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电信科培养计划
理工融合理念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272016年/第三十四期/十二月(上)理工融合理念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优化陶珺胡昌奎谢颂华(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根据当前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通过有机整合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群和多层次、多模块的立体教学体系,详细描述了每个知识层次的核心知识要点或模块,并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完善课程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创新的工程开发设计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
关键词理工融合课程群立体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12.013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of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Course Group under theConcep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AO Jun,HU Changkui,XIE Songhua(Department of Physics,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 430070)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we set up curriculum group and multi-level,multi-module teaching system through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and gi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key points of knowledge or knowledge of each module level.Through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instrument,we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and train the talents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hat have both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have the ability of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and design innovation.Keywordsscience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curriculum group,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system随着信息产业新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光作为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光电信息技术处于当前信息技术最活跃领域。
武汉理工物联网工程培养计划

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the Specialty in the Internet ofThings Engineering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Major Disciplines & Major Courses主干学科:物联网工程Major Disciplin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主要课程:物联网工程概论、物联网控制基础、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应用、网络管理技术、物联网工程与组网技术、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与应用、云计算与服务计算、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应用工程实训等。
Major courses: Principl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IoT Control Theory Foundation, RFID and Sensor Technolog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mbedded System and Application,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 Network Engineering, Intelligent Terminal OS and Application, Cloud & Service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IoT Location, Practic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四、特色课程Characteristic Courses物联网控制基础、嵌入式系统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与应用、云计算与服务计算、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应用工程实训。
IoT Control Theory Foundation, Embedded System and Applicati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telligent Terminal OS and Application, Cloud & Service Computing, Technology of IoT Location, Practic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五、学制与学位5、Length of School and Degree修业年限:四年Duration:Four Years授予学位:工学学士Degree Granted: Bachelor of Engineering六、最低毕业学分规定6、Graduation Credit Criteria八、理论教学进程表8、Theory Course Schedule九、集中性实践教学进程表十、其它要求10、Other Demands《形势与政策》课程,平均每学期16学时,一般按专题进行,在第七学期末考核,计2个课外学分,具体由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负责组织落实。
电信工程培养方案

电信工程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培养目标1.1 人才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电信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电信工程人才。
1.2 培养方针根据电信工程行业的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本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电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电信工程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第二部分:培养计划2.1 课程设置本方案根据电信工程行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包括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
同时,强调实践教学,设置了电子电路实验、通信系统实验、电信工程设计等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 实习计划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实际工程应用,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实习,学生将有机会到电信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实习,实践所学知识,了解电信工程行业的发展情况和需求。
2.3 创新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将组织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科研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第三部分:实施措施3.1 教学方法学校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实践和案例分析等,结合电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电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能力。
3.2 导师制度学校将建立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一名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规划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在学业和生活中健康成长。
3.3 实践基地学校将与电信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四部分:评价标准4.1 学业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学业评价,包括考试成绩、课程表现、实习报告等,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态度。
(建筑工程管理)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二○壹壹年十二月目录1. 专业基本情况22.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53. 合作培养依托单位64. 培养方案74.1 本科阶段75. 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175.1 校内学习阶段185.2 企业学习阶段205.3 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相关要求及注意事项256. 工程教育改革理论研究206.1 工程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206.2 工程教育理论提升21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协议书22附件2: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标准23附件3: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9附件4: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36附件5: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师资队伍建设方案391.专业基本情况发展历史: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是我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开办的最早专业院系之壹,我校计算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创办和建设能够追溯到1979年,是国内较早创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之壹,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
198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方向研究生,1992年获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2年获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壹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申报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壹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已通过第壹轮评审。
2010年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被授予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品牌专业。
经过30年的发展和建设,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目前已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和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工程”学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0)一、培养目标本硕士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能适应信息科学技术需要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通信系统、信号处理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的一般理论与技术,具有独立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学风与高尚的职业道德,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保持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智能信号处理 5、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2、通信系统理论与通信网络技术 6、图像处理与智能识别3、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 7、多媒体信息处理4、光信息处理与光纤传感技术 8、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三、学习年限与学分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学位课程学分≥18学分。
四、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0321001-005 第一外国语(英、日、法、德、俄语)140 4 1-2 外语学院02211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 1 2 文法学院0221103 自然辩证法48 2 1 文法学院0521003 矩阵论40 2 1 理学院0521007 随机过程40 2 2 理学院1221001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40 2 1 信息学院1221002 数字通信40 2 1 信息学院1221003 模式识别40 2 1 信息学院1221013 学科导论(前沿讲座)18 1 1 信息学院选修课1222001 统计信号分析36 2 2 信息学院1222002 计算机网络通信36 2 1 信息学院1222003 现代检测技术与系统36 2 2 信息学院1222006 网络分析与设计36 2 2 信息学院1222007 新型通信电子电路设计36 2 2 信息学院1222008 多媒体通信网络36 2 2 信息学院1222009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36 2 2 信息学院1222012 图像处理与分析36 2 2 信息学院1222013 全光通信网络36 2 1 信息学院1222014 现代软件工程36 2 2 信息学院1222016 多波长光网络36 2 2 信息学院1222017 网络控制技术36 2 2 信息学院1222018 信息安全技术36 2 2 信息学院1222020 现场总线技术36 2 2 信息学院1222021 现代通信技术36 2 2 信息学院1222023 宽带网络技术36 2 2 信息学院1222024 DSP设计与实现36 2 2 信息学院1222026 语音信号处理36 2 2 信息学院1222029 虚拟仪器36 2 2 信息学院1222031 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36 2 2 信息学院1222035 信息压缩原理与应用36 2 2 信息学院1222036 光电信息处理36 2 2 信息学院1222038 软件测试技术36 2 2 信息学院1222044 密码学36 2 2 信息学院1222047 计算机视觉36 2 1 信息学院1222050 并行计算36 2 1 信息学院1222053 电磁兼容理论与设计36 2 2 信息学院1222066 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技术36 2 2 信息学院1222067 超宽带无线电基础36 2 2 信息学院1222068 网络数据库36 2 2 信息学院1222080 认知无线网络理论36 2 2 信息学院必修环节实践环节 2开题报告 1 3 学术活动≥5次 12122 003 光电转换电子电路362 2 光纤中心2122 007 光纤光学362 2 光纤中心1222 028 光纤传感技术362 2 光纤中心1222 010 光通信362 2 光纤中心2122 006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362 2 光纤中心2122 005 光纤传感技术实验36 2 3光纤中心五、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训练,是提高研究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提高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研究生必须进行以“助教、助管、助研”为形式的社会实践环节;同时还需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学术讨论会等形式专业实践环节。
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1.
本专业多年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和基础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几年保持97%。迄今已为我国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成为我国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4)根据学生学分及综合考评情况,对卓越工程师班学生进行“升级”确认,对考评未达到最低要求的学生实施“淘汰”,转入信息学科专业普通班完成学习。
(5)“分级介入”采用自愿和优选原则,在信息学科专业普通班中选择部分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学习,比例不超过卓越工程师班原有人数的20%,学籍进行相应变更。
表3.1学籍管理及异动条件
围绕企业对人才需的特点实施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方案,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综合能力与科学素质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懂理论、懂技术、懂管理、政治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和企业合作,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体系。将人才培养理念渗透到培养目标中,渗透到课程设置中。以专业发展特色为导引配置系列课群;以平台课程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以专业课群为基础创建优质课和精品课;按“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特色”三个层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2.培养要求
(1)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了解专业领域技术标准、通信工程的学科发展情况;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电信科培养计划》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电信科培养计划》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programfor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一、业务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在电子、信息、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的工作。
thisprogramaimsattrainingadvancedandspecialtalentsinthefieldofele 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and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 logy,whoshouldreceivebasictrainingsonscientificexperimentandresearch,masterbasictheory,knowledgeandskillsinelectronic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andarecapableofjobsaboutresearching,teaching,sci-techdevelopment,engineeringdesignormanagementinfieldsofelectronics,information,puterandgovernmentaladministration.二、业务培养要求Ⅱeducationalrequirements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备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电子设计、科学实验、论文撰写及学术交流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14--理学院2014版培养方案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 of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2014)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目录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4-1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4-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4-17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4-17 信息与计算科学…………………………………………………………………………… 14-32 Information & Computing Science………………………………………………………… 14-32 统计学………………………………………………………………………………………14-44 Statistics……………………………………………………………………………………14-44 工程力学…………………………………………………………………………………… 14-54 Engineering Mechanics …………………………………………………………………… 14-54 应用数学实验班………………………………………………………………………………14-66 Applied Mathematics Experimental Class ……………………………………………………14-66 工程力学(卓越工程师班)…………………………………………………………………14-78 Engineering Mechanics(Excellent Engineer Class)……………………………………………14-78 应用物理实验班………………………………………………………………………………14-89 Physics Experimental Class……………………………………………………………………14-89【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for Specialty in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专业名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主干学科光学与光电子学,电子与信息科学Major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Disciplines Optics andOptoelectronics,Electronicand Information Science计划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Duration 4 Years Degree Granted Bachelor of Science所属大类电子信息类(理学)大类培养年限 1.5年Disciplinary Electronicinformation-majors(Science)Duration 1.5 years最低毕业学分规定一、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 &Requirement(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1) 以光学和信息科学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研与工程创新以及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业务培养目标ⅠEducational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在电子、信息、计算机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的工作。
This program aims at training advanced and special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o should receive basic trainings on scientific experiment and research, master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e capable of jobs about researching, teaching, sci-tech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or management in fields of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computer and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二、业务培养要求ⅡEducational Requirements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备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电子设计、科学实验、论文撰写及学术交流的能力;7.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能熟练地进行外文阅读,有一定的科技外语能力;8.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Students of this program are mainly required to acquire bas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receive basic trainings on scientific experiment and thinking, and have competenc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The graduates are also required to obtain the knowledge or abilities as follows:1.Mastering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both physics and mathematics;2.Mastering basic principle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gether with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3.Understanding common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related fields;4.Understanding policies of national IT industry as well as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5.Acquiring advanced theory,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latest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6.Acquiring abilities for literature retrieval, information inquiry and data obtaining; having competencies for preliminary electronic design, scientific experiment, paper writing and academic exchange;7.Acquiring the abi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application, especial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s well as competencies for oral and written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original literature and using specialized English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8.Acquiring strong innovation awareness.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ⅢMajor Disciplines & Major Courses主干学科: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Major Disciplines: Physics,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模电,数电)、通信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微波技术与天线、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Major Courses: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alog Electronic and Digital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Electrodynamics, Quantum Mechanics,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Theory of Microcontroller and Microprocessor,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四、特色课程ⅣFeatured Courses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微波技术与天线、电磁兼容原理与应用、光电子技术Quantum Mechanics, Electrodynamics, Microwave Technology and Antenna,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M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五、学制与学位ⅤLength of Program and Degree修业年限:四年Duration:Four Years授予学位:理学学士Degree Granted: Bachelor of Science六、最低毕业学分规定七、课程修读指导建议ⅦRecommendations on Course Studies在专业选修课程中,侧重于电子方向的同学建议系统修读半导体物理、光电子技术、电磁兼容原理与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激光原理及应用、平板显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侧重于通信与信息处理方向的同学建议修读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图像处理B、关系数据库与SQL、软件工程B、移动通信等课程。
When taking specialized courses, students oriented in electronics are suggested to choose Semiconductor Physics,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MC Electromagnetic,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Laser, Panel Displa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etc. While students oriented i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e suggested to choose Fiber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Image Processing B, Principles of Relational Database and SQL, Software Engineering B, Mobile Communication, etc.1. 学科大类课程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在先修“电路理论”之后,顺序修读“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学科大类选修课程在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电路理论”之后,修读“电子线路辅助设计”。
在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之后,修读“高频电子线路”。
1. Basic Disciplinary CoursesRequired Courses: Students should first take Circuit Theory and then take 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ique and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ique.Elective Courses: Students should first take 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ique and Circuit Theory and then take Assistant Design of Electronic Circuit. Moreover, 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ique should be taken prior to High-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2. 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在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之后,修读“电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