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
荷兰设施园艺产业机械化智能化考察纪实(续1)

荷兰温室设施建造技术及装备发展情况1.温室建造技术荷兰温室经过多年发展,结构已非常成熟,主要以文洛型和大屋面型为主,天沟走向既有南北走向,也有东西走向,其中文洛型温室是主流。
大屋面温室可适应光照要求更高的作物,主要应用在立体盆花生产中。
连栋温室按照覆盖材料划分主要有玻璃、PC 板和塑料薄膜等3种,其中玻璃温室约占90%。
随着自动化控制和作业装备的不断完善,温室逐步呈现大型和超大型发展趋势,其中在荷兰的东北地区单个温室的面积更大,大都在10hm 2以上。
培训团参观的Axia Seeds 番茄育种公司、Chrysant Arcadia 等花卉生产公司温室结构均呈现这种特点(见图1)。
该类型温室脊高可达7m ,跨度为8m ,温室立柱间距为5m ,其主要作用是增大缓冲空间,有利于维持和调控保持室内环境稳定,同时也便于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温室设施成本大约180欧元/m 2(不包括买地成本)。
荷兰温室的设计有完善的标准,主要由温室公司设计完成,设计软件主要由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发。
由于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遭遇风雪较大,因此温室的风雪载荷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温室的承受载荷主要为独立基础,温室结构承受的最大风载荷不低于14级,其建筑结构均可以实现20~30年的寿命。
此外,玻璃温室大部分都没有外部遮阳系统、风机水帘降温系统,顶开窗一般设计为半连续交错开窗,这是与中国温室最大的区别。
2.温室环境调控技术智能、节能、可持续的环境综合环境控制体系是荷兰蔬菜花卉产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荷兰温室采用自动化控制,对温室内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能够实现自动化监测、记录和调控,从而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反馈与控制,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有效降低病虫害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
(1)光照管理。
荷兰非常注重温室光照条件的本栏编辑段晋会荷兰设施园艺产业机械化智能化考察纪实(续1)◆侯振全薛平海外见闻HAI WA I JIANWEN图1温室内部主要结构58改善,尽最大努力增加光的透射量。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

T i e e h m any b s d o h e o t s’ w o ki g e Hol n a ie R v n M a rw i o t ut r l om p n n ome hs r s ac il a e n t e m n h r r r n Ha u l d F m l a a i r e j h ri l a k c u c a ya ds
Engieerng & Te n i chnol 1 ogy 000831
A bst act Horiulur lf ites co r : tc t a acl i verv i i ar ous dici i s pl nes and v i s s t arou ys em s s h as t , uc he con r cton. a era, ac ne au om a i stu i m t ilm hi t tc c ontol r , i i , tva i nd m ana var esculi ton a et gem en c a he con ento i tet , nd t t fscenc d t hnol e an ec ogy i gh S s hi , O hori t al acl i r ar s tculur f ites a e m i k o he lvel ft e agr of i t r oder z i n a c culu al m niaton i ountyorr gi Due t t os elton r e on o is cl e r a i shi ih t p w t he peopl S l s an i be e‘ i ve d com e t s a hot o fChia‘ grcut a oder z i , hih pr d cel n S a i lur lm niaton w c ovies ex l porunies a r entop t t nd p om ot s t i e he dev opm en el tofourh tiulur a l i or c t al cites f i engieerng di i i n i scpl ne.Th dev opm e e el ntofhori t al acl is en neern dici i tcul ur f ite gi i ig s pl ne i cc er e t 0der ja j w 1 a eJ at he m 1 Jz t0n ofagrc ur 1 JuJ e t i n ourc oun r . t y
世界主要设施园艺

Venlo 型温室
此外,由于每个跨由2个以上小屋面组成, 也降低了温室的屋脊高度,使温室的抗风能力 大大提高,温室的散热面积和用材料大大减少, 室内光照的均匀性也显著提高。综合各方面特 点,这种形式温室成为了目前全世界玻璃温室 的主流。
大跨度双坡面温室
荷兰除了大量的Venlo型玻璃温室之外, 早期也建设了数量不少的大跨度双坡面连 栋玻璃温室(如下图),这些温室至今仍 在运行,但不再是发展的主流。
荷兰的主要温室类型
• Venlo 型温室 荷兰的温室结构形式比较单一,90%以上 的温室为Venlo型玻璃温室。但不同年代建设 的Venlo温室的跨度和高度却在不断变化之中。 Venlo型温室结构的基本特征是立柱支撑跨间 桁架,桁架上支撑天沟,镶嵌屋面玻璃的铝合 金支撑框直接安装在天沟上,温室屋面不用任 何钢结构材料。这种结构不仅大大节省了温室 的钢材用量,而且由于屋面构件少,结构遮光 少,使温室的透光率大大提高。
中空PC板温室
由于中空PC板的保温性能好,用中空PC板代 替玻璃的Venlo型PC板温室在荷兰也有研究和应用。 由于荷兰空气质量较我国北方地区好,而且室外 温度也较高,所以,在国内常见的PC中空板中结 露和积尘的现象比较轻。如下图
外遮阳温室
荷兰由于室外光照条件差,夏季室外温度不高,生产 性温室一般不设外遮阳。夏季温室降温多采用表面涂白和 开窗通风的方式解决。但近年来随着全封闭式温室技术的 发展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荷兰相关机构也在研究开发具有 外遮阳系统的温室。为适应安装外遮阳立柱的需要,还专 门开发了适合于外遮阳的保温铝合金天沟。如下图
世界主要设施园艺国家 ---荷兰温室发展现状
前言
中国是设施园艺发展大国,无论是产量, 还是面积均为世界第一。但我们的设施类 型、装备技术水平、栽培技术并不先进。 据统计,设施园艺面积在5000hm²以上的国 家共有11个,分别为中国、韩国、西班牙、 日本、土耳其、意大利、墨西哥、荷兰、 法国、美国和波兰,其中我国的设施园艺 面积占比88%。本次先带着大家了解下荷 兰的设施园艺发展情况。
荷兰基本情况及设施农业

王宫内部
21
海牙Hague
海牙是荷兰中央政府所在地,国王居 所和办公地就坐落在这里。所有的政 府机关与外国使馆都位于此。另外, 最高法院和许多组织也都在此办公。 海牙可以说是荷兰的政治中心。
23
著名大学
阿姆斯特丹大学 : 58 莱顿大学 72 乌得勒支大学 81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92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95 格罗宁根大学 97
降温系统
荷兰温室的降温一般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外覆盖(玻璃)上喷洒白色涂层技术,通过在外 覆盖表面上喷洒一层白色涂料,以减少夏季的太 阳辐射,进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秋冬季节,通过 清洗可全部去除外涂层,保证冬季采光需求; 另一种就是通过开启顶部的通风窗进行自然通风的 方式,降低温室的温度,通风窗口的数量、尺寸 、传动方式以及开启的角度等都对温室的气候控 制产生重要影响。
荷兰现在的温室
新型连栋式大温室
荷兰温室的结构
• 采用钢质型材, 外镶嵌铝合金材料与玻 璃结合, 结合处用橡胶条密封, 温室安装 配合紧密, 保温性能好。
荷兰温室设施构成
温室系统
灌灌溉施肥 设施、CO 灌溉施肥设 施和光照系 统。 溉
CO2施肥系 统
加温系统
光照系统
灌溉施肥设施
• • • • • 建立蓄水池 建立过滤水池 采用滴灌技术 水肥混合使用 每个分支前端有 过滤网
荷兰设施农业
小组成员:罗伟、刘军银、梁万超、马永婷
荷兰简介篇
荷兰
1
基本概况
主要城市 荷兰四宝 荷兰文化
2
3 4
荷兰名片
全称:尼德兰王国 (Netherlands ) 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国土面积:41,543平方公 里 人口数量:16,73万 官方语言:荷兰语 宗教:新教、天主教 (63%的荷兰人不参加
荷兰设施园艺考察纪实

荷兰设施园艺考察纪实借力于思为中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添引擎——2019 年荷兰设施园艺考察纪实(上)作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强国之一,荷兰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创新、产学研协作以及建立完善的产业链等方式,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为学习荷兰先进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理念,2019 年 6 月 11~19 日,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携手《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杂志组织了25 人的现代设施园艺技术考察团(图 1)赴荷兰进行考察。
图1 现代设施园艺技术考察团合影基础研究先行荷兰对园艺产业基础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生产中种植者用工厂化理念进行设施园艺生产,多为规模化经营,种植品种相对单一、固定,建设的温室单栋面积很大。
现代化、规模化经营必然对技术、材料、装备的基础研究提出要求,从而驱动各项技术不断创新。
瓦赫宁根大学是荷兰农业方向实力最强的大学,也是欧洲农业与生命科学方面最好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拥有现代化的实验温室,先进的测试仪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园艺行业内不同领域的一流企业合作,很多重要的作物科学研究和实验都是在他们的温室中进行的。
考察团还参观了荷兰的世界园艺中心(图2),该中心是当前国际知名的设施园艺创新、研发、培训以及展示基地,也是其他国家园艺产业科研、管理和技术人员到荷兰学习和观摩温室技术的必达之地。
荷兰科研人员一切科研活动均以作物为中心,作物生长的各种生理指标和需求等基础性的研究非常透彻,进而对工程技术展开研究,通过温室环境精准调控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作物的各项指标以及温光水气肥五大参数均由计算机控制,和人们平时去体检一样,只需查看化验指标,然后和正常的参数范围对比就可以了。
荷兰温室通过数据化指标进行栽培管理,在计算机上可以很容易看到哪些指标超标,从而进行及时调整,种植者也可以直观了解调整情况,而不是凭经验观察作物叶子或果实长势。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摘要:荷兰的园艺发展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其引领着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是包括中国在内需要发展设施园艺生产的国家的参考标准。
研究荷兰设施园艺发展,了解其发展历程,借鉴其发展经验,是中国这样的设施园艺发展大国走向强国的基础。
关键词:荷兰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借鉴一、荷兰设施园艺现状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北两面濒北海、东临德国、南接比利时,素有“欧洲海上大门”之称。
目前,荷兰设施农业产业已经具备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备、生产规范、产量可靠与质量有保证等特点,并进一步向高层次、高科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将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
荷兰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值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园艺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
近年来,荷兰园艺产品贸易量持续稳定,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其中,蔬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
花卉产品年出口额大约为60 亿美元左右,占花卉总产值的80%左右,而鲜切花出口额约占花卉出口总量的50%,占世界鲜切花市场的60%左右;2002年蔬菜生产总量1.6 亿kg,其中50%左右出口;水果生产总量6.2 万kg,其中20%左右出口,出口额3575.2 万美元。
目前,荷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近102,000 家,其中从事园艺业的占19%[1]。
大部分蔬菜、花卉生产在温室内进行,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 亿m2,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蔬菜和鲜花种植。
温室蔬菜园艺业是荷兰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年产值12亿美元,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7.5%,其中四分之三出口。
温室蔬菜园艺业是荷兰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年产值大约12 亿美元,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7.5%,其中四分之三出口。
甜椒、番茄、黄瓜为主要作物,此外还有草莓、小萝卜、茄子、生菜、小白菜、花椰菜和菠菜等。
荷兰是如何开展现代设施农业的?

荷兰是如何开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荷兰农业非常发达,在设施农业、花卉产业、科技创新、订单农业、规模经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能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那么,荷兰是如何开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突破资源瓶颈。
荷兰光照荷兰花卉 GLOBAL / 国际 August 2018 87 不足、土地资源稀缺,对农业生产形成严重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人投入大量资金,依靠世界领先的玻璃温室技术,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设施农业系统。
据统计,荷兰的玻璃温室面积达到1.1 万公顷,约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 1/4。
在荷兰郊区,集中连片的温室随处可见,一般温室规模能达到 40 公顷左右。
温室都采用了先进技术,能显著提高透光率,减轻温室建筑材料的重量,增强温室抗风耐压性能,进而大幅降低能耗。
与此同时,温室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专注优势领域,打造产业精品。
荷兰的花卉产业闻名世界,被誉为“欧洲花园”。
虽然世界各国都有花卉产业,而且有的国家还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生产资源,但是都没有像荷兰一样使花卉业成为真正的大产业——即每年出口规模达到几十亿美元,还能吸引无数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赏花。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荷兰将花卉产业视为核心优势,采取了精品化的产业发展战略。
在荷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花卉产业举足轻重。
据估计,在 25 万左右的农业就业人口中,有近 9 万人从事花卉生产和销售,占比超过 1/3。
2007 年,荷兰共有纯种植业农场 24853 个,其中花卉园艺农场9035 个,同样占比超过1/3。
加强科技创新,积聚发展潜力。
荷兰人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
在育种方面,荷兰人到世界各地搜集种质资源,进行大量的杂交育种工作,从中选择各种性状优良的单株,对其进行少量的繁殖,形成一个品系;在栽培方面,对同一品系进行编号,栽培于品种资源圃中,而后根据该品系的表现、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优选,并对选出来的新品种进行命名、申请品种权保护和推广;在种植方面,依托先进农艺技术、温室技术和水肥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每平方米土地产值成倍增长;在流通方面,采用高效快捷的“荷兰式拍卖”,依靠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使完成交易的鲜花在一天以内发送完毕,运到世界各地,以满足鲜花对时间的苛刻要求。
荷兰、德国典型温室园艺设施功能与布局解析

荷兰、德国典型温室园艺设施功能与布局解析荷兰、德国典型温室园艺设施功能与布局解析西欧是世界现代设施园艺发源地,近年来各国设施园艺发展独具特色,其中荷兰与德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
20XX年下半年,借与荷兰、德国科研单位合作研究的机会,来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北京华农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行业四人对荷兰、德国各类型典型园艺设施进行了技术考察。
现代设施园艺从前端的科研、教育,到延续的生产、销售,进而辐射的生活、休闲,以及拓展的文化、展览等,共同展现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髓,细细品味之中发人深思。
关于荷兰、德国的设施园艺发展情况已有很多文章从多种角度进行了介绍,本文将换一个切入点,对科研、生产、休闲园艺设施以及农业主题园区,从总平面布局到单体建筑设计,用图文解析所见、所得。
典型园艺设施图文解析科研园艺设施科研、教育类园艺设施是科研试验、教育培训的载体,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标准试验单元的构建和便捷可达的直线或者环形流线的设置,本文以荷兰Delphy公司和瓦赫宁根大学温室园艺研究中心科研温室举例说明。
荷兰Delphy公司荷兰Delphy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化农业知识技术服务公司,提供与农业食品生产和花卉栽培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为每位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其主要的服务范围包括:测试推广、教育培训、项目合作、园艺咨询。
公司下设的温室园艺技术示范中心专门用于全球现代温室技术的研究、试验和示范。
示范中心建设于20XX年,占地面积约13200 m2,试验温室分11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独立的试验单元,每个分区都装备了最新的温室设备系统,每个试验单元的面积约为1000 m2,示范中心致力于打造全世界更具可持续和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温室园艺产业[1]。
温室园艺技术示范中心位于南荷兰省布雷斯维克(Bleiswijk)市,最初是以生产为主要目的,总平面布局见图1,具有典型生产温室特征:主生产温室位于南侧,东北角为辅助生产区及设备用房,北侧室外设有水罐和热储存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摘要:荷兰的园艺发展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其引领着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是包括中国在内需要发展设施园艺生产的国家的参考标准。
研究荷兰设施园艺发展,了解其发展历程,借鉴其发展经验,是中国这样的设施园艺发展大国走向强国的基础。
关键词:荷兰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借鉴一、荷兰设施园艺现状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北两面濒北海、东临德国、南接比利时,素有“欧洲海上大门”之称。
目前,荷兰设施农业产业已经具备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备、生产规范、产量可靠与质量有保证等特点,并进一步向高层次、高科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将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
荷兰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园艺和畜牧产品,从1989年起,其农业净出口值一直保持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园艺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植物、鳞茎和苗木。
近年来,荷兰园艺产品贸易量持续稳定,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其中,蔬菜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
花卉产品年出口额大约为60 亿美元左右,占花卉总产值的80%左右,而鲜切花出口额约占花卉出口总量的50%,占世界鲜切花市场的60%左右;2002年蔬菜生产总量1.6 亿kg,其中50%左右出口;水果生产总量6.2 万kg,其中20%左右出口,出口额3575.2 万美元。
目前,荷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近102,000 家,其中从事园艺业的占19%[1]。
大部分蔬菜、花卉生产在温室内进行,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 亿m2,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蔬菜和鲜花种植。
温室蔬菜园艺业是荷兰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年产值12亿美元,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7.5%,其中四分之三出口。
温室蔬菜园艺业是荷兰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年产值大约12 亿美元,占荷兰农业总产量的7.5%,其中四分之三出口。
甜椒、番茄、黄瓜为主要作物,此外还有草莓、小萝卜、茄子、生菜、小白菜、花椰菜和菠菜等。
荷兰蔬菜水果年出口额54 亿欧元,进口额36 亿欧元,大部分进口产品通过拍卖市场等转运到欧盟其他国家。
在荷兰,大约有300 家出口商专门从事蔬菜水果贸易。
二、发展历程荷兰经历了二战的洗礼,之后设施园艺才得到发展,面积从1950 年的3 300hm2,增长到1993 年的11 000 hm2,年增长率大约3 %,98 %的温室为连栋玻璃温室,从1993 年到目前面积基本稳定,其面积发展受制于城镇化,对荷兰这样的设施园艺强国,城镇土地矛盾同样是温室工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荷兰的设施园艺在开始的十几年,蔬菜的面积发展惊人,从1950 年的2 200 hm2 发展到1965 年的5 100 hm2,然后停止增长,并逐渐降低,2000 年降低到4 200 hm2。
与蔬菜不同的是,荷兰的花卉面积则突破式发展,甚至超过了用于蔬菜生产的设施面积。
而设施水果的面积则逐年减少,设施苗木的面积出现小幅增长。
伴随着面积的增长,温室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以种植蔬菜的温室为例,1960 年温床的面积有1 000hm2,1960~1970 年,温床的面积大幅缩小,而温室的面积出现连年扩大的趋势,这时不加温温室占比达40 %。
但到了1980 年,不加温温室只剩下800 hm2,2000 年下降到不足300 hm2,加温温室开始占据主流,不加温温室渐渐退出。
非加温温室的退出也导致了用于蔬菜种植的设施面积的减少。
相反,用于花卉种植的温室连年增加。
此外,荷兰每户经营温室的面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过去的10 年中,种植户每户经营的温室面积连年增大,而企业数量相对减少。
具体到品种方面,荷兰用于种植番茄和甜椒的玻璃温室面积越来越大。
2000~2009 年,番茄生产面积增加了48 %,而种植户的数量却下降56 %。
每户的经营面积从1.8hm2 增加到4.5 hm2,增加了150 %。
甜椒的总种植面积增加了15 %,企业数量下降了51 %,每户的经营面积增加了137 %。
按照Buurma(2001)的定义,荷兰的设施园艺自战后可以分为以下4 个阶段:(一)战后重建阶段(1945~1965 年)二战后,从事设施园艺生产的种植者最关心的就是土壤的营养状况,他们极力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培育抗药性更强的品种,注重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硫磺熏蒸和蒸汽消毒等技术手段对土壤进行消毒,防治病虫害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此外,温床逐渐被温室所替代,由于工人可以在温室内部操作,而温床必须在外部作业,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灌溉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软管浇水逐步被喷灌技术所替代。
人们也不再自己生产盆栽用土,而是直接到市场上买专门的商品化用土。
这些都极大地释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效率。
(二)机械化发展阶段(1965~1980 年)这个阶段,设施园艺得益于西欧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工资水平大幅提高。
设施园艺从业者面对提高工人工资的压力,开始希望增加设备代替人工,让工作效率更高的设备应用到这一领域。
同时,更多的先进技术也应用到温室中,包括套种技术、加温设备、环境调控设备、移动式栽培床。
其中加温开始使用天然气,逐步替代了煤炭和石油,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降低了污染,还节省了屋面清洁作业费用。
此外,天然气产生更纯的二氧化碳,提高了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在温室开窗方面,电动开窗机械进入温室,实现了通风机械化。
这时,气候控制系统也开始应用,该系统可以根据温室内的温湿度控制通风开窗。
当然,这时的气候控制系统还主要基于种植者的生产实践经验来判断。
在加热管的设计上,尺寸更小的加热管被应用到温室,安装位置也从天沟降低到地面,同时减小了阴影面积。
在采收设备上,收获和分级设备开始应用。
此外,便于操作的塑料盆开始代替粘土盆,减少了对粘土盆的杀菌消毒作业,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这时候也出现了专业化的育苗公司,种植户不再自己育苗,而是直接购买。
(三)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发展阶段(1980~1993 年)这个阶段已经开始大规模地使用气候控制系统、营养液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技术得到更大规模的使用。
人工基质、滴灌、二氧化碳施肥等技术得到应用。
营养液、水和二氧化碳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该技术的应用至少增产15 %。
基质栽培中对水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但荷兰的地势较低,水的含盐量过高,水质较差,所以越来越多的温室种植者增加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改善水质。
同时滴灌技术也开始与基质栽培配合使用。
由于作物白天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而春末、夏季、秋初,温室白天往往不需要加温,天然气的使用较少,这就影响了二氧化碳在白天的施肥,一项新的技术应运而生。
种植户利用蓄热水罐将白天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蓄积,同时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晚上再将热量用于温室的加温。
“1 %的光照可以增加1 %的产量”的观念在荷兰深入人心,种植户对温室透光率非常重视,技术人员不断地降低天沟、檩条、屋脊的宽度,增大玻璃的尺寸,减少阴影面积,尽可能让更多的光进入温室,使得温室的透光率从1980 年的67 %提高到2000 年的75 %。
此外,种植者每年要对温室采光屋面进行清洗,为了便于清洗,屋面自动清洗机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应用,提高了作业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物流运输方面,暖气管道被用来作为推车运输的轨道,提高了劳动效率。
此技术也带动了高吊线栽培技术的应用,套种技术逐步退出,高吊线栽培促进了番茄等作物的周年生产。
番茄可以在5~7 月产量最高的季节进行生产而不用倒茬,既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四)集约化发展阶段(1993 年至今)1993 年以后,荷兰的设施园艺面积稳定在1 万hm2 左右,大量的温室实用技术已经普及,产量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
这个阶段的荷兰设施园艺的技术更新不再过多地关注单位面积产量,而是偏向质量,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品质和生产过程控制上,以期获得更多的价值增值。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第三方的产品追溯和检查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由于欧洲市场劳动力短缺,种植者更加注重团队。
在机械自动化上,温室生产的播种、移栽到定植以及产品采后的分级和包装都已经实现机械化。
但作物管理和收获,由于需要大量复杂的配合操作,机械化程度依然不高。
随着传感器、3D 视觉技术、机器人系统更多地应用于温室,荷兰正从温室的工业自动化朝向高度智能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加速温室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此外,为了适应机械化操作,荷兰的温室建筑朝向大型化发展,温室高度已达4~5 m,有些甚至在7 m 以上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进步,目前从事园艺生产的农户数量在减少,但农户的平均规模在稳步扩大。
耕地的面积逐年递减,而温室园艺用地面积却有所增加,区域性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将具有较大温室比例的荷兰南部省份温室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逐步缩小荷兰北部的温室面积;从事温室园艺的企业和农户的投资走向也主要投向设施和玻璃温室方面。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研究。
温室环境污染主要是肥料的淋失、病虫害传播和CO2等气体向空气的散射。
荷兰政府要求到2000年全部温室生产成为封闭式循环栽培系统,防止营养液淋失污染土壤,同时控制CO2等气体的扩散。
岩棉、塑料和有机物等废弃物将被循环利用进行温室综合气候环境最佳控制研究,建立温室气候复合式控制模拟模型和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因子的模拟模型进行蔬菜、花卉作物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规律和不同栽培方式研究,同时建立起模拟模型,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指导生产,并逐步向实用化发展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不同病虫害的天敌利用和生物药剂,目前已普遍应用到温室作物生产中去。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禁止使用化学激素,如番茄授粉已培育出专用雄蜂。
进行自动化、机械化温室操作系统研究代替人工操作,如已开始研制机器人采收黄瓜等技术,产品的分级包装机械等,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改进工作环境,提高劳动效率,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如对作物生理基础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能指导生产实际的软件系统,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研究和实际生产的各个方面。
进行高科技种苗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包括种子精选、无病化处理、种子内部生理调节处理及便于机械播种的丸粒化等处理,并应用穴盘、无病菌优质基质(如草炭、蛭石、岩棉、椰子壳纤维等) 进行工厂化育苗四、我国借鉴的地方荷兰的设施园艺发展经历了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最初的主要从事蔬菜生产到蔬菜和花卉平分秋色,从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到逐步应用机械化设备,从简单的工业自动化到智能化,从低产到高产,从面积急速扩张到逐步平稳,从注重单产到以质量为主的发展。
其发展变化有迹可循,一条主线清晰可见,那就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通过不断地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