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技科室质控表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质控手册医技科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质控手册医技科MicrosoftOfficeWord文档

质控⼿册医技科MicrosoftOfficeWord⽂档南阳卧龙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册(医技科)科室年度南阳卧龙医院质控科序⾔⼀、为进⼀步促进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制定本册⼆、本册内容主要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整体思路与路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质量分析会议记录及部分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数据统计表格等。

三、科主任为本册活动与记录的第⼀责任⼈,质控员负责保管本册;四、本册由质控科起草,经医疗质量安全委员会第1次会议后下放。

五、该册⾃下发之⽇起⽣效。

六、该册解释权归医疗质量安全委员会所有。

南阳卧龙医院质控科2017年1⽉第⼀次修订⼀、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成员与职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成员名单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组职责1.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和制度,医疗诊疗规程,各级岗位职责,做到每项医疗⾏为有制度有规程,各级岗位职责有落实;对医疗质量问题要认真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要提⾼医疗⽔平,保证合理检查、合理⽤药、合理收费;要抓好医务⼈员“三基”培训。

2.按照新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提升全体医务⼈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提升各医技科室⾃我改进质量管理的能⼒,促进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结合与实施。

3.健全并落实⾸诊负责制、⾸问负责制、报告处⽅复核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检查报告、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制度、影像科室阅⽚制度等医院各项制度,完善⽤(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4.完善医疗⽂书书写规范,规范报告单的书写,促进病历质量的提⾼。

5.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建⽴住院医师培训个⼈档案,注重住院医师素质培养和临床实际⼯作能⼒的培训。

6.明确主治医师的⼯作职责,发挥他们在医疗⼯作中“对下指导、对上汇报”的核⼼⾻⼲作⽤;建⽴主治医师个⼈考核档案,定期对主治医师的履⾏职责情况和业务⽔平进⾏考评。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

医技科室质量控制检查部门:门诊部科室签名: 检查时间: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每月自查 质量, 有自查结果、 改进措施、 改进效果、 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 人员佩带胸牌上岗。

2、病人的治疗有详细登记3、有高压氧舱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4、有相关制度、职责、流程、质量安全 指标及法律法规等培训学习计划, 每月有 学习内容的讲稿和学习记录, 不断提高业 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

5、每月抽查科室人员对相关制度、职责、 流程及法律法规的知晓落实情况。

6、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有记录,有高压氧 操作规程, 高压氧舱设备及附属设备不能 带病工作。

7、有舱内“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定期演练(周期<6个月)并有监管记录。

8、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满意度≥90% 9、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控制在 23%以下。

10、进舱前,有对进舱人员进行“进舱须 知”的知识宣传和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 书。

无建立质控持续改进登记薄,扣 5 分;科内无自查资料扣 5 分;无改进措施及改进效果扣 2 分,科内自 查资料保管不全扣 3 分;发现工作 人员未佩戴胸卡扣 5 分。

无高压氧治疗记录扣 10 分,记录不 完善扣 5 分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按全操作规 程操作扣 3 分查个人业务学习笔记,无讲稿扣 3分,无个人学习笔记扣 2 分,个人 笔记不认真扣 1 分。

随机抽查、考核工作人员,一项不 知晓扣 5 分;考核不及格扣 3 分。

无操作规程扣 5 分;无日常维护保 养记录扣 5 分;浮现高压氧舱及附 属设备带病工作扣 5 分。

无舱内 “紧急意外情况”应急预案, 扣 5 分;无演练扣 3 分,有演练无 记录扣 2 分。

满意度每降低 5%扣 5 分 高压氧舱内的氧浓度未控制在 23% 以下,扣 5 分。

无进舱前的“进舱须知”等知识宣 传,扣 5 分;对高压氧治疗患者未 签署高压氧治疗允许书扣 5 分。

2015868151055检查部门:门诊部1、建立质控持续改进记录本,每月自查质量,有自查结果、改进措施、改进效果、检查资料保管完好,各种登记齐全,工作人员持证及佩带胸牌上岗。

医技科室质控表

医技科室质控表

医技科室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用)请您如实填写下表,在相应的选项中打“√”,帮助科室不断改进工作,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所在科室:被调查人:年月日1、房间宽敞、等候座椅很舒适,座位足够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2、设有清楚明确的指示牌或看板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等候检验(查)的时间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进行检验(查)、在等候报告结果的时间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5、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6、您对本院医技科室服务的整体感觉放射科、超声科、检查中心1.检查报告单发生错误(例如姓名、性别、病案号打印错误,打印不清楚等)的次数()A、0次B、1次C、2次D、3次E、其他()2.检查报告单回报是否及时:()A、及时B、一般C、不及时D、非常不及时3.检查报告单是否用词规范、描述正确及提示性诊断或建议有或无?()A、有(90%以上)B、偶尔(50%以上)C、无(10%以下)D、其他()4.你对该科室满意度是:()A、95%以上B、90%以上C、85%以上D、80%以上E、其他()5.你对该科室有无其他意见或建议?检验科1.目前已开展检验项目是否符合临床科室要求:()A、完全符合B、基本符合C、不符合D、需要新开展的项目()2.各项检验报告单送达是否及时:()A、及时(95%以上,且无丢失报告单)B、一般(90%以上,且有丢失报告单)C、一般(80%以上,且无丢失报告单)D、差(经常丢失报告单且送达不及时)3.检验报告单发生错误(例如姓名、性别、病案号打印错误,打印不清楚,缺少复核签章等)的次数()A、0次B、1次C、2次D、3次E、其他()4.你对该科室满意度是:()A、95%以上B、90%以上C、85%以上D、80%以上E、其他()5.你对该科室有无其他意见或建议?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QuaIity stadards for excimer laser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 前言:本标准中除5.2.5、6.2.2、6.4、7.2.7、7.2.8、8.2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

科室质控记录表

科室质控记录表

科室质控记录表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20 年月科质控记录表
一、科室质控月总结(记录上月院级质控反馈的问题,科室自我总结当月质
控检查
情况,包含检查医师人数、病历份数、病历质量总体情况等):
二、具体质控情况:
抗菌药物使用病历质量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病历分析记录、规范使用、病原菌送检、院感报告等方面):
输血病历质量情况(包括输血指征、病历分析记录、输血审批、输血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等方面):
临床路径病历质量情况(临床路径表单与病历记录的符合情况、出现变异的分析记录情况等):
疑难危重、死亡病例或大、中手术病历质量情况(包含病历讨论记录的情况等):
其他问题(如危急值的登记、处置,知情同意书的签写质量、门诊病历、处方质量等):
三、改进措施:
质控员签名:科主任签名:
20 年月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质控培训教材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质控培训教材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质控培训教材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概述•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科室医疗质控培训教材编写•总结与展望目录0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概述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对本科室的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质量管理,以确保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重视过程质量,强调环节管理;注重团队合作,强调全员参与;关注患者需求,强调满意度;注重持续改进,强调创新与发展。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特点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可以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良好的医疗质量管理可以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可以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形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

提升医院整体形象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开始出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

近年来,国家卫计委、各省卫计委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规范性文件,推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历史与发展国家卫计委发布…明确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原则、组织体系和监督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国家卫计委发布…提出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地方卫计委发布…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对医疗质量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要求。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政策与法规02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医疗质量标准、制度和流程。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有据可依。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和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针灸科室质量控制表

针灸科室质量控制表

XXX中医院科室质量控制活动记录册(小组活动记录)科室:针灸科记录年度: 2011年度科室质控小组名单科室质控小组职责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3、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一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1月份工作质量统计二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2月份工作质量统计三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3月份工作质量统计第一季度总结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第1季度工作质量统计四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4月份工作质量统计五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5月份工作质量统计六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6月份工作质量统计第二季度总结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第2季度工作质量统计七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7月份工作质量统计八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8月份工作质量统计九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9月份工作质量统计第三季度总结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第3季度工作质量统计十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10月份工作质量统计十一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11月份工作质量统计十二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12月份工作质量统计第四季度总结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第4季度工作质量统计年度总结质控小组活动记录主持者:参加人员(签名):记录者:本次活动内容:质控发现的问题:改进目标和措施: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医疗质控表及检查标准

医疗质控表及检查标准

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月报表(科)
捡查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考核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住院医疗质量考核月报表
捡查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考核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护理质量考核月报表
考核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辅助科室功能科医疗质量考核月报表(科)
捡查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考核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药剂科医疗质量考核月报表
捡查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考核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手术室医疗质量考核月报表
捡查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考核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收费室质量考核
捡查人:捡查时间:年月日考核人:捡查时间:年月日。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质控培训教材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质控培训教材
医疗服务各环节存在不规范行为或安全隐患。
改进措施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标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支出。
改进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医疗服务。
问题
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问题
部分医院存在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问题。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及质控培训教材
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
目录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科室质控培训科室质控管理应用案例分析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
01
医疗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政策和程序,对医疗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宜性。
医疗质量管理定义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控制可以降低医疗差错、减少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保障患者安全
医疗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管理和监测,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质量信息管理
建立医疗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医疗质量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明确心血管内科质控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务水平等。
质控管理目标
详细阐述心血管内科质控管理的流程,包括制定质控计划、实施质控方案、监控指标数据、反馈与改进等环节。
质控管理流程
对心血管内科质控管理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探讨其对于其他科室质控管理的借鉴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技科室服务满意度调查表(患者用)请您如实填写下表,在相应的选项中打“√”,帮助科室不断改进工作,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所在科室:被调查人:年月日1、房间宽敞、等候座椅很舒适,座位足够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2、设有清楚明确的指示牌或看板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等候检验(查)的时间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进行检验(查)、在等候报告结果的时间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5、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6、您对本院医技科室服务的整体感觉放射科、超声科、检查中心1.检查报告单发生错误(例如姓名、性别、病案号打印错误,打印不清楚等)的次数()A、0次B、1次C、2次D、3次E、其他()2.检查报告单回报是否及时:()A、及时B、一般C、不及时D、非常不及时3.检查报告单是否用词规范、描述正确及提示性诊断或建议有或无?()A、有(90%以上)B、偶尔(50%以上)C、无(10%以下)D、其他()4.你对该科室满意度是:()A、95%以上B、90%以上C、85%以上D、80%以上E、其他()5.你对该科室有无其他意见或建议?检验科1.目前已开展检验项目是否符合临床科室要求:()A、完全符合B、基本符合C、不符合D、需要新开展的项目()2.各项检验报告单送达是否及时:()A、及时(95%以上,且无丢失报告单)B、一般(90%以上,且有丢失报告单)C、一般(80%以上,且无丢失报告单)D、差(经常丢失报告单且送达不及时)3.检验报告单发生错误(例如姓名、性别、病案号打印错误,打印不清楚,缺少复核签章等)的次数()A、0次B、1次C、2次D、3次E、其他()4.你对该科室满意度是:()A、95%以上B、90%以上C、85%以上D、80%以上E、其他()5.你对该科室有无其他意见或建议?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QuaIity stadards for excimer laser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 前言:本标准中除5.2.5、6.2.2、6.4、7.2.7、7.2.8、8.2为推荐性条款,其余均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O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北京新力眼科、北京大学眼科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笫二医院眼科中心、复旦大学附局眼耳鼻喉科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铮、陆文秀、陈跃国、杜之渝、周行涛、杨斌。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具有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仵,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O02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表层切削手术surface ablation以机械、化学或激光法去除或分离角膜上皮后,对角膜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切削的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和机械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3.1.1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mctive keratectomy,PRK以机械、化学或激光法去除角膜上皮,对角膜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切削。

3.1.2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1aser subepithe1ial kemtomileusis,LASEK以20%的乙醇松解角膜上皮后将其分离,形成角膜上皮瓣,然后对角膜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切削,最后将角膜上皮瓣复位。

3.1.3机械法上皮辩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以特制的角膜上皮分离器制作角膜上皮瓣,然后对角膜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切削,最后将角膜上皮瓣复位。

3.2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ntomileusis,LASIK 以微型角膜刀或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含角膜上皮、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翻转角膜瓣后采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进行屈光性切削,然后将角膜瓣复位。

3.3准分子激光传统切削conventional ablation矫正屈光不正中球镜和柱镜成分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3.4个性化切削customizem-1 ablation采用波前像差或角膜地形图数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3.5增效手术enhancement对角膜屈光手术后欠矫、过矫或回退进行的再次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LASEK: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机械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M-l:屈光度(m-liopter)5、一般要求5.1 环境要求手术室的面积和尺寸应符合激光机要求的参数标准,手术室内空气应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Ⅱ类环境空气消毒标准。

手术室内的温度应保持18℃-25℃,相对湿度20%-65%。

5.2 设备要求5.2.1 所有设备应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注册证进行审批所需的注册检测,取得相关证件。

5.2.2 准分子激光机应能够矫正近视、散光和远视。

使用年限为自生产日期起10年内。

5.2.3 微型板层角膜刀应是以电力或压缩气体驱动刀头行进的自动角膜刀。

5.2.4 应具备下列术前检查设备:——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压计;——主观验光设备;——客观验光设备;——角膜地形图仪;——角膜测厚仪。

5.2.5 如有条件,应配备以下辅助检查设备:——眼轴长测量仪;——波前像差仪;——对比敏感度仪;——角膜内皮镜。

5.3 人员要求5.3.1 手术医师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上岗合格证”,并具有眼科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

5.3.2 门诊医师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的眼科医师。

5.3.3 护士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

5.3.4 激光机操作人员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上岗合格证”。

6、术前评估6.1 病史术前应询问患者以下情况:——屈光不正及矫正史;——眼部手术史;——眼部病史;——全身病史及家族史、药物史;——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史;——职业、生活及用眼习惯等社会学资料。

6.2 停戴隐形眼铙时间6.2.1 常戴角膜接触镜的患者,需停戴接触镜至角膜无水肿、屈光状态和角膜地形图稳定后方可接受手术。

6.2.2 术前软性球镜宜停戴1周以上,软性散光镜及硬镜停戴3周以上,角膜塑形镜停戴3个月以上。

6.3 术前检查术前应做下列检查:——裸眼远、近视力;——主、客观验光;——最佳矫正视力;——眼位;——主视眼;——外眼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后极及周边眼底检查;——眼压测量;——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

6.4 其他检查如具有相关条件,宜做下列检查:——睫状肌麻痹验光;——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及眼前节测量分析;——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检查;——角膜内皮检查;——波前像差检查;——眼轴测量;——泪液功能检查;——瞳孔直径测量,包括暗光下瞳孔直径;——眼调节幅度检查。

6.5 手术适应证近视、远视、散光或老视等患者,本人有通过角膜屈光手术改善屈光状态的愿望,心理健康,对手术疗效有合理期望,经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

6.6 手术禁忌证6.6.1 绝对禁忌证存在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者,不得接受手术:——眼部活动性炎症;——眼周化脓性病灶;——严重的眼附属器病变:如眼睑缺损、畸形、慢性泪交炎等;——已确诊的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病;——对于LASIK,中央角膜厚度小于450微米,或预计角膜瓣下剩余基质床厚度小于250微米;——未受控制的青光眼;——未受控制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及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未受控制的糖尿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

6.6.2 相对禁忌证存在下列情况中一项者,有可能对手术操作、术后恢复或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但在特殊情况下,与患者充分沟通和解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可酌情手术:——年龄不满18周岁;——近两年屈光度变化超过1M-1;——近视超过14M-1;——远视超过6M-1;——散光超过6M-1;——对侧眼为盲或低视力;——干眼症;——轻度睑裂闭合不全;——初次手术前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力低于38M-1或高于48M-1;——单纯疱疹性或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病史;——角膜基质或内皮营养不良;——明显角膜不规则散光;——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2年内;——影响矫正视力的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眼底病史;——青光眼;——糖尿病;——妊娠;——哺乳期;——癫痫;——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患。

6.7 知情同意书术前应向患者说明以下问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矫正屈光不正方法之一;——手术目的;——手术局限性;——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

7、手术7.1 手术原则7.1.1 LASIK手术的预计剩余角膜床中央厚度不小于250微米。

7.1.2 表层切削手术的术后预计中央角膜厚度不小于350微米。

7.1.3 波前引导的手术应在稳定可靠的波前像差数据引导下进行。

7.1.4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手术应在稳定可靠的角膜地形图数据引导下进行。

7.1.5 增效手术应在前次手术后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均达稳定状态后进行。

手术方式可选择LASIK或表层切削手术。

7.1.6 表层切削手术后的增效手术应距前次手术6个月以上。

7.1.7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行LASIK术应相隔2年以上。

7.2 手术过程7.2.1 术前应预防性滴广谱抗生素滴眼液。

7.2.2 手术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患者眼周皮肤、结膜囊的消毒应符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7.2.3 除微型角膜刀手柄可采用擦拭消毒外,其他手术器械不得采用擦拭或浸泡消毒。

7.2.4 术前应检查并校准激光机、微型角膜刀及其他相关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