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造纸重点
制纸工艺流程

制纸工艺流程制纸工艺流程: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
一、制浆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二、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散浆;打浆;加胶与充填。
三、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1、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2、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3、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4、烘缸: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5、卷纸:由卷纸机将纸幅卷成纸卷。
6、裁切、选别、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
[扩展知识]制纸的原理: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
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颤答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槐缺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另外一个要件是纤维打浆叩解,利用搅刀及大马力机械,使植物纤维分叉破碎,再抄制成纸匹俱有较大结合力,不像光洁丝状纤维容易滑脱;另外在打浆后所产生碎屑及糊状物,在抄纸时有填塞孔隙及黏结纸匹功用。
古时候或现代手抄纸,利用框架竹在纸浆中筛取纸浆里的漂浮纤维,由于筛取动作有前后短边及左右长边筛动,所以手抄纸纤维可以非常均匀呈各种方向自由排列,没有产生本文所说丝流问题。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学术阵容
03 交流合作 05 科研领域
目录
02 科研设施 04 科研支撑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 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进入建设阶段,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2004 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实验室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华南理工大学何北海教授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 长、北京林业大学沈国舫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由中外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著名专家学 者18人组成。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材料领域整改类实验室。
学术阵容
实验室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一级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在2004年全国 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截止2004年年底,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38人,其中教授 (含研究员)18人,副教授(含副高级)16人。实验室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 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实验室在科学技术的关键领域和国民经济的重大项目中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 基础研究,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本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制浆造纸学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国家级基地。
科研领域
(1)植物资源化学
植物资源培育与改良优化,植物资源化学,植物纤维资源的功能化和高值化利用;非木材、速生材和回用纤 维形态特征、微细结构、化学组分及其制浆造纸特性。
(2)制浆化学与技术
山东轻工业学院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

目课 题组 汇报 , 审查 了相关 技术 资料 , 经过 质疑 讨 论 , 致认 为 : 一 该项 目以7 %硫 酸 盐针 叶木浆 和3 %阔叶木化 0 0 机 浆为原 料, 采用中浓 度碎浆 、 打浆 工艺 , 添加 自主研 制的耐高温 助剂 , 选用长 网和圆网相结合纸 页成 形技 术 , 开 发 出耐高温不锈 钢衬纸 。 产品具 有平滑度好、 强度高、耐高温 和氯化物 低等特点 , 可替 代进 口产品 。 产品质量 完全
据 了解 ,“ 叶 木 漂 白硫 酸 盐 浆 ”科 研 项 目具 有 自己 独 特 阔
的 制 浆 工 艺 , 索 出属 于 自己的 工 艺 控 制 技 术 , 产 出高 品 质 探 生
的 纸 浆 , 时 结 合 本 地 区 的 地 理 位 置 及 资 源 形 势 , 极 发 展 同 积
9 华纸- 第3 8 1 卷第2 21 2 3 。 年1 期 0 月
满 足 用 户 使 用 要 求 。 工 艺 技 术 在 国 内处 干 领 先 水 平 。 项 目顺 利 通 过 了河 南 省 科 技 成 果 鉴 定 。 其 该
亚太森博三项科研成果成功通过省级鉴定
本刊讯 ( 刘伯涛 报道)经过一年 多的科 技攻关 , 日,由 近
亚 太 森 博 研 发 的 “ 叶 木 漂 白硫 酸 盐 浆 ”、“ 档 SBS 布 白 阔 高 涂 科 学 技 术 , 导 节 能 减 排 , 持 可 持 续 发 展 , 原 有 基 倡 坚 在 新 了制 浆 技 术 , 要 体 现 在 五 个 方 面 : 先 , 新 使 用 主 首 创
有 湿 端 和 涂 料 化 学 品 , 行 VO C 厂 检 测 , 证 所 有 进 入 保
有机挥发性成 分得到有 效控制 。
最新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各个工段及其作用

制浆造纸工艺流程的各个工段及其作用制浆段:原料选择→蒸煮分离纤维→洗涤→漂白→洗涤筛选→浓缩或抄成浆片→储存备用抄纸段:散浆→除杂质→精浆→打浆→配制各种添加剂→纸料的混合→纸料的流送→头箱→网部→压榨部→干燥部→表面施胶→干燥→压光→卷取成纸涂布段:涂布原纸→涂布机涂布→干燥→卷取→再卷→超级压光加工段:复卷→裁切平板(或卷筒)→分选包装→入库结束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a.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d.压光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e.卷纸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g.裁切、选别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传热学试题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制浆造纸重点

1.①制浆方法分为化学法和高得率法。
②化学制浆法包括碱法和亚硫酸盐法。
③高得率制浆法包括机械法、化学机械法和半化学法;高得率浆(HYP)包括APMP、CTMP和P-RC APMP,温和预处理和盘磨预化学处理的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④机械阀制浆有磨石磨木法(SGW)压力磨石磨木法(PGW)、盘磨机械法(RMP)和热磨机械法(TMP);化学机械法包括化学热磨机械阀(CTMP)、化学机械阀(CMP)和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APMP);半化学法制浆主要有中性亚硫酸盐半化学法(NSSC)和碱性亚硫酸盐半化学法(ASSC)。
2.备料的定义与目的?答:定义:备料是指贮存的原料经过一定的要求处理以满足制浆生产(蒸煮和磨浆)要求的过程;目的:①去除木材原料的树皮和树节及废木材原料的穗、鞘、尘粒、砂石等杂质;②将原料按要求切成一定的规格。
(A、贮存、净化,B、制备合格的料片)2.贮存的目的:①改进原料质量:A、有利于制浆并节省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B、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②保证生产需求(非木材原料贮存6个月以上,木材原料贮存3-6个月)3.木材原料的贮存方式有水上贮存和地面贮存。
3.在原料制备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去皮?答:因为一般的树皮(韧皮类树种除外)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故要先将其除去,以降低化学药品的消耗和提供好制浆的质量;而且去皮后的原木易干燥,防止细菌侵蚀。
4.削片:一般木片的规格要求是:长15~25mm,厚3~5mm,宽不超过20mm,原木木片的合格率一般要求大于90%,板皮木片的合格率一般要求大于75%。
5.稻麦草原料的备料可分为干法备料、全湿法备料及干湿结合法备料。
全湿法备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草类原料的备料方法,其主要设备是具有球形壳体的水力碎浆机。
6.干湿结合法备料与连续蒸煮配套使用,具有①蒸煮得率高②纸张强度大③均衡性好④原料损耗低⑤汽和电负荷均衡⑥自动化程度高、节省药液⑧劳动生产率高⑨劳动强度低⑩工作环境得以改善以及成浆质量稳定等优点,是草类碱法制浆备料的发展趋势。
科技赋能造纸工艺——记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支撑平台科技赋能造纸工艺——记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年11月,首届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举办。
会议通过多视角、深层次、跨领域的互动交流,充分展示了纸质文献抢救性保护、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等的新近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共同探索新时代下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新路径、新模式,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实举措,推动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事业多领域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而在众多文化领域的承办方中,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名字令人眼前一亮。
让古籍“延年益寿”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纸质文献保护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轻工业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球造纸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一直稳居前三。
实验室自建室起,就组建了由80%党员组成的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面向我国文献保护创新技术需求,主攻纸质文献原生性保护对策、纸质文献利用技术服务、当代重要文献预防性保护对策三大方向,持续推动古籍保护关键技术突破和修复设备研发。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验室古籍保护与利用研究团队创新了文献保护新方法,开发了多种脱酸与增强材料、纸质文献脱酸增强系列智能化批量化装备和多种耐保存专用纸,为我国的纸质文献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政策建议和人才储备,也为红色党史文献的保护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科研成果应用于《广州大典》、孙中山大元帅府等文献保护,服务于红色甲工等党史重要文献保护修复,让古籍“重获新生”;特别是自主研制的整本书超声雾化法式脱酸增强装置,实现了纸质文献快速批量智能化修复保护处理,为国家文献保护与文化传承事业增彩添辉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以植物纤维分离、转化和利用为特色实验室于1989年6月经原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5年11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运行。
现代造纸方法

现代造纸方法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1.制浆的过程制浆为造纸的第一步,一般将木材转变成纸浆的方法有机械制浆法、化学制浆法和半化学制浆法等三种。
2.调制过程纸料的调制为造纸的另一重点,纸张完成后的强度、色调、印刷性的优劣、纸张保存期限的长短直接与它有关。
一般常见的调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步骤:a. 散浆 b.打浆 c.加胶与充填3.抄造过程抄纸部门的主要工作为将稀的纸料,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故一般常见之流程如下:a.纸料的筛选将调制过的纸料再稀释成较低的浓度,并借着筛选设备,再次的筛除杂物及未解离纤维束,以保持品质及保护设备。
b.网部使纸料从头箱流出在循环的铜丝网或塑料网上并均匀的分布和交织。
c.压榨部将网面移开的湿纸引到一附有毛布的二个滚辘间,藉滚辘的压挤和毛布的吸水作用,将湿纸作进一步的脱水,并使纸质较紧密,以改善纸面,增加强度。
d.压光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e.卷纸由于经过压榨后的湿纸,其含水量仍高达52 -70%,此时已无法再利用机械力来压除水分,故改让湿纸经过许多个内通热蒸气的圆筒表面使纸干燥。
g.裁切、选别包装:取前面已卷成筒状的纸卷多支,用裁纸机裁成一张张的纸,再经人工或机械的选别,剔除有破损或污点的纸张,最后将每五百张包成一包(通常叫做一令)。
/Chinese/index.html艾塞克/article_22.aspx九阳方案提供物流管理、生产计划、车间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子系统物流管理子系统中又针对造纸业的特殊需求,提供了大母卷的分切计划和相关分切过程的管理、条码管理、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xmsrs/product.asp?oid=374&tid=376&infoid=1198 三友软件/p-6997711.html浪潮/p-6997711.html浪潮ERP-Paper Mill造纸行业解决方案浪潮针对造纸行业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多年在ERP软件领域的经验,在总结数十家造纸企业用户成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浪潮ERP-Paper Mill造纸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制浆造纸培训》课件

课程总结和展望
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展望制浆造纸行业的未来发展和趋势,鼓励学员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造纸设备故障
提供解决造纸机械故障和设备 维护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环境问题
探讨纸浆制备和造纸过程中的 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方案。
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
1
实践演练
2
提供制浆造纸的实际操作体验,让学员
能够亲自动手学习和掌握技能。
3
案例分验和启示。
经验分享
学员和专家分享在制浆造纸实践中所获 得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学习和交流。
《制浆造纸培训》PPT课 件
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制浆造纸的各个方面,从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在课 程中将探讨制浆过程和造纸过程的步骤、条件,解决常见问题,并通过案例 分析和实践演练帮助您掌握这项技能。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精彩的培训吧!
制浆造纸的基本概念
1 制浆
了解制浆的定义、目的和主要方法,了解不同纸浆原料的特点和选择。
2 造纸
探讨造纸的基本流程,包括纤维分散、过滤、压水和干燥等关键步骤。
3 纸张性能
介绍纸张的物理、机械和化学性能,包括吸水性、强度和光泽度等。
制浆过程的步骤和条件
1
木浆制浆
分析木浆制浆的各个步骤,如原料处理、蒸煮、漂白和筛选。
2
废纸制浆
讨论废纸制浆的工艺流程,包括废纸的分类、浸泡和过滤等。
3
制浆条件
介绍影响制浆过程的关键条件,如浆料浓度、温度和pH值等。
造纸过程的步骤和条件
纸张成型
纸张干燥
详述纸张成型的过程,包括浆料 沉积、水分排除和纤维网的形成。
讲解纸张干燥的方法和原理,如 压延和热风干燥。
纸张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①制浆方法分为化学法和高得率法。
②化学制浆法包括碱法和亚硫酸盐法。
③高得率制浆法包括机械法、化学机械法和半化学法;高得率浆(HYP)包括APMP、CTMP和P-RC APMP,温和预处理和盘磨预化学处理的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
④机械阀制浆有磨石磨木法(SGW)压力磨石磨木法(PGW)、盘磨机械法(RMP)和热磨机械法(TMP);化学机械法包括化学热磨机械阀(CTMP)、化学机械阀(CMP)和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法(APMP);半化学法制浆主要有中性亚硫酸盐半化学法(NSSC)和碱性亚硫酸盐半化学法(ASSC)。
2.备料的定义与目的?答:定义:备料是指贮存的原料经过一定的要求处理以满足制浆生产(蒸煮和磨浆)要求的过程;目的:①去除木材原料的树皮和树节及废木材原料的穗、鞘、尘粒、砂石等杂质;②将原料按要求切成一定的规格。
(A、贮存、净化,B、制备合格的料片)2.贮存的目的:①改进原料质量:A、有利于制浆并节省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B、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②保证生产需求(非木材原料贮存6个月以上,木材原料贮存3-6个月)3.木材原料的贮存方式有水上贮存和地面贮存。
3.在原料制备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去皮?答:因为一般的树皮(韧皮类树种除外)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故要先将其除去,以降低化学药品的消耗和提供好制浆的质量;而且去皮后的原木易干燥,防止细菌侵蚀。
4.削片:一般木片的规格要求是:长15~25mm,厚3~5mm,宽不超过20mm,原木木片的合格率一般要求大于90%,板皮木片的合格率一般要求大于75%。
5.稻麦草原料的备料可分为干法备料、全湿法备料及干湿结合法备料。
全湿法备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草类原料的备料方法,其主要设备是具有球形壳体的水力碎浆机。
6.干湿结合法备料与连续蒸煮配套使用,具有①蒸煮得率高②纸张强度大③均衡性好④原料损耗低⑤汽和电负荷均衡⑥自动化程度高、节省药液⑧劳动生产率高⑨劳动强度低⑩工作环境得以改善以及成浆质量稳定等优点,是草类碱法制浆备料的发展趋势。
7.全湿法备料的优点:①草捆直接投入碎草机,无干法备料噪声和粉尘,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②草叶、泥沙等去除率高,净化效果好,使灰分、苯—醇抽出物含量降低,减少了蒸煮和漂白的化学药品用量,尤其是SiO2的降低有利于黑液碱回收;③草片被纵向撕裂,草节部分被打碎,有利于药液浸透④蒸煮的草片水分稳定,有利于控制液比,尤其是对连续蒸煮有利⑤纸浆得率高,强度好,易于滤水;缺点:设备投资大,维修费用高,动力消耗大,生产成本高。
8.化学法制浆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使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也必须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含量适当降低,同时要求纤维素溶出量最少,半纤维素有相应的保留;要求:①尽可能多地脱出植物纤维原料中使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②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根据纸浆质量要求而定)。
9.碱法制浆(Alkaline Pulping):废木材一般用烧碱法;硫酸盐法适用于各种植物纤维原料。
10.亚硫酸盐法制浆(Sulfite Pulping):碱性亚硫酸盐法、中性亚硫酸盐法、亚硫酸氢盐法、酸性亚硫酸氢盐法、微酸性亚硫酸氢盐法。
11.烧碱法蒸煮液的组成主要是NaOH,硫酸盐法蒸煮液的组成主要是NaOH+Na2S,亚硫酸盐法蒸煮液中,含有SO2和相应的盐基(.Ca2+、Mg2+、Na+、NH4+等)。
12.活性碱:烧碱法蒸煮液中的活性碱指NaOH,硫酸盐法蒸煮液证的活性碱指NaOH+Na2S,(常用Na2O或NaOH表示)。
13.有效碱:烧碱法指NaOH,硫酸盐法指NaOH+1/2Na2S。
14.白液:绿液经苛化后Ca(OH)2所得的溶液,叫白液。
烧碱法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OH,硫酸盐法的白液主要成分为NaOH+Na2S。
15.绿液:黑液进行碱回收时,黑液经过蒸发浓缩后送入燃烧炉中燃烧,从燃烧炉内流出的熔融物溶解在稀白液或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成为绿液。
烧碱法绿液的主要成分为Na2CO3,硫酸盐法为Na2CO3和Na2S。
16.用碱量:指蒸煮时活性碱用量(质量)对绝干干原料质量的百分比,常用NaOH计。
17.蒸煮目的:脱除木素,使纤维彼此分离。
18.蒸煮过程:A、蒸煮药液中的离子(OH-和HS-等)溶透和扩散到料片中;B、料片中的木素等化学成分吸附蒸煮液中的OH-和HS-等离子;C、蒸煮液中的OH-和HS-等离子与木素等木材成分发生化学反应;D、反应生成物溶解并扩散到木片外部;E、反应生成物传递到周围药液中。
19.药液浸透基本原理。
答:根据药液浸透推动力的不同,浸透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压力浸透,它的推动力是压力差,即毛细管作用和外加压力的作用;另一类是扩散浸透,即扩散作用,它的传质推动力是药液的浓度差。
20.影响药液浸透的因素。
答:①药液的组成和pH,pH>13时,纤维轴向扩散作用与横向的扩散作用比接近1:0.8(pH越高,对纤维细胞润涨作用越大,润涨在纤维细胞壁上会出现“暂时毛孔”,pH<13,纤维轴向的扩散作用比横向打10—40倍,碱法蒸煮,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助剂或者回用部分(10%—30%)黑液,可加快蒸煮液的浸透);②温度:温度升高,渗透和扩散加快;③压力差:压差增大,药液渗透速率加快;④纤维原料种类和料片规格:A、原料的种类和性质:小、早树、树醛含量低和草类原料浸透较快:B、料片规格:斜切,一般切成长15~25mm,厚3~5mm:C、水分:水分控制在40%时,浸透速率最快(以压力渗透为主)。
21.强化药液渗透的措施有①蒸汽装锅和预汽蒸②蒸煮器外药液预浸渍③装锅送液时,适当提高药液温度,一般讲药液预热到70~85℃后送入蒸煮器内④抽真空⑤亚硫酸盐法蒸煮初期加入过量药液,浸透完全是“回水”(即将多余的药液抽出并加以回收)⑥液相变压法。
22.使木素从植物原料中溶解出来的基本方法:①增加脂肪族和(或)芳香族羟基或羟基的数量,以提高木素的亲水性;②降解其大分子为较小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碎片(如木素和硫化钠的反应)③把亲水取代基与木素大分子相连接,使它的衍生物可溶于水中(如木素与亚硫酸盐反应,生成木素磺酸基)。
23.木材碱法蒸煮脱木素反应历程。
答:①初始脱木素阶段,指开始升温到140℃,这个药液浸透阶段,木素溶出占总木素的20%~25%,其间碱液浓度急剧下降;②大量脱木素阶段:升温到140℃以上时,脱木素速率增大,生出木素占70%~80%,碱浓度基本不变;③残余脱木素阶段,脱木素速率比较小,木素的脱出量也比较小。
24.草类原料硫酸盐法或烧碱法蒸煮脱木素历程:①大量脱木素阶段,指的是升温到100℃左右以前的阶段,木素脱除60%;②补充脱木素阶段,指的是从100℃左右继续升温到最高温度这一阶段,木素脱除30%,总的木素脱出量达90%以上;③残余木素脱除阶段,指的是在在最高温度下的保温阶段,木素溶出<5%。
25.传统蒸煮最高温度:木材:155~175℃非木材(稻麦草):120.5~160℃,针叶木比阔叶木的蒸煮温度高,芦苇155~170℃。
26.碱法脱木素反应的活化能:针叶木>阔叶木>草类。
27.虽然蒸煮温度不同,只要H—因子相同,所得纸浆木素含量及得率相同。
由此可见,同一原料在用碱量、硫化度、液比等蒸煮条件相同时,控制H—因子相同,则其纸浆得率及浆中木素含量相同。
28.剥皮反应,在升温到100℃时就开始了,温度越高,反应越剧烈。
29.在碱法蒸煮过程中,纸浆黏度的降低与OH-浓度成正比,而与HS-浓度无关。
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主要受温度和OH-浓度影响,温度越高,降解反应就越剧烈。
30.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
答:缺点:①纸浆得率较低②成浆颜色较深,比亚硫酸盐浆难漂③蒸煮是产生的恶臭气体污染大气;优点:①对原料适用范围广②脱木素速率快,蒸煮时间短③纸浆强度高④蒸煮废液回收技术和设备比较完善⑤硫酸盐浆(简称KP浆)用途广,针叶木本色KP用于抄造纸袋纸、电缆纸、电容器纸、包装纸等⑥较少发生树脂问题和草浆的表皮细胞群问题⑦允许木片有相当梁的树皮⑧可从一些材种的蒸煮放气时回收松节油和从蒸煮液中提取塔罗油等副产品。
31.碱法蒸煮操作过程①装料、送液②升温、小放气③在最高压力或温度下保温④大放气和放料,多用喷方式。
喷放较倒料的有点表现在:A、放料时间短;B、浆料在喷放时易分散,浆渣少;C、喷放后浆料温度高、浓度高,有利于黑液提取和碱回收;D、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
32.用碱量其他蒸煮条件不变时,用碱量增大,则脱木素速率加快,脱木素程度增加,纸浆硬度降低,可漂性提高;同时,碳水化合物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程度也会增大,纸浆得率下降,若用碱量过高,将会造成纸浆得率和机械强度的严重下降。
反之,若用碱量过低,则成浆较硬且色暗,不易漂白,而且浆渣增多,即使延长蒸煮时间,有时也难以保证木素反应的完成。
33.保温的目的在于使脱木素反应能够充分进行,但时间过长,势必影响纸浆得率和质量。
34.提高碱法蒸煮脱木素选择性的四个原则是什么?答:①蒸煮过程中的碱液浓度尽量保持均匀,即在蒸煮初期碱液浓度适当低一些,接近蒸煮终了时碱液浓度适当高一些;②蒸煮液中的HS-浓度应尽可能高,特别是蒸煮初期和大量脱木素阶段开始时,应保持较高的HS-浓度;③蒸煮液中的溶解木素和Na+浓度应尽量低,特别是在残余脱木素阶段;④保持较低的蒸煮温度,尤其是在蒸煮初期和后期。
35.快速置换加热(Rapid DisplacementHeating,RDH)36.高得率浆的定义:利用生物、化学、热和机械方法使纤维分离,制浆得率在75%以上的浆种(化学制浆的得率在50%左右)。
37.机械法制浆:单纯利用机械磨解作用,将植物纤维原料制成纸浆的方法。
其得率大于95%,该制浆方法主要利用机械的旋转摩擦工作面对纤维原料的摩擦撕裂作用以及胞间层木素的热软化作用,将原料磨解撕裂分离成单根纤维或纤维碎片。
38.CTMP:化学热磨机械浆,木片加化学药品在大于100℃预汽蒸,第一段盘磨磨浆温度大于100℃,第二段盘磨常压磨浆。
APMP: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预汽蒸的作用主要在于软化纤维细胞胞间层的木素。
39.高得率浆(HYP)包括APMP、CTMP、P—RC APMP。
40.磨浆的原理:压力脉冲理论,磨木过程中纤维的离解分为3个阶段:①由于磨石对原木周期性的压力脉冲作用,使木材加热,木素软化;②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离解纤维;③分离下来的纤维与纤维束进行复磨和精磨。
41.磨浆过程可分为三个区段:①破碎区②粗磨区③精磨区:破碎区:齿盘间隙大,刀片厚,刀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