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最新版本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Fundamental Nursing总学时:160讲授学时:80 实训学时:80学分:7.5先修课程:护理学导论、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科的基础,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人的清洁卫生、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静脉输液与输血、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临终护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将《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护理实践,满足人群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是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
二、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法及教学要求。
教学要求:理解:(1)护理学的发展(2)护理学的任务、范畴、工作方式(3)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4)意义及教学要求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环境(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环境”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环境的含义和分类,环境与健康、环境与护理的相互关系以及病人单位的构成教学要求及所需设备。
明确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以及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
教学要求:识记:(1)环境的分类(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及其分类(4)医院环境调控的有关要素理解:(1)环境的含义。
(2)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医院环境的调控应用:(1)论述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2)评价医院环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患者入院和出院护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担架运送患者的方法;明确患者入院和出院的程序及方式以及住院患者的分级护理内容。
最新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最新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1、口腔护理
备物解释摆体位,铺巾置盘润双唇,若有义齿需取下,洗净放入冷水杯,先观粘膜再漱口,合齿纵擦牙齿外,张口擦内和咬合,颊部弧形擦洗轻,一次仅夹一棉球,先左后右顺序明,横擦硬腭与舌面,漱口观察拭水渍,酌情涂药再护唇,清理用物作记录。
2、防压疮法
备物解释给便器,
移开桌椅取体位,热水擦背加按摩,全背、脊柱和局部,每次三至五分钟,按摩方法要正确,骨突部位细观察,选用器具防受压,床褥干燥又平紧,定时翻身作记录。
3、测量生命体征
1)测体温
口腔测温法:备物核对作解释,测前甩下水银柱,口表斜置舌下窝,闭唇三分钟后取。
腋下测温法:测前甩表擦腋汗,表端紧贴腋窝处,屈臂过胸十分钟,取表擦净看读数。
肛门测温法:选择体位露肛门,润滑肛表轻插入,守护测试三分钟,取表擦拭记读数。
2)测脉搏
平静状态取体位,测脉示中无名指,辨脉测数三十秒,如遇异常一分钟。
3)测呼吸
测时保持诊脉状,细心观察胸腹起,一起一伏为一次,测数时间一分钟。
4)测血压
用前检查血压计,肘窝上端袖带系,松紧合适容一指,胸件置放脉动处,关闭气门缓充气,双眼注视水银柱,轻开气门慢放气,辨别声音听仔细,第一声为收缩压,舒张压是消音时,边听边看边记数,测毕理物作记录。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2024

引言: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正确、安全、有效地开展护理工作。
本教学大纲是《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通过系统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概述:《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分为五个大点,分别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生命过程与异常、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护理沟通与教育、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
每个大点下分5-9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学生全面地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人体结构与功能1. 细胞结构与功能a. 细胞的组成与特点b.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c. 细胞器官的结构与功能2. 组织结构与功能a. 上皮组织的特点与功能b. 结缔组织的结构与功能c. 肌肉组织的结构与功能d. 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3. 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a.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b.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e.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二、生命过程与异常1. 生命的定义与特点2. 正常生理过程a. 呼吸过程与生理性呼吸形式b. 循环过程与心血管功能c. 消化过程与消化功能d. 泌尿过程与排泄功能3. 生理改变与生活适应a. 正常老化过程和常见老年疾病b. 妊娠与分娩的生理变化c. 儿童生长发育及常见问题三、基础护理理论与实践1. 基础护理概述a. 基础护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 基础护理的技术要求和流程c. 基础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2. 常见护理技术与操作规范a. 体温测量与记录b. 血压测量与监测c. 心电图技术与解读d. 注射技术与注意事项3. 基础护理中的病情观察与评估a. 体征观察与监测b. 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与应用c. 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四、护理沟通与教育1. 护理沟通的定义与重要性2.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方法a. 倾听与表达技巧b. 非暴力沟通方法c. 情感沟通与支持3. 护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a. 预教与课堂教学b. 实践指导与技能训练c. 患者健康教育与促进五、护理研究与实践基础1. 护理研究的重要性与目的2. 护理研究方法与设计a. 定量研究方法与设计b. 定性研究方法与设计c. 混合研究方法与设计3. 护理实践的质量评价与提升a.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b. 护理质量提升策略与实施c. 护理实践中的安全与风险管理总结:《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设置涵盖了护理学基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基础最新版本

名词解释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负责为达到预期结果而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
2、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3、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4、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5.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
6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7、假痛:是疼痛记忆和感觉在人大脑皮质造成的强兴奋灶的后遗影响8、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9,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
,10洗胃法:是指将胃管经一侧鼻孔插入到胃内,利用虹吸或负压或重力的作用,将洗液体灌入胃内将其洗净的方法。
11指医生开些医嘱时起,有效时间24h以上,可连续遵循,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
如护理级别、饮食、药物等。
12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13、隔离:把某些患传染性疾病的病人与其他人群分开,避免接触14.医院内感染: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出于潜伏期,却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15热能:又称能量,热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是维持人每天活动以及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的源泉。
新编护理学基础

1、护理程序:是护士在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照顾时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现代护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新的护理理论基础上产生和不断发展的结果,是以病人为中心、护理工作科学化的标志。
2、BL S:基础生命支持,又称为现场急救,是心肺脑复苏中的初始急救技术。
BL S技术主要包括开放气道(airway,A)人工呼吸(breathing,B)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
3、灭菌: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4、体位引流:置病人于特殊体位将肺与支气管积存的分泌物,借助重力作用使其流入大气管并咳出体外。
5、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对意识障碍及其程度进行观察与测定,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项目,应用时分别测3个项目并予以记分,再将各个项目的分值相加,即可得到病人意识障碍程度的客观评分。
6、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7、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8、洗胃法:将洗胃管由口腔或鼻腔插入胃内,反复灌入洗胃溶液,冲洗胃腔的的。
9、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至医嘱停止,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医嘱失效。
10、护理程序:是护士在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照顾时所应有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循环和动态变化的过程。
分五步骤: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1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1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
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1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护理学基础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汇总最新最全

适应是生物体促使自己更能适合生存的一个过程,是应对行为的最终目标,是所有 生物的特征。
四、对压力的适应
(一)适应的层次
1.生理适应
(1)代偿性适应 (2)感觉适应
2.心理适应
3.社会文化适应 (1)社会适应 (2)文化适应
4.技术适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压力与适应理论
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一)病人面临的压力及护理 1.病人常面对的压力源
新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护
理
类 课
%
程
规
划
教
材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地址:大连市软件园路80号 发行:0411-84708842 E-mail : dutp@
主编:彭月娥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护理学的性质;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熟悉:护理学发展的历史;南丁格尔对近代护理学的主要贡 献;护理学的范畴。 了解:我国护理学的发展史;我国护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当代国际护理发展趋势。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掌握:家庭病床的救治对象及家庭病床的护理工作。 熟悉:医院的基本性质与任务,医院的组织机构。 了解: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护理组织系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
医疗卫生体系是指以医疗、预防、保健、医学教育和科研为功能,由不同层次的医 疗卫生机构所组成的有机体。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结构 根据医疗卫生组织系统的工作性质和功能,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大致可分为三 类:卫生行政组织、卫生事业组织和群众卫生组织。 (一)卫生行政组织 卫生行政组织是贯彻实施党和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领导全国与地方卫生工作, 提出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规划、制定医药卫生法规和进行督促检查的国家行政机 构。
最新《护理学基础》PPT课件

国际护士会的任务
1、提高 护理教育水各国护士的代言人。 4、改善护士的福利状况及社会地位。
中国现代护理成就
1、护理教育体制逐步完善: (1)多层次的学历教育。 (2)岗位教育和继续教育。 2、护理学术活动日益繁荣 。 3、护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1)护理理论的研究。 (2)建立了各种护理专业团体。 (4)护理管理。体制逐步健全。 建立了执
工作地点---在医院内,局限于 健康恢复方面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 护理专业---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 为较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 1978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 健”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 护理概念
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ANA)提出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和潜 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 “护理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包括照 顾病人的一切,增进其智力、精神、身体 的健康”
– 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 (G.L.Engel)提出“生物---生理---社会” 这一新的医学模式。
– 特点:
医护关系—合作伙伴
护患关系----病人参与全面了解 病人整体情况
护理方式----护理是以患病的人 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 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 特点:
1、 不再是从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
2、护理方法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护理程序, 护士要具有“诊断” 和“处 理”的能力。
3、护理是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
4、 护理任务已超出了原有的对病人的护理, 服务范围扩展到 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的护 理;护理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场地从医院到 家庭、社区
最新《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一至十八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章节:共十八个章节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环境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第七章休息与活动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九章冷热疗法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十一章排泄第十二章给药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第十四章标本采集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第一章绪论(回目录)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一)课程的地位1.是护理学科的基础2.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3.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4.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课程的基本任务1.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2.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2.反思学习法第二章环境(回目录)第一节环境与健康一、环境概述1.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护士的职责: 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负责为达到预期结果而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
2、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3、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4、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5.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
6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7、假痛:是疼痛记忆和感觉在人大脑皮质造成的强兴奋灶的后遗影响8、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9,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
,10洗胃法:是指将胃管经一侧鼻孔插入到胃内,利用虹吸或负压或重力的作用,将洗液体灌入胃内将其洗净的方法。
11指医生开些医嘱时起,有效时间24h以上,可连续遵循,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
如护理级别、饮食、药物等。
12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13、隔离:把某些患传染性疾病的病人与其他人群分开,避免接触14.医院内感染: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出于潜伏期,却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15热能:又称能量,热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是维持人每天活动以及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的源泉。
16尿潴留: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成为尿潴留填空题1、世界上第一个创立护理学的人是南丁格尔。
2、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护理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等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扭曼将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自身环境。
5、病室的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6、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以下特性:整齐、舒适、安全、美观和安静性。
7、疾病在心理上一般经过三个阶段过渡期、承认期、恢复期。
8、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心理性损伤、医源性损伤、。
9、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环节。
10、护理诊断陈述方式包括:护理诊断名称(P)+相关因素(E)+临床表现(S);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名称(P)+相关因素(E);用于"有……危险"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名称(P)和健康的护理诊断。
11.睡眠可分为慢动眼和快动眼两个阶段。
12 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心力衰竭,热源反应,过敏反应13瞳孔缩小指瞳孔直径小于2mm,针尖样瞳孔指瞳孔直径小于mm,瞳孔散大指瞳孔直径大于mm。
14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免导致氨吸收增多,家居肝性脑病。
15.黄胺类药物服用后宜多饮水,因尿少易析出结晶,引起输尿管堵塞。
16.死亡过程可分为三期,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17.胸外心脏按压中呼吸与按压比例为单人1:15、双人1:5 。
18、一般干热的用热温度为100 ℃;湿热的用热温度为160~170℃。
19.临床收集的血标本分为全血标本血清标本和血培养标本。
简答题1、列出专业护士的多种角色。
答:(1)关怀和照顾的提供者(2)教育者的角色(3)咨询者的角色(4)病人辩护人角色(5)变化促进者角色(6)管理角色2、简述人、环境,健康和护理四个概念的相互关系。
答:人、健康、环境和人是护理专业最为关注的主体,是护理服务的对象,对人的认识是护理理论、护理实践的核心和基础;这里环境主要是人所处的环境,包括内外两个环境;WHO 规定:“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活动是科学、艺术、人道主义的结合,护理是有目的、有组织、具有不断创造性的活动,护理程序是护理的基本方法。
3、阐述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相互联系。
答:1四个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1)人是护理的服务对象,人的健康是护理的核心;(2)人与环境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以达到促进、维持或恢复健康的目标;(3)人的内、外环境影响健康状态,当环境变化超过人的代偿能力(包括生理代偿能力、心理代偿能力及社会支持系统的补充能力)时,人的健康状态就会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4、麻醉床的目的是什么?答:(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
(2)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3)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5.压疮炎性浸润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答: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节和(或)有水疱形成。
水疱破溃后,可见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有疼痛感。
6.促进患者活动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答:(1)健康教育(2)协助采取适当卧位(3)保持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及各关节功能位置(4)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可动性(5)进行肌肉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6)协助户外活动7、试述焦虑病人的护理。
答:1首先,对病人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病人对焦虑的感受,焦虑产生的原因,焦虑的强度,焦虑的持续时间以及焦虑发生的生理和心理症状2.采取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让病人能充分休息,让病人选做感兴趣的事情,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各项操作前,做好耐心细致的解说工作且认真充满信心的操作,严重焦虑的病人应给有适量的镇静剂3,进行健康教育和有关的知道,焦虑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知识,用适当的时间与病人交谈焦虑的感受和引起的原因,解释病人的问题和疑虑,对老年人和儿童要重复解释,示范指导病人进行放松技术的练习。
4,暴露感受争取获得病人的信任,护士不但要帮助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认识焦虑,同时也要向病人暴露自己的感受,让病人感受到护士是在真心诚意的帮助自己。
5,减少与排除不正确的应对,出现抑郁,退缩,愤怒甚至有暴力行为都是不适当的应对,应加以纠正。
护理人员分析不正确应对的原因和后果,对病人能有所控制点应给予支持,并努力寻求正确的应对措施8、麻醉床的目的是什么?答: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保护被褥不被血液和呕吐物污染;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9、简述压疮的分期?答:1.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2炎症浸润期3,浅度溃疡期4,坏死溃疡期10、对于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衰弱的患者,首次导尿放尿量不得超过多少?为什么?答:膀胱过度膨胀,第一次放出尿不应超过1000ml,因大量放尿,可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引起虚脱;另外,当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黏膜高度充血,易发生血尿11、简述焦虑病人的护理。
答:1首先,对病人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病人对焦虑的感受,焦虑产生的原因,焦虑的强度,焦虑的持续时间以及焦虑发生的生理和心理症状2.采取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让病人能充分休息,让病人选做感兴趣的事情,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严重焦虑的病人应给有适量的镇静剂3,进行健康教育和有关的知道,焦虑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知识,用适当的时间与病人交谈焦虑的感受和引起的原因,解释病人的问题和疑虑。
4,暴露感受争取获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感受到护士是在真心诚意的帮助自己。
5,减少与排除不正确的应对,护理人员分析不正确应对的原因和后果,对病人能有所控制点应给予支持,并努力寻求合适的应对措施12.何谓绌脉,如何为绌脉病人测量脉搏答:别称:脉搏短绌:脉搏短绌即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脉搏短绌的测量方法:由两名护士一人测脉搏,一人测心率,测心率护士看表叫开始测一分钟结束。
脉搏短绌者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
:13.为什么对极度虚弱病人导尿第一次不应超过1000ml答:因大量放尿,可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引起虚脱;另外,当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黏膜高度充血,易发生血尿14.简述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答:1。
胸廓上抬;2。
鼻腔有气息通过。
心脏按压的有效指标是:①颈动脉等大动脉处可扪及搏动;②按压后病人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变红;③能测出血压;④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
15.溶液不滴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答:1,针头滑出血管外——血管重新穿刺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整针头或适当的变换肢体位置3,压力过低——抬高输液瓶位置4,静脉痉挛——局部热敷5,针头阻塞——更换针头,重新穿刺四、论述题患者宋某,注射青霉素5分钟后突然感到胸闷、气急,同时面色苍白,出冷汗,Bp80/50mmHg 请问这是什么现象?如何处理?答: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如下抢救:1,立即停止致敏药物,使患者平卧,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l2,建立静脉通路3,吸氧4,备齐升压药物,呼吸兴奋剂和抗组胺药物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变化,做好护理记录陈女士,50岁,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实验室检查已肝表面抗原阳性,作为她的责任护士,请制定出主要的隔离措施。
答:血液—体液隔离。
1,同种病原体的感染者可同室隔离,必要时单人隔离2,护理病人时需穿隔离衣和戴手套3,注意洗手,严防注射针头等利器划伤4,被血液或者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入有标记的容箱或者焚烧,病人用过的针头应放入防水防刺并有标记的容器内,直接焚烧处理5,被污染的室内表面物品,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或者喷洒6,陪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名词解释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负责为达到预期结果而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
2、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3、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4、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