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方程式赛车传动组简介.

合集下载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汽车构造试题附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汽车构造试题附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试卷编号 A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课程名称(含档次)汽车构造课程代号08020025专业汽服、车辆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闭卷)闭卷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本题总分20分,每个空1分题)1、活塞的基本构造可分为、、三个部分。

沿轴线方向成上下的锥形。

2、惯性锁环式同步器的锁止部件是,锁销式同步器的锁止部件是。

3、液力变矩器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4、化油器由、、、、等五大供油装置组成。

5、大货车的万向传动装置一般由、、组成。

前置前驱轿车靠主减速器处为球笼式万向节,靠车轮处为球笼式万向节。

二、选择题(请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发动机用于平衡旋转惯性力及其力矩的平衡重一般设在()。

A. 曲轴前端B. 曲轴后端C. 曲柄上2、在排气上止点( )。

A. 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B. 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C. 排进气门同时开启3、以发动机转速和进气量作为基本控制参数的汽油喷射系统为()。

A. D型汽油喷射系统B. L型汽油喷射系统C. K型汽油喷射系统4、当上行柱塞上的斜槽与柱塞套上的油孔相通时,柱塞式喷油泵()。

A. 准备喷油B. 开始喷油C. 结束喷油5、现代轿车水冷系一般使用()节温器。

A.蜡式B.膨胀筒式C.乙醚式第1页(共 1 页)6、液力变矩器中用于增大扭矩的零件是()。

A. 泵轮B. 导轮C. 涡轮7、当把驱动桥架空,传动轴固定,转动一边驱动轮,另一边驱动轮必然()转动。

A. 同向等速B. 反向等速C. 反向不等速8、子午线轮胎的帘线排列方向与轮胎子午断面()。

A. 斜交B. 垂直C. 一致9、为调整前轮前束,转向横拉杆两端切制的螺纹()。

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

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
本项目学生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1)测试性能的实验台架已经设计制造出来;
(2)所需离合器可采购到,对离合器已进行拆解分析;
(3)参加交通部基础应用研究项目“基于能量回收效率与制动安全的纯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再生制动机理研究”的工作、参加理工大学创新基地项目“多用途轮毂电机型电动车”;对电动汽车有了解;
年度目标和工作内容(分年度写)
(1)准备阶段(2014.03-2014.06):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有关资料的搜集,为每个成员分配任务。
(2)设计阶段(2014.07-2014.12):完成电动机的设计,包括UG三维实体的建模和AutoCAD二维图纸生成。
(3)制造阶段(2015.01-2015.04):进行电动机的加工制造、细长轴的加工制造、以及各个部件的装配工作。并对系统进行测试。
②完成电动机的设计,包括UG三维实体的建模和AutoCAD二维图纸生成;
③进行电动机的加工制造、细长轴的加工制造、以及各个部件的装配工作。向老师请教,对电控系统进行设计编程;
④测试与改进。
(2)预期成果
①发表论文一篇;
②设计制作一套该混合动力系统的微型实物(不含发动机、变速器,先用小电机代替发动机);
(3)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混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是串联式与并联式的综合,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驱动系统是最后发动机与电动机以机械能叠加的方式驱动汽车,但驱动电动机的发电机串联于发动机。目前的混联式结构一般以行星齿轮作为动力复合装置的基本构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一部分通过机械传动输送给驱动桥,另一部分则驱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电动机或电池,电动机产生的驱动力矩通过动力复合装置传送给驱动桥。混联式驱动系统的控制策略是:在汽车低速行驶时,驱动系统主要以串联方式工作;当汽车高速稳定行驶时,则以并联工作方式为主。混联式HEV充分发挥了串联式和并联式的优点,以达到热效率更高、排气污染最低的效果。与并联式相比,混联式的动力复合形式更复杂,因此对动力复合装置的要求更高。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规则docx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规则docx

Formula Student China Chinese Rules(2012 Version)Th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China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主任:李理光副主任:(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康牛向春陈刚闫建来宋晓琳张代胜杨波胡纪滨高峰高振海夏群生谢辉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康王为人王国权王国林王震坡牛向春邓俊毕凤荣刘献栋朱刚闫建来李理光宋晓琳吴列吴志军吴彤峰陈刚张代胜张建文季学武杨波杨振林杨博杨靖周汽一胡纪滨姜武华高峰高振海夏怀成夏群生黄妙华董红义谢辉熊坚秘书长:吴志军秘书:邓俊序言本版规则由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规则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则委员会”)根据国际(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大学生方程式赛事规则,并参考其他国家相关规则编译撰写。

本规则用于指导参加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车队成员,使其了解制造赛车及参加比赛的过程。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赛事,通过制造一辆赛车可以培养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还能够紧密结合汽车工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广大学生把最前沿的工程技术与课本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本规则共分四章。

第1章介绍了管理规定,内容包括大赛宗旨、政策、参赛资格和注册;第2章介绍了技术规范,内容涉及赛车的设计和制造的要求以及限制;第3章介绍了静态规则,内容涉及赛车的技术检查成本、设计和营销报告;第4章介绍了动态规则,包括直线加速测试、8字绕环测试、高速避障测试、耐久测试及燃油经济性测试等。

此版本规则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和版权拥有,本规则的解释和修改权由规则委员会负责。

本规则只限于本项赛事定义的活动范围内使用。

本规则将根据赛事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

本规则的草案由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大学生方程式车队提供,经2010年大赛规则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修改后通过,并由赛事组委会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颁布试行版。

参加本规则草案工作的主要成员如下:主编译:李理光参编人员:童孙禹、孙灿、刘寅童、楼圣宇、刘嘉奇、邵斯君、储劲智、李伟楠、陆贞姣、姜伟烽、王云能、王慧君、许潇、黄鹏颖、张昊、江涛。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器毕业设计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器毕业设计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器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Formula SAE 概述 (1)§1.1.1 背景 (1)§1.1.2 发展和现状 (2)§1.2 中国FSAE发展概况 (2)§1.3 任务和目标 (3)第二章转向系设计方案分析 (4)§2.1 赛车转向系概述 (4)§2.2 转向系的基本构成 (4)§2.3 转向操纵机构 (4)§2.4 转向传动机构 (6)§2.5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6)§2.5.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6)§2.5.2 其他形式的转向器 (8)§2.5.3 转向器形式的选择 (9)§2.6 赛车转向系统传动比分析 (9)§2.7 转向梯形机构的分析与选择 (10)§2.7.1 转向梯形机构的选择 (10)§2.7.2 断开式转向梯形参数的确定 (10)§2.7.3 转向系内外轮转角的关系的确定 (12)§2.7.4 MATLAB内外轮转角关系曲线部分程序 (14)第三章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16)§3.1 转向器的效率 (16)§3.1.1 转向器的正效率η+ (16)§3.1.2 转向器的逆效率η- (17)§3.2 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17)§3.2.1 转向系传动比 (17)§3.2.2 力传动比与转向系角传动比的关系 (18)§3.2.3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wo i (19)§3.2.4 转向器角传动比及其变化规律 (19)§3.3 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Δt (20)§3.3.1 转向器传动间隙特性 (20)§3.3.2如何获得传动间隙特性 (21)§3.4 转向系传动比的确定 (22)第四章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与计算 (23)§4.1 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23)§4.1.1 原地转向阻力矩MR的计算 (23)§4.1.2 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Fh (23)§4.1.3转向横拉杆直径的确定 (24)§4.1.4初步估算主动齿轮轴的直径 (24)§4.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 (25)§4.2.1 齿条的设计 (25)§4.2.2 齿轮的设计 (25)§4.2.3 转向横拉杆及其端部的设计 (25)§4.2.4齿条调整 (26)§4.2.5转向传动比 (27)§4.3 齿轮轴和齿条的设计计算 (28)§4.3.1 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式及计算许用应力 (28)§4.3.2 初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 (29)§4.3.3确定齿轮传动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30)§4.4 齿轮齿条转向器转向横拉杆的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 Q1537693694运动分析 (31)§4.5 齿轮齿条传动受力分析 (32)§4.6 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32)§4.6.1轴的受力分析 (32)§4.6.2判断危险剖面 (33)§4.6.3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校核 (33)§4.6.4轴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 (33)第五章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 (36)§5.1 目标函数的建立 (36)§5.2 设计变量与约束条件 (37)§5.2.1 保证梯形臂不与车轮上的零部件发生干涉 (37)§5.2.2保证有足够的齿条行程来实现要求的最大转角 (38)§5.2.3保证有足够大的传动角α (38)第六章基于UG运动仿真的转向梯形设计与优化 (41)§6.1 建立UG三维模型 (41)§6.2 基于UG工程图模块的转向机动图 (42)§6.3 UG模型以及基于UG高级仿真的零部件校核 (42)§6.4 UG装配模型检查干涉问题 (43)第七章结论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46)第一章绪论§1.1 Formula SAE 概述§1.1.1 背景Formula SAE 赛事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the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简称SAE)主办。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赛车运动尤其是方程式赛车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这场技术的盛宴中,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正在崭露头角,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充满热情地参与到这个充满挑战与创新的项目中。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赛事起始于2010年,以“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设计和动手能力”为主旨,是一项由在校学生自行设计、制造、调试方程式赛车的比赛。

这种赛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他们具备极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年的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车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

例如,华南理工大学车队以7项核心指标全部合格的优秀成绩夺得了总冠军。

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在赛车设计上的高超技能,更彰显了他们在团队合作和创新上的实力。

方程式赛车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

从最初的草图设计,到最后的赛车制造完成,每一步都需要精细的计算和设计。

而且,由于比赛规则的限制,每辆赛车都需要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重量。

这无疑是对参赛者们的一次巨大的挑战。

然而,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个项目中,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一次次突破难关,一次次刷新记录。

他们的努力不仅仅体现在赛车的性能上,更体现在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上。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比赛不仅提供了一个展示大学生们创新能力的平台,更是他们实践理论知识的最佳场所。

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大胆创新,从而提升自我价值。

同时,通过这样的比赛,他们也提前接触到了社会的挑战与压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比赛对于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参与这样的比赛,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汽车工业的最新技术和趋势,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他们也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与分析(完成)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与分析(完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任务书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中美合作)班级学号062110316学生彭涛指导教师李传昌题目方程式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与分析任务规定进行日期自2014 年2 月17 日起,至2014 年6 月20 日止目录摘要 (4)关键词 (4)Abstract (5)Key words (5)引言 (5)绪论 (6)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6)1.2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简介 (7)1.2.1 进气系统定义 (7)1.2.2 基本构成 (7)1.3 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展趋势 (7)1.4 进气限流情况下提高进气效率技术的研究现状 (8)1.5 研究内容 (8)1.6 进气系统系统概述 (9)1.6.1 进气系统结构参数对充气效率的影响 (9)1.6.2 进气管长度对充气效率的影响 (9)1.6.3 FSAE规则对进气系统限制 (10)1.6.4 赛车进气系统主要构成 (11)2 进气系统方案设计 (11)2.1 进气系统设计流程 (11)2.2 确定进气系统材料与制造工艺 (13)2.3 节气门体类型选择 (14)3 设定进气系统各部件基本参数 (15)3.1 系统参数 (15)3.2 空气滤清器 (15)3.3 限流阀开口 (16)3.4 限流阀 (16)3.5 限流阀扩散器 (17)3.6 稳压腔 (17)3.7 进气道 (18)3.8设计要求 (18)3.8.1 进气方案 (18)3.8.2 进气管形式 (19)4 各部件基本参数设计 (21)4.1 节气门口径 (21)4.2 进气总管长度 (21)4.3 稳压腔体积 (22)4.4 进气歧管长度 (22)5 流场分析 (22)5.1 分析软件介绍 (22)5.2 模型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初定义 (23)5.2.1 进气总管分析 (23)5.2.2 稳压腔分析 (25)5.2.3 进气歧管长度分析验证 (29)6 进气系统装配 (29)7 结论与展望 (31)参考文献 (32)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进气系统设计与分析车辆工程专业彭涛指导教师李传昌摘要:本设计是针对我院2014年FSAE赛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研究。

FSAE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电动版)设计说明书

FSAE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电动版)设计说明书

以大学生方程式赛事为背景,参考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作为基础,应用汽车理论和汽车设计等相关知识结合比赛规则,对赛车的基本尺寸、质量参数和赛车的性能参数进行选择,对赛车各总成进行选型和总布置,进行赛车蓄能系统、再生制动系统以及行驶系统、传动系统进行设计。

根据同组同学确定的驱动系统,结合比赛需求计算出电池、电容容量和要求,选择电池、电容型号和组合形式,确定出外形尺寸和质量和安装位置。

再为蓄能装置匹配出合适的充电系统。

设计节能环保的再生制动系统,然后按照鹿山二号对纯电动方程式赛车的行驶系统、传动系统进行改动,最后再结合同组同学的参数,确定整车的设计参数。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环保的纯电动车辆将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流。

关键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总布置;磷酸铁锂电池;超级电容Students Formula One racing events as the background, refer to the Guang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e Kayama College Students Formula One racing as a basis for the automotive design and automotive theory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FSAE competition rules,application of automotive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automotive design , combined with the rules of the game ,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the car , quality parameters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car selection , selection and general arrangement of the assembly of the car , the car energy storage system ,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and driving system,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According to the same group of students to determine the drive system , combined with the game needs to calculate the battery, capacitor , capacity and requirements , select the battery, capacitor model and the comb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shape size and quality , and installation location . Match the charging system for the energy storage device .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of the design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and then follow the Lushan II Formula One racing for pure electric driving system ,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to make changes , and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same group of students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and Formula One racing ; general arrangement ; lithium iron phosphate batteries ; super capacitor目录1 绪论 (4)1.1 大学生方程式赛事介绍 (4)1.2 大学生方程式的历史 (4)1.3 赛事意义 (5)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 纯电动方程式赛车总布置设计 (6)2.1 赛车主要参数的选取 (6)2.1.1 纯电动方程式赛车机械部分参数的选取 (6)2.1.2 赛车性能参数的选取 (7)2.1.3 悬架主要参数(学院车队提供) (8)2.2 赛车驱动电机的选取 (8)2.2.1 电机类型的选择 (8)2.2.2 电机功率的选择 (9)2.3 赛车各总成选型原则和总布置 (10)2.3.1 悬架、轮胎的选择 (10)2.3.2 制动系统 (10)2.3.3 车架 (11)2.4 人机工程 (11)2.4.1 人体尺寸 (11)2.5 赛车的轴荷分配 (12)2.5.1 学院鹿山2号的轴荷分配 (12)2.5.2 纯电动方程式赛车相对后轴增加的质量分布的计算 (13)2.5.3 纯电动方程式赛车轴荷的分配 (13)3 储能装置的选择 (14)3.1 蓄能装置的容量计算 (14)3.1.1 赛车的续驶里程 (14)3.1.2 蓄能器容量的计算 (14)3.2 蓄能装置类型的选择 (14)3.2.1 高比能量蓄能装置 (14)3.2.2 高比功率储能设备的选择 (17)3.2.3 高比功率装置的计算 (17)3.2.4 超级电容的计算 (22)4 充电器的设计 (24)4.1 锂离子电池充电方法 (24)4.1.1 常用的充电方法[10] (24)4.1.2 赛车充电放式的选取 (25)4.2 赛车的充电要求 (25)4.2.1 赛车的充电要求 (25)4.2.2 充电器方框图 (26)4.2.3 充电器的分析 (27)5 再生制动 (29)5.1 赛车制动力矩的计算 (29)5.1.1 赛车制动力的要求 (29)5.1.2 赛车制动力的计算 (29)5.2 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30)5.2.1 制动减速度计算 (30)5.2.2 制动距离计算 (31)5.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1)5.4 制动的稳定性 (31)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31)5.5.1 求出I曲线 (31)5.5.2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析 (32)5.6 赛车要求的最大制动力 (33)5.6.1 赛车最高车速下所具有的能量 (33)5.6.2 塞车的制动力要求 (34)5.6.3 赛车制动器制动力的选取 (34)5.6.4 赛车再生制动路线分析 (36)6 机械传动系统与行驶系 (37)6.1 机械传动系统 (38)6.2 行驶系 (38)6.2.1 车架 (38)6.2.2 车桥和车轮 (38)6.2.3 悬架 (39)致谢 (42)参考文献 (43)1 绪论1.1 大学生方程式赛事介绍全球可利用能源逐渐减少、环境恶化的形式越来越严峻,人类需要一个更安全、低碳的能源体系及环境。

方程式赛车整车结构

方程式赛车整车结构

方程式赛车整车结构方程式赛车(Formula racing car)是一种高性能赛车,其整车结构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复杂系统。

整车结构是指赛车的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和连接方式,包括车体、底盘、悬挂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

赛车的车体是整车结构的基础,它是赛车的外壳,起到保护驾驶员和内部部件的作用。

车体通常采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赛车的重量-功率比和刚性。

车体的设计也考虑了空气动力学性能,通过气动外形设计和空气动力学套件的应用,减小空气阻力,增加下压力,提高赛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底盘是赛车的骨架,承载着车身和各个部件的重量。

底盘由钢管焊接而成,具有高强度和刚性,以保证赛车在高速行驶和弯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底盘还包括前后悬挂支架、转向机构、油箱等组件,它们的布置和连接方式对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悬挂系统是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车轮和底盘,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

悬挂系统通常采用独立悬挂结构,包括弹簧、减振器、悬挂臂等部件。

悬挂系统的设计要考虑赛道的特点和赛车的操控需求,通过调整悬挂刚度和减振器的阻尼,实现赛车在不同路面和行驶状态下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动力系统是赛车的核心,它提供赛车所需的动力和扭矩。

动力系统通常由内燃机、涡轮增压器、排气系统等部件组成。

内燃机通常采用高转速、高效率的发动机,如V型发动机或涡轮增压发动机,以提供足够的动力和响应速度。

排气系统通过优化排气管道和增压器的布局和设计,提高发动机的排气效率,提升动力输出。

传动系统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它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部件。

传动系统的设计要考虑赛车的加速性能、换挡速度和操控性能,通过合理的齿轮比和传动比,实现发动机转速和车速的匹配,提高赛车的驱动效率和性能。

制动系统是赛车的关键安全装置,它用于控制赛车的速度和停车。

制动系统通常采用碳陶瓷制动盘和刹车钳,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和制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理工大学方程式赛 车传动组简介
概述
• 传动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与发动机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在各种行驶条
件下正常行驶所必需的驱动力与车速,并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
燃油经济性。为此,任何形式的传动系统都必须具有以下功能。
(1)实现减速增扭 只有当作用在驱动轮上的驱动力足以克服外界对
汽车的阻力时,汽车方能起步并正常行驶。假如将发动机与驱动轮之
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组成
赛车一般采用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的 MR方案。MR方案是将发动机置于驾驶室 后面的汽车中部,后轮驱动。该方案布置 有利于实现前、后轴较为理想的轴荷分配。 MR方案中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经过离合器、 变速器、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的万向传 动装置以及安装在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差 速器和半轴,最后传到驱动车轮。离合器速器万向节半轴
谢谢!
间直接连接,则汽车速度很大,这样高的车速既不实用,又不可能实
现(因为相应的驱动力太小,汽车根本无法起步)。为解决这一矛盾,
必须使传动系统具有减速增扭的作用,亦既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为发动
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的驱动轮所得到的扭矩则增大到发动机转
矩的若干倍。
(2)实现汽车变速 汽车的
使用条件在很大范围内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从汽车的驱动力和速度也
差速器
• 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 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 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 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 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 地面的摩擦。
• 差速器的种类有:1、开式差速器2、限滑差速器 3、托森差速器4、锁止式差速器(机械锁止、电 动锁止、气动锁止)。
主减速器
• 主减速器是系统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 件。对发动机纵置的汽车来说,主减速器还利用 锥齿轮传动以改变动力方向。
• 主减速器的种类繁多:有单级式和双级式;有单 速式和双速式;还有贯通式和轮边式等。
链传动
链条的前进速度和上下抖动速度都是周期性 变化的,链轮的节距越大,齿数越少,链速的变 化就越大。当主动链轮匀速转动时,从动链轮的 角速度以及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都是周期性变化 的。链传动的不均匀性的特征,是由于围绕在链 轮上的链条形成了正多边形这一特点所造成的, 故称为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链传动中的多边形 效应造成链条和链轮都是周期性的变速运动,从 而引起动载荷。
有相当大的变化范围。
(3)实现汽车倒驶汽车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倒向行驶。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
的动力传递 发动机只能在无负荷情况下启动,而且启动后的转速必须
保持在最低稳定转速之上,否则可能会熄火。所以,在汽车起步之前,
必须将发动机到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线切断,以便启动发动机。
(5)应使两侧驱动车轮具有差速作用 差速器使左右两驱动轮可以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