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日历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日历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日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大纲、教学计划
(3学分,课内学时48)
教学目标:
以机构的运动设计,机械的动力设计和机械系统计划设计的基本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计划创新设计的思维方式和主意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主要教学内容:
机构的运动设计:机构的组成与结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运动机构;其他常用机构;组合机构;开式链机构。

机械的动力设计:机械系统动力学;机械的平衡设计;(机械的效率)。

机械系统计划设计:机械总体计划的拟订;机械执行系统的计划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计划设计与原动机的挑选);机械系统计划设计案例。

使用教材:《机械原理教程(第2版)》,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原理辅导与习题(第2版)》,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参考学时及教学日历
(单周4学时,双周2学时)
说明:该表安顿仅供参考。

教学日历1(1)

教学日历1(1)

3
5 6 7 8 9
4.3 4. 10 4. 17 4. 24 5系统结构设计 10 11 12 13 14 15 16 5.8 5. 15 5. 22 5. 29 6.5 6. 12 6. 19
1. 结构设计概论 2. 3. 3. 轮类零件的结构设计 滚动轴承支撑轴系的结构设计 滚动轴承支撑轴系的结构设计 3 3 3 3 3 3
机械设计基础 A(3)—机械设计
教学日历 48 学时 上课时间:星期二第 2 大节 周次 日期 授课内容 第一篇 机械设计总论
1.概述 2.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2007 年 3 月 5 日—2007 年 6 月 22 日 学时数 备 注
1
3.6
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 4.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理论: 轴类零件的疲劳强度与刚度设计 以当量弯矩法为主 4.轴类零件的疲劳强度与刚度设计 以当量弯矩法为主
3
思考 1-2 作业:1-4
2
3. 13
第二篇 机械零部件的工作能力设计
1. 带传动和链传动 V 带传动设计:类型、设计计算、参数选择 1.带传动和链传动 2.齿轮传动 (1)齿轮的受力分析 (2)齿轮的失效分析 2.齿轮传动 (3)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2
3
3. 20
3
4
3. 27
(齿根弯曲应力的模型建立方法等) (4)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齿面接触应力的模型建立方法等) 2.齿轮传动 3.蜗杆传动: 以普通蜗杆传动设计为主 3.蜗杆传动: 以普通蜗杆传动设计为主 4.轴毂联接: 以结构设计为主 5.滚动轴承的选型 讨论课 6.滚动轴承的选型 7.滚动轴承的工作能力设计 注:不要求一个支点多个轴承 放假
结构现场课 4.机械连接设计 罗纹连接、螺旋传动,联轴器、离合器 4.机械连接设计 螺纹连接:反转力矩、变载荷不要求 5.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 6. 摩擦学设计 含流体动压滑动轴承的基本概念

化工原理及实验 教学日历

化工原理及实验  教学日历
第十周
5学时
第九章精馏
第一讲精馏原理、简单蒸馏
第二讲精馏的逐板计算
第三讲设计型计算
第十一周
5学时
第九章精馏
第四讲精馏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讲 精馏的操作型计算
第六讲 精馏的其它类型
第十二周
6学时
第七讲 间歇精馏
第八讲 精馏习题课
实验六 精馏塔操作与全塔效率的测定实验
阶段练习三
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
第一讲 板式塔,填料塔
第二讲往复泵、风机
第三讲 流体输送机械习题课
实验二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第四周
5学时
第四章过滤
第一讲 固定床压降
第二讲 过滤基本方程的应用
实验三 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第五周
5学时
第五章沉降
第一讲 颗粒的沉降
第二讲 离心沉降、流态化
第三讲 过滤、沉降习题课
第六周
6学时
第六章传热
第一讲 热传导
第二讲 对流给热、液体沸腾
实验八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阶段练习四
第三讲 冷凝给热、热辐射
第七周
5学时
第六章传热
第四讲换热器计算
第五讲 传热习题课
实验四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阶段练习二
第八周
4学时
第八章吸收
第一讲 吸收原理、扩散传质
第二讲 低浓度气体吸收
第九周
4学时
第八章吸收
第三讲 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
第四讲 吸收习题课
实验五 填料吸收塔传质系数的操作及吸收塔的操作
第十三周
4学时
第十一章萃取
第一讲 液液萃取
实验七 液萃取塔的操作及萃取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实验

集中实践课教学日历(3篇)

集中实践课教学日历(3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通过集中实践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时间安排集中实践课为期两周,共计10天。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第一周:1. 第一天(周一)- 上午:开班仪式,介绍集中实践课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 下午: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 第二天(周二)- 上午:专业理论讲解,复习与集中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

- 下午:分组讨论,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头脑风暴。

3. 第三天(周三)- 上午:实际操作培训,讲解设备使用及注意事项。

- 下午: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第四天(周四)- 上午:小组汇报,分享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实际操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5. 第五天(周五)- 上午:项目策划,分组进行项目策划与设计。

- 下午:项目汇报,各小组展示项目策划与设计成果。

6. 第六天(周六)- 上午:项目实施,各小组根据项目策划与设计进行实施。

- 下午: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讨论与解决。

7. 第七天(周日)- 上午:项目总结,各小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第二周:8. 第八天(周一)- 上午:项目展示,各小组展示项目实施成果。

- 下午:教师点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9. 第九天(周二)- 上午:实践技能考核,考核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 下午:考核结果公布,教师点评。

10. 第十天(周三)- 上午:集中实践课总结,回顾集中实践课的学习成果。

- 下午:颁发证书,表彰优秀学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集中实践课的学习成果,对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策划与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日历材料

教学日历材料
2Leabharlann 讲课滚动轴承习题课作业
4
实验
轴系结构拼装与测绘,减速器拆装实验
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7/12
14
3
讲课
第十八章联轴器和离合器§1、2
9/12
14
2
讲课
机动
14/12
15
15、16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共2页第2页
山东大学_《机械设计基础》_课程教学日历
开课学院:材料学院学生班级:材模08、包装08学生人数:91
学分:4总学时:80讲课学时:70(含多媒体学时:64习题课学时:6)
实验学时:10上机学时: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任课教师:陆萍、董玉平
日/月
周次
时数
教学方式
内容
作业布置名称及分量,必读教材或参考书章节
11/11
10
2
讲课
第十三章带传动§5、6、7、8
作业
2
实验
带传动实验
实验报告
16/11
11
3
讲课
第十五章轴§1、2、3
18/11
11
2
讲课
第十五章轴§4、5、6
23/11
12
3
讲课
轴习题课
作业
25/11
12
2
讲课
第十七章滚动轴承§1、2、3
作业
30/11
13
3
讲课
第十七章滚动轴承§4、5
2/12
13
执行情况
7/9
1
3
讲课
绪论,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2
9/9
1
2
讲课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3、4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吴淑晶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课程名称: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Fundamental Chemical Process Equipment课程代码:040320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上机/实验等学时:2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教材:喻健良,王立业,刁玉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七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主要参考书:1.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喻健良.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潘永亮.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培养学生化工设备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化工设备设计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1.掌握化工设备常用材料及选材原则。

2.了解化工容器规范设计的基本知识。

3.了解压力容器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了解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5.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化工设备设计的初步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对照表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篇化工设备材料第1章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教学内容:概述;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牌号;碳钢与铸铁;低合金钢及化工设备用特种钢;化工设备的腐蚀及防腐措施;化工设备材料的选择。

教学要求:了解化工设备选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掌握金属材料分类及牌号;掌握碳钢、低合金钢、特殊性能钢的种类;了解化工设备选材的原则;熟练运用化工设备选材原则解决选择材料问题。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 Chemical Process Equipment 课程类别选修适用专业非机专业(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各专业)开课学期第 5学期总学时30(4)总学分 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化工原理并修课程/课程简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高校非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化工设备的材料选用、应力分析、强度设计、稳定性设计、零部件设计和典型设备的机械设计。

通过课程教学,使非机类学生熟悉和掌握中低压容器的常规设计方法,具备全面考虑、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化工设备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刁玉玮,王立业主编.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大连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建议教材社 ,2013[1] 卓震 . 《化工容器及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 化工设备设计全书编委员会. 《化工容器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参考书[3]郑津洋 . 《过程设备设计》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4]GB150-2011 《压力容器》 .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1[5]GB151-2014 《热交换器》 .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4二、课程目标1、掌握化工设备材料选择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具有合理选择设备材料的能力;2、掌握压力容器应力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压力容器应力安全与否的判断能力;3、掌握中低压容器的常规设计方法,具有根据容器的承压状况选择设计方法并开展设计的初步能力;4、了解和掌握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特点,具有一般化工设备机械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毕业要求指标点1-3 掌握工程制图、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工程材料和机械设计等工程基础知识,具备应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2-3 具备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取有效结论对应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1,2,目标1:掌握化工设备材料的3,4选用。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化过程,应用平衡条件解决平面一般力系 问题。 了解构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掌握构件受到 拉伸或压缩时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掌握 利用截面法求解内力及其应力并进行强度 校核。掌握应用虎克定律求解构件变形情 况。掌握常用材料的机械性质,了解其他 金属材料拉伸时的机械性质。了解温度、 交变应力对材料机械性质及应力的影响。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重点:约束与反约束力的确定方法。必须熟练掌握绘制受力图。 难点: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的画法。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重点: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方法和平衡条件。 第三章 平面一般力系 重点: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难点:灵活应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第四章 直杆的轴向拉伸与压缩 重点:材料的机械性质,应用其性质合理选用化工材料设备 难点:受到拉伸或压缩时杆件的强度条件与变形计算。 第五章 剪切与扭转 重点:扭转力矩的计算、扭矩方向的确定、绘制扭矩图及剪切虎克定律的公式的应用;圆轴扭转时的 强度条件与刚度条件。 难点: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依据刚度条件进行轴径设计。 第六章 平面弯曲 重点: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及抗弯截面模量的计算。 梁的挠曲曲线方程及梁的变形计算。 应用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来解决工程设计问题。 难点: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及抗弯截面模量的计算。 第七章 复杂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重点:第三强度理论解决复杂应力情况下的强度计算。 难点:弯曲与拉、压的组合变形及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第八章 带传动 重点:带传动设计准则及阻止产生失效的措施。 难点: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应力计算。
1
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 题,举例说明。 第四章 直杆的轴向拉伸与压缩 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内力与应力的确定; 杆件受拉压的强度条件与变形情况; 应用虎克定律求解轴向与横向的变形大小; 拉伸与压缩的受力情况及其应力分布状况。 材料拉伸和压缩时机械性质及其测定。 第五章 剪切与扭转 剪切变形的特点;剪切和挤压强度条件。 扭转受力、扭转力矩的特点,传动轴外力矩的计 算方法。 扭转时内力:扭矩大小与方向的确定及扭矩图。 纯剪切与剪切虎克定律的计算与应用。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与刚度条件的应用;举例 说明。 第六章 平面弯曲 梁的支座形式、不同支座的支反力的绘制及用截 面法求取弯曲时的内力大小的方法; 平面弯曲的应力计算公式及常用横截面(矩形、 实心圆、空心截面)的惯性矩与抗弯截面模量的 求解方法。 梁的挠度和转角的概念,应用梁的挠曲线近似微 分方程,采用用叠加法求出粱的变形。校核梁刚 度条件。提高梁弯曲强度的主要途径和提高粱弯 曲刚度的主要途径。 第七章 复杂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三向应力状态下一点的最大剪切力及广义虎克定 律、强度理论。 应用第三强度理论求解弯曲与拉、压的组合变形 的强度计算。 举例说明组合变形的计算:应用强度理论对弯曲 与拉伸的组合变形、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扭 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的计算和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