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政策和措施,监督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定期评估医疗质量,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条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医疗业务副院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组成。
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医院院长担任;副主任若干名,由医疗业务副院长担任。
第二章职责与任务第四条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如下:(一)制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二)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监督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四)定期评估医疗质量,分析医疗差错、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五)组织开展医疗质量改进活动;(六)组织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七)协调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八)其他与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五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至少每季度一次。
会议由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必要时,可召开临时会议。
第六条会议议题由主任或副主任提出,或由委员会成员书面提议。
会议议题应提前通知各委员。
第七条会议审议事项,需经半数以上委员出席,并经出席委员的半数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委员会的决定,由主任或副主任签署后生效。
第八条委员会会议应做好记录,并由主任或副主任审阅。
会议记录应妥善保存。
第四章委员的权利与义务第九条委员享有以下权利:(一)参加委员会会议,发表意见和建议;(二)对医疗质量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三)对委员会的决定提出异议;(四)要求提供与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第十条委员承担以下义务:(一)遵守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二)按时参加委员会会议;(三)积极履行职责,提出意见和建议;(四)保守委员会会议的秘密。
第五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工作制度经医院院长批准后实施。
第十二条本工作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和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和工作制度职责
1.在院长或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医、药、护、技等的质量管理工作;
2.开展全员医疗质量教育,不断强化职工质量意识;
3.负责制定和修改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及各种质量考核标准;
4.负责制订各种质量管理措施,并检查落实;
5.定期召开临床科主任会议,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6.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做好质量分析,给院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工作制度
1.制订医院年度医疗质量计划和年终总结;
2.每周1次业务查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通知单,并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3.每月1次核心制度检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4.每月召开1次临床科主任会议,研究需要解决的医疗质量问题;
5.每月1次对全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并提出整改建议;
6.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医疗质量状况;
7.做好质量分析,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8.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一、协助院长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教学计划,搞好全员质量教育。
二、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审定全院质量目标、规章制度、管理方案、操作标准等,负责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三、依据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以及医院业务发展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医疗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讨论和和决定医疗新技术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的准入管理。
四、对全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定期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反复出现的质量缺陷及不安全隐患,追根溯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方案。
五、总结质量管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协调重大质量问题,提出阶段性质控目标,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六、健全三级质量管理网络体系,经常深入各医疗业务科室,监督检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情况,指导科室工作。
七、每季度第一个月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例会,遇特殊情况或重大质量问题随时召开。
附:组织机构护理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一、认真贯彻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全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网络,确立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改进。
二、定期对全院护理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服务成绩及效果进行评审,对质量体系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修正。
三、研究制定全院护理工作各种管理方案和预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和事故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督促落实。
四、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综合检查,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正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
五、对全院各科护士长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估。
附:组织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一、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规负责制定本院药学发展规划、目标、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制订本院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根据“医院用药品种目录”,检查审定各科用药计划,制订调整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定期审定需要增加或淘汰的药品品种。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4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医疗机构内部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其工作制度和职责非常重要。
以下是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职责的详细介绍:一、委员会的工作制度1. 定期会议:委员会按照预先确定的时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的问题。
2. 会议议程:委员会会议的议程由主席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并提前通知与会成员。
议程应涵盖医疗质量评估、医疗安全事故分析、制定医疗质量提升方案等内容。
3. 会议记录:每次会议应有专人记录会议内容和决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工作任务分配:会议期间,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制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5. 工作纪律:委员会成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保持会议秩序,严禁私人恩怨和个人攀比行为。
二、委员会的职责1. 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并将其落实到各个具体部门和岗位。
2. 评估医疗质量: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采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评估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分析医疗安全事故:委员会负责对医疗安全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监督措施的落实和效果。
4. 制定制度和规范: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包括标准操作程序、医疗质量评估标准、医疗安全事件处理规范等,以规范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5. 培训与督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和能力。
同时,委员会还要对医务人员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确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6. 责任追究:委员会负有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职责,一旦发生医疗质量问题,委员会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7. 宣传和沟通: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和沟通,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宣传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三篇)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是一个负责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机构。
下面是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制度的一般要点:1. 委员会的组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委员会的成员应包括医院质控科负责人、医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人、护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药剂科主要负责人等。
2. 职责和权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政策和目标,指导和监督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
委员会有权对医疗工作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3. 会议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会议的召集人一般由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担任。
会议应有明确的议程和会议记录,并及时向相关人员传达会议决议和要求。
4. 工作计划和报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
委员会应定期向相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对达到的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5. 信息管理和评估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和分析医疗质量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制定评估指标和方法,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6. 培训和教育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质控意识和能力。
委员会可以邀请专家进行培训,组织学习和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和成功案例。
以上是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一般工作制度要点,具体的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二)一、背景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作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指导、监督和评价医疗质量工作。
为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本公司特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二、组织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医疗部、护理部、药剂科、实验室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委员会设立秘书,由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担任。
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职责与制度

医院各管理委员会职责与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院的核心管理机构之一,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方案,并监督、检查、考核医疗护理质量。
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护理、药品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标准、质量管理方案。
2. 负责医疗护理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及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3. 作好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制定具体防范措施,负责各类医疗纠纷的调查,并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按照科学、公正、合理的原则处理好各类纠纷。
4.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医疗护理质量问题,研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二、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严格病案管理,完善病案信息统计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贯彻落实《病历书写规范》,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
2. 严格病案管理,完善病案信息统计工作,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每月组织一次病历质量抽查,并随时向临床科室及分管院领导反馈病历质量信息。
4. 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和解决有关病历质量问题。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的贯彻执行,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其主要职责如下:1.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2. 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的要求,对本医院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
3. 负责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
4.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协调,制定医疗安全管理措施,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职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机构中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门组织,其工作制度和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制度:1. 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包括医院行政领导、临床科室主任、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医务处负责人、临床药师等。
其中,医院行政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兼任委员会秘书。
2. 工作机制: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一般为每月一次,重大事项可根据需要进行临时会议。
会议由主任召集并主持,委员会成员参加。
会议上研究讨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重点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引,监督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3. 文件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相关的文件制度,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包括会议纪要的记录和整理,工作计划和安排的制定,相关决策和政策的发文等。
4. 管理制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质量评估与监测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职责:1. 确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安排。
2. 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质量风险管理等。
3. 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指引,提出改进建议。
4. 监督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5. 提出医疗质量与安全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相关工作的持续改进。
6. 组织和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提高医疗机构全体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和能力。
7. 审核和评价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管理绩效,对医疗机构的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8. 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作,落实相关责任和处罚。
9. 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与外部专家进行合作,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和管理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满意度。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政策和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包括质量目标、评价指标、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等,以确保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能够规范和提高医疗质量。
2. 监测医疗质量状况: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监测医疗质量状况,包括对医疗过程、医疗结果和医疗满意度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收集和分析各种质量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3. 管理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医疗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包括收集、登记、调查和分析不良事件和差错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通过建立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和举报奖惩制度,促使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减少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的发生。
4. 组织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包括组织举办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培训班、研讨会和座谈会,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
5. 推动持续质量改进: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推动医疗机构的持续质量改进工作。
通过建立和推广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例如临床路径管理、术前安全检查、药物使用安全等,促进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6. 与监管机构沟通和合作: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与监管机构进行沟通和合作,参与相关质量评审和认证工作,包括医院级别的质量评审、医院评审和相关认证的准备和申报工作等。
与相关部门和专业组织进行交流与合作,分享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7. 回应患者意见和投诉: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回应患者的意见和投诉,及时处理和解决患者关于医疗质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一、协助院长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教学计划,搞好全员质量教育。
二、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审定全院质量目标、规章制度、管理方案、操作标准等,负责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考评。
三、依据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以及医院业务发展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医疗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讨论和和决定医疗新技术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的准入管理。
四、对全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定期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反复出现的质量缺陷及不安全隐患,追根溯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方案。
五、总结质量管理经验,不断改进和创新质量管理方法,组织协调重大质量问题,提出阶段性质控目标,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六、健全三级质量管理网络体系,经常深入各医疗业务科室,监督检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情况,指导科室工作。
七、每季度第一个月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例会,遇特殊情况或重大质量问题随时召开。
附:组织机构
护理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全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建立质量控制组织网络,确立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改进。
二、定期对全院护理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服务成绩及效果进行评审,对质量体系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修正。
三、研究制定全院护理工作各种管理方案和预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和事故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和处理意见,督促落实。
四、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综合检查,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正确评价护理工作,认真总结并量化检查结果。
五、对全院各科护士长工作绩效进行定期评估。
附:组织机构
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一、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规负责制定本院药学发展规划、目标、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组织制订本院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根据“医院用药品种目录”,检查审定各科用药计划,制订调整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定期审定需要增加或淘汰的药品品种。
三、审定年度用药计划,审查药品采购计划及实际执行情况,审核各科申购新药和新制剂,决定特殊紧缺药品分配使用方案并按有关规定报上级备案或批准。
四、定期组织检查全院各科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及自配制剂的质量。
指导监督临床各科合理用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研究防止用药事故、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措施,确保安全有效用药。
及时处理用药重大问题。
五、定期组织检查各科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特殊药品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违规者严肃处理,并及时上报。
六、药事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决定医院药事工作。
七、药学部门(药剂科)为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附:组织机构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
委员:?? ?? ?? ?? ??
秘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国家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医院感染控制和卫生学要求,对全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论证审查并提出意见。
三、研究并确定全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
四、研究并确定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五、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六、根据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
附:组织机构
主任委员:秦鸣鸽
副主任委员:??
委员:温省敏王洪举李琪 ?? ?? 顾振华李建惠
??
陈伟 ?? 史菊芳张培新韩厂生王振香韩应征
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一、负责全院临床输血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临床输血工作,实现安全用血,合理用血,节约血源。
二、检查督导全院及输血科用血管理工作,对重点工作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输血科,及时指导、改进工作,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三、评估全院用血情况,对成份血、全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输血环节进行监督管理。
四、广泛宣传输血知识,大力推广使用成分输血,使临床输血更科学、合理、安全。
五、组织全院输血业务学习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六、每季召开一次例会,分析和总结全院用血管理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及事故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输血管理,提高输血质量。
附:组织机构
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史菊芳王洪举
委员:?? 孙秋月 ?? 顾振华 ?? 王陆申 ??
秘书:刘兰颖
病案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一、负责全院病案管理业务建设,依照国家《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制订并完善本院病历书写质量、安全保管、科学利用等病案管理制度。
二、审定和批准全院病案书写标准和医用表格的式样,并监督实施。
三、定期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收集科室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了解病案管理和病案质量有关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密切配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五、委员会成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及时对病案建设和有关业务技术进行指导,保证充分发挥病案的作用和效率。
六、组织各种形式的病案书写质量检查,评选优秀病案,交流书写和管理经验,促进病案书写和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附:组织机构
主任委员:秦鸣鸽
副主任委员:?? 李连贵王洪举
委员:黄继忠孙秋月 ?? ?? ?? 李建惠温省敏
苗津生马红心
秘书:黄继忠
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一、日常工作由药剂科负责安排并组织实施。
二、检查处方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严把进货渠道,严格按照河北省药品购进检查验收记录表有关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登记,不符合规定的药品不予入库。
四、药品质量主要由质量药师负责,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贵重药品的管理,掌握药品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五、加强药品效期管理:
(一)注意药品效期,严禁过期药品售出窗口,对于到期限六个月内的药品做好登记并通知有关人员,三个月内的药品除特殊原因外原则上退库,一个月内药品原则上不得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