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技术的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话题。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还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注入新的灵感和特色。

以下是一些关于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的探讨。

一、融合传统建筑元素的方法1.引用历史符号:将传统建筑中的历史符号,如斗拱、飞檐、雕花等,引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文化韵味的氛围。

2.借鉴空间布局: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往往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如“洛书”、“河图”、“九宫格”等。

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借鉴这些空间布局理念,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的建筑空间。

3.使用传统材料:传统建筑材料如木材、砖瓦、石材等,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美感。

现代建筑设计可以使用这些传统材料,或者采用仿古材料,来营造一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视觉效果。

二、创新传统建筑元素的方式1.抽象化再现: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提取其精髓并赋予现代形式,可以使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例如,可以将传统建筑中的元素进行简化、变形或重组,形成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形式。

2.重组与拼贴:将不同传统建筑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拼贴,可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方法可以突破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结合现代技术: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改造和创新,可以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功能需求。

例如,可以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来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和质感,或者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颖的建筑形式。

三、考虑因素1.功能需求:在融合传统建筑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

传统建筑元素可能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功能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2.文化背景:在融合传统建筑元素时,需要充分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建筑元素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点,因此在融合时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误解。

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环保成效和造价比较

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环保成效和造价比较

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环保成效和造价比较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是在建筑行业中常被讨论的两个话题,它们之间存在着环保成效和造价等方面的差异。

绿色建筑以其节能、环保等特点备受关注,而传统建筑则依靠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材料建造。

本文将就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的环保成效和造价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劣势。

一、绿色建筑环保成效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考虑了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环境的保护的建筑。

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室内环境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因素。

因此,绿色建筑在环保成效方面具有以下优点: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和装备,如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高效隔热材料等,从而减少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2.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循环利用性,通过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回收建筑废弃物,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3.室内环境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环境的设计和改善,采用了自然采光、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等技术,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减少了室内空气污染,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

二、传统建筑环保成效分析传统建筑是指以传统的建筑工艺和材料进行建造,多数情况下没有充分考虑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等环保因素。

因此,传统建筑在环保成效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1.能源消耗传统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节能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导致能源消耗较大,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资源浪费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和利用方面缺乏环保意识,经常使用一次性材料和大量非可再生资源,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可持续利用。

3.室内环境传统建筑在室内环境的设计和改善上较为滞后,常常存在室内采光不足、通风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三、两者造价比较绿色建筑在环保成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造价方面通常相对高一些。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材料成本绿色建筑所采用的节能材料和装备往往价格较高,这增加了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一、建筑节能现状1. 状态分析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建筑仍存在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建筑的平均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

并且传统建筑构造及建筑材料的使用还存在许多传统的问题,如隔热效果差、采光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2. 面临的挑战建筑节能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是来自于资源能源的压力,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能源资源日益紧缺,致使建筑用能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环境保护问题,由于建筑的高能耗导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建筑节能已成为一种对环境负责的选择,也是一种经济利益与环保利益相结合的双赢模式。

二、建筑节能新技术1. 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率高、且日照资源丰富。

在建筑节能中,太阳能利用技术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技术。

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建筑所需的电能和热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2. 智能建筑控制技术智能建筑控制技术通过对建筑内部的照明、空调、通风等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调节,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

智能建筑控制技术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建筑内部的使用情况和外部的环境条件实时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3. 高效建筑隔热材料技术隔热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一环,目前的传统隔热材料存在热传导和储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新型高效建筑隔热材料技术通过采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和更低的导热系数,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冷热能消耗。

除了太阳能外,风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也可以用于建筑节能。

通过利用风能发电和地热能供暖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当今社会,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中,如果能科学地应用传统建筑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希望通过此分析,传统建筑技术的节能策略能为现代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传统建筑技术;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应用策略一、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分析1.自然通风设计技术在传统建筑中的合理应用在传统建筑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为了使室内热环境满足人们正常生活的需要,人们通常合理利用自然风来改善建筑的内部环境。

基于此,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合理地引入这一设计技术,从而达到所设计建筑良好的通风效果。

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朝向和布局设计,浮力通风和易气流,增加建筑工程的自然通风效果,减少设备的使用。

以下是传统建筑通风设计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分析:(1)合理的定位和布局设计传统建筑在方向选择上一般都是朝南的,可以很好的利用自然风。

我们可以在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过程中借鉴这一点,尽量使建筑适应夏季盛行风向,避免冬季盛行风向的不利影响。

况且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可能在周围建筑的影响下,某个方向可能会有风,所以设计师要实地考察,在设计中考虑这样的因素后再确定建筑的主要朝向。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中,通常习惯于通过增加建筑密度来改善建筑工程的遮阳效果。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中,尤其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这种空间布局所能达到的遮阳效果更加明显。

随着建筑密度的增加,建筑群内的日照面积会减少,可以达到很好的遮阳效果。

但这种布局规划方式很可能会影响部分房间的室内采光效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具体的节能设计中,设计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规划建筑布局,不能因为追求遮阳效果而盲目增加建筑密度[1]。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节能理念,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材料选用、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几个方面对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材料选用1. 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用是非常关键的。

传统的建筑材料常常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采用竹材、木材等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传统的钢筋水泥等材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减少能耗,降低建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还可以选用一些高效节能材料,如保温材料、隔热材料等,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从而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

二、设计理念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环保、节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因素,力求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来选用材料、设计建筑结构、布局建筑空间等,从而实现对建筑的节能和环保。

2. 自然通风采光设计自然通风采光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的窗户、开窗设备等来实现自然通风采光,减少建筑的能耗,提高人们对建筑空间的舒适度,从而实现对建筑的节能和环保。

三、技术创新1. 新型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的节能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新型的节能建筑结构技术,如冷暖通风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的能耗,实现对建筑的节能。

2. 可持续建筑设计标准为了推动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出台了一系列的可持续建筑设计标准和政策,鼓励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建筑结构时考虑节能、环保等因素。

古代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古代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古代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古代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现代建筑设计追求创新和功能性,注重材料、结构和环境的科学运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古代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融合,使得建筑作品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取材古法,融入现代古代建筑以砖、木、石和泥为主要材料,这些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仿古砖、古木材料,可以使建筑更加质朴、具有历史感。

同时,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使得这些传统材料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古代建筑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工艺和技法也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应用。

例如,通过仿古砖的制作工艺,可以使现代建筑的表面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质感;通过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形式,可以为现代建筑增加一份纯粹和温馨。

二、传统元素,与现代融合传统建筑中的符号、图案和装饰元素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

可以将传统建筑的符号和图案形式化,融入到现代建筑的立面设计中,增加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感。

同时,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也可以通过现代工艺和材料的应用进行创新,使其具有现代化的表达方式。

例如,将传统文化的吉祥图案融入到建筑立面中,不仅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还可以为建筑增加一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将传统建筑的装饰元素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在建筑中得到更好地表达和传承。

三、功能需求,与传统相融合古代建筑注重的是对人的需求和环境的适应,而现代建筑设计更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因此,在将古代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时,需要着重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性。

传统建筑中充分考虑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环保和节能技术,使得现代建筑在保持建筑文化特色的同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环境要求。

例如,在现代高层建筑中运用传统建筑的庭院和风水理念,既可以提供人们休憩和交流的场所,又能够改善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浅论桂西地区少数民族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

浅论桂西地区少数民族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

浅论桂西地区少数民族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的主要趋势。

在中国的桂西地区,有着众多少数民族,其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如何在保持传统建筑特色的实现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桂西地区少数民族建筑中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1. 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桂西地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资源丰富。

传统的少数民族建筑多采用木材、竹子等当地可再生资源,设计师可以在保留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符合现代绿色建筑的要求。

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石材、土壤等材料,倡导“绿色建筑,绿色材料”的理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注重建筑材料的环保性在建筑设计中,应选用环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低碳环保砖、彩钢板、水泥砂浆等,尽量减少对大气、水源的污染。

在建筑设计中还应注重使用含有抗菌、防腐、防火等特殊功能的材料,增加建筑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3. 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绿色建筑还需在建筑设备和运行管理上进行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

选择高效节能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进行能源的再生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取暖、通风、采光等自然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实现节能环保。

桂西地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建筑立面朝阳、适度开窗等方式,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降低建筑内部的能源消耗。

2. 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在少数民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简化建筑的结构形式,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设计墙体、窗户等建筑部件时,也要考虑其隔热、保温等性能,合理选择材料,使建筑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更具有节能性。

浅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浅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浅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是一种建筑设计的理念,旨在将传统建筑的特色与现代建筑的技术和功能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古典美感和现代功能的建筑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保留传统建筑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意义,还可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需求。

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艺和智慧。

古建筑以其应用性与装饰性相结合的特点,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居住环境和自然的理解和追求。

而现代建筑则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科技和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在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中,一方面需要保留古建筑的特色和历史意义,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现代化的需求和建筑技术。

在设计建筑外观时,可以保留古建筑的传统造型和装饰,如琉璃瓦、斗拱和雕刻等,同时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增加建筑的耐久性和节能性。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功能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由于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建筑需要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优质的室内环境。

在古建筑中可以增加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如电梯、空调和通风系统等,以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也可以在建筑材料上进行。

古建筑常使用木材、石料和砖瓦等传统材料,而现代建筑则更多地采用混凝土、钢铁和玻璃等新材料。

在融合设计中,可以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相结合,以保留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精神,同时增加建筑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还需要注重空间布局和比例尺度的考虑。

古建筑通常以庭院和院落为中心,追求空间的开敞和自然的呼吸。

而现代建筑更注重内部空间的独立和隔离。

在融合设计中,可以借鉴古建筑的空间布局和比例尺度理念,打造舒适、和谐的室内空间,并注重室内外的连贯和过渡。

在实践中,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等。

可以在传统园林中增加现代化设备和设施,打造多功能的休闲活动场所;在古建筑保护区中,可以建造现代化的文化展示中心,以展示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建筑技术的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应用分析
摘要:传统建筑崇尚自然,非常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效协调以及节能环保,
其中很多传统的建筑技术方法对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本文以传统的
通风技术、保温技术以及遮阳防晒技术为例,就如何在当前建筑节能优化设计过
程中有效应用,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技术;现代建筑;节能设计;应用实践
建筑行业能源与资源耗费较大,实践中因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我们只能
找到一些措施和方法来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以确保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

回溯
传统建筑行业及其发展,其中有很多的合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是现代建筑节能设
计过程中可以借鉴使用的,而且有利于建筑行业焕发生机,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建筑通风技术的应用
从国内传统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自然通风这项建筑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无论是建筑规划还是结构布局,从整体到细节,均为一套完整的通风系统。

对于
传统通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解决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一些
问题。

传统建筑通风技术在当前建筑设计咋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形”与“神”两
个方面。

其中,“形”即形式问题,虽然在很多传统的建筑作品中利用了传统的技
术手段,但是其形式却依然具有现代性;对于“神”而言,传统的优秀建筑技术手
段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空间形式均有所变化,传
统技术效果的体现与保证是传统建筑通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所在。

1、传统建筑自然通风技术之“形”
前文提到的我国传统建筑通风技术方法,其中部分技术手段与建筑形式之间
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比如楼井通风天窗形式多样(如下图),院落布局中的天
井围合等。

(图1:传统的天井通风结构与巷道示意图)
然而,当前建筑体量以及规模和材料等均与传统建筑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近
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建筑形式进行仿造基本上是行不
通的。

在当前国内建筑领域,上述技术在实现过程中还应当融入现代手法,对其
进行重新设计,直接仿造或者复制实不可取的。

当前的建筑美学法则在建筑实践
中基本成熟,在传统建筑通风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当将传统技术严格遵
循当前的建筑美学法则重新进行优化设计。

2、传统建筑自然通风技术之“神”
正如上文所示,楼井自然通风节能效果良好,然而若将楼井高度和面积增加
数倍,其通风效果是否依然良好。

该问题是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应用中
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该问题要求我们依赖于当前先进的测控技术手段
以及模拟技术方法。

正如伦佐·皮亚诺在Tjibaou文化中心设计时所言,为了能够
实现被动式通风构想,表现出非常严谨而又务实的态度;为此,其花费了两年时
间来论证实验,并且通过实验模型以及局部全比例模型的制作,借助计算机辅助
技术手段进行规划设计。

同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来模拟气流情况,并且对
模型风洞实验分析,从而设计方案更加的完善,使其具有低能耗以及自我调节的
能力和效果。

传统建筑通风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技能设计思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应当借助现代测控技术手段来分析其机理,对其“神”进行继承;同时,利用现代
模拟技术手段构建模型,确保自然通风效果得以实现。

二、传统建筑保温技术的应用实践
温度是室内空间热环境测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室内温度应当保持适合人体温
感为宜,舒适的空间环境是建筑设计的要点,同时也是节能降耗的重点。

外界环
境不断变化,温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保持室内空间恒温、保
证温度适宜人体需求,实际上是一种挑战。

设计人员若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使其
保持恒温,则建筑外部设计过程中应当采取合适的隔热保温技术方法和措施。


践中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室内恒温效果,需在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过程中采用绿色环
保技术和隔热保温建材,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隔热保温消耗资源以及成本相对较大,因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隔热保温建筑材料选择时应当因地制宜。

在传统建筑保温系统设计过程中,用量较大的是土、石以及木等,这些都是
纯天然的材料,可用于外部隔热保温。

比如,传统土掌房结构,块石为墙基(图2);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加上垫木,铺上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一层稀泥,
再放上细土捶实而成;有的梁放置于墙上,梁上铺以木板、木条、树枝或竹子,
上面铺一层上,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

(图2:土掌房剖面示图)
在传统建筑行业和领域之中,隔热保温优化设计值得现代节能设计参考与借鉴。

国内传统建筑工程外层防护材料,采用土、木以及石和粘土砖等天然材料,
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技术的借鉴和创新。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传统的
节能技术手段已逐渐呈现落后之势,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当前的建筑节能要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建筑保温技术一无是处;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其自身
的生态性以及适应性,另一方面还应当在看到现代建筑行业的环境污染和能耗之大。

在当前国内现代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坚持节约型环境以及友
好型社会理念,以低能耗以及高节能建筑技术为手段,对传统隔热保温材料进行
选择性应用,这有利于实现其节能降耗之目的。

三、传统建筑领域的遮阳防晒方法应用实践
传统建筑领域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遮阳并非单独依靠遮阳构件等来实现,而是考虑整个建筑结构,从空间的布设到整体形态,均应当为满足气候条件
要求而服务。

1、设计基本原则
第一,遮阳技术是建筑能耗降低的有效方式方法。

传统建筑行业的遮阳技术
应用,首先应当学习传统建筑设计时对遮阳作用的重视,思想上真正地重视起来。

传统建筑领域的遮阳技术应用及其重视度提高,主要来自于应对阳光照射;传统
模式下并没有其他技术方法可选,解决室内高温问题的主要手段时建筑遮阳,这
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方法,但是在实践中有不可或缺。

当前国内建筑领
域的节能降耗,应当在思想层面上回归于不依赖主动式技术来重视被动技术,只
有这样才能真切地体会到遮阳这种被动技术的重要性。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当
在初期阶段明确将地域性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同时还要全面考虑遮阳问题,并且
进行整体布局以及空间优化设计,为当前的建筑遮阳防晒提供借鉴和启发。

第二,与建筑实际相结合,有效解决当前建筑能耗问题。

从目前国内建筑领
域发展情况来看,因必须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在建筑体量、功能要求以及空间形
态等诸多方面有所改进,较之于传统建筑而言,现代建筑领域的遮阳设计出现了
新的问题和情况。

比如,新的遮阳方法产生以及基于新需要的遮阳部位产生等。

该种情况下,我们在利用传统建筑遮阳技术手段时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实际工况条件对传统技术方法进行适应的变化。

3、具体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和结论,在对现代建筑遮阳要求相对较高的区域,被热带海洋性气候、沙漠干旱气候等地区节能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遮阳效果和要求,可参照如下具体措施。

第一,尽可能使建筑东西向间距减小,基于影子来减低外墙吸热,选择性利用传统建筑院落布局模式对建筑物之间以及建筑和院落遮挡。

第二,利用屋檐伸出来避免光照直射到垂直墙壁或者窗口。

在建筑中可以推敲新的屋檐形式用于遮阳。

第三,以低层建筑为设计首选,尽可能减少阳光对建筑物直射。

同时,可以利用整体遮阳方式,采用较大的遮阳构件对建筑物整体遮蔽。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建筑领域的很多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性应用,同时基于传统可以进行创新和改进,这有利提高现代建筑设计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雷斯雅.试分析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居舍,2019(11):107.
[2]李东泽.试析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3):150~152.
[3]董文超.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39.
[4]李卓卿.浅谈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居业,2018(9):33+36.
[5]王红卫.浅析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