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教案

护理学基础教案教案:护理学基础教学目标:1. 理解护理学基础的重要性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各个方面,包括患者观察、体温测量、心率测量等。
3. 培养学生的护理学基本技能,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护理学基础概述- 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护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观- 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患者观察与评估- 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观察方法- 患者意识状态的评估- 患者视听觉功能的评估3. 体温测量- 体温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体温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体温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4. 心率测量- 心率的定义和意义- 心率的测量方法和常见心律失常- 心率异常的监测和护理措施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授护理学基础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患者案例,培养学生观察和评估患者的能力。
3.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临床实习中,让学生亲自操作体温计和心率仪器,掌握测量技巧。
4.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表现。
3. 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教学资源:1. 护理学基础教材。
2. 实验室设备和模拟患者案例。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的护理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护理学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开展护理技能竞赛或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重要性有了较好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关的观察和测量技巧。
然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是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有限,希望能更多地与学生互动,提高实践能力。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__________年在伦敦__________医院。
∙ 2.南丁格尔的理论核心是__________。
∙ 3. _________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女士在_________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 4.护理概念的三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什么 ? 每个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860,圣托马斯∙ 2.环境概念∙ 3.1888,福州∙ 4.(1)以疾病为中心阶段, 其护理特点为:认为护理是一门职业 , 没有专门的护理理论及科学体系 , 从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常规。
护理重点为协助医生治疗疾病 , 服务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工作场所主要在医院;∙(2)以病人为中心阶段, 其护理特点为 : 吸收了其它学科的相关理论,逐步形成了护理学的知识体系 , 应用护理程序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
服务对象仍然为住院病人 , 工作场所主要是医院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 其护理特点为: 护理模式转变 , 护理学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学科 , 出现了许多研究护理现象的护理理论及护理概念模式。
护理的服务对象为所有年龄段的健康人及病人 , 服务场所从医院扩展到了社区、家庭及各种机构 , 并以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 2.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和超我。
∙ 3.健康的定义。
∙ 4.护理的定义。
∙ 5.简述马斯洛的基本层次。
∙∙∙∙参考答案∙ 1.人、健康、环境、护理∙ 2.本我,自我∙ 3.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 5.(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三章护理理论及相关理论∙ 1.奥瑞姆提出了3种护理系统,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护理学基础知识

护理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知识护理学是一门关于照顾病人和帮助他们恢复健康的学科。
护理师通过观察、评估、记录和执行医生的指示,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护理师在医疗团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病人提供全面护理和支持。
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对生命和人的尊重。
护理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业务素质和人际关系能力。
以下是一些护理学的基础知识:1. 护理伦理学: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注与护理实践相关的伦理原则和道德问题。
护理师需要遵守道德准则,尊重病人的隐私和权益,并保持适当的专业行为。
2.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 护理师需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他们需要学习不同器官和系统的解剖学,并了解它们的生理功能。
这有助于护理师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提供相关护理。
3. 病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科学。
护理师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以便能够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教育。
4. 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如何在人体内起作用的科学。
护理师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副作用和相互作用,以便能够给予正确的药物治疗和监测。
5. 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是护理师根据对病人的观察和评估制定的护理问题描述。
护理师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护理计划,以便能够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
6. 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是保护病人、护理师和公众免受感染的一系列措施。
护理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感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以便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
7. 病人安全: 病人安全是护理师的首要任务之一。
护理师需要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避免并发症和事故发生,并保障病人的安全和隐私。
8. 专业发展: 护理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领域。
护理师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医疗技术和护理实践的进步。
以上是护理学的基础知识。
护理师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护理师可以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引言: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本教学大纲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通过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概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生命过程与异常、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沟通与教育、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
每个大点下分5-9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的组成与特点b.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结构与功能a. 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b. 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c. 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d.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e.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生命过程与异常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正常生理过程a. 呼吸过程与生理性呼吸形式b. 循环过程与心血管功能c. 消化过程与消化功能d. 泌尿过程与排泄功能3. 生理改变与生活适应a. 正常老化过程和常见老年疾病b. 妊娠与分娩的生理变化c. 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问题三、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1. 基础护理概述a. 基础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 基础护理的技术要求和流程c. 基础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2. 常见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a. 体温测量与记录b. 血压测量与监测c. 心电图技术与解读d. 注射技术与注意事项3. 基础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a. 体征观察与监测b. 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应用c.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四、护理沟通与教育1. 护理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2.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方法a. 倾听与表达技巧b. 非暴力沟通方法c. 情感沟通与支持3. 护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a. 预教与课堂教学b. 实践指导与技能训练c. 患者健康教育与促进五、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1.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目的2. 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a. 定量研究方法与设计b. 定性研究方法与设计c. 混合研究方法与设计3. 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a.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b.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与实施c. 护理实践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总结:《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设置涵盖了护理学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护理学基础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护理伦理学:包括职业伦理、道德原则、伦理决策等。
2. 护理学基础理论:包括护理过程、护理模式、健康概念和护理学理论。
3. 护理实践规范:包括护士的职责、标准和实践指南。
4.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包括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5. 药理学:包括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用药原则和不良反应。
6. 病理学: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7. 临床诊断学: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
8. 护理技术与操作:包括静脉输液、注射、创口护理、病人体位、急救技术等。
9. 传染病学:包括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控制和感染控制措施。
10. 疼痛管理: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缓解方法和镇痛药物应用。
11. 护理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12. 护理教育与指导:包括患者教育、家属指导和健康宣教。
13. 护理质量与安全: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
以上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点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范围和深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和课程设置而有所差异。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总学 108学时。
护理学基础全套教案

教研室:护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专业班级:护理专业
教学时数:180学时(理论课150学时;实验课30学时)
教材:《护理学基础》
课 题 第一章 护理学概论
第二章 医疗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护理学的概念;护理学的任务;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医院的物理环境医内容。
2、熟悉护理学今后发展方向;熟悉医院的社会环境。
第五节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 医疗环境
第一节 概 述 20分钟
一、环境的范围
二、环境与健康
三、医疗环境与护理
第二节 医院环境
一、医院的组织结构 5分钟
二、医院环境的调节 45分钟
掌握要点
1、护士素质的含义
2、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3、医院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要内容
5、解决睡眠中的特殊问题
课 题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
教学目的
1、掌握一般(急诊)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分级护理;病人出院时护理;出院后处理。
2、熟悉病人出院前的护理。
3、了解病人入院后的心理状况及应对。
教学重点
1、一般病人入院护理病人
2、分级护理
3、出院时护理
教学难点
病人入院护理的程序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法
教 具
教学进程
1.导言(时间)5分
1、本次课章节主要内容
2、本次课学生需掌握重点内容
复习提问
1、分级护理?
2、出院时的护理?
板书设计
第五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人体力学与护理
一、常用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二)平衡与稳定
(三)压力与摩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用氧四防,防火、热、油、震。
鼻导管给氧时插入深度,鼻尖至耳垂2/3。
预防压疮六勤:勤翻身、观察、擦洗、按摩、整理、更换。
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观察血压四定:定时间、部位、体味、血压计。
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有:安抚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集尿袋和引流管应:每天更换一次,导尿管应:每周更换一次。
男性导尿时插管深度:20~22cm,女性4~6cm。
12n和12mn的中文意译:中午十二点,午夜十二点。
每日三次缩写:tid。
药物过敏试验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段。
预防接种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
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交谈、身体评估、查阅。
抢救物品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吸气性呼吸困难,有明显的三凹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服用时应避免:药物与牙齿接触。
可用:吸管吸入。
服后:及时漱口。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食物纤维、水。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为产热营养素。
造成压疮的主要物理力: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
臀大肌注射定位联线法是,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
大量不保留灌肠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生理盐水。
溶液温度一般为:38~41摄氏度。
病案记录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静脉滴速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
输入两袋以上血液,两袋之间须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发热:指由于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压疮: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局部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导尿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体温过低:体温在35摄氏度以下。
灌肠法: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持续数日或数周,24小时波动不超过1摄氏度。
长期医嘱:有效时间为24h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
鼻饲法: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尿潴留: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食物中的总热能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
脉搏: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出现扩张和回缩,在表浅动脉上可触到的搏动。
尿失禁: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称为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