、CRF、SOP、SAE中英文含义?(20)简要答案: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协作组织CRF:Case report form/Case record form,病例报告表,病例记录表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操作规程SAE:Serious adverse event,严重不良事件3.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要求?(30)简要答案:严重不良事件可定义为致命的或威胁生命的、致残的、先天性不正常、能够导致门诊病人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的事件。
发生肿瘤、妊娠或超量用药及其他明显的治疗事故等也被视为严重的不良事件。
研究的申办者要将所有的严重不良事件十分仔细地记录在案,进行迅速而认真的处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申办者、伦理委员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我国规定申办者应在24h内向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所有不良事件,也应同时向批准试验的伦理委员会报告这些事件。
4.4.如何保障受试者的权益?(10)简要答案:根据GCP原则制定SOP,并严格遵照执行;加强伦理委员会的作用;签署知情同意书等……5.5.稽查和视察的区别?(10)简要答案:稽查由申办者委托其质量保证部门或第三者(独立的稽查机构)进行。
是指由不直接涉及试验的人员对临床试验相关行为和文件所进行的系统而独立的检查,以评价临床试验的运行及其数据的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是否遵循试验方案、申办者的SOP、GCP和相关法规要求,报告的数据是否与试验机构内的记录一致,即病例记录表内报告或记录的数据是否与病历和其他原始记录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设计期末试卷A
一、判断题
1、双因素优选法的方法包括:对开法、旋升法、平行线法和黄金分割法。
( )
2、交互作用是不能随意安排的。
( )
3、若试验不考虑交互作用,则表头设计可以使任意的。
( )
4、拟水平法不能保证整个正交表均衡搭配,只具有部分均衡搭配的性质。
( )
5、两数的对数平均值总大于他们的算术平均值。
( )
6、一组试验值的几何平均值常小于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 )
7、在正交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法中,可以直接用极差来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 )
8、拟水平法不仅可以对一个因素虚拟水平,也可以对多个因素虚拟水平,是正交表的选用更方便、灵活。
( )
二、选择题
1、下列不是解决多指标正交试验的分析方法是 ( C )
A 、综合平衡法
B 、综合评分法
C 、综合评价法 2、属于单因素优选法的是 ( A )
A 、黄金分割法
B 、A 旋升法
C 、对开法 3、
)
(m n r L 括号中的r 表示 ( B )
A 、最多允许安排因素的个数
B 、因素的水平数
C 、正交表的横行数
4、图一反映了精密度和正确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一(见课本P9,图(a )) A 、精密度好,正确度不好 B 、精密度不好,正确度好 C 、精密度好,正确度好
三、填空题
1、试验数据表可分为两大类:记录表 和 结果表示表 。
2、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通过那个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观分析法 ,一种是方差分析法 。
3、不放置因素或交互作用的列称为 空白列 。
4、二水平因素的交互作用只占 一 列,三水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则占 两 列,r 水平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要占 r-1 列。
5、对指数函数x
b ae y =选择适当的变换,使之变成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x b
a y +
=ln ln 。
四、计算题
1、设甲、乙两组观测值为: 甲:8.6 10.0 9.9 8.8 9.1 9.1
乙:8.7 8.4 9.2 8.9 7.4 8.0 7.3 8.1 6.8
已知甲组数据无系统误差,试在显著水平a=0.05时,检验乙组测定值是否有系统误差?(T 1=33, T 2=63) (答案见课本14页)
2、为考察温度对某种化工产品得率的影响,选取了五种不同的温度,在同一温度下各做三次试验,试验数据如表一所示,试问温度对得率有无显著性影响?
0.05(4,10) 3.48F = 0.01(4,10) 5.99F =
(答案见课本70页)(此处的表一考试会给出,复习时自己看书本)
3、为研究某合成物的转化率T (%)与实验中的压强P (atm ,latm=1.01325kPa )的关系,其中试验数据与有关的值如下表二所示;已知这些数据近似与点线分布,试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转化率与压强的经验公式,并用F 检验法对得到的经验公式进行显著性检验。
(已知a=0.01 , 13.10)3,1(05.0=F , 0.01(1,3).134F =) P/atm 2 4 5 8 9 T/%
2.01
2.98
3.50 5.02
5.07
表二
解:依题意,试验次数n=5, T-P 为一元线性关系,设其关系表达式为y=a+bx ,其中x 表示压强,y 表示转化率,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有:
故数据整理如下:
i )
(i
i P X
)
(i i T Y
)(22
Pi X i
)(2
2i i T Y
)
(i i i i T P Y X
1 2 2.01 4 4.04 4.02 2 4 2.98 16 8.88 11.92 3 5 3.50 25 12.25 17.50 4 8 5.02 64 25.20 40.16 5
9 5.07 81 25.70 45.63 ∑
=5
1
i
28
18.58 190 76.07 119.23 ∑=5151i
5.6
3.716
即
又因为
2
.336.55190)(2212
=⨯-=-=-
=∑x n X L n
i i xx
182
.15716.36.5523.1191
=⨯⨯-=-=-
=-∑y x n Y X L n
i i i xy
033
.7716.35076.76)(221
2
=⨯-=-=-
=∑y n y L n
i i yy
所以
033
.7==yy T L SS
2215.182 6.94333.2
xy
R xy xx L SS bL L ====
090
.0943.6033.7=-=-=R T e SS SS SS
列出方差分析表 差异源 SS df MS F 0.01(1,)3F
显著性 回归
6.943
1
6.943
231.4
34.1
***
残差 0.090 3 0.030 总和
7.033
4
由列出的方差分析表可知:
F>0.01(1,)3F ,即建立的经验公式非常显著。
4、玉米淀粉改性制备高取代度的三乙酸淀粉酯的试验中,需要考察两个指标,即取代度和酯化率,这两个指标都是越大越好,试验的因素和水平如表三所示,不考虑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选用正交表49(3)L 来安排试验,找到是使取代度和酯化率都高的试验有方案。
下面给出如表四数据,要求填写表四空白数据并把写出计算过程。
(注:根据实际要求,取代度和酯化率的权重分别取0.4和0.6)
因素水平表(表三)
水平
(A)反应时间/h (B)呲啶用量/g (C)乙酸酐用量/g
131501002490703
5120130
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表四)
试验号 A B 空列 C 取代度 酯化率/% 取代度隶属度
酯化率隶属度
综合分 1 1 1 1 1 2.96 65.70 1.00 1.00 1.00 2 1 2 2 2 2.18 40.36 0 0 0 3 1 3 3 3 2.45 54.31 4 2 1 2 3 2.70 41.09 0.67 0.03 0.29 5 2 2 3 1 2.49 56.29 0.40 0.63 0.54 6 2 3 1 2 2.41 43.23 0.29 0.11 0.18 7 3 1 3 2 2.71 41.43 0.68 0.04 0.30 8 3 2 1 3 2.42 56.29 0.31 0.63 0.50 9
3 3 2 1 2.83 60.1
4 0.83 0.78 0.80 1K
2K 3K
极差R 因素主次 优方案
解:
由于 指标隶属度=(指标值-指标最小值)/(指标最大值-指标最小值)
故 3号试验的取代度隶属度=(2.45-2.18)/(2.96-2.18)=0.35 3号试验的酯化度隶属度=(54.31-40.36)/(65.70-40.36)=0.55 3号试验的综合分=0.35*0.4+0.55*0.6=0.47 A:
1K =1+0+0.47=1.47
2K =0.29+0.54+0.18=1.01 3K =0.30+0.50+0.80=1.60
R=1.60-1.01=0.59 B:
1K =1+0.29+0.30=1.59
2K =0+0.54+0.50=1.04 3K =0.47+0.18+0.80=1.45
R=-1.58-1.04=0.55 空列:
1K =1+0.18+0.50=1.68 2K =0+0.29+0.80=1.09 3K =0.47+0.29+0.50=1.31
R=1.68-1.09=0.59 C:
1K =1+0.54+0.80=2.34
2K =0+0.18+0.30=0.48 3K =0.47+0.29+0.50=1.26
R=2.34-0.48=1.86
有题可知,不考虑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且由R 的大小C R >B R >C R 得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乙酸酐用量),A(反应时间),B(呲啶用量)。
优方案的确定:由于A: 3K >1K >2K
B: 1K >3K >2K C: 1K >3K >2K
所以,优方案为1C 3A 1B ,即乙酸酐用量100g ,反应时间5h ,呲啶用量15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