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仍显滞后。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当前我国出现的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情况与我们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总旨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目标,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因此,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目的在物质方面的具体体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使农村居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二)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且还要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建设一个社会秩序良好,生活环境优越,文明祥和的新农村,其具体体现就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更加发展,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文明祥和的良好社会氛围。村容整洁是农民生活环境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村容整洁主要是指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和建设,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民主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需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展村民民主,健全和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为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支持。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包括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的措施,整体推进。 (一)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一个概念,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农工科贸一体化、产业开发多元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并举的农业。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科学技术在农业进步中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靠科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对新品种的推广补贴力度,形成农业科技的研究——成果示范——推广——激励——产生倍加的生产力的良性循环的机制。其次,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造就新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我国农业的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2.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路”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健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关系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的持续增收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要继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夯实这一农村发展的基石。 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1.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承包经营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基础,必须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同时,要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飞跃”的思想,在有条件的地方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2.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当前在广大农村进行的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也就是“少取”。同时,要加快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广阔的通途。 (三)以确保农民的公平权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确保农民的公平权益为切入点,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扩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1.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农村的教育发展,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文化支撑。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享有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为此,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3.加强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包括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强环境卫生等公用设施的建设。使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拥有宽敞的公路、清洁的能源、卫生清洁的水源、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扎实稳步地推进。注释: 〔2〕王太广.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N〕.农民日报,2005-10-31. 〔3〕夏王君.开好头,起好步新农村建设正破题〔N〕.人民日报,2005-11-30. 〔5〕冯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济南日报,2005-11-28 〔6〕胡敏.新农村“新”在哪里〔N〕.经济日报,2005-11-14. 〔7〕韩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N〕.人民日报,2005-11-18.

暑期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示范文本

暑期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示范文本 After completing the work or task, record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results, includ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and 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暑期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报告资料应用在完成工作或任务后,对整体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内容包含整体情况,进度和所取得的的成果,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对应策略与解决方案。,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今年“三下乡”活动的主题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 观,服务新农村建设”,我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深入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和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 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 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学习,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 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 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 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 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

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从7月22号正式出征,维持了几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了,辛苦而充实,沉重却又充满欣慰。几天的奔走,受益匪浅。我们团队在东郝村,给派出所带去了“警民共建”的警务文化长廊;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给市民带去了一些文明新风。我们带回了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一种深刻,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认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了解了民情及社会发展状况,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磨练了意志,奉献了爱心,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责任和使命不仅使大学生们忍受了从未有过的困苦,迸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而且使大家在无私奉献知识和爱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镇××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镇××村辖××社××户××人,与××县毗邻,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们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突出产业支撑,强化基础配套,提升服务功能,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做法是: 一是突出兴产业、促增收,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今春,按照“全村整推、一次成型”的思路,在川区一次性新植果树经济林2000亩,填平补齐500亩,幼园内套种早熟洋芋3500亩。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镇政府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培育新兴产业,在川区强势推广秋播大蒜1200亩,套种早熟洋芋1200亩,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增强果产业的发展后劲,我们坚持走果畜互支互促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养牛业,发展壮大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完成牛舍修建、青贮饲料池等基础上,新建标准化全封闭繁育舍3座,引进秦川良种基础母牛200头,实行了自繁自养,繁养结合,滚动发展,初步形成种养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二是突出夯基础、强服务,大力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推动村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性工作来抓,坚持“山水田林路”五位齐抓的工作思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面山绿化2000亩,栽植刺槐苗木40万株,维修机电井3眼,衬砌渠道20公里,新修梯田1000亩,新开2 横8纵田间道路18公里,栽植行道树3000株。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增强了村域经济发展后劲,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中央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和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硬化村庄主干道12公里,栽植行道树3400株。2011年以来共实施危旧房改造320户,实施改厕项目100户,拆除各类乱搭乱建1.2万平方米,栽植绿化树9100株。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在村社主要巷道设立路灯20盏,为群众夜晚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建立了农村环保和道路养护队伍,设立了垃圾集中投放点,落实经常性管护责任,逐步形成农村环境人人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是突出倡新风,重引导,不断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始终把倡导文明新风摆在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村规民约,通过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劳务技能、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1000人(次)。积极开展“和谐五星”、“幸福家庭”、“诚信计生”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去年以来,共评选出“和谐五星”100户,“幸福家庭”168户,“诚信计生”216户。并通过“自乐班”文艺汇演,村民篮球赛、全天候开放农家书屋等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实行了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全面推行党务、村务

大学生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的意义]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大学生三下乡的意义。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三下乡社会实践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学生下乡,一方面大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到农村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多少提供了一些线索;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去,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诉说苦情,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让他们紧锁在内心的话语得到释放,所以大学生下乡受到各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全力拥护,我们所做的事情虽然并不多,但是这样一种无私的活动也为他们提供了些许帮助,所以各地农民都非常满意,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三下乡的意义》。而且,这样一种社会实践,也为中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送科技下乡,服务新农村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同时也增强了更多的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开始加入到这样一个行列当中来,共同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这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拉动经济增长是很有意义的。从第一产业的重要性来阐述,因为三下乡主要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明,城市就业难,人力资源过剩,而农村缺乏相关的资源。可以从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来说明。.意义就是支持农业经济的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才干的增长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民情体察农村生活的艰辛。从而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对农民的感情,只有对农民和农村有了感情,才能让我们大学生和农民的心贴的更近,才能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才能真正的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的实现我们社会的和谐。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磨炼品格和意志。通过下乡所开展的活动,从而使我们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分析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活动中通过和其他人的交流,使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可以借鉴他们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有所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任务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解决好这个任务,要做好“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4.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五要五不要”),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最新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

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群众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两委”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固本强基”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

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年规划

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年规划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代编写大纲)

I 规划名称 XX县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十年规划 2011 ?2020 XX县以工代赈办公室编制 二?一?年月

n 编规机构及项目管理 规划编制负责人:单位、职务或职称 编写人员:单位、职务或职称 编制时间:

n 评审组织及评审结论 评审组织单位:(盖章) 评审负责人:单位、职务或职称 评审人员:单位、职务或职称 评审结论: 评审时间:

IV目录格式 目录 第一章规划概述 第一节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第二节规划区域和规划期第三节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第二章现状与机遇 第一节发展和贫困现状 第二节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第三节发展机遇和发展潜力第三章规划规模与组织 第一节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二节建设布局和建设任务 第三节总投资及资金采源 第四节规划实施与组织第四章规划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政策措施 第二节管护办法 第三节实施监督第五章实施效果与评价 第一节环境影响分析 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 第三节社会效益分析

V 内容要求 第一章规划概述 第一节编制背景和编制依据 阐明规划编制工作的背景(经济、政治、社会)、依据及主要参考的文件(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相关规划等)。 第二节规划区域和规划期 介绍各示范村规划的区域范围(所属乡镇,地理位置,村、社、人口数量)及规划建设年度。 第三节规划要点和主要结论 概要介绍规划所形成的发展目标、主要建设性质、内容、规模、投资概算、受益人口等。 第二章现状与机遇 第一节发展和贫困现状 介绍各县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以工代赈投入的历史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描述县内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和贫困人口数量、类型。研究和分析致贫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乡镇三下乡活动方案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1c1911230.html,)/总结报告/工作计划 乡镇三下乡活动方案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传播和谐文化、构建和谐郊区的重要载体。XX年,我区广大文化、科技、卫生、法律、计生工作者,坚持“三贴近”,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引深“三下乡”活动,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宣传贯彻xx届六中全会和省、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三贴近”,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把工作落实到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落实到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上,落实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上,拓宽服务渠道,注重基础建设,增强实际效果,为加快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效益、活力、绿色、和谐新郊区”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二、活动内容 XX年,我区“三下乡”活动的思路是:要在广泛开展下乡为民服务,做好面上工作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乡镇互动,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层层抓试点、搞示范,每个乡、镇搞一个示范村,因地制宜建设7个具有特色的“三下乡”活动综合示范村,以点带面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主要活动是:文化下乡 1、开展优秀剧目创作、文艺演出活动。以我区剧团为骨干,要精心编排一批反映改革发展新成就的优秀剧目,深入农村演出各种剧目100场以上。文体局要抽调文艺骨干,组织各乡镇文化辅导站,各驻区厂矿,利用设施场地,在 春节、正月十五、七一、十一等喜庆节日期间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并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深入农村开展广场、大院文艺演出活动。由区文体局负责。 2、开展文化室创建活动。在以往农村活动室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区、乡镇两级共同新建6所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室。每个文化活动室都要选配一定数量的农村实用的图书,并要配备电脑。要规范农村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定图书报刊等杂志订阅制度,组织农村青年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让现有的文化资源发挥应有作用。由区文明办、区文体局、团区委负责。 3、开展优秀电影进农村活动。继续实施“2131”工程,选择一百部优秀影片,深入到山庄、村寨开展巡回放映活动,让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下面我想从本市以及本区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坚决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同时,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为农民检查身体,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天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猛增长。1978年的时候,天津全市农村生产总值(12个有农业的区县)仅有5.03亿元,2007年天津农村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增长294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0年前的不足6%,提高到3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 2、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5倍。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35.9公斤,增长1.6倍;每公顷耕地创造种植业产值达到2.9万元,增长5倍。农作物机播面积比重达到80%,提高58个百分点;机灌面积比重达到70%,机耕面积比重达到91%。蔬菜总产量274.4万吨,增长1.2倍,出栏生猪262.1万头,增长2.6倍;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 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138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1%,比30年前提升了35.7个百分点。 4、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经过30年建设,近80%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几乎所有乡镇距离一级以上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入口都在50公里以内。近7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20%的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30%的镇有垃圾处理站,1/3以上的村庄实施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 5、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30年前增长56倍,年均增长15%。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非农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货币收入取代实物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形式。30年前,农业收入比重和实物收入比重高达76%和61%,现在已分别降至22%和5%以下,而非农业收入比重和货币收入,则分别提高到78%和95%以上。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70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3.7%;家庭经营农业纯收入1946元,占22.2%;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1568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仍显滞后。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当前我国出现的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情况与我们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总旨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目标,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

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模板) 为推进妙村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经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特制定本村规民约。 一、全体村民都有责任和义务遵守村规民约。人人参与村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崇尚文明、树立新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会公德,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村组干部、党员要模范带头,做好表率。 二、实行房前屋后、房屋周围三包责任制(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各户要自觉搞好家居卫生,做到房前屋后无杂草、无垃圾、无积水,户外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无乱堆乱放现象;各户门前摆有垃圾桶,做到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放。对家禽家畜要实行集中圈养,养狗必须实行拴养,死禽死畜要深埋处理。 三、村民建房必须落实村庄建设规划,实行一户一宅,鼓励拆旧建新,新建的房屋按统一风貌进行建设,各户负责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建筑材料不得乱堆乱放,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妥善处理,不得乱倒。各人对所属脏乱差的危旧房、乱搭乱建和土厕要自行拆除。 四、确保村内道路畅通,道路两旁不得堆放废土、粪渣、沙石、杂物;保持河道、沟渠、山塘、水库等水域清洁干净,

不得将生活垃圾、死禽死畜等废弃物以及农田杂草倒入河道、沟渠、山塘和水库等水域内,确保农村饮用水源干净清洁、不得污染。 五、提倡环保节能,做好垃圾分类,农业薄膜等能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料要放到指定回收器具,农药包装和废电池等污染物要放到专门污染物回收器具,不能乱扔污染环境。不得露天焚烧秸秆,鼓励使用新能源。 六、每200名常住人口配备1名保洁员,负责进村道路、村内公共区域的日常保洁以及生活垃圾转运等工作,保洁员工资资金来源按农村居民每人每年18元标准收取,不足部分由村集体收入解决。 七、为保障本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建房堆放物料和红白喜事需交纳卫生费押金500元/每次,依照要求搞完卫生后退还。 八、定期开展“卫生文明户”评比活动,对先进户进行适当奖励,对不卫生户在村内进行通报。 九、对经常违反本《村规民约》经教育又不改正,导致全体村民利益受损的,在其申请宅基地等需要村民集体签名的事项时,全体村民将拒绝签名。 十、本条约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实施主体为各自然村村民理事会,由全体村民和村委会负责监督。 村民理事会

龙和村“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龙和村“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深入民情,了解民生,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农业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向往的和谐新农村。民生为本,民心是根,百姓幸福才是政府最大的政绩。为了提升“关心民生,关爱社会”的意识。为了更好的锻炼大家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活动,针对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所住地,龙和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附注:下列数据是由村支书及村民那里间接得的数据) 公共建设方面: ①学校 在龙和乡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共三处教育场所,形成由学前教育到初级教育的一条较为完整的教育链。本以为有了那么好的教育条件,乡里的孩子们都能好好的上学,但是在调查后才得知,由于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民众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文化教育的不重视,龙和幼儿园只有十几名儿童,龙和小学甚至就几十名学生,龙和中学在校学生才一百多人。 这寥寥几十几百人再想想那校园里几栋高大的教学楼形成的是多大的反差,真希望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大对教育的宣传提高村民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改善村民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看法。有的家长说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过重,过早的让孩子们辍学。 青少年的大部分能达到小学或初中毕业的,而初中毕业的也只是有少部分的选择了向高中、中专、卫校等方面再向深入学习的。而中年的多数是小学毕业或没有毕业的较少有到初中毕业的。总体的文化水平面较低。 ②市场 龙和乡和临近的一个乡这样的两个小乡在平常的生活上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但是在龙和乡里却有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市场,在市场里能看到有衣服鞋子、各类时令瓜果蔬菜猪肉、禽肉等。可见是大王岭景区带动起这个小市场,不但丰富了村民们的选购也解决了一些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还提高了消费水平。 ③敬老院 一个小小的乡里还有敬老院这另我感到很欣慰,从敬老院的外观看来,已经有了一定历史了,里面有十几位孤寡或聋哑或失明或别的原因入住的老人并配有两位管理员负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老人们的衣着上、生活上、能看出他们经济上的困难但是从老人们的口中得知他们还是相当满足的。 从学校、市场、敬老院还有卫生所、电信、移动、邮政等公共建设的程度上,可以间接的看出龙和乡的教育、经济、文化、卫生等的发展情况从这里我看到了政府的关心做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但是由于经济的制约又显得力不从心.前期规划得不错但是到了后期的管理跟不上. 主要还是以液化石油和电能,作为日常生活能源,也有少数村民家里是建有沼气池的,但是也还有的是以薪柴、玉米棒作为能源材料。在乡里常见有牛马的走动..在大道上小路边随便能见到有牛粪马粪这些完全可以多开凿瓷沼气池用作沼气池发酵的原料- 工作就业: 在xx景区的工作人员中有60%的是龙和村的村民,主要是从事照相、开车、看店等事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叵最佳答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问答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推进现代 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的原则是什么? 答: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是什么? 答: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

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编制单位:中共繁城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繁城县财政局 编制日期:2010年10月22日

目录 1、关于呈报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的请示 2、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3、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准文本 4、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村容村貌整治建设项目标准文本

繁城县陈店乡陈店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 建设项目申报材料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质量。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豫发【2009】28号)和《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豫财农【2010】189号)精神,结合我县情况,我们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区认真考察、科学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陈店乡陈店村为繁城县2010年度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申报村,并认真详细地编制了项目申报材料,填写了《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 一、基本情况 繁城县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省版图的几何中心,处于省规划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之中,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如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同时,繁城县也是农业大县,下辖10乡6镇,435个行政村,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9.87万人,耕地面积81.72万亩。 陈店乡位于繁城县正北方15公里处,境内三岗二洼,总面积4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901亩,下辖30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194个村民组,总人口5.01万人,乡内道路四通八达,颍冢公路穿境而过,东接311国道,西接郑南公路,有百强文化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农村文化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总体来看,虽然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但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年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是推进现代农业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从以往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来看,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更加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状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尽管政府已经多次鼓励和要求农村加强文化建设,但近几年我国的一部分农村,尤其一些偏远山村、贫困农庄由于对文化建设认

识不够,或重视不足,使得农村文化建设还处在一种极其缓慢发展甚至滞后不前的状态。 三、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资金不足,设施设备不够齐全,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投资渠道单一。 2、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够、文化建设者工作水平低、文艺队伍专业人才缺乏。 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可行性不高。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存在较大矛盾。 4、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不足,文化创新能力差,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的效益不明显。 四、意见与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文化基建工程投入 政府需要合理调配资源,积极募资,加大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文化基础工程的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必要投入,增添必要的村级文化活动器材,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变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的现状。 2、加快农村文艺人才、文艺骨干的培养和挖掘。 一方面,要着力引入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引入专业人才,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资源则可办大型活动,资源较为匮乏则可办一些小型的活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

新农村建设方案文档

2020 新农村建设方案文档Document Writing

新农村建设方案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站,是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措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经研究,我部决定在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试点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通过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面向村民的信息服务。为切实把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xx届四中、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建设完善村(场)级信息服务站,发展农村信息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面向村民开展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面向实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要坚持面向实际的思想,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全

国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示范村(场)的实际和村民的信息需求,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和服务工作。 (二)坚持实干。各地各有关单位,务必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人员,明确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建设和服务工作。 (三)求得实效。要根据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以服务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 (四)农民得实惠。要通过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建设,推进信息服务进村(场)入户,让农民利用信息搞好生产经营,增加收入,丰富文化生活,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实惠。 三、建设目标 从年9月起,用4个月左右的时间,因地制宜建立起基本适应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信息服务需要的信息服务站,再用1~2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使示范村(场)信息服务站成为村民增产增收的好帮手、文化生活的好伙伴,示范村建设管理的主要抓手、经济社会繁荣的重要依托。 四、重点任务 (一)信息服务站建设。计划年10月底前完成达到"四个一"标准的信息服务站建设,年底前正式运行。在信息站所在场所悬挂"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信息服务站"牌匾。"四个一"即:有一名信息员(主要从村、场干部中产生),一处场所(主要设在村

暑期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378-80 暑期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暑期三下乡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今年“三下乡”活动的主题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新农村建设”,我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我们通过学习,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

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从7月22号正式出征,维持了几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结束了,辛苦而充实,沉重却又充满欣慰。几天的奔走,受益匪浅。我们团队在东郝村,给派出所带去了“警民共建”的警务文化长廊;给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给市民带去了一些文明新风。我们带回了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一种深刻,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认识。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了解了民情及社会发展状况,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磨练了意志,奉献了爱心,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责任和使命不仅使大学生们忍受了从未有过的困苦,迸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而且使大家在无私奉献知识和爱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陈冲冲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赵记华年级:08级班级:土木工程三班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调查日期:2011年6月10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陈冲村 调查人员:赵记华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2.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