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病种管理汇总
儿科单病种管理分析及总结

儿科单病种管理分析及总结
儿科单病种管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儿科疾病,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医疗费用。
以下是对儿科单病种管理的分析和总结:
1.优点:
(1)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制定专门的治疗方案和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提高治疗效果。
(2)降低医疗费用:通过规范诊疗流程、合理用药等措施,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费用。
(3)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1.不足之处:
(1)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国内对于儿科单病种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医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医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医生可能无法正确地执行治疗方案和管理措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3)资源分配不均:由于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儿科单病种管理服务。
1.未来发展趋势:
(1)加强标准化建设:未来需要加强儿科单病种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提高管理水平。
(2)提高医生素质:未来需要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3)优化资源配置:未来需要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儿科单病种管理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单病种管理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一)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
(二)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
1、到院30 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2、到院90 分钟内实施PCI治疗;3、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须转院。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五)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A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无禁忌症者)。
(七)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AMI)健康教育.(八)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二、心力衰竭(一)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二)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利尿剂+钾剂。
(三)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四)到达医院后即刻使用β—阻滞剂。
(五)醛固酮拮抗剂(重度心衰).(六)住院期间维持使用利尿剂、钾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
(七)出院时继续使用利尿剂、ACEI/ARBs、β-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有适应症,若无副作用)有明示.(八)非药物心脏同步化治疗(有适应症)。
(九)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HF)健康教育。
(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三、住院病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一)判断是否符合入院标准.(二)氧合评估.(三)病原学诊断.1、住院24 小时以内,采集血、痰培养;2、在首次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四)抗菌药物时机.1、入院8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2、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3、入院6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五)起始抗菌药物选择。
1、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2、非重症患者起始抗菌药物选择;3、目标抗感染药物的治疗选择。
(六)初始治疗72小时后无效者,重复病原学检查。
(七)抗菌药物疗程(平均天数) .(八)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健康辅导.(九)符合出院标准及时出院.(十)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
单病种群体管理工作情况

单病种群体管理工作情况单病种群体管理工作情况,这可是个挺有意思又特别重要的事儿呢。
咱先说说啥是单病种群体管理吧。
就好比一群人都得了同一种病,比如说感冒吧。
你看啊,感冒的人有年轻人,有老人,有身体壮的,也有身体弱的。
这就像一群要去同一个地方旅行的人,他们出发的起点虽然一样,都是得了感冒这个病,但是每个人在路上遇到的情况可能不一样。
年轻人可能就像开着跑车的旅行者,身体好,抗一抗就过去了;老人呢,就像是骑着自行车的旅行者,得小心翼翼的,说不定还得有人在旁边扶着点儿。
单病种群体管理就是要把这些得同一种病的人当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来照顾,给他们制定合适的“旅行计划”,好让他们都能尽快到达健康的“目的地”。
那这单病种群体管理工作都做些啥呢?就拿糖尿病这个病来说吧。
糖尿病患者得经常测血糖,这就像司机得经常看仪表盘一样,血糖就是他们身体的一个重要指标。
管理工作就得告诉患者怎么正确地测血糖,用啥样的血糖仪才好。
这就好比告诉司机哪个牌子的仪表盘更准确,更能反映车子的真实状况。
而且啊,还得告诉患者吃啥东西合适。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太多甜的东西,这就像汽车不能加劣质汽油一样。
管理工作者要给患者列出一个饮食清单,就像给司机列出一张优质加油站的地图。
再讲讲运动方面的管理。
对于一些单病种患者,运动就像给身体这台机器上油。
比如说心脏病患者,运动得适量,不能太猛。
这就像给老机器上油,得一点点来,不能一下子倒太多油进去。
管理工作者就得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告诉他们适合做啥样的运动,是散步呢,还是简单的瑜伽动作。
这就好比给每个患者量身定制一套专属的保养身体的运动套餐。
在心理方面也不能忽视啊。
生病的人心里有时候就像阴天一样,灰蒙蒙的。
要是得了慢性病,像高血压之类的,天天得吃药,心里就更不好受了。
这时候单病种群体管理工作就得像小太阳一样,给患者心里照进点阳光。
管理工作者要跟患者聊天,告诉他们慢性病不可怕,只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身体,一样能过得很开心。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范本)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篇一:201X年单病种质量控制总结岳池县人民医院 201X年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情况总结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各科室根据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现将201X年我院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总结果如下:一、纳入单病种控制情况 1、急性心肌梗死(内一科) 17例2、心力衰竭(内一科) 0例3、脑梗死(内一科) 29 例4、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成人)(内二科)56例5、髋关节置换术(骨科)63例6、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儿科) 65例7、围手术期预防感染 1074例二、每季度质量控制情况【内一科】急性心肌梗死17例(一)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除外);(二)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床旁左心室功能评价2例;(三)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溶栓和PCI治疗我院均无条件未实施。
(四)病人到达医院后心动过缓立即使用β-受体阻滞剂15例(有禁忌者除外);(五)住院期间使用、ACEI/ARB、他汀类药物15例;(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AC EI/ARB、他汀类药物17例;(七)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控制、检验、调脂和危险因素控制17例;(八)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提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17例;(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合理(9天)(7249.78元);(十)患者对服务评价均为满意。
心力衰竭0例脑梗死29例(一)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神经功能缺失评估及C T等检查29例;(二)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29例;(三)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吞咽困难评价29例;(四)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实施血脂评价与使用他汀类药物7例;(五)住院期间接受血管功能评价;(六)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29例;(七)病人接受血脂评价与管理:饮食控制、检验、调脂和危险因素控制;(八)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提供的脑梗死的健康教育;(九)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合理(15天);(十)患者对服务评价均为满意。
单病种管理汇总.docx

关于印发《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部门、科室: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今随文下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及其工作职责附件2 部分单病种质控指标标准值附件3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控制性表单)附件4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指导操作性表单)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
通过单病种质控,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及终末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
二、实施计划1. 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同时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中主要负责制订实施规划,确定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协调单病种质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的培训;审核单病种质控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确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的职责(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特定病种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以下是单病种质量管理的一些总结:
1.严格遵循治疗指南和实践准则:根据国家和国际组织发布的
治疗指南和实践准则,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和治疗方案,并确保医务人员严格遵循这些准则。
2.加强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
业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其对病种的认识和治疗技能,以提高医疗质量。
3.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数
据库,收集和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数据,并进行定期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机会。
4.制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和评价体系:医疗机构应根据病种特点
和治疗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和评价体系,用于评估和监测治疗效果和病人满意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参与: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
参与,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6.强化团队合作和协作:医疗机构应建立多学科的病种管理团队,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效率和质
量。
7.不断改进和创新:医疗机构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医疗机构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和改进,以提高病种的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这需要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还需要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质量评估体系的支持。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分析

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分析首先,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强调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
对于其中一具体疾病,医疗机构应制定具体的诊疗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指南,使医务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诊疗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可以制定包括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方案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指南,使医务人员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多学科参与。
对于其中一具体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多个科室和多个专业的医务人员共同参与。
医疗机构应组建多学科的专业团队,通过团队协同合作,提升诊疗效果和整体治疗水平。
例如,在癌症的治疗中,通常需要外科医生、放疗专家、化疗专家等不同专业的医务人员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全面的治疗。
此外,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加强患者教育和健康管理。
医疗机构应注重向患者提供疾病预防和自我管理的知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合理使用、定期随访等。
通过患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高血压的管理中,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患者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合理饮食、适量锻炼、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后,单病种质量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对患者的病历信息、治疗指标等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治疗效果和疾病的发展趋势,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例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应加强科学规范的诊疗流程,注重团队合作和多学科参与,加强患者教育和健康管理,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全面提升单病种的质量管理水平。
单病种管理年度总结与计划

单病种管理年度总结与计划一、前言单病种管理是通过制定统一的临床路径和标准化管理流程,对某一类疾病的诊疗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将患者的就医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旨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年度总结回顾了我院单病种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下一年度的工作进行规划。
二、本年度工作总结1. 成立了由医院领导、各临床科室主任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单病种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单病种管理工作。
2. 根据疾病发病率、就诊量和管理需求,确定了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血性卒中等10种疾病作为本年度重点管理病种。
3. 各临床科室组建了多学科诊疗团队,制定了相应疾病的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规范了诊疗行为。
4. 开展了单病种管理医生、护士和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5. 建立了单病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患者全程电子化管理,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
6. 加强了与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的合作,推进分级诊疗和延伸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
三、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 继续完善单病种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加强组织领导。
2. 根据本年度的经验和反馈,对现有的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进行修订和完善。
3. 扩大单病种管理病种范围,将更多常见病、多发病纳入管理。
4. 加强单病种管理的质量控制,建立评价体系,持续改进管理流程。
5.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单病种管理的认知度,增强其依从性。
6. 探索单病种管理的付费模式,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
7.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8. 拓展单病种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整体化的医疗服务。
四、结语单病种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全年的实践,我院的单病种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年度,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扩大管理病种范围,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各部门、科室: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今随文下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及其工作职责附件2 部分单病种质控指标标准值附件3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控制性表单)附件4 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表单(指导操作性表单)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及费用控制等医疗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疗评价标准》、《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及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经讨论研究,制定《共青新市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运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和某些重要的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用数据进行质量管理评价。
通过单病种质控,对疾病诊疗进行过程质量控制及终末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
二、实施计划1.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同时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建立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中主要负责制订实施规划,确定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协调单病种质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相关的培训;审核单病种质控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确定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及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的职责(附件1)。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二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2.病种选择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病种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
2.2单病种管理病例纳入标准:诊断明确者;只有一个出院诊断(可包括该疾病引起的合并症)的病例,如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对于某些病种,除须符合以上两条外,还须符合规定的治疗方式,如一些内科病种须是以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外科病种则须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否则应予以排除。
2.3 单病种管理病例排除标准:住院期间曾经转科的病例;入院后48小时内死亡的病例;虽已确诊,但未完成正常治疗而出院的病例,即未达到出院标准而出院的病例。
2.4 目前实施单病种管理的病种: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四个病种“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手术相关“围手术期预防感染”作为我院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病种,待时机成熟逐步推广。
3.确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以医疗质量的过程质控指标为主,同时考核重要的终末质控指标,达标率为90%以上。
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占比及治愈好转率的标准值(附件2)为2015年的平均水平(部分数据由于系统原因不能调出),余质控指标标准值按质控要求完成。
具体质量管理措施指标见附件3、附件4中的质量管理措施项目。
4.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评价方法:以临床科室作为评价单位,用“达标率”作为总体的评价指标,即评估各质控指标的实际值是否达到质控标准。
达标率能综合反映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水平,并且可以横向比较。
5.单病种质控流程5.1 单病种患者入住专科,主管医师首先确定是否符合单病种管理病例标准,按单病种诊疗规范、质控要求诊治。
并在病历中如实记录每一个质控节点是否按规范执行,如未能执行,必须在病历中说明理由。
科主任或三级医师通过业务查房认真审查每份病历的诊疗过程是否符合质控要求,督促、指导下级医师诊疗工作,及时发现诊疗缺陷并予以纠正,不断强化各级医护人员的自我监控意识。
病人出院后一周内,科室指定专人及时上报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
对在实施过程中因流程等原因致使不能达到质控标准者,应及时向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报告。
5.2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每月对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根据病种质量管理调研简表认真进行调研、分析评估,统计达标率。
与临床科室共同讨论未达到标准的相关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协调解决。
每季将收集的单病种质量监测资料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定期追踪改进措施的效果。
5.3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根据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的报告资料,协调单病种质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审核单病种质量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6.保证措施6.1组织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科室及其相关科室进行培训。
科室单病种质量实施小组认真学习单病种诊疗规范及质控标准。
6.2信息化:加强信息化建设,力争对单病种诊疗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增加临床医师的依从6.3奖惩: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的科室年底授予单病种质量管理优胜奖。
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年终评比科室先进、个人先进的重要参考指标。
附件1单病种质量管理组织及工作职责一、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组长:杨礼勇成员:姜节安李秀文淦克波熊晓兰刘江北余国雄范丁丁宫艳王艳周淼华何美萍陈婷婷陈声兰张火兰单病种质量管理指导评价小组工作职责(一)制订单病种质量的评价程序;(二)对单病种质量的实施进行评价及指导,对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流程不畅等进行改进;(三)对单病种质量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五)逐步做到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收集监测指标信息。
二、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组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成员:实施科室的医疗、护理人员单病种质量指导评价小组参与指导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工作职责(一)负责相关病种质量控制方案的实施,及时上报;(二)负责提出科室在病种质量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三)参与单病种质量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
附件2附件3急性心肌梗死质量控制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ICD-10 编码:I21.0-I21.3,I21.9病例包括:急性前壁侧壁心肌梗死(I21.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I21.002)、急性前隔心肌梗死(I21.003)、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I21.004)、冠状动脉闭塞(I21.903)、冠状动脉破例(I21.904)、冠状动脉栓塞伴心肌梗塞(I21.905)、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伴心肌梗塞(I21.906)、急性多壁心肌梗塞(I21.907)、室间隔穿孔(I21.908)、心脏破裂(I21.909)、心脏卒中(I21.910)、亚急性心肌梗死(I21.911)、心肌梗塞(急性)NOS(I21.951)。
除外病例:1.由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参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18岁以下的病例;4.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5.急性小灶心肌梗死(I21.401),6.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I21.402)、7.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I21.403),8.非冠心病心肌梗死(I21.901)。
(供参考)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案号______________发病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住院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住院标准时间:7-14天。
说明:该表单要客观准确填报,不能按质量标准执行的,必须在“说明”栏中填写理由。
2.该表经签名审核后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
3.本表每1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格。
经治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心力衰竭质量控制临床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ICD-10 I50)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I05-I09+I50,高血压病+心力衰竭I11-I13+I15,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I20-I25+I50病例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I50.001)、充血性心脏病(I50.002)、全心衰竭(I50.003)、右心衰竭(I50.004)急性肺水肿伴心力衰竭(I50.101)、急性左心衰竭(I50.102)、急性心功能不全(I50.103)、左心房衰竭(I50.105)、左心衰竭(I50.106)、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I50.107)、急性肺水肿合并心脏病(心力衰竭)(I50.151)、低心排综合征(I50.901)、心功能不全(I50.902)、急性心功能衰竭(I50.903)、急性心功能Ⅲ级(I50.908)、心功能Ⅱ-Ⅲ级(I50.909)、心功能Ⅳ(I50.910)、心力衰竭NOS(I50.911)心肾衰竭(I50.912)、循环衰竭(I50.913)、低输出量心力衰竭(I50.951)。
(供参考)除外病例:1.外院诊疗后转入本院的病例,2.与临床药物与器械试验的病例,3.不包括非源性的心力衰竭和各种疾病的终末情况,4.心功能Ⅰ级的病例,5.18岁以下的病例,6.同一疾病30日内重复入院,7.心脏外科手术后或由于心脏假体的存在I79.18,8.新生儿心力衰竭P29.09,产科手术和操作075.410,流产异位妊娠或葡萄胎妊娠000-007,008.8 。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案号______________ 发病时间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到达医院时间: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入院途径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___时,出院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住院标准时间:7-14天。
排于病案首页之后归档。
3.本表共11项质量环节,每一环节质量不达标,为病历环节质量不合格。
经治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护士长签名____________科主任或专家组成员签名______________肺炎质量控制临床表单(住院、成人)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ICD-10 J13-J15,J18)病例包括:肺炎链球菌性肺炎(J13,X01)、肺炎球菌性肺炎(J13.X02)、肺炎链球菌性引起的支气管肺炎(J13.X03)、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J14,X01)、细菌性肺炎(各种细菌15.)、支原体肺炎(J15.702)、非典型肺炎等(J15.701)、喘息性支气管肺炎(J18,001)、毛细管支气管肺炎(J18.002)、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J18.003)、哮喘性支气管肺炎(J18.004)、弥漫性肺炎(J18.051)、支气管肺炎伴心功能不全(J18.052)、大叶性肺炎(J18.101)、胸膜肺炎(J18.151)、坠积性肺炎(J18.201)、被动性肺炎(J18.801)、节段性肺炎(J18.802)、局限性肺炎(J18.803)、中毒性肺炎(J18.804)、阻塞性肺炎(J18.805)、肺泡性肺炎(J18.851)、肺炎(J18.901)、肺炎休克(J18.902)、迁延性肺炎(J18.951)、休克型(中毒性或爆发性)、肺炎(J18.952)、重症肺炎(J1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