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影响平均住院日调研
医院平均住院日管理研究综述

医院平均住院日管理研究综述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院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该文综合国内外对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研究,梳理出主要研究方向: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改进措施、平均住院日与医院效率的关系、现代管理理论在平均住院日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国内外研究建议,展望今后平均住院日管理中,应注重对住院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标签:医院;平均住院日;管理[Abstract]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is a major indicator of balancing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efficacy,and the paper combs the major research dir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of the hospitals at home and abroad,includ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verage length of stay,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hortening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and hospital efficacy,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average length of stay,and the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fined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ization course in the further management of average length of stay combined with the suggestions of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Hospital;Average length of stay;Management平均住院日(average length of stay,ALOS),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每一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某院骨科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运 动 , 危 害更大 。 因此 , 安排运 动 训 练 时 , 特别 注 意 运动 强 度 的控 其 在 应 制 和运 动 时间 的选择 。由于 老年动 物对外 界 刺激才 开始 的运 动训 练 和 自 身 调整 能力 明显 下 降 , 因此 在老 年时 才 开始 的运 动训 练 常 常达 不 到延 缓 衰 老的 目的 , 时 常因 运动过 量 而有 害 机体 。 因此 多 数 学者 主 张运 动 训 有 练从 青 年 , 年 开始 , 且越 早越 好 , 成 并 纵观 运 动作用 的研究 历 史 , 有在 全 只
4 讨 论
我 国对 平均住 院 日具 有官 方色 彩的 定义 是 : 平均住 院 E是一 项 能 比 “ l 较全 面反 映 医院工 作效 率 、 理水 平 、 管 工作 质量 、 医疗 护理 技术水 平 、 各科 室 之间配 合程 度 , 医院经 济效 益 和患 者切 身 利 益 等多 方 面状 况 的 综 合性 指标 。平 均住 院 E的 长 短 可 充分 反 映 卫 生 资 源 的利 用 情 况 , 短 平 [ l 缩
中 国 医 院 , 0 9, 1 1 ): 8 4 20 1 (2 3 - 0
E ] 周 汉 新, 新民 , 6 王 贺务 实. 短平 均住 院 日对 医疗 质 量与效 益 的影 响 缩 E3 J 中国卫 生质量 管理 , 0 6 4: 1 3 2 0 , 1 —1 [3 陈仲 强. 7 合理 缩短 平 均住 院 日 提 高 医 院科 学 管理 水 平[] 医 院 院 J.
卫生 论坛
甍
21 ̄B 第2卷 第8 00 N 3 期
医学 信 息
某 院 骨 科 平 均 住 院 日影 响 因 素 分 析
程 秀 兰
【 要】目的 : 理控 制单 病种 住 院病人 的平 均 住 院 日, 患者 能 以 最低 的 消 费 , 得 最 适 宜的 治 疗 。方 法 : 过 2 0 摘 合 使 获 通 0 0年 一2 0 0 9年 某院 出院病 人 数、 骨科 平均 住 院 目的列袁 分析 。 结果 : 医技 、 术科 室的 配合 , 手 临床 医疗组之 间的协 作 , 理 质 量 的提 高 ・ 护 医院感 染 的控 制 等都 是 影 响 因素 。结 论 : 通 过控 制骨科 住 院病人 的平均 住 院 日, 充分提 高医 院的5 作 效率 、 可 - . 经济 效率 和社 会效 益 , 促进 医院进入 良性 的 经营模 式 。 【 键词】 关 平均住 院 日; 医疗质量 ; 多元 化机 制 ; 工作 效率
关于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原因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原因分析.江城县人民医院关于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原因分析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它不仅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力量,而且还能全面反映医疗经营管理水平一个评价医疗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平均住院日长的问题,反映了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质量效果不高及其经营方面的罐层次问题。
”现从工作中找出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原因,分析制约降低平均住院日的瓶颈因素,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引导医院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一、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平均住院日受多种因素制约,有医院自身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可控制因素。
不受医院控制的因素有社会医疗模式、收治的疾病种类和危重程度、医疗保障程度、患者年龄、性别及患者的经济状况及医疗费支付等。
通过调研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及可控制因素有以下几点: 1、基础医疗质量平均住院日的长短与医院的基础医疗质量和诊疗工作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有直接关系。
如三级检诊制度、会诊制度、术前讨论、麻醉复苏、日常医疗工作制度和各种临床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这些制1/ 11度均影响病人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对缩短住院日至.---------------------------------------------------------------最新资料推荐------------------------------------------------------ .关重要。
2、医院综合技术水平医院的综合技术水平包括基础医疗设施、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敬业精神) 、专科业务技术水平等,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必要条件。
医院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报告

医院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报告报告编号:2022-001报告标题:医院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不同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医院管理者定制合适的改善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调查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A、B和C三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医院。
2. 数据收集:通过医院档案和数据库,获取每个月的住院患者人数、住院总天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平均住院日并进行比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医院A的平均住院日最长,为12天,说明患者在该医院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可能的原因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生处方过多或者床位紧张等。
针对这一情况,医院A可以考虑增加床位数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及提高医生的处方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医院B的平均住院日为8天,比医院A短,但仍然偏长。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该医院住院日长主要是由于某些特殊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较长。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医院B可以对特殊科室进行重点关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3. 医院C的平均住院日为6天,相对较短,说明患者在该医院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这可能与医院C拥有充足的床位、良好的医疗资源配置以及高效的医疗服务有关。
其他医院可以借鉴医院C的管理经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四、措施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提出如下改善措施建议:1. 对于医院A来说,可以考虑增加床位数量,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医生对患者的处方管理,确保合理用药,避免过度治疗,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2. 医院B可以针对特殊科室的住院时间较长情况,进行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
改善特殊科室的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住院体验。
3. 其他医院可以向医院C学习,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平均住院日评价分析

平均住院日评价分析首先,住院日的长短可以反映医院的治疗效果。
如果平均住院日较长,可能意味着医院的治疗过程存在问题,例如治疗方法不当、效果不佳或者病人康复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需要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其次,平均住院日也与医院的床位管理有关。
如果平均住院日过长,可能意味着医院床位不足,无法及时接纳新的患者,并将患者顺利转到其它医院或者回家康复。
这会增加医院的排队等待时间,导致其他患者的不满和不便。
因此,医院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床位资源,确保床位的充分利用,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转院或出院。
另外,平均住院日还与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相关。
如果平均住院日较长,可能说明医院在护理和服务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病人康复缓慢。
医院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和关怀。
此外,平均住院日的长短也与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有关。
一些病症较为复杂,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治疗和观察,因此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对于这类患者,医院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计划制定,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治疗和关注。
最后,平均住院日还与医疗费用有关。
住院时间的延长会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经济负担。
因此,医院应该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并提供合理的医疗收费制度。
综上所述,平均住院日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可以反映医院的治疗效果、床位管理、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对平均住院日进行定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和优化,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加强自我管理,主动参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探究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

探究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在一个阶段内,医院每一个出院的患者住院天数的平均时间称为平均住院日。
而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与运营管理、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等各方面水平的全面性指标。
该文就根据医院病案的综合统计数据展开研究,对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希望找到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可行方案,真正增强医院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收益。
标签:医院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缩短从一个医院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即可直接窥见该医院对卫生资源的使用情形。
现如今,我国就针对平均住院日提出了相当明确的标准与要求。
如,对三级综合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不得超过12 d。
但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有许多种,如何控制好这些因素,确保医院平均住院日不超过国家规定,一直是各大医院研究的重点。
1 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一些研究数据与医院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但从总体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划分成两大类,即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1.1 外部因素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外部因素主要由患者因素与社会因素构成。
患者很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平均住院日。
如,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年龄处于青年或中年阶段,患者的身体素质好、恢复快,则住院日期就短。
而幼儿或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较弱、恢复时间就长,住院时间会就延长;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也将对平均住院日有一定的影响;患者的病种与病情也是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之一。
患者的病情较重或恢复较慢的病种将导致住院时间加长,患者的病情较轻或恢复快的病种则住院时间减短;患者病种复杂程度将影响平均住院日,如果疾病非常复杂、治疗相当麻烦将延长住院时间;患者需不需要转科,如果转科患者增多,而住院日就会增加;患者需不需要动手术,如果手术患者增多,则住院日也就相对上升;患者住院次数增加,住院日也会随之增加;患者在住院期间抢救次数增加,住院日也会增加;患者为男性住院日增多,一般女性住院时间短;如果患者属于抢救病患,则会增加住院日期等等。
我院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2 1 确定 参考 序列 和 比较序 列 . 以平 均住 院 日( ) 为参 考 序 列 , 床位 数 ( 、 以 X )
出院人 次 ( ) 床 位 周 转 次 数 ( 、 位 使 用 率 、 X )床 ( ) 人 出 院诊 断符 合 率 ( ) 治 愈 好 转 率 ( ) 抢 、 、 、
计算 结果 见表 4 。
式 中 , 是 最 小绝 对 值 , 例 为0 0 00, △i 本 . 0 △… 是 最 大
表 4 各 年 度 平 均 住 院 日与 其 它 1 0个 因素 关 联 系数
2 5 计 算参 考序 列 与 比较序 列 的关联 度 .
y = g 。 y - ( 吉考 ) L
1 资料 来源
・
资 料来 源 于我 院 20 -2 1 住 院 医疗 业 务 报 0 6 0 1年
表, 选取 1 具有 延 续 性 和 代 表性 的指 标 , 据 真实 0项 数 可靠 , 表 1 见 。
表 1 医 院 2 0- 2 1 各 项 医疗 指 标 0 6 0 1年
中 国 医 院统 计
21 0 2年 4月 第 1 第 2期 9卷
・
15・ 3
・
医 院管 理 ・
我 院平 均 住 院 日影 响 因素 的灰 色 关联 分析
潘 慧敏
【 要】 目的 了解影响我院平均住 院 日的因素。 摘 方法
伍 学元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 分析。 果 结 影响我 院平均住
表 3 比较序 列与参考序列绝对差值
2 4 计算 关 联 系数 .
( =( 懈 ) ( + a… ) ) A i / △( 1 ) 3
绝对 值 , 例 为0 7 09 是 分 辨 系 数 , 般 取 0 5 本 . 1 。 一 .。 各年 度平 均住 院 日与 其 它 因 素 ( ~ 。 的 关 联 系 数 。 。)
湖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论文

湖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研究某大型三甲医院2008年——2012年的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某大型三甲医院2008年至2012年的医疗运营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平均住院日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入院总人次、出院治愈总人次、出院好转总人次、出院其他总人次、危重病人抢救人次、危重病人病死率、住院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均有显著影响。
讨论医院平均住院日呈不断下降趋势,处于全国中上水平。
扩大医院美誉度,提高医疗质量,创新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范畴,鼓励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不断增加住院病人数,是进一步降低平均住院日的举措。
关键词: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中国医院协会、卫生部医政司、拜耳中国医院发展基金等提出“缩短平均住院日,提升医疗服务效能”的号召以来,缩短平均住院日成为医院高层管理者日益关注的焦点。
平均住院日是指患者在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1]。
近年来,我国学者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现状研究影响因素及对策[2]。
也有学者针对某个医院或者某些医院的多年平均住院日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一般采用医院资源配置指标、服务效率指标、服务效益指标、质量管理指标等。
2008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郭业勤领衔的科研团队对全国内地47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平均住院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院人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比例对平均住院日有显著性影响[3]。
本研究立足该医院信息科医疗运营数据,包括服务数量、服务效率、平均住院日等24个指标进行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有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排除高相关指标,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出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按大小排列。
根据相应影响因素,针对医院战略目标,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某医院2008年至2012年信息统计室医院运营情况报表;中国医院协会“缩短平均住院日”课题组收集的47所三甲医院平均住院日相关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与对策平均住院日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目前如何对平均住院日进行科学的管控,已经成为公立综合医院经营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对目前影响公立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有利于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最终达到医院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从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一所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医院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消除影响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从而缩短平均住院日,使医院在实现资源成本最小化的同时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最终达到医院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保障国家、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多方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谐发展。
一、影响我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分析
(一)病区诊疗工作的影响
由于病区的诊疗工作流程不够科学、便捷、高效或者流程运行不畅,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导致平均住院日延长。
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多、医生人力资源不足、工作压力过大;
(2)临床医生对病床工作效率的认识不全面,不少医生还没有真正理解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3)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不高,诊疗规范、医疗核心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如病人人院第一天未能将全部的常规检验、检查项目开出以及上级医师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查房等;(4)需请其他学科会诊的病人等待会诊时问过长;(5)择期手术病人因手术室手术台数、消毒器械、麻醉人员不足导致等待手术时间过长;(6)需转科治疗的病人因转入病区无空床而无法及时转出。
(二)医技辅助科室工作的影响
目前,预约、等待检查和等待检查、检验结果时间过长导致病人平均住院日延长是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型设备的检查项目如MR、肿物的强化扫描等一般都需要预约,还有一些我院未开展的外送项目,等待结果一般3-5天,也有超过1周的,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主要原因:(1)医院投入不足,辅助检查、检验设备无法满足临床工作需要;(2)设备老化或保养不当,故障较多,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3)医技工作人员不足,尽管已超负荷工作但仍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4)预约、候检查、发放检查报告单等过程中人工处理环节多,检查科室信息处理不及时。
(三)病区护理工作的影响
病区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不高同样影响病区平均住院日。
主要原因:(1)住院病人太多、护士人力不足、工作压力过大;
(2)护士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医嘱不及时,导致病人的各种检查、治
疗不能及时完成;(3)护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病人出现并发症;(4)病人痊愈后未能及时办理出院手续等。
(四)医院管理工作的影响
医院管理一直是中国公立医院的软肋,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等不够规范、科学、高效与细化。
主要原因:(1)医院还做不到全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医院对各病区、医技科室的接诊能力和具体应该配备多少台设备、配备多少名工作人员、配备多少间手术室、手术如何安排、一个月总共需要做多少台手术等等,都缺乏科学、精细化的规划、测算与安排。
医院领导无法准确把握投入产出的合理性,导致有的科室资源过剩,有的科室资源短缺;(2)医院没有将平均住院日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指标;(3)激励机制不够,医生工资基本固定,缩短平均住院日意味着要多收治病人,工作量大大增加,但是对医生来说通常只是增加部分奖金,往往这部分增长的收入对大多数已经处于高强度高风险工作状态的医生来说并没有太多吸引力;(4)信息管理系统不够科学、高效,职能管理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后勤保障不力,影响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患方的影响
对于一些收治的疑难杂症患者,受其基础疾病、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因素影响,要缩短平均住院日相对比较困难。
还有部分涉及纠纷、司法、保险等可以向对方索赔住院费用的住院病人,病人出于个人目的而小病大养、痊愈后不愿意出院或拒不办理出院手续等。
(六)社会医疗保障工作制度的影响
公费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制度为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但是医疗保障制度中不合理的规定却影响了医院的平均住院日。
比如其费用支付形式和支付比例通常都实行住院治疗费用自付比例低、门诊治疗费用自付比例高或者全自费,这种规定往往促使医保病人小病大养,其住院时间明显比自费病人延长。
二、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对策
(一)医院管理层面
(1)提高经营效益意识
医院首先要充分认识缩短平均住院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改变过去只重视病床使用率却忽视平均住院日的传统管理观念,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培训,要把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作为减轻病人住院负担、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医院经营效益的具体行动,用正确的利益导向来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
(2)创新管理机制
医院要实施全成本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全方位绩效管理,并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医院实施全成本精细化成本核算和全方位绩效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可以引导各科室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效能。
在收入分配制度中要明确把平均住院日作为科室和医生的考核指标,并且与经济利益适当挂钩,在核算科室收入时必须把各专科的门诊收入完全纳入病区收入进行分配。
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病人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能够全部在门诊完成。
(3)提高信息处理和后勤保障水平
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处理技术水平。
在诊疗过程中尽量通过网络传递信息,确保临床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准确。
职能。
后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与工作流程,确保临床日常诊疗工作高效运转出现突发事件能反应敏捷、处理到位。
(二)病区管理层面
(1)实施科主任综合目标责任制
医院对病区严格实行以科室管理、医疗质量及效益指标、医疗安全、经济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科主任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
在医院与科主任签定的年度综合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各病区必须完成的各项医疗指标:如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治愈好转率、医疗安全等主要指标。
医院要把责、权、利统一放给科主任,使其对科室管理、人员调配、奖金分配、各专业组医疗指标确定等有高度决策权与自主权。
科主任在强化科室管理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可以通过经济杠杆作用调控科室的主要医疗指标,增强各级医护人员的责任与压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医疗工作。
(2)实行分专业组进行绩效考核
根据各专业组质量与效益的考核目标、考核指标、实施细则等。
加大平均住院日的考核与奖惩力度,督促各专业组加强住院病人的管理,规范、优化诊疗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诊疗流程
入院前能做的或能够预约的检查、检验项目尽量全部在门诊完成。
病人人院后尽快诊断、治疗,提高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减少诊疗负效益,这样大多数病人人院后便可开始治疗或手术。
这一机制,将从根源上缩短病人的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4)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诊疗水平
各病区要进一步完善诊疗规范,强化质量管理,落实好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等现代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和开展诊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病区的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全面发展。
(5)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人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的措施落到实处。
医院要加强护士三基培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确保护理安全。
护士长要合理利用护士人力资源,通过弹性排班、优化流程、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高工作效率。
在全院推行优质护理病房服务,尽量减少护士的非治疗、护理事务性工作,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在病人身边,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减少意外和并发症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三)医技科室层面
(1)医院科学论证患者的需求关系,有计划地添加或更新相关设备,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高其使用率与完好备用率。
(2)充分挖掘医技科室内部的潜力,提高辅助诊断的准确率及时效性。
医技科室要重视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改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排班,坚持执行无节假日门诊,推行错时门诊,规定,确保临床科室能够及时预约、检查和领取报告单。
(3)采取激励政策,通过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奖勤罚懒,在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激励大家自觉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双休日加班补贴,通过经济杠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