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速度的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顺着同一条直线行驶。

汽车甲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往前行驶,汽车乙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往后行驶。

从A地到B地的距离为120公里,那么两辆汽车相遇的地点距离A地多远?A. 30公里B. 40公里C. 60公里D. 80公里2. 一辆列车从A地开往B地,全程200公里。

上坡区间需要3小时,平坦区间需要2小时,下坡区间需要1小时。

那么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 30公里/小时B. 40公里/小时C. 50公里/小时D. 60公里/小时3. 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往前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追上了一辆摩托车,接着继续以同样的速度行驶。

摩托车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往前行驶,则摩托车行驶了多少时间被自行车追上?A. 1小时B. 2小时C. 2.5小时D. 3小时4. 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往前行驶,小华骑摩托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往前行驶。

小明起点离终点20公里,小华起点距离终点40公里。

两人同时开始行驶,谁先到达终点?A. 小明B. 小华C. 两人同时到达D. 无法确定二、计算题1. 一个人以每小时8米的速度跑步,另一个人以每秒10米的速度骑自行车。

如果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以同样的速度前进,那么跑步的人跑到多远时,骑车的人刚好超过他?(提示:可以先将所有速度单位转换成相同的单位)2. 一辆火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全程300公里,经过2小时后出现行驶故障,减速度为每小时5公里。

若火车以减速后的速度继续行驶,那么到达B地需多少小时?三、应用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沿直路行驶,行驶10分钟后在行驶距离上追上了一辆自行车。

汽车追上自行车前,两车相距多远?(提示:可以将时间单位转换为小时)2. 运动员王明参加100米短跑比赛,他以每秒9米的速度起跑,加速度为每秒0.5米。

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冲过终点线?(提示:可以使用加速度的公式)以上为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巩固和理解物理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专项练习终点需要多长时间?1.一辆摩托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追赶在前面120km处的卡车。

追了270km才追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卡车的平均速度为v,则摩托车的速度为90km/h。

根据追及问题的公式,有:摩托车追赶的时间t=270km/90km/h=3h,卡车行驶的时间t1=3h+120km/v。

由于摩托车和卡车在同一地点相遇,因此摩托车和卡车行驶的路程相等,即有:90km/h×3h=120km+v×t1.解得卡车的平均速度为v=60km/h。

2.一列车长160m,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解析:由于列车通过隧道和铁路桥的速度相同,因此列车通过铁路桥的时间t2与通过隧道的时间t相等。

根据列车通过隧道的公式,有:160m+200m=vt(其中v为列车速度)。

代入已知量,解得列车速度v=360m/h。

再根据列车通过铁路桥的公式,有:160m+1040m=vt2,代入已知量,解得列车通过铁路桥所需时间为t2=3h。

3.在一次爆破中,使用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

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在点火者点燃导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

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解析:导火线燃烧的时间t=96cm/0.8cm/s=120s。

在这段时间内,点火者能够跑的距离为5m/s×120s=600m,因此可以跑到距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4.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的公路上。

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的电线杆。

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解析:小军乘坐的汽车每隔4s驶过一根电线杆,因此汽车的速度为50m/4s=12.5m/s=45km/h,小军乘坐的汽车没有超速。

5.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初二物理中,速度公式是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以下是一些关于速度公式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A. 16.67 m/sB. 10 m/sC. 20 m/sD. 30 m/s答案:A. 16.67 m/s(1小时=3600秒,60公里=60000米,所以速度=60000米/3600秒=16.67 m/s)2. 如果一个物体在10秒内移动了100米,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 10 m/sB. 5 m/sC. 1 m/sD. 20 m/s答案:B. 5 m/s(平均速度=距离/时间,即100米/10秒=10 m/s)二、填空题1. 速度公式是 _______ 。

答案:速度=距离/时间2. 如果一个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用时12秒,那么他的速度是_______ 米/秒。

答案:8.33米/秒(100米/12秒=8.33 m/s)三、计算题1. 一辆自行车以5米/秒的速度行驶了300秒,求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

解答:根据速度公式,距离=速度×时间,所以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5米/秒×300秒=1500米。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第一秒内移动了2米,第二秒内移动了4米,求物体在第二秒的平均速度。

解答:第二秒内物体移动了4米,时间是1秒,所以平均速度=4米/1秒=4米/秒。

四、简答题1. 请解释为什么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量。

答案: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因为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移动的快慢,而方向表示物体移动的方向。

矢量量允许我们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包括其移动的快慢和方向。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速度公式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运动问题。

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初二物理第一章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第一章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第一章快慢练习题1. 小明开着自行车向北行驶,速度为10m/s。

突然,他看见前方有一个路口,他想要左转弯。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a. 小明在转弯前是否需要减速?如果是,请说明理由。

b. 如果小明向左转弯时速度为10m/s,将会发生什么?c. 小明如果想安全地左转弯,应该如何改变他的速度和方向?答案分析:a. 是,小明在转弯前需要减速。

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由于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在不断改变,所以需要减小速度,以减少惯性,确保安全转弯。

b. 如果小明向左转弯时速度为10m/s,由于小明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改变,他会失去平衡,可能摔倒或撞到其他物体。

c. 小明如果想安全地左转弯,应该适当减小速度并向左转动方向盘或打左转向灯,确保车辆平稳转弯。

2. 一个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地后弹起来,再次落地后弹起的高度比第一次高度的3/4。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a. 第一次弹起后,球的速度是什么?b. 第二次落地后,球的速度是什么?c. 如果球的初速度为0,求第一次弹起的高度与球的下落高度之比。

答案分析:a. 第一次弹起后,球的速度为零。

当球以最高点反弹时,速度为零。

b. 第二次落地后,球的速度等于第一次弹起前的速度。

由于弹起前的速度与高度无关,所以第二次落地后的速度也是零。

c. 如果球的初速度为0,第一次弹起的高度与球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1。

3. 张三在一段平路上以恒定的速度行驶,速度计上的指针指示为15m/s。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a. 张三在平路上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b. 张三在平路上的加速度是多少?c. 如果张三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他的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分析:a. 张三在平路上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由于速度计上的指针指示为15m/s,所以张三的速度保持恒定。

b. 张三在平路上的加速度为零。

由于速度保持恒定,所以加速度为0。

c. 如果张三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他的速度会减小。

由于受到向后的力的作用,张三的速度会减小。

4. 某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完整)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完整)初二物理速度练习题

速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 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A.900m/s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C.54km/h是平均速度D.54km/h是瞬时速度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2.5m/sB.12m/sC.12.75m/sD.11.75m/s5.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m/sB.5m/sC. 6m/sD. 5.5m/s6.质点作单方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B.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等C.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D.瞬时速度的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7.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图1)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8.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6.75m/sD.7.0m/s二、填空题9.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1s内通过5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20m,第4s内通过5m.则此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中间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0.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中的______可表示质点运动的快慢,______越大,质点运动的速度也越大.11.如图2(a)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运动,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______;在图(b)中的图象A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B表示质点作_______,图象C表示质点作_______.三、计算题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3.图3是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图象.试根据图象说明从A→B→C→D的各段时间内,甲物体在5s内的位移是多少?你能求出乙物体在5s内的位移吗?速度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ACD2.A3.BC4.B5.C6.CD7.BC8.B二、填空题9.12.5,20,12.5 10.斜率,斜率11.匀速直线,方向相反匀速直线运动,处于静止状态,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相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方向相同的匀速直线运动.三、计算题12. 5m/s 13.-2m,16m。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1. 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全程10公里,用时40分钟。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10公里 ÷ 40分钟 = 0.25公里/分钟2. 小红开车从C地到D地,全程80公里,用时2小时。

求小红开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80公里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3. 假设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明骑自行车,小红开车。

他们各自的速度分别是10公里/小时和50公里/小时。

问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10公里/小时 + 50公里/小时) = 0小时4. 如果上面的问题改为小红是骑自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小明开车速度为10公里/小时,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50公里/小时 + 10公里/小时) = 0小时5. 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骑自行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平均速度。

解答:总路程 = 距离EF + 距离FG = 20公里/小时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 × 4小时 = 80公里总时间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 = 80公里 ÷ 6小时≈ 13.33公里/小时6. 如果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总时间。

解答:总时间 = 时间EF + 时间FG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7. 小明骑自行车从H地到I地,全程40公里,用时1小时。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40公里 ÷ 1小时 = 40公里/小时8. 小红骑自行车从J地到K地,全程60公里,用时2小时30分钟。

初二物理速度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快慢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快慢练习题【初二物理速度快慢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同一直线上,速度大小一样的几个物体,它们的速度快慢由()决定。

A.质量大小B.体积大小C.速度方向D.无法确定2.小明用车载震动测速仪测得他的家到学校的直线距离为1000米,行驶时间为40秒,则小明此段行驶的速度为()。

A.25 m/sB.40 m/sC.250 m/sD.400 m/s3.小张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用时为1小时,小李骑自行车从B地返回到A地用时3小时,两人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差为()。

A.1/6B.2/3C.2D.34.小明骑自行车在甲地与乙地之间来回行驶,甲地到乙地的直线距离为500米,他们的速度都是15 m/s,小明离开甲地后,乙地的工人正好去甲地,小明不用等乙地的工人,这是因为()。

A.小明的速度大于工人的速度B.小明的速度小于工人的速度C.小明的速度等于工人的速度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两车相对以100 km/h的速度相遇,当它们距离200千米时,相遇所需的时间是()。

2.刘岩开车满足了“视了不碰”的正常情况,是因为他的车()。

三、解答题1.某人驱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两地相距160 km。

已知他在75km/h的速度下行驶了1小时后,发现忘带东西,折返到了甲地。

此时,他需要驶过多久才能回到乙地?()2.小明和小东一起出发,顺着长直路线分别骑自行车向东北和向北。

24分钟后,小明追上了小东。

在此期间,小明走了2000米,小东走了多远?()3.小娟用时2小时骑自行车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平均速度是10 km/h。

小娟发现回去的路上平均速度提高到15 km/h,所以比原来早到了多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A二、填空题1.2小时2.速度大三、解答题1.需要驶4小时才能回到乙地。

解析:在75 km/h的速度下行驶1小时,此时已经走了75 km。

由于乙地距甲地还剩85 km,所以需要再行驶85 km ÷ 75 km/h = 1.13小时。

初二物理 速度计算分类练习题

初二物理 速度计算分类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分类练习题初二物理速度计算分类练题1、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路程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2、速度的单位有米每秒和千米每小时,它们的关系是1米每秒=3.6千米每小时。

3、单位换算:36km/h=10m/s;15 m/s =54 km/h;180km/h=50 m/s。

4、填上合适的单位:1)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千米每小时;2)飞快行驶的列车的速度约为30米每秒。

5、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3分钟通过的路程是540米,它的速度是3米每秒,它在最后60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80米。

6、一物体作匀速运动,在10秒钟内通过了80米的路程,它在最后4秒钟的速度为20米每秒,通过的路程是32米。

7、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1/3,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则甲、乙物理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9.8、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S甲:S乙=3:5,t甲:t乙=3:4,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v甲:v乙=4:3.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速度的大小不受路程和时间的影响。

10、现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以54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运动,乙车以24米每秒的速度运动,丙车2分钟通过3千米,则这三辆车中,运动最快的是丙车。

11、火车的速度是1000米每分钟,卡车的速度是20米每秒,小车速度是80千米每小时,则它们中速度最大的是小车,速度最小的是卡车。

12、如果汽车和飞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飞机的速度大于汽车的速度,所以飞机运动的路程比起汽车运动的路程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速度的练习题
1. 火车经过一段长为500米的铁轨,用时30秒,请计算火车的速
度是多少。

速度的公式为:速度=距离÷时间。

解答:速度=500÷30=16.67 m/s
2. 一辆自行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驶,能否再用米/秒表
示它的速度?如果可以,请计算它的速度。

解答:可以。

转换关系为:1千米=1000米,1小时=3600秒。

所以,速度=20×(1000÷3600)=5.56 m/s
3. 一个汽车以每秒30米的速度行驶了100秒后停下来,请计算汽
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解答:距离=速度×时间=30×100=3000米
4. 某人开车行驶了1小时,中间停车休息了20分钟,然后继续行
驶1小时,请计算他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公式为:平均速度=总距
离÷总时间。

解答:总时间=1小时+20分钟=1小时+20÷60小时=1.333小时。


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2÷1.333=1.5千米/小时
5. 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全程500千米,用时2小时,请计算
这架飞机的平均速度。

解答:平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500÷2=250千米/小时
6. 一个人骑自行车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了1小时后发现忘带东西回去了,立即转身返回。

返回的速度为20千米/小时,此时他又骑了1个小时。

请计算他的总行驶距离。

解答:第一段行驶的距离=速度×时间=30×1=30千米
第二段行驶的距离=速度×时间=20×1=20千米
总行驶距离=第一段行驶的距离+第二段行驶的距离=30+20=50千米
7. 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个小时后,速度突然加快到80千米/小时,行驶了1个小时。

请计算汽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第一段行驶的距离=速度×时间=60×2=120千米
第二段行驶的距离=速度×时间=80×1=80千米
总行驶距离=第一段行驶的距离+第二段行驶的距离=120+80=200千米
总时间=2+1=3小时
平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200÷3≈66.67千米/小时
以上就是初二物理速度的练习题的解答。

希望这些例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