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的判读技巧
晨昏线判定极其特点口诀

晨昏线判定极其特点口诀.晨昏线圈过地心,昼夜跨度断晨昏。
(断晨线还是昏线)地球自转西向东,晨昏反转要记清。
(判断晨昏线运动方向)冬夏两至极圈切,与经重合春秋分。
(断节气)赤道交点很重要,6点18指示清。
(断时辰)经线平分昼夜球,晨昏转折纬最高,正午子夜在此经。
(晨昏线、经纬线与时辰关系)☆常用的地理口诀在解题中的应用1.在地球侧视图中晨昏线的判读:“左夜晨,右夜昏”即在地球侧视图中,晨昏线的左侧为夜半球,则该线为晨线;晨昏线的右侧为夜半球,则该线为昏线。
2.在地球公转图中“二分二至日”的判读:“左斜左冬,右斜右冬”侧为冬至日。
只要判读出冬至日,就可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出春分、夏至、秋分三个节气。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求出时差,东加西减”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时刻要更早一些。
计算的方法分两步:(1)根据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 小时,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4 分钟,求出两地的时间差;(2)未知时间=已知时间±时差。
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面,则相加;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西面,则相减。
4.气压高低的比较:“上低下高,高高低低”垂直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符合“上低下高”原则,即越往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越往下,气压越高。
水平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看等压面的弯曲状况,符合“高高低低”原则,即等压面向高处弯曲为高压,向低处弯曲为低压。
5.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两个 8 字,上逆下顺”全球大洋环流分为两大环流:一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二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
可在南北半球各写一个“8”字来掌握其运动方向,两个“8”字以赤道为界。
每个“8”字,上面那个圈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可表示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和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的运动方向;下面那个圈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表示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的运动方向。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晨昏线又叫晨昏全,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其中半个圆圈是晨线,半个圆圈是昏线。
1.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如下图:(注:晨线和昏线判断的关键是弄清楚地球的自转方向。
)(2)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如下图:(注:弄清昼半球的东部和西部是关键,在昼半球中间选中一点,再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
)(3)晨昏线的类型①直线型②弧线形2.晨昏(线)圈的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永远平分赤道。
(4)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夹角,夹角a的范围在0—2326之间,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3.晨昏线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图中已知AB 为昏线,BC 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①经过赤晨点(赤道与晨线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昏点(赤道与昏线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②昼半球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图14③过切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经线,地方时要么等于0时,要么等于12时。
(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这一天是6月22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可判断这一天是12月22日。
(思考:若切点位于极圈与极点之间某个纬度时如何判断季节?)(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晨昏线的判读技巧例析

晨昏线的判读技巧例析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
如图1所示。
图1(2)晨昏线的区分: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
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
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
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图2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
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
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
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以及各种常见图

660 34′N 23026′N
图一
图二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旳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本地为8日19时。
回答
1在下图所示旳4个地域中,它飞越旳是 A.① B.② C.③ D.④
B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旳芝加哥,芝加哥旳区时是 A.8 日 14时 B.9日2时
D
C.9 日 20时 D.8 日 8时
12月 22 日 8 时 0 分。
点击高考
图中旳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域日 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慢。读图完毕1--2题。 1.若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旳现象是
(A )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晨昏线旳形状伴随光照图旳不同, 可被画成多种形状,
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
极点俯视图
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
侧视图
小窍门:侧视图里,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晨昏线图类型面面观
圆柱投影图
晨昏线旳应用
读右图,回答:
1、此时北京旳季节
是 夏季
N
AB
O
2、图中A点此时旳地方时
C
是 4 时,C点旳地方时是 12 时
3、A点昼长是 16 小时,B点昼
太阳光照图(太阳光线都在图旳右侧照
射),注明晨线、昏线,并用阴影表达夜
半球。
N
昏线
N 60 30 0
晨线
晨线
基础知识拓展 晨昏线旳判读
AN
D
C
B
基础知识拓展
晨昏线旳判读
根据地球自转旳方向,一般规律是: 纬线上旳各点,顺着地球旳自转方向,
晨昏线判定极其特点口诀

1.晨昏线判定极其特点口诀.晨昏线圈过地心,昼夜跨度断晨昏。
(断晨线还是昏线)地球自转西向东,晨昏反转要记清。
(判断晨昏线运动方向)冬夏两至极圈切,与经重合春秋分。
(断节气)赤道交点很重要,6点18指示清。
(断时辰)经线平分昼夜球,晨昏转折纬最高,正午子夜在此经。
(晨昏线、经纬线与时辰关系)2.地方时计算方法:同侧相减异侧加,准确计算经度差。
相差一度四分钟,东早西晚算时空。
若遇值大或为负,加减24推天数。
3.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星星绕外边。
冥王降级只因小,未将轨道障碍扫。
4.记特殊经纬线:北回归线穿过地区:沙漠尼罗阿拉伯,印度河口恒三角。
孟湾北侧广台湾,古岛墨中回归穿。
北纬三十度线穿过地区:开罗运河波斯湾,伊朗高原长青川,杭州加洲夏威夷,墨湾北侧佛罗里。
北纬45度穿过地区:阿尔卑斯黑里咸,北疆蒙古千岛寒。
西部海岸中平原,五湖渥太加美连。
赤道穿过地区:几内刚果维多湖,东非高原马代夫。
印尼基多哥伦比,亚马河注赤道里。
南回归线穿过地区:南非马达澳洲沙,拉普平原河两巴,巴西首城圣保罗,南回归线脚下过。
北纬六十度穿过:北海波罗东欧平,西伯利亚连白令。
阿拉斯加落基山,拉布拉多哈得湾。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地理解读:巴山地区受地形影响,夜间盆地气温比较高,形成低压而两侧的山脉尤其是青藏高原东侧的山脉气温低,形成高压,导致晚上形成山风,当冷的山风吹到盆地将使原来的暖气团台升,上升过程中降温,冷凝成雨.故多夜雨.“西窗”: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地区,在以前流行四合院式的建筑分东南西北四厢,北厢向光性最好,而且多住老人长者,而东厢多住儿子,西厢住女儿,而儿子结婚后,其妻子也自然住在了东厢,而东厢房的窗户自然就朝向了西边。
故而说共剪西窗烛。
6.我国东部雨带时空特点:4.5登陆在东南,5.6移至江淮岸,7月8月去“三北”(华北、东北和西北), 9月南撤10月退,北上缓慢南撤快。
晨昏线判读方法

晨昏线判读方法一、晨昏线的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都是半圆。
2.运动方向:随地球自转,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以直射点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
3.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线叫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线叫昏线。
4.拓展引申:直射光与线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垂直;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小的夹角为0º,最大夹角为23º26¹;晨线与某一纬线相切,最低纬度为66º34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赤道以北的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处在昼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以北的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处在夜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二、利用晨昏线解题的一般方法1.直观法直观法是指直接利用题目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通过简单的思维能够直接获取问题答案。
直观法又叫直选法,相比较而言适合于难度不大的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例1(极地图)下图的中心点为南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与西半球重合。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º,70ºEB.0º,110ºWC.23º26¹N,90ºED.23º26¹S,110ºW解析:此图为从南极上空观测所获得的极地图,地球顺时针自转。
晨昏线通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故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
夜半球与西半球重合,昼半球(20ºW以东,160ºE以西)与东半球重合,昼的一半所对应经线为70ºE,即为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
答案:A2.信息法信息法是建立在获取直观信息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信息的充分解读,是建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和判读,从而构建信息间的因果联系。
晨昏线的判读技巧

地理专题突破:晨昏线的判读技巧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
如图1所示:(2)晨昏线的区分: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
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
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
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
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晨昏线的判读与应⽤⼀、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主要有以下⼏点特征。
1.晨昏线平分地球(平分的位置变化的,最低的纬度平分位置是南北极圈)2.晨昏线部总是平分⾚道(平分⾚道的位置是晨昏线晨昏线与纬线切点所在经线向东、西各90°处)3.晨昏圈所在平⾯总是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昏线的运动⽅向总是⾃东向西(由于地球⾃西向东转)。
⼆、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1.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相交,交⾓的⼤⼩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相等,交⾓最⼤是夏⾄或冬⾄,交⾓为0°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是春分或秒分。
根据交⾓的⼤⼩可以确定⽇期。
2.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每时晨昏线只与两条纬线相切,切点的时间是确定的(0时或12时),切点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
三、晨昏线的判读1.⾃转法:顺着地球⾃转过进⼊⽩天的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2.时间法:⾚道上地⽅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若是⼀段晨昏线,时间在0—12时的是晨线,时间在12—24时的是昏线。
3.⽅位法:夜半球东侧是晨线,西侧是昏线;昼半球东侧是昏线,西侧是晨线。
四、晨昏线的应⽤(1)确定地球的⾃转⽅向右图中若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向⾃转;若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向⾃转。
(2)确定地⽅时过晨线与⾚道交点的经线地⽅时是6:00,过昏线与⾚道交点的经线地⽅时是18:00。
若上图中为晨线,AO的地⽅时为6:00;若为昏线,AO的地⽅时为18:00。
3)确定⽇期和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21⽇或9⽉23⽇前后,节⽓是春分⽇或秋分⽇。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道交点相差90°且⼤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如上图中的O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专题突破:晨昏线的判读技巧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
如图1所示:(2)晨昏线的区分: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
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
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
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
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
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
当晨昏线与经线相交时,其夹角与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值相等。
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线与纬线垂直。
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
如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故晨昏线与经线成2 3°26′的夹角,与66°34′N、66°34′S相切。
4、晨昏线在解析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右图3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度:以0°经线为起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则为西经度。
图3(3)确定地方时: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次日0时(或当天2 4时)。
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º,地方时增加4分钟。
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例如果图4中P点所在经线是0°经线,且昏线通过P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天,伦敦的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B.这天,南极圈内全部是极夜C.此时,“北京时间”是两点钟D.此时,P点和悉尼在同一时期内解题思路:由题意,P点所在经线是0°经线,且昏线通过P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则有北京时间与0°经线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时差为8小时,而P地的地方时是6点,故北京时间为次日的2点。
答案:C(4)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 1日或9月23日。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22日。
(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也可以用:直射经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90°或直射经线=赤道与昏线所在经线—90°来判断。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纬度值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昼夜长短: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也可以直接采用“查格”的方法,也就是以已经知道的某条经度为准,按照较东的地方有较早的时刻;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图5相差4秒。
一般地,如果是求某地的昼长,则经过该地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看其昼弧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数所代表的时间数,如果图示是侧视图,还应该乘以2的倍数;如果是极地为中心的图示,则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所代表的时间数即可(如图5)。
例如右图6,用“查格法”判断B点的夜长是____小时。
解析:如右图6所示,该图是侧视图,正对着我们的半个球面是180°,被均分成6格,每格30°;图6因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则每格时长为2小时;如果用“查格法”来解的话,其步骤是:①经过B点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该纬线被图中的昏线分为两部分;在昼半球的为昼弧长度,在夜半球的为夜弧长度。
②因为是求B点的夜长,就查经过B点的夜弧的长度经过的格数。
从图中得悉,经过B点的夜弧长有4个完整格数,每格2小时,则有8个小时。
③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半个地球球面,B点的夜长还有一半被遮住,故其夜长还应该乘以2,即4格×2小时×2(倍)=16(小时)。
也即B点的实际夜长应为16小时。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
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例北京时间3月21日12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120°E,66°34′N)起飞,沿北极圈向东作环球航行,12小时后返回原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O次日出,一次日落②飞机上的昼夜更替时间是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③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则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O次日出,一次日落解析下图7为地球太阳光照俯视图,B所在半球为黑夜,A所在半球为白昼,虚线圈为北极圈。
①飞机起飞时,机场位于A位置,飞机向东飞行,12小时后返回机场,此时机场位于B位置。
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一圈半(图中带箭头的实线),具体地说,就是:飞机沿北极圈由西向东飞行,12小时返回原地,说明飞机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在北极圈上向东飞行经度30°,即1小时后飞机飞到了150°E。
由图7于地球的自转,则晨昏线和165°W重合,这时飞机和晨昏线的经度差缩小45°,再过1小时飞机将穿越180°经线,此时180°经线和晨昏线重合,再过8小时(360°/45°=8),飞机将再次穿越昏线,即飞机经过10小时两次穿越昏线。
同理,飞机第一次穿越晨线在飞行6小时(270°/45°=6),第二次穿越晨线将又要经过8小时(360°/45°=8),所以,飞机两次穿越晨线需经14小时。
从下图8中可以看出,飞机两次穿越昏线,一次穿越晨线,也即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正确答案是B。
②因为飞机12小时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行了一圈半,所以,一圈所需的时间为8小时。
正确答案是B。
③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自东向西),12小时后,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180°(上图9中带箭头的虚线),从图9中可以看出,飞机由昼到夜经历了一次日落。
正确答案是D。
(8)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9)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般地,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0°。
(10)判定是否为晨昏线: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因此在题目中太阳高度为0°的弧线一定为晨昏线,再结合试题中隐含的其他信息就能够准确判定。
2012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晨昏线专题练习右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3330千米。
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A.15∶20 B.2∶40C.14∶20 D.3∶202.图中丁点的昼长约为A.6小时 B.8小时C.12小时 D.16小时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弧线MPN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时我国漠河(122ºE)地区夜幕降临,某极点测得太阳高度为18º回答3-4题3.有关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O点为北极点B.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18ºN,72ºE)C.此时北京时间为3:12D.此时MP为晨线4.下列关于图中时节说法正确地是A.此时我国北方春旱最严重 B.我国长江流域正处于梅雨季节C.地中海地区的河流正处于多水季节 D.澳大利亚小麦处于生长期图3中PQ表示昏线,该日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0°,据此回答5—6题。
5.这一天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A.40° B.20° C.23。
5° D.0°6.下列有关全球昼夜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极昼极夜的范围达最大B.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C.南半球昼长夜短,昼可能渐长D.赤道地区昼夜并不等长读某时刻地球局部图(图示为南半球,弧MN为晨昏线,阴影与空白区域分数不同日期)。
回答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