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生品德教育内容

小学生品德教育内容1. 尊重与礼貌:教育小学生尊重他人,并以礼貌待人。
这可以通过模范行为和实例教育来实现,比如教育他们如何问候他人,主动帮助他人并对他人的意见和观点持尊重态度。
尊重与礼貌:教育小学生尊重他人,并以礼貌待人。
这可以通过模范行为和实例教育来实现,比如教育他们如何问候他人,主动帮助他人并对他人的意见和观点持尊重态度。
2. 诚实与诚信:鼓励小学生讲真话,做人诚实,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他们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教导他们在研究和与他人交往中负责任地行为。
诚实与诚信:鼓励小学生讲真话,做人诚实,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他们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教导他们在学习和与他人交往中负责任地行为。
3. 友谊与合作:推动小学生发展友谊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在团队中共同努力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分享和帮助他人的方式来促进这一点。
友谊与合作:推动小学生发展友谊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在团队中共同努力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分享和帮助他人的方式来促进这一点。
4. 守纪律与责任心:引导小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理解自己在班级和学校中的责任。
教育他们准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参加集体活动并遵守校园规则。
守纪律与责任心:引导小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规定,理解自己在班级和学校中的责任。
教育他们准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参加集体活动并遵守校园规则。
5. 关心他人和公益事业: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意识。
通过开展义工活动、参与公益项目以及向他们介绍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激发他们为他人和社区做贡献的热情。
关心他人和公益事业: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意识。
通过开展义工活动、参与公益项目以及向他们介绍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激发他们为他人和社区做贡献的热情。
这些仅仅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生品德教育内容,各学校和教育机构可能会根据特定需求和文化背景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小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品格,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的十大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小学生的十大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道德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正在形成。
良好的品德修养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十大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第一是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之一,对于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明白父母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从而懂得尊敬、关心和孝顺父母。
第二是友善待人。
小学生要学会友善待人,包括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的相处。
培养他们的友善待人品质可以增进友谊、促进团结,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第三是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道德修养的基石,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重要。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明白诚实与守信的重要性,明白说真话、守信用的原则,从而养成坦诚待人、言行一致的品德修养。
第四是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之一。
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懂得包容、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谦虚、礼貌和互助精神。
第五是勤奋学习。
培养小学生的勤奋学习品质对于他们的未来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明白勤奋学习的重要性,懂得艰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从而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六是自律自控。
自律自控是培养小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懂得延迟满足、克制冲动与诱惑,培养他们的毅力、坚持和自律品质。
第七是公平正义。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公平正义观念。
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公正对待他人,懂得公平、无私和正义的原则,从而养成一种公正的道德修养。
第八是热心助人。
培养小学生的热心助人品质是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无私奉献,懂得帮助他人和乐于分享,培养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第九是环保意识。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也需要注重他们的环保意识教育。
通过教育引导,孩子能够懂得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环境、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良好习惯。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德育理念与目标(一)德育理念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道德品质、行为规范、责任意识的小学生为宗旨。
(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风貌。
4. 培养学生具备自尊、自信、自强的个性品质。
二、德育内容(一)道德教育1. 家庭美德: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关爱兄弟姐妹。
2. 学校美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
3. 社会美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二)行为教育1. 生活习惯:养成健康作息、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 学习习惯:养成勤奋好学、专心致志、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3. 社交礼仪:学会礼貌待人、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
(三)心理健康教育1. 自我认识: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
2. 情绪管理: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人际交往:学会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德育途径与措施(一)课堂教学1.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
2. 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校园活动1. 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2. 举办德育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养成。
(三)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1.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德育评价与反馈(一)德育评价1.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
2. 定期开展德育评价,关注学生德育发展的过程与成果。
(二)反馈与改进1. 及时反馈德育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德育水平。
2. 根据德育评价结果,调整德育工作策略,提高德育效果。
四、德育队伍建设(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1. 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
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生德育教育内容一、举止文明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六、勤俭节约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1、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

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1.注意健康和安全,珍惜东西和金钱,整理好自己的东西,不任性,生活起居有规律。
2.在学习和生活中,认真地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3.能够区别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认为是好的事情的,就好好地去做。
4.不说谎、不敷衍了事,诚实、愉快地生活。
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生活有节制。
2.认真考虑以后再行动,有了错误能够坦率地承认并改错。
3.认为是正确的事,能够有能力去做。
4.正直、开朗、朝气蓬勃地生活。
1.反省自己的生活,注意做事有节制、不过分。
2.树立更高的目标,并怀着希望和勇气、坚定不移地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3.珍爱自由,行动有规律。
4.诚实、开朗、愉快地生活。
5.珍爱真理,主动求新,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6.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有关与他人关系的内容1.高兴地与别人打招呼,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愉快明朗。
2.对周围比自己小的孩子及老人亲切、和善。
3.对朋友友善,并互相帮助。
4.感谢日常生活中照顾和帮助自己的人们。
1.懂得礼节的重要性,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个人。
2.体谅和关心别人,待人亲切。
3.和朋友相互理解、相互信赖并互相帮助。
4.对抚养自己的人和老人有尊敬和感激的心情。
1.待人接物懂得分时间和场合,对人彬彬有礼、诚心诚意。
2.体谅和关心别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与人为善。
3.和朋友朴素信赖,在互相学习中加深友情;男女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4.谦虚谨慎,宽宏大量,尊重与自己持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人。
5.感谢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帮助和支持,并努力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有关与自然及崇高事物关系的内容1.喜欢周围的大自然,友善地对待动植物。
2.对自己活在世界上感到高兴,并有珍重生命之心。
3.接触美好的事情,心情愉快。
1.感动于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爱护大自然和动植物。
2.懂得生命的宝贵,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3.对美丽和高雅的事物具有感动之心。
1.懂得大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环境。
小学德育教育内容

小学德育教育内容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小学生德育教育知识一、举止文明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二、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勤俭节约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4、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1、每天佩戴红领巾。
3、上下学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完整总结

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完整总结引言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实施策略及其重要性,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提供参考。
一、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国家历史,尊重国旗、国歌,树立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2. 集体主义教育:强化团队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培养良好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道德品质教育:教授学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惯。
4. 文明行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他人,保持公共卫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5. 传统美德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劳节俭等。
二、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1. 课程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知识的同时接受道德熏陶。
2. 专题教育: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节日教育活动,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实践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和社会。
4. 环境育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训、校风、班级文化等传递正能量。
5. 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三、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3. 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的公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结语小学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德育教育,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道德教育内容

小学道德教育内容一、家庭伦理道德①孝敬父母②关心家人二、社会公德①有责任感和同情心,有责任感就是有理想、负责任,将有理想列为对人才的第一项要求。
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才能不断激发自己对生活、家庭、集体、社会的责任感。
②助人为乐、关心集体,发展学生个性,增强集体观念。
③文明守纪,礼貌待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
④诚实守信、惜时守时。
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长大了才会成为一个光明磊落,忠厚老实,恪守信誉的人,惜时守时,讲效率,做时间的主人。
⑤是非清楚,爱憎分明,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三、职业道德。
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意识,团结同志,勤恳工作的职业道德行为.四、传统美德。
“尊师长爱幼小”,“勤劳俭朴”,“自尊自爱”.一、上周末,就是昨天,前天,大前天周五开始,全街道中小学幼儿园的老师们,非常辛苦,在街道教育办的组织下,分两批在影剧院集中学习了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八德”素质教育模式内容。
根据教育办的指示精神,要在全街道中小学幼儿园迅速地全面推广。
今天,我们官田学校利用这个升旗仪式,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和动员。
二、什么是八德?“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落实《弟子规》”,简称八德。
作为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品质。
也是官田学校个性健全的重要品质。
这八大品质,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品质,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有爱同学,《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章,第六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就是指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有爱同学。
《弟子规》开篇就说,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八德中前面三个德就涵盖了这些品德。
立志,就是从小要有远大抱负,未来成人成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长善,就是不断学习和积累善的知识和善的力量。
救失,就是对自己的错误,过失,要用于反省,反思,勇于纠正和改进。
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最基本的底线,在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社会懂法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德育教育内容
一、举止文明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六、勤俭节约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
1、每天佩戴校牌和红领巾(或队徽)。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插队,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九、锻炼身体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十、讲究卫生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垃圾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
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
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
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3. 1.说服教育法
4.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
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就需要运用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
白,认识。
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认识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觉
去履行。
我们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建设
者,尤其要注重说服。
说服的应用很广,无论运用哪种德育方法,都
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认识,都需要结合运用说服的方法,但是仅仅强调
或运用说服的方法是不行的。
5.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6.运用说服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
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7. 2.榜样示范法
8.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
方法。
9.榜样包括:典范、示范、评优。
10.运用榜样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
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11. 3.实际锻炼法
12.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
德的方法。
13.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14.运用锻炼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15. 4.品德修养指导法
16.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
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17.学生品德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它的成效同学生个人能否自
觉主动进行道德修养紧密相关,学生的年龄愈大,他们个人进行的道德修养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如果没有道德的修养,个人的进步就是不可能的。
18.修养包括: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19.指导修养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
②指导学
生掌握修养的标准。
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0. 5.陶冶教育法
21.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22.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3.运用陶冶时要注意:(1)创设良好的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24. 6.品德评价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25.德育的各种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所不可缺
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它们之间相互补充、配合,构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统。
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结果。
所以教师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于创造性地运用。
26.7.角色扮演法
27.8.合作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