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平均住院日分析报告
医务部平均住院日总结#

2016年下半年度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统计评价总结平均住院日是指一定时期内每一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从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出一所医院、科室的医疗、护理、医技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减少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提高科室整体运行效率。
2016年下半年平均住院日各临床科室完成情况汇总。
2016年上半年度与下半年度平均住院日完成情况汇总表2016年上半年度度与下半年度平均住院日对比趋势图统计数据分析:除内三科2016年下半年度平均住院日10.23天,其余各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均控制10天以内;内一科、康复科、儿科、创外科、妇产科、五官科、重症医学科下半年度较上半年度有所下降,尤其以创外科下降最为明显为2.1天;内二科、内三科、普外科、泌外科下半年度较上半年度未降反升,内三科平均住院日上升1.76天,超过医院平均住院日10天的目标值。
原因分析:这与临床科室加强平均住院日的管理意识相关,与科主任的管理有关。
部分科室平均住院日控制不好主要是因为:1、病人因素:年龄大并存疾病多,老年病人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多种基础病;患者病情较重,治疗难度大;病人无亲属陪护影响恢复(三无患者增多);患者家属对病情不放心主动要求延长住院时间。
2、医院因素:科室人员结构不合理或人员缺乏导致诊疗、服务质量下降;院内感染影响预后;临床路径、单病种执行不好;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抢救能力较弱导致住院时间长;专科专治执行不好,科间会诊执行不到位;部分检验检查及等候预约时间过长;新技术开展应用面窄等。
3、社会因素:医保病人期望痊愈后出院;因为医保不报销所以病人不愿意在门诊自费检查等。
整改措施:为缩短科室平均住院日,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缩短平均住院日具体措施如下:1、各级管理工作者及医护人员必须明确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效率和收益,提升医院形象,维护患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医院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报告

医院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报告报告编号:2022-001报告标题:医院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不同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以帮助医院管理者定制合适的改善措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调查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A、B和C三家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医院。
2. 数据收集:通过医院档案和数据库,获取每个月的住院患者人数、住院总天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平均住院日并进行比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医院A的平均住院日最长,为12天,说明患者在该医院的住院时间相对较长。
可能的原因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医生处方过多或者床位紧张等。
针对这一情况,医院A可以考虑增加床位数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及提高医生的处方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医院B的平均住院日为8天,比医院A短,但仍然偏长。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该医院住院日长主要是由于某些特殊科室的平均住院日较长。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医院B可以对特殊科室进行重点关注,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3. 医院C的平均住院日为6天,相对较短,说明患者在该医院的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这可能与医院C拥有充足的床位、良好的医疗资源配置以及高效的医疗服务有关。
其他医院可以借鉴医院C的管理经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四、措施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提出如下改善措施建议:1. 对于医院A来说,可以考虑增加床位数量,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医生对患者的处方管理,确保合理用药,避免过度治疗,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2. 医院B可以针对特殊科室的住院时间较长情况,进行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
改善特殊科室的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住院体验。
3. 其他医院可以向医院C学习,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医疗运行质量数据分析报告完整版

医疗运行质量数据分析报告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关于医疗运行指标分析报告医务科对2016年相关指标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整改。
现就通报情况分析如下:一、住院患者死亡率死亡率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2016年全年我院的死亡率为%,总死亡人数123人,其中综合科(肿瘤科)占41人、ICU 21人、呼吸科20人,心内一科12人。
(具体分布见下图)根据死亡人数的分布可看出,死亡人数最多的综合科(肿瘤科)主要以恶性肿瘤疾病为主,呼吸科20例死亡人数中6例为COPD急性加重,13例死亡原因为重症肺炎,皆是以慢性病为死亡首要原因,其次重症医学科(ICU)接收病人主要以急危重患者为主,三个科室的死亡人数占据全院总死亡人数的%,是我院2016年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二、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2016年全年我院平均住院日为。
(具体科室分布见下图)1、肾病科平均住院日最高:天,原因为肾病科收治病人大多数需要透析,在需要出院的当天同时办理住院,直接导致住院日连续并明显增高。
同时也是造成我院平均住院日整体偏高的主要原因。
2、神经外科、骨科平均住院日超过15天,存在原因有交通事故、第三方造成的外伤等造成伤害纠纷不能及时达成协议,矛盾难以解决,患者拒绝出院,且这样的病例较多,使科室平均住院日增高。
三、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反应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比率,单个指标仅能反映病床的工作负荷,一般85%左右为合理值,2016年我院床位使用率为%,其中疼痛科床位使用率最低为%,其次是中医科%,肾病科床位使用率最高227%。
(具体分布见下图)综合上图可看出我院床位使用率整体偏低。
分析其原因疼痛科床位数6张,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为2196,而收治病人为19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仅226,故病床使用率低;中医科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830;肾病科床位数8张,但血液透析的住院患者多,且平均住院日高,大部分病人为挂床,床位使用率高达227%;其中,床位使用率在80%--100%之间的科室只有7个临床科室,最低的使用率仅有10%左右,床位使用率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200多个百分点,这样就造成床位使用率差距过大,平均值低于正常标准。
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7-08-18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的攻坚之年。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疾病防控、生育服务管理、中医药等工作得到加强,综合监督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394个,比上年减少134个。
其中:医院291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651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866个。
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55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57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7061个(由于资源整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减少)(见表1)。
医院中,公立医院12708个,民营医院16432个。
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232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308个),二级医院7944个,一级医院9282个,未定级医院9682个。
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7490个,100-199张医院4324个,200-499张医院4081个,500-799张医院1643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602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327个,乡镇卫生院36795个,诊所和医务室201408个,村卫生室638763个。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4379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1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16个、县(区、县级市)级2784个。
卫生计生监督机构2986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4个、县(区、县级市)级2500个。
(二)床位数。
2016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41.0万张,其中:医院568.9万张(占76.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4.2万张(占19.5%)。
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8.3%,民营医院床位占21.7%。
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总结分析报告

乡镇卫生院服务效率总结分析报告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
服务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为了深入了解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状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对本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进行总结分析。
一、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本乡镇卫生院位于_____,服务覆盖面积约_____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_____人。
卫生院建筑面积_____平方米,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等科室。
现有职工_____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_____人,包括医生_____人、护士_____人、医技人员_____人。
二、服务效率指标分析1、门诊服务效率门诊人次:过去一年,我院门诊总人次为_____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下降了_____%。
其中,普通门诊人次为_____人次,专家门诊人次为_____人次。
平均门诊诊疗时间:每位患者的平均门诊诊疗时间约为_____分钟,较上一年度缩短/延长了_____分钟。
门诊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为_____%,主要不满意的方面包括候诊时间长、医生沟通不够详细等。
2、住院服务效率住院人次:过去一年,我院住院总人次为_____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下降了_____%。
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为_____天,较上一年度缩短/延长了_____天。
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为_____%,较上一年度提高/降低了_____个百分点。
3、医疗服务质量治愈率:过去一年,我院住院患者的治愈率为_____%,较上一年度提高/降低了_____个百分点。
好转率:好转率为_____%,较上一年度变化不大。
医疗事故发生率:全年无医疗事故发生。
4、公共卫生服务效率预防接种率:各类疫苗的预防接种率均达到了_____%以上,其中卡介苗接种率为_____%,乙肝疫苗接种率为_____%,脊灰疫苗接种率为_____%等。
三年平均住院天数分析报告

三年平均住院天数分析报告一、2014年、2015年、2016年1-7月全院各科室平均住院天数二、全院平均住院天数246810121416182014年2015年2016年(1-7)三、分析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是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疗质量,加快患者康复,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实质性措施。
我院经过多方调进研,从本院病种特点出发,制定了我院各科室平均住院日的目标值,及全院平均住院日的目标值。
采取如下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培训组织全院医生进行缩短住院日的知识培训,召开医务科例会,强调缩短平均住院日的重要性。
2、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大多数老年患者在我院经过精心治疗,主要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即动员其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或家庭病床治疗或慢病门诊治疗。
3、在治疗高龄慢性病中的感染性患者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严格筛选敏感的抗菌药物,一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二是有的放矢地使用,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三是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4、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十分注意医务人员手卫生,增强医务人员“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的理念,在住院部尽可能实行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区分室治理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减少院感病例发生,减少住院天数和总费用。
5、加强对住院医师临床“三基”、诊疗指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医学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培训,减少误诊误治,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从以上两个图表可见:大部分科室的平均住院天数都呈下降趋势,全院三年来平均住院天数均有下降已从2014年的15.66天下降到2016年(1-7)的12.67天。
目标值从15天下降到13天。
我院缩短平均住院天数的措施,还是有效的,但还是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在日后工作中逐步完善。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报告

2016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报告2016年全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如下:、全院临床路径病种月统计情况1、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 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2、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内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3、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2015年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 6人(其中外三科4 人[胆囊结石2人、腹股沟疝2人],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内五科1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二、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符合路径未入径6人:其中内二科3人(住院号164175、主管医生张子陆,住院号164669、164745主管医生周胜利,漏入径),内六科1人(住院号164435、主管医生宋艳红,漏入径),内五科1人(住院号164534、主管医生周江敏,漏入径),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住院号164834、主管医生黄根,漏入径)。
2、变异原因笼统,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或未做评估说明3人:其中产科12人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住院号分别是:164358 164773、164612、164275、164373、165380、165074、164715、164714、164748、164849、164919),儿科 3 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76、163903、164188),内二科16 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45、163924、164007、164572、165046、163853、164815、164507、164437、164489、164610、164640、164753 164755、164756、165130),3、变异情况统计分析:181例入路径病种变异97例,变异率53.59%(其中产科24例,占77.42%;儿科18例,占56.25%;妇科2例,占50%属患者因素69例(占71.13%),属医护因素4例(占4.12%),属系统因素19例(占19.59%),属出院因素5例(占5.15%)。
2014-2016年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

2014-2016年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调查分析许斯;职晨阳【摘要】目的:通过对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进行调查分析,为科学合理缩短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河南省7所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为数据来源,采用Excel 对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年出院患者比2014年增加25 290人次;床位使用率从2014年的114.16%下降至2016年的102.83%;2016年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10.75天,比2014年缩短0.46天,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临床科室及不同疾病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与疾病特点相关.结论: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逐年缩短;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学科间相互协作、提高医技科室工作效率、完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可科学合理地缩短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期刊名称】《中国医院》【年(卷),期】2018(022)008【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河南省;三级甲等医院;平均住院日【作者】许斯;职晨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州人民医院,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黄河路33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平均住院日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出院患者住院天数的均值,是一项全面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各科室之间配合程度和卫生资源利用率等多方面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长期以来,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一直存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科学合理地缩短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医院的床位周转次数,使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为更多患者服务,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1年,原卫生部印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将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列为医院绩效评价中的工作效率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平均住院日分析报告
平均住院日是一个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比较硬性的综合指标。
通过2013年下发头中字(2013)144号《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各科室增强了管理意识,2016年全年年平均住院日各临床科室完成情况汇总。
2016年平均住院日完成情况汇总表
2016年平均住院天数趋势图
统计数据分析:总体医院平均住院日较以往缩短并达标。
这与临床科室加强平均住院日的管理意识相关。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 2017年 1月19日。