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激光干涉仪的原理

激光干涉仪的原理

激光干涉仪的原理
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试验光线和参考光线间的相干干涉现象。

通过干涉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定物质的光学性质和几何参数,如折射率、厚度、温度、压力、振动、应力等。

首先,由激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分光器被分成两束。

一束作为参考光定向传播,另一束作为试验光无规则传播。

由于试验光经过物质介质后,其相位会发生改变,而参考光的相位则保持不变。

当参考光和试验光在相干条件下汇聚到一点时,两束光波的相位差就会在图像中形成干涉暗纹和亮纹。

干涉图案由于光波的干扰而产生。

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整数倍的波长时,干涉图案呈现亮纹。

当光程差为半整数倍的波长时,干涉图案呈现暗纹。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干涉纹,可以精确地测定物质的光学性质和几何参数。

激光干涉仪的优点在于其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都非常高。

可以实现纳米级甚至皮米级的测量精度,广泛适用于国防科技、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微电子制造等各个科技领域。

要点: 1) 激光干涉仪通过激光干涉的原理来测定物质的光学性质和几何参数;2)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都非常高,可达到纳米级甚至皮米级。

激光干涉仪测量方法

激光干涉仪测量方法

或 =∑
某一目标位置的反向偏差为 ,即
= ↑- ↓
沿轴线或绕轴线的各目标位置的反
在某一目标位置的单向定位标准不确定度的估算值为 ↑ 或 ↓即
↑=
∑(
)
()

=
(

)
(
)
某一目标位置的单向重复定位精度为 ↑或 ↓,即
↑ = 4 ↑或 ↓ = 4 ↓
( 3) 确定采集移动方式采集数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循环
采集方法,另一种是线性多阶梯循环方法。GB17421 评定标准中采用 线性循环采集方法。测量移动方式: 采用沿着机床轴线快速移动,分 别对每个目标位置从正负两个方向上重复移动五次测量出每个目标 位置偏差,即运动部件达到实际位置减去目标位置之差。
(图2) ( 2) 确定测量目标位置根据GB17421 评定标准中规定,机床规 格小1 000mm 取不少于10 个测量目标位置,大于1 000mm 测量目标 位置点数适当增加,一般目标值取整数,但是我们建议在目标值整数 后面加上三位小数。主要考虑机床滚珠丝杠的导程及编码器的节距所 产生的周期误差,同时也考虑机床全程上各目标位置上得到充分地采 集。
沿轴线或绕轴线的任一位置 的重复定位精度的最大值。即
R↑ = max [ ↑],R↓ = max [ ↓]
R = max [ ] 轴线单向定位精度A↑或A↓,即 A↑ = max [ + 2 ↑] - min [ - 2 ↑] 或 A↓ = max [ ↓ + 2 ↓] - min [ ↓ - 2 ↓] 轴线双向定位精度A,即 A = max [ ↑ + 2 ↑; ↓ + 2 ↓] - min[ ↑ - 2 ↑;
( 4) 评定方法采用双向计算方法进行评定机床的位置精度。目

激光干涉仪的原理

激光干涉仪的原理

激光干涉仪的原理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测量仪器,它能够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对光程差进行精确测量,从而实现对物体形状、表面性质和光学参数等的测量。

激光干涉仪的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激光光束经过分束器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经过反射镜反射后与另一束光再次相遇,形成干涉图案。

这个干涉图案的变化可以通过干涉仪接收到的光强信号来进行分析和测量。

激光干涉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光学路径调节装置和探测器。

激光器是产生激光光束的光源,通常采用氦氖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或纤维激光器。

分束器是将激光光束分成两束的光学元件,常见的有半反射镜和光栅。

反射镜用于反射其中一束光,使它与另一束光再次相遇。

光学路径调节装置用于调整两束光的光程差,以便观察和测量干涉图案。

探测器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的干涉现象。

当两束相干光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形状和间距与两束光的相位差有关,而相位差又与光程差有关。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光程差的大小,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相关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激光干涉仪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形状和表面形貌。

通过调节光程差,可以实现对物体的高精度测量,例如测量薄膜的厚度、表面的平整度和光学元件的曲率等。

此外,激光干涉仪还可以用于检测光学元件的质量,如透镜的曲率、平面度和表面质量等。

激光干涉仪具有高精度、非接触和无损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科研和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制造业中,激光干涉仪可以用于检测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产品质量。

在科学研究中,激光干涉仪可以用于测量微小物体的位移和振动等动态参数。

在医学领域,激光干涉仪可以用于眼科手术,如激光角膜切割术和激光视网膜手术。

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测量仪器,通过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对光程差进行精确测量,实现对物体形状、表面性质和光学参数等的测量。

详解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详解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详解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干涉仪是以激光波长为已知长度、利用迈克耳逊干涉系统测量位移的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激光干涉仪有单频的和双频的两种。

单频的是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的,最初用于检定基准线纹尺,后又用于在计量室中精密测长。

双频激光干涉仪是1970 年出现的,它适宜在车间中使用。

激光干涉仪在极接近
标准状态(温度为20℃、大气压力为101325 帕、相对湿度59%、CO2 含量0.03%)下的测量精确度很高,可达1 乘以10。

单频激光干涉仪
图1 为单频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从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扩束准直后由分光镜分为两路,并分别从固定反射镜和可动反射镜反射回来会合在分光镜上而产生干涉条纹。

当可动反射镜移动时,干涉条纹的光强变化由接受器中的光电转换元件和电子线路等转换为电脉冲信号,经整形、放大后输入可逆计数器计算出总脉冲数,再由电子计算机按计算式[356-11]
计算式
式中λ为激光波长(N 为电脉冲总数),算出可动反射镜的位移量L。

使用单频激光干涉仪时,要求周围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各种空气湍流都会引起直流电平变化而影响测量结果。

单频激光干涉仪原理图
双频激光干涉仪
图2 为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在氦氖激光器上,加上一个约0.03 特斯。

zygo激光干涉仪原理

zygo激光干涉仪原理

zygo激光干涉仪原理
ZYGO激光干涉仪是一种精密光学测量设备,利用干涉原理测量光程差来评估物体表面的形状和大小。

该设备通过发射激光光束,并将其分为两个光路,然后将这两个光路重新合并,形成一系列干涉带。

当测量物体表面发生微小变形时,两条光线的光程差就会发生变化,因此干涉带也会发生变化。

该变化通过计算和分析验证,可以得出物体表面的形状和大小的毫米级测量精度。

ZYGO激光干涉仪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光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研究中,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激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激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激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激光干涉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形状、表面质量、位置以及运动状态等。

在工业、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1. 激光的特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激光的特性。

激光是一种单色性和相干性极高的光波。

其波长稳定,方向一致,段差小,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平行光束。

这些特性使得激光在干涉测量中有着很大的优势。

2. 干涉原理干涉现象是指两束光波在空气中相遇时,由于相位差的存在,会发生一系列的干涉现象。

常见的干涉现象有等厚干涉、等附加厚度干涉、菲涅尔双棱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等。

在迈克尔逊干涉中,激光光束从分束器射出,经过反射镜反射后再次聚焦于分束器,形成一种干涉图形。

在干涉图形中,可以通过测量干涉带的位移、亮度等来计算物体的形态、位置、偏移量等信息。

3. 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测量仪器。

它包括激光源、分束器、反射镜、检测器等部分。

当激光从激光源经过分束器后,会被分为两束光束。

其中一束光束经过反射镜后返回分束器,与另一束光束发生干涉。

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可以改变干涉光束之间的相位差,从而形成干涉图形。

检测器会将干涉图形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路处理后输出测量结果。

4. 激光干涉仪的优点和应用激光干涉仪有着高精度、高稳定性、非接触性测量等一系列优点。

它可以被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在机械加工领域,激光干涉仪可以用来测量机床导轨、定位板、工件表面形态等参数,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在医学领域,激光干涉仪可以用来测量角膜曲率、晶体位移等参数,从而用于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

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干涉仪可以用来测量航天器的姿态、运动状态等参数,从而实现精确的导航和控制。

总之,激光干涉仪是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了解其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点,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应用中。

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激光干涉仪就是用激光束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特性的几何测量仪器,是
物理量测与检测领域精密度最高的仪器。

快速、精确地测量、分析和监测物质的基本形态,激光干涉仪已经在品质检测、发动机研究、航空航空制造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

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两束相互垂直的干涉线,其中一束为引射激光束,
另一束为参考激光束,把它们对准物体平面(对平轮廓进行量测),当物体表面有波动时,随着距离的变化,引射激光束发生位移,从而使参考激光束与引射激光束的相位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激光干涉图像,再结合光栅尺或者线阵扫描仪的辅助便可以获取物体面的形状、
尺寸等参数的测量信息。

激光干涉仪系统通常包括发射激光器、反射镜、振荡器、编码器及扫描仪等结构以及
检测调整、数据输出等电子电路和软件系统。

发射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过反射镜和振荡器,形成垂直或水平的引射激光束和参考激光束,然后在物体表面反射干涉,并被传阅到
外部扫描仪进行线阵扫描量测,编码器根据测量结果输出数据,电脑就可以实现对表面粗
糙度、有效形状等的快捷准确的测量分析。

激光干涉仪具有精度高、量测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行业,例如电器机
壳及其它零件加工,可以迅速测出零件形状、尺寸以及轮廓等参数,精确控制零件质量,
满足生产的要求。

如检测汽车发动机活塞缸筒内表面粗糙度,滚道弯曲度,筒体管口头椭
圆度,螺旋角矩形性检测等参数,外部曲面等参数,有助于发动机研究和开发,确保了零
件的质量。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应用研究
1、物理学领域中的应用
在物理学领域中,双频激光干涉仪被广泛应用于长度测量、光学腔衰荡、光 学陷阱等方面。例如,通过测量两个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得出光学腔的长度, 进而研究光学腔的衰荡现象。另外,双频激光干涉仪还可以用于测量微小的距离 变化,如光学陷阱中的原子或分子位置的变化。
一、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原理
双频激光干涉仪利用激光干涉和衍射现象来测量长度和角度。它包含两个振 荡频率不同的激光束,经过叠加后产生干涉图案。干涉图案的周期和相位差与被 测长度和角度有关。通过测量干涉图案的变化,可以推导出被测长度和角度的值。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激光器发出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 经过分束器后分别形成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这两束光在干涉仪内部进行叠加, 产生干涉现象。干涉仪的高精度光学系统能够将干涉图案聚焦成清晰的图像,并 由探测器进行接收。
4、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双频激光干涉仪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建筑物、桥梁和隧道 等结构的变形和振动。通过测量建筑物或桥梁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可以得出结构 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重要参数。此外,双频激光干涉仪还可以用于测量地壳的 微震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参数。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实验研究
1、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双频激光干涉仪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快速响应等特点。 通过改变双频激光束的频率差,可以扩大干涉仪的测量范围。另外,通过将双频 激光干涉仪与其他仪器结合使用,可以扩展其应用范围,例如将双频激光干涉仪 与扫描显微镜结合使用,可以得出微观结构的高精度三维形貌。
结论尽管双频激光干涉仪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仍有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提高双频激光束的相干性、如何降低外界因素对实 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实时在线测量等问题需要后续进行深入探讨。总的来 说,双频激光干涉仪在科学和技术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研究将会有更多 的成果涌现,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干涉仪工作原理
激光干涉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程差的仪器,基于激光干涉原理。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激光发生器产生一束单色、相干、准直的激光光源。

2. 光源经过分束器后,被分为两束光线,各自经过不同的光路。

3. 分别经过不同的光路后,光线再次汇聚在一个检测平面上,形成干涉条纹。

4. 当两束光线的光程差为整数倍的波长时,即满足相干条件,干涉条纹会呈现明暗交替的条纹图案。

5. 通过调节其中一条光路的长度,即可改变光程差,从而改变干涉条纹的位置和形态。

6. 引入被测物体时,可以通过测量光程差的变化来获取被测物体的形貌或长度等信息。

7. 干涉条纹的观察可以使用目视或使用光电探测器等设备进行记录和分析。

激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光学、物理、电子等领域中的测量和检测工作中,可以用于精密测量、表面形貌测量、物体位移测量等。

其主要优点包括高分辨率、非接触性、非破坏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