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操作方法

合集下载

单人结肠镜操作方法

单人结肠镜操作方法

大肠镜操作方法要点:镜身拉直,以退为进,钮角旋镜,见腔进镜,吸引钩拉。

手法:左手握镜,大拇指和中指负责旋角,食指负责吸引、充气和冲洗;右手持镜,以大拇指和食指持镜,距肛门20-30cm,负责旋镜和进退镜子。

进镜方法:肛门和直肠:插入肛门2-3cm后注气,如一片红稍退镜,见腔进镜。

至直肠壶腹部调整视野,使液体位于下方,并尽可能吸除液体(即粪汁),见腔进镜,直达直-已移行部。

长约15cm。

乙状结肠:走向:先向前(腹部),然后向左、后,再向后、上,与降结肠移行。

进镜方法:1,多吸引,少吸液体少注气,见腔进镜(但别等腔开大,有一点腔能看清方向即可),一旦看不清腔即退镜,并调整方向。

一般多为向上、向左转(逆时针)。

2,当通过一个弯后,即钩拉右旋退镜,蛇行前进。

3,转弯时角度不可过大,避免“手柄征”。

4,过乙状结肠和降结肠达脾曲并拉直后一般为40cm左右,否则说明未拉直。

易犯错误:1,乙状结肠成袢或转弯处不能前行――――顺时针右旋退镜;2,方向角度正确,但看不到腔不敢前行――小心向前滑行数厘米,过了转弯后钩拉。

过乙-降移行处及降结肠:退镜拉直时镜深约30cm达乙-降移行处。

在不成袢的情况下,如果轻柔操作,尽量少注气、多钩拉退镜,一般可以通过。

具体:⑴见腔进镜,见弯即拉,直接到达乙降转弯处,如一时不能到达可通过吸气、见腔推镜和压腹等方法到达。

⑵在进入急转弯之前,现根据转弯方向预调旋角和旋镜,然后插入,边插边调,使镜头在肠腔转弯处滑行进入。

⑶一旦进入并通过转弯处,弯曲角钮不放松,然后拉镜,并顺时针退镜,拉直镜身。

⑷过乙-降移行部后继续见腔进镜,直达脾曲。

一般达脾曲为40CM,说明镜身已拉直。

(50CM原则)。

如果在乙状结肠已成袢,则必须解袢后才可进脾曲,解袢方法:1,N袢:即安上述方法进入,具体为:钩住已-降弯曲部,然后拉镜同时顺钟向右旋镜身(右旋退镜。

)2,α袢:特点:形成α袢后,已-降锐角消失,插镜时可以较为顺利抵达脾曲。

单人肠镜操作技巧(四)

单人肠镜操作技巧(四)

单人肠镜操作技巧(四)17.压腹是一个值得好好探讨的课题,实践中,有效的压腹可以帮助我们轻松解决一些很棘手的问题。

1)你自己心中是否有数内镜的弯曲或N袢是在哪个位置?准确判断是基础,比如横结肠下挂,你从脐下向心轻轻推压腹部;脾区弯曲后对乙降交界形成压力,N袢容易产生,增对这个结点可以在左下腹压腹以减小内镜弯曲空间,避免其产生;阑尾炎、子宫肌瘤手术造成乙状结肠向右下腹过度弯曲,在右下腹或中下腹限制其弯曲的幅度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和提高进镜的效果。

2)压腹需要起效!并不是说你压了就行了,而需要通过判断压腹对你进镜的影响而灵活调整压腹的角度、力度。

失败的压腹有时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证实你的判断是对是错,如果是错了,那袢又会在什么地方等等。

3)压腹是肠镜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对不能抱有单靠压腹来处理困难的幻想。

别觉得压腹说明技术不行,相反,压腹体现了一个肠镜医师对肠镜、肠道的理解,不断的琢磨、体会才能了解你的操作其到了什么反应,你的镜子是否如你所愿等。

但若单手肠镜基本技巧尚不熟练,压腹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所以,技术为上!其中压腹也是一门技术。

18.肠蠕动频繁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结肠炎症;②患者紧张;③注水温度偏低;④注气注水过多物理刺激。

而以第④点最为重要!从楼主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向里充了不少气,而且你越充气,它蠕动越频繁,越频繁你越注气,它就更胀,本该张开的肠腔,会由于部分肠腔的过度充气而在局部难以扩开。

你所描述的情况,大多是这种情况(当然也有少数病例则分布于其他原因中)。

麻烦来的时候,别着急,仔细分析矛盾的成因,也是肠镜提高的重要方面。

我的体会是,安抚患者,暂停肠镜嘱其休息片刻,在其休息过程中不断抽气,其实单手技巧的精妙在于肠腔不充气甚至是抽气的过程中进镜!所以碰到这种病人更加需要反其道而行,多能解决。

遵循“吸气-进镜-拉镜”这一根本要义,有时候比旋镜更有意义,练就一付鹰眼,才是真功夫。

大肠镜单人操作法

大肠镜单人操作法
大肠镜单人操作法
陈星
(山西省人民医院内镜诊断研究治疗中心 030012)
Digestive Disease and Endoscopy·中国消化内镜
大肠镜检查的方法可以分为2种,一是以日本学者 金针菇、海藻等。可以在数天前开始,必要时根据便秘严
田岛为代表的双人操作法(Two Man Method)和以美 重的程度,几天前就开始加用一些如果导片等缓泻的药
患者的痛苦,增加以后的操作难度。所以在每一次
A 图 1 结肠中各段之间的重要数字
通过数个弯曲之后,或者在通过一个较大的弯曲 前,要尽快的有一个使镜身复原至中间状态的操 作。
镜检查最难处理的是乙状结肠。如果操作医师能 2.1.5 尽可能少的送气
够坚持采用短缩法,在通过乙状结肠时大肠镜镜
随着操作者的不断注气,插入的难度也在不断
常重要。否则会使结肠在插镜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被 上的方向进镜。到达目标后,在几乎不向前插入镜
过度延伸,加大了操作的难度。
身的情况下,向下打角度钮,并轻微吸气后,再稍
3 单人操作法的常规基本操作方法 可以说有 70% 的大肠镜检查,是完全可以实现
与做胃镜检查时一样的模式进行。那么,以下就是 大肠镜单人操作法的常规方法。
的 A 到 D 的距离。
肠接近肝曲部位时采用逆时针旋转寻找肠腔以外,
2.1.2.4 从肛门口到肝曲为 60 cm,也就是图 1 中 其他场合逆时针旋转镜身会使肠腔出现反方向扭
的 A 到 E 的距离。
转,即使找到进镜方向,也会使插入的难度逐渐
2.1.2.5 从肛门口到盲肠为 70~80 cm,也就是图 增加。
较大痛苦,最近,甚至于出现了大力提倡麻醉下做大肠镜 痉灵等。通常在检查前5分钟完成注射,这样可以消除肠

肠镜操作技巧心得

肠镜操作技巧心得

肠镜操作心得脾曲通过方法:1.在紧挨脾曲部确位,使内镜直线化,镜身的自由感和肠缩短后内镜插入的长度(40cm)之后,充分抽吸空气,调角度向上并右旋内镜后,立即向左反旋转内镜。

2.穿过第一个皱褶后,一边抽吸空气一边左旋内镜,便进入横结肠(其内腔呈三角形)。

3.为使脾曲部的弯曲钝角化,应稍稍回收角度,并使肠管与内镜镜身保持一致的同时,向内插入。

如果由于脾曲的角度过大,无法顺利进入横结肠,接着可以采用以下4个不同的方法尝试通过脾曲。

首先采用吸气的方法,通过吸气使由于过度充气造成的角度过大得以缓和,容易通过一些。

如果依旧无法通过,那么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就是让助手用右手压迫B点,使脾曲的角度变成钝角,以便容易进入横结肠的肠段内。

如果不行则不妨尝试第三种方法,改变体位,此时可以让病人采用右侧卧位,因为这样的体位改变,会使肠腔内原有的气体到达脾曲,肠段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脾曲的角度变得柔和,肠镜通过自然也变的容易许多了。

一般大多数病例通过以上操作都可以顺利通过脾曲,进入横结肠。

如果操作失败,那么上级医生同样可以重复以上的操作;如果再失败,那么就尝试第四种方法,即逆时针旋转镜身,把下一肠腔的走向放到监视器的正上方,然后把向上的旋钮逐渐调大,并且向内进镜小于10cm,如果幸运通过此“滑进”技术。

发现横结肠的入口,那么结果也是不错的。

事先说明一下,我是一个单人肠镜的初学者,原来在单位做过一些双人肠镜,但没有人指点,技术很差,提高也很慢。

今年1、2月我到南方医院学习单人肠镜,在其内镜中心潘德寿主任等老师的指点下,感觉提高很快。

到今天我完成了30例病人(在南方医院做了20例,后来休息了一段时间,再加上我们医院肠镜病人比较少,所以动手机会不是特别多,但我一直在努力),所以还只能算初学者。

头10例我一例也没有完成,但从第11例到现在,只有2例没有做完,其中还有一例是因为病人有肛裂,疼痛难忍。

所完成的病人基本没什么痛苦。

结肠镜检查操作规范

结肠镜检查操作规范

结肠镜检查操作规范
一、结肠镜检查目的及用物准备
1、目的:
①对原因不明的结肠出血、慢性腹泻,做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②结肠息肉需电凝切除者或结肠术后需复查者。

(2)用物准备:
①纤维结肠镜1套,活检钳、洞巾、弯盘、三瓣扩肛器1套、长棉签等。

②其他用物。

蓖麻油 30ml或番泻叶、安定、杜冷丁、阿托品、检查裤、标本瓶、屏风等。

二、操作与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与护理:
①检查前3天进软食,检查前1天进流质饮食,检查当日早餐禁食。

如下午检查,午餐可进流质软食。

②检查前1天,睡前口服蓖麻油30ml或番泻叶冲服,检查前1-2小时行清洁灌肠,直至灌出液澄清为止。

③术前15-30分钟给予镇静剂。

④向病人解释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等解除顾虑,取得检查中的配合。

⑤病人穿上清洁的检查裤,取膝胸位或左侧卧位。

将关闭的三瓣扩肛器涂上利多卡因胶浆插入肛门。

⑥术者将窥镜插入20cm后抽回扩肛器时,嘱病人张口呼吸以利肌肉放松,将窥镜向深部插入至20-40cm时,协助
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屈曲以利窥镜继续深入。

⑦窥镜进入结肠深处时,协助医生对病变部位摄影或活检。

⑧检查完毕,安置病人,清理用物,标本及时送检。

2、注意事项:
①检查结束后,嘱病人去厕所排气。

②当医生进行插入窥镜时(由于结肠壁较薄),应观察病人的脉搏、面色及有无剧烈腹痛,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③操作前认真检查光源及线路是否正常。

④检查后2小时,可进少渣饮食;3天内不宜做钡灌肠检查,以防穿孔。

肠镜检查流程

肠镜检查流程

肠镜检查流程肠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检测结肠和直肠的疾病。

它是通过肠镜将镜头和光源引入肠道,从而可以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

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结肠和直肠的疾病,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肠癌等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肠镜检查的流程。

1. 预约检查。

首先,患者需要提前预约肠镜检查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医院会要求患者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在检查前一天进行排空肠道等操作。

因此,在预约检查时,患者需要按照医院的要求提前进行准备工作。

2. 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肠道准备工作。

这通常包括清洁肠道,以确保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情况。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肠道准备,通常是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清洗等方式来完成。

3. 检查操作。

当患者到达医院进行肠镜检查时,医生会进行初步的询问和身体检查,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进行肠镜检查。

然后,患者会被引导到检查室,医生会对肠镜进行消毒和准备工作。

接下来,医生会向患者解释肠镜检查的具体流程,并让患者采取相应的体位。

4. 观察检查。

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将肠镜缓慢地插入患者的肛门,通过肠镜的摄像头可以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的情况。

医生会仔细观察肠道的粘膜、血管、息肉等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活检或切除。

5. 检查结束。

当肠镜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将肠镜缓慢地取出,然后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根据检查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患者在检查结束后可能会感到肠道不适或轻微的疼痛,这通常是正常的反应,医生会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建议。

6. 检查后注意事项。

在肠镜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比如饮食方面的限制和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等。

同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持续性的腹痛、大量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肠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结肠和直肠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患者在进行肠镜检查时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和操作,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大肠镜单人操作法

大肠镜单人操作法

大肠镜单人操作法陈星(山西省人民医院内镜诊断研究治疗中心030012)大肠镜检查的方法可以分为2种,一是以日本学者田岛为代表的双人操作法(Tw o M an M e t h od)和以美籍日本学者新谷为代表的单人操作法(On e M a n M et hod)。

自从七十年代初期周殿元、徐富星等,我国一些著名胃肠镜专家引入大肠镜双人操作法,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至今。

我国目前约有90%以上的医师采用的是双人操作法,只有10%不到的医师检查时采用单人操作法。

由于双人操作法的主要问题是检查过程中带给患者较大痛苦,最近,甚至于出现了大力提倡麻醉下做大肠镜检查的误区,使得除了检查费用的大量增加以外,大肠镜检查穿孔等并发症明显增多。

而大肠镜单人操作法具有以下优点:(1)检查时患者的痛苦明显减少;(2)副作用小;(3)治疗时更加得心应手;(4)新技术更好运用。

目前国外的内镜医师几乎已经全部采用了单人操作法,以后的各种技术势必会在单人操作的基础上来开发,所以作为一名内镜的医师,掌握此项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

以下是本人总结的关于单人操作法的一些经验和操作技巧,供大家交流学习。

1大肠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大肠镜检查的一部分,肠道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残便、过多的水分、气泡等不但会影响插入过程的快慢,同时还会因此过多的注入空气,引起肠管过度膨胀,使患者不适,插入时使得短缩肠管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我国在肠道早期肿瘤的发现以及治疗上落后日本,除了在对早期肿瘤的认识上有差距外,肠道准备的马虎也是一个潜在的因素。

既然肠道准备非常的重要,那么选择好肠道准备的方法,就显得更加重要。

常见的比较好的方法有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液(聚乙二醇4000)、硫酸镁等。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药物来清洁肠道,也无法保证肠道的绝对清洁。

对于那些顽固便秘的患者,经常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采取更加严格的饮食限制措施还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这些患者限制多纤维的饮食,例如西红柿皮、金针菇、海藻等。

医护胃肠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医护胃肠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医护胃肠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医护胃肠镜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呀。

这可都是很重要的知识呢!**一、胃肠镜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 哎呀呀,这术前准备可不能马虎呢!患者首先要进行预约挂号呀,到了医院后,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像有没有过敏史呀,之前有没有做过手术之类的情况呢?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检查啦,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四项这些检查可都是必不可少的呀!哇,这是为了确保患者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呢!患者在检查前还需要禁食一段时间,一般来说,胃镜检查要禁食6 - 8小时,肠镜检查的话禁食时间可能更长一些,8 - 12小时呢。

这时候患者可能会觉得有点饿,但是为了检查顺利,一定要坚持住呀!- 护士还会给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工作,如果是做肠镜的话,就会让患者喝泻药来清洁肠道啦。

这泻药喝起来可有点难受呢,但是没办法呀,肠道不干净的话,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呀!患者要按照护士的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喝完规定的量,并且要多走动,这样才能把肠道清理得更干净呢!2. 操作过程- 当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医生和护士会先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然后摆好合适的体位。

做胃镜的时候,一般是左侧卧位,头稍微向后仰;做肠镜的时候,可能是左侧卧位或者膝胸卧位呢。

哇,这时候医生会把胃肠镜设备慢慢插入患者的口腔或者肛门呢。

这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有点不舒服,但是医生会尽量轻柔操作的呀!在胃肠镜进入体内后,医生会仔细地观察胃肠道的内部情况,看看有没有炎症、溃疡、息肉或者肿瘤之类的病变呢?如果发现有可疑的地方,还可能会取一些组织做病理检查呢,这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呀!3. 术后护理- 哎呀,胃肠镜检查结束后也不能放松警惕呢!患者要在观察室休息一会儿,看看有没有腹痛、腹胀、便血等不适症状呀。

如果是做了无痛胃肠镜,因为用了麻醉药,患者要等麻醉药的作用完全消退后才能离开呢,一般要等一两个小时呢。

在饮食方面,胃镜检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可能一两个小时后就可以先喝点温水,然后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肠镜检查后,可能要等肠道排气后才能进食,而且开始也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进镜:循腔进镜是纤维结肠镜检查的基本原则,也是纤维结肠镜检查安全进行的重要前提。

在插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圈袢形成,准确判断肠腔走行,随时调节弯角钮,跟踪肠腔进镜,在弯曲处,可采用辨明肠腔走行的短离滑进,避免盲目滑进。

2、退镜:退镜是寻找肠腔、防止袢圈形成、解除袢圈的重要手法。

有时视野中呈现一片红色,说明镜端抵在肠壁上,此时应缓慢退镜,方能看肠腔。

如果继续盲目进镜,则不仅看不到肠腔,而且易形成袢圈,甚至引起穿孔。

3、识别和消除袢圈:
(1)识别袢圈形成:在插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肠镜是否形成袢圈:①插镜距离与先端推进的距离不相等;②插镜过程中,先端部不前进,反而自肠腔内向后倒退,当退镜时,先端部反而前进;③先端部缺乏抖动反应。

(2)消除袢圈的几种手法:①钩拉法:当镜头越过弯角而不能继续前进时,术者调控弯角钮使镜头保持最大限度的弯角钩住肠壁,然后缓慢退镜,至头部稍为滑动时为止。

此时袢圈解除,肠管被拉直、缩短,然后再继续循腔进镜。

②旋镜法:当纤维结肠镜形成大的袢圈时,可在退镜的同时配合旋镜法,尤其在通过肝曲时使用此法可明显提高通过率。

一般旋转方向取决于袢圈的形式。

通常先采用顺钟向旋转镜身退镜,若此时镜头先端产生矛盾运动而前进,即可继续后拉镜身,至先端部停止前进,并稍微后退为止。

如果顺钟向旋转镜身退镜时,先端部随之后退,则改为逆钟向旋转镜身退镜。

③抖动镜身法:术者通过目镜观察肠腔,同时用右手迅速来回抖动镜身,抖动幅度为进镜5~10cm,然后退出3~7cm,如此反复进行可使肠管缩短、肠腔变直,避免形成袢圈。

4、定向滑进:在结肠锐角弯曲部位,有时虽向各个方向调节弯角钮,仍然难以看清肠腔,故应采取短距离的定向滑进。

方法:准确判断肠腔走向,并调节角度钮使镜端对准肠腔中央,然后小心沿肠壁的斜坡滑进,多可迅速通过弯曲部,看清肠腔。

在滑进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粘膜的色泽变化。

若无明显阻力,视野中肠粘膜颜色正常,向后滑动顺利,病人无不适,好可顺利完成定向滑进。

如遇阻力增加,粘膜颜色变苍白,血管纹理变模糊不滑动,患者自觉疼痛时,应停止进镜,并退镜,辨明肠腔走向后再进镜,切忌盲目暴力进镜,以免发生穿孔等意外。

总的原则是循腔进境、循腔滑进、不断进退镜身、尽量少注气。

还应注意到以下一些环节:1保持肠镜纵轴成一直线,使手控制镜身的移动能传到肠镜的先端。

2保持镜身的自由感,肠镜纵轴是否成
一直线状态,在插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确认镜身的自由感,也就是
肠镜的先端部是否随控制镜身的手的移动而移动的感觉,保持镜身的自由感也就是保持肠镜纵轴的短缩状态。

3操作镜身的手不应靠肛门太近,一般应保持距离肛门30cm处,这样的操作容易保持镜身成一直线状态,另外还有一优点,可以把肛门作为支点可使镜身的先端部自由地随意移动,若太近,镜身旋转较困难。

4一定要注意解剖结构和标志,大肠内有五处固定点: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的交界处、脾曲、肝曲和盲肠。

这几处拐弯较大,需要的情况下可变换体位和腹部按压使角度变小。

此外,在拐弯和游离度大的肠段要注意滑镜太多而未见肠腔时不要贸然进镜,防止穿孔的发生。

5结肠镜下定位方法,如遇循腔不进或病灶堵塞而中止检查,确定到达的部位不能单凭镜管插达的深度或大肠的解剖在内镜下的特征来定位,应该据以下三方面综合考虑①大肠管腔粘膜在内镜下的形态和解剖特征;②结肠镜插入镜身的长度;③腹壁上见到透光的位置。

总之,进镜时候,一定要轻柔,直视下辨别清楚肠腔后,缓慢进镜,并随时与病人交流,询问有否不适.--熟能生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