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核方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期末考查方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下期末考查方案本学期已接近尾声,为了考查我校三年级学生本学期信息技术学习完成情况,考察教师本学期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根据武昌区本学科的“达成度标准”和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方案:1、考查对象及考查范围。
参与考查的是三年级1-6班学生,根据“达成度标准”对该年级该学段的教学要求,从情态上看学生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与学习。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掌握(1)电脑的基本操作(如Windows桌面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了解各种输入方法、进行中文输入)(2)画图程序应用(如使用画图软件和金山画王软件中的各种工具进行设计与简单创作)2、考察的方式上机考察,学生要在单位时间内用画图程序完成一幅作品。
具体评分标准一、操作要求(15分)1、安静有序的进入机房进行考试。
(5)2、正确的开启电脑,打开画图软件。
(5)3、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电脑硬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向老师示意。
(5)二、平成成绩(35分)1、平时课堂纪律表现良好。
(5)2、平时作品上交达5次以上,作品制作符合要求,美观。
(30)三、电脑操作(50分)1、启动画图程序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海底世界”绘图作品(5分)2、使用金山画王软件,制作“海底世界”背景图片,保存到桌面。
(10分)3、使用画图软件,打开“海底世界”图片,调整画布大小,以自己姓名另存到桌面。
(10分)4、在画图软件中使用“粘贴来源”、“透明背景”等工具添加多种海底动物。
(10分)5、调整并修饰图片,添加标题,达到整体布局合理美观。
(10分)。
二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评方案

二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评方案
一、评估目标
本次期末测评的目标是评估二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程度,包括以下内容:
1. 电脑操作技能: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如启动电脑、打开关闭软件、保存文件等。
3. 功能应用操作:学生是否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如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幻灯片制作等。
二、评估内容
本次期末测评将包含以下两个部分:
1. 书面测试
学生将进行一份书面测试,测试内容包括:
1.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电脑操作和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应用题:要求学生使用办公软件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如创建表格、制作简单的幻灯片等。
2. 实际操作
学生将进行一次实际操作环节,要求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如打开浏览器、搜索指定内容等。
三、评估方式
本次期末测评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
1. 书面测试评分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按照标准答案进行评分,并记录学生的得分情况。
2. 实际操作评估
老师将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环节中的表现,根据学生的操作熟练度给予评估。
四、评估结果
根据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和实际操作评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相应的等级或评语。
五、考试时间与准备
本次期末测评将于XXX日期进行,考试时间为XX分钟。
请学生提前熟悉电脑基本操作和网络安全知识,并做好相关准备。
这是一个二年级信息技术期末测评方案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修改。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核方案范文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核方案范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技能整改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
为适应时代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23年开始,用5~l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需要大量高素质师资作保障,而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中小学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任务。
我校于2023年起开办了计算机教育专业,特将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列为专业课程之一,由于该课程形成的历史较短,相应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教学策略、评价机制也尚不成熟,使得这门课程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培养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笔者在近几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式的整改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高师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能向学生提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方面的知识, 是具有教育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实践特点的综合性课程。
所以,本课程的教学在注重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切实培养、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1.构建全面、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现行《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版本很多,但其课程内容体系大同小异。
我们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基本思路是:理清基本原理,提高理论水平;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
重点在使学生形成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念上下功夫,在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法上下功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上下功夫。
以基本理论结构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建构起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内容体系,它们相互交融,共同为学生建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教学技能、生成教师角色意识奠定基础。
三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试方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试参考方案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考试时间】:2课时
【考试内容】:
一、在“我的电脑”中E盘建立文件夹“三(×)班×××期末考试”,
在这个文件夹里建立文件夹“写字板”和“金山画王”。
二、使用一款中文输入法在“写字板”程序中输入以下文字(课本
P18):
比赛结果
跳蚤得了跳高冠军,巨大无比的大象得了举重冠军,活泼可爱的小猴得了爬树冠军和算术冠军,
小鱼得了游泳冠军……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长处,更应该互相帮助,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格式要求如下:
1、录入完毕后以“比赛结果”命名并保存到“E:\三(×)班××
×期末考试\写字板”中;
2、标题黑体、20号、居中、下划线、斜体;
3、内容文字宋体、12号、段首空两格;
4、“跳蚤”、“大象”、“小猴”、“小鱼”字体改为“华文行楷”、红色;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添加下划线、斜体,颜色改为橙色;
6、复制一份“比赛结果”到“E:\三(×)班×××期末考试”中;
三、利用金山画王创作一副精彩作品
主题为“海底世界”,创作完成后保存至“E:\三(×)班×××期末考试\金山画王”中。
四、把自己创作的金山画王的作品设置为桌面背景,位置方式为拉伸。
【评分办法】:任课教师依照以上要求进行现场综合评分。
柳州市雀儿山路小学信息组
2011年6月13日。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方案一、考试内容与时间:考试内容根据每学期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
考试试题应包括三部分。
1、技能测试(30分):是为考查学生的键盘输入能力;2、基础题(3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用一个半成品的作品出示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如能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创作,可有不超过10分的加分。
3、作品考试(4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开放性、长作业形式的试题,学生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完成作品,说明:基础题和作品考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项完成。
考试时间安排在语、数考试前1-2个周,在网络机房内随堂测试。
二、考试前准备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的上机考试为主,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开放的考试环境,以让学生有创新和张扬个性的空间。
三、出示考题和评价标准出题时间至少在考前一星期,这样便于教师向全体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形式、要求、评分标准,让学生作好考前准备。
对于学习过程中,已完成自创作品,并且质量较高的学生,宣布免考通知(学期初应和学生达成协议),学生将作品上交。
这也有利于考试时,单人单机的实现。
出题形式可以有以下两种:(1)本校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自主命题。
(2)信息技术教师提前将试题上传交流,可以自主选择。
可以相互讨论,但必须独立完成,作品不能相同。
四、考试过程技能测试:时间一般为5分钟,可以利用金山打字通等软件。
基础题: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室将试题和素材分发给学生,学生可边阅读试题边完成任务。
作品考试:学生已基本完成的作品,修改后上交。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核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核方案背景本文档旨在制定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核方案,以评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考核目标通过期末考核,我们旨在评估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能力:1. 理解和运用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巧;2. 掌握文字处理、制图、电子表格和多媒体展示等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3. 熟悉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安全知识;4. 培养信息检索、处理和整理的能力;5. 发展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考核内容和形式1. 计算机操作技巧考核: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开机与关机、文件管理、复制和粘贴等基本操作。
2. 应用软件考核:学生需要展示对文字处理软件、制图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多媒体展示软件的熟练应用能力。
3. 互联网安全知识考核:考查学生对互联网使用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了解与应对能力。
4. 信息检索与整理考核: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特定信息,并将其整理成有条理的文档。
5. 问题解决与团队合作考核: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小组项目,评估其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考核安排1. 考核时间:考核将在学期结束前的最后两周内进行。
2. 考核方式:采用在线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线考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实际操作考核将以小组项目的形式进行。
3. 考核地点:在线考试将在电脑教室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将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
考核评估与结果反馈1. 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根据各项考核内容给予不同权重,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2. 考核结果反馈:将根据考核结果生成成绩单,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并提供针对性的研究建议。
注意事项1. 考核过程中,要确保考试过程公平、公正,遵守考试纪律和安全规定。
2. 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软件和材料,以确保顺利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3. 考核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和归档相关考核资料,以备查阅和后续评估使用。
4. 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场地,确保考核进程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核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根据该方案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考核。
三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核方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核方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核方案
一、教学内容
1、认识电脑家族
2、认识并掌握金山画王的操作方法。
3、认识并掌握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信息技术及常见信息技术相关的产品;理解电脑的根本组成及其作用;理解电脑桌面及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2、认识《金山画王》,掌握“倒色”工具的使用;学会选择背景图片和角色;学习“画笔工具”的使用,会用“画笔工具”书写文字;掌握“文本框”输入文字的方法;理解“仙女袋”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角色的调整方式〔平移、翻转、缩放、旋转、羽化、确定、删除〕;可以使用工具进展简单的画图。
3、认识windows画图工具;认识并能使用绘画工具中的常用工具进展绘画;掌握主题画创作的思路并能灵敏运用各种工具完成创作;通过学生欣赏绘画作品,激发学习画图的兴
趣;通过学生学习探究和理论操作,培养学生理论探究及合作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核评价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考核评价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改为指导思想,使考试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打破以往死记硬背,单一的考试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等得至于真正的体现,感到成功的快乐。
二、测试目的及意义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结合信息技术书中的内容及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特点――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在计算机上体现自己的所能、所会,学会现代技术。
三、内容形式考试主要以上机实践为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充分展示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及技巧。
在评价时,让学生自己评、小组评、教师评三种评价方法。
学生完成作品后自己说创作说明(高年级要打出来;低年级要自己口述)。
四、期末考核测试内容(一)一年级:计算机画图软件绘画期末测试:计算机小画家绘画大赛题目:以《可爱的冬天》或《快乐的元旦》(任选一主题)为主题,创作一幅主题画。
要求:1、正确合理使用画图软件的工具和菜单命令进行绘画创作;2、围绕主题进行构思、绘画创作。
(二)二年级:计算机文字输入期末测试:计算机小能手英文输入大赛题目:使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按规定时间输入完成指定英文短文内容。
要求:1、用正确的指法进行输入;2、输入的正确率最低应在80%以上。
(三)三年级:计算机画图软件绘画期末测试:计算机小画家绘画大赛题目:以迎接元旦、新年为内容,设计一份贺卡。
要求:1、合理灵活使用画图软件的工具和菜单命令进行绘画创作;2、围绕主题进行构思,可使用图片素材进行处理绘画创作;3、针对作品主题配以适当的文字,表达心愿。
(四)四年级:计算机画图软件绘画期末测试:计算机小画家绘画大赛题目:以迎接元旦、新年为内容,设计一份贺卡。
要求:1、合理灵活使用画图软件的工具和菜单命令进行绘画创作;2、围绕主题进行构思,可使用图片素材进行处理绘画创作;3、针对作品主题配以适当的文字,表达心愿。
(五)五年级:计算机软件的综合使用能力期末测试:环保,公益设计大赛题目:制作一个关于学校、班级、个人或环保、公益为主题的幻灯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方案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展的比较规范,特别是近几年评价方式的改变,更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作为总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许多学校没有具体的考试模式,也不组织考试,或随便考,给个分就行。
这不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无法促进教师到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改革。
进而形成了下面的问题:(1)学校无法评估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只注重是否开足课时。
(2)信息技术教师上课随意性大,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差。
(3)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学习没目标、没动力,信息技术成了休息课、聊天课。
并且,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现在正逐步摆脱零起点,如果我们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实现小学、初中的正常衔接。
而“以考促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综合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所以,信息技术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考试也不仅仅是作为给学生总结性评定的手段,还是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是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育观念的过程。
二、考试内容与时间:考试内容根据每学期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
考试试题应包括三部分。
技能测试(30分):是为考查学生的键盘输入能力;基础题(3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用一个半成品的作品出示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如能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创作,可有不超过10分的加分。
作品考试(4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开放性、长作业形式的试题,学生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完成作品。
此部分考试,教师可提前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时间将作品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告诉学生。
说明:基础题和作品考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项完成。
考试时间安排在语、数考试前1-2个周,在网络机房内随堂测试。
三、考试前准备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的上机考试为主,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
的、开放的考试环境,以让学生有创新和张扬个性的空间。
1.出示考题和评价标准出题时间至少在考前一星期,这样便于教师向全体学生公布考试内容、形式、要求、评分标准,让学生作好考前准备。
对于学习过程中,已完成自创作品,并且质量较高的学生,宣布免考通知(学期初应和学生达成协议),学生将作品上交。
这也有利于考试时,单人单机的实现。
出题形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1)本校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自主命题。
(2)信息技术教师提前将试题(并附评价表)上传交流,可以自主选择。
2.师生准备教师应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另外,考虑到有的学生课外不具备上网的条件,教师可给学生准备充足的素材,以便于学生选择性使用,保证考试任务的完成。
四、考场管理
1.考场组织
考试以上机实践的形式进行,要求单人单机,以面向全体学生。
考试采取开卷的方式,在考试中,学生可以事先自己准备资料、可以查看参考书和笔记,也可以相互讨论,但必须独立完成,作品不能相同。
2.考试过程
技能测试:时间一般为5分钟,可以利用金山打字通等软件。
基础题:教师可通过网络教室将试题和素材分发给学生,学生可边阅读试题边完成任务。
作品考试:学生已基本完成的作品,修改后上交。
五、评价标准与方法基本题的任务要明确,让学生的操作有的放矢。
评价时,只要关注任务完成的结果,至于学生的具体操作方法,不作具体要求。
作品考试:对学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仅作原则性的要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并完成的作品,不能以完美要求学生,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评价结果的应用:1.用于学生的学期总评期末考试成绩是学期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期总评=期末考试+作业完成+平时上课表现。
2.用于
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将学生作品和考试成绩上交学校,学校可组织教研组和相关教师随机抽。
取学生的作品和成绩,以考查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另外,学校也可随着考试的进行,对每位老师的任课班级进行抽考。
组织合理有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考试,不仅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通过组织考试,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