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K-801C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S801用户手册

5
物理参数 .....................................................................................................................................
5
验收及拆装
概述 ..............................................................................................................................................
7
拆装 ..............................................................................................................................................
7
贮藏 ..............................................................................................................................................
S801+ 运行配置 介绍 .............................................................................................................................................. 27 用户界面 ...................................................................................................................................... 27 设置及起动................................................................................................................................... 28 保护参数 ...................................................................................................................................... 30
80K操作说明书

图 3-1-1
初始化界面
图 3-1-2
操作说明界面
6
80K 操作说明书
南京新方达数控有限公司
3.2 工件参数设置
用户在进入所选榫型的界面后, 即可对该榫型的参数进行设置、 修改, 如图 3-2-1、 3-2-2、 3-2-3、3-2-4、3-2-5(斜腰圆榫) 、3-2-6(斜方榫) 。 为便于说明,将常用的各种榫型分成两类: 1、 直榫—被加工的榫平面与 X 轴平行或垂直,如横腰圆榫、竖腰圆榫、方榫 2、 斜榫—被加工的榫平面与 X 轴有一夹角,如斜腰圆榫、斜方榫 当腰圆榫的宽度=高度=圆直径,就是圆榫,为方便叙述,将其归为直榫类。 除以上榫型外还有特殊榫型,因其不常用,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再说明。
80K 操作说明书
南京新方达数控有限公司
第一章
1.1 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1.1.1 基本配置
概述
(1) 数控单元 a)工业控制机: ● 中央处理器板(CPU BOARD) :原装进口嵌入式工业 PC 机 ►程序存储及断电保护区:400KB,可外接 CF 卡(compact flash)扩展到 2G ● 显示器:彩色 5.7 英寸 LCD(分辨率 320240) b)控制轴数:制榫机(80K,2 轴) c)伺服接口:数字量,可选配各种脉冲接口交流伺服单元。 d) 开关量接口:输入 32 点,输出 24 点 e) 控制面板:防静电薄膜标准机床控制面板。 f) NC 键盘:包括精简型 NCP 键盘、七个主菜单功能键和 F1~F6 六个子菜单功能键 g) 软件:专用 80K 高性能制榫机数控软件 (2)进给系统 ● HSV-162 系列双轴伺服驱动与 ST 系列伺服电机
1
80K 操作说明书
南京新方达数控有限公司
蛇口广华电子技术 KS80-EC打印机部件 使用说明

KS80-EC打印机部件使用说明蛇口广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商有权修改说明书的内容而不做事先声明目录第一章性能指标 (3)第二章部件安装与操作 (7)2.1 打印机部件组成 (7)2.2 打印机部件安装尺寸 (7)2.3 控制板接插件示意图 (8)2.4 接口 (9)2.5 DIP开关设置 (9)2.6 按键功能 (9)2.6.1按键定义 (9)2.6.2 进纸 (10)2.6.3 打印自检清单 (10)2.7 LED 指示灯 (10)2.7.1 电源指示灯 (10)2.7.2 故障指示灯 (10)2.7.3 故障指示及代码 (10)2.8 装纸 (11)2.8.1 自动上纸 (11)2.8.2 卡纸处理 (11)2.9 纸将尽检测 (11)第三章打印控制命令 (12)3.1 字符控制命令 (12)3.2 打印位置控制命令 (13)3.3 点图命令 (15)3.4 自定义字符命令 (17)3.5 汉字命令 (18)3.6页控制命令 (18)3.7切纸命令 (20)3.8 黑标定位控制命令 (20)3.9 条形码控制命令 (21)3.10 其它命令 (23)3.11 打印控制补充说明 (25)3.11.1打印机构与打印控制相关参数 (25)3.11.2 页打印控制的一般方法 (25)3.11.3 黑标定位页打印 (27)3.11.4页控制命令举例 (30)3.11.5 打印及切纸操作 (31)3.11.6 打印机状态检测及处理 (32)第四章使用注意事项 (34)附录一票据纸制作及预印刷要求 (36)第一章性能指标1.采用EPSON M-T532AF打印机构(带自动切纸器)2.打印方法:直接热敏行式打印3.打印宽度: 8点/mm,576点/行,72mm4.打印方式:右旋90度页打印,允许打印页长为80~150mm5.打印速度:约90 mm/秒6.走纸速度:约90 mm/秒7.打印字符:IBM字符集II,12×24点,约1.25(W) ×3.0(H)mm;国标宋体汉字一、二级字库,24×24点,约3.0(W)×3.0(H)mm;特殊数字字符8×16点,约1.0(W)×2.0(H)mm;8. 打印条形码:CODE39,ITF,CODE128 C9. 打印接口:串行接口: RS-232C标准兼容,RTS/CTS握手协议接口插座采用DB-9针型插座传输格式:异步串行通讯,9600波特率,8位数据,无校验,1位或1位以上停止位10.打印命令: EPSON ESC/POS命令集兼容 (‘*’标注命令除外) 命令说明LF 回车换行FF 打印缓冲器中的内容并走纸到下一页首ESC ! n 打印字符设置(正常/放大/加重)ESC $ X Y 设置页内当前打印位置 *ESC 2 设置行间距为1/6英寸ESC 3 n 设置行间距为n点行(n/203英寸)ESC % m 设定用户自定义字符(最大48个)ESC & n 允许/禁止用户自定义字符ESC J n n点行间距回车换行ESC U 设置字符放大倍数(2/4/6/8) *ESC V 设置打印方向ESC W X0Y0DxDy 设置页打印区域ESC @ 清打印缓冲区,恢复默认值设置ESC * 图形设置ESC c 5n允许/禁止按键开关操作ESC r 设置打印灰度ESC v 查询打印机状态FS & 进入汉字方式FS . 退出汉字方式GS * 装入下装点图GS / 打印下装点图GS V 选择切纸方式并切纸送纸 *GS ( F 设置黑标定位偏移量GS FF 进纸至黑标定位确定的页首GS h 设置条形码高度Gs k 打印条形码Gs w 设置条形码横向宽度11.打印纸:高质量热敏纸,纸厚70~120微米,表面光滑。
FCK-801C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FCK-801C微机测控装置技术及使用说明书(Version 1.00)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XJ ELECTRIC CO.,LTD.目录1概述 (1)1.1应用范围 (1)1.2功能配置 (1)1.3产品特点 (1)2技术指标 (2)2.1交直流测量 (2)2.2状态输入 (2)2.3控制输出 (2)2.4工作电源 (3)2.5绝缘性能 (3)2.6机械性能 (3)2.7抗电气干扰性能 (3)2.8环境条件 (3)2.9通信接口 (4)3装置功能 (5)3.1遥测功能 (5)3.2遥信功能 (5)3.3遥控功能 (5)3.4遥调功能 (6)3.5同期功能 (6)3.6逻辑闭锁 (7)3.7报告记录 (8)3.8通信功能 (8)3.9自检功能 (8)3.10对时功能 (9)4定值整定 (10)4.1直流定值 (10)4.2遥调定值 (10)4.3同期定值 (10)4.4软压板 (11)5参数设置 (12)5.1系统参数 (12)6装置硬件介绍 (13)6.1机箱结构 (13)6.2插件布置图 (13)6.3装置端子图 (14)7使用说明 (15)7.1指示灯说明 (15)7.2调试接口和键盘说明 (15)7.3命令菜单 (16)7.4液晶显示说明 (18)7.5装置操作说明 (18)8调试说明 (21)8.1调试注意事项 (21)8.2开关量输入检查 (21)8.3开出回路检查 (21)8.4模拟量输入检查 (21)8.5装置异常信息说明及处理意见 (21)8.6事故分析注意事项 (21)9订货须知 (22)10附录 (23)1概述1.1应用范围FCK-801C系列测控装置(以下简称装置)是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间隔层测控单元,具有全范围高精度测量、高可靠性控制、完备的间隔层监视、间隔层逻辑闭锁等功能特点,支持IEC 61850和TCP 103通讯协议。
1.2功能配置装置具体功能配置详见表1-1。
801胶水的使用说明书

801胶水的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801胶水是一种特制的粘接剂,它可以有效地粘接各种材料,包括金属、木材、塑料、橡胶、布料等,在粘接中,801胶水具有优越的黏性及机械强度,还具有一定的抗老化、防水、耐高温等优点。
801胶水在新建筑工程、装饰装修、机械加工、产品制造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二、用法
1.清洁:在粘接前,请先清洁表面,确保表面油脂少,无异物,以保证粘接质量。
2.填充:将801胶水涂抹于表面均匀,互相靠拢,平顺,然后按照粘接期望的结构牢固的拧紧。
3.固定:经表面平顺,使用木锤或橡胶锤,以确保表面牢固实,同时可强化粘接质量。
4.干燥:当粘接完毕后应尽快干燥,确保粘接的完整性,以免受潮而失效。
三、注意事项
1.使用时,请避免与眼睛、皮肤、衣服等接触,以免产生不良的反应。
2.使用时请注意温度,801胶水最好在室温下使用,低于10℃时,应注意热敷加热,以保证使用效果。
3.未经存在的表面损坏,则不适合使用801胶水,这将会加剧表
面破坏。
4.常规清洗,应及时清理已经粘接的表面,以防止粘接剂被长期破坏。
FLW-801C 产品使用说明书

文档类别:维护文档密级:保密FLW-801C版权与许可深圳市畅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除非版权法允许,否则,在事先未经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严禁复制、改编或翻译本手册。
与此手册相关用户具有以下权力:A:打印本手册以获得其硬盘拷贝,用于个人、内部或公司用途,而不得用于销售、转售或分发目的;B:将本手册仅作为深圳市畅锐科技有限公司自助产品的维护使用。
文档声明本文所含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本公司不对本书作任何担保。
本公司对于由本书所含错误及其供应、性能或使用所造成的意外性或随发性损失概不负责。
目录第一章功能环境指标 (4)第二章功能 (4)第三章拼接单元框图 (6)第四章系统构成原理 (7)第五章屏幕墙拼接组成框图(2X2) (8)第六章常见故障处理 (8)第七章功能指标 (9)第八章实物图及其端口定义 (10)第九章尺寸定义 (13)第十章软件烧录 (13)第十一章PC软件使用说明 (16)第十二章主界面 (18)第十三章遥控说明 (50)第十四章安全注意事项 (58)第一章功能环境指标输入1路CVBS 接口为BNC 座子, 支持PAL/NTSC 全制式1路VGA 支持VGA 信号1920×1080 60Hz 以下的大部分60Hz 分辨率 1路DVI支持DVI 信号3840×2160P30Hz 信号以下的分辨率 2路HDMI 支持HDMI 3840×2160p30Hz 信号以下的分辨率 1路DP 支持HDMI 3840×2160p30Hz 信号以下的分辨率 1路USB 程序升级1路RJ45RS232控制信号环入端口、红外接入转换接口(接口类型为RJ45) 输出背光 背光控制信号输出LVDS 支持单双路LVDS ,最高可支持WUXGA (1920×1080)屏幕。
2路RJ45RS232控制信号环出端口第二章功能• 全硬件构架,无CPU 和操作系统; • 多总线并行处理,处理功能强大; • 无病毒感染风险,安全性好;• 集成多路视频信号源种类:DVI 、HDMI 、DP 、复合视频、VGA ; • 内嵌3D 视频亮色分离电路单元;• 内嵌3D 逐行处理及帧频归一转化电路单元; • 内嵌3D 数字信号降噪单元;• 单元可支持驱动到4K@30HZ(3840X2160)的液晶屏幕; • 可全天24小时持续工作;工程系统软件 拼接控制系统,RS232接口控制(1路环入,2路环出)工作温度 -15℃-65℃ 工作湿度 5~95%RH 电源电压 220V 交流供电功率消耗≤248W• 操作方便,配合FTM_CONTROL软件可以灵活的对系统进行操作;• 可开放底层通讯协议,便于用户灵活采用第三方中控系统;•RS232 串口远程控制;每单元支持RS232一路环入,两路环出;USB上电升级功能利用板卡自带的USB接口,以实现FLW-801C模块升级,只要在U盘内存入需升级软体,利用U盘连接到对应FLW-801C,然后重新上电后,FLW-801C检测到升级软体后便自动进入升级模块,对应电源指示灯闪烁提示升级,待指示灯停止闪烁后便升级完成。
卡特操作手册

[1]
本文件所含信息为美国卡特公司(JC CATER LLC)独家所有,禁止未经卡特公司书面授权的一切部分或整体信息复制行为。
型号 50E701 -1,-2,-3
MANUAL P/N C01340 REV G
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加注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全面的操作安全培训,遵守并执行液 化天然气加气站设备及该产品的认证机构所制定的法规。一切与该产品相关的使用 服务过程需要在认证机构的规范条件下由专业操作人员执行。
开。 牢固可靠的设计确保在作业场地免受破坏。 独特的设计实现以最小的压力减幅达到业内领先的充装速度及流量。 最少的断开泄压量。 同时符合 ISO 16924 and ISO 12617 标准。 符合 ASME B31.3 管道规范。
设计参数 介质兼容性:液化天然气、 甲烷和液氮 额定流量: 50 加仑/分钟 (约 15 PSI 的压差条件下) 最大工作压力: 500 PSI (3.45 MPa) 爆裂压力: 2000 PSI(13.79 MPa) 流量系数:9 断开溢出量: < 1cc 加注时溢出量: 无 操作温度: -320°F to +185°F(-196°C to +85°C) 储存温度: -60°F to + 120°F(-51.1°C to 48.89°C)
[7]
本文件所含信息为美国卡特公司(JC CATER LLC)独家所有,禁止未经卡特公司书面授权的一切部分或整体信息复制行为。
概述
MANUAL P/N C01340 REV G
这种可以迅速断开连接的独道设计使该加液枪适用于零排放 LNG 加注系统。该加液 枪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内部流道上的独立切断阀门。操作员将手柄始终处于自己方 向,把型号 50E701 的加液枪推入加注口(见步骤 1)。向车辆方向推动两个手柄, 加液枪和加注口被锁住,内部阀门打开(见步骤 2),此时可以开始加注。加注完成 后,操作员将手柄恢复到泄压位置(见步骤 3)。等待加注的 LNG 液体泄压完全之后, 操作员向自己方向收回手柄,加液枪与加注口分离(见步骤 1)。
SIEMENS SINUMERIK 801 说明书

反应
报警显示 设置接口信号 报警时NC停止 禁止NC启动
消除方法 程序继续运行
请与热线电话进行联系,并给出操作系统的故障号。 用复位键清除报警,重新启动零件程序。
1015 说明
通道%1坐标轴%2系统故障%3 %1=通道号 %2=坐标轴号 %3=系统故障号
1-4
SINUMERIK 801
诊断说明
报警
NCK报警
表1-1 报警号 000 000-009 999 010 000-019 999 020 000-029 999 030 000-099 999 060 000-064 999 一般报警 通道报警 进给轴/主轴报警 功能报警 循环报警(西门子)
SINUMERIK 801
I
诊断说明
前言
PLC报警/信息
该报警显示内部的故障状态, 它们可以与故障号一起对故障原因和故障地点做出 说明。 反应 报警显示 设置接口信号 通道没有准备好运行 消除方法 程序继续运行 请与热线电话进行联系,并给出操作系统的故障号。 用复位键清除报警,重新启动零件程序。
1016 说明
通道%1坐标轴%2系统故障%3 %1=通道号 %2=坐标轴号 %3=系统故障号 该报警显示内部的故障状态, 它们可以与故障号一起对故障原因和故障地点做出 说明。
表1-2 报警号 400 000-499 999 700 008-799 999 一般报警 一般报警
II
SINUMERIK 801
诊断说明
目录
目录
1. 报警
1.1 1.2 1.3 1.4 ……………………………………………………………………………………………………………… 1-1 NCK报警概述 …………………………………………………………………………………………… 1-2 循环报警 PLC报警 指令表 ……………………………………………………………………………………………… 1-90 ……………………………………………………………………………………………… 1-94 ………………………………………………………………………………………………… 1-98 ……………………………………………………………………………………………… 2-1 ………………………………………………………………………………………………… 2-1 ………………………………………………………………………………………………… 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Version 1.00)
Hale Waihona Puke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XJ ELECTRIC CO.,LTD.
FCK-801C 系列微机测控装置
目
录
1 概述 ......................................................................................................................................................... 1 1.1 应用范围.............................................................................................................................................. 1 1.2 功能配置.............................................................................................................................................. 1 1.3 产品特点.............................................................................................................................................. 1 2 技术指标 ................................................................................................................................................. 3 2.1 交直流测量.......................................................................................................................................... 3 2.2 状态输入.............................................................................................................................................. 3 2.3 控制输出.............................................................................................................................................. 3 2.4 工作电源.............................................................................................................................................. 4 2.5 绝缘性能.............................................................................................................................................. 4 2.6 机械性能.............................................................................................................................................. 4 2.7 抗电气干扰性能.................................................................................................................................. 4 2.8 环境条件.............................................................................................................................................. 5 2.9 通信接口.............................................................................................................................................. 5 3 装置功能 ................................................................................................................................................. 6 3.1 遥测功能.............................................................................................................................................. 6 3.2 遥信功能.............................................................................................................................................. 6 3.3 遥控功能.............................................................................................................................................. 6 3.4 遥调功能.............................................................................................................................................. 7 3.5 同期功能.............................................................................................................................................. 7 3.6 逻辑闭锁.............................................................................................................................................. 8 3.7 报告记录.............................................................................................................................................. 9 3.8 通信功能.............................................................................................................................................. 9 3.9 自检功能.............................................................................................................................................. 9 3.10 对时功能............................................................................................................................................ 10 4 定值整定 ............................................................................................................................................... 11 4.1 直流定值............................................................................................................................................ 11 4.2 遥调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