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奇异的景色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奇异的景色(四篇)

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奇异的景色(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奇异的景色(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奇异的景色一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异想天开二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赛龙舟三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锯末壁挂四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奇异的景色一教学目标1.欣赏卢梭的作品《奇异的景色》,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及对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大胆画出心中的丛林。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1.活动前观看视频《美丽的热带丛林》。

2.多媒体课件1个。

3.钢琴曲《迷雾森林》、《森林狂想曲》。

4.水粉颜料、排笔、树枝、纸团、眼药水瓶、小喷壶、白帆布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受画面,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课件播出作品,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欣赏画面,边看边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二、仔细观察画面,欣赏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及丰富色彩的运用。

1.小朋友,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呀?小结:我们看到了茂密的丛林里有许多奇花异草,树上结满了鲜艳的果实,丛林里还躲着可爱的小动物。

2.你觉得这幅画美在哪里?(引导幼儿发现画面中动物的美、植物的美、色彩的美,三者次序可根据幼儿的注意点随意调整。

)(1)关于动物的小结:画上的猴子姿态都不一样,有的坐在树上、有的蹲着,还有的惬意地躺在那儿吃果子。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画中猴子的姿态。

(2)关于植物的小结:丛林非常地茂密,一层层重叠在一起,画面显得很丰满。

这些植物的形状各不相同,它们像活的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3)关于色彩,教师可利用课件提取画中绿色色谱,向幼儿介绍画家用了二十几种绿色来画丛林植物,每一片叶子都仔细地描绘,深浅不同的绿色细腻地刻画出丛林植物的繁茂多样。

三、了解作品名称及画家,欣赏其他丛林组画,进一步感受卢梭的作品风格。

猜一猜画家在画这幅画时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结:这幅画是法国的—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画的名字叫《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奇异的景色》《奇异的景色》是一场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旨在通过观赏各种奇异的景色,培养儿童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本次活动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介绍活动主题、展示奇异景色、观赏讨论、创作游戏和总结。

一、介绍活动主题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活动主题《奇异的景色》,鼓励他们对不同的景色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展示奇异景色教师准备了一系列奇异的景色图片,例如彩虹瀑布、星空海洋、幻想城堡等,并将这些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观看。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图片展示,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

三、观赏讨论教师指导孩子们仔细观赏每张图片,并引导他们描述图片中的奇异景色。

通过观赏和讨论,孩子们可以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创作游戏1. DIY奇异景色画:教师准备了彩纸、拼贴材料和绘画工具,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造力创作奇异景色画。

教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创作思路,并引导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

2. 奇异景色组词:教师给出一些建筑物、自然景观等的名称,让孩子们利用这些词语进行组词。

例如,将“森林”和“玫瑰”组合成“森林玫瑰”,将“宇宙”和“花园”组合成“宇宙花园”等。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联想和创造能力。

五、总结活动结束前,教师与孩子们进行总结,回顾本次活动的亮点和收获,鼓励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创造保持热情,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奇异景色,并了解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通过这次《奇异的景色》的美术欣赏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欣赏各种奇异的景色,体验到美的力量,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次活动能让孩子们对美术更加热爱,并在之后的生活中不断发现和创造美。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2. 让幼儿了解不同的景色和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绘画技巧,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画纸、颜料、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2. 图画故事《奇异的景色》或幻灯片。

3. 感受不同景色的图片或拼图。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美丽的风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一下图片中的景色。

2. 老师提问:你们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请说一说。

3. 引入《奇异的景色》: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介绍一个充满奇异景色的地方,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探索欲望。

步骤二:感知1. 老师出示不同景色的图片或拼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感受每个景色的不同之处。

2. 老师引导幼儿描述不同景色的特点和色彩。

3. 老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不同景色的情感和想法。

步骤三:创作1. 老师告诉幼儿,我们现在要画一个自己心目中奇异景色的画作。

2. 老师请幼儿想象一个奇异景色的场景,可以是天空中的彩虹、水中的花园、树上的果子等。

3. 幼儿使用颜料、画笔和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目中的奇异景色。

4. 老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不限制幼儿的创作方式和表达形式。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 老师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向大家展示和分享。

2. 老师引导幼儿描述自己作品中的奇异景色和色彩运用。

3. 班级集体评价每个幼儿的作品,鼓励和表扬幼儿的努力和创造性。

步骤五:总结1. 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2. 老师引导幼儿思考:奇异景色的画作让你们感受到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画画?3. 老师鼓励幼儿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欢迎幼儿积极参与绘画活动。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

大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

《奇异的景色》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自然界的奇异景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奇异的景色,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奇异景色,运用绘画技巧表现。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画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可容纳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一些奇异的景色图片,如极光、彩虹、雾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奇异景色的认识。

(二)探索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奇异景色,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三)示范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奇异景色,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变化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尝试表现奇异景色。

(四)创作1.学生根据自己对奇异景色的理解和感受,独立创作一幅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五)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奇异景色,尝试用绘画或其他方式表现。

五、教学反思亮点:1.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不足:1.课堂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未能充分展示每个步骤的细节,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理解不深。

改进措施:1.增加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创作和展示。

2.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注重细节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认为学生在绘画方面有较大的进步,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一、课程背景本次美术课的教学对象是一所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学习内容为《奇异的景色》。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开展,旨在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学习与自然交流,培养学生的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二、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自然物品;2.能够描述自然景色的美丽,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3.能够使用画笔、颜料等工具,表现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理解;4.能够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美感和艺术情趣。

三、教学过程1. 预习环节在课前,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素材和道具,如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瓣、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品。

老师用这些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对自然景色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观察不同自然物品的颜色和形状。

2.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场景复述或是教材阅读,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主题是“奇异的景色”。

同时,可以通过导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万物在颜色和形状上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实践环节1.观察自然景色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自然教室、校园或是周边的公园和路边,带着学生观察自然景色,让他们了解太阳、云彩、花草、河流、山峦等自然风景,并引导他们观察自然景色的颜色和形状。

2.自然景色创作老师可以在学生观察完自然景色之后,将学生带回教室,引导他们进行自然景色的创作。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工具,如颜料、画笔、画纸、画布等,让学生自由创作自己眼中的自然景色。

老师可以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创作展示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可以进行作品展示。

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4. 总结环节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鼓励学生在分享中相互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反思1.教学亮点本节课教学中,老师运用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如出门观察、自由创作、交流分享等环节。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奇异的景色》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绘画,感知和表现自然界非凡的美丽景色。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绘画训练学生的手部协调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本课程的主题是“奇异的景色”。

2. 教学内容1.观察自然界的奇异景色,如瀑布、彩虹、火山等。

2.通过绘画表现这些景色,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发挥想法和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3. 教学材料彩笔、水彩、画纸、海报、图片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的奇妙景色,如彩虹、瀑布、海洋等,并请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

2. 观察示范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自然景色的图片,并介绍这张图片的拍摄地点和特点。

然后,教师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元素,如颜色、形状等。

3. 创作指导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颜色、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然景色。

然后,教师请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自己的作品。

4. 作品呈现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教师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学生发表评价和观点。

5. 总结活动教师请学生回顾本次课程所学的知识,并总结今天的收获。

四、教学方法1.讨论:通过讨论自然界奇妙的景色,引导学生了解、认识这些景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示范:通过图片等展示有关美术创作的示范技巧。

3.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4.呈现和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学生发表评价观点。

五、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

2.检查学生的画作,判断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

《奇异的景色》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评价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奇异景色。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水粉颜料、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纸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些奇异的景色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邀请学生谈谈他们对奇异景色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授1.讲解本次课程的创作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奇异景色。

2.介绍水粉颜料的使用方法,示范如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笔触表现奇异的景色。

3.讲解剪贴画的基本技巧,示范如何将彩纸剪裁成不同形状,组合成奇异的景色。

(三)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材料和创作手法,开始创作奇异景色。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四)作品展示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互相欣赏、评价。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设计得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奇异景色的图片,让学生对本次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新授环节,讲解清晰,示范到位。

学生对水粉颜料和剪贴画的技巧有了基本的了解,为实践环节打下了基础。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奇异景色。

4.作品展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欣赏、评价。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激发他们继续创作的热情。

不足之处:1.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不够熟练,导致作品效果不尽如人意。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异的景色》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分析《奇异的景色》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通过创作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奇异的景色》的绘画作品(PPT 或打印版)。

2.绘画工具:彩色铅笔、彩色油画棒、颜料、画笔等。

3.绘画纸和画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欣赏绘画作品(15分钟)•展示《奇异的景色》的绘画作品。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观察作品: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图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3. 分析绘画作品(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画家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你认为画家在使用哪些技巧?4. 创作绘画作品(4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奇异的景色》的主题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

5. 展示作品和分享(20分钟)•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老师和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出建议,让学生互相学习和进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奇异的景色》为主题,通过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艺术进行鉴赏,并通过创作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基本顺利,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欣赏绘画作品的环节,我应该更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作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其次,在创作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我应该提供一些范例或示范,让学生更明确地了解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最后,在展示作品和分享的环节,我应该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相学习。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奇异的景色》这幅绘画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创作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奇异的景色》
【教学目标】
1、欣赏卢梭的作品《奇异的景色》,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及对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大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大胆创作,画出心中的丛林,尝试运用不同的作画工具及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形态各异的丛林植物。

3、喜欢参加美术欣赏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活动前观看视频:美丽的热带丛林。

2、多媒体课件2个。

3、钢琴曲《迷雾森林》、《森林狂想曲》。

4、水粉颜料、排笔、树枝、眼药水瓶、白帆布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画面,自由地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导入语:“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画,我们仔细欣赏以下,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画上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课件播出作品后让幼儿在音乐声中欣赏画面一到两分种,可边看边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印象。

接着请几名幼儿
说说对作品的感觉。

2、仔细观察画面,欣赏动植物的细腻刻画及色彩的运用。

师:“小朋友,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呀?”
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兴趣点,从不同视点对作品进行独立自由的观察。

★如果幼儿首先注意到的是画面中的动物
提问:“你能找到丛林里的猴子藏在哪里吗?它们在做什么呢?有什么样的姿态?你能学学他们的样子吗?”
每当有孩子找到猴子时,将鼠标点到那只猴子,这时画面会放大,并发出卡通音效,既便于孩子们观察,又增强了趣味性。

★如果幼儿首先注意到的是画面中的植物
提问:“丛林里的植物长的怎么样呀?”
教师小结:丛林非常地茂密,一层层重叠在一起,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这些植物像活的一样充满了生命力。

师:我们2人、3人或大家一起合作,表演一下茂密的丛林。

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形态各异的植物,以加深对画面的感受并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孩子们首先关注的是画面的色彩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这幅画中什么颜色最多?这些绿色一样吗?
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绿色?
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种绿色来画丛林?”
利用课件展现绿色色谱,向幼儿介绍画家用了二十几种绿色来画丛林植物,每一片叶子都仔细地描绘,丰富的色彩细腻地刻画出丛林植物的繁茂多样。

3、了解作品名称及画家,欣赏其它丛林组画,进一步感受卢梭的作品风格。

师:“这幅画的名字叫《奇异的景色》,是法国的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

其实卢梭并没有去过真正的丛林,但是他根据自己的想像画了很多热带丛林的画,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4、大胆创作心中的丛林,尝试运用深浅不同的绿色表现形态各异的丛林植物。

说说你们心中想象的丛林。

介绍作画的工具。

猜一猜:我们可以用粗细不同的排笔画什么?用课件演示。

今天,我们一起合作在布上画一画我们心中想象的热带丛林。

幼儿创作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适时帮助、引导有困难的幼儿完成创作。

课件定格在四幅丛林组画,音乐循环播
放。

5、分享作品,体验创作的快乐。

创作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自由走动,欣赏自己和同伴合作的作品。

教师以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肯定幼儿的作品,引导他们从色彩是否丰富、植物的形态是否生动、想象是否独特等方面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