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极大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故事教学法

爱听故事几乎是每一名儿童的天性,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故事教学法,将教材文本的内容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卧薪尝胆》为例,这就是一个故事性非常强的文本,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教材以最简练的方式来讲述了这个故事,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口头讲述的方式来将故事充实化与丰富化。

比如:先提问学生曾经吃过味道最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要吃,如果天天吃能不能忍受,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不能忍受。接着再跟学生说:“历史上还真是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人就喜欢天天‘吃苦’,他究竟是谁呢,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自然就引入了勾践这一历史人物并开始进入讲故事的状态,在讲述的过程中,可以对部分细节进行放大化处理,比如:勾践夫妇舂米推磨、养马驾车等,尽量声情并茂地讲述,力求让学生能够听得入迷。

在讲述完成后,再重新回到教材,那么在学生听完丰富版的故事后,教材文本这一简化版的故事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接受,也自然成为后续教材知识点开展的载体。总的来说,故事教学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天性,这是尊重规律并且利用规律的一种教学思想。

二、游戏教学法

说到儿童的天性,除了听故事,另外一个离不开的就是玩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游戏教学法,尽量将教学内容编制成娱乐性比较强的游戏。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内容都是识字,识字是小学阶段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但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容易缺笔少画或者写错别字等,这就是识记力不强

的表现,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游戏的方式来完善。

比如:拼字游戏,将生词按照偏旁与部首的方式来拆分,制作成一个个小卡片,打乱后让学生来拼字,拼出第一个字的学生可以点名下一个拼字的人,在拼够6个字后,还要用一段话将这6个字凑成一段文字。通常学生组织成文的段子都会十分无厘头,引得全班捧腹大笑,但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每一个生字的构造都印象深刻。

总的来讲,游戏教学法充分利用了游戏本身具备的趣味性来激活整个课堂,同时其互动性也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很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三、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鼓励学生将教材内容以动作、神态、对白等的形式呈现出来。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中的《虎门销烟》为例,这一文本涉及很多人物,比如围观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文武官员、外国商人、主人公林则徐销烟的民工等,这是一个比较丰富的场景,而且场景中的人物也随着事件的进展而有各自的神态与表现。

对于这类教材内容,教师就可以邀请若干名学生来表演这一个场景,在这个过程中,表演本身的趣味性就十分吸引学生,与此同时,与文本单纯的文字描述对比起来,实际情境模拟的这种表演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解教材知识,比如:关于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价值以及其他语文知识性内容的讲解等。

四、竞赛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利用比赛的方式,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追赶与比拼,这是一种通过“好胜心”“荣誉感”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且化知识为实用场景的一种融乐趣与高效于一体的方式。比如:教材中关于古诗的教学,一般来讲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全篇背诵的,那么教师可以组织古诗接力赛,看在规定时间内谁接力的古诗最多。

还可以是古诗拼接赛,教师把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打乱并制成一张张小卡片,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谁能够拼凑出最多的古诗。在采用竞

赛教学法时,整个课堂往往会因为竞赛的氛围而加快了教学节奏。这种竞赛教学的方式与单纯要求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相比而言,一方面,更加灵活,不论是颠来倒去还是各种拼接,学生都能够“火眼金睛”地辨认出来,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识记程度。

另一方面,更加有趣,学生是在竞赛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再次温习,而不是机械地背诵或默写。总的来讲,竞赛教学法既是给学生一种实践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触所学知识的不同方面,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2有趣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认真地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二、创设易于学生理解的学习情景

教师根据文意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表演、演示等活动,入情入景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景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达到了“寓教于乐,乐而不嬉”的目的。课堂上,我常随意捕捉或有意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

学完了《爬山虎的脚》,就让学生用“我”的口气对爬山虎的习性和特点作自我介绍。有一次课堂上,一只小麻雀突然撞进了课堂,

怎么飞也飞不出去,这下,学生的眼光都随着麻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移动。于是,我也就停止上课,干脆让他们尽情地看。

终于,麻雀在班级中逗留了五、六分钟,飞出窗外。学生也都回过神来,我顺势就刚才麻雀怎么飞进教室,如何在教室里飞的,又是怎样飞出教室的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心情和对这件事的看法等作自由发言,发现平时不大讲话的几个学生也有了表达的欲望,课后还将一篇篇具体而生动的文章送到我的手里。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都会增强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提的问题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资源,从而实现多向互动合作,如教“中国石”8、9自然段时,我在学生初读这两节后,让学生主动言说,质疑问难,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就提出了许多不理解但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中国石”屡屡夺魁。

为什么只有它屡屡夺魁呢?为什么排长专门腾出一个抽屉放“中国石”?就这么区区一块小石头,为什么在我孤独寂寞的时候能给我温暖和快慰呢?等等,这些都是教学的宝贵资源。

同时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的教学方法,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可说:“我考考大家……”;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可说:“我请教大家……”这样,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思者和听者,从而为多向互动合作教学策略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行多向互动时还应提倡生生之间两两互动或小组合作学习互动,包括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的内容可以是互相检查对方活动,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问题解决,互相竞赛巩固认知,共同操作发现新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