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一、概述设备设施管理程序是指为了合理安排、使用和维护组织内的设备设施,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寿命,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降低故障和事故的发生风险。
二、程序内容1. 设备设施需求申请组织内部各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向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提出设备设施需求申请。
申请时需具体说明需求原因、型号规格、数量等相关信息,并提供相关的预算和采购计划。
2. 设备设施采购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根据申请的具体要求和经费预算,进行设备设施的采购工作。
采购时要确保按照组织的采购政策和程序进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3. 设备设施验收采购的设备设施到达组织后,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时要核对设备设施的数量、型号规格和性能指标是否与合同一致,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检查。
验收合格后,将设备设施进行入库管理。
4. 设备设施调拨和领用各部门需要使用设备设施时,需向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提出调拨或领用申请。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决定是否调拨或领用,并进行相应的登记和记录。
5. 设备设施使用和维护设备设施使用人员要按照设备设施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设备设施使用人员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包括设备设施的清洁、润滑、检查等,确保设备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设备设施故障处理一旦设备设施出现故障,使用人员要及时向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报告,并协助进行故障处理。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要及时响应,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故障处理完成后,要进行故障分析和记录,以便后续改进和预防。
7. 设备设施报废处置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到期或无法修复时,需进行报废处置。
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进行设备设施的报废申请和审批。
报废后的设备设施要进行安全处理,包括数据的清除、环保处理等。
三、程序执行设备设施管理程序要由设备设施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并与各部门紧密合作。
生产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确保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三、管理制度1. 设备设施选型、采购及验收(1)设备设施选型应满足生产需求,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采购设备设施时,应选择具有合法生产资质、良好信誉的供应商。
(3)设备设施到货后,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设施质量合格。
2. 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及投入使用(1)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工作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
(2)安装、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3)设备设施调试合格后,经相关部门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3.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1)设备设施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巡检、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发现设备设施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设备设施检修、改造及报废(1)设备设施检修、改造工作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
(2)检修、改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3)设备设施达到报废标准时,应按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四、安全管理制度流程1. 设备设施选型、采购及验收流程(1)提出设备设施采购需求,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领导审批。
(2)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3)设备设施到货后,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入库。
2. 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及投入使用流程(1)选择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2)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进行安装、调试。
(3)调试合格后,由相关部门验收,投入使用。
3.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流程(1)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定期进行巡检、维护保养。
(3)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处理。
4. 设备设施检修、改造及报废流程(1)提出检修、改造需求,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领导审批。
(2)选择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设备管理程序含流程图

1.0目的
为了保持生产设备、设施处于完好状态,满足生产能力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生产设施(水、电、气、环保等公共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维护、维修直到报废的全过程。
3.0定义
3.1 设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物质资料。
4.0职责
4.1 生产部——设备管理归口部门,负责组织设备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维修等工作。
4.2 工艺部——负责制定设备操作规程、维修保养规范、重点设备的技术精度要求等技术文件。
4.3 品管部——负责设备验收后试生产产品的检验,确认设备的精度。
4.4 采购部——负责设备及设备备件的采购、贮存工作。
4.5 财务部——负责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5.0程序
附录1:
8.0修改一览表。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有效管理控制,以确保对设备的有效使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满足生产需求和工艺要求。
2.范围适合本公司的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和维修保养全过程。
3.内容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由公司设备部负责公司的设备大、中修理及日常维护等设备管理工作,班组操作人员参与管理并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财务部建立设备总台账,设备部负责有关技术文件的资料的管理。
4.设备申购各部门根据必备的生产设备及使用部门的要求和公司发展需要,提出生产设备的配置申请。
在《设备购置申请单》上注明所购机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经总经理批准后,设备部协助采购。
5.设备验收及编号5.1新购设备入厂到货后,设备管理人员应会同车间负责人开箱检查,如发现不符合要求时,由设备负责人与供方联系协商解决。
5.2新购置的设备,由设备管理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装、调试、验收,如合同有规定,有设备制造单位负责设备安装、调试。
5.3设备调试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好调试记录,由设备部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提出合格或请退申请,请总经理批准。
5.4验收合格的设备由设备管理人员编号登记,并记录在《设备台账》中。
6.设备的使用与维护6.1所有设备档案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做到设备技术说明、使用要求具备维修保养条件。
6.2设备使用班组对设备负有管好、用好、保养好的责任。
6.3设备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操作。
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多人操作的设备,必须实行车间主任负责制,由车间主任负责指定专人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6.4操作工独立上岗使用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
6.5操作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设备,做到会用、会保养、会排除简单故障,并确保安全生产,保证管好,用好、设备,严禁未经批准私自使用他人的设备,严禁违章操作。
6.6主要设备要搞好设备日常点检工作及定期检查工作。
设备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

设备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第1条目的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以期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充分发挥其效能。
努力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公司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2条范围1、机械设备,包括各种金属切削机床,压力加工、起重、试验设备以及其它机械设备。
2、动力设备,包括发电机、动力变压器、输配电设备、电焊设备等其它动力设备。
第3条管理部门1、所有列入固定资产的机动设备的管理的维修,由设备维修部负责。
2、机动设备的资产管理和核算,由财务部负责。
第4条新增设备的订购、验收与移交生产程序1、新增设备的需求,应由生产技术部根据生产发展规模的扩大或产品工业技术水平的需要,提出增置新设备的明细与计划,由生产技术部组织设备维修部、使用部门、控制部、技术部、财务部等有关部门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2、论证通过,由设备维修部、生产技术部做出增置设备的明细与增置申请计划,随同论证结果,提交经理部至总经理讨论批准。
1)新增设备的前期调研和选型工作,由生产技术部和设备部负责。
2)新增设备定型后,由设备维修部提出设备增置需求计划,报请制造部、供应部、财务部至总经理批准。
3)批准后的计划,由供应部组织订购,并完成设备到厂后的验收、入库、保管等工作。
3、设备的到厂验收:1)设备到厂后,由设备维修部和使用部门进行开箱,按照设备装箱单清点核查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资料和随机备附件等,是否齐全、完好。
2)设备使用说明书和图纸资料归入设备资料存档。
3)由使用部门填办设备出库单,设备维修部将随机附件移交使用部门。
4、设备安装验收与移交生产:1)设备的工艺平面布置,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提供。
2)设备的安装包括:设备安装基础的建筑、清洗、安装调试,由设备维修部负责完成。
安装精度应满足有关标准。
3)设备安装完毕,使用单位试车验收,设备维修部应安装调试和试车结果记录于验收报告单上,验收后,双方在验收报告单上签字,向使用部门移交设备。
10.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流程一、设备管理流程图
二、设备管理流程
1.设备需求申请
生产车间根据生产需要和产品工艺要求提出设备需求。
2.设备选型及布局方案
生产部应根据产品工艺要求和公司发展经营目标以及设备的泛用性对设备进行选型,同时根据生产车间现场空间当前布局制定设备布局方案。
3.审批
生产主管填写设备需求申请表和编制设备选型及布局方案,经生产经理审核后交总经理审批,若审批不通过,则根据总经理意见进行修改重新提交审批,直至通过。
4.采购
审批通过后,生产主管填写设备采购单,注明设备型号规格等功能参数,提交给采购部进行采购。
5.安装调试
设备到厂后,生产部组织设备按照布局方案进行安装,协同厂家进行设备调试,同时培训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完成后方可投入生产。
6.标识
设备调试完成后,应粘贴设备标识牌,标识牌信息应有设备编号、设备状态、特种设备标识、负责人、操作人等信息。
7.归档
将设备资料交综合部和财务部进行资料归档。
8.交付使用
移交给生产车间投入生产。
设备管理流程

设备管理流程设备管理流程是指对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种设备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的过程。
设备管理流程的目标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增强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以下是设备管理流程的详细步骤:1. 设备采购:根据企业的运营需求,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需要采购的设备种类、数量和规格。
进行供应商选择,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和签订采购合同。
2. 设备安装:按照设备使用要求,对新采购的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连接正确、线路可靠、设备固定牢固。
3. 设备验收: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验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如果存在问题,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4. 设备投入使用:在设备安装和验收合格后,可以将设备投入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 设备维护:定期维护设备,包括保养、清洁和检修等。
维护过程应遵循设备的规范操作手册和操作流程,确保设备的良好工作状态。
6. 设备更新升级: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情况,制定设备更新升级计划。
及时淘汰老旧设备,采用新的设备技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
7. 设备报废处理:当设备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继续使用时,按照企业规定的报废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出售、捐赠或报废。
8. 设备故障处理: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
根据设备故障情况,选择相应的维修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停工时间。
9. 设备保险管理:对重要设备进行投保,并及时购买保险。
保险可以在设备遭受意外损失时提供补偿,减少企业财务损失。
10. 设备数据备份:对关键设备的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位置,以便在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时进行恢复。
通过以上设备管理流程的实施,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设备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特种设备管理流程及步骤

特种设备管理流程及步骤特种设备可不像普通设备那么好对付,管理起来那得有一套呢。
一、设备采购与安装。
咱先说采购这事儿,这就像挑对象,得精挑细选。
要找有资质的厂家,可不能贪便宜找那些不靠谱的。
设备的质量得过硬,各种规格参数都得符合咱的需求。
安装的时候啊,那必须得找专业的安装团队。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找专业的建筑队。
他们得有相应的安装资质,安装过程中还得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来操作。
而且在安装过程中,监管可不能少,就像监考老师盯着考生一样,得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
二、注册登记。
设备安装好之后,就该给它上户口啦,也就是注册登记。
这时候要准备好各种各样的资料,像设备的出厂资料啊,安装验收报告之类的。
把这些资料整理好,提交给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就等着人家审核通过,给咱的设备发个“身份证”。
这个过程可不能马虎,资料要是不全或者有错误,那就得来回折腾,可麻烦了。
三、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开始运行了,日常的维护保养就像每天给它洗脸刷牙一样重要。
这得有专门的维护人员,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来进行。
比如说检查设备的零部件有没有磨损,润滑系统是不是正常,安全装置有没有失灵。
发现小问题就得及时解决,不能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这维护保养工作做得好,设备就能少生病,寿命也能长些呢。
四、定期检验。
定期检验就像是给设备做全面体检。
到了规定的时间,就得联系有资质的检验机构。
检验人员来了,会用各种专业的设备和方法,把设备里里外外检查个遍。
咱可不能怕麻烦,想着能拖就拖。
要是检验发现了问题,就得按照检验机构的要求整改。
这是对设备负责,也是对使用设备的人负责呀。
五、报废处理。
设备总有老的一天,当它到了报废的标准,可不能还让它继续工作。
就像人老了干不动活就得退休一样。
报废的时候也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来,不能私自处理。
要办理相关的报废手续,把设备安全地处理掉,可不能让它成为安全隐患。
特种设备管理虽然事儿多,但每一步都很关键,就像照顾一个宝贝一样,用心了才能让它安全可靠地运行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流
程
1 目的
使工厂内所有生产设备得到有效的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与生产相关的设备。
3.操作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工作要求相关文件/记录
设备工程师/ 设备主管
设备工程师/ 设备主管
设备工程师/ 设备主管
设备技术员/ 工程师
设备技术员/ 工程师
见《设备仪器购置验收方法》
设备编号方法:
例如:J 5 —OEE —01 C
J T T 0T 丁
+公司代码顺序号
1 f设备型号
1 F分类号类别号
(1 )公司代码:(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
电子(ELECTRONIC用“ E”表示;通讯
(COMMUNICAT用)NC” 表示;科技
(TECHNOLOG丫用“T”表示;
(2 )类别号:公司所有设备均用“ J ”表示;
(3)分类号:“ 5”代表生产专用设备
“ 6 ”代表通用设备
“ 8 ”代表其它
填写电脑记录《设备登记台帐》,记录如下内容:
设备名称、型号、泰丰编号、生产厂家、价格、
购置日期、安装地点
设备安放固定地点使用,设备移动必须由设备课工程师
或技术员进行
贴设备状态标签,注明内容:设备名称、型号、编
号;贴准用证,准用证上填写日期及有效期并签字。
《设备登
记台帐》
设备管理流
程
日常修理
停用 报废
职责
工作要求
相关文件
/记录
操作工/生产 部组长、主管/ 设备工程师
生产部门按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关键设备 操作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才能上岗
操作工 在规定时间内对设备进行保养, 指导文件:设备
操作规程
《设备保 养记录》
设备技术员/ 工程师
每天对设备使用、运行及保养状况进行巡检 每年一次检查设备状态完好,重新填写准用证。
《设备巡 检记录》
设备工程师
每年初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检修设备范围: 波峰机、切脚机、高低温试验箱、机械振动台、 高频热合机
设备技术员/ 工程师
(1) 更换设备已磨损的部件;
(2) 检查机械及电器各部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3) 调整与紧固各部件; (4) 保养与润滑各运动部件;
(5) 校验设备上与产品品质相关的仪表,填写
《仪器校验报告》;
(6)
检修完毕后,填写《设备检修记录》
;
《仪器校 验报告》 《设备检 修记录》
设备技术员/ 工程师
设备故障第一时间到位(5分钟内); 判断设备的故障严重程度;
尽可能找到维持生产的临时方法; 在连续时间内完成修理工作;
更换零件需经主管同意后外出购买; 重大故障填写记录
《设备维 修记录》
设备工程师
预计半年以上不使用的设备停用; 暂时因故障无法修复的设备停用; 停用设备贴“停用证”,并在档案中注明。
设备工程师/ 主管
超过折旧年限,无使用价值的设备; 损坏无修复价值的设备。
报废残值处理另作报告
《报废申 请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