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麻醉

合集下载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选择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选择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选择在现代医学持续发展下,医疗服务逐渐面临较大挑战。

临床妇产科手术作为常见治疗方法,其主要划分为两种,即妇科手术、产科手术,以麻醉角度分析发现,妇科手术麻醉和普外手术差异较少,与外科手术基本一致。

但对于产科手术来讲,除了需要对孕妇、胎儿身体健康予以关注之外,还应该考虑麻醉方法和药物禁忌,下面对妇产科手术麻醉选择进行具体分析。

1妇科手术麻醉在患者选择妇科手术治疗时,通常涉及子宫与输卵管等部位,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往往需要进入腹部或深入盆腔、阴道操作,部分手术还要求患者维持截石位或头低位等体位,除了会对手术操作提出较高要求之外,还会对患者呼吸、循环造成影响,使患者下肢受压处发生损伤,因此,在患者麻醉前进行严密准备,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1.1.妇科手术麻醉特点在女性患者手术治疗时,妇科手术属于特有手术方式,使其麻醉方式针对性较强,但在整个手术过程,需要根据手术要求谨慎选择麻醉方式,保证麻醉效果符合手术要求。

总结妇科手术麻醉特点主要包括:(1)妇科手术主要是针对盆腔深处操作,如子宫与其附属结构等,单一持续硬膜外麻醉很难达到预期镇痛效果。

(2)选择妇科手术时,患者体位主要选择头低位、截石位,维持良好体位,会直接影响患者呼吸与血流情况,应该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3)选择妇科手术治疗时,急诊患者主要表现为中老年人群,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做好麻醉前纠正极其重要。

1.1.妇科手术麻醉选择对于急诊手术患者来讲,主要是将全麻作为重点,以普外全麻为前提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可以保证麻醉效果。

在非全麻患者治疗时,硬膜外麻醉属于较为常见麻醉方法,但现在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作为比较有效麻醉方式使用更广泛,通常应用在非全麻手术治疗中,特殊情况选择此种麻醉方式。

在多数妇科手术患者中,全麻是比较有效麻醉方式,具有较高适应性,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1.3 常见手术麻醉方法在常见妇科手术中,子宫与附属组织切除术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通常应用于子宫颈癌与子宫肌瘤等治疗过程中,以实现子宫部分、全部组织切除处理。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

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和注意事项在妇产科手术中,麻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麻醉方式能够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妇产科手术麻醉的原则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妇产科手术麻醉原则1. 个体化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手术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一般可以选择全身麻醉、区域麻醉或静脉麻醉等方式。

2. 安全性优先:手术麻醉中最重要的原则是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选择麻醉方式和药物时,要考虑患者的体质、既往病史、过敏史等因素,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 控制疼痛:妇产科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疼痛,因此在麻醉过程中要确保有效地控制疼痛。

可以通过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调节麻醉深度等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避免术后恶心呕吐:妇产科手术麻醉后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可以在麻醉过程中使用相关药物来预防。

二、妇产科手术麻醉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在进行妇产科手术麻醉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麻醉。

2. 麻醉药物选择:麻醉药物的选择要谨慎,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术后需要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短效药物,以减少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3. 麻醉深度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监测,以确保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可以利用监测仪器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指标。

4. 术后观察和处理:麻醉后,患者需要在麻醉恢复室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

麻醉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5. 团队合作:妇产科手术麻醉需要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等多个医护人员的协同配合。

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总结:妇产科手术麻醉的原则是个体化选择、安全性优先、疼痛控制和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

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术前评估、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深度监测、术后观察和处理以及团队合作。

妇产科麻醉操作指南解读(二)2024

妇产科麻醉操作指南解读(二)2024

妇产科麻醉操作指南解读(二)引言概述:妇产科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操作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减轻患者疼痛的重要环节。

本文是对妇产科麻醉操作指南的解读,旨在提供妇产科麻醉操作的详细指导,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正文:1. 麻醉前准备a.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生理状况,包括妊娠期间的特殊情况。

b.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c.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d.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麻醉的风险和益处。

2.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a. 根据手术的需要和患者的生理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b. 在使用麻醉药物前,注意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质量。

c.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其他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d. 严格控制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引发不良反应。

3. 麻醉监测和处理a.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和记录。

b. 定期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意识状态。

c. 在麻醉过程中,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d. 麻醉结束后,积极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镇痛需求。

4. 特殊情况的处理a. 针对妇产科手术的特殊情况,如紧急剖宫产或难产,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b. 对于孕妇,注意麻醉药物的选择,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c. 在高风险患者和特殊疾病患者中,采取额外的麻醉监测和处理措施。

d. 当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时,及时采取措施并与手术团队共同合作。

5. 麻醉后的护理和观察a. 在麻醉结束后,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加强监护。

b.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必要时调整镇痛方案。

c. 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在需要时进行辅助通气。

d.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

总结:妇产科麻醉操作是确保手术安全和减轻患者疼痛的关键环节。

通过麻醉前准备、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麻醉监测和处理、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麻醉后的护理和观察,可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在实施妇产科麻醉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团队合作,共同致力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特殊管理

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特殊管理

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特殊管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妇产科手术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和手术环境,对麻醉医生的技术和管理要求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麻醉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选择、注意事项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麻醉选择在妇产科手术中,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全麻、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等。

全麻是使用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使其对整个手术过程无知觉和无记忆。

腰麻则是通过给药在腰椎间隙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下半身麻木。

硬膜外麻醉则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硬膜外腔,使腹部和盆腔麻木。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和术后恢复情况等因素。

例如,在妇产科手术中,对于需要较长手术时间或有明显疼痛的手术,全麻通常是较好的选择。

而对于一些较短手术时间的手术,可以考虑使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二、注意事项在妇产科手术中,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手术对术者和胎儿的影响,对麻醉的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麻醉医生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存在的其他疾病,以便进行个性化的麻醉方案制定。

同时,需要与手术医生密切合作,了解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以便在麻醉过程中提供协助。

2. 镇痛效果:妇产科手术对患者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同时,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使用。

3. 胎儿保护:对于孕妇的妇产科手术,胎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麻醉医生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在全麻或腰麻的情况下,需要密切观察胎儿的心率和胎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窘迫的情况。

三、后期管理妇产科手术后的麻醉管理同样需要重视。

在患者苏醒后,麻醉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适。

在术后疼痛管理方面,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程度和患者的疼痛感受,确定合适的镇痛方案。

妇产科麻醉

妇产科麻醉

妇产科麻醉Anesthesia for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麻醉科龙浩一、妇科手术麻醉特点1. 充分的镇痛和肌松,注意特殊体位的影响。

2. 注意合并症的治疗和纠正.3。

多为择期手术,麻醉前应做好准备.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一)子宫及附件切除术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可能伴有循环或呼吸系统疾病;常有贫血,麻醉前纠正Hb>80g/L。

首选CEA或CSEA。

老年病人合并心、肺疾病者应常规进行ECG及呼吸功能监测.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1.巨大肿瘤的生理影响:①膈肌上升、通气量受限。

②压迫腔静脉、腹主动脉,心脏后负荷增加;硬膜外血管丛扩张淤血,穿刺、置管应谨防血管损伤,用药量应减少1/3~1/2。

③压迫胃肠道,可致营养不良,继发贫血、低蛋白血症和水、电解质紊乱。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2.麻醉选择:切口在脐以下中等大小肿瘤,选用CEA。

病人难以平卧者,如属良性囊肿,麻醉前穿刺缓慢放液,同时静脉补代血浆,选用清醒气管插管,行静吸复合麻醉,避免呼吸、循环骤变或其它并发症.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二)巨大卵巢肿瘤切除术3。

注意事项术中探查、放液及搬动肿瘤时,严密监测,防止因腹内压骤然消失,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血压下降。

腹主动脉压迫突然解除,后负荷突然降低而致血压骤降、心率增快。

术中准确判断心脏前后负荷的增减,及时调整容量平衡。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三)宫外孕破裂常见急症手术,麻醉处理取决于失血程度.麻醉前对失血量和全身状态作出判断,并做好大量输血准备,以便抢救出血性休克。

休克前期或轻度休克应在输血输液基础上,选用小剂量硬膜外阻滞;中度或重度休克,经综合治疗无好转,酌情选用局麻或全麻。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四)宫腔镜检查与手术的麻醉1。

膨宫介质CO2气体适用于诊断,不需要实施宫腔操作,可引起气泡和黏液增多,不适合出血病人。

注意:术后取头低臀高位10-15min,预防术后肩痛。

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

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

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一、概述产科全身麻醉是一种在妇产科手术或分娩过程中使用的麻醉技术,通过给予患者麻醉药物来实现全身麻醉状态,确保手术和分娩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产科全身麻醉的管理制度是指专门用于管理产科全身麻醉过程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旨在确保产科全身麻醉过程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二、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产科全身麻醉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医疗技术,任何一点疏忽或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麻醉事故、产妇死亡等。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质量至关重要。

三、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的内容1. 产科全身麻醉团队建设:建立由麻醉科医生、护士和技师组成的产科全身麻醉团队,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协调工作。

2. 麻醉科医生资质及培训:所有参与产科全身麻醉的麻醉科医生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的技术水平。

3. 麻醉设备和药物管理:确保产科全身麻醉所使用的麻醉设备和药物的质量稳定、有效,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严格遵守麻醉药物的使用规范和配伍原则。

4. 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在进行产科全身麻醉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术中必须对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及时评估麻醉效果和患者状况。

5. 麻醉风险评估和预防:在进行产科全身麻醉前,必须对患者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针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麻醉事故的发生。

6. 麻醉后监护和康复:产科全身麻醉结束后,必须进行严密监护和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保障患者在手术后顺利康复。

7. 麻醉安全和质控:建立完善的产科全身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相关质控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四、总结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障患者在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产科全身麻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保障医疗安全。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用药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用药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用药妇产科的手术麻醉,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麻醉难度较普通病人更高,是令所有麻醉医生都感到头疼的一种手术麻醉。

在进行麻醉期间,所承担的风险性也较其他普通手术更大。

因此,在对该类患者进行麻醉时,需要在麻醉前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根据相应指标严格用药,切不可药物过量,以免最终产生严重后果。

以下会通过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用药。

一、妇产科门诊的无痛操作妇产科门诊的无痛手术,是妇产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麻醉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对于门诊的无痛,可以进行的术式较多,如无痛人流,无痛清宫术等。

在门诊进行无痛操作,使用麻醉药时,需要格外谨慎注意,甚至专注度要高于手术室的麻醉操作。

一般情况下,由于门诊没有手术室的丰富的抢救设备,如麻醉机,呼吸机,气管插管,喉镜等设备,因此,如果患者出现了麻药引起的不适,如麻药导致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那么能做的非常有限,大多只能进行面罩抢救吸氧。

在进行门诊无痛操作时,麻药一般选择为常用的丙泊酚注射液联合芬太尼。

丙泊酚提供镇静效果,芬太尼提供镇痛效果,共同对患者进行麻醉。

在使用麻醉药物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

丙泊酚注射液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体情况来选用。

我们经常使用丙泊酚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mg-2.5mg,在进行诱导时,可以推注70mg丙泊酚,让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后续,根据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用药剂量,来维持患者的镇静状态。

同时,为了保证患者的镇痛效果,我们会加用芬太尼,芬太尼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来定,一般为1ug/kg。

使用药物后,需要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安全。

对于过度肥胖的患者,患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的患者以及高龄、既往疾病较多的患者,需要重点评估,不能耐受麻醉的情况下,需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一切以患者生命安全为首要。

二、手术室中妇产科麻醉用药一般手术室中需要进行麻醉操作所选用的麻醉方式是腰硬联合麻醉。

对需要进行剖宫产的手术患者,需要在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麻醉前访视,了解患者既往身体情况,是否有药物过敏,最近是否喝酒,以及腰部是否有外伤史,是否做过手术等。

妇产科手术麻醉规范和实践

妇产科手术麻醉规范和实践

• 2.麻醉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 心电图和SPO2、尿量、体温,根据需要测 中心静脉压、呼末二氧化碳、血气分析及 电解质等。
• 3.麻醉医师在麻醉与手术期间必须全方面、 详尽、客观、精确地及时填写麻醉统计单。
• 4.术毕麻醉结束,生命征恢复正常,全麻 病人清醒、能完毕指令动作,椎管内阻滞 平面T8下列。才干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 和护士一起将病人送回病房,向有关医生 交待麻醉经过和病情,并在麻醉统计单上 签字。危重病人送ICU进行监测治疗。
• (二)麻醉选择 1.局部麻醉 (1)难以完全镇痛。 (2)禁用或慎用于子痫和高血压产妇。 (3)不合用取横切口及耻骨上腹部弧形横 切口手术。
• 2.脊麻 (1)麻醉前旳考虑 ·妇娠晚期腰曲增长,L3处于较高位高,注 意穿刺位置对麻醉平面影响较大。
·因为椎管内压力高,脑脊液中蛋白质浓度
降低,使游离型局麻药分子增长,脊麻平
• 5.长时间截后位须注意保护肢体,防止发 生肌肉及腓神经受压损,引起动静脉栓塞 并发症。
• (三)腹腔镜手术麻醉 1.气腹会增长通气负荷,硬膜外或脊麻病 人难以忍受,故以全麻最常用。
• 2.麻醉下应观察气腹对生理学旳影响。 (1)对循环系统旳影响。 (2)对呼吸系统旳影响。 (3)对内脏及体液平衡旳影响。 (4)对体温旳影响。 (5)对颅内压旳影响。 (6)对气栓形成旳影响。
(7)硬膜外阻滞起效慢,急诊手术观察时 间有限而致麻醉不全。
(8)术后4小时常规随访,观察麻醉恢复 情况以排除硬膜外腔血肿压迫。
• 4.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 常用旳两种措施
(1)双针双间隙 ·病人取左侧卧位。 ·先选定脊麻穿刺部(L3-4)。 ·再L1-2间隙穿刺位置管。 ·随即行L3-4蛛网膜下腔穿刺注局麻药。 ·必要时经导管注药满足手术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产科已弃用吗啡(静脉注射)。
麻醉性镇痛药 哌替啶
母体静脉注射50mg后,2分钟内胎血即 可检出,6分钟后母、胎血内浓度达平衡。 肌肉注射时,脐静脉的哌替啶出现延迟, 浓度亦较低。
哌替啶在胎儿娩出前1小时内或4小时以 上使用时,不引起新生儿的呼吸抑制。
有促进宫缩作用,使宫缩频率及强度增 加,缩短第一产程。
麻醉方法的选择(失血程度)
术中管理
常见手术的麻醉
宫腔镜检查与手术
膨宫介质:为膨胀宫腔,视野清晰。减少 子宫出血和便于操作。 二氧化碳、低粘度液体(生理盐水等)、 高粘度液体(32%右旋糖酐-70)
麻醉方法的选择 术中管理:预防迷走神经紧张综合征
迷走神经紧张综合征
该反应源于敏感的宫颈管,受到扩宫刺激 传导至Frankenshauser神经节,腹下神 经丛,腹腔神经丛和右侧迷走神经,而出现 的临床综合征。
安定作用相当于氯丙嗪的200倍;镇吐作 用相当于氯丙嗪的700倍。
静脉注射后3-5分钟即可在脐静脉血中检 出,最佳效应时间约3小时。
对子宫肌张力无影响,过量可产生中枢 抑制,临产妇应慎用。
可影响新生酰胺类和酯类
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后,母体静脉血 局麻药浓度可在20-30分钟时达最高值, 脐静脉血中浓度在30分钟时达最高值。
临床表现:恶心、出汗、低血压、心动过 缓,严重者可至心跳骤停。
宫颈明显狭窄和心动过缓者尤应注意预 防。(静脉给予阿托品)
产科麻醉
麻醉特点
生理改变
呕吐误吸
产妇
合并症
急症手术
麻醉药对母子 的影响
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麻醉性镇痛药和麻醉药的特点:
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
有一定数量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 循环,影响胎儿各器官的功能。
易于透过胎盘,静脉注射10㎎后30-60秒 内、肌肉注射10-20㎎后3-5分钟内即可进 入胎儿。
安定可引起新生儿血内游离胆红素浓度 增高,易诱发核黄疸。
非巴比妥类镇静药 咪达唑仑
抗焦虑、催眠及抗惊厥的作用为安定的 1.5-2倍。
高度亲脂性,可迅速透过胎盘,但透过 量少于安定。
无镇痛作用,但可降低吸入全麻药的 MAC,与麻醉性镇痛药有协同作用。
产科手术的麻醉
麻醉前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检查麻醉机、 氧气、吸引器、急救设备(新生儿喉镜和 气管导管等)和药物。麻醉前要常规静脉 补液,做好输血准备。
妇产科麻醉
妇科手术的麻醉
麻醉特点
脏器(子宫、输卵管、卵巢及阴道)位于盆 腔深部,要求麻醉有足够的镇痛和肌肉 松弛。
手术的特殊体位(头低位或截石位)对患者 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病人以中老年为主,常并存高血压、冠 心病、贫血等,麻醉前应给予治疗和纠 正。
麻醉选择
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法(L2-3) 两点穿刺法(T12-L1和L3-4)
麻醉性镇痛药 芬太尼
在胎儿娩出前静脉注射芬太尼,可迅速 通过胎盘,使新生儿发生呼吸抑制。
在第一产程,硬膜外应用小剂量的芬太 尼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同时不产生运 动阻滞,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与低浓度局麻药联合应用于分娩镇痛(无 痛分娩),同时加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一 产程。
非巴比妥类镇静药 安定
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中短效)。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产科手术的麻醉
原则:保证母儿安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 后并发症。
麻醉医师应首先详细了解产程经过,对 母胎情况做出全面估计;了解既往病史 (麻醉史、手术史等),药物过敏史及术前 进食、进饮情况。
为预防呕吐误吸的发生,麻醉前应严格 禁食禁饮至少6小时。
氧化亚氮:可迅速透过胎盘,对母体的 呼吸、循环和子宫收缩力有增强作用。
肌肉松弛药
产科理想的肌松药应具有起效快,持续 时间短,极少透过胎盘,新生儿对其排 除迅速等。
琥珀胆碱:脂溶性较低,且迅速被胆碱 脂酶分解,在常用剂量时,极少向胎儿 移行。用量不宜超过300㎎。孕妇胆碱酯 酶活性异常时应用可引起母子呼吸抑制。
禁用于有精神病史、妊娠中毒症或先兆 子宫破裂的孕妇。
全身麻醉药 丙泊酚
为静脉催眠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 短,苏醒迅速的特点。可迅速透过胎盘。
药品说明书强调:在妊娠期丙泊酚除用 作中止妊娠外,不宜用于产科麻醉,且 哺乳期母亲用后对新生儿安全尚有顾虑。
吸入全麻药
恩氟烷与异氟烷:低浓度吸入对子宫收 缩的抑制较轻;可引起剂量相关的子宫 收缩抑制,浅麻醉时对子宫抑制不明显, 对胎儿也无明显影响;深麻醉对子宫有 较强的抑制,容易引起分娩子宫出血, 同时对胎儿不利。
不同局麻药进入胎盘的速度不同,影响 因素有:①局麻药的蛋白结合度与母体 血浆蛋白的结合度;②局麻药的分子量; ③局麻药的脂质溶解度;④局麻药在胎 盘中的分解代谢。
全身麻醉药 氯胺酮
1968年用于产科手术,具有催产、消除 阵痛、增强子宫肌张力和收缩力的作用。
对新生儿无抑制,偶可引起新生儿肌张 力增强和激动不安(有报道占2%)。
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L2-3或L3-4)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常见手术的麻醉
子宫、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手术(最常见)
术前准备
麻醉方法的选择
术中管理
常见手术的麻醉
术前准备
病 理 生 理 改
巨大卵巢肿瘤
麻 醉 选 择

术中管理
常见手术的麻醉
宫外孕破裂(最常见妇科急症)
病理生理的改变(休克分期)
有一定的呼吸抑制,对血流动力学也有 影响。
非巴比妥类镇静药 氯丙嗪
主要用于先兆子痫和子痫病人,以达到 解痉、镇静、镇吐及降压作用。
肌肉注射12.5-25㎎后1.5-2分钟可通过胎 盘,对子宫无明显影响,过量可引起中 枢抑制。
少数敏感者可出现一过性黄疸,患有严 重肝损害者慎用。
非巴比妥类镇静药 氟哌利多
麻醉药对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使用注意事项:
必须慎重考虑用药方式、剂量及用药时间 仔细评估胎儿和母体的全身情况 避免胎儿在药物抑制高峰时刻娩出,减少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早产儿更应慎重
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
极易通过胎盘,且透过早产儿血脑屏障 的浓度大于哌替啶,可引起新生儿呼吸 抑制。
对母体的副作用有直立性低血压、恶心、 呕吐、胃排空延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